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0.济南初中生物八上《1第5节 根的结构与功能》word教案 (13)
- 格式:doc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10
A.根冠和生长点
B.伸长区和成熟区
C.分生区和伸长区
D.根冠和伸长区
5.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其意义是( )
A.增加根的牢固性
B.保护根尖
C.增大根的吸收面积
D.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
6.右图是根尖的结构图,识图并填写
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1)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在土壤中延
伸的原因是[ ] 使细胞数
目增多和[ ] 使细胞的体
积增大。
(2)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
位是[ ] ,与该功能相
适应的结构是。
(3)根尖的结构中,伸长最快的是[ ]。
(4)想要观察根尖细胞的分裂,应取下列哪个部
位的细胞() A. 一 B. 二 C. 三 D.四
7.植物的生活不仅需要水分,而且还需要______,如___ ,___,___是植
物生活需要量较大的三种矿质元素.
8. 缺少含_____的无机盐:植株特别矮小,叶片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9.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______对植物生活的重要性.
A.水分
B.无机盐
C.阳光
D.空气
教
学
反
思。
根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描述根的生长过程。
概述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探究根生长的部位。
3、确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学法指导】课下以小组为单位,仔细做好探究活动《探究根长长的部位》,为学好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做好铺垫。
【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根深才能叶茂,根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是怎样形成的呢?(二)自学提纲学点一:根的生长仔细阅读课本,结合探究活动,完成下列各题。
1、由胚根发育成的根是,从主根上生出的根是,从茎叶等部位生出的根是。
一株植物根的总和叫做。
2、根据探究活动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组中,根的划线部分的生长有什么规律?(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根的生长有何差异?3、参照图4.1-25回答:(1)根尖是根生长、分化、吸收最活跃的部位,根尖包括、、、四部分。
(2)成熟区细胞已停止伸长,开始。
①内部某些细胞的、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
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②表皮细胞的向外突出形成,用于。
(3)伸长区的细胞出现液泡,能。
(4)根尖顶端的帽状结构是,它有作用。
学点二:根的吸收功能仔细阅读课本,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演示实验中,①载玻片两端的液体加热后的变化情况一样吗?为什么?②能否用河水或井水代替蒸馏水?为什么要设置甲乙两组装置?③培养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组幼苗的长势有何差异?试分析原因。
2、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吸收土壤中的并通过根茎叶内的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无机盐对植物的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含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繁茂;含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的无机盐使植物茎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当缺乏某种无机盐时,植物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五节根的结构与功能学习目标1.描述根的生长过程,概述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
课前预习一、根的生长1.根的分类(1)主根:由发育形成的根。
(2)侧根:从上生出的根。
(3)不定根:从、等部位生出的根。
2.根系:一株植物根的。
有和两种类型。
3.根尖(1)概念:从根的到着生的部分。
(2)特点:根尖细胞的、、使根不断生长。
(3)结构:根冠:位于根尖最,有作用,属于组织。
分生区:细胞体积,较大,具有能力,属于组织。
伸长区:细胞出现,迅速,是根最快的部位。
成熟区:细胞停止,开始,形成和,(:有输导和的作用;:能够大大增加的面积)。
(4)根生长的原因是。
二、根的吸收功能1.吸收部位: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该区域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所吸收的物质依次通过根茎叶的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2.无机盐的作用(1)含氮的无机盐:促进细胞的和,使繁茂。
(2)含磷的无机盐:促进的发育和的开放,使提早成熟。
(3)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健壮,促进的形成和运输。
3.无土栽培(1)原理:根所吸收的水分主要来自,而土壤颗粒对植物主要起作用。
(2)概念:依据植物生活所需要无机盐的和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溶解到不中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3)优点:可以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具有、、、等优点。
重难突破1.仔细分析下图,根据根的类型和根的类型,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分别说出图是A、B、C、D各代表的根的类型?(2)甲、乙分别代表的什么类型的根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2.仔细阅读探究根长长的部位,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1)挑选萌发出幼根的种子数粒,从幼根尖端2.5毫米处开始,在根一侧用记号笔每隔2毫米画线,共画5-10条,目的是什么?(2)将萌发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端切去幼根尖端3-5毫米,另一线保持幼根完整,这是为了探究什么?(3)此探究活动能够得出的结论有哪些?3.学习根尖的结构,根的长长的主要部位是,根尖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根的结构与功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根系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
(2)探究根生长的部位,描述根生长的过程。
