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语言学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6
交际法教学法交际法教学法是一种强调语言交际和真实语境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和使用实际语言,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教学设计和实施步骤三个方面,对交际法教学法进行探讨。
一、理论基础交际法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这一理论基础源于由美国语言学家迪克·干沙尔提出的交际语言学。
该理论认为,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和沟通,因此教学应以真实的交际情境为依据,让学生学会在真实环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
二、教学设计1. 设定真实情境:在交际法教学法中,教师应设定真实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例如,在教学英语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置身于旅游场景,让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交流。
2. 创设任务:通过给学生设定任务,激发他们运用语言的积极性。
任务可以是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境,如购物、讨论话题等。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运用的能力,还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3. 交际互动:交际法教学法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真实的交流,促进语言的运用和交际技巧的提升。
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语言。
三、实施步骤1. 情景呈现: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呈现真实情境,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启发思考: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答案。
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交际的过程中。
3. 掌握相关语言知识:在学生进入语言交际的过程前,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已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和交际策略。
可以通过讲解、练习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
4. 情景演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等活动,让他们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总结:交际法教学法是一种以真实情境和语言交际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我对语言学的认识语言学,顾名思义,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现象是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现象,是人类生活中最司空见惯的现象。
语言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是以言语的形式与他人交流互动。
语言学就是研究我们日常生活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的发展规律以及语言所表现的结构,当然这个语言既包括声音形式的口语,也包括了我们读书看报所涉及的书面语。
语言现象是最早纳入人类研究视野的现象之一。
语言学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古城。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其中,中国传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解读文言文典籍的需要进行的。
语言本身的构造很复杂,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
通常来说,语言系统大致可以分为语音、语法、词汇等几个子系统。
正是这几个子系统才会构成纷繁复杂的语言结构。
也正是因为语言结构的复杂,变化多端,所以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困难。
由于语言用于日常交际互动,语言与社会生活也有密切的关联。
语言既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与人类自身以及社会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语言学除了关注语言本体的结构性质和发展规律,同时也要探究语言系统与人、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可以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语言的变化反应这社会生活的变迁。
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思想的进步,语言学和各个时代的自然科学思潮同样体现出密切的相关性。
语言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联系的桥梁。
在历史上,语言研究曾为解读古代经典、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保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体系的完善,语言学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广泛。
语言学在科学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语言学既有作为基础学科的魅力和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门既有悠久历史又具有科学前沿性的充满活力的科学。
那语言的功能有什么呢?第一功能是社会功能。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分类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其中两个主要的分类是基础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基础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和规则,以及语言在人类认知和社会交流中的作用和机制。
它涉及到多个子领域,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
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包括语音音素、音节和音位等。
语法学研究句子的结构、组成要素和句法规则,包括词汇、短语和句子等。
语义学研究语言的意义和概念,包括词义、句义和篇章意义等。
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包括言语行为、语用推论和语言交际策略等。
应用语言学则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研究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它是与其他学科相交叉的领域,包括教育学、翻译学、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
教育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和学习,包括教育语法、词汇教学和二语习得等。
翻译学研究语言的翻译和跨文化交流,包括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和文化因素等。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变化和使用,包括语言变体、方言和社会语言规范等。
