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场生产工艺与禽舍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6
禽舍的设计和布局禽舍平面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禽舍生产工艺、工程工艺和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
其内容主要包括圈栏、舍内通道、门、窗排水系统、粪尿沟、环境调控设备、附属用房,以与畜禽舍建筑的平面尺寸确定等。
禽舍布局分为生产区,生活区和行政区。
生活区和行政区应远离生产区,生产区中育雏舍处于上风向,依次是后备舍,成年舍处于下风向。
在禽舍的设计中,均应具备育雏舍,肥育舍,种禽舍以与产蛋禽舍。
运动场包含水上运动场和陆上运动场。
排水系统的布置畜禽舍一般沿畜禽栏布置方向设置粪尿沟以排出污水,宽度一般为0.3~0.5m,沟底坡度根据长度可为0.5%~2%(过长时可分段设坡),在沟的最低处设沟底地漏或侧壁地漏,通过地下管道排至舍内的沉淀池,然后经污水管排至舍外的检查井,通过场区的支管、干管排至粪污处理池。
禽舍内的饲喂通道不靠近粪尿沟时,宜单独设0.1~0.15m宽的专用排水沟,排除清洗畜禽舍的水。
值班室、饲料间、集乳室等附属用房也应设地漏和其它排水设施。
门窗与通风洞口设置门的竖向高度根据人、畜禽和机械通行需要综合考虑。
确定窗的竖向位置和尺寸时,要考虑夏季直射光对畜禽舍的影响,应按入射角、透光角计算窗的上下沿高度。
在高密度饲养的畜禽舍内,会产生的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微粒,因此畜禽舍通风是舍内环境调控的主要手段。
风机洞口、进排风口等通风洞口的垂直位置和尺寸,应结合畜禽舍通风设计统一考虑。
畜禽舍通风方式分为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和机械自然混合通风。
三.1、供料设备养鸡生产中喂料设备包括:贮料塔、输料机、喂食机、饲槽等几部分组成。
(1)贮料塔它建在鸡舍的一端或侧面,用来贮存该鸡舍2~3天的饲料量,以防供料中断,不能均衡供料。
(2)输料机目前从料塔向鸡舍内送料的输送装置有螺旋弹簧式、普通螺旋式、塞盘式等多种形式,但以螺旋弹簧式居多。
螺旋弹簧一端固接于输料机电机上,另一端连于贮料塔出料口螺旋轴上,螺旋弹簧旋转时,可把贮料塔中的饲料输送到鸡舍各下料口,经下料口落入喂食机料箱中。
《禽场的规划与设计》作业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禽场是养殖家禽的处所,是家禽发展、繁殖和生产的重要基地。
禽场的规划与设计对于家禽的发展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作业设计方案将盘绕禽场的规划与设计展开,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设计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禽场规划与设计的相关知识。
二、项目目标1. 了解禽类的发展特点和生态环境需求;2. 掌握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能够独立完成禽场的规划与设计方案。
三、项目内容1. 禽类发展特点和生态环境需求禽类发展特点包括发展速度快、发展周期短、对环境敏感等。
在禽场规划与设计中,需要充分思量禽类的发展特点,合理确定饲养密度、饲料配给、疫病防控等。
此外,禽类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是禽场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量、温度湿度等。
2. 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禽类的发展特点和生态环境需求,合理确定禽舍布局、通风设施、饲料储存设施等。
此外,还需要思量到禽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确保禽场的规划与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3. 禽场规划与设计方案针对禽场规划与设计,学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完备的禽场规划与设计方案。
方案包括禽舍布局、通风设施、饲料储存设施、疫病防控设施等内容,需思量到禽类的发展特点和生态环境需求,确保禽场的规划与设计符合科学原则和经济效益。
