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12.92 KB
- 文档页数:2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及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1、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部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3、列文虎克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
4、微生物个体微小,只能用微米甚至更小的单位“埃”来衡量,因此人类用肉眼难以看到它们。
5、一滴水里有:鼓藻、草履虫、钓钟虫、水蚤、轮虫。
6、制作“小水塘”的方法:(1)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2)将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叶子、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并加进一把土;(3)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户附近,三周后,利用放大镜就可以看见水里的变化了。
7、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8、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是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有一个特殊的业余爱好—制作放大镜和显微镜。
他不但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研究纺织品的纤维、树叶和花朵、蜜蜂蛰人的“针”、蚊子叮人的“嘴”,还观察了井水、雨水、污水……发现了能够游动的微生物,为人类敲开了认识微生物的大门。
9、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答: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10、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变形虫、啤酒中的酵母菌、病毒、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11、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答:日常生活中微生物的踪迹有:瓜果上的霉菌、墙角地缝中的霉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漂浮的病菌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发现霉斑在慢慢扩大等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12、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盖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13、微生物的特点是什么?答:微生物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分布极广,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生长繁殖快,容易变异。
章节测试题1.【答题】生命体大都由()构成。
A.细胞B.细菌C.霉【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生命体的构成。
【解答】生命体大都由细胞构成的。
2.【答题】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衰老、死亡引起的。
A.细胞B.细菌C.病毒【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和生命体的关系。
【解答】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3.【答题】“脓”就是死亡的()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B.白细胞C.神经细胞【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关于细胞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等的尸体。
4.【答题】植物、动物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比较。
【解答】不同生命体有不同的细胞构成,所以植物,动物的细胞不是完全相同的。
5.【答题】草履虫、细菌等都是单细胞生物。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单细胞生物。
【解答】草履虫、细菌等都是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6.【答题】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解答】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7.【答题】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生命体的构成。
【解答】生命体大都由细胞构成。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8.【答题】()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答案】细胞【分析】本题考查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解答】随着显微镜的不断改进好科学家的长期观察,人们终于发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9.【答题】连线。
列文虎克青霉素费莱明细胞胡克微生物【答案】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费莱明发现青霉素;胡克发现细胞【分析】本题考查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发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一、填空:1、微生物是()、分布极广的(),绝大多数要用()才能看到。
2、()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生物学家()。
4、水滴里的生物有()。
5、微生物分布在()。
6、常见的微生物有()。
二、问答: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2、做酸奶一、填空:1、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
3、利用霉菌可以()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答:3、馒头发霉了一、填空:1、馒头在()的前提下简单发霉,在()的前提下不简单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
4、馒头上的霉是(),水果上的霉是()。
1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功:过:3、尝试:设计馒头发霉的尝试。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结论: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填空:1、()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和()。
2、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发现了()。
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的衰老、死亡酿成的。
二、问答:1、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有什么分歧?答:2、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答: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一、填空: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曾提出了()的猜想。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测试卷(一)姓名: 班级: 得分:一、选择题(10分)1.把一块长方体的木块,平均锯成两块后,木块的表面积和原来比较,( )。
A.减少了B.增加了C.没有变化2.一个长方体,若将长增加3cm,则体积增加60c3m;若将宽增加 3cm,则体积增加120c3m;若将高增加3cm,则体积增加150c3m。
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cm²。
A.110 B.220 C.330 D.440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A.3 B.6 C.9 D.274.把折起来,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和1号相对的面是( )号。
A.4 B.5 C.65.一个长方体底面是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侧面展开图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为()平方分米。
