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屁”字诗
- 格式:pdf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1
可恨少了十屁可恨少了十屁收藏到手机转发评论(13)2012-02-27 22:48今日得见放屁之诗,考其来源,颇有几分扑朔迷离,来源如下:其一,《扬州画舫录》有这么一段:昔寺中有一僧,能作打油诗,不著名字,即号平山,刻有《平山打油诗》。
如《咏猫诗》云:“春叫猫儿猫叫春,看他越叫越精神。
老僧也有猫儿意,争敢人前叫一声。
”时来一远僧,名牛山,能作“放屁诗”,刻有《牛山四十放》。
如《湖上诗》云:“游春公子体面乎,者也之乎满口铺。
行到马头齐上岸,开元八个跌成无。
”二僧相遇订交,乃刻《二山诗》,见者谓略具禅理。
其二:《聊斋志异·司札吏》记:牛首山一僧,自名铁汉,又名铁屎。
有诗四十首,见者无不绝倒。
自镂印章二,一曰“混帐行子”,一曰“老实泼皮”。
秀水王司直梓其诗,名曰《牛山四十屁》。
款云“混帐行子、老实泼皮放”。
不必读其诗,标名已足解颐。
其三:《履园丛话》卷二十一:金陵有一僧尝作打油诗四十首,命其集曰《牛山四十屁》,中有一首云:“春叫猫儿猫叫春,听他越叫越精神,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
”莫谓是打油诗,其笔甚峭,不可及也。
其四:陈四益“关于写信的零思碎墨”:正在读周作人旧藏志明和尚的《新刻志明野狐放屁诗》(现存北京图书馆)———即所谓《牛山四十屁》,但此刻仅存三十屁。
因为找不到此书的全本,又知道黄裳先生究心于明清版刻积有年矣,便去信请教。
很快,就收到了黄先生的回信。
信中说,“关于牛山四十屁事,我毫无所知,历年阅肆亦未见有传本。
先生所见周作人旧藏三十首,恐是仅存之本了。
”除去周作人的记述,俺见到的来源也就这些了,作者只存诗一卷,题曰《牛山四十屁》,可惜的是经过删订,只剩三十首,这个书现在是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所藏牛山诗——原周作人藏书《新刻志明野狐放屁诗三十首》,【作者】:(清)石成金批选,【丛书名】:家宝全集·三集,【装帧项】:线装/ 1册(23),【出版项】:崇让堂/ 清,【主题分类】:古籍/国学,整整少了十屁,实在是叫人可惜,由此对各种各样的选本大大的信不过,被删掉的那些诗碍着多大的风化了呢?故而深恨删诗的石成金,便是你觉得自个儿点石成金,那点不成金的石头,咱们也觉着金贵得很呢。
我愿意你是屁顺口溜
1、有屁不放,憋坏心脏;没屁硬挤,锻炼身体;我要放屁,大家注意;屁声一响,大家鼓掌。
2、面黄肌瘦,放屁蔫臭;块大膘肥,放屁如雷?
3、有屁不放,憋坏五脏;没屁乱挤,挤坏身体。
4、阁下的屁,震天地,那么高的大厦崩成平地,这么粗的钢管崩得那么细,真是遗臭万年的好臭屁。
5、人生一场游戏,只当自己是屁。
6、对不起,敬个礼,打个屁,臭死你!
