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第三课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本课是新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的《语文园地》。
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4篇课文,还安排了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
这些课文和活动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时,能从多个侧面了解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进一步加深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说学情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这一写法,所以学生对这种写法已有了解,因此,能和同学一起交流。
“词句段运用”编排了一次口头表达和一次写一段话的训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给予学生例子指导,学生也能轻易完成。
三、说教法学法“交流平台”要创设轻松、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大胆表达。
“识字加油站”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词句段运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大胆说、大胆写。
“日积月累”可配备课件、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四、说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2.认识7个生字。
3.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4.细读文本,想想文本的共同特点,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5.了解“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等中国传统文化。
6.创设轻松的氛围,引导学生交流,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7.交流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8 .激起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7个生字。
2.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教学难点:1.总结“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2.仿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回顾。
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的课文,学到了很多知识。
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字】—、重点字的字音鸳鸯(yuan yang)惠州(hui)崇高(chong)瘟廖(tCin)血少(jian)二、,重点字的字形’1.“燕”字的上面是“廿''.不要写成2.“融”字左下部“门”里为“羊”去掉两横。
3.“鸳”字上面为“加”。
三、生字组词融(r6ng)融化融合燕Cyan)燕子飞燕鸳(yuan)鸳鸯鸯(yang)鸳鸯惠(hul)优惠实惠崇(chong)崇高崇拜芦(1。
)芦荟芦芽芽(y&)发芽豆芽短(duan)长短短处梅(m$i)梅花红梅溪3)小溪溪水&(fan)广泛泛舟减(jian)减少减轻四、形近字、同音字融(融化)序(鸳鸯)J减(减少)【隔(隔壁)1怨(抱怨)【喊(叫喊)yang中(央)(秧)苗简(鸯)遭(殃):舌亭“臣二由iB“鑫鸯”…“鸳”“鸯”都与鸟类有关,下面都是鸟:字;“鸳”“鸯"都是形声字.上半部分表示读:[音,下半部分表示意思。
由,五、多音字(zheng(正好)尺。
诵(尽头)1*\zheng(正月)"1面(尽管)[词】一、词语释义迟日(chi ri):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故称,'迟日”。
丽(H):秀丽,美丽。
鸳鸯(yuan yang):—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要蒿(I6u hao):—种植物.可入药,花淡黄色。
芦芽(lu ya):芦苇的嫩芽。
i二、近义词>满地一遍地;三、反义词{晚一早短一长减一加(8)]诗句的理解;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泥土湿软,引得燕子飞来衔泥筑巢.温暖;的沙滩上睡着一对对鸳鸯。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林外有三两枝盛开的桃花,春江水暖戏}水的鸭子最先得知。
【段篇】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寒的诗,表达了诗人们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绝句》描绘了耘美丽如画的景色.表达出诗人的兴奋、快乐之情。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
这首诗:再现了原画中的近畦屋.使人感受到万物生长的勃勃生机。
三年级语文下册《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学说课稿课案一、说教材《宇宙的另一边》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要求学生在读懂、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想象的神奇。
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陈诗哥的一本儿童绘本《宇宙的另一边》的一部分内容。
文章充分发挥想象,设想了宇宙的另一边和我们这一边完全相反的事情,激发了学生想象大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吁”这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3、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是本课的重点。
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1、朗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新奇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办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
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激发想象。
2、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3、发挥想象法。
启迪学生联系生活,充分发挥想象,看看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哪些新奇的事情会发生,开拓学生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激趣导入师:在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有什么?有像这边一样的国家、一样的城市、一样的街道、一样的孩子吗?那里的孩子怎么生活,怎么学习呢?那里的孩子会看见什么样的自然风景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索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吧。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一、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1. 春天到了,冰雪 róng huà(),万物复苏。
yàn zi ()在天空中飞来飞去,yuānyāng()在溪水..()里快乐地嬉戏。
2.水边的lú yá()偷偷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泛舟..()湖上。
二、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梅子黄/时日日晴B.泥融/飞/燕子C.竹外/桃花三两/枝D.迟日/江/山丽2.下列选项中对诗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绝句》描写的是春天燕子飞回,万物复苏的景象。
B.惠崇春江晚景》里一共描写了两种动物。
C.三衢道中》描写的是初春时入山游玩所见。
D.这三首诗的体裁都属于绝句。
三、先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诗的意思1.迟日..江山丽2.小溪泛尽却.山行四、根据情境填诗句1.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让我想起了诗句“,”。
