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物理难题集锦(一)含答案,推荐文档
- 格式:pdf
- 大小:414.19 KB
- 文档页数:17
高中物理考试题难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其速度变为v。
若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与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则物体的加速度a是多少?A. v/2tB. v/tC. 2v/tD. 3v/2t答案:D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若物体沿斜面下滑,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A. mgsinθB. mgcosθC. μmgcosθD. μmgsinθ答案:D二、计算题3.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度h=10m的平台上自由落体。
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和动能。
解: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v² = v₀² + 2gh,其中v₀为初始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²),h为高度。
由于物体是从静止开始下落,所以v₀=0。
将数值代入公式得:v² = 0 + 2 * 9.8 * 10v = √(2 * 9.8 * 10) ≈ 14.1 m/s动能Ek = 1/2 * m * v²,将数值代入得:Ek = 1/2 * 2 * (14.1)² ≈ 200.1 J4. 一个电路中包含一个电阻R=10Ω,一个电容器C=2μF,一个电源电压U=12V。
当电路稳定后,求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解:当电路稳定后,电容器充满电,此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因此,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c = U = 12V。
三、实验题5. 在一次物理实验中,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如果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5N,弹簧的原长为0.1m,物体的位移为0.05m,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
解:根据胡克定律,F = kx,其中F为弹力,x为弹簧的形变量。
将数值代入得:k = F / x = 5N / 0.05m = 100N/m结束语:本套高中物理考试题涵盖了力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运动学、动力学、能量守恒以及电路知识,旨在测试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考物理难点试题及答案1. 试题: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力F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
求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经过时间t的位移。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等于力F除以质量m,即a = F/m。
物体的位移s可以通过公式s = 1/2 * a * t^2计算得出。
将加速度a代入公式,得到s = 1/2 * (F/m) * t^2。
2. 试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h处自由下落,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答案:物体自由下落时,其速度v可以通过公式v = √(2gh)计算得出,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
3. 试题:一个弹簧振子的周期为T,求弹簧振子完成n个全振动所需的时间。
答案:一个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即为周期T,所以完成n个全振动所需的时间为nT。
4. 试题:在电场中,一个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为q,电场强度为E,求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
答案: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F可以通过公式F = qE计算得出。
5. 试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求物体停止运动所需的时间。
答案:物体停止运动所需的时间t可以通过公式t = v0/a计算得出。
6. 试题:一个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强度在距离r处为E,求该点电荷的电量。
答案:点电荷Q的电量可以通过公式Q = 4πε₀ * E / r²计算得出,其中ε₀是真空中的电常数。
7. 试题:在磁场中,一个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为q,速度为v,磁场强度为B,求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
答案: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F可以通过公式F = q * v * B * sinθ计算得出,其中θ是速度v和磁场B之间的夹角。
8. 试题: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0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求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
答案: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s可以通过公式s = v0 * t + 1/2 * a * t²计算得出。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爱因斯坦是近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曾提出许多重要理论,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下列选项中不是他提出的理论是()A.物质波理论B.相对性原理C.光速不变原理D.质能关系式2.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祛正确的是()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发现并测量出的C.元电荷的数值最先是由库仑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D.电场这个“场”的概念最先是由法拉第提出的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库仑定律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关于点电荷相互作用力跟它们间的距离和电荷量关系的一条物理规律B.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就是很小的带电体C.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很相似,它们都不是平方反比规律D.当两个点电荷距离趋近于零时,库仑力则趋向无穷4.发明白炽灯的科学家是()A.伏打 B.法拉第 C.爱迪生 D.西门子5.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发展史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B.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D.