四、项目实施1. 学生需在规守时间内完成禽场规划与设计方案,并提交给指导老师进行评审;2. 学生可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等方式获取相关资料,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3. 指导老师将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息完善和提升设计方案的水平。
五、项目评估1. 评估标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和环保性;2. 评估方法:指导老师根据设计方案的内容和质量进行评审,给予学生相应的评判和建议;3. 评估结果:评估结果将作为学生作业成绩的重要依据,帮助学生了解和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
家禽舍设计合理规划鸡舍通风设施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健康的不断关注,养殖业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家禽养殖行业中,合理规划鸡舍通风设施是确保家禽健康生长和生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家禽舍的设计和通风设施规划,从而提高鸡舍内空气质量,促进家禽的生长与发展。
一、鸡舍设计1. 鸡舍的位置选择鸡舍的位置应远离居民区和污染源,并尽可能选择开阔、采光好的区域。
同时,要考虑周围的环境,避免过多的噪音和异味对家禽造成不适。
2. 鸡舍结构鸡舍的结构应坚固耐用,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
墙壁、地板和屋顶应采用耐候性好的材料,以确保鸡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鸡舍面积和通道设计鸡舍的面积和通道设计应充分考虑家禽的运动需求和舒适性。
家禽的活动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同时有足够的空间给予家禽自由活动。
二、通风设施规划1. 自然通风设计自然通风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通风方式,在鸡舍中应充分利用自然气流进行通风。
合理规划鸡舍的门窗位置和数量,以利于空气流通。
可以通过调整门窗的开启度来控制通风量。
2. 屋顶通风设施屋顶通风设施是鸡舍通风的关键部分,常用的屋顶通风设施包括屋篷通风和屋脊通风。
屋篷通风能够引导空气流通,有效降低鸡舍内温度。
屋脊通风可排除鸡舍内湿气和有害气体。
3. 侧墙通风设施侧墙通风设施可以增强鸡舍的通风效果。
常见的侧墙通风设施有窗户和侧向通风机。
窗户可以通过开启和关闭来控制鸡舍内空气流动,侧向通风机能有效排出鸡舍内湿气和有害气体。
4. 降温设备夏季高温对家禽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在鸡舍中安装降温设备,如冷风机和喷淋系统。
冷风机能够降低鸡舍内的温度,喷淋系统可以通过雾化水降低鸡舍内的湿度。
5. 保温设备冬季寒冷对家禽生长也有负面影响,需要在鸡舍中安装保温设备,如加热器和保温材料。
加热器可以提供适宜的温度,保温材料可以减少鸡舍内热量的散失。
总结:家禽舍设计合理规划鸡舍通风设施对于家禽健康生长和生产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鸡舍设计和通风设施规划,可以提高鸡舍内空气质量,促进家禽的生长与发展。
《禽场的规划与设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任务背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不息增加,禽类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禽场规划不合理或设计不科学,导致养殖效率低下,养殖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本次作业旨在通过对禽场的规划与设计,提高养殖效率,改善养殖环境,保障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进步。
二、规划方案1.选址与规模禽场选址应选择在空气清新、光照丰富、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利于禽类发展。
规模上,应依据市场需求和经济实力确定,初期可以选择适中规模,后续可逐步扩大。
2.场地规划禽场应依据养殖需要,合理划分区域,包括饲养区、卫生区、贮存区等。
同时,应合理设置通风、采光、排水等设施,确保禽类发展环境良好。