A.90 B.144 C.162 D.216二、填空题(29分)6.把一根长8米的长方体木料平行于侧面截成4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0.36平方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____)立方分米。
7.用3个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立方厘米。
8.把一个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小长方体,两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比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________平方厘米.9.小明将一个石块完全浸没在装水的底面积为54平方厘米的玻璃容器中,容器的水由原来的4厘米上升到6厘米,这个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_)立方厘米。
10.一个长方体冰箱长6分米,宽5分米,高1.8米,这个冰箱的棱长总和是(____),它的占地面积是(______),包装这个冰箱至少要用(___)的硬纸板,它所占的空间是(___)。
1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台空调的体积约是80(______)篮球场占地面积约是450(______)一块糖的体积约是9(______)一个热水瓶的容积约是3(______)1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章节测试题1.【答题】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是()。
A.达尔文B.列文虎克C.门捷列夫【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发现者。
【解答】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是列文虎克。
2.【答题】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开始腐烂,主要是泥土里的()分解苹果。
A.细菌B.虫C.水【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的活动。
【解答】细菌可以生产腐殖质,分解苹果。
3.【答题】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
A.牙齿变白B.容易睡觉C.清理微生物【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刷牙的原因。
【解答】晚上刷牙是清理口腔里面的微生物,保持口腔清洁,保护牙齿。
4.【答题】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答案】×【解答】一些细菌对人体也是有益的,比如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5.【答题】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种类。
【解答】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啤酒中的酵母菌、大肠杆菌、病菌,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6.【答题】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判断。
【解答】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7.【答题】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存在场所。
【解答】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8.【答题】细菌不会制造食物,也不需要“吃”食物。
()【答案】×【解答】细菌也要“吃”食物。
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取养料。
9.【答题】细菌、霉菌、病毒都是( )种类的微生物。
相同不同【答案】不同【分析】本题考查细菌、霉菌、病毒的种类。
【解答】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10.【答题】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答案】微生物【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定义。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一、选择题1.()与生锈有关。
A.铁受潮B.铁被煨烧C.瓷盘的瓷少了一块D.钉子打入墙内.下图是“试一试哪种洗涤用品的效果好''的实验,此实验操作有误的是()。
A.实验中两个烧杯的溶液要一样多,还要选择同样的污物B.实验中两个烧杯搅拌时间要相同C.实验中两个烧杯放洗衣服和皂粉的量可以不同2.下列不是二氧化碳特点的是()oA.无色、无味、透明B.比空气轻,不支持燃烧C.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4.将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以后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oA.汽水是二氧化碳气体的饱和水溶液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二氧化碳支持燃烧,比空气轻5.在烧杯中放入一枚铁钉,使其一半在液面以上,一半在液面以下,然后置于空气中,则铁钉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oA.液面下的铁钉B.空气中的铁钉C.液面与空气交界处的铁钉6.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oA.白糖融化B.玻璃打碎C.鸡蛋煮熟D.易拉罐压扁7.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下列做法容易使金属容器生锈的是()。
A.表面喷漆B.放腌制品C.表面用搪瓷覆盖8.下面哪种变化产生的不是二氧化碳气体()A.蜡烛燃烧B.打开汽水瓶盖产生的气体C.呼吸时产生的气体D.植物的光合作用9.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常常有颜色的改变。
由此判断树叶由绿色变为红色是____________ 变化。
10.铁钉生锈的条件是同时接触和o11.()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煤燃烧□往豆腐脑中加酱油□铁钉生锈口海水蒸发12.汽水是()气体的水溶液。
13.自制汽水用醋和小苏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该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O14.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区分的标准是看有没有产生_______________ 。
15.自制汽水中的气体是醋酸和小苏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
16.在铁制品表面镀上耐腐蚀的金属,达到隔绝和的目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30 分)1. 蜡烛燃烧时,蜡烛由()变成了()和()。
2. 物质的变化有的很快,有的很慢。
生锈是一种()变化,铁生锈的速度比较()。
3.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等现象表现出来。
4. 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这种气体是()。
5. 硫酸铜溶液是()色的,和铁钉反应后溶液颜色会逐渐变()。
6. 咀嚼米饭时会感觉到甜味,这是因为米饭中含有(),在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二、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玻璃破碎B. 木材燃烧C. 冰块融化2. 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
A. 将铁钉放入盐水中B. 在铁钉上涂油C. 在铁钉上刷油漆3. 下面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A.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 面粉做成馒头C. 水结成冰4. 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会看到()A. 溶液颜色变深B.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C. 无明显变化5. 下列物质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沙子和豆子B. 小苏打和白醋C. 水和白糖三、判断题(每题3 分,共15 分)1. 烟花绽放是物理变化。
()2.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3. 只要有颜色改变,就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4. 铁生锈对人类没有任何益处。
()5. 给铁门刷油漆是为了美观。
