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部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22.04 KB
- 文档页数:16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会如何写说明文,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受。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介绍,也有写作指导,还有学生的习作示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世界文化遗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受通过写作表达出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如何观察世界文化遗产,如何把观察到的内容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会如何写说明文,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环节,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会如何写说明文。
2.教学难点:如何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受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帮助学生完成写作。
2.示例法:教师通过示例,让学生明白如何写作。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准备相关的写作指导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世界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对其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如何把观察到的内容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第1篇】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2、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3、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1、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2、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教学难点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4)分钟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提出问题,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2、深入交流:那么,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
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
(2)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四类。
(3)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7月,中国已有53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继续交流:在以前的学习、课外阅读、观看影视作品和与人交流中,你们都了解了我国的哪些世界文化遗产?(长城、莫高窟、泰山、黄山、峨眉山、新疆天山、四川大熊猫栖息地……)4、观看,引发交流:【出示课件2、3】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有关的多组。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文化保护和传承。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能够简单描述文化遗产的意义和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习作创作,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三、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板书、多媒体设备3.习作指导手册4.纸笔等写作工具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工具展示中国的几个世界文化遗产,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探究欲望。
2. 学习与讨论(15分钟)1.请学生阅读相关课文,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讨论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保护重要性。
2.教师解释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习作创作(30分钟)1.指导学生关注自己所在的城市或中国的其他文化遗产,思考自己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受。
2.让学生进行习作创作,引导他们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4. 作品展示(10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了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进一步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作业布置1.完成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认真润色。
2.自主了解一个中国的文化遗产,并写一篇关于该文化遗产的文章。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习作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教材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线索,引导学生学习、探究、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某些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以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感悟。
3.写作法: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中关于文化遗产的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化遗产为什么值得关注?它们背后有哪些故事?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每个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反馈和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能够描述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多媒体教学设备3.学生绘本、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4.教师备课教案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猜测,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文本老师引导学生一起阅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让学生理解文中内容,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第三步:整理知识学生分组讨论,整理所学习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每组从不同角度完成整理,形成小组汇报。
第四步:集体讨论各小组进行知识整理内容的汇报,并进行集体讨论,了解每个遗产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第五步:习作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题进行习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第六步:作品展示每组选取一份习作进行展示,让学生相互分享作品,提供互相的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反思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合作探究,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通过习作环节,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的集体备课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高效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并体会其重要性。
2.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一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难点: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如何用简练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精心准备的教学PPT3.课堂练习材料4.录音机和音频资料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通过课前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2. 学习文本(10分钟)•全班齐读课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习文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3. 教学内容理解(15分钟)•老师讲解文本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4. 课堂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或个人完成课堂练习,练习如何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一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5. 创作习作(3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要求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6. 展示与分享(15分钟)•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并进行分享与讨论,互相学习、交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开教学,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作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看法。
以上为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设计,希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知识。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围绕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探究和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资料查找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增强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写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文。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世界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写作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这一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准备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每组学生分享他们选择的世界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其他学生倾听并做笔记。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课程简介
本节课将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通过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及其特点;
