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机构)年度变化情况表附件_业务职能部门及代码管理部门确认单_20130802 (1)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1
附件2:学校业务信息表1、学校信息1.1学校基本信息**序号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所属区县越秀每学年一次2 归属辖区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43 学校全称4 学校代码5 学校简称6 学校类别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27 学校办别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18 学制参见公共基础代码表1.59 管理类别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310 建校年月yyyymmdd11 学校校庆日mmdd12 校长姓名12 党委负责人14 电话15 地址16 邮编17 网址18 电子邮箱1.2学校校区*序号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校区名称每学年一次2 地址3 电话4 邮编1.3学生人数*序号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学生人数如:500 来自学籍系统每学期一次2 学校年级数3 学校班级数如:121.4学校教师人数*序号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教师人数如:80 来自人事管理系统每学期一次1.6学校历史沿革*填写学校发展历程1.7学校获奖*序号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学校名称每学期一2 获奖名称次3 获奖时间如:20154 奖励级别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85 颁发单位6 颁发单位类型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92、教师队伍**2.1专业职称人数*序号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正高级教师人数如:8 来自人事管理系统每学期一次2 高级教师人数如:203 一级教师人数4 二级教师人数5 三级教师人数2.2教学质量*序号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学校简称数据来自网络阅卷系统每学期一次2 学校代码3 年级名称4 班级名称5 学科参见公共基础代码1.176 任课教师编号7 任课教师姓名8 考试名称9 考试时间10 学年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1811 学期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1912 班级平均分13 班级优良率14 班级及格率15 班级低分率16 学校排名17 校平均分18 校优良率19 校及格率20 校低分率21 区平均分22 区优良率23 区及格率24 区低分率25 区级排名2.3教师专业发展*数据来自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系统2.4教师获奖数据来自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系统3.办学信息3.1重大活动序号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学校名称每学期一次2 学校代码3 活动名称4 活动开始时间5 活动结束时间6 活动举办形式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157 活动举办单位名称8 举办单位级别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83.2学校运动会序号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学校名称每学期一次2 学校代码3 运动会名称4 开始时间5 结束时间6 运动会项目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163.3午餐菜谱序号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学校名称每周一次2 学校代码2 午餐时间3 午餐菜谱按照每周填写3.4招生信息*序号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学校名称每学期一次2 学校代码3 招生年份yyyy4 招生开始时间yyyyymmdd5 招生结束时间yyyymmdd6 招生范围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47 招生人数如:1008 寄宿招生人数如:309 招生要求3.4办学特色序号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学校名称每学年一次2 学校代码3 办学理念4 校训5 办学特色3.5督导评估序号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学校名称每学年一次2 学校代码3 评估时间4 评估内容5 评估结论3.6课程管理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学校名称每学期一次2 学校代码3 学年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184 学期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195 课程名称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66 课程等级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77 课程分类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4学校资源4.1教室管理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学校名称数据来源学校校舍管理系统每学期一次2 学校代码3 教室名称4 教室分布建筑物名称、编号、楼层,如55 教室编号前六位为建筑物编号,后六位为房间在该建筑物内的编号6 教室类型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117 教室占用情况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124.2教学设备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学校名称数据来源学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每学期一次2 学校代码3 设备名称4 设备位置建筑物名称、编号、楼层,如55 设备编号6 