()四、简答题(每题10 分,共30 分)1. 请简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2. 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质的变化?3.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答案:一、填空题1. 固体气体液体2. 化学慢3. 颜色改变产生沉淀产生气体4. 熄灭二氧化碳5. 蓝浅6. 淀粉化学二、选择题1. B2. A3. C4. B5. B三、判断题1. ×2. √3. ×4. ×5. ×四、简答题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28分)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2、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 .4、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下才能看到.5、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6、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 .7、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8、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 .9、人们利用霉菌生产出了治疗细菌性疾病的 .10、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11、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 .12、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_____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_____的衰老、死亡造成的二、判断题.(12分)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2、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如霉菌、病毒和孢子虫等()3、有的微生物是有生命的,而有的微生物是无生命的.4、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5、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植物、动物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6、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7、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8、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9、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10、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11、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12、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三、选择题.(24分)1、下面不是水滴里的微生物是()A、鼓藻B、草履虫C、水蚤D、青霉菌2、下列属于微生物的是().A、蜂鸟B、砂粒C、病毒D、树叶3、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A、牙齿变白B、容易睡觉C、清理微生物D、促进生长4、对于微生物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类繁多B、生长繁殖慢C、分布广泛D、容易变异5、馒头发霉的条件是()A、温暖、干燥B、寒冷、干燥C、寒冷、潮湿D、温暖、潮湿6、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胡克把它命名为()A、细菌B、病毒C、轮虫D、细胞7、物体在()的环境下容易发霉.A温暖和潮湿B温暖和干燥C寒冷和潮湿D寒冷和干燥8、显微镜的物镜放大10倍,目镜放大15倍,那么显微镜放大的倍数就是()A 15倍B 25倍C 150倍D 10倍9、下列水中含有微生物最多的是().A、自来水B、河水C、纯净水10、乳酸菌属于().A、杆菌B、球菌C、螺旋菌11、“脓”就是死亡的()和病菌等的尸体.A、红血球细胞B、白细胞C、神经细胞12、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的衰老、死亡引起的.A、细胞B、细菌C、病毒四、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6分)列文虎克细胞弗莱明微生物胡克青霉素五、实验操作(10分)1、设计一个发霉的条件的实验并进行研究研究的问题(实验名称):我的假设:实验设计:实验记录:实验结论:2、请你设计如何制作酸奶材料:步骤:现象:结论:五、问答题.(20分)1、用那些办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3、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4、小明放学回家,口渴得厉害,他随手在水缸里舀了一杯生水喝了起来.如果你来劝阻他,你会说什么?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30分)1、首先提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是().2、地球赤道半径是()千米,地球赤道周长是()千米.3、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4、地球的内部构造从里到外分为:()、()、().5、火山是由于地下的()沿着地壳的()喷发而形成的自然灾害.6、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7、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的过程叫做风化.二、判断题.(20分)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2、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3、在地球内部,地幔最薄,地壳最厚.()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5、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6、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7、在通常的地图上,蓝色越深,表示位置越高,红色越深,表示位置越低.()8、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9、地壳岩层在褶皱时会发生地震.()10、1957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三、选择题.(20分)1.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 ). (1)地壳(2)地幔(3)地核2.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山体的岩石中发现了鱼龙、海藻、海螺的化石,可以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是().(1) 湖泊(2)大海(3)山地 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1)地下温度太高(2)地壳的运动(3)人类的活动4.地球的内部温度( ),压力大,那里有炽热的岩浆. (1)低(2)高(3)与地表一样5.地球的表面有( )的面积被水覆盖.(1)1/3 (2)1/6 (3)2/36.我们家乡的地形是()(1)山地(2)丘陵(3)平原7.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1)哥白尼(2)布鲁诺(3)麦哲伦8、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围绕地球飞行了()圈. (1)14 (2) 15 (3)169、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 (1) 1967年(2) 1976年(3) 1980年10、下面改变地表形态的做法合理的是(). (1) 砍伐森林(2) 开采矿石(3) 改造沙漠四、连线题(下面的地表现象是什么力量形成的).(12分)风蚀石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海边礁石风、流水、碳酸盐石分解的作用石林海浪的冲击火山湖口强风的作用五、情景解答题.(18分)1.小红在路边捡了一块小砖块,用镊子夹着在家里的炉灶上加热,然后再放到冷水里,反复做了几次,小砖块会( );在大自然里,大岩石也有类似的情况,这是( )现象.2.小明的家住十二楼,一天傍晚小明和爸爸妈妈正在客厅吃晚饭,突然大地剧烈的震动起来,家里悬挂的家具也摇晃起来了,请问这可能发生了什么?小明一家该怎样保护自己?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40分)1、蜡块加热后会从()变成(),冷却后会从()变成().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的变化,另一类是()的变化.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等现象加以判断.