计算语言学研究语言和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和文本挖掘等。
除了基础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还有许多其他的语言学分类。
比如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历史演变和变化,比较语言学研究不同语言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语言人类学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等。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分类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学的多样性,实际上各个分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例如,基础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为应用语言学提供基础和指导,而应用语言学的实践和应用又可以为基础语言学提供反馈和启发。
综上所述,语言学作为一门复杂多样的学科,可以通过基础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分类来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应用。
这些分类为我们探索语言的本质、功能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框架。
语言学知识点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涉及到语言的结构、历史、发展、语音、语法、语义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语言学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运作方式。
一、语言的定义与特征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双重系统:语言包含语音和文字两个层面,通过语音传达信息,通过文字记录和传承。
2. 交流功能: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用于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等。
3. 语法系统:语言具有一定的语法规则和结构,用于组织词汇和句子,使其具有意义和逻辑性。
4. 文化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二、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主要关注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
以下是一些语音学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1. 音素:语音学中最小的语音单位,不同语言中的音素数量和种类各不相同。
2. 语音合成: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类语音产生过程,生成人工语音。
3. 语音识别: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语音转化为文字的过程,用于语音输入和语音翻译等应用。
三、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规则的学科,以下是一些语法学的重要知识点:1. 词类:语言中的词汇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的词类。
2. 句法:句法研究句子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包括句子成分、语序、句子类型等。
3. 句子的层次结构:句子可以分为短语、从句等不同的层次结构。
四、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以下是一些语义学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1. 词汇语义:研究词汇的意义和词义关系,包括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位关系等。
2. 句子语义:研究句子的意义和句义关系,包括逻辑关系、语用关系等。
3. 语义推理:通过语义规则和逻辑关系,推导出句子的隐含意义或推断结果。
五、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情境和交际目的的学科,以下是一些语用学的重要知识点:1. 言语行为:研究言语行为的目的和效果,包括陈述、疑问、命令等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
语言学语用学知识点1. 概述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而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关注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使用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语用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交际意图、言辞行为、场景适应、语用推理和言语间关系等。
2. 交际意图交际意图是指说话人使用语言表达时的意图和目的。
在语用学中,我们常常会分析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以理解他们使用特定语言表达的含义和目的。
交际意图可以通过直接问句、反话、暗示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研究交际意图,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功能和作用。
3. 言辞行为言辞行为是指说话人通过语言所实现的特定行为。
根据语用学的观点,说话人的语言使用不仅仅是传递信息,还包含着言辞行为。
例如,当我们说“请帮我关一下窗户”时,实际上是在表达一个请求行为。
言辞行为可以分为直陈陈述、承诺、威胁、命令等不同类型。
4. 场景适应场景适应是指说话人根据语境和交际环境来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语境包括时间、地点、参与者身份等因素,而交际环境则涉及到社会文化和情境。
在语言交际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适应自己的语言选择和表达方式,以确保对方能够准确理解我们的意思。
5. 语用推理语用推理是指我们通过语境和常识对言语进行的推理和理解。
在语用学中,我们意识到语言表达的含义不仅仅取决于字面意思,还需要通过推理来理解隐含的意思。
通过语用推理,我们能够更好地解读他人的言辞,准确理解对方的意图和目的。
6. 言语间关系言语间关系是指多个句子或言语之间的关联和衔接。
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通常会使用多个句子或言语来表达连续的思想和意思。
通过理解这些句子或言语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言语间关系包括因果关系、对比关系、条件关系等。
结语通过学习语言学语用学的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使用和理解。
掌握语用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意思,有效地进行社会交际。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语言学语用学的基础知识,并对相关研究领域产生兴趣。
一结合语言学理论试将你所使用的方言或民族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普通话作比较。
答: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1、概念不同: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中国人口中所称“方言”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为“地方语言”,又称“白话”,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这种叫法不考虑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2、语法不同:普通话中,动词后面带双宾语时,指人的宾语在前,指物的宾语在后面。
