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和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295.50 KB
- 文档页数:18
(7) 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2023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导学考点一水循环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 、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及过程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考点二水平衡1.水平衡原理(1) 含义: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对一个地区来说,有的时候降水量多,有的时候降水量少。
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这就是水平衡原理。
(2)表达式:储水变化量=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
①如果某地无储水变化: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
②闭合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流出流域径流量。
2.全球水平衡示意图考点三陆地水体2.制约因素陆地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3.影响考点四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河流与湖泊(1)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水库)在洪水期湖泊(水库)能蓄积部分洪水,起到延缓、削减河流洪峰的作用;枯水期补给河流,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节作用。
(2)山地的湖泊有的河流发源于山地的湖泊,如我国的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3)内流区的湖泊在内流区,许多河流最终注入湖泊,入湖河流改道或断流,湖泊就会干涸。
2.河湖与地下水3.河流与冰川、积雪冰川和积雪融水是河流的重要补给,补给水量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
考点五河流特征及影响因素1.2.注: 1.自然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降水的因素(3)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海陆位置:沿海地区水汽输送较多,内陆较少。
地形阻挡:受山脉阻挡,在迎风坡一侧,水汽凝结,形成降雨。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分析(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丰富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3.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
高考地理《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2023·全国甲卷]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
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A.淡水湖、下渗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下渗D.咸水湖、蒸发2.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A.狭长湖盆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D.泥石流通道3.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C.褶皱隆起D.褶皱凹陷[2023·安徽高三一模]呼伦湖(下图)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为其主要补给河流。
湖泊东北部的新开河流向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使湖水在淡水和咸水之间不断转化。
据此完成4~5题。
4.造成新开河流向变化的原因是()A.呼伦湖流域降水量的增加B.呼伦湖流域蒸发量的增加C.呼伦湖淡水和咸水间的转化D.呼伦湖与海拉尔河水位差异5.1998~2002 年,呼伦湖逐渐变咸,该时期()A.湖泊的面积减小B.新开河向东北流C.该地降水量增加D.湖泊的水位上升[2023·福建南平联考]北京市玉泉山泉被誉为“京都第一泉”,自元代起便专供皇宫使用。
1975年,玉泉山泉断流。
2005年当地提出恢复玉泉山泉的设想,但由于当时北京市西山地区肩负北京城区的供水任务而难以实现。
目前,专家设计了利用永定河回灌地下水的方案,预计到2050年,玉泉山泉将恢复到出流水位。
下图示意玉泉山泉补给区和排泄区的关系。
据此完成6~7题。
6.玉泉山泉补给区比排泄区()①地势高②岩性破碎③降水集中④用水量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玉泉山泉恢复出流需要到2050年才能实现,主要原因是该地地下水()A.亏空大B.流程长C.更新快D.流速慢[2022·湖南卷]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水体是指地球表面上的陆地和水体的结合体,包括河流、湖泊、湿地、沼泽、冰川等。
这些陆地水体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之间存在着水循环的相互关系。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水体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雨水或雪水在陆地上形成河流,河流将水流向海洋。
海洋中的水蒸气又通过蒸发形成云层,最终降落为降水,重新回到陆地上形成河流或湖泊。
这种循环使得陆地水体之间的水资源得以共享和再利用,保持了水资源的持续供应。
陆地水体之间存在着物质交换的相互关系。
河流是陆地上水分和溶解物质的运输通道,它们将来自陆地的泥沙、养分和有机物输送到海洋中。
这些物质的输入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海洋中的养分也会通过海洋水流的作用被输送到陆地上,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养分。
陆地水体之间还存在着生物迁移的相互关系。
河流、湖泊和湿地等陆地水体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许多鱼类在它们的生命周期中需要在不同的水体之间迁移,以完成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这种生物迁移对维持水生生物的种群结构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而冰川是高山地区的重要水源,它们的融化水流也会形成河流,为下游的生物提供生存条件。
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体现在气候调节方面。
陆地水体的蒸发作用能够释放大量的水蒸气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中的湿度。
这种湿度的增加对降水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着地区的气候。
例如,大面积的湿地和湖泊能够吸收大量的太阳能,降低周围地区的气温,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
而冰川的存在也能够影响周围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分布。
陆地水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水循环、物质交换、生物迁移和气候调节是这种相互关系的体现。
这种相互关系不仅维系着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好陆地水体,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生存。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①开源措施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海水淡化、人工增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②节流措施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2.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1、水循环: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类型8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2022·北京·中关村中学三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哈德拉毛河流经阿拉伯半岛东南部,暴雨时洪水泛滥,其上游为季节性河流。
(1)在下图中绘制哈德拉毛河流域的水循环示意图,说明哈德拉毛河上游成为季节性河流的原因。
希巴姆古城位于哈德拉毛河河谷旁的山丘上。
古城建筑紧密,屋顶为白色,墙体厚。
(2)说明希巴姆古城建筑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沙特阿拉伯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在中沙贸易中,我国从沙特阿拉伯主要进口石油、橡胶及其制品、化学产品等,主要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原料和纺织制品等。
(3)概述中沙贸易合作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1)如下图所示。
该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6月至9月受西南季风影响,来自海洋的水汽在山地迎风坡形成降水,河流水量较大;10月至次年5月,受东北季风控制,降水少,热带地区蒸发旺盛,且地处沙漠,下渗强,河流出现断流现象。
(2)古城所在地气温高,光照强,风沙大。
建筑排列紧密能遮挡强光,缓解高温,挡风,减少风沙的影响。
屋顶为白色,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降低建筑温度;建筑位于山丘上,可以更有效地抵御洪水。
