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 竖向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43
竖向设计1、一般规定1.1、竖向设计的内容包括:①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合理选择、设计场地的地面形式:依据不同的自然地形坡度,场地的地面形式可分别处理成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②确定场地坡度、控制点高程、地面形式;③制定合理利用、储存和收集雨水的方案:在干旱、贫水地区,竖向设计应做到使雨水就地渗入地下,或使雨水便于收集储存和利用;④制定合理排除地面和路面雨水的方案:在降雨量大、洪涝多发地区,为减少排放至市政管网及江、河、湖、海的雨水量,竖向设计可考虑雨水就地收集与利用,以利于排洪调蓄;⑤合理组织场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⑥结合道路设计和景观设计,提出合理的竖向设计条件与要求。
1.2、竖向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①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石方、挡土墙、护坡和建筑基础工程量,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②各项工程建设场地的高程要求以及工程管线适宜的埋设深度;③场地地面排水及防洪、排涝的要求;④车行、人行及无障碍设计的技术要求;⑤场地设计高程与周围相应的现状高程(如周围的道路标高、市政管线接口标高等)及规划控制高程之间,有合理的衔接;⑥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场地之间(包括建筑散水、硬质和软质场地)、建筑物与道路停车场、广场之间,关系合理;⑦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建设场地及周围场地的环境景观。
1.3、不同类型场地竖向设计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场地的设计高程,应依据相应的现状高程(如城市道路标高、基地附近原有水系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洪水位、临海地区的海潮防护标高、周围市政管线接口标高等)进行竖向设计;②地形平坦的场地,首先依据周边控制高程,确定室外地坪设计标高及建筑室内地坪标高;③地形复杂的场地,首先对场地地形进行分析,确定地形不同分类(如陡坡、中坡、缓坡等),以及各类用地的不同功能(如建筑用地、道路、绿地等),进行场地竖向设计,确定各地形高程与周边控制高程的联系;④大型公共建筑群依据周边控制高程,确定不同性质建筑的室内外标高,并进行场地竖向设计。
•1总则1.0.1为规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基本技术要求,提高城市规划质量和规划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城市的用地竖向规划。
1.0.3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1安全、适用、经济、美观;2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3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4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5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
1.0.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根据城市规划各阶段的要求,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2确定城市用地坡度、控制点高程、规划地面形式及场地高程;3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的防护工程;4提出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要求。
1.0.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2.0.2高程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算地面各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2.0.3土石方平衡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平衡。
2.0.4防护工程防止用地受自然危害或人为活动影响造成土体破坏而设置的保护性工程。
如护坡、挡土墙、堤坝等。
2.0.5护坡防止用地土体边坡变迁而设置的斜坡式防护工程,如土质或砌筑型等护坡工程。
2.0.6挡土墙防止用地土体边坡坍塌而砌筑的墙体。
2.0.7平坡式用地经改造成为平缓斜坡的规划地面形式。
2.0.8台阶式用地经改造成为阶梯式的规划地面形式。
2.0.9混合式用地经改造成平坡和台阶相结合的规划地面形式。
2.0.10台地台阶式用地中每块阶梯内的用地。
2.0.11场地平整使用地达到建设工程所需的平整要求的工程处理过程。
2.0.12坡比值两控制点间垂直高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
3一般规定3.0.1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与城市用地选择及用地布局同时进行,使各项建设在平面上统一和谐、竖向上相互协调。
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方法,一般有设计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和纵横断面法。
1、设计等高线法以居住区为例,根据规划结构,在己确定的干道网中确定居住小区内的道路线路,定出这些道路的红线。
对每一条道路作纵断面设计,以己确定的城市干道的交叉口的标高及变坡点的标高,定出支路与干道交叉点的设计标高,从而求出每一条路的中心线设计标高。
以道路的横断面,求出红线的设计标高。
居住小区内部的车行道由外面道路引入,起点标高根据相接的城市道路的车行道的设计标高而定。
在布置建筑物时应尽量配合地形,采用多种布置方式,在照顾朝向的条件下,争取与等高线平行,尽量不要过大改动原有的自然等高线或只改变建筑物基底的自然等高线(即定出设计标高)。
要定出建筑物四角的设计标高及室内地坪的设计标高,如建筑物的长边与较密的等高线垂直,也可以错层布置。
设计等高线(或不用设计等高线而只标明一些设计标高)全部标出后,应估算一下土方量,尽量做到土方量基本就地平衡。
2、高程箭头法根据竖向规划设计原则,确定出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地面标高,道路交叉点、变坡点的标高、以及区内地形控制点的标高,将这些点的标高注在居住区竖向规划图上,并以箭头表示区内各种类用地的排水方向。
高程箭头法的规划设计工作量小,图纸制作快,并且易于变动、修改,为居住区竖向设计一般常用的方法。
