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章基因工程第1课时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工具学案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12
-1 -ACGTTAGACGTTAGATGTTAGATC先找出共同的序列是GTTA然后向左、向右找,得到重组的互补序列ATACGTTAGATC则靶序列是TATGCAATCTAG依照此种方法得出图2的靶序列。
5. 第11题:这题主要就是区分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这两个概念,很多同学混淆这两个概念。
6. 第13题:首先得知道基因工程的“四步曲”是什么,然后弄清楚碱基互补配对发生的过程。
7. 第21题第(3):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运载体与目的基因,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得到的产物有3种,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载体一—载体连接物,目的基因一一目的基因连接物。
三、教师总结。
课后:四、布置课后作业。
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C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D解旋酶能作用于氢键,在转录或翻译时使DNA分子双链打开3.科学家已能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羊合成并分泌抗体。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技术将导致定向的变异B受精卵是理想的受体细胞C宜采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D卵巢分泌的孕激素能促进抗体的产生【分析】真核细胞的基因中有内含子,在转录过程中内含子和外显子都要转录,在形成成熟NRA 时,要把与内含子相应的RNA片断切除掉,而原核细胞中没有这类酶,所以若将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先要把真核细胞基因的内含子去掉。
当把切割后的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在加入DNA连接酶后,有可能是两个目的基因片段相连成一个环状DNA或是可能是一个目的基因片段与运载体相连成一个环状DNA 或是两个运载体相连,所以会产生三种环状DNA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自我小结。
板书设计单位结构真核生物核苷酸基因现代技术“原核生物基因工程-2 --3 -。
第1课时 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工具1.简述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
2.掌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 连接酶的作用、特点。
(重、难点)3.掌握质粒的含义、特性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
(重、难点)知识点一| 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和概念1.理论与技术基础的发展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7年:科恩伯格等首次发现DNA 聚合酶。
↓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发现DNA 半保留复制的机理。
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1961~1966年:尼伦伯格等破译遗传密码。
↓1967年:罗思和赫林斯基发现运转工具质粒。
同年,科学家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发现DNA 连接酶。
↓1970年:特明和巴尔的摩各自在RNA 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
史密斯等人分离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977年:桑格首次完整基因组的测序工作。
2.重组DNA 技术的发展(1)1972年科学家伯格等实验。
①过程:⎦⎥⎥⎤猿猴病毒SV40的DNA↑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λ噬菌体的DNA――――→DNA 连接酶重组的杂种DNA 分子②成就:世界上首次DNA 分子体外重组。
(2)1973年科学家科恩等实验。
⎦⎥⎥⎤大肠杆菌质粒DNA (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大肠杆菌质粒DNA (含四环素抗性基因) ――――――→DNA 连接酶重组DNA 分子――→转化大肠杆菌―→子代大肠杆菌(双重抗性)(3)不同物种间DNA 重组实验。
①过程:非洲爪蟾核糖体蛋白基因的DNA 片段+大肠杆菌质粒→重组DNA→转入大肠杆菌→转录出相应 mRNA 。
②成就:打破了传统的种间遗传物质不能交换的重重壁垒,开创了基因工程。
3.基因工程的概念[合作探讨]使大米拥有某些细菌才具有的抗虫基因能够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既高产又环保。
请你结合以上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探讨1:你知道拥有某些细菌抗虫基因的大米是通过何种技术培育出来的吗?提示:基因工程。
第一章基因工程第1课时基因工程的诞生、发展和工具目标导航 1.说出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发展阶段和基因工程的含义及其主要实验成果。
2.举例说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特点。
3.举例说出DNA连接酶的作用。
4.简述质粒的含义、特性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
一、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1.基因工程是指在______通过人工“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方法,对生物的基因进行的______和重新组合,然后______受体细胞并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______,产生人类需要的____________的技术,又称为________技术。
基因工程是在______水平上操作、改变生物的______________的技术,包括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在受体细胞内的______和______等过程。
2.艾弗里证明了______是遗传物质、沃森和克里克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尼伦贝格等破译了____________,这些都为基因工程的创立作出了重要的理论铺垫,而________________酶和________酶等工具酶、________等载体和________酶的发现,则直接促使了基因工程的诞生。
3.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973~1976年为______期;1977~1981年为______期;1982年以后为迅猛发展和____________期。
1973年,美国科学家科恩和博耶等将________________的DNA分子进行体外重组,并首次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______,创立了________________的新技术——基因工程;不久,又有科学家将第一个____核生物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使大肠杆菌产生了相应的______;1977年,科学家使得生长激素抑制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1978年,____________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合成;1979年,____________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1980年,____________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1982年,美国科学家岶米特等采用____________法,将经过重组的带有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质粒转入小鼠的受精卵内,成功获得带有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小鼠。