如:“给我一本书。
”一些方言有时双宾语的语序与普通话相反。
如:“给本书我。
”云南方言属北方方言的西南方言区(不包括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
一直以来云南少数民族众多,语言混杂,给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颇多不便,汉唐以后汉文化逐渐传入,随着与中原地区的交往日渐深入(包括通商、通婚、和文化交流),汉语逐渐传入云南,特别是元明清时期中国现在的版图基本形成,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大量的人口被迁往边疆地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同时在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影响形成了云南发言。
这也是少数民族被逐渐汉化的过程。
汉语的普遍使用是形成云南方言的先决条件。
云南方言以汉语为主体,经过了经千年的演变,汉语和云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许多差异下面我们就从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来一一说明。
(对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经过千年的时间演化之后,云南方言与如今的普通话有什么区别呢?现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作举例说明) 1. 语音(1)入声受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语言发音方式的影响,云南方言云南话用以结尾的字几乎全是入声,蜀黔虽然也大部分类似使用,但远非滇方言普遍。
通观三地方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变化”一次,在云南方言中,“化”字的发音在普通话“化”和“换”之间。
但云南方言的入声有些弱化,不如粤语明显。
而普通话中,入声早已消失。
(2)前后鼻音不分云南大多数地区前后鼻音不能分清。
语言学核心知识点导言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涉及语言的结构、发展、变化、习得等方面。
掌握语言学的核心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分析语言现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语言学核心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系统的学科。
它关注的核心知识点包括音位、音位组合规则、音系、音变规律等。
音位是指语言中具有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不同语言的音位有所不同,比如英语中的/b/和/p/是不同的音位。
音位组合规则研究音位如何组合成词和句。
音系是指某一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及其组合规则。
音变规律研究语言中音位的变化规律,比如英语中的/t/在单词结尾发音时可能变为/d/。
二、词汇学词汇学是研究词汇的学科。
它关注的核心知识点包括词的定义、构词法、词义、词汇网络等。
词是语言中的基本构成单位,具有一定的形式和意义。
构词法研究如何通过特定的规则构造新词。
词义研究词汇的意义和语境中的含义。
词汇网络研究词汇之间的关联和联系,比如同义词、反义词等。
三、句法学句法学是研究句子结构的学科。
它关注的核心知识点包括短语、句子成分、句子类型、句子结构等。
短语是指由几个词构成的有意义的单位,可以是名词短语、动词短语等。
句子成分研究句子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比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句子类型研究不同类型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比如陈述句、疑问句等。
句子结构研究句子内部各个成分的排列顺序和关系。
四、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句子含义的学科。
它关注的核心知识点包括词义、句义、语用学等。
词义研究词的具体含义和义项,如形容词的描述性义和评价义。
句义研究句子的整体含义和逻辑关系,如假设、推理等。
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的上下文和交际功能,如言外之意、言外之意等。
五、语篇学语篇学是研究连续语言材料的学科。
它关注的核心知识点包括信息结构、语段、修辞学等。
信息结构研究语言材料的信息组织方式,如主题句和衔接词的使用。
语段研究语言材料的段落和篇章结构,如起承转合、总分结构等。
Definition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语言是一个用于人类交际的、具有任意性的语音符号系统。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语言学通常被定义为对语言进行科学性研究的学科。
Arbitrariness(任意性) There is no intrinsic(本质的)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ord and the thing it denotes(表示).Duality(双层性) Language is a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two sets of structures, or two levels, and it enables its users to talk about anything within their knowledge.Creativity(创造性) It makes possible the construction(结构) and interpretation(翻译) of new signals by its users.Displacement(移位性)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things, which are not present, real or imagined matters in the past, present or future, or in far-away places.Phonetics(语音学) is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it is concerned with all the sounds that occur in the world's languages.语音学被定义为对语言的语音媒介的研究;它涉及所有出现在世界语言中的声音。
言语交际艺术本章重要知识点:言语交际、言语交际的原则。
本章主要问题: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于说或写,并存在于所说或所写中的一套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系统。
言语是使用中的语言,是一种说或写的行为和这种行为的结果,也叫话语。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具体说是交际工具与工具在交际中的运用的关系。
语言是从言语(即话语)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言语是社会成员各种交际活动中千姿百态的话语形式,是全民语言的个别实现或具体表现。
换句话说,语言一经使用就叫言语。
言语交际的形式:口头交际、书面交际、电路交际、网络交际。
言语交际的要素:1、交际活动的参与者——主体要素;2、参与者的交际动机——主观要素;3、用来交际的话语及其辅助手段(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核心要素;4、交际环境——客观要素。
其中,“话语及其辅助手段”这个核心要素,是人们赖以进行交际的最重要的手段。
交际环境:交际环境是言语环境,通常称为语境,是指言语活动的客观环境。
语境:语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语境是指一定言语活动中,或口语中的前言后语,或书面语中的上下文的环境;广义语境是指言语交际的场景和背景。
语境的功能:1、语境的制约功能。