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并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6.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以下对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牛顿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安培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C.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时空观D.第谷通过大量的观测数据,归纳得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7.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科学家和其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证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通过实验证明了惯性定律的正确性C.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基本电荷的数值D.奥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由此得出了电磁感应定律8.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爱因斯坦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B.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9.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出引力常量G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10.下列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B.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库仑扭秤实验确定库仑定律C.麦克斯韦提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电场D.法拉第为了简洁形象描述电场,提出电场线这一辅助手段11.下列有关物理学家的成就正确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D.奥斯特发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B.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丹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揭示了行星运动的有关规律B.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C.库仑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D.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一样都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14.在物理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家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B.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首先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卡文迪许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法拉第以他深刻的洞察力提出电场的客观存在,并且引入了电场线15.瑞典皇家科学院2018年10月2日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以及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以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学领域的突破性贡献。
高考物理难题集锦(一)1、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 O y平面的第Ⅱ象限有半径为R的圆O1分别与x轴、y轴相切于C(-R,0)、D (0,R)两点,圆O1存在垂直于x O 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与y轴负方向平行的匀强电场左边界与y轴重合,右边界交x轴于G点,一带正电的粒子A(重力不计)电荷量为q、质量为m,以某一速率垂直于x轴从C点射入磁场,经磁场偏转恰好从D点进入电场,最后从G点以与x轴正向夹角为45°的方向射出电场.求:(1)OG之间的距离;(2)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3)若另有一个与A的质量和电荷量相同、速率也相同的粒子A′,从C点沿与x轴负方向成30°角的方向射入磁场,则粒子A′再次回到x轴上某点时,该点的坐标值为多少?2、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的上方空间被竖直的分界面MN分隔成两部分,左侧空间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右侧空间有长为R=0.114m的绝缘轻绳,绳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小球B在竖直面沿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v B=10m/s(小球B在最低点时与地面接触但无弹力)。
在MN左侧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也为m,带电量为的小球A,某时刻在距MN平面L位置由静止释放,恰能与运动到最低点的B球发生正碰,并瞬间粘合成一个整体C。
(取g=10m/s2)(1)如果L=0.2m,求整体C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率。
(结果保留1位小数)(2)在(1)条件下,整体C在最高点时受到细绳的拉力是小球B重力的多少倍?(结果取整数)(3)若碰后瞬间在MN的右侧空间立即加上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当L满足什么条件时,整体C可在竖直面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结果保留1位小数)3、如右图甲所示,间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MN与一对光滑的平行导轨相连,平行导轨间距L=d/2,一根导体棒ab 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棒的右侧存在一个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