3.养殖设备养殖设备是禽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选择质量好、功能完善的养殖设备,包括饲料机、饮水器、温度控制器等,以提高养殖效率。
4.用工管理禽场的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养殖知识和管理阅历,定期对禽类进行健康检查,准时发现并处理疾病,保障产品质量。
5.环境保卫禽场应重视环境保卫,恪守相关法规,建立废弃物处理系统,缩减废气、废水排放,保卫周边环境。
三、设计方案1.禽舍设计禽舍的设计应思量禽类发展的需求,包括通风状况、采光条件、温度控制等。
同时,应合理设置禽舍的结构,确保安全性和舒适性。
2.采光设计禽场的采光设计应充分思量到禽类的发展需要,合理设置玻璃窗、天窗等,保证禽类丰富的光照。
3.通风设计通风是保证禽类发展环境良好的关键因素之一,禽舍的通风设计应保证空气流通通畅,防止二氧化碳过多积聚,保证禽类呼吸顺畅。
4.温度控制禽类对温度的要求较高,禽舍的温度控制应合理打算,设置相应的加温或降温设备,保持适合的温度。
通过以上规划与设计,禽场可以实现养殖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保障,环境的改善等目标,从而为禽类养殖行业的可持续进步贡献力气。
第二课时一、项目背景禽场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涉及到农业生产、环境保卫和动物福利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课题。
鸡舍的工艺流程
《鸡舍的工艺流程》
鸡舍的建造是养鸡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鸡群的生产效率和健康。
以下是一个鸡舍的典型工艺流程:
一、确定地点和规划
首先,需要确定鸡舍的建造地点,考虑周围的环境条件和自然资源。
然后,进行规划设计,包括鸡舍的大小、布局、通风和采光等问题。
这一步需要充分考虑鸡舍的功能和生产需求。
二、土地准备和基础施工
开始施工前,需要进行土地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平整和排水等。
接着进行基础的施工,确保鸡舍的结构稳固。
三、建造鸡舍结构
建造鸡舍的结构,主要包括鸡舍的墙体、屋顶和地面。
在这一步需要选择合适的建材,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四、安装设备和配套设施
在鸡舍的结构建造完成后,需要安装饮水设备、饲料器具、通风设备和照明设备等。
同时,根据需要设置隔离区、消毒室和储物间等配套设施。
五、内部装修和配饰
对鸡舍内部进行装修和配饰,包括地面铺设、墙壁涂料和内部装饰等。
同时进行卫生防疫措施,确保鸡舍内部环境清洁卫生。
六、验收和使用
最后进行鸡舍的验收,检查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转情况。
同时进行消毒和通风等措施,确保鸡舍可以正常使用。
总的来说,鸡舍的建造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只有按照科学方法和标准流程进行施工,才能保证鸡舍的质量和安全,为鸡群的生产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
鸡舍的工艺流程鸡舍是养殖鸡类的场所,是保障鸡的生活环境和生产需求的关键设施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下鸡舍的工艺流程。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场地来建设鸡舍。
场地应该远离城市和工厂污染,地势应平整,土壤疏松,便于施工和排水。
同时,要保证周边环境无污染、无异味、无害虫等,确保鸡群生活的良好环境。
接下来,进行鸡舍的设计和规划。
根据养鸡的规模和鸡种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布局和结构,包括室内空间划分、饲养设备设置等。
要考虑到鸡舍的通风、保温、隔离性等问题,确保鸡群的健康生长。
然后,开始进行鸡舍的施工。
首先进行场地的清理和平整,清除杂草、石块等障碍物,使地面平整。
然后搭建鸡舍的框架,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艺进行搭建。
能够使用钢架结构或砖混结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质量控制和安全施工,确保鸡舍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鸡舍建成后,需要进行内部设备的安装。
根据鸡的品种和养殖管理的需要,安装相应的饲喂设备、饮水设备、垫料、照明设备等。
这些设备可以提高饲养效率,减少劳动强度,提供鸡的生活质量。