语境的制约功能是指在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对言语结构线索的限定作用,这种作用是由话语组合的线性特点所决定的,是针对说者和写者而言的。
2、语境的解释功能。
语境的解释功能是指借助相关的语境因素,去理解言语含义的作用,是针对听者和读者而言的。
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角色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协调原则等四个方面。
角色原则包括:定位准则、风格准则。
合作原则包括: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礼貌原则包括:平等准则、尊重准则、同情准则、谦虚准则、赞美准则、激励准则。
协调原则包括:得体准则、合意准则和接近准则。
言语交际的角色原则的准则:1、定位准则。
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的理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的理论语言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交流的重要媒介,无论是在言语交流中还是在书面文字表达中,语言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社会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则是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在今天的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社会关系之间互动的学科,旨在探究社会因素如何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变化。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社会方言学、社会变异、语言政策与规划等。
社会语言学家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差异,他们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来研究社会语言变体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社会语言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方言,方言是指特定地域或社会群体中使用的语言变体。
方言的存在与社会身份和归属感紧密相关,人们通过使用特定的方言来表达自己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归属感。
方言的存在和使用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方言的研究可以了解到社会和地理因素对语言变异的影响。
此外,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社会变异。
社会变异指的是同一语言系统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使用语言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是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研究可以揭示社会因素在语言变异中的作用。
社会变异的研究对于语言教育、语言规范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除了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也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语言和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需要面对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交流对象,因此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跨文化意识、跨文化适应能力、跨文化交际策略等方面。
跨文化意识指的是人们对于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这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础。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还需要具备跨文化适应能力,即能够灵活地适应和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行为规范。
语言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交际研究商务英语是指商业中使用的英语,它不仅可以用于沟通交流,而且能够涵盖商业相关的一系列知识和技能。
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语言在商务沟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交际则是商务英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在商务交际中运用语言学知识,成为商务交际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情况。
在商务英语交际中,语用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商务交际的实际效果。
语用学研究交际中人们运用语言,在语言层面正式或非正式的表达方式,以及语言背后的沟通意图。
因此,商务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商务英语,进而提高交际的效果和质量。
在语用学的研究中,信息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反映了语言传达信息的效率和精度。
在商务英语交际中,交流的目的往往是明确的,因此交流过程中传达信息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交流双方必须具备一定的商务英语能力。
同时,在语言表达中,表情、语调以及非语言信息等因素也是重要的信息传达手段。
语音学和语音语言学是语言学两大分支,它们的研究内容分别是语音和语言声音的属性。
在交际中,语音和非语言信息也是交流效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信息交流,语言学研究还需要考虑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文化因素不仅包括语言的使用,还涉及到商务文化、礼仪和商业做法等方面。
比如在某些地区,商务交流中必须遵守特定的礼仪要求才能够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商务英语的交流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研究语言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交际时,需要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商务英语交际中,语用学、语音学和文化因素就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商务英语的使用方法,提高商务交流的效果和质量。
同时,语言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交际研究也加深了人们对语言应用和交际效果的认识,显示了语言学对商业领域的重大意义。
总之,语言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交际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应用意义。
翻译的语言学派之交际理论派交际理论派(Communicative Theory)是翻译的语言学派中的重要派别之一,它是由丹麦语言学家路迪·杨森(Louis Hjelmslev)提出的一种语言学理论。
交际理论派的基本观点是,语言是一种交际系统,交际是语言的基本动力和功能,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其目的是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交际理论的核心概念交际理论派对翻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核心概念:交际交际是指在社会环境中,通过语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理解的活动。