高中物理难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m/sD. 3×10^7 m/s答案:B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效果是:A. 改变物体的形状B.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改变物体的密度D. 改变物体的体积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A. 无线电波B. 微波C. 红外线D. 可见光答案:A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达到v,那么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s为:A. s = 0.5vtB. s = vtC. s = 2vtD. s = v^2 / 2t答案:A5. 以下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超导体?A. 铜B. 铝C. 铅D. 汞答案:C6.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W - QD. ΔU = Q / W答案:A7.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F作用,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若力F突然消失,则物体将:A. 继续加速运动B.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C.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立即停止答案:B8.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A. 电磁铁B. 发电机C. 变压器D. 电容器答案:D9. 根据相对论,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质量将:A. 保持不变B. 减小C. 增加D. 先减小后增加答案:C10.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R代表的是:A. 气体的摩尔质量B. 气体的压强C. 气体的体积D. 气体常数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10N的力作用,其加速度是_______ m/s^2。
答案:102. 光年是天文学中用来表示_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3.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V=_______。
高中物理经典高考难题集锦(解析版)本文档收集了高中物理经典的高考难题,同时提供了详细的解析,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高考。
题目一题目描述:一个小球自动上坡,它的重力做功与摩擦力做的功之和等于零。
求小球的加速度是多少?解析:我们知道,重力做功与摩擦力做的功之和等于零,说明小球的动能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因此,小球的加速度为零,即小球保持匀速上坡。
题目二题目描述: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在制动的过程中,制动力为3500 N,制动距离为50 m。
汽车的质量是多少?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制动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由于速度从20 m/s减小到零,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减速度为20 m/s。
将制动力和减速度代入公式可得:3500 = 质量 × (-20)解得质量为175 kg。
题目三题目描述:一根绳子贴在重力平衡两边的墙壁上,绳子的长度为5 m。
如果绳子的线密度为0.1 kg/m,那么绳子的质量是多少?解析:绳子的质量可以通过线密度乘以长度来计算。
将线密度0.1 kg/m和长度5 m代入计算公式可得:质量 = 0.1 × 5 = 0.5 kg。
题目四题目描述:一枚小球从高度为20 m的位置自由下落,求小球下落2秒后的速度是多少?解析:小球自由下落的加速度为9.8 m/s^2,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v = u + at,将初始速度u设为0,加速度a设为9.8 m/s^2,时间t设为2 s,代入公式可得:v = 0 + 9.8 × 2 = 19.6 m/s。
题目五题目描述:一台电梯上行,在上升过程中,电梯门意外打开,此时电梯的加速度是多少?解析:电梯上行时,会受到重力的阻力。
当电梯上升过程中,电梯门打开,意味着接触到外界空气,会受到空气阻力。
所以此时电梯的加速度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共同作用,而具体数值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以上是部分高中物理经典的高考难题及其解析,希望对学生们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难题集锦1.如图所示,在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板之间,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B1=0.40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强度E=2.0×105V/m,PQ为板间中线.紧靠平行板右侧边缘xOy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0.25T,磁场边界AO和y轴的夹角∠AOy=45°.一束带电量q=8.0×10-19C的同位素正离子从P点射入平行板间,沿中线PQ做直线运动,穿出平行板后从y轴上坐标为(0,0.2m)的Q点垂直y轴射入磁场区,离子通过x轴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在45°~90°之间,不计离子重力,求:【小题1】离子运动的速度为多大?【小题2】x轴上被离子打中的区间范围?【小题3】离子从Q运动到x轴的最长时间?【小题4】若只改变AOy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使离子都不能打到x轴上,磁感应强度大小B2´应满足什么条件?答案:【小题1】v=5.0×105m/s【小题2】0.1m≤x≤【小题3】【小题4】B2´≥0.60T解析:(1):离子在两板间时有:解得:v=5.0×105m/s(2)当通过x轴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45°时,到达x轴上的M点,如图所示,则:r1="0.2m " 所以:OM=当通过x轴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90°时,到达x轴上的N点,则:r2="0.1m " 所以:ON=r2="0.1m "所以离子到达x轴的区间范围是0.1m≤x≤(3)所有离子速度都相同,当离子运动路程最长时,时间也最长,由图知当r=r1时离子运动时间最长,则:t m=(4)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则:当r=r1时,同位素离子质量最大:若质量最大的离子不能穿过直线OA,则所有离子必都不能到达x轴,由图可知使离子不能打到x轴上的最大半径:设使离子都不能打到x轴上,最小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则解得B0=="0.60T " 则:B2´≥0.60T2.为了有效地将重物从深井中提出,现用小车利用“双滑轮系统”(两滑轮同轴且有相同的角速度,大轮通过绳子与物体相连,小轮通过另绳子与车相连)来提升井底的重物,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物理方法知识点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三个木块 A、B、C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靠在竖直墙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与墙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B.B受到A作用的摩擦力,方向可能竖直向下C.B受到A作用的静摩擦力,方向与C作用的静摩擦力方向一定相同D.当力F增大时,A受到墙作用的静摩擦力不变2.如图所示,A、B、C 三物块叠放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地面光滑其他接触面粗糙,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A 与墙面间存在压力B.A 与墙面间存在静摩擦力C.A 物块共受 3 个力作用D.B 物块共受 5 个力作用3.将一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在斜面上放一小滑块A,如图甲.在小滑块A上放一小物体B,物体B始终与A保持相对静止如图乙;或在小滑块A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如图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图中A可沿斜面匀速下滑,加物体B后将加速下滑B.若甲图中A可沿斜面匀速下滑,加力F后将加速下滑C.若甲图中A可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加物体B后加速度将增大D.若甲图中A可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加力F后加速度将增大4.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xvt∆=∆,当⊿t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C.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5.如图所示,在水平粗糙横杆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A,用一细线悬吊一个质量为m的球B。