缺点是比较初略,确定标高要有充分经验,有些部位的标高不明确,准确性差,仅适用于地形变化比较简单的情况。
为弥补上述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也有采用高程箭头法和局部剖面的方法,进行居住区的竖向规划设计。
3、纵横断面法纵横断面法多用于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
先在所需的居住区平面图上根据需要的精度绘制出方格网,在方格网的每一个交叉点上注明原地面标高和设计地面标高。
沿方格网长轴方向者称为纵断面,沿短轴线方向者称为横断面。
此方法的优点是对规划设计地区的原地形有一个立体的形象概念,容易着手考虑利用或改造地形;缺点是工作量大,花费时间多。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城市用地的竖向规划规范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建筑物的高度、楼层数及分布等进行合理规划和控制,以实现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和美观有序的目标。
竖向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日益紧缺的城市用地资源,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的容积率,并达到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的效果。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包括以下方面:1. 建筑物高度控制:根据城市整体规划和环境条件,制定建筑物高度的上限要求。
例如,对于商业区、市中心区等繁华地段,可以允许建设较高的建筑物,以增加商业和办公用地;而对于住宅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则需要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楼层数规划:根据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情况,合理规划和控制建筑物的楼层数。
楼层数的规划应考虑到交通状况、居民需求和建筑物功能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规范。
例如,对于居住区,可以控制住宅楼层数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居民的舒适度和居住品质。
对于商业区和办公区,可以允许建筑物拥有更多的楼层,以扩大商业和办公用地。
3. 建筑物分布控制:根据城市功能和用地需求,合理规划建筑物的分布。
例如,将商业区和住宅区分离开来,避免商业和居民空间的冲突;将工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并设置相应的隔离带,减少工业排放对居民的影响。
4. 空中廊道和公共空地的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规划和保留一定面积的空中廊道和公共空地。
空中廊道可以用于道路、绿化、交通和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布置和维修,提高城市功能和便利性。
公共空地可以用于公园、广场和休闲设施的建设,提供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
在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考虑城市整体规划和环境条件:在规划建筑物的高度、楼层数和分布时,需要综合考虑城市整体规划和环境条件,保持与周边建筑物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2. 做好技术和工程方面的研究:竖向规划需要基于科学技术和工程原理进行研究和设计,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3. 加强管理和监督:制定详细的竖向规划规范和标准,建立健全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加强对建筑物高度、楼层数和分布的审批和监控,避免城市用地的不合理和浪费。
竖向规划设计概述竖向规划设计概述提要:局部剖面法。
该方法可以反映重点地段的地形情况,如地形的高度、材料的结构、坡度、相对尺寸等,用此方法表达场地总体布局时台阶分布竖向规划设计概述竖向规划创建词条竖向规划,对建设场地,按其自然状况,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所作的规划。
包括:场地与道路标高的设计,建筑物室内、外地坪的高差等,以便在尽少改变原有地形及自然景色的情况下满足日后居住者的要求,并为良好的排水条件和坚固耐久的建筑物提供基础。
竖向设计三种表示方法竖向设计的表示方法主要有设计标高法、设计等高线法和局部剖面法三种。
一般来说,平坦场地或对室外场地要求较高的情况常用设计等高线法表示,坡地场地常用设计标高法和局部剖面法表示: 1、设计标高法。
也称高程箭头法,该方法根据地形图上所指的地面高程,确定道路控制点与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和建筑室内外地坪的设计标高,以及场地内地形控制点的标高,将其注在图上。
设计道路的坡度及坡向,反映为以地面排水符号表示不同地段、不同坡面地表水的排除方向。
2、设计等高线法。
是用等高线表示设计地面、道路、广场、停车场和绿地等的地形设计情况。
设计等高线法表达地面设计标高清楚明了,能较完整表达任何一块设计用地的高程情况。
3、局部剖面法。
该方法可以反映重点地段的地形情况,如地形的高度、材料的结构、坡度、相对尺寸等,用此方法表达场地总体布局时台阶分布、场地设计标高及支挡构筑物设置情况最为直接。
对于复杂的地形,必须采用此方法表达设计内容。
Thedetailedplanforacityshalldefinethescopefortheuseoflandfo reachconstructionprojectwithintheplannedplotandprovidetheco ntrolindexesforbuildingdensityandbuildingheight,thegenerall ayout,thecomprehensiveplanforutilitiesengineeringandtheplan forsiteengineering.城市详细规划应当包括:规划地段各项建设的具体用地范围,建筑密度和高度等控制指标,总平面布置、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和竖向规划。
竖向设计1、一般规定1.1、竖向设计的内容包括:①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合理选择、设计场地的地面形式:依据不同的自然地形坡度,场地的地面形式可分别处理成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②确定场地坡度、控制点高程、地面形式;③制定合理利用、储存和收集雨水的方案:在干旱、贫水地区,竖向设计应做到使雨水就地渗入地下,或使雨水便于收集储存和利用;④制定合理排除地面和路面雨水的方案:在降雨量大、洪涝多发地区,为减少排放至市政管网及江、河、湖、海的雨水量,竖向设计可考虑雨水就地收集与利用,以利于排洪调蓄;⑤合理组织场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⑥结合道路设计和景观设计,提出合理的竖向设计条件与要求。