2.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这句话反映的诗句是“,”。
五、阅读课外古诗,完成练习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诗人写的是山间(时间)的景色。
2. 诗中写了、、、、五种景物。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你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的?《古诗三首》一、1. 融化燕子鸳鸯 xīshuǐ 2.芦芽 fàn zhōu二、1.B 2.C三、1. 春天白天渐长。
春天日渐长,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
2. 再,又。
我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四、1.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五、1. 晚上2. 桂花山月鸟涧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情。
从“人闲桂花落”中看出来的。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燕子》一、根据拼音写汉字1. 除了过年,很多人平时只是(ǒu ěr)才回家一趟。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一单元第3课《荷花》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共9题;共48分)1.把带下划线的字的正确读音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āi②ái】挨饿________--- 挨近________-【① gū②gǔ】骨气________-- 花骨朵儿________【①fú②fó】仿佛________- 佛教________2.查字典填空。
“光”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光”字第一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
“光”在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光线②只、仅③露出④明亮⑤净、尽、一点不剩给下列句子中的“光”选择合适的义项,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A、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________B、弟弟把零花钱都花光了。
________C、明亮的月光,照在静静的原野上。
________D、我的眼前一片光明。
________E、小男孩光着脚,一双脚冻得通红。
________3.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4.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________的美丽景色和“我”________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热爱之情。
5.先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再完成练习。
(1)“如果________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________可真了不起。
”这“一大幅活的画”是________的杰作。
(2)“我忽然觉得________,穿着________,站在________。
一阵________,我就翩翩起舞,________。
”从这两句话中我体会到________。
6.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写出荷叶非常漂亮可爱的句子是:________。
②写荷花不同开放情况的句子是:________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课文预习1.朗读①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荷花的____________,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荷塘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情感。
3.认写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花瓣儿莲蓬花骨朵儿饱胀破裂姿势仿佛舞蹈翩翩起舞②认生字,给下面加红色的字注上拼音。
挨挨挤挤随风飘动停止4.理解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清香一( ) 赶紧一( )姿势一( ) 如果一( )仿佛一( ) 挨挨挤挤一( )2.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5资料搜集荷花的图片看一看,感受荷花的美。
6.质疑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写下来吧。
知识点我会写:瓣(bàn)花瓣蒜瓣瓣膜蓬(péng)蓬松莲蓬蓬乱胀(zhàng)膨胀肿胀饱胀裂(liè)分裂破裂决裂姿(zī)姿态姿势舞姿丰姿势(shì)姿势趁势水势流势仿(fǎng)仿造摹仿模仿仿佛佛(fó)佛像(fú)仿佛随(suí)跟随随后随便随意蹈(dǎo)舞蹈蹈海止(zhǐ)停止阻止止境岂止必会词语:荷花、清香、赶紧、圆盘、花瓣、莲蓬、花骨朵儿、破裂、姿势、眼前、画家、本领、了不起、仿佛、随风、飘动、舞蹈、停止多音字:挨āi(挨近)ái (挨冻)佛fó(佛教)fú(仿佛)骨gǔ(骨头)gū(花骨朵)近义词:清香—芳香赶紧—赶快好像—仿佛如果—假如挨挨挤挤—摩肩接踵反义词:展开—合拢破裂—完整停止—开始快乐—悲伤粗心—仔细理解词语: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词语搭配一(阵)清香一(个个)大圆盘两三(片)花瓣儿一大(幅)画一(朵)荷花一(池)荷花一(阵)微风(碧绿)的大圆盘(雪白)的衣震词语拓展形容人多的四字词语挨挨挤挤人头攒动人山人海座无虚席水泄不通济济一堂络绎不绝车水马龙摩肩接踵AABC式的词语翩翩起舞井井有条频频点头念念不忘滔滔不绝历历在目欣欣向荣亭亭玉立描写荷花的古诗词1.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课文《荷花》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课文,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小编在此整理了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课文-原文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课文-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3、完成练习册。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荷花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教学准备:挂图、卡片、文字投影、课文录音、媒件展示图画。
教学内容: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论一论。
①出示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读一读,哪几个词用得好?写出了何叶什么特点。
多色形②比较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伸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3、出示挂图。
感受刚开的,全开的,将要开的三种荷花的不同姿态,并结合展开、露出、饱胀、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勃勃生机。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荷花》知识点+图文讲解课文预习1.朗读①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荷花的____________,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荷塘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情感。
3.认写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花瓣儿莲蓬花骨朵儿饱胀破裂姿势仿佛舞蹈翩翩起舞②认生字,给下面加红色的字注上拼音。
挨挨挤挤随风飘动停止4.理解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清香一( ) 赶紧一( )姿势一( ) 如果一( )仿佛一( ) 挨挨挤挤一( )2.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5资料搜集荷花的图片看一看,感受荷花的美。