仪器使用状态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134.3图书期刊4.3.1图书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学校名称数据来源学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每学期一次2 学校代码3 图书编号指校内图书资料的编号,包括图书、磁带、录象带、磁盘、光盘等4 图书条形码5 正标题6 关键检索字7 第一作者8 出版社9 出版日期10 图书状态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164.3.2期刊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学校名称数据来源学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每学期一次2 学校代码3 期刊编号指校内图书资料的编号,包括图书、磁带、录象带、磁盘、光盘等4 期刊条形码5 期刊中文名称6 关键检索字7 期刊出版号8 期号9 总期号10 期刊状态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164.5经费使用数据项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更新频率1 学校名称数据来源学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每学期一次2 学校代码3 经费预算参照公共基础代码表1.184 经费使用情况5 专项经费编号6 专项经费使用状态附件3 公共基础代码表本公共基础代码标准的制定是以教育部2012年3月15日新发布的一系列教育信息标准(《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础代码》、《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础信息》、《教育管理信息教育行政管理信息》、《教育管理信息普通中小学校管理信息》、《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统计信息》等)为基础,根据现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教育部关于印发《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1.07.12•【文号】教发[2011]6号•【施行日期】2011.07.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发[201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范管理全国学校(机构)代码,提高教育统计管理水平,我部研究制定了《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现将《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并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充分认识贯彻执行《管理办法》的重要意义。
《管理办法》是对学校(机构)统一编制、及时更新、动态维护学校(机构)代码的管理制度,对于统一规范学校(机构)代码并及时更新、维护,提升教育统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教育统计数据快速交换和共享,提高教育数据利用效率和效益,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业务机构要互相配合,依据《管理办法》相应工作流程,处理好学校审批工作与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工作的衔接。
教育行政部门内负责学校审批工作的机构在处理学校(机构)的设立、合并、变更和终止等有关业务时,须及时向负责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工作的机构告知相关信息。
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须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具体实施办法,认真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学校(机构)做好统一代码申请、登记和更新维护工作。
附件: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一一年七月十二日附件: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及时反映学校(机构)代码的增减变动情况,规范学校(机构)代码的赋予、更新与维护、使用与管理,明确职责与分工,保证学校(机构)代码信息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省管民办学校(培训机构)2013年度年检结果的通报正文:----------------------------------------------------------------------------------------------------------------------------------------------------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省管民办学校(培训机构)2013年度年检结果的通报(甘教民管函〔2014〕6号)各省管民办学校(培训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甘肃省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教育厅成立“省管民办学校年检工作领导小组”,于2014年2月17日至3月25日对省管民办学校进行了年度检查和认证评估。
专家组采取“查阅档案资料、实地查看、教师座谈、观摩教育教学活动”等形式,从办学方向与依法办学、学校管理与组织活动、招生宣传及收费情况、资产与财务管理、师资建设和教学管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等六方面,按照细则标准对民办学校进行量化考核。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年检结果本次年检共有36所省管民办学校,其中高职1所,中专5所,非学历教育机构30所。
经民办学校自查和专家组审核材料、现场检查、综合评议,认证考核2013年的办学及管理情况,年检结果为:年检合格单位23所:兰州外语职业学院、甘肃东方工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新科工业学校、甘肃恒利中等专业学校、兰州信息工程中等专业学校、甘肃金城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兰州新博雅外国语专修学院、甘肃金钟培训学院、天水计算机专修学院、甘肃会计专修学院、兰州国际经济专修学院、甘肃星火职业专修学院、兰州现代管理专修学院、甘肃华约传媒专修学院、甘肃经济技术进修学院、兰州安德外语专修学院、甘肃黄河文理进修学院、甘肃泽远教育专修学院、甘肃敦煌酒店管理专修学院、甘肃省书画研修学院、甘肃工商培训学院、甘肃尚书堂专修学院、天水新科技专修学院。
