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培训演示课件(ppt42张)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43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析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其中,偶然所得不属于收入。
收入的类型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一、销售商品收入确认与计量1.确认条件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主要有五个:第一,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第二,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第三,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第四,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第五,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如,作为销售皮鞋的零售商,卖给消费者一双皮鞋,一般的理解是顾客付完钱就要确认收入。
但是很多商品都有质量保证期,在质量保证期内实行“三包”:包退、包换、包修。
因为质量问题其实在质量保证期内,严格来说按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第一条,该商品虽然已售出,但是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没有转移给购货方。
所以,应当等到商品三个月质量保证期满后才能确认收入。
2.计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但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显失公允的除外。
如果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是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利息收入)。
3.现金折扣的核算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信用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这叫做全额法)。
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理财费用,按其差额借记银行存款,计入当期损益。
4.商业折扣的核算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促销而在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
企业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5.销售折让的核算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不合格而在售价上给予减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