(3)概述根尖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4)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2.过程与方法(1)尝试探究根生长的主要部位,体验探究、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和技巧。
(2)通过对根尖结构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根的生长,能够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学习无机盐的作用和无土栽培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能够认识到生物学的价值观和意义,增强生物与环境相协调的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1)探究根生长的部位,描述根生长的过程。
(2)概述根尖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难点】根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以及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提前准备探究根长长的主要部位实验,做好观察记录以备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展示:大树茂密的根系俗话说“根深叶茂”,“根深”才能“叶茂”,可见根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你知道根是怎样生长的吗?它有哪些功能?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植物根的世界,探索根的秘密吧!二、问题引导,探究质疑(一)根的生长1.根的形态阅读课文P26,自主学习,思考:(1)什么是根系?(2)哪一种根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3)什么是主根、侧根、不定根?(4)什么是直根系?什么是须根系?这两种植物的根有什么区别?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归纳、反馈、师生达成共识:课件展示:主根、侧根、不定根图片以及直根系、须根系图片(1)根系是一株植物根的总和。
(2)主根。
(3)由胚根发育成的根是主根,主根上生出的根是不定根,从茎叶上生出的根是不定根。
(4)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如小麦等的不定根粗细相近,属须根系,大豆等植物的根主根长而粗,须根短而细,主根与侧根有明显的区别属直根系。
根的结构与功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根的结构与功能本节课我试图践行“自学•释疑•达标”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下面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根的生长,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对前面种子的萌发的承接,又为后面芽的类型和发育奠定了基础。
分析了教材之后,下面我说一说学生的情况,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方面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学习自主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生活中,学生对于根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根的结构,根的生长还不清楚。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以上的学情分析,我试图引导学生达成以下三维目标。
1概述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通过合作释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观点。
其中,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
而探究根生长的部位的实验这部分内容需要一定的操作和分析能力,自然而然成为了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尝试着采取组织引导,设疑解疑的教法并辅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法。
基于以上的教法和学法,我将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环节一激趣导入上课刚开始,我会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位外出多年的游子,终于坐上了回家的列车,我会启发学生思考,游子都有一颗归根的心,那么植物的根又是怎么样的呢?从而导入了本节的新课根的结构与功能这样的导入,联系生活实际,能够更深层次的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环节二自学反馈这一环节,我会提前一天将录制好的微视频和本节课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以便完成导学案中规定的任务。
在课上,我通过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导学目标,同时组织学生交流课前的学习成果,在互查中共同提升。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4单元第1章第5节根的结构与功能教案2 (新版)济南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知道芽的着生位置和发育结果,并说出芽的类型。
(理解)2、通过展示卷心菜的纵切使学生认识并掌握枝芽的基本结构,并掌握发育过程。
(重点难点)3、概述顶芽发育和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学生联系生活列举顶端优势在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4、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件,描述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能力目标通过卷心菜纵切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环境对生物结构的影响,认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课前准备:卷心菜纵切、红墨水浸泡的枝条、课件制作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春天,百花盛开,柳树发芽,(展示图片)那么各种花和叶子由什么发育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芽的结构和类型。
【自主学习】过渡:为什么有的芽发育成花有的芽发育成叶子?首相我们来看一下芽的类型 师:阅读课本第29页第二、三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在课本标出并理解好) 1、按照芽的着生位置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哪几种类型?什么是顶芽?什么是侧芽? 2、按照将来发育结果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哪几种类型? 3、枝芽、花芽、混合芽将来分别发育成什么? 生:1、按着生位置的不同,芽分为探点一芽的类型顶芽侧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顶端的芽。