现用一水平力F缓慢地拉起B,在此过程中A一直保持静止不动,设圆环A受F,摩擦力为f ,此过程中:()到的支持力为NF增大,f增大A.NF减小,f增大B.NF不变,f减小C.NF不变,f增大D.N6.如图所示,相互垂直的固定绝缘光滑挡板PO、QO竖直放置在重力场中,a、b为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可以近似看成点电荷),当用水平向左的作用力F作用于b时,a、b 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若稍改变F的大小,使b稍向左移动一段小距离,则当a、b重新处于静止状态后 ()A.a、b间电场力增大B.作用力F将减小C.地面对b的支持力变大D.地面对b的支持力变小7.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和2m,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1;若撤去拉力F,换成大小仍为F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弹簧长度为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弹簧的原长为122I I + B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弹簧的形变量相等C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不相等D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2F I I -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
高中物理考试题难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假设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10N的力,其加速度为多少?A. 5 m/s²B. 10 m/s²C. 20 m/s²D. 15 m/s²答案:B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过2秒后,其速度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 m/s²)A. 20 m/sB. 30 m/sC. 40 m/sD. 50 m/s答案:A3. 波的干涉现象是指两个或多个波的叠加,形成新的波形。
以下哪种波不能发生干涉?A. 机械波B. 电磁波C. 声波D. 光波答案:A4. 一个电子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若电子的电荷量为e,电场强度为E,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A. F = eEB. F = 2eEC. F = e/ED. F = E²答案:A5.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系统对外做功W,同时吸收热量Q,系统的内能变化ΔU为: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Q + WD. ΔU = -Q - W答案:B6. 电磁感应现象中,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明,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以下哪个因素不影响感应电动势的大小?A. 磁场强度B. 导线长度C. 导线运动速度D. 导线与磁场的夹角答案:D7.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当温度T和气体摩尔数n保持不变时,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成什么关系?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指数关系答案:B8.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以下哪个方程描述了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A. 高斯定律B.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C. 安培定律D. 高斯磁定律答案:B9. 光的折射定律,即斯涅尔定律,描述了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
1(20分)如图12所示,PR 是一块长为L =4 m 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 的匀强电场E ,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一个质量为m =0.1 kg ,带电量为q =0.5 C 的物体,从板的P 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
当物体碰到板R 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 点,PC =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 2 ,求:(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 1和v 2 (3)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 (4)电场强度E 的大小和方向2(10分)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 的木板C ,质量m c =5kg ,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 和B ,m A =1kg ,m B =4kg ,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 、B 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 以速度6m /s 水平向左运动,A 、B 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1)当两滑块A 、B 都与挡板碰撞后,C 的速度是多大? (2)到A 、B 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 的位移为多少?3(10分)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 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簧示数为F 2,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图124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 ,另有三个木块A 、B 和C ,它们的质 量分别为m A =m B =m ,m C =3 m ,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 连接一轻弹簧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挡板M 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 静止在P 处,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B 在Q 点以初速度v 0向下运动,P 、Q 间的距离为L.已知木块B 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 相碰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B 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 点.若木块A 静止于P 点,木块C 从Q 点开始以初速度032v 向下运动,经历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 停在斜面上的R 点,求P 、R 间的距离L ′的大小。