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和()接触.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倍.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覆盖搪瓷、镀上金属、().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8、蔬菜大多数是()物质,家用清洁剂大多数是()物质.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10、酸碱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二、判断题.(20分)1、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2、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3、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4、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5、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6、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7、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碱性土壤. ()8、化肥有酸性的,没有碱性的. ()9、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10、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净. ()三、选择题.(20分)1、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蜡烛融化B、铁块变铁水C、馒头发霉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火柴燃烧B、木材做家具C、白糖加热至焦黑3、紫甘蓝水是(). A、碱性物质B、酸性物质C、酸碱指示剂4、下面属于碱性物质的是(). A、酸牛奶B、橘子汁C、小苏打5、下面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A、西红柿B、肥皂C、清洁剂四、问答题(20分)1、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为什么?2、请你分析变色花的奥秘,说明物质的酸碱性.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试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30分)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 ).2、月球绕地球的旋转方向是(),旋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天.3、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 ).4、月球上没有( ),也没有( ).5、月球表面( )很大,最高可达()℃,最低可降至( )℃.6、( )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7、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 )季,另外半球就是( )季.8、八大行星是:( )、( )、( )、( )、( )、( )、( )、( ).9、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 ).10、中国“神舟5号”航天员是(),“神舟6号”航天员是( )和( ).11、()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12、()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13、()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14、()是制造条件,收集事物变化证据的方法.15、实验分为两大类型:()实验和()实验.二、判断题.(30分)1、太阳总是直射地球的赤道.( )2、不能用望远镜直接看太阳.( )3、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4、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5、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6、北斗七星是小熊星座的一部分.()7、银河是从东南向西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8、地球是月球的卫星.()9、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¼.()10、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11、假设不需要证据来验证,所有的假设都正确的.()12、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13、搜集证据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14、同一个假设可以被多次验证.()15、做科学实验,要学会控制变量. ()二、选择题.(20分)1、()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 A、射电望远镜B、光学望远镜C、天文望远镜2、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 A、金星B、土星C、木星3、太阳是一颗( ). A、恒星B、行星C、卫星4、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 A、水星B、金星C、火星5、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 )千米/秒时,它才会脱离地球的引力飞向太空.A、5.9B、6.9C、7.9四、问答题.1、请你设计环行山的形成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2、你做过的模拟实验、对比实验各有哪些?。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一、填空题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发光发热)等现象。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没有产生新物质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物质)4.(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5.把铁和空气、水隔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办法。
6.铁锈和铁(不是)同一种物质。
7.铁生锈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种新物质是(铁锈)。
8.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擦去水分,抹点油)(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喷漆)(覆盖搪瓷)、(加入其他物质,制成不锈钢)等。
9.工厂汽水中的气体,通过(加大压力)和(降温)的方法把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直接溶解在配有适量糖、柠檬酸、香料等的水里。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1.(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的气泡是二氧化碳。
12.汽水是(二氧化碳气体)的饱和水溶液。
13.自制汽水中的气体是(柠檬酸(或醋酸等))和(小苏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14.汽水中含有(咖啡因) (食用色素),经常饮用会危害健康。
15.化学家研究物质的(性质) (成分),采用(提取) (合成)等方法,发明了许多(新物质)。
16.轮胎、胶鞋都是用(合成橡胶)做的。
制造阿司匹林的主要原料(水杨酸)。
17. 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空气成分)。
18.化学家发现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等多种气体成分。
(氮气)占空气成分最大。
19.二氧化碳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20.研究物质的性质、成分并制造新物质的科学家是(化学家)二、简单题。
1.分别写3组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答:没产生新物质:盐溶解于水、水的三态变化、铁水变成钢锭、爆米花等产生新物质:烟花绽放、火柴燃烧、石灰石遇盐酸、苹果腐烂、白糖烧焦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
1、一滴水里常有(鼓藻)、(草履虫)、(钓钟虫)、(水蚤)、(轮虫)等微生物,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酵母菌)、(乳酸菌)、(病毒)、(硅藻)等。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他有一个特殊的业余爱好是(制作放大镜)和(显微镜)。