着生在主干或侧枝侧面的叶腋处。
一、自主学习师:展示顶芽侧芽图片顶芽侧芽按照着生位置生:按照芽发育的结果分2、按芽发育结果的不同,芽分为枝芽花芽混合芽发育成茎和叶发育成花发育成叶和花师:展示枝芽花芽混合芽图片枝芽混合芽花芽桃花梨花探点二芽的结构与发育过渡:我们知道了芽的类型,下面我们一起探究芽的结构与发育由于现在的季节植物的枝芽结构不是很清晰,不便观察,因此我们以卷心菜的纵切为模型,来认识枝芽各部分的结构,虽然卷心菜不是一个枝芽,但是它的纵切面和枝芽的纵切非常的相像。
师:(实物展示台展示卷心菜的纵切),大家对照课本30页“枝芽结构模式图”,认识枝芽的结构师:哪位同学结合卷心菜的切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枝芽的结构是怎样的?生:纵切面可以观察到中间是一个轴,顶端有一个突起,周围还似有突起、轴的侧面,生有小叶子样的结构,并且越往顶端越小……师:下面我们将枝芽的各部分予以科学命名,哪位同学愿意当小老师介绍枝芽的各部分结构?生:结合多媒体,指出枝芽各部分结构12345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芽原基师:请结合刚才的阅读将枝芽发育成的枝条各部分对应起来生:小组合作分析枝芽的各部分结构将来会发育成的结果师:我们知道了芽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发育情况,老师这有一个枝条,你能说出各部分由芽的哪一结构发育来的吗?生:生长点→产生新的芽结构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叶原基→发育成侧芽芽轴→发育成茎综上所述,所以我们说枝芽是尚未伸展的枝条。
根的结构和功能组织理念:基于本次课程注重学生知、意、行统一的主旨,引导学生知道感恩,学会感恩。
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统一:1、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情境导入—案例分析—议论明理—导入实践。
2、自主与指导的统一。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教师指导下的接受学习相辅相成。
3、传统教法与现代多媒体展示的统一。
再现情境,激发兴趣,优化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区别根尖四部分结构,举例说明四部分的作用。
2.分析根主要靠哪部分生长。
技能性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验操作、观察能力情感性目标:1.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根尖四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根靠哪部分生长。
3.根的生长方向教学难点:根尖四部分细胞结构特点,以及每部分的功能。
学习准备学生准备:1.预习本课,清楚本课的探究目的。
2.收集植物根以及与根的作用有关的资料。
教师准备: 1.准备“根尖的结构”材料用具。
永久性切片、放大镜、镊子、培养皿、显微镜 2.准备十余份己做好标记的培养24h的根尖 3.制作相关课件,有关教学录像资料等。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株长在路边的苹果树,但是这些红红的果实可不是我们要看的重点,大家可以数一数,看看苹果树的枝条有所少呢?是不是最多也就十多根啊!但是如果把苹果树地下部分的根挖出来看,你会发现,根的分支多达50000多条,为树枝的5000多倍!接下来看到的这幅图片看上去很普通是吧,它叫骆驼刺,是一种生长在荒漠里的植物,可以看到,地面以上的部分还不足一米,现在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这是骆驼刺的根系,又粗又长,可以伸到地面以下15米之多!这就是骆驼刺完整植株的示意图,上下对比非常的强烈吧!听完了老师的介绍,看过了这么多图片,相信大家都充满了好奇。
你们有些什么想法或者问题吗?都可以大胆的提出来。
老师也总结出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1、根有些什么结构?2、植物的根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3、根为什么会生长得这样旺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就一同来进入一个新内容的学习,第二节植物根的生长。
第五节根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辨别植物的根,说出根的形态与根的组成。
2.结合根尖结构模式图,说出根尖四个区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3.通过探究根的生长过程,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4. 通过学习,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内容与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对种子萌发的学习,学生初步感知了根的发育,但对于根的生长和根系在地下分布情况了解甚少,对于根尖更是陌生。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可能观察到根的动态生长过程,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直观的认知,以图片、视频、实物观察、探究实验等辅助手段,为学习本节做了铺垫。
我校配套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物展台和网络,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充分利用以上多媒体设备和数字化教学资源,人机互动,为教师讲解、学生自学展示、实验展示等教学活动和学习生成创造了条件。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根尖四个区的基本结构特点及功能。
解决策略: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图片拖拽、复制、放大、书写等功能、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小组合作完成根尖结构趣味拼图,实物展台展示等活动,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中完成学习,突破重点。
难点:根的生长过程。
解决策略:学生课前完成探究实验,课上利用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实物展台,将实验过程通过图片,视频,文字进行展示,使学生在展示中对探究实验过程加深理解,并清楚认识到根的生长离不开根尖。
四、教学准备西沃电子白板、实物展台、常见带根植物、根尖结构趣味拼图。
五、教学流程图视频引入 创设情境识别植物 根的形态课前探究“根长长的主要部位”,小组白板展示学生初学完成学案,辨别植物的根,展示讲解初学展示 实物观察探究实验 过程展示自主学习 根尖结构联想记忆 总结提升 达标检测 课堂巩固 自学课本,了解根尖四个区,完成根尖结构拼图明白根的 生长离不开熟记根尖 结构运用1、2、3、4数字联想记忆法,总结记忆 完成学案达标 检测,请学生六、教学过程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数字化资源使用及意图视频引入创设情境播放黑麦庞大的根系,引出课题学生说出观看感受并引发思考:根的主要作用有哪些?播放视频,激发兴趣初学展示实物观察1.收集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常见植物根的照片,进行展示,请学生上台谈谈观察发现。
根的结构与功能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重点)②描述氮、磷、钾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缺乏时的症状。
(难点)②知道无土栽培的方法及发展前景。