高考物理压轴题和高中物理初赛难题汇集-11. 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 R ,自转角速度为ω,万有引力恒量为 G ,如果规定物体在离地球无穷远处势能为 0,则质量为 m 的物体离地心距离为 r 时,具有的万有引力势能可表示为 E p = —GrMm.国际空间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工程,它是在地球大气层上空地球飞行的一个巨大的人造天体,可供宇航员在其上居住和进行科学实验。
设空间站离地面高度为 h ,如果在该空间站上直接发射一颗质量为 m 的小卫星,使其能到达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并能在轨道上正常运行,则该卫星在离开空间站时必须具有多大的动能? 解析:由G 2rMm =r mv 2得,卫星在空间站上的动能为 E k =21 mv 2=G)(2h R Mm+。
卫星在空间站上的引力势能在 E p = -G hR Mm+ 机械能为 E 1 = E k + E p =—G)(2h R Mm+同步卫星在轨道上正常运行时有 G 2rMm =m ω2r 故其轨道半径 r =32ωMG由③式得,同步卫星的机械能E 2 = -G r Mm 2=-G2Mm32GMω=-21m (3ωGM )2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离开航天飞机的卫星的机械能应为 E 2,设离开航天飞机时卫星的动能为E k x ,则E k x = E 2 - E p —21 32ωGM +G hR Mm+2. 如图甲所示,一粗糙斜面的倾角为37°,一物块m=5kg 在斜面上,用F=50N 的力沿斜面向上作用于物体,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g 取10N/kg ,sin37°=0.6,cos37°=0.8,求:(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将F 改为水平向右推力F ',如图乙,则至少要用多大的力F '才能使物体沿斜面上升。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解析:(1)物体受力情况如图,取平行于斜面为x 轴方向,垂直斜面为y 轴方向,由物体匀速运动知物体受力平衡0sin =--=f G F F x θ 0cos =-=θG N F y 解得 f=20N N=40N因为N F N =,由N F f μ=得5.021===N f μ (2)物体受力情况如图,取平行于斜面为x 轴方向,垂直斜面为y 轴方向。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动量难题汇编及答案(1)一、选择题1.将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0v 斜向上抛出,小球在空中运动t 时间内的动量改变量大小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A .0mvB .02mvC .mgtD .0mgt mv +2.忽然“唵——”的一声,一辆运沙车按着大喇叭轰隆隆的从旁边开过,小明就想,装沙时运沙车都是停在沙场传送带下,等装满沙后再开走,为了提高效率,他觉得应该让运沙车边走边装沙。
设想运沙车沿着固定的水平轨道向前行驶,沙子从传送带上匀速地竖直漏下,已知某时刻运沙车前进的速度为v ,单位时间从传送带上漏下的沙子质量为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轨道光滑,则运沙车和漏进车的沙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 .若轨道光滑,则运沙车装的沙越来越多,速度却能保持不变C .已知此时运沙车所受的轨道阻力为F 阻,则要维持运沙车匀速前进,运沙车的牵引力应为F F =阻D .已知此时运沙车所受的轨道阻力为F 阻,则要维持运沙车匀速前进,运沙车的牵引力应为F F mv =+阻3.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 m 高时仅有水平速度 v =2 m/s ,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不计质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 g =10 m/s 2,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4.质量为m 的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取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经时间t 速度由v 变为-v ,则在时间t 内A .质点的加速度为2v tB .质点所受合力为2mv t- C .合力对质点做的功为2mvD .合力对质点的冲量为05.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轨道上带正电的甲球,以某一水平速度射向静止在轨道上带正电的乙球,当它们相距最近时,甲球的速度变为原来的15.已知两球始终未接触,则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是A .1:1B .1:2C .1:3D .1:46.如图所示,质量m1=10kg 的木箱,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中有一个质量为m2=10kg 的铁块,木箱与铁块用一水平轻质弹簧固定连接,木箱与铁块一起以v0=6m/s 的速度向左运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40kg 的铁箱发生正碰,碰后铁箱的速度为v=2m/s,忽略一切摩擦阻力,碰撞时间极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A .木箱与铁箱碰撞后瞬间木箱的速度大小为4m/sB .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箱的速度大小为4m/sC .从碰后瞬间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木箱的冲量大小为20N·s D .从碰后瞬间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160J7.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两辆小车,用细线相连,中间有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圆周运动实例分析与临界问题圆周运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命题点围绕弹力和摩擦力的临界态展开,具体表现为水平、竖直面和斜面内的圆周运动,命题中凸显学生对临界思想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些问题还涉及图象,复习中要抓住热点,掌握解决的方法。
一、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例1】如图1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 、B 、C 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 、B 、C 的质量分别为 3m 、2m 、m ,A 与B 、B 和C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A 和B 、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 、l.5r 。