7、小孩放屁没表情,姑娘放屁脸光红,中年人放屁脸挺的平,小伙放屁吹灭灯,老头放屁后门松,全身用劲光嗡声,小偷放屁不出声,谈恋爱放屁能成功,洞房放屁做好梦,凉炕上放屁冬冬冬,电褥子放屁热气腾,被窝里放屁两腿撑。
妇女放屁要注意,老是趁人不防备,她妈放的赖她姨。
钟点工放的是天天屁,戴眼镜放的是圈圈屁。
8、屁声较小,方针难找;屁声太大,自己为难。
9、放屁暖卧床,抽烟暖心房。
10、屁乃人生之气,吸一吸,强身健体。
没事硬挤,憋坏身体。
11、屁味不重,最多一哄;屁味不淡,一片诉苦。
牛山四十屁志明和尚《牛山四十屁》节录昔牛首山老僧志明著打油诗集《牛山四十屁》,全本今已不存。
吾据石成金《传家宝》录其三十首如下,并附另本:一:学生诗另有门头,文选离骚一笔勾。
扭肚撇肠腌腊句,山神说道不须诌。
(另本:老僧诗另有门头,文选离骚一笔勾。
扭肚撇肠腌腊句,山神说道不须诌。
)二:海角天涯走一遭,算来只有住山高。
昔年羊肉街头过,也曾惹得一身臊三:法主禅师与律师,学生总让别人为。
一心做个煨山鬼,任走瞿县骂蠢痴。
四:才说炎天忽又寒,看来看去世情难。
不如做个呆人罢,做个呆人岂不安?五:不做诸侯与大夫,总无一事到区区。
人家带露忙忙走,我正酣眠扯大呼。
六:山下人家打杀人,管他老子破头巾。
学生石上高跷脚,念句弥陀保自身。
(另本:昨夜山前人杀人,管他老子破头巾。
山僧石上高跷脚,念句弥陀保自身。
)七:闲看乡人下屎棋,新兴象有过河时。
马儿蹩脚由他走,我只装呆总不如。
(另本:闲看乡人着矢棋,新兴象有过河时,马儿蹩脚由他走,我只装呆总不知。
)八:巡检衙官戏一场,旦生净丑许多忙。
盔头鬼脸时时换,老拙山中笑断肠。
九:一个蒲团一个锅,荒年不怕贼来多。
山前财主三更夜,狗一轰时便打锣。
十:世人说我太愚痴,我就依他说是痴。
只问诸公伶俐的,忙来忙去可便宜?十一:久谈释道又谈儒,乱告十三总不拘。
偶把毡巾伴帽戴,牧牛儿子骂狂夫。
十二:盘古当年造我山,亏他排设许多湾。
石崖石洞层层巧,等待学生细细顽。
十三:那岩打坐这岩眠,听了松声又听泉。
尝笑风爹多礼数,花香直送到床前。
(另本:那岩打坐这岩眠,听了松声又听泉。
多谢风爹多礼数,花香直送到床前。
)十四:万种奇花石上开,天然盆子不须栽。
杜鹃虎刺山茶树,爱杀杭州老阿呆。
十五:松石千盆次第排,虎丘山上价高抬。
梅椿枸杞红黄色,枉在山中只当柴。
十六:春兰夏蕙没爷娘,左也香来右也香。
野菊秋来黄满地,收来当草只铺床。
十七三四月天好燥脾,满园鲜笋任施为。
新茶飨饱经行处,绕屋樱桃滴溜垂。
十八清晨饱饭杖崖前,扯扯胡须望望天。
志明和尚牛山四十屁节录昔牛首山老僧志明着打油诗集牛山四十屁;全本今已不存..吾据石成金传家宝录其三十首如下;并附另本:一:学生诗另有门头;文选离骚一笔勾..扭肚撇肠腌腊句;山神说道不须诌..另本:老僧诗另有门头;文选离骚一笔勾..扭肚撇肠腌腊句;山神说道不须诌..二:海角天涯走一遭;算来只有住山高..昔年羊肉街头过;也曾惹得一身臊..三:法主禅师与律师;学生总让别人为..一心做个煨山鬼;任走瞿县骂蠢痴..