2009年学校机构设置及职能调整方案
一、机构及职能调整
(一)机构调整
1.党委统战部从党委宣传部划出,与党委组织部合署。
2.将纪检监察审计室分设为纪检监察室和审计处,两者合署办公。
3.成立校友办公室,挂靠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4.成立发展规划处、大学建制工作办公室,与高教研究室合署。
5.成立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6.外事处更名为国际交流合作处,成立港澳台工作办公室
与国际交流合作处合署。
7.成立信息化办公室,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合署。
8.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人文学院合署。
9.成立继续教育学院,与成人教育学院合署。
(二)职能调整
1.将工会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职能、资产管理处相关维修职能划入公共事务管理处。
2.将公共事务管理处图书采购职能划入图书馆。
、校机构设置、岗位编制及主要职能
附表1:校内机关及教辅部门设置、岗位编制及主要职能
附表2 :二级学院(部)设置、岗位编制
附表3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岗位编制
附表4: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岗位编制
附表5:后勤服务总公司岗位编制
附表6:东方学院岗位编制。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幼儿园)幼儿园统计报表填报总体说明1.填报范围:幼儿园填报本表。
2.报送日期:9月20日前报出。
3.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4.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调查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
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
5.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调查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
如毕业生数、复学学生数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
6.归档:本表由学校(机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档管理。
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一、指标解释1.学校(机构)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
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
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幼儿园:是指招收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单位;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乐。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
3.学校(机构)驻地城乡类型:是指学校(机构)驻地的城乡分类属性,分为城区、镇区、乡村,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镇区: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乡村:是指城区、镇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4.学校举办者:是指学校(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为设置学校(机构)提供必要经费和基本办学条件者。
基础教育年报表代码学校基础基111 学校(机构)基本情况基础基111续学校基本情况-小学教学点基础基112续学校基本情况-小学教学点基础基112 学校(机构)基本情况班级基础基211 幼儿园、幼儿班班数基础基212 小学教学班数、班额情况基础基213 中学教学班数、班额情况基础基214 特殊教育班数学生基础基311 幼儿园、幼儿班分年龄幼儿数基础基312 小学学生数基础基313 初中学生数基础基314 普通高中学生数基础基315 特殊教育学生数基础基331 中小学、特殊教育学生变动情况基础基332 在校生中死亡的主要原因基础基341 在校生中其他情况及外国籍学生情况教师基础基411 幼儿园教职工基础基412 中小学教职工基础基413 特殊教育教职工基础基4211 幼儿园长、专任教师分学历、分专业技术职务基础基4212 幼儿园长、专任教师分年龄基础基422 中小学专任教师分专业技术职务、分年龄基础基423 小学专任教师分课程、分学历基础基424 中学专任教师分分课程、分学历基础基425 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分学历、分专业技术职务基础基431 中小学、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变动情况基础基4411 教职工其他情况基础基4412 专任教师其他情况基础基442 专任教师接受培训情况办学条件基础基551 幼儿园校舍情况基础基512 中小学校舍情况基础基513 特殊教育学校校舍情况基础基521 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占地面积及其他办学条件基础基522 中小学占地面积及其他办学条件基础基531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情况基础基53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时数其他基础基911 工读学校班数、学生数及教职工数基础基912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学生、专任教师情况基础基991 附设班专任教师学历情况班级基础县基2 成人中、小学基本情况学生基础县基31 小学校内外学龄人口数基础县基32 初级中学校内外学龄人口数。