(3)沙特阿拉伯油气资源丰富,通过石油贸易可以缓解我国石油紧张,出口机电等产品利于我国拓展国际市场;有助于建设我国对外商业贸易网络;实现各国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解析】本题以阿拉伯半岛区域图和区域材料为情境,考查水循环、河流的水文特征、建筑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区域合作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和区域图的判读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的核心素养。
(1)考查水循环的示意图,具体绘图顺序如下:首先印度洋的水汽蒸发,在经风将印度洋上空水汽输送至哈德拉毛河流域上空,水汽凝结形成降水,补给给哈德拉毛河,后经哈德拉毛河又注入印度洋,如下图所示: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联系河流的补给类型进行分析即可,结合哈德拉毛河所在区域进行分析,该地区地处印度洋,根据区域大气环流可知,该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该地区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控制,每年6-9月,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加上山地地形的阻挡抬升,来自海洋的水汽在山地迎风坡形成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大吗,河流水量较大;而10月至次年5月,受来自陆地东北季风的影响,东北季风携带水汽少,降水少,晴天多,加上该地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且地处沙漠,土壤颗粒大,下渗强,河流出现断流现象。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标要求】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2.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素养目标】区域认知:从发生区域的视角理解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认识不同补给类型出现的时间和地区差异。
综合思维:以河流补给为例,通过绘制示意图,分析各种水体的相互转换与补给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结合不同水体储量的差异及分布,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考点1 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
类型字母主要环节海陆间循环B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陆地内循环A①蒸发、⑦植物蒸腾、③降水海上内循环C①蒸发、③降水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塑造地表形态。
(5)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微思考】地处我国西南的云贵地区,受特殊地貌的影响,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现象,你能说出其形成原因吗?提示: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地下多溶洞、暗河,地表水大量下渗,地下水丰富;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地表水蒸发量较大,加上工农业用水量较大,地表水相对不足,因此有“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之说。
(2020·全国Ⅰ卷)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
如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③人工岛足够长④人工岛足够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 )A.取水难度大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D.储量较少【思维路径】信息解读人工岛的物质来源:碎石和泥沙→利于水分下渗→充沛而季节分配均匀的降水,使人工岛地下淡水保持相对稳定人工岛地下中心区为地下淡水区,边缘区为地下咸水区→淡水储量相对较少→人为抽取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淡水区咸度升高综合人工岛足够宽→岛屿面积大→充足的集水区域→地下淡水保持相对稳定分析【解析】(1)选B,(2)选D。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和水体是地球上两个最基本的自然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陆地和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陆地和水体之间存在着水循环。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之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和海洋水等。
陆地和水体之间的水循环是相互联系的,陆地上的水分蒸发后会形成云层,最终降落到水体中,而水体中的水分也会通过蒸发和降水的方式回到陆地上。
水循环的平衡和稳定对于维持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其次,陆地和水体之间存在着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是指地球上物质在不同形态之间的循环过程,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等。
陆地和水体之间的物质循环也是相互联系的,陆地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而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同时,陆地上的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中的有机物质,而水体中的生物也可以通过食物链摄取浮游植物中的有机物质。
物质循环的平衡和稳定对于维持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最后,陆地和水体之间存在着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是指地球上能量在不同形态之间的流动过程,包括光能、化学能、热能等。
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能量流动也是相互联系的,陆地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而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同时,陆地上的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中的化学能,而水体中的生物也可以通过食物链摄取浮游植物中的化学能。
能量流动的平衡和稳定对于维持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总之,陆地和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平衡和稳定对于维持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加强对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其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第1讲水循环与陆地水体课标要求命题方向考题取样核心素养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2.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水循环特点分析2022浙江6月,T232020天津,T2【综合思维】从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的角度,考查河湖的水文特征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区域认知】对特定区域的水体运动变化的过程进行描述。
【地理实践力】结合统计资料,分析特定区域水资源的特征和利用水量平衡原理的相关计算2023浙江1月,T272022湖南,T14—16陆地水体的补给来源分析2022山东,T18(3)2022辽宁,T18河流水文特征分析2022全国乙,T7—82020江苏,T27命题分析预测从高起点的小切口入手,以前沿的工程建设或生产生活水体污染等为情境,考查学生思维品质、思维方式,进而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与应用性备考策略关注主干知识,落实课标要求,在学习陆地水体类型和各种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时可结合示意图来理解考点1水循环及其意义一、水循环过程、环节及意义基本模式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主要环节地理意义①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动态[1]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使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②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2]能量转换;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④塑造地表形态二、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环节主要影响因素蒸发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水汽输送、降水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地表径流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强度、人类活动下渗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硬度、土质疏松状况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正面影响(1)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3]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域面积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升高,可增大区域蒸发量和降水量。
(2)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4]空间分布,也可以使流域的蒸发量增大,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大空气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