四:才说炎天忽又寒;看来看去世情难..不如做个呆人罢;做个呆人岂不安五:不做诸侯与大夫;总无一事到区区..人家带露忙忙走;我正酣眠扯大呼..六:山下人家打杀人;管他老子破头巾..学生石上高跷脚;念句弥陀保自身..另本:昨夜山前人杀人;管他老子破头巾..山僧石上高跷脚;念句弥陀保自身..七:闲看乡人下屎棋;新兴象有过河时..马儿蹩脚由他走;我只装呆总不如..另本:闲看乡人着矢棋;新兴象有过河时;马儿蹩脚由他走;我只装呆总不知..八:巡检衙官戏一场;旦生净丑许多忙..盔头鬼脸时时换;老拙山中笑断肠..九:一个蒲团一个锅;荒年不怕贼来多..山前财主三更夜;狗一轰时便打锣..十:世人说我太愚痴;我就依他说是痴..只问诸公伶俐的;忙来忙去可便宜十一:久谈释道又谈儒;乱告十三总不拘..偶把毡巾伴帽戴;牧牛儿子骂狂夫..十二:盘古当年造我山;亏他排设许多湾..石崖石洞层层巧;等待学生细细顽..十三:那岩打坐这岩眠;听了松声又听泉..尝笑风爹多礼数;花香直送到床前..另本:那岩打坐这岩眠;听了松声又听泉..多谢风爹多礼数;花香直送到床前..十四:万种奇花石上开;天然盆子不须栽..杜鹃虎刺山茶树;爱杀杭州老阿呆..十五:松石千盆次第排;虎丘山上价高抬..梅椿枸杞红黄色;枉在山中只当柴..十六:春兰夏蕙没爷娘;左也香来右也香..野菊秋来黄满地;收来当草只铺床..十七三四月天好燥脾;满园鲜笋任施为..新茶飨饱经行处;绕屋樱桃滴溜垂..十八清晨饱饭杖崖前;扯扯胡须望望天..黄鹤画眉没搭帐;机流拐骨似翻船..十九鲜果千盘不要钱;枝头颗颗血红圆..城中美味开行日;我与山童吃在先..二十信心妈妈空山游;一句弥陀一个头..磕到我前开钞袋;铜钱送与买香油..另本:信心妈妈上山游;一句弥陀一个头..磕到山前开钞袋;纸钱买罢买香油..二十一游玩相公体面乎老僧望见遍身酥..流星奉上花盆顶;者也而之满口铺..另本:游春公子体面乎;者也之乎满口铺..行到马头齐上岸;开元八个跌成无..二十二林间夏日最清凉;一丈多宽石板床..任坐任眠蚊子绝;帐儿少顶也无妨..二十三六月长途似火煎;山中无客共麻缠..悠悠岩下此时我;什么天人什么山..二十四秦时寺院汉时墙;破破衣衫破破床..感激开坛新长老;常将语录赐糊墙..二十五极精骨董是云霞;白似丝绵赤似纱..大老官家无一片;我家满屋满离笆..二十六爬得桩柴打得桩;寺炉煨粥又煨汤..饱而且暖清闲极;胜似天尊老玉皇..二十七矮凳阶前晒白头;又无瞌睡又无愁..自寻一个消闲法;唤小猫儿戏红球..二十八闲拖拄杖过邻家;这家留斋那家茶..栗子腐干随意带;路旁折得几枝花..二十九情景山中另有天;从来不与俗人传..其中一种奇消息;鸡犬真真亦是仙..三十知道奴家八字歪;不通抬举挂人牌..身虽未死心先死;早打泥坑办着埋..据履园丛话·卷二十一录一首:春叫猫儿猫叫春;听他越叫越精神;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关于牛山四十屁:聊斋志异·司札吏文后附记云:牛首山一僧;自名铁汉;又名铁屎;有诗四十首;见者无不绝倒..自镂印章二;一曰「混帐行子」;一曰「老实泼皮」..