附件1南乐县民办学校(机构)年度检查报告书(2012年度)学校名称:(盖章)许可证号:举办者:南乐县教育局印制一、基本情况学校名称学校地址邮政编码建校日期开办资金(万元)学校形式法人合伙个体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联系人联系电话学员数教职工数党员人数资产总额(万元)合计国有举办者投入捐赠办学积累其他开户银行银行账号税务登记机关税务证号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仪器设备(万元)图书(万册)合计自有租用二、本年度变更登记事项变更事项变更时间变更前情况变更后情况三、本年度内设机构增减情况增加机构名称负责人成立时间减少机构名称负责人撤销时间四、组织机构情况决策机构名称:学校负责人和财会人员决策机构成员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学历或职称 担任职务起始时间 联系电话原工作单位、职务姓名性别 年龄 职务 学历或职称 担任职务起始时间 联系电话原工作单位、职务五、师资情况教师数(人)其中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是否专职担任课程原单位专业六、收入支出表单位:元本年收入本年支处本年结余分配项目累计数项目累计数项目累计数一、财政补助收入一、事业支出1、应交所得税二、上级补助收入①人员工资支出2、提取专用资金三、附属单位交款基本工资3、转入事业基金四、事业收入补助工资4、其他五、其他收入职工福利费六、历年积累结余社会保险费1.事业基金助学金2.集体福利基金②公用经费支出3.医疗基金公务费4.其他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其他费用二、其他支出财务负责人: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七、年度工作总结民办教育机构自查意见通报人: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签章:年月日业务主管单位年检意见承办人:负责人:(单位盖章)年月日备注。
附件: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构设置及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征求意见稿)根据《关于印发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珠机编办〔2012〕146号)、《关于印发珠海广播电视大学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珠机编办〔2012〕147号)、《关于印发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珠机编办〔2012〕144号)、《关于珠海广播电视大学(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加挂牌子的批复》(珠机编办〔2013〕131号)精神,我院为市直属管理的事业单位,业务归口市教育局指导;珠海广播电视大学为我院直属机构,加挂成人教育学院和珠海社区大学牌子;珠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加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珠海分院牌子,委托我院管理。
根据上述编制方案精神,经院党委研究决定,我院具体机构设置及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如下:一、院部内设管理机构8个,教学教辅机构14个,附属机构1个,临时机构1个。
内设管理机构下设23个科室。
工会、团委和妇女组织按有关章程设置。
(一)内设管理机构1.党政办公室(加挂院工会、妇委会牌子)负责学院党政会议组织、重大活动安排、文字材料起草、会议材料准备、各类来文处理及其他党政日常工作;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关系和督查督办工作;负责学院宣传、外事、档案、保密、信访、工会、妇委会、教代会、党代会、印章及车辆管理等工作。
下设秘书科、综合科、宣传科3个科室。
2.组织人事与纪检监察处负责学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和党员发展工作;负责学院机构编制、干部选拔任用、人员调动等人事工作;负责制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工资福利、职称评聘、各类资格认定等师资管理工作;负责学院党的纪律检查、行政监察工作;负责学院统战、老干部、关工委、计生等工作。
下设干部人事科、师资科、纪检监察科、组织建设科4个科室。
3.教学科研处负责学院教学工作的计划审核、组织实施、考核监督、协调调度等全面管理工作;负责学院专任教师培训、教师工作量核算、教学资源管理;负责指导各单位开展专业(课程)2建设、教研科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统计报表填报总体说明1.填报范围: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填报本表。
2.报送日期:9月20日前报出。
3.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4.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
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
5.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
如毕业生数、复学学生数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
6.归档:本表由学校(机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档管理。
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一、指标解释1.学校(机构)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
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
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学校(机构)办学类型九年一贯制学校: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法有关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年限的规定组建起来的,贯穿小学与初中教育的一体化学校。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是根据国家教育法有关实施教育年限的规定组建起来的,贯穿小学与中学教育的一体化学校。
少数民族学校:是指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实施初等、中等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