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难点)2.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了解无机盐的作用及无土栽培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的应用,继续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②让学生树立“根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本节课采取“激趣-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和有关课件,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自学教材,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演示实验“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是本节课的难点,采用教师合理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开学第一周召集班级部分同学,布置任务,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以便做好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展示工作。
课前准备:①教师准备“根的结构和功能”课件和提前一个月做好演示实验所需的材料(甲、乙两组用玻璃瓶培养的玉米苗、土壤浸出液、蒸馏水、载玻片、酒精灯等)②学生课前对本节的内容进行预习,准备演示实验的材料(红墨水、小刀带叶的芹菜,上课前把带叶的芹菜插入红墨水)。
③ 500ml烧杯一个,200ml烧杯两个,塑料板,托盘,泥土,草皮,小锹,铁架台,塑5分钟上图是根尖结构图,识图并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根的长长与根的什么部位有关?学生总结:根的伸长,一方面依靠根尖分生区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依靠根尖伸长区细胞的迅速伸长。
,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5分钟过渡:同学们知道1998年长江发生的特大洪灾吗?洪水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了。
根的结构与功能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结合对实物的观察,说出植物根的类型和生长过程。
②结合实验,探究探究根生长的部位。
(重点、难点)③概述根尖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重点)2.能力目标:①探究根生长的部位,体验探究、观察、记录的方法与技巧。
②通过对根尖结构的观察,学习培养幼根和观察根尖结构的基本方法;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特别是知识的落实,本课采用“激趣-自学-探究”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课件及时检查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
发现问题,精讲点拨,以“学生能学会的不讲、听不懂的不讲”为原则。
对于“探究根的长长与什么部位有关”的探究活动,由于所需时间较长,课前指导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实验,整理材料,课上进行展示汇报课前准备:(1)教师精心备课、制作课件(2)兴趣小组同学提前5天进行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根,比较植物根的入土深度与地面上的高度,你有什么发现?小结:一般情况下,植物根系的入土深度要大于地上部分的高度。
小结:一株植物全部根的总称叫根系,植物的根系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类。
直根系有主根和侧根组成,图五图四图一图二图三(2)标记(3)设置对照试验(4)观察对照组中根的划线部分有什么规律?说明了什小结:根尖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与根尖的内部根在生长过程中根冠细胞不断与土壤颗粒摩擦而)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在土壤中延伸的原因使细胞数目增多和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与该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板书设计:第五节 根的结构与功能 1教学反思:本学期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及格率、优秀率。
要完成任务,就要抓落实。
本课本着这一原则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将复习常态化,每课都要将上一课的内容复习巩固。
八年级生物上册 1.5根的结构和功能导学案济南版【学习目标】1、描述根的生长过程。
概述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探究根生长的部位。
3、确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学法指导】课下以小组为单位,仔细做好探究活动《探究根长长的部位》,为学好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做好铺垫。
【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根深才能叶茂,根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是怎样形成的呢?(二)自学提纲学点一:根的生长仔细阅读课本,结合探究活动,完成下列各题。
1、由胚根发育成的根是,从主根上生出的根是,从茎叶等部位生出的根是。
一株植物根的总和叫做。
2、根据探究活动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组中,根的划线部分的生长有什么规律?(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根的生长有何差异?3、参照图4、1-25回答:(1)根尖是根生长、分化、吸收最活跃的部位,根尖包括、、、四部分。
(2)成熟区细胞已停止伸长,开始。
①内部某些细胞的、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
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②表皮细胞的向外突出形成,用于。
(3)伸长区的细胞出现液泡,能。
(4)根尖顶端的帽状结构是,它有作用。
学点二:根的吸收功能仔细阅读课本,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演示实验中,①载玻片两端的液体加热后的变化情况一样吗?为什么?②能否用河水或井水代替蒸馏水?为什么要设置甲乙两组装置?③培养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组幼苗的长势有何差异?试分析原因。
2、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吸收土壤中的并通过根茎叶内的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无机盐对植物的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含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繁茂;含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的无机盐使植物茎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当缺乏某种无机盐时,植物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根的结构与功能》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生物上册的第一单元《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第一章,《根的结构与功能》。