高中生物第一章基因工程 1.1.1 基因工程概述导学案苏教版选修3【课标要求】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用【教学目标】1、简述基因工程所需3种基本工具的使用。
2、学习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3、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一)诞生和发展理论铺垫:艾弗里证明了;沃森和克里克阐明了;尼伦贝格等(二)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在通过人工“ ”和“ ”等方法,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并使重组基因在中表达,产生。
包括、以及。
基因工程的别名操作环境操作对象操作水平基本过程结果二、基因工程的工具“分子手术刀”(1)这类酶在生物体内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持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
(2)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_______)。
(3)DNA分子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即和。
【例1】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但微生物中很少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后都会形成黏性末端D、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特定核苷酸形成的氢键2、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拓展:根据DNA连接酶的来源不同,可以将它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得到的,称为Ecoli DNA连接酶。
Ecoli DNA连接酶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连接起来,不能将双链DNA片段平口末端之间进行连接。
另一类是从T4噬菌体中分离出来的,称为T4DNA连接酶。
T4DNA连接酶既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又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的平口末端,但连接平口末端之间的效率比较低。
【例2】下图为DNA分子的切割和连接过程。
1.1 基因工程概述第1课时学案苏教版选修三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生物学科总第 1 课时导学案课题第一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工程概述(第一课时)使用时间:主备人:方娟一、学习目标:1.说出基因工程的概念。
2.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历程。
3.说出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因工具的作用。
4.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分析基因工程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知识构成:1.基因工程创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什么叫做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什么?3.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是什么?4.什么叫限制性内切酶?它有什么特点?5.什么叫黏性末端?6.什么叫运载体?运载体必需具备哪些特征?三、学法和自检:1. 番茄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容易腐烂。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抑制某些促进果实成熟激素的合成,可使番茄贮藏时间延长。
这种转基因番茄已于1993年在美国上市。
请据此回答:(1)促进果实成熟的重要激素是________。
(2)在培育转基因番茄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剪刀”是________,基因“针线”是________,基因“运载工具”是________。
(3)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①能够自我复制②不能够自我复制③结构很小④是蛋白质⑤是环状DNA⑥是环状RNA ⑦能够“友好”地“借居”A ②④⑥B ①③⑤⑦C ①③⑥⑦D ②③⑥⑦3. 镰刀性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
检测这种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必须使用的酶是()A 解旋酶B DNA连接酶C 限制性内切酶D RNA聚合酶课题第一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工程概述(第一课时)四、达标检测1.基因工程的设计与操作是在什么水平上进行的()A 细胞B 细胞器C 分子D 个体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内切酶的描术,错误的是()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 限制性内切酶能别和切割RNA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3.下列各项中,均为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运载工具的是()A 大肠杆菌、噬菌体B 蓝藻、质粒C 动物病毒、噬菌体D 线粒体、质粒4.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第一节基因工程概述一、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973—1976年为______ ,1977—1981年为,1982年以后为。
1973年,美国科学家等将两种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进行体外重组,并首次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创立了的新技术——基因工程。
二、基因工程的概念:是指在通过等方法,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并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产生人类所需的的技术。
因此,基因工程又称为。
(1)操作环境:;(2)操作对象:;(3)操作水平:;(4)基本过程:剪切→拼接→导入→表达;(5)结果: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
三、基因工程的工具及作用(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
3、特点:具有专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②切割特定序列中的特定位点。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末端和末端。
例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限制性内切酶能别和切割RNA;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思考: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本质是什么?限制酶与解旋酶有什么区别?(它的本质是蛋白质,它也具有高效性、专一性、温和性等酶的基本特点。
限制酶主要作用于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而解旋酶主要作用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二)DNA连接酶——“”1、分类: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可分为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两类2、作用:恢复被限制酶切开了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