3.学校(机构)驻地城乡类型:是指学校(机构)驻地的城乡分类属性,分为城区、镇区、乡村,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镇区: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目录1系统简介 (3)2使用地址 (3)3功能说明 (3)3.1功能列表 (3)3.2系统登录 (4)3.3系统界面 (5)3.4工作进度 (5)3.5信息补全 (6)3.5.1学校信息查询 (7)3.5.2学校信息补全(修改学校信息) (8)3.5.3新增学校 (14)3.5.4撤并学校 (15)3.6下级单位管理 (17)3.6.1下级管理部门及用户查询 (17)3.6.2省级自用属地管理部门驻地地域码管理 (18)3.7审核与上报 (20)3.8单位个人信息 (21)3.8.1本单位信息管理 (21)3.8.2用户信息管理 (22)3.8.3修改用户密码 (22)3.9安全退出系统 (23)3.10外部信息查询 (23)3.10.1学校信息查询 (23)3.10.2学校驻地查询 (24)4使用流程 (25)4.1省级使用流程 (25)4.2地市级使用流程 (25)4.3区县级使用流程 (26)4.4学校级使用流程 (26)1系统简介为全面反映和了解各级各类学校(机构)基本情况,提高我国教育统计信息化水平,依据《统计法》对统计编码工作相关要求,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统计用区划代码》和《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等国家标准,结合教育统计工作实际,我部制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的编制规则,开发了代码管理系统。
2使用地址通过访问中国教育统计网()首页的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管理系统登录系统。
3功能说明3.1功能列表3.2系统登录系统登录: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
只有输入正确的用户信息才能登录系统。
需要输入的信息:●【用户名】:上级单位颁发给用户使用系统的名称。
●【密码】:配合用户名使用的密码。
初始密码由上级单位颁发,用户也可自行对密码进行变更。
3.3系统界面1.功能栏:功能栏区域中是系统使用的主要功能菜单。
学校年度部门决算模板2021 年 1 月目录一、学校概况(一)学校基本情况(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二、2020 年度部门决算报表(一)高等学校收支决算总表(二)高等学校收入决算表(三)高等学校支出决算表(四)高等学校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三、决算报表说明(一)高等学校收支决算总表说明(二)高等学校收入决算表说明(三)高等学校支出决算表说明(四)高等学校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说明四、名词解释(一)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说明(二)收入科目说明(三)支出科目说明一、学校概况(一)学校基本情况(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学校部门决算反映学校本级的经费收支情况。
二、2020 年度部门决算报表表1:高等学校收支决算总表表2:高等学校收入决算表6表3:高等学校支出决算表表4:高等学校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单位:学校单位:万元三、决算报表说明(一)高等学校收支决算总表说明学校2020 年度收入总计万元,与2019 年度相比,增加万元,增长0.45%。
其中:财政拨款收入减少万元,事业收入增加1 万元,其他收入增加3,866.19 万元。
学校2020 年度支出总计万元,与2019 年度相比,减少万元,下降7.99%。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减少万元,教育支出减少万元,科学技术支出减少万元,住房保障支出增加万元。
(二)高等学校收入决算表说明学校2020 年度收入总计万元,财政拨款收入万元,占总收入的57.20%;事业收入万元,占总收入的32.61%;其他收入万元,占总收入的10.19%。
(三)高等学校支出决算表说明学校2020 年度各项支出总计万元,其中基本支出万元,占总支出的66.78%;项目支出万元,占总支出的33.22%。
按照支出功能科目划分,教育支出万元,占总支出的96.03%;科学技术支出万元,占总支出的0.91%;住房保障支出万元,占总支出的3.06%。
(四)高等学校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说明学校2020 年度财政拨款支出总计为万元,其中基本支出万元,占总支出的68.98%;项目支出万元,占总支出的31.02%。
附件: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编制规则规则 为全面反映和了解各级各类学校(机构)基本情况,统一编制、规范管理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满足教育统计和管理工作需要,特制定本规则。
一、编制依据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依据国家统计标准及教育部对各级各类学校(机构)的管理分类标准制定。
相关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 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3.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0114); 4.《统计用区划代码》和《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10年);5.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GB/T 4657)。
二、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的编制、教育统计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三、 编码规则1. 新设的学校(机构)赋予新的代码;2. 学校(机构)仅改变名称的,沿用原代码;3. 学校(机构)合并时,在不改变学校类别的前提下,新设学校(机构)可使用合并前的一个学校(机构)代码;4. 当学校撤销或改变学校类别时,须重新编码,其原代码当学校撤销或改变学校类别时,须重新编码,其原代码作废;5.已作废的代码不得再赋予其他的学校(机构)使用,以保持代码的唯一性;6. 原取消的学校(机构)恢复对外挂牌的,启用原代码;7.学校(机构)代码中的学校顺序码不作为各学校(机构)在其他领域、场合中排列顺序的依据。
四、代码结构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分五段。
●第一段为“机构代码”,共10位,是按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的各级各类学校(机构)拥有的全国唯一的代码标识;●第二段为“学校驻地地域码”,共12位,采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用区划代码》,用于标识学校所在地的区域;●第三段为“属地管理部门驻地地域码(统计用)”,共12位,采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用区划代码》,用于标识属地管理部门所在地的区域;●第四段为“学校举办者码”,共3位,用于标识各级各类学校(机构)的举办者类别;●第五段为学校(机构)的其他属性码,用于标识学校办学类型、类别和学校所在地的自然属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