本章主要介绍了植物的根的结构与功能,包括根的组成部分、根的生长方式及根的功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根的结构特点以及根的多种功能,培养学生对植物根系的兴趣和观察能力,为后续学习植物生长和发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根的组成部分:表皮、根毛、根尖、根茎、侧根等;•了解不同类型植物根的生长方式;•理解根的功能:吸水、吸收养分、固定植物、贮藏等;•能够通过观察植物根系,描述根的结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实物观察和绘制根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深入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关爱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保护植物生长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根的组成部分、根的功能及不同类型植物根的结构。
教学难点:不同类型植物根的结构及其功能的探究。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导入本课内容,引发学生对根的兴趣。
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植物。
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植物的根的结构与功能。
2. 知识讲解与讨论(30分钟)2.1 根的组成部分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根的组成部分。
请同学们合作,用手电筒照亮黑板上的植物根系图,观察并描述根的组成部分。
学生将根的组成部分进行描述,通过讨论整理出根的组成部分:表皮、根毛、根尖、根茎、侧根等。
2.2 根的生长方式接下来,我们看看根的生长方式。
请同学们合作观察所给的不同类型植物根的生长方式,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
学生观察不同类型植物的根系图片,并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不同类型植物根的生长方式:主根生长、顶端生长、侧根生长等。
根的结构与功能课题根的结构与功能课型新课执笔人审核人级部审核学习时间第2周第2 导学稿教师寄语努力就能成功;怀有希望者,便拥有一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概述根尖的结构与功能。
2、知道主根、侧根、不定根的区别。
教学难点、重点1.根尖的结构与功能 2.根尖的结构与功能学生自主活动材料基础知识梳理一:根的生长:阅读课本26页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根的分类:(1)主根:由发育成的根。
(2)侧根:从上生出的根。
(3)不定根:从、等部位生出的根。
2、根系:(1)概念:一株植物根的。
有和两种类型。
(2)类型:①直根系由和组成,例如______________等多数___________________是这种根系。
②须根系主要由组成。
例如______________等多数是这种根系。
3、根尖:(1)概念:从根的到着生的部分。
(2)特点:根尖细胞的、、使根不断生长。
(3)结构:根冠:位于根尖最,有作用。
属于组织。
分生区:细胞体积,较大,具有能力,属于组织。
伸长区:细胞出现,迅速,是根____最快的部位。
成熟区:细胞停止,开始,形成和,(:有作用;:有吸收的作用)4、根的吸收功能:(1)吸收部位:通过_________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该区域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吸收的物质依次通过根茎叶的_________________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2)无机盐的作用:①含氮的无机盐:促进细胞的和,使繁茂。
②含磷的无机盐:促进的发育和的开放,使提早成熟。
③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健壮,促进的形成和运输。
5.无土栽培:(1)原理:根所吸收的水分主要来自____________,而土壤颗粒对植物主要起_________作用。
(2)概念:这种方法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要无机盐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_________溶解到水中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根的结构与功能-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植物根的结构和形态特征;2.了解根的吸收、固定作用;3.理解根的发育和生长;4.能够观察和识别不同类型的根,并解释其功能。
二、教学重点1.根的结构与形态特征;2.根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1.吸收作用的深入理解;2.毛细根和根毛的区分和学习。
四、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掌握植物根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特征;2.指导学生探究根的发育和生长过程;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掌握不同类型根的各自特点和功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介绍植物基本结构,激发学生对植物结构特点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根的结构和作用。
2. 讲授环节1.植物根的结构和形态特征:–根的形态:主根、侧根、须根;–根的部位:茎根、背根、侧根及根尖。
2.根的功能:–吸收生长所需水分、无机盐等;–固定植物以保持稳定;–生物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储存植物养分;–分泌物质等。
3.根的发育和生长:–根的分裂增生;–毛细根的形成;–根的伸长;–侧根的生长。
4.不同类型根的特点和功能:–萝卜根、甜菜根等储存根;–气生根、膨大根等特化根;–块茎、根茎等地下器官。
3. 实验环节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市场上出售的多种绿植的根部结构,分析其类型和功能。
4. 总结环节1.学生对比常见绿植根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2.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根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实验观察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根的种类和特点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的绿植进行分析和判断。
在实验环节,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老师严格要求学生的实验实践过程,正确指导学生从实验结果中提取主要结论,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思考和分析。