在鸡舍设备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和消毒。
清除鸡舍内的垃圾和残留物,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播,保证鸡群的健康和生产的高效进行。
接下来,需要进行饲料和饮水设备的调试和检测。
根据投放饲料和水的规则和配方,确保饲料和水的供应充足,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同时,还要检查鸡舍的通风、温度等环境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控和改善。
最后,要定期对鸡舍进行维护和保养。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保持鸡舍内的卫生和清洁,定期清理鸡舍内的垃圾和残留物。
另外,还要定期进行鸡群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鸡舍的工艺流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做好细致的工作,才能保证鸡舍的正常运营和鸡群的健康生长。
《禽场的规划与设计》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 掌握禽场建设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禽场规划与设计。
导学内容:1. 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2. 禽场建设的关键步骤3. 禽场规划与设计的注意事项导学步骤:第一步:介绍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禽场规划与设计是为了提高禽类生产效率和保障禽类健康成长而进行的重要工作。
规划与设计时需要思量禽类的发展习性、饲养环境和生产需求,确保禽类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管理。
第二步:讲解禽场建设的关键步骤1. 确定禽场规模和品种:根据生产需求和市场需求确定禽场规模和饲养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禽类品种。
2. 设计禽舍和饲养设施:根据禽类的发展特点和饲养需求设计禽舍和饲养设施,保证禽类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和饲养条件。
3. 配备设施和设备:选择适合禽类发展和管理的设施和设备,包括饲料供给系统、水源系统、通风系统等。
4. 安排合理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确保禽场的生产运作顺利进行。
第三步:强调禽场规划与设计的注意事项1. 确保禽场环境卫生:禽场规划与设计时要思量环境卫生问题,保证禽类有干净的发展环境。
2. 注重禽类发展条件:禽场的规划与设计要注重禽类的发展条件,包括空间、光照、通风等。
3. 合理利用资源:在禽场规划与设计中要合理利用资源,包括土地、水源、能源等,确保禽场的可持续发展。
导学案总结:通过进修《禽场的规划与设计》,我们了解到禽场规划与设计是禽类生产的重要环节,需要思量禽类的发展需求和管理要求。
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才能保障禽场的生产效率和禽类的健康成长。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掌握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为未来的禽类生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禽场的规划与设计》作业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禽场是生产禽类产品的重要基地,规划与设计禽场是确保禽类养殖高效、环保、安全的关键。
本作业设计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禽场规划与设计方案,帮助他们了解禽场建设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求。
二、项目梗概1. 项目名称:禽场的规划与设计2. 项目内容:本项目将包括禽场的整体规划、建筑设计、设备配置、环境珍爱等方面的内容。
3. 项目目标:通过本项目标进修,学生将能够掌握禽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项目内容1. 禽场规划:包括禽场选址、场地规划、建筑布局等内容。
2. 禽场建筑设计:包括禽舍、饲料库、办公室、卫生间等建筑的设计。