4、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细菌)、(霉)、(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自制的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
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6、在适宜的温度(35℃~40℃)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7、细菌有(体积微小)、(要“吃”食物)、(繁殖速度很快)等特征。
8、细菌的“功”是:(生产腐殖质)、(生产新的食物)、(生产药品和塑料)。
细菌的“过”是:有的细菌会(致病)。
9、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10、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
11、(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1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青霉素)能杀死一些细菌,可以用来(治病)。
13、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它们有三种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14、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5、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16、(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英国)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英国)的(胡克)发现(细胞)。
17、霉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防止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科学检测题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一、填空题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2、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3、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4、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判断题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了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4、只要服用抗生素,就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5、生命体大都由细胞构成。
(√)6、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三、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列文虎克细胞弗莱明微生物胡克青霉素四、情境题小明放学回家,口渴得厉害,他随手在水缸里舀了一杯竹水喝了起来。
如果你来劝阻他,你会说什么?一、选择题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2、你的家乡的主要地形地貌是(D)。
A、平原B、高原C、沙漠D、丘陵3、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达到的最深深度是(A)。
A、14千米B、20千米C、100千米4、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
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5、(C)的做法是正确的。
A、向大海倾倒垃圾B、乱伐森林C、改造沙漠二、填空题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
2、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是有高原、海洋和岛屿、平原、湿地、峡谷、沙漠。
3、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4、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如果你在屋里,你应该:保持清醒冷静,做出敏捷反应是保障安全的关键。
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住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墙角躲避。
同时,要关闭电源,并闭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漏。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一、填空题。
1.很多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利用细菌可以生产腐殖质、生产________、生产________和生物塑料等。
2.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胡克把它命名为________。
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________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________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4.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________。
第一个揭开它的秘密的是荷兰人________。
5.英国细菌学家________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细菌能杀死一些细菌,他把这种物质叫做________。
6.在适宜的温度下,________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二、我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x”)7.自然界中,动植物的腐烂是细菌在起作用。
8.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9.有的生物是有生命的,而有的生物是无生命的,比如霉。
10.因为细菌太小了,所以细菌是不需要食物的。
11.北京烤鸭使用真空包装是为了让烤鸭容易发霉。
12.单个细胞都很小,鸡蛋太大,所以鸡蛋中的蛋黄不是单个细胞。
13.霉菌都是有害的。
14.只要服用抗生素,就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15.生命体全部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6.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利用细菌可以生产新的食物。
三、选择题。
17.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最为合适的工具是()A. 望远镜B. 放大镜C. 潜望镜D. 显微镜18.做酸奶时,需要一种细菌,它是()A. 酵母菌B. 青霉菌C. 大肠杆菌D. 乳酸菌19.在我们制作的“小水塘”里有很多微生物,下图微生物中属于草履虫的是()A. B. C. D.20.你认识下面的微生物吗,与啤酒生产相关的微生物是()A. 酵母菌B. 病毒C. 大肠杆菌D. 变形虫21.观察下面的细胞,属于植物细胞的是()A. B. C. D.22.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开始腐烂,主要是泥土里的()分解。
章节测试题1.【答题】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胡克把它命名为______。
【答案】细胞【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胞。
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解答】构成生命最小的单位是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故此题的答案是细胞。
2.【答题】细菌、霉以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______。
【答案】微生物【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微生物。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解答】细菌、霉以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故此题的答案是微生物。
3.【答题】使用显微镜时,首先要______。
【答案】安放【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解答】根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使用显微镜时,首先要安放。