最终,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深刻的认识到植物根的重要性,理解其在生命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在未来生活、学习中的应用前景。
根的结构与功能课时学导设计方案(一周学导设计方案顺序汇总)姓名课题课型时间根的结构与功能综合解决课学导目标学习目标3.情感目标: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无土栽培等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C类)学导重点及方法难点分析学习重点:根尖的基本结构,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因为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学习难点:根尖的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分清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并识别每一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根尖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问题预设1.通常情况下植物有几种类型的根及根系?植物的根尖有哪些结构?各结构有何作用2.西瓜是一种常见水果,其生长过程中主要需要哪三类无机盐?这三种无机盐分别有什么作用?3.无土栽培的意义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些应用实例吗?4、人们常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你认为有道理吗?请谈出你的理由。
市场上销售的豆苗,在无土栽培过程中需要水和肥吗?为什么?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2分钟一株长在果园的苹果树,但是如果把苹果树地下部分的根挖出来看,你会发现,根的分支多达50000多条,为树枝的5000多倍!原来植物稳固的扎根在土壤中,是因为植物有那么多的“手”在抓握土壤。
根的总长约600千米。
那么你知道一个小小的根尖是如何发育成这么复杂的?目标咀嚼2分钟引导学生阅读学习目标,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将目标内化为自己的目标。
阅读两遍(第一遍大声的读,第二遍再默读,并标划出你要重点解决的目标)。
然后与同伴进行交流,最后生成自己本节课的目标,一并把它写下来。
教师再点名要求学生进行展示(约2---3名学生)。
自学指导10分钟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同学发现的问题和老师设计的问题,这是我们大家智慧的结晶,请同学们带着我们的目标和问题,扬帆起航进入我们的自主学习。
要求:1.自读时认真理解课本内容并记忆,问题生成单。
把答案在纪律本上简要写出来。
2.有问题可以组内小范围交流,不能理解的问题记在我的个人问题处。
第五节《根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标要求本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描述根的生长过程”。
2.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对种子萌发的学习,学生初步感知到了根的发育。
但是对于根的生长和根系在地下的分布情况了解甚少,对于根尖更是很陌生。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可能观察到根的动态生长过程,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图片、视频等材料辅助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七年级的培养,孩子们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能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对于部分难点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调动全班同学共同解决。
3.教材分析《根的结构与功能》共需要2课时。
第1课时学习根及根系的类型、根尖的结构和根的生长;第2课时学习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和无土栽培。
教材首先介绍黑麦根的发达,通过数据和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好奇,然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根和根系的类型。
随后通过探究根长长的主要部位引导出根尖的重要性,最后结合根尖结构示意图介绍根尖各部分的名称及结构特征。
从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上看,根及根系的类型是对于根的整体学习,而根尖的结构特征是理解根生长过程的知识基础,教材遵循的是从整体到重点,从原理到应用的编写循序。
【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教材P26页相关内容,能够正确识别根及根系的类型。
2.借助根尖结构图,能够准确说出根尖各部分的名称、结构特点及功能。
3.通过“探究根长长的主要部位”的探究活动,能够正确描述根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根尖结构图,能够准确说出根尖各部分的名称、结构特点及功能。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根长长的主要部位”的探究活动,能够正确描述根的生长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评价任务】学生活动:(一)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预习课本8-12页内容,注意勾画知识点,边读边思考边记忆,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完成自学检测。
1.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根:A ——由胚根发育成的根;B ——从上生出的根;C ——从茎叶等部位生出的根根系:D ,如大多数植物的根。
初二上册生物根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计划格式:济南版教学打确实是老师为讲授新一课而做的教学设计和设想,编写教案要依据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动身,精心设计,查字典生物网预备了八年级上册生物根的结构与功能教学打算,期望对大伙儿有用。