6.质疑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写下来吧。
知识点我会写:瓣(bàn)花瓣蒜瓣瓣膜蓬(péng)蓬松莲蓬蓬乱胀(zhàng)膨胀肿胀饱胀裂(liè)分裂破裂决裂姿(zī)姿态姿势舞姿丰姿势(shì)姿势趁势水势流势仿(fǎng)仿造摹仿模仿仿佛佛(fó)佛像(fú)仿佛随(suí)跟随随后随便随意蹈(dǎo)舞蹈蹈海止(zhǐ)停止阻止止境岂止必会词语:荷花、清香、赶紧、圆盘、花瓣、莲蓬、花骨朵儿、破裂、姿势、眼前、画家、本领、了不起、仿佛、随风、飘动、舞蹈、停止多音字:挨āi(挨近)ái (挨冻)佛fó(佛教)fú(仿佛)骨gǔ(骨头)gū(花骨朵)近义词:清香—芳香赶紧—赶快好像—仿佛如果—假如挨挨挤挤—摩肩接踵反义词:展开—合拢破裂—完整停止—开始快乐—悲伤粗心—仔细理解词语: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词语搭配一(阵)清香一(个个)大圆盘两三(片)花瓣儿一大(幅)画一(朵)荷花一(池)荷花一(阵)微风(碧绿)的大圆盘(雪白)的衣震词语拓展形容人多的四字词语挨挨挤挤人头攒动人山人海座无虚席水泄不通济济一堂络绎不绝车水马龙摩肩接踵AABC式的词语翩翩起舞井井有条频频点头念念不忘滔滔不绝历历在目欣欣向荣亭亭玉立描写荷花的古诗词1.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部编版三下语文三单元集体备课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下面由我们三年级语文组来汇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成果,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我们今天汇报的主题就设定为: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
本次汇报主要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单元教材解读;第二部分:单元活动任务群建构;第三部分: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下面由我来汇报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单元导读页,单元导读页的上半部分: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
就揭示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
其中第9课4首古诗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全部是描写传统节日的,由此可见,传统节日的学习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就是本单元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仔细看一下:《古诗三首》讲的就是中华传统节日,《纸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文明,《赵州桥》是古代建筑文化,《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古代绘画艺术,《综合性学习》是中国传统节日,《语文园地》是中华传统文化四字词语的积累。
由此可见,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何为传统呢?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传统:是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
积极的传统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保守和落后的传统对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起阻碍作用。
所以我们看,本单元人文主题里面就有“优秀”这两个字,下面我们再看“文化”:文化: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我们理解了传统和文化,我们再看教材里面把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些课文放在这个单元里,就知道是为什么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个单元的语用主题,现在也叫语用要素。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条: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在三年级上册我们曾学习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年级上册主要是从理解内容的角度提出的,而三年级下册三单元主要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的,也就是阅读习作方面。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其中,《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是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是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有的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讽刺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
有的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
有的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育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还有的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
有关思想方法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中都有所涉及。
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
语文园地安排的内容也与本组专题紧密联系。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学生可以尝试着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来介绍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读读背背”是一些有关思想方法方面的谚语。
“成语故事”《买椟还珠》讽刺了那些没有眼力、舍本逐末的人。
本组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含意深远。
学习本组课文,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教学目标:1、识记本单元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
4、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试着学会用科学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看问题和想问题。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试着学会用科学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看问题和想问题。
教学时间安排:合计需要12——13课时9 寓言二则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吾课网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1、燕子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
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
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
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再读这一段。
,思考: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4、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5、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小结朗读第一自然段。
背诵第一段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题。
第二、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2、3、4自然段,背诵第2、3、4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