3. 禽场设备配置:包括饲养设备、排污设备、通风设备等设备的配置。
4. 禽场环境珍爱: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噪音控制等环境珍爱措施的设计。
四、项目实施步骤1. 调研阶段:学生将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了解禽场规划与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求。
2. 规划设计阶段:学生将根据调研结果,进行禽场的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
3. 设备配置阶段:学生将根据规划设计方案,配置禽处所需的各类设备。
4. 环境珍爱阶段:学生将设计禽场的环境珍爱措施,确保禽场的环保要求得到满足。
5. 方案总结:学生将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五、项目效果1. 项目报告:学生将根据实施步骤的要求,撰写一份完备的禽场规划与设计方案报告。
2. 方案展示:学生将通过PPT、海报等形式,展示禽场规划与设计方案的内容和效果。
3. 答辩演讲:学生将进行方案答辩,回答评委和同砚们的问题,展示自己对禽场规划与设计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六、项目评判本项目将通过学生的报告、展示和答辩等形式,对学生的禽场规划与设计能力进行评判。
评委将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效果,给予合理的评判和建议,帮助学生不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七、总结禽场的规划与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思量多方面因素。
禽场生产工艺与禽舍设计
第一节蛋鸡场生产工艺与鸡舍设计
一、鸡场生产工艺
(一)蛋鸡场的性质和规模
(二)饲养阶段的划分蛋鸡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幼雏、中雏和成鸡三个阶段,在生产管理上相应将鸡划分为育雏(0~42日龄)、育成(43~132日龄)和产蛋(132~504日龄)三个类群。
在具体进行组群时,有些养鸡场为了减少鸡的转群次数,将育雏和育成两个阶段连接起来,待幼鸡长到132日龄时,一次转入成年鸡舍,这样就使鸡减少一次应激刺激。
成年鸡一般在72周龄(即504日龄)一次全部淘汰。
近年来,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鸡的高产期维持较长的时间,许多鸡场已将成年鸡的淘汰时间推延到74周龄(即518日龄)。
(三)主要生产指标参见第五章表5-2。
(四)饲养管理的方式可分为三种方式: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和笼养。
(五)鸡群的组成和周转鸡场的规模确定后,应根据其性质、规模和生产任务,确定鸡群的组成和周转模式。
以一个饲养10万只商品蛋鸡的综合养鸡场为例,下列计算可参考。
1.商品蛋鸡成年鸡鸡群计划饲养数量10万只,按每月平均死亡率0.87%计,全年(按72周龄时淘汰)死亡率为10.44%,则入舍数量为:
100000÷(1—0.1044)=100000÷0.8956=111657只
2.商品蛋鸡育成鸡群育成鸡在培育期间成活率按97%计,转入成年鸡时的选留率按95%(即淘汰率5%)计,则所需育成鸡的数量为:111657÷0.97÷0.95=121169只
3.商品蛋鸡雏鸡群雏鸡在培育期间成活率按93%计,转入育成鸡群时的选留率按95%(即淘汰率5%)计,则所需雏鸡的数量为:121169÷0.93÷0.95=137147只
4.父母代成年鸡群按每只成年母鸡每年生产85只母雏计,为生产上述数量的雏鸡,共需父母代成年母鸡的数量为:
137147÷85=1614只
5.父母代母雏群父母代雏鸡从出壳到19周龄期间的成活率按90%计,鸡群转入成年鸡群时的选留率按90%计,则所需雏鸡数量为:1614÷0.90÷0.90=1992只为方便方便起见,按2000只计。
6.父母代公雏群父母代公雏数量可按母雏数量的1/10计(自然交配),则所需数量为;
2000÷10=200只
根据以上计算,该综合鸡场的鸡群组成如下表。
二、20万只商品蛋鸡场设计举例
一、蛋鸡场的规模和性质
性质为单一性的商品蛋鸡场,规模为20万只的成年蛋鸡。
种蛋由某一确知无任何疫病的父母代种鸡场供应,在本场孵化。
场内所产的鲜蛋全部作为商品蛋上市。
成年鸡养至74周龄时一次全部淘汰。
二、鸡群的组成和周转
鸡的饲养按三段制进行:0~42日龄为雏鸡阶段;42~132日龄为育成鸡阶段;133~518日龄为成年鸡阶段。
各鸡群的数量计算如下:1.成年鸡群