教案序号课时2课型新授课??题第五节根的结构与类型重点、难点1、通过实验验证根生长的部位2、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和要紧功能教学目标1、明白根的功能和形状特点以及根系的类型,描述根的生长过程2、准确描述根尖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明确相邻各部分之间的联系3、学会探究根生长的部位教学预备洋葱的根、香菜的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材处理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前置测评导入讲授新课(自主学习)(练习)(自主学习)课堂小结作业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2、胚的发育过程3、发芽率的运算种子萌发时什么缘故是胚根先发育?根有什么功能呢?一、根的生长1、出示洋葱和香菜的根,观看比较两种根的区别,引出主根、侧根、不定根的含义2、学习直根系和须根系3、根的作用由黄河河床的增高、根深叶茂引发摸索,总结出根的作用4、根的结构观看萌发的大豆的根,学习“根尖”的含义5、探究“根的长长的部位”由教师提出问题:根的生长与哪些部位有关?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6、从“由小长大”引出根尖中细胞分裂的部位和体积增大的部位7、课后练习第三题,练习巩固二、根的功能1、由人的生长需要营养引出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吗?需要哪些营养2、三大无机盐的作用3、无土栽培的原理及操作本节课的重点:根尖的结构及各结构的典型特点;根的生长;三大无机盐的作用课后练习第一、第二题学生默写学生观看比较两种类型的根,自主学习根的类型点拨“不定根”并由学生举例学生观看根尖,找出根尖的特点提示学生设计探究实验的时候要注意等量和变量学生回忆有关知识学生练习学生自由发言给学生时刻把握三大无机盐的作用板书设计第五节根的结构和功能一、根的生长二、根的吸取功能1、根的类型:主根、侧根、不定根1、吸取的部位2、根系3、根的结构:根尖、根尖以上部位2、三大无机盐的作用4、根的生长5、根尖的结构3、无土栽培课堂拾贝课堂拾遗小编为大伙儿提供的八年级上册生物根的结构与功能教学打算就到那个地点了,愿大伙儿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锤炼自己。
根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结合对实物的观察,请你说出植物的根的形态特征。
②描述根尖的结构,概述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重点、难点)③探究根生长的部位,体验探究、观察、记录的方法与技巧;④体会根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根尖结构的观察,学习培养幼根和观察根尖结构的基本方法;②通过组织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技能达到较高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②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情境激励、协作学习、归纳整理法,激趣促学,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前一周,让学生培育大豆或玉米种子使其生根并做好标记。
课堂教学设计实验,观察根尖结构,从而牢固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根尖结构中各部分的主要功能,以及植物根是如何生长的对于根的生长过程除了做好探究过程,还要结合动画或者动态教具的教具的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根尖的各个部分没有明确的界限,根的生长过程实际上是根尖各个部分演变形成一个动态的过程,他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学生提前准备探究根长长的主要部位的实验。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2钟我知道:1.土壤中的生物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有,,,等。
3.土壤中最常见的处于正常生活状态的植物学生回忆,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
将复习旧知常态化,既可以为以后的复习打下基础又能够器官是。
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提出问题:你想知道根是怎样生长的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引入新课:第五节根的结构和功能引发思考:你知道根的主要作用有哪些吗?小结:如果我们把这些根连接在一起可达600多千米,比济南到北京还远200多千米,有人曾对一年生苹果树苗的根系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其分支总数达50000条之多,而树干分支不过10条,也就是说根的分支能力是地上部分的数千倍。
学生朗读多媒体上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1,有固着植物体的作用,2,能吸收水和无机盐。
以问题导入,学生通过回忆前面的知识,使知识间建立联系,这样可以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4分钟探究一:根的形态出示多媒体图片(菜豆种子的图片和小麦种子的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观察图片,自学课本回答相关问题,同学们总结:根的类型:1.主根侧根不定根2.根系。
在学生初步了解根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图片不同的植物根上找差别,这样主根侧根根不定根(完成知识目标①④)1.根发育成的根是,从主根上生出的根是,从茎叶等部位生出的根是。
2.植物根的总和叫做。
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3.的作物中,哪些是直根系,哪些是须根系?跟踪练习:幻灯片展示根系的类型及特点(答案)类型特点举例直根系主根长而粗,侧根细而短白杨、棉、油菜、蒲公英须根系主根不发达,由不定根组成小麦、玉米、水稻、大葱、蒜探究二:根的结构过渡:刚才同学们回答植物的根有吸水和无机盐的功能,那你知道吸水和无机盐的部位在哪吗?另外根之所以不断地伸长,和哪个结构有关?你能大胆的假设一下吗?直根系须根系3.举例:直根系:白杨、棉、油菜、蒲公英等。
须根系:小麦、玉米、水稻、大葱、蒜等。
提示:注意区分概念,特别是不定根和须根系,容易混淆。
不定根是主根和侧根以外的部位生出的根,而须根系是根系的类型之一,主要由不定根组成。
跟踪练习:幻灯片展示根系的类型及特点(合上课本,独立完成表格)类型特点举例直根系须根系提出问题:根的长长羽根的什么部位有关?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正确的区分主根、侧根、不定根以及直根系、须根系。
通过举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联系生活使生物学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学生对根生长部位的假设即使学生回忆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又锻炼了学生对于探究问题大胆假设。
同学们假设的非常好,下面你来验证一下你的假设正确吗?前几天让大家培养的蚕豆幼苗,都按照课本的要求处理过了,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完成知识目标②能力目标①)1.实验组中,根的画线部分的生长有什么规律?说明了什么问题?2.实验组和对照组植物根的生长有何差异?小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划线部分生长速度不一样,越是接近根的尖端,横线距离就越大,说明根的生长依靠尖端。
到底这个结构有哪些特点?每一部分的功能一样吗?我们一起学习下面的内容。
分析讨论相关问题,对根的生长部位做出假设:根的长长羽根尖的生长有关方法步骤;1.生根;2.观察根尖;3.等距离标记;4.观察实验现象1.根的下部横线间的距离在变长,而根上部横线间距离不变,说明根的伸长依靠根尖的某一部位。
2.实验组植物的根生长,对照组植物的根停止生长。
得出结论:学生观察实验及图片,得出结论,根的伸长与根的尖端有关。
充分利用学习小组,既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团结合作的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2分钟过渡:刚刚我们通过实验得出植物根伸长的部位主要是根尖,那你知道根尖的具体部位吗?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观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在根的靠近尖端的部位生有许多白色绒毛状的结构,叫做学生依据教师的要求自学教材,理解相关知识。