【阅读】▲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1)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2)区别:E.coI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使黏性末端之间连接;T4DNA 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之间的效率较低。
第一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工程概述【课程标准】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学习目标】1.通过知识回顾,能说出传统生物育种方法和运用基因工程育种的差异;2.通过相关实例的分析归纳和教材内容的梳理,能说出获取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和技术操作;3.通过图解分析,能初步认识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及构建的必要性。
4.通过“积极思维”中的实例分析及其他材料的研读,认识导入目的基因的一般方法、检测和鉴定目的基因的不同层次。
【教学过程】【活动1】传统的生物育种常采用哪些方法?它们依据的原理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若运用基因工程来培育新品种,则有什么明显的优势?三、基因工程的实施过程:(一)获取目的基因【活动2】阅读教材P13 页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目的基因,什么是供体生物、受体细胞?试举一实例加以说明。
(2)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哪些?(3)什么是基因文库?什么是部分基因文库?怎样从基因文库中得到我们所需的目的基因?(4)浏览教材P14 “知识海洋”,归纳PCR技术依据的原理、操作过程和结果,指出这项技术在基因工程中的主要作用。
(5)什么情况下可考虑选择通过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小结】:1.通过基因文库获取目的基因:-基因组文库:含有一种生物的_______________ 基因①种类-部分基因文库:含有一种生物的_______________ 基因②目的基因的获取:根据基因的有关信息: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 序列、基因在____________________ 上的位置、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mRNA基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蛋白质等特性获取目的基因。
2.通过PCF技术扩增目的基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CR勺含义:。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3)原理:。
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概述课前•预习导学KEQ1AN Y VXIDAOX U E敏詮学航::::::::::::::::働钞导引::::::::、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1 •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艾弗里证明了 DNA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沃森和克里克阐明了 DNA 分子的 _____________ ; 尼伦贝格等破译了 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 限制性 _________ 酶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等工具酶、质粒等载体和 _______________ 酶的发现, 直接促使了基因工程的诞生。
(3)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973〜1976年为 ___________ , 1977〜1981年为 _________ , 1982 年以后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1973年,美国科学家 ________ 等将两种不同来源的 DNA 分子进行体外重组,并首 次实现了重组 DNA 分子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创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新技术一一基因工 程。
2.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在体外通过人工“ ________ ”和“ _______ ”等方法,对生物的基因进行和 ,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产生人类需要 的 的技术。
因而,基因工程又称为 。
基因工程是在基因水平上操作、改变生物的 __________ 的技术。
预习交流根据基因工程的概念分析,基因工程的操作对象、操作环境、操作水平和基本方法分别 是什么? 酶与载体-分子手术刀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每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 ,并在特定的位点上切割 DNA 分子。
第一章基因工程 1。
1 基因工程概述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高中生物第一章基因工程 1.1 基因工程概述(1)导学案苏教版选修3第一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工程概述(1)【课程标准】1、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
2、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教材文本资料,能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历程;2、借助相关实例的分析归纳,能说出基因工程的概念;3、通过材料分析和模拟实验,初步认识基因工程三大工具的具体作用和特点。
【教学过程】一、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活动1】阅读教材P7-P8相关资料,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及发展过程。
【活动2】结合相关实例,阅读教材相关信息,思考:如何准确理解基因工程概念的含义?操作环境操作对象操作水平基本过程结果二、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和载体【活动3】分析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简要过程图解,思考:在培育抗虫棉过程中哪些步骤特别关键?解决这些关键步骤需要哪些特别的工具?【活动4】阅读教材P9-P10有关内容,尝试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把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称为基因工程的“分子手术刀”?它的具体作用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限制酶在DNA的任何部位都能将DNA切开吗?它所识别的序列往往有什么特点?(3)什么叫黏性末端?【小结】关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
(2)特点:具有专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的核苷酸序列。
②切割特定序列中的特定位点。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和。
【活动5】参阅教材P12“边做边学”动手模拟限制酶和DNA连续酶的作用过程:…CTCTTGATGGAATCTCAGAATTCAGTCTGTGAATC…甲…GAGAACTACCTTAGAGTCTTAAGTCAGACACTTAG… …ACTTCGATGGAA TTCAGAACTTCTCCAATC…乙…TGAAGCTACCTTAAGTCTTGAAGAGGTTAG…模拟活动:(1)在所供上图中分别找出EcoR I所识别的序列;(2)用剪刀模拟EcoR I在甲、乙两片段上切割,形成DNA片段;(3)分别从切割甲、乙产生的片段中选择一个,用胶带模拟DNA 连接酶将两片段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来。