故此题的答案是安放。
4.【答题】它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对人体有危害,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是______。
【答案】病毒【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病毒。
【解答】它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对人体有危害,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是病毒。
故此题的答案是病毒。
5.【答题】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______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答案】细胞【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胞的作用。
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有生命的。
细胞是构成生物结构的单位。
细胞是有生命的。
它会繁殖、生长、衰老、死亡。
【解答】细胞是有生命的。
它会繁殖、生长、衰老、死亡。
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30分)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下才能看到。
4、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5、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
6、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7、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
8、人们利用霉菌生产出了治疗细菌性疾病的。
9、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0、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
二、判断题。
(20分)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3、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4、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5、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6、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7、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8、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9、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10、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三、选择题。
(15分)1、下列水中含有微生物最多的是()。
A、自来水B、河水C、纯净水2、乳酸菌属于()。
A、杆菌B、球菌C、螺旋菌3、对人类来说,细菌是()。
A、有功B、有过C、有功也有过4、“脓”就是死亡的()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B、白细胞C、神经细胞5、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A、细胞B、细菌C、病毒四、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
(15分)列文虎克细胞弗莱明微生物胡克青霉素五、问答题。
(20分)1、用那些办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30分)1、首先提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是()。
2、地球赤道半径是()千米,地球赤道周长是()千米。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
(30分)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下才能看到。
4、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5、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
6、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7、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
8、人们利用霉菌生产出了治疗细菌性疾病的。
9、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0、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
二、判断题。
(20分)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3、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4、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5、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6、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7、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8、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9、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 10、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三、选择题。
(15分)1、下列水中含有微生物最多的是()。
A、自来水 B、河水 C、纯净水2、乳酸菌属于()。
A、杆菌 B、球菌 C、螺旋菌3、对人类来说,细菌是()。
A、有功 B、有过 C、有功也有过4、“脓”就是死亡的()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5、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A、细胞 B、细菌 C、病毒四、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
(15分)列文虎克细胞弗莱明微生物胡克青霉素五、问答题。
(20分)1、用那些办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
(30分)1、首先提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是()。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测试卷(一)姓名: 班级: 得分:一、选择题(10分)1.把一块长方体的木块,平均锯成两块后,木块的表面积和原来比较,( )。
A.减少了B.增加了C.没有变化2.一个长方体,若将长增加3cm,则体积增加60c3m;若将宽增加 3cm,则体积增加120c3m;若将高增加3cm,则体积增加150c3m。
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cm²。
A.110 B.220 C.330 D.440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A.3 B.6 C.9 D.274.把折起来,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和1号相对的面是( )号。
A.4 B.5 C.65.一个长方体底面是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侧面展开图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为()平方分米。
A.90 B.144 C.162 D.216二、填空题(29分)6.把一根长8米的长方体木料平行于侧面截成4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0.36平方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____)立方分米。
7.用3个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立方厘米。
8.把一个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小长方体,两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比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________平方厘米.9.小明将一个石块完全浸没在装水的底面积为54平方厘米的玻璃容器中,容器的水由原来的4厘米上升到6厘米,这个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_)立方厘米。
10.一个长方体冰箱长6分米,宽5分米,高1.8米,这个冰箱的棱长总和是(____),它的占地面积是(______),包装这个冰箱至少要用(___)的硬纸板,它所占的空间是(___)。