2.能够简单描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
•掌握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
•利用图片展示中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
1.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示,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和特点。
2.同学们轮流发言,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理由是什么。
3. 活动
•小组讨论,设计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海报,包括图片和简单介绍。
•学生自由表演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如舞蹈、朗诵等。
4. 总结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我们的骄傲,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写一篇短文介绍该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特点。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和珍惜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
同时,通过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感受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如敦煌莫高窟、长城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本内容并做出适当的表达。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难点: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四、教学方法1.同桌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彼此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生动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五、教学过程预习(10分钟)1.让学生预习课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回答预习问题。
2.学生相互交流预习内容,共同探讨。
导入(5分钟)1.通过引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习(30分钟)1.阅读课文,学生跟读或朗读,并解释生词和难点词语。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彼此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通过多媒体展示,展示相关的世界文化遗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引导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价值。
练习(15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生口头表达,回答问题,并能就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发表自己的看法。
总结(10分钟)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主要是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悟。
2.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六、板书设计•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长城•埃及金字塔•…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篇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课文。
本节课通过介绍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及特点,同时,课文后的习作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介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种类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课堂讲解和阅读来进一步明确。
此外,学生的生活实际可能对他们的写作产生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及特点,明确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及特点。
2.教学难点:明确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如何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写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和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图片、视频等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及特点,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加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识。
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如敦煌莫高窟、紫禁城等。
2.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信息,明确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与感悟。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文化遗产的感受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多媒体课件:包含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3.板书:勾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称和简要介绍。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并简单介绍。
2. 学习(25分钟)•通过课文讲解,介绍中国的敦煌莫高窟、紫禁城等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信息。
•激发学生对这些文化遗产的兴趣,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感悟。
3. 练习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遗产进行介绍,并展示。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进行上节课内容的简单复习,检查学生对于文化遗产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2. 拓展(20分钟)•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化遗产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和意义。
3. 作文(15分钟)•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要求学生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对这些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悟。
•鼓励学生用心写作,展现个性化的观点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作文,检查他们对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
2.能够描述并解释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3.能够体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所传达的文化价值。
二、教学内容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概念和分类。
2.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分析。
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体验活动设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含义和分类,能够清晰描述其重要性。
2.难点:体验活动设计,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深入体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所传达的文化价值。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引导学生了解。
第二节:讲解1.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思考其重要性。
2.通过案例分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和价值。
第三节:讨论1.分组讨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2.整理出不同观点,进行展示和分享。
第四节:体验1.安排学生参与相关文化遗产体验活动,如手工制作、实地参观等。
2.活动结束后,学生分享体验感受,总结文化价值。
第五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小结本单元内容,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课堂作业1.写一篇文章,表达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受。
2.收集一则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新闻报道,进行简要分析。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和体验等,学生参与度高。
2.体验活动设计需要进一步加强,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文化遗产的价值。
以上是本单元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插图生动,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深入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难点: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阅读理解: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教育:通过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课文插图:准备课文插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小组讨论准备:准备好小组讨论的相关材料,让学生在讨论中有充分的依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明确这次写作训练的要求和内容,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过程与方法1.能用自己的话介绍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写作条理要清晰,分段叙述,把介绍重点写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次习作训练,激发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难点写作条理要清晰,分段叙述,把介绍重点写具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同学们,请欣赏一组图片(课件播放: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结构精巧的北京故宫,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气势磅礴的乐山大佛)。
同学们看到这些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的世界文化遗产,你是否心生骄傲,是否为之自豪?你是否想将它们告知全世界?我们该怎样介绍才能更好地吸引游人前来旅游?这堂写作课,我们就来练习练习吧。
二、文题展示这次习作,写一写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我们应该为之骄傲,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推荐一个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给同学吧。