第1课时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工具[学习目标] 1.说出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发展阶段和基因工程的含义及主要实验成果。
2.举例说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特点。
3.举例说出DNA连接酶的作用。
4.简述质粒的含义、特性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一、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1.基因工程是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是这些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基因工程。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年份科学家主要成就1953 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1957 科恩伯格及其合作者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聚合酶1958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发现了DNA半保留复制的机理克里克提出了描述遗传信息流向的中心法则1961~1966尼伦伯格和霍拉纳等成功破译全部64种遗传密码1967 罗思和赫林斯基发现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质粒其他科学家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发现了DNA连接酶1970 特明和巴尔的摩各自在RNA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史密斯等分离到第一种特异性很强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977 桑格测定噬菌体φX174的基因组序列培育抗虫棉首先要在体外对含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进行“剪切”和“拼接”,然后导入棉花体细胞内,并使重组DNA在细胞中表达(如图)。
由上述资料填写下表,理解基因工程的概念。
操作对象基因(DNA)操作环境生物体外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技术手段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目的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3.分析DNA的平面结构,回答问题:(1)配对的碱基之间是如何连接的?什么条件会使该类化学键发生断裂?答案碱基配对时,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可用解旋酶断裂,也可高温断裂。
(2) 磷酸与脱氧核糖是如何连接的?该化学键的名称是什么?答案每个脱氧核糖上连接着2个磷酸,分别在3号、5号碳原子上。
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化学键为磷酸二酯键。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酶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限制酶主要来源于什么生物?大约有多少种?答案主要是从近300种微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迄今从微生物中分离出了约4000种限制酶。
(2)限制酶的功能特点是什么?其作用部位是什么化学键?答案特异性很高,能够识别DNA分子上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其作用部位是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限制酶所识别的序列有何特点?答案大多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6个核苷酸组成,也有一些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4、5或8个核苷酸组成。
识别序列中一般具有回文序列。
(4)按照限制酶切割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错位切和平切两种。
前者切割后两个末端均会留下黏性末端,后者则形成平口末端。
如图所示:2.“分子针线”——DNA连接酶(1)DNA连接酶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将双链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
(2)试比较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答案解旋酶使DNA的氢键断开;限制酶使DNA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形成黏性末端或平口末端;DNA连接酶使DNA片段之间重新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则催化单个的脱氧核苷酸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聚合成DNA的一条链。
如图所示:限制酶、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作用于a(磷酸二酯键),解旋酶作用于b(氢键)。
三、“分子搬运工”——载体1.常用的载体有哪些?最常用的载体是什么?答案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其中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
2.什么是质粒?质粒属于细胞器吗?答案质粒来源于许多细菌和酵母菌等生物,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 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环状DNA分子。
质粒不属于细胞器,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3.结合课本内容及图示质粒结构,分析质粒作为载体应具备哪些条件?答案(1)含有复制原点且能保证在受体细胞中进行独立复制的复制区;(2)独特的标记基因;(3)具有目的基因插入位点。
4.质粒上存在的标记基因有何用途?答案重组质粒上携带的标记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可通过标记基因进行鉴定和选择。
如被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重组质粒侵入的大肠杆菌,可产生对抗生素的抗性,能够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产生菌落,而没有侵入该质粒的大肠杆菌不能存活。
一、DNA分子的“剪切”和“拼接”如图为DNA分子的切割和连接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Eco RⅠ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其识别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切割位点是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__键。
切割结果产生的DNA末端片段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不同来源的DNA片段结合,在这里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连接酶,此酶的作用是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之间形成__________键而起缝合作用的。
还有一种连接平口末端的连接酶是__________。
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GAATTC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磷酸二酯黏性末端(2)E·coli DNA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磷酸二酯T4DNA连接酶解析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碱基序列),并使两个特定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不同来源的DNA片段连接起来。