交际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同时还包括交际双方的互动和合作。
文化文化是指社会群体共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翻译过程中,交际双方的文化会对翻译产生重要影响,翻译者需要了解并考虑文化差异。
上下位关系交际理论派认为,语言中的词汇和结构之间存在上下位关系。
在翻译中,翻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中的上下位关系,以保持信息的连贯与准确。
动态对等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是交际理论派提出的一种翻译方法。
它强调翻译应该注重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而不仅仅是对原文进行表面上的语言转换。
翻译的交际理论派的方法和策略在翻译的交际理论派中,有一些重要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目的导向翻译交际理论派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重目的导向,根据目标读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上下位关系的处理在交际理论派中,翻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中的上下位关系,并在目标语言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这需要翻译者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对原文的深入理解。
文化因素的考虑文化是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交际理论派强调翻译者需要了解并考虑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和歧义。
动态对等的运用在交际理论派中,动态对等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它强调翻译应该注重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而不仅仅是对原文进行字面上的转换。
交际语言学第一章交际语言学第一节交际语言学的性质语言的基本职能是是充当交际工具,交际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会活动,在这一社会活动中,人们都需要用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因此,研究交际语言,探讨它的内部规律以及运用技巧,以提高我们语言交际的能力,是交际语言学课的重要课题之一。
定义:交际语言学是以人类交际中的语言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如何用语言进行交际描写人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各种现象,探讨语言运用与人类交际之间的错综复交际语言学要积极探讨人类交际语言的现象,还。
当然,理论应该是为人类社会实践服务的,科学的实际价值在于应用,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交际语言学理论探讨的目的是知道人们的语言交际实践,把自己的全部研究成果付诸人们的语言交际实践。
从这个意义上说,交际语言学就是有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相统一的性质特点。
②交际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
交际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交际中语言运用的问题。
交际语言学的研究内容,既不是全部的语言问题,也不是全部的交际问题,更不是两者的总和,是语言学和交际学的交叉部分。
交际语言学研究的内容具体来说,有八点:1、语言的交际功能;2、影响语言交际的主客观因素;3、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4、语言交际的技巧和辅助手段;5、语言交际的基本类型;6、语言交际的风格特色;7、语言交际中心理障碍的成因、表现和控制方法;8、语言交际的基本规律以及现代化语言交际手段。
第二节交际语言学的功用一、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语言交际是不可缺少的,并且语言交际生活往往呈现出多层次、多角度的情形。
但人们都是在不自觉中掌握至少一种语言进行交际。
对这种语言还缺乏必要的理性认识。
那么,交际语言学就是通过对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交际语言现象的描写研究,对它作出理论上的阐释。
从个别的现象中,归纳出一般的规律来。
提出一整套行为规范,以指导我们的语言实践。
二、有利于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几千年来,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些语言交际的实践经验,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待我们总结和扬弃。
这对提高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交往频繁,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这就要求我们掌握语言的表达技巧,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扩宽了语言的研究领域。
传统语言学大都侧重于对语言的静态描写,如音位、音阶、词、词组、句子等语言单位进行结构分析,却没有回答怎样使用的问题。
四、有助于相关学科的研究交际语言学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交际活动中去探讨人类语言,它的研究天地是无比广阔的。
在研究过程中,它同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美学、公共关系学、人际关系学等众多学科发生着横向联系。
一方面,这些学科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给交际语言学以启迪和借鉴;另一方面,交际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也为这些学科所引用和吸收。
这样,交际语言学的研究对于探讨其他学科的有关问题必然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人类交际概况第一节交际的特点和功能人类交际都是在社会条件下的交际,这种社会交际不仅表现为社会群体之间具有社会意义的往来,如国家之间的国事往来,党派之间的政治往来。
生产组织之间的技术合作等,也表现在个人与个人的交际中。
交际是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生产和发展都受到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制约。
交际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普遍制约。
交际是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
社会离不开交际。
这是因为有了交际,社会生活才得以协调,社会生产才能得到发展。
(2)交际具有个体性。
①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交际,都要通过个体的脑力劳动进行,离开了个体的脑力劳动,任何交际都无法进行。
②任何交际都是具体的个人之间的来往。
党派接触,国事往来等社会群体交际,大都是通过个人之间的交际实现的。
③交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的需要和需要的满足。
人在社会生活中要相互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或表示意向,以求达到彼此了解,共同合作的目的。
这种活动就是交际。
④交际能力具有个人差异。
由于个人的社会经历,文化素质,从事职业以及气质、性格、教养等不同,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都有差异,所以人的交际能力也不尽相同。