你打算推荐哪个世界文化遗产?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在哪里?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是外观和结构,还是历史变化,还是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三、写作指导1.审题立意。
这次习作安排些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文体可以为记叙文或游记散文。
题目没有明确的限制,因此,可以根据描写对象来确定,例如“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流光溢彩的北京天坛”“夫子之教——孔府·孔庙·孔林”等。
2.素材选择。
可以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世界文化遗产,讲一讲游览过程中的感受,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也可以查阅资料,从整理到的资料中摘取外观和结构,历史变化,相关故事传说等来作文。
3.谋篇布局。
在确定习作的内容后,就要思考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有目的地查阅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
2、学会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
3、学会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4、学会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有目的地查阅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
2、学会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
3、学会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先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再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
2、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撰写习作。
3、引导学生和同学交流,互相评一评,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有目的地查阅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
2、学会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
3、学会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教学过程板块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玩“中国著名景点猜猜猜”的游戏。
今天,老师要跟同学们玩一个“中国著名景点猜猜猜”的游戏。
仔细观察,猜猜这是哪儿?(课件出示长城)(1)指名学生猜。
(万里长城)(2)你攀登过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吗?(3)万里长城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继续猜猜这是哪儿?(课件出示北京故宫)(1)指名学生猜。
(北京故宫)(2)你游览过金碧辉煌的北京故宫吗?(3)北京故宫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继续玩游戏,猜猜这是哪儿?(课件出示秦兵马俑)(1)指名学生猜。
(西安秦兵马俑)(2)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3)西安秦兵马俑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4、教师小结: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这次习作,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一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部分,主题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本课教材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爱国情怀。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高文化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高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描写方法,写出一篇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习作。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化遗产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生动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受。
3.写作指导法:教师示范写作,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图片、PPT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你们对这些文化遗产有什么了解和认识?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文化遗产案例,如长城、故宫等,简要介绍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写作,边写边讲解如何进行观察、选材、构思和表达。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
4. 巩固(10分钟)学生相互交换习作,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
教师选取部分习作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其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图片或图册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教学环境:教室能够投影的环境,保证学生能够清晰看到展示的图片。
4.其他:备有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图册,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种类,让学生对各种遗产有初步了解。
第三步:学习案例(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具体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等,让学生观看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第四步: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印象和感受,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表达。
第五步:写作指导(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在书写时要注意清晰表达自己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看法和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展示。
第六步:写作训练(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进行写作练习,写作内容围绕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开。
第七步: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可以选择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己的写作,教师和同学们进行评价和讨论,鼓励互相学习和进步。
四、作业安排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选择一个他们特别感兴趣的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写成一份短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堂教学,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写作能力也有所提高。
在未来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培养其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以上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希朇对您有帮助。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习作课,主题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本课要求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学会如何将这些资料整理成一篇习作。
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于如何进行习作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方法。
但学生在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时,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如何将资料有序地起来,表达清晰,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会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并将资料有序地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收集和整理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并将其有序地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合理的整理和表达,使其条理清晰,表达准确。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合作整理资料,并进行习作训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制作PPT。
2.学生准备:每人准备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一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资料,其他同学进行观看和评价。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将展示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讨论如何将这些资料写成一篇文章。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刚才的讨论进行总结,明确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感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及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之情【教学准备】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图片、录像资料。
2.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速产的基本知识2.介绍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播放长域图片),这是哪里?它给你带来什么2.举世闻名的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琶的结品,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它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产名录。
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3.你知道我国的哪些地方是世界文化遗产例如:北京的长域、顾和园、故宫、天坛,甘肃的教煌莫高庭、云南的丽江古城、重庆的大足石刻、苏州的古典园林、西藏的布达拉宫、山西的平遥古城等4.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二、了解习作目标。
1.学生读课本第104页,说说这次的习作要求2.学生汇报:写一处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速产3.如何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简介呢(1)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记录资料来源(2)整理资料:分类整理,筛选资料(3)撰写: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还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三、习作指导1.首先选一种自己熟悉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搜集与这个世界文化遗相关的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介绍。