成年鸡的计划数量为20万只,在饲养期内,每月的平均死亡率按0.87%计,全年共11.31%,则成年鸡的入舍数量应为:
200000÷(1—0.1131)=200000÷0.8869=225505只。
为方便起见,按225500只计算。
2.育成鸡群
在42~132日龄阶段内,成活率按97%计,转入成年鸡群时的选留率按95%计,则育成鸡的入舍数量应为:
225500÷0.97÷0.95=244710只
3.雏鸡群
在0~42日龄的雏鸡阶段内,成活率按97%计,转入育成鸡群时的选留率按95%计,则所需的雏鸡入舍数为:
244710÷0.93÷0.95=276978只,按277000只计。
4.商品代种蛋需要的数量
种蛋的总孵化率按85%计,则生产277000只母雏共需种蛋数量为:277000÷0.85×2=651765枚按652000枚计(式中乘以2是因为孵出的雏鸡中公雏约占一半)。
三、鸡舍栋数
1.成年鸡舍计划建12栋,无窗封闭式。
每栋的入舍成年母鸡数为18792(225500÷12=18792)由132日龄饲养到518日龄(72周),实际饲养386天。
然后用14天时间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和空置。
故每栋鸡舍的轮回周期为400天。
全场12栋成年鸡舍的进鸡时间应相互间隔33天,如此严格掌握,轮回不已。
2.育成鸡舍划建3栋,无窗封闭式。
每栋每次的入舍鸡数必须与每栋成年鸡舍每次的入舍数量相对应。
即每栋育成鸡舍每次最终培育出的小鸡恰与成年鸡舍要求的入舍数相一致。
根据此,3栋小鸡舍在400天中应培育出12批育成鸡,每批20393只。
育成鸡在此舍内的饲养期为42~132日龄,共90天,鸡群转出后用10天时间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和空置。
故每栋鸡舍的轮回周期为100天,每舍在400天共养4(400÷100=4)批。
3.育雏鸡舍2栋,饲养0~42日龄的雏鸡。
饲养42天后转出,用25天时间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和空置。
故每栋鸡舍的轮回周期为67天,在400天内,每栋育雏鸡舍共饲养6(400÷67=6)批。
鸡舍与鸡群的周转计划如下表。
四、饲养管理方式
成年鸡全部采用阶梯式笼养,机械供料,人工收集鸡蛋,人工清粪等。
五、成年鸡舍设计
设计成年鸡舍,应从计算鸡笼的数量入手。
蛋鸡的鸡笼一般每个单体笼3~4只鸡,每4个笼子联结成一组。
本方案按每组笼子养16只鸡计,18792只鸡共需要1175组笼。
鸡笼安装在支架上,分3层,每层1组,两侧共6组鸡笼,即每个支架可养96只鸡。
据此计算,全舍共需要196个支架。
鸡舍按纵向一般设置2~4排安装,全舍196个支架,平均每排49个。
这样,全舍实际容纳18816只鸡,可以满足设计需要。
鸡舍鸡笼布置图
鸡舍的宽度应根据支架的跨度和人行道宽度来决定。
每个人字架的跨度为2.10m,每条人行道的宽度为1.00 m,两侧纵墙的厚度各为0.25 m,则全舍总宽度为:
人行道宽度×5+鸡笼支架跨度×4=1.00 m×5+2.10 m×4= 13.90 m。
鸡舍的纵向长度,应根据鸡笼计算。
因每排设49个支架,每架长1.90 m,东端留1.50 m走道,另设3.00 m饲料间和工具室;西端设1.50 m清粪走道,东、西山墙一律为0.25 m,则总长度为:
每架长×49个支架+东端走道+西端清粪走道+饲料间和工具室宽度+东、西山墙厚度=1.90×49+1.50+1.50+3.00+0.25×2=99.85 m
六、育成鸡舍设计
育成鸡舍饲养42~132日龄的小鸡,采用重叠式笼养,机械供料,自动供水(乳头式)。
鸡笼长、宽各1.00m,重叠4层,每层净高0.30m,每层下方有0.05m 承粪板。
每层容纳鸡40只,全层共容纳160只。
全舍每次进鸡20393只,共需要育成鸡笼128个。
鸡笼在舍内安置3列,每列43个,在鸡舍的一端设饲料间和工具间(3.50m),两端的横向走道各宽1.50m,中央横向走道宽1.00m,墙厚0.25m。
因此,全舍的总长度为51.75m;总宽度为7.5m,全舍共有鸡笼129个,容鸡20640只,可以满足需要。
七、雏鸡舍设计
雏鸡舍饲养0~42日龄的小鸡,采用重叠式笼养,喂料、供水和清粪全靠人工。
为此,育雏舍的设计大体上与育成鸡舍相同。
鸡笼长、宽各1.00m,重叠5层,每层净高0.20m,每层下方有0.05m 承粪板。
每层容纳鸡60只,全层共容纳300只。
鸡笼在舍内安置2列,每列40个,在鸡舍的一端设饲料间和休息室(3.25m),另一端设工具间(3.25m),两端的横向走道各宽1.50m,中央横向走道宽1.00m,墙厚0.25m。
因此,全舍的总长度为:51.5m;总宽度为5.5m,全舍共有鸡笼80个,每笼300只(5层×60只=300只),总容纳鸡数24000只,可以满足需要。
雏鸡舍平面布置示意图
1.鸡笼2.饲料间3.工具间 4.休息室
蛋鸡场平面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