二、“分子搬运工”——载体在基因工程中,需要使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
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1)上述质粒用限制酶________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________切割。
(2)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质粒的切口处,还要加入适量的________。
(3)请指出质粒上至少要有一个标记基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生物的基因可以拼接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酶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连接后,其中由两个DNA片段之间连接形成的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答案(1)ⅠⅡ(2)DNA连接酶(3)检测重组质粒(或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4)DNA结构基本相同(其他合理答案亦可)(5)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载体—载体连接物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连接物1.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a、b、c、d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a与d需要用同一种限制酶进行切割B.b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将A与T之间的氢键切开C.c连接双链间的A和T,使黏性末端处碱基互补配对D.b代表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代表的是RNA聚合酶答案 A解析b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使DNA分子的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而不是使氢键断开;c是DNA连接酶,能连接两个DNA片段。
2.关于限制酶识别序列和切开部位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所识别的序列都可以找到一条中轴线B.中轴线两侧的双链DNA上的碱基是反向对称重复排列的C.只识别和切割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D.在任何部位都能将DNA切开答案 D解析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位点上切割DNA分子。
3.质粒之所以能做基因工程的载体,是由于它( )A.含蛋白质,从而能完成生命活动B.能够自我复制,且能保持连续性C.含RNA,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具有环状结构,能够携带目的基因答案 B解析质粒存在于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中,是一种很小的环状DNA分子,其上有标记基因,便于检测。
质粒在受体细胞中,能随受体细胞DNA的复制而复制,进行目的基因的扩增和表达。
4.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催化相同黏性末端的DNA片段之间的连接B.可催化相同平口末端的DNA片段之间的连接C.可催化两个黏性末端互补碱基氢键的形成D.可催化DNA分子两条链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答案 C解析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其断裂和形成与DNA连接酶无关。
5.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中经常使用的载体( )A.细菌质粒B.λ噬菌体的衍生物C.动植物病毒D.细菌拟核区的DNA答案 D解析细菌拟核区的DNA分子不具备载体的基本条件,不能用作基因工程的载体。
基础再现1.实施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A.提取生物体的DNA分子B.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C.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D.创造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答案 D解析A、B、C三项均为基因工程操作的具体内容,但不是基因工程的目的。
实施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基因操作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创造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2.下列关于限制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能在特定位点切割DNA分子B.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不同的DNA分子产生的黏性末端能够很好地进行碱基配对C.它能任意切割DNA,从而产生大量DNA片段D.每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答案 C解析限制酶是基因工程的重要工具之一。
每种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上切割DNA分子。
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不同的DNA分子产生的黏性末端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3.下列有关限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限制酶主要是从真核生物中分离出来的B.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只能由6个核苷酸组成C.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D.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都为黏性末端答案 C解析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
少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4、5或8个核苷酸组成。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位点上切割DNA分子,切开后形成黏性末端或平口末端。
4.如图,两个核酸片段在适宜条件下,经X酶的催化作用,发生下述变化,则此酶是( )A.DNA连接酶B.RNA聚合酶C.DNA聚合酶D.限制酶答案 A解析DNA连接酶可以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来。
5.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分子搬运工”——载体,应具备的条件是( )①必须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以便目的基因可以插入到载体上②必须具备自我复制的能力,或整合到受体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③必须带有标记基因,以便进行重组后的筛选④必须是安全的,不会对受体细胞有害,或不能进入到除受体细胞外的其他生物细胞中去⑤大小应合适,太大则不易操作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 D解析基因操作中要使载体携带目的基因,其上必须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以便目的基因可以插入到载体上;载体必须具备自我复制的能力,或整合到受体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必须带有标记基因,以便进行重组后的筛选;必须是安全的;大小应合适,太大则不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