作为交际特点,社会性和个体性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社会性规定限制着个体性的活动,以保证交际的社会性质。
个体性对社会性起着巩固的作用。
由于个体性的存在,交际才得以存在。
交际的社会性才得以体现出来。
(3)交际具有双向性。
所谓“双向性”,是指交际是一种双边活动,任何人的交际活动都有赖于自己以外的另一方面的存在。
失去对方,单个人是无法交际的。
这是由交际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交际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按照信息论的解释,信息传递包括发出和接收两个方面参与。
交际双方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正是由于交际的双边性,才把人们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不同的社会群体。
正是由于交际的双边性,才使交际的社会性得以体现。
总之,交际是人们相互联系的一种活动。
从本质上看,交际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从形式上看,交际是通过具体的个人之间的来往进行的,具有个体性,从过程上看,交际是不能凭个人完成的,而是由双方参与的,具有双向性。
)、交际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它伴随人的一生,没有交际就会产生孤独感,甚至危及生命。
又是有感情、有理性的高级动物,人的需要不仅包括物质的,更包括精神的,而这种需要又是人类特有的。
人不能缺少交际,失去交际。
人的本性和人格就不能保持完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健康而完整的精神面貌是在人与人的交际中形成的。
一个长期与世隔绝的人,精神受到压抑,不仅会导致心理失衡,影响才能的发挥,也会引起人思想上的一系列变化,产生情绪低沉,精神恍惚的状态,因此,交际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前提。
具体来说,交际需要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发展和满足后的结果,交际需要的发展和满足又是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前提。
这是因为人在生活中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就会产生交际需要。
同时,人又是一种进取心很强的社会动物,其需要层次是不断升级的。
当人们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又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2)、交际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进而参与改造社会。
交际是社会信息的载体,人总是在与别人的交际中获得社会信息,了解和认识社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适应和该在社会。
(3)、交际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人的个性成长有积极的影响。
①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减少心灵上的痛苦。
②可以减少心理恐惧③可以宣泄自己的愤怒和不快乐的情绪,从而减少心理压力。
(4)、交际也是导致事业成功的因素之一。
每个人都期盼自己所进行的事业获得成功,促进事业成功的因素很多,如:勤奋、才华、知识、胆略、机遇等,而交际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现代社会中交际的得失常常成为事业成败的关键。
这种开放性的社会形态不仅冲击着人们长期受小生产者影响形成的封闭性格、观念、习惯以及生活方式,也要求我们进行广泛和频繁的交际,以便对社会变化作出及时反映,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可以说,一个离群所居。
孤陋寡闻的人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一个心胸狭窄,性情孤僻的人,是很难获得事业成功的。
因此,我们说,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
第二节交际的类型和层次交际,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根据交际对象的内容不同,我们可以把交际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交际范围和程度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交际分为不同的层次。
一、交际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交际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按照建立交际双方关系的媒介来划分,交际基本上可以分为血缘交际、情愿交际、业缘交际和社会交际四种。
是指有血缘或姻缘关系的双方之间的交往,主要包括:夫妻交际,同辈交际,异辈交际和亲属交际等。
1、夫妻交际是血缘交际中的核心部分,它无论是在交际的深度上还是密度上都超过了其他任何交际。
在交际频率上,夫妻交际比其他交际要多。
在交际内容上,夫妻交际具有广泛性,它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无所不包,这是其他任何交际都无法取代的。
在交际感情上,夫妻交际具有真挚性,在交际方式上,夫妻交际具有自由性,在交际时间上,夫妻交际一般具有长期性。
2、异辈交际是指有血缘关系或姻缘关系的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交往。
如果说夫妻交际是横向的,则异辈交际则是纵向的。
这种纵向性不仅是年龄、辈分上的差别,而且还表现为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别。
异辈交际的交际特点是:交际方式具有规范性,交际感情具有亲密性,交际心理具有差异性。
3、同辈交际。
血缘关系中的同辈交际也是很复杂的,表现形式很复杂,包括兄弟姐妹,姑嫂之间的交往。
4、亲属交际,是指与嫡系、旁系等亲属之间的交际,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亲戚,它属于广义的血缘交际范畴。
亲属交际在感情程度和交往频率方面都明显低于其他血缘交际,交际方式较为单一。
大多侧重于逢、情缘交际是指人们按照感情需要选择对象的交际,包括:友人交际和恋人交际两种。
1思想交流情,绪稳定以及经济援助等都有积极作用。
特点在于构成的基础是交际双方纯粹的情感心理联系,双方都有较深入的了解,感情真挚坦诚,主要靠道德调节,交往密切,信任度高,交际对象一般不固定,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标2它在思想感情和交际性质上都有新的含义。
交际对象限际和友人交际之间的一种情缘交际。
不同于友人交际的是,友人交际的基础是友情,恋人交际的基础是爱情。
(三)介是共同的事业。
业缘交际还包括同学交际,同事交际和领属交际。
1、同学交际是指与在同一学校学习或学习过的人的交际,其特点是交际内容主要是学习方面,交际范围主要是在学校,交际感情深厚自然。
2、同事交际是指与共同从事某项工作的人之间的交际,同事交际的特点是:交际内容是围绕工作展开的,交际范围有较大的灵活性,交际情感具有复杂性,交际对象具有必然性。
3、领属交际是指在同一团体内,领导者与下属成员之间的交际。
作为业缘交际的一种,其特点是:交际态度具有严肃性,交际内容具有单一性,交际范围具有封闭性,交际方式具有程序化的特性。
(四)为了需要和需要的满足,每交际双方一般都有统一的行为准则,大都遵循着一定的规范。
社会交际包括:邻里交际和公务交际。
1邻里交际具有经常性。
它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
这种经常性的交际对于人的安居乐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果处理欠妥,本来是个守望相助、友好往来的社会群体,也会出现纠纷不断、鸡犬不闻的局面。
2这种交际的方式具有程序化的特征,要求比较严格,一般却有统一的行为准则,3如问路,参观,乘车等临时和别人发生的接触,这种交际从时间上说具有短暂性,交际对象具有偶遇性,交际方式要讲究礼节性。
二、交际的层次从交际程度上看,可分为高层次交际和低层次交际。
交往频率高,关系密切的交际属于高层次交际,的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