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 对A 的摩擦力一定为3μmg B.B 对A 的摩擦力一定为3m ω2rC.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gr μω≤D.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23grμω≤【解析】B 对A 的摩擦力是A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23fBA F m r ω=,A 项错误,B 项正确;当滑块与转台间不发生相对运动,并随转台一起转动时,转台对滑块的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当转速较大,滑块转动需要的向心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滑块将相对于转台滑动,对应的临界条件是静擦力提供向心力,即2mg m r μω=,g rμω=,所以,质量为m 、离转台中心距离为r 的滑块,能够随转台一起转动的条件是g rμω≤;对于本题,物体C 需要满足的条件23grμω≤,物体A 和B 需要满足的条件均是g rμω≤所以, 要使三个物体都能够随转台转动,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23grμω≤, C 项错误,D 项正确。
【答案】BD【总结】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主要涉及的问题是摩擦力临界。
常见问题如下(图中物体质量为m ,距离圆心为r ,转盘转动的角速度为ω,最大静摩擦力为F m ,绳的拉力为F T ):【例2】(2016 •山东临沂教学质检)质量为m 的小球由轻绳a 和b 分别系于一轻质细杆的A 点和B 点,如图2所示,绳a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绳b 沿水平方向且长为l ,当轻杆绕轴AB 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勻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绳张力不可能为零B.a 绳的张力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当角速度cos g lθω>,b 绳将出现弹力 D.若b 绳突然被剪断,a 绳的弹力可能不变【解析】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合力为零,水平方向上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a 绳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与重力相等,可知a 绳的张力不可能为零,故A 项正确;根据竖直方向上平衡得,sin a F mg θ=,解得/sin a F mg θ=,可知a 绳的拉力不变,故B 项错误;当b 绳拉力为零时,有2cot mg ml θω=,解得cot g lθω=,可知当角速度cot g lθω>时,b 绳出现弹力,故C 项错误;由于b 绳可能没有弹力,故b 绳突然被剪断,a 绳的弹力可能不变,故D 项正确。
高中物理难度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B. 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C. 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B. 无法确定物体受力情况答案:B2.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发生()A. 机械能守恒B. 机械能增加C. 机械能减少D. 机械能不变答案:C3. 在静电场中,关于电场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电场线是闭合的B. 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C.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D. 电场线是真实存在的物理实体答案:D二、填空题4. 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F=ma5.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答案:小于6. 一个电路的总电阻为100Ω,当其中一条导线断开后,剩余部分的总电阻变为400Ω,则该断开的导线电阻为________Ω。
答案:50Ω三、计算题7.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恒力作用,经过5秒后,其速度从0增加到10m/s。
求作用在物体上的恒力大小。
解:首先计算物体的加速度a,由v=at得a=v/t=10m/s / 5s =2m/s²。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F=2kg * 2m/s² = 4N。
答案:4N8. 一个点电荷Q=10^-6C,位于坐标原点,求距离原点4m处的电场强度。
解:根据库仑定律,电场强度E=kQ/r²,其中k为库仑常数,k=9.0×10^9 N·m²/C²,r为距离。
将Q和r代入公式得E=(9.0×10^9 N·m²/C²) * (10^-6C) / (4m)² = 562.5 N/C。
答案:562.5 N/C四、实验题9.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答案: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确保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稳定。
高考物理难题集锦(一)1、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 O y平面的第Ⅱ象限内有半径为R的圆O1分别与x轴、y轴相切于C(-R,0)、D (0,R)两点,圆O1内存在垂直于x O 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与y轴负方向平行的匀强电场左边界与y轴重合,右边界交x轴于G点,一带正电的粒子A(重力不计)电荷量为q、质量为m,以某一速率垂直于x轴从C点射入磁场,经磁场偏转恰好从D点进入电场,最后从G点以与x轴正向夹角为45°的方向射出电场.求:(1)OG之间的距离;(2)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3)若另有一个与A的质量和电荷量相同、速率也相同的粒子A′,从C点沿与x轴负方向成30°角的方向射入磁场,则粒子A′再次回到x轴上某点时,该点的坐标值为多少?2、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的上方空间被竖直的分界面MN分隔成两部分,左侧空间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右侧空间有长为R=0.114m的绝缘轻绳,绳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小球B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v B=10m/s(小球B在最低点时与地面接触但无弹力)。
在MN左侧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也为m,带电量为的小球A,某时刻在距MN平面L位置由静止释放,恰能与运动到最低点的B球发生正碰,并瞬间粘合成一个整体C。
(取g=10m/s2)(1)如果L=0.2m,求整体C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率。