1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台空调的体积约是80(______)篮球场占地面积约是450(______)一块糖的体积约是9(______)一个热水瓶的容积约是3(______)1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六年级科学上册《铁钉生锈》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填空题1、______和_____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2、把铁和空气、水隔开是防止______的好办法。
3、铁生锈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种新物质是______。
4、涂了油漆的铁制品不容易生锈,是因为油漆起到了隔绝______和水的作用。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铁在干燥的环境中也容易生锈。
()2、铁锈和铁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3、铁锈是红褐色,有金属光泽,很松软。
()4、铁锈能导电但不能被磁铁吸引。
()5、铁生锈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6、只要有水,铁就会生锈。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属于铁锈特点的是( )A.有光泽B.红褐色C.能导电2、下列办法中防止铁生锈的是( )A.刷上一层油漆B.浸入水中C.放在潮湿的角落里3、下列有关铁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①有隙②能导电③比较韧④比较脆⑤褐红色⑥银白色A.①②③⑥B.①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③⑤4、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A.只是空气B.只是水分C.是空气和水分的共同作用5、在烧杯中放入一枚铁钉,便其一半在液面以上,一半在液面以下,然后置于空气中,则铁钉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 )A.液面下的铁钉B.空气中的铁钉C.液面与空气交界处的铁钉6、下列关于铁和铁锈的比较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铁和铁锈的颜色相同B.铁摸起来比较光滑,铁锈摸起来比较粗糙C.铁有金属光泽,铁锈没有金属光泽四、连线题擦油的链条潮湿地方的小刀涂油漆的篮球架容易生锈与盐水接触的铁钉不容易生锈包塑料外套的铁钉覆盖瓷釉的铁器五、实验题实验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甲试管:铁钉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气中;乙试管:铁钉放在注满蒸馏水的试管中,试管口塞紧橡皮塞;丙试管:试管中放入少量干燥剂和一团棉球,试管口塞紧橡皮塞。
(1)甲图中的铁钉,能与水和空气充分接触,只能和水接触的是______图,只能与空气接触的是_______图。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的变化,没有产生 ,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的变化,这类变化可以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等现象,如蜡烛的燃烧。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选填“更容易”或“更不容易”)3.铁生锈与和有关,在日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有很大关系。
4.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擦去水分,抹点;镀上不易生锈的喷漆;覆盖瓷釉;加入其他物质,制成。
5.有些汽水中,除了含有和 ,还含有咖啡因、食用色素等。
经常饮用这种饮料,会影响我们的。
6.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后,能产生大量的,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两者混合产生了新物质,这种新物质是气体。
7.化学家分析出的成分,并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出合成橡胶。
、都是用合成橡胶做的。
8.化学家发现空气中含有、、等多种气体成分,以及这些气体所占的比例。
9.化学家通过研究物质的和,采用提取、合成等方法,发明了许多。
10.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气体物质是,它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11.化学家发现空气中含有、、等多种气体成分,以及这些气体所占的比例。
12.化学家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采用提取、合成等方法,发明了许多。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1.水在三态变化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
( )2.盐溶解于水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 )3.纸燃烧后变成了灰烬。
( )4.蜡烛燃烧后会产生氧气。
( )5.二氧化碳是气体,不可能变成固体。
( )6.在车辆外壳上喷涂油漆只是为了美观。
( )7.用砂纸摩擦生锈的铁块,发现其表面的铁锈容易脱落。
( )8.铁钉钉入木材中的部分比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更容易生锈。
( )9.糖与水混合后有大量气泡产生。
( )10.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1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的变化非常迅速。
( )12.我们在喝完汽水后有时会打嗝,这说明汽水过期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填空题:
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2、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3、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
4、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防止发霉的方法有:()、()、()、()等。
5、()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6、荷兰的()发现(微生物),英国的弗莱明发现(),英国的胡克发现()。
7、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那么粗,它们有三种形态:()、()、()。
8、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
9、细菌也要“吃”()。
有的细菌得用()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身上吸收养料。
二、判断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2、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
4、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
5、生命体在都由细胞构成。
()
6、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
7、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
8、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
9、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
10、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12、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
三、选择题
1、下面的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
A、乳酸细菌B、结核杆菌C、双球菌
2、细菌对人类()。
A、有益B、有害C、有益和有害
3、“脓”就是死亡的()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B、白细胞C、神经细胞
4、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衰老、死亡引起的。
A、细胞
B、细菌
C、病毒
5、生命体大都由()构成。
A、细胞B、细菌C、霉
7、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开始腐烂,主要是泥土里的()分解苹果。
A、细菌
B、虫
C、水
四、问答题:
1、你知道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2、细菌的功与过有哪些?
答:(1)功有:
(2)过:
3、霉的功与过
答:
4、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