1.2、竖向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①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石方、挡土墙、护坡和建筑基础工程量,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②各项工程建设场地的高程要求以及工程管线适宜的埋设深度;③场地地面排水及防洪、排涝的要求;④车行、人行及无障碍设计的技术要求;⑤场地设计高程与周围相应的现状高程(如周围的道路标高、市政管线接口标高等)及规划控制高程之间,有合理的衔接;⑥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场地之间(包括建筑散水、硬质和软质场地)、建筑物与道路停车场、广场之间,关系合理;⑦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建设场地及周围场地的环境景观。
1.3、不同类型场地竖向设计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场地的设计高程,应依据相应的现状高程(如城市道路标高、基地附近原有水系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洪水位、临海地区的海潮防护标高、周围市政管线接口标高等)进行竖向设计;②地形平坦的场地,首先依据周边控制高程,确定室外地坪设计标高及建筑室内地坪标高;③地形复杂的场地,首先对场地地形进行分析,确定地形不同分类(如陡坡、中坡、缓坡等),以及各类用地的不同功能(如建筑用地、道路、绿地等),进行场地竖向设计,确定各地形高程与周边控制高程的联系;④大型公共建筑群依据周边控制高程,确定不同性质建筑的室内外标高,并进行场地竖向设计。
竖向规划设计概述竖向规划设计概述竖向规划创建词条竖向规划( vertical planning ),对建设场地,按其自然状况,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所作的规划。
包括:场地与道路标高的设计,建筑物室内、外地坪的高差等,以便在尽少改变原有地形及自然景色的情况下满足日后居住者的要求,并为良好的排水条件和坚固耐久的建筑物提供基础。
竖向设计三种表示方法竖向设计的表示方法主要有设计标高法、设计等高线法和局部剖面法三种。
一般来说,平坦场地或对室外场地要求较高的情况常用设计等高线法表示,坡地场地常用设计标高法和局部剖面法表示:1、设计标高法。
也称高程箭头法,该方法根据地形图上所指的地面高程,确定道路控制点(起止点、交叉点)与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和建筑室内外地坪的设计标高,以及场地内地形控制点的标高,将其注在图上。
设计道路的坡度及坡向,反映为以地面排水符号(即箭头)表示不同地段、不同坡面地表水的排除方向。
2、设计等高线法。
是用等高线表示设计地面、道路、广场、停车场和绿地等的地形设计情况。
设计等高线法表达地面设计标高清楚明了,能较完整表达任何一块设计用地的高程情况。
3、局部剖面法。
该方法可以反映重点地段的地形情况,如地形的高度、材料的结构、坡度、相对尺寸等,用此方法表达场地总体布局时台阶分布、场地设计标高及支挡构筑物设置情况最为直接。
对于复杂的地形,必须采用此方法表达设计内容。
The detailed plan for a city shall define the scope for the use of land for each construction project within theplanned plot and provide the control indexes for building density and building height, the general layout, the comprehensive plan for utilities engineering and the plan for site engineering.城市详细规划应当包括:规划地段各项建设的具体用地范围,建筑密度和高度等控制指标,总平面布置、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和竖向规划。
第9讲城市道路及竖向规划设计城市道路及竖向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为了创造安全、便利、舒适、美观的城市交通环境。
本文将从城市道路规划、交通组织及竖向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城市道路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
在进行道路规划时,应考虑到城市的发展需求、土地利用、人口密度等因素。
首先,要合理划分不同功能的道路,包括快速道路、主干道、次干道等,并确保各类道路之间的交通衔接顺畅。
其次,要根据道路的长度、宽度等,确定合适的车道数和道路截面。
此外,还要考虑到道路的环境影响,例如绿化带、行道树等,以提高道路的美观性。
其次,交通组织是城市道路规划的重要内容。
合理的交通组织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在城市道路的交通组织中,应注重交通信号灯的设置、道路标线的绘制、交通引导等措施的实施。
此外,还要结合城市的交通状况,合理划分交通流、开设公交车道、设立停车泊位等,以满足不同交通需求。
另外,竖向规划是城市道路及建筑物高度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城市竖向规划中,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高度、形态、空间分配等因素。
首先,要合理控制建筑物的高度,以避免出现高楼大厦密集、阻挡阳光、影响采光等问题。
其次,要分析建筑物的形态,确保建筑物的外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此外,还要合理分配建筑物的空间,如设置公共绿地、人行天桥等,以提供城市居民活动的场所。
为了实现良好的城市道路及竖向规划,建议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社会性。
首先,要充分调研城市发展的需求,了解人口增长、交通需求等情况,确保道路及竖向规划与城市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其次,要引入科学的规划方法和技术手段,如交通模拟、三维规划等,以提高规划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参与,在规划过程中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以形成具有共识的规划方案。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及竖向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应注重道路规划、交通组织及竖向规划等方面。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创造出安全、便利、舒适、美观的城市交通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