(结果保留1位小数)(2)在(1)条件下,整体C在最高点时受到细绳的拉力是小球B重力的多少倍?(结果取整数)(3)若碰后瞬间在MN的右侧空间立即加上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当L满足什么条件时,整体C可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结果保留1位小数)3、如右图甲所示,间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MN与一对光滑的平行导轨相连,平行导轨间距L=d/2,一根导体棒ab 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棒的右侧存在一个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直线运动难题汇编附答案(1)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此可知(图中虚线与曲线相切) ()A.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做变减速直线运动B.在0~t0时间内的某时刻,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C.甲、乙两质点从x=2x0位置同时出发,同时到达x=0位置D.在0~t0时间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t0时刻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2.将质量为1kg的物块从距地面20m处自由释放,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210m/sg ,则物块在落地前1s内重力做功的功率为()A.100W B.150W C.175W D.200W3.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在恒定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当位移为2x0时撤去外力,此时动能为E k0,继续滑行x0后停下来,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中己知信息,不能确定的物理量是()A.恒定水平拉力的大小B.物块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C.物块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的时间之比D.物块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4.甲、乙两车在两平行车道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起,它们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曲线是甲车的图线,直线为乙车的图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2 s内,甲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0~8 s内,两车的平均速度均为4.5 m/sC.4 s末,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D.0~8 s内的任意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都不相等5.如图甲所示,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点静止于x轴上的某位置(图中未画出),从t=0时刻开始,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沿x轴正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与速率平方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B.t=4s时物块位于x=2m处C.前2s时间内物块的位移大小为2mD.2~4s时间内物块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6.在t=0时,将一乒乓球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段时间后落回抛出点。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 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 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 .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增大B .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减小C .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始终减小D .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先减小后增大2.如图所示为小朋友喜欢的磁性黑板,下面有一个托盘,让黑板撑开一个安全角度(黑板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不易倾倒,小朋友不但可以在上面用专用画笔涂鸦,磁性黑板擦也可以直接吸在上面.图中就有小朋友把一块质量m 为黑板擦吸在上面保持静止,黑板与黑板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黑板擦对黑板的压力大小为mgcosθB .黑板斜面对黑板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θC .黑板对黑板擦的摩擦力大于mgsinθD .黑板对黑板擦的作用力大小为mg3.如图,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
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
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
不计所有摩擦。
小物块的质量为A .2mB .32mC .mD .2m4.如图,在挪威的两座山峰间夹着一块岩石,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
该景观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右壁竖直,左壁稍微倾斜。
设左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由于长期的风化,θ将会减小。
石头与山崖间的摩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若石头质量一定,θ减小,石头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山崖左壁对石头的作用力将增大B.山崖右壁对石头的作用力不变C.山崖对石头的作用力减小D.石头受到的合力将增大5.磁力棒是可拆卸类拼搭玩具。
如图所示为一磁力棒吸着一颗钢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力棒对刚球弹力是由于钢球发生形变产生的B.钢球受到磁力棒的磁力等于钢球的重力C.钢球受到磁力棒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D.钢球和磁力棒整体一起白由下落,则磁力棒对钢球弹力等于零6.木块沿粗糙斜面(斜面相对地面静止)运动,下列对木块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G是重力,N是支持力,f是摩擦力)A. B. C. D.7.如图所示,某球用一根轻绳悬在空中,球的重量为G,轻绳对球的拉力大小为F1,墙壁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为F2,则()A.若增加悬绳的长度,则F1、F2都增大B.若增加悬绳的长度,则F1、F2都减小C.若增大球的半径,则F1增大、F2减小D.若增大球的半径,则F1减小、F2增大8.灯笼,又称彩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如图是某节日挂出的一只灯笼,轻绳a、b将灯笼悬挂于O点绳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绳b水平.灯笼保持静止,所受重力为G,绳a、b对O点拉力分別为F1、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F1和F2的合力与灯笼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灯笼只有重心位置处受重力作用,其他位置不受重力9.用斧头劈木柴的情景如图甲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