利用放大镜观察根尖,对照书上插图,认识根尖的四个部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图片得出根尖是吸水和生长的主要部位,初步形成感性知识在了解课本的基础上,根毛。
[指导]:用放大镜观察根尖,就可看到幼根上距离顶端一段距离的地方,长着密密的根毛,多得数不清,这就是成熟区。
靠近顶端的根毛短小一些,另一端的根毛有些已经枯萎了。
根毛的下部,白色光滑的部分是伸长区;再下部稍稍发暗的是分生区。
根尖顶端略带一点黄色的帽状体是根冠。
你想看看真实的根尖细胞结构吗?同学们的实验台上都准备好了显微镜和根尖的永久切片,下面你用显微镜来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对照课本25页观察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征。
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及观察切片。
下面我们通过表格对根尖这四个区的细胞结构特点及功能进行简单的比较(出示表格)名称细胞特点位置功能根冠分生区两人一组进行观察,认识根尖四个部分的细胞大小、形状和排列。
学生按照显微镜的使用要求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结合课本25页的表格,观察记录每一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
两人一组进行观察,认识根尖四个部分的细胞大小、形状和排列通过直观地观察,总结出:根冠的细胞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排列不整齐;分生区的细胞体积较小,近似正方形,排列紧密;伸长区的细胞体积较大,呈长方形。
成熟区的细胞体积也较大,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学生根据观察的结构特点进行标注以及表格的完成。
先对知识形成基本框架通过问题层层引导学生思考,既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通过问题设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片的标注使学生从外观上能简单区分四个区。
表格的使用能增加学生对根尖四个区进一步的比较。
这样由宏观到微观的观察顺序,由外形了解根的形状,再进伸长区成熟区根毛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展示图片)成熟区内部有特殊的细胞,你来观察它有什么特点?它的功能是什么?理解掌握了根尖的基本结构后,我们来看看根的生长过程,(播放动画),使学生认识到根的各个区的细胞没有明确的界限,它的生长与分生区与伸长区有关。
学生观察展示的图片,并修改表格答案。
学生在自学课本的基础上思考回答:会受到磨损,但可以产生新的根冠加以补充。
一步观察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励学生积极探究,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6分钟过渡: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
大家来反思一下: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根据你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现在,请同学用这把钥匙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吧。
移栽植物时,怎样才能让植物的成活率高?为什么这样做?学生代表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
学生分析、交流。
(重点解释原因)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知识的应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注重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通过学生自行总结所学所思。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4分钟课堂达标检测题:A类:1.由_____发出的根是主根,从主根上生出的根是_______,从茎叶上生出的根是_______。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根尖的结构按照从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顺序依次是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_。
B类:1. 根冠有____作用,属于_____组织。
2.根尖的四个区中,______吸收水和无机盐。
C类:1.根的伸长主要依靠_____和_____。
2.根的______可以看到导管细胞。
课下作业:A类:《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29页第4题;B类:教材28页第3题;C类:《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30页第5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观察图片,观看视频,了解根尖的结构与功能,根生长的原因和过程,整节课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认真观察和思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核心的理念。
课堂不再只停留在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上,而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并能学有所用。
2. 教学目标的制定。
本节课的目标严格按新课程“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来设计,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点在“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实验法设计并完成对“使根伸长的部位”的探究,学会控制可变因素、设置对照组,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期末学生评语选粹◆品学皆优◆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你文静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
上课时你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每次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
每次的值日工作你都能出色地完成。
如果你能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将会是老师、家人、同学的骄傲!◆朴实无华◆你是一个朴实的孩子。
你脚踏实地、勤奋好学,但是你也要知道学习不靠死记硬背,而要讲究方法。
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不要羞于开口,要多问,多思考,多练习。
老师相信:只要你信心不倒,努力不懈,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善良懂事◆善良的孩子最让人欣赏,恰好你就是;乐观的孩子最惹人喜爱,恰好你也是;懂事的孩子最值得称赞,恰好还是你。
课堂上,你总是专心致志,从你高举的手中,老师看到了你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