秀水王司直梓其诗;名曰牛山四十屁;款曰「混帐行子老实泼皮放」..不必读其诗;标名已足解颐..履园丛话云又金陵有一僧尝作打油诗四十首;命其集曰牛山四十屁;中有一首云:“春叫猫儿猫叫春;听他越叫越精神;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莫谓是打油诗;其笔甚峭;不可及也..周作人牛山诗云:志明和尚作打油诗一卷;题曰牛山四十屁;这是我早就知道的;但是书却总未有见到;只在履园丛话卷二十一中看见所录的一首..近来翻检石成金的传家宝;在第四集中发见了一卷放屁诗;原来就是志明的原本;不过经了删订;只剩了四分之三;那履园丛话里的一首也被删去;找不着了……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云:“二十三年一月十三日偶作牛山体”;这是我那时所做的打油诗的题目;我说牛山体乃是指志明和尚的“牛山四十屁”;因为他做的是七言绝句;与寒山的五古不同;所以这样说了..这是七言律诗;实在又与牛山原作不一样;姑且当做打油诗的别名……扬州画舫录云:昔寺中有一僧;能作打油诗;不着名字;即号平山;刻有平山打油诗……时来一远僧;名牛山;能作“放屁诗”;刻有牛山四十放……二僧相遇订交;乃刻二山诗;见者谓略具禅理..陈四益关于写信·零思碎墨云:那是因为我自己的兴趣;正在读周作人旧藏志明和尚的新刻志明野狐放屁诗现存北京图书馆———即所谓牛山四十屁;但此刻仅存三十屁..因为找不到此书的全本;又知道黄裳先生究心于明清版刻积有年矣;便去信请教..很快;就收到了黄先生的回信..信中说;“关于牛山四十屁事;我毫无所知;历年阅肆亦未见有传本..先生所见周作人旧藏三十首;恐是仅存之本了..”。
百官清廉用屁熏
从前,有位皇帝在与四位大臣一起讨论国事的时候,一不小心放了个响屁,觉得很没面子。
为了找回面子,他假装很生气地对四位大臣说:“你们每人以朕放屁为题做诗一首,写得好的有赏,写不好的要杀头。
记住,诗里不许出现‘屁’字!”四位大臣知道皇上有意刁难,但不敢抗旨,只好轮流做起了“屁”诗。
丞相第一个做诗,他念道:“龙行自带雨和风,驭气排空响一声。
惊雷震得天地动,文武百官跪地听。
”
皇帝一听,丞相把自己放屁比做了龙行带风,自然很受听,重赏了丞相。
轮到大元帅了,只听得大元帅随口念道:“边关情势正告急,神龙忽降法力奇。
运起神风吹敌阵,刮退敌兵三千里。
”
皇帝一听,元帅把自己的屁说成是战胜敌军的法力,非常高兴,也重赏了大元帅。
该尚书做诗了,尚书思索了一下,念道:“民间瘟疫正流行,百药无效要人命。
忽有神龙吹香风,吹走疾病影无踪。
”
皇帝一听,哈哈大笑,想不到自己的屁是香风,还能为百姓治病,不禁洋洋得意,重赏了尚书。
最后轮到了御使,他念道:“天下百官守本分,均以不贪为己任。
只因陛下德义广,时放清气净乾坤。
”
皇帝听完御使的诗,也很高兴,原来天下百官清廉都是自己用屁熏出来的,自己还真不知道。
于是重赏了御使,满心欢喜地回宫去了。
四位大臣拿着重赏之物走出殿外,临出门每人又念了一句诗。