2.在介绍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遗产的持点,有详有略地介绍,对于不重要的内容,可以简单地写,或者直接忽略3.要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还可以恰当地加入故事等激发读者的兴趣四、收集资料,分享收获。
1.课前,老师布置任务,让同学们去收集资料,现在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拿出来在小组里分享吧!2.小组交流。
3.通过交流,我发现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丰富,哪位同学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
全班交流五、范文引路,巩固写法长城长城是个奇迹,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土地上,长城全长约21200千米。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两旁的山上是苍松翠柏,云速雾障,离鸟齐鸣,溪流淙凉,好像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
您往远处看,可以发现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
长城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绵延。
这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
内部填满泥土和石块,墙上顶地面的地方铺满方砖,十分平整。
墙顶外侧筑有高2米的口,上有望孔,下有射击口,内侧建有字墙。
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垒似的方形城台。
城台有高有低,高的叫敌楼,是守望和军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相差不多但突出墙外,四周有绿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烟台。
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
一且敌人来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自天点燃的烟叫作峰,晚上的叫作。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画它却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1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如何写的开头和结尾赞美长城,说出了长域的历史价值2.中间部分写了八达岭长城的哪些方面?中间部分写了八达岭长城的两旁的山上、墙体、墙上、垛口、敌楼、墙台、望口、烽火台等六、习作构思第1自然段:简介遗产位于哪里?是什么?第2自然段:抓住遗产有详有略地介绍其特点。
第3自然段:赞美遗产,解说它的历史价值。
七、学生作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习优秀作品,修改习作【教学过程】一、教师简单介绍这次习作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二、教师读优秀的作品1.教师读读优秀作品,说说这篇习作是如何构思的,开头和结尾怎样,抓住哪些方面写的2.学生说这篇习作的优点三、教师出示比较差的习作。
1.教师出示较差的习作,说说习作存在的问题2.师生共同修改习作四、小组交流修改习作五、自己修改习作。
【板书设计】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第1自然段:简介遗产位于哪里?是什么?第2自然段:抓住产有详有略地介绍其特点第3自然段:赞美遗产,解说它的历史价值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目标1.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搜集资料,写一份简介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体会“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难点]学会将搜集、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引出习作在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体会了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针对这一学习要素,以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为依托再次进行了落实。
对于中国的世界文化产你又知道多少呢?这节课,就上我们用手中的笔,去写一写你感兴趣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二、引导学生审题,明确要求1.翻开课本第104页,请大家默读习作要求,匀画出具体要求的句子,看看都有哪些要求。
2.屏幕出示习作内容,生汇报3.出示要求,师适时点拨。
(1)介绍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2)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熟悉的、去过的一处景点收集资料。
(3)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一处著名的风景区往往有很多景点,每一处景点要介绍的内容也很多,如历史背景、独持风光、有关传说等,我们在介绍时不可能面面俱到。
选取最有特色的风光进行介绍更能展示中国世界文化遗的独特魅力(一)交流搜集的资料1.你知道中国有哪些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遗产吗?请说一说2.通过读课外书、上网、看电視你搜集了哪些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资3.学生分组交流等资料在视频展台上向大家一一介绍(二)写作思路点拨1.拟定文题:本次习作主题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文題可以根据所选择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字来拟定,也可以不受其限定2.文体:可以是解说词、导游词等形式,也可以是非连续性文本,借助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来表达3.抓住重点:抓住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描写,把它的现状、形态描写下来,让读者对你写的文化遗产有一个整体的印象4.穿插故事:通过穿插历史故事或者传说,把文章写得更加有趣。
叙述故事或引用材料时,如涉及到直接引用别人的话,需要注明资料的来源四、构思习作,开心练笔(一)习作构思1.想想自己准备写哪些内容,哪些内容略写,哪些内容诤写2.按怎样的顺序写二)实践练习这是习作的主体,即学生开始动笔完成习作的初稿。
只要学生按要求完成习作的各个环节,较流畅地完成习作初稿是没有题的,如果有少数的同学感觉吃力,教师应巡视指导(三)指导修改数师因针对本次习作的要求制订修改目标和方法,放心地让学生自改、互改教师巡视(四)习作讲评1.教师选取儿篇优秀的习作,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写得好?2.习作者分别陈述自己的习作意图。
3.其余同学针对习作者的陈述结合习作者发表的看法,相互评析4.学生再次修改习作,并抄写在作文本上[教学反思初看习作题目,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很难,无从下手,觉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个话题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逐步明确习作要求,再进行思路点拨,让学生送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本次习作的难点在于教会学生将搜集、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本次教学目标,只有个别学生无法将集的资料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次习作的主题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要求学生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一处感兴趣的,写一份简介。
写前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查阅与记录,做到目的明确,有指向性。
整理资料时可根据介绍的内容进行分类,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借助图片、表格等形式,使介绍的内容更加生动、准确。
通过本次习作,让学生了解令中国人骄做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我们应传承、发扬中华文化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遭产,增强自豪感、荣誉感2.能有目的地査阅相关资料,把资料记录下来。
(重点)3.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使用图片、表格等形式使内容更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关于世界文化遺产的课件,搜集相关文字和视频资学生准备:搜集相关资料1.学会有目的地查阅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来2.学会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选资料3.学会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遮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唤起情惑,引入内容1.播放视,学生欣赏视频,说说自己的感受2.导入:这些令中国人骄做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時。
今天让我们走近它们,对它们多些了解。
3.板书课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欣黨视频,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自感,引发情感的共鸭,提升互作的热债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指名读习作要求。
2.学生汇报从习作要求中了解到的信息生1:从中国的世界文化产中,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介绍给大家生2:有目的地搜果相关責料,如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生3:查阅资料时把来源记录下。
生4: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吴整理責料,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
生5:把整理后的資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生6: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形式,使介绍的内容更加生动、准确3.明确习作要求。
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有目的地资料查阅,做好记录,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把要介绍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可能借助图片、表格等形式设计意图:明确习作的要求,让学生能有目的地条、组织材杜,避免无用功,明确习作重点,为下而开增习作打下基三、查阅交流,分类整理1.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
选择相同的同学在自的基础上组成一组2.组内对确定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进行搜集,了解其基本情况3.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日讲述相关故事的。
列出条目4.小组交流、讨论后,推选代表进行汇报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分组选择感兴的世界文化通产,对收果到的杜进行文流,实现资社共王。
在小捏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交流学习,使学生获得的源丰富,使学生的表达更充分四、构思内容,完成习作1.想一想自己最想向别人介绍的是哪些内容,怎样组织资料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构想,用几句话进行概括3.列提纲4.分组交流,完善提辆5.进行习作练习6.交流赏析,提出修改意见(1)展示有突出特点的习作,集体评价,老师做重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