丞相说:“本是肚内臭腐气。
”大元帅接着说:“顺着屁股往下移。
”尚书又接念:“要是生在平民肚。
”御使最后念道:“就是他娘臭狗屁!”。
千古奇葩赋《屁赋》——粗俗瞬间变⾼雅千古奇葩赋《屁赋》——粗俗瞬间变⾼雅 不知⼤家有没有听过⼀个关于屁的顺⼝溜,⽈:“屁,屁,五⾕杂粮之⽓,⼈⼈皆有之,哪有不放之理?放屁者洋洋得意,闻屁者垂头丧⽓”。
可是⽐起这个来,下⾯的“屁”真可谓惊天地泣⿁神!屁赋1: “屁者,⼈之正⽓也。
举凡活⼈,必有正⽓,举凡正⽓,必可上通于⼝,下出于门,上通下达,安乐⽆忧矣。
⼈之为屁,各有千秋,正⼈之屁隆隆,邪⼈之屁轻轻,君⼦之屁淡淡,⼩⼈之屁⽆声,⾮屁之过,盖⼈之不同也。
屁⽣于肠胃,贯于胸腔,⾏于腹脏,⽌于尽肠,男⼥皆宜,⽼幼皆放,莫云不雅,流露于避⼈处可也。
今为屁赋,幸甚⾄哉,但可收腹,提臀,长吸⽓,慢⽤⼒,⼀声长啸如惊雷,四野皆惊我独醉。
屁赋2: 今夫流恶千古,书⽆名者,亦椎此臭屈⽽已矣!视之弗见,听之则闻,多呼少吸,有吐⽆吞;作本源于脏腑,仍作祟于幽门。
其为⽓也,影不及形,尘不暇起,脱然⽽出,清然⽽⽌;壮⼀室之妖氛,泄五⾕之败喂(味),沉檀失其缤纷,兰麝减其馥郁。
其为声也,⾮⾦⾮⽯,⾮丝⾮⽵;或裂帛⽽振响,或连珠⽽叠出,或哑哑⽽细语,或咄咄⽽疾呼;或为唏,或为咦,为呢喃,为叱咤,为禽啼兽吼,百怪之奇⾳。
在施之者,幸智巧之有余;⽽受之者,笑廉耻之不⾜。
其为物也,如兽之獍,如鸟之鸱,如⿉稷之稂莠,如草⽊之荆棘,拟以罪⽽罪⽆可拟,施以刑⽽刑⽆可施。
其为害也,惊⼼振⽿,污商彝夏⿍之光;绣[繻]锦服,掩其灿烂;珠宫贝阙,晦其琳琅;凡男⼥⽼幼中斯毒,莫不奔⾛辟易,呕吐狼藉;所谓臭⼈臭已,⽽⽆⼀不两败俱伤者也。
呜呼!天地为炉兮,造化为⼯;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乃如之⼈兮,亦效其陶熔;以⼼为⽔⽕兮,以肝为柴薪:以脾⼟为转运兮,以⾕道为流通。
酿此极不堪兮,使吾掩⿐⽽终莫测其始终。
已矣乎!蛟窟数寻,可覆之以⼀练,雄关百仞,可封之以⼀丸;惟此孔窍,实⽆物之可填。
虽有龙阳豪⼠深⼊不⽑,然⽌能塞其⽚刻之吹嘘,⽽不能杜其终⽇之呜咽。
宜其坏风俗,轻礼义,乱先王之雅乐,失君⼦之威仪,侮其所不当侮之⼈,⽽放于所不直放之时,⼜谁能禁其耸肩掇臀,倒悬⽽逆施哉?予⼩⼦继苏,学宗颜孟,德并朱程,接斯⽂于未坠,幸⼤道之将⾏:既⼼焉乎圣贤,⾃见异⽽必攻;援命弟⼦,并告兄,削⽵为挺,截⽊为钉,挺其既往,钉其将荫;勿避蒸熏⽽返旆,勿惊咆哮⽽休兵。
史上最好笑的打油诗,超押韵,看到最后⼀⾸有惊喜哦!打油诗是⼀种富有趣味性的俚俗诗体,⽐起⼀般的诗歌⽽⾔,更加通俗易懂、诙谐幽默。
下⾯是新⽼⼈(ID:xinlaoren)为⼤家总结的史上最好笑的打油诗,赶紧读⼀读吧,⼀定会让
你笑得肚⼦疼的,最后⼀⾸有惊喜哦!
放屁有理
有屁不放,憋坏⼼脏;
没屁硬挤,锻炼⾝体;
我要放屁,⼤家注意;
屁声⼀响,⼤家⿎掌。
现代⽣活
⼩酒喝到六亲不认,
⾹烟抽到同归于尽,
⿇将搓到昼夜不分,
跳舞跳到筋疲⼒尽,
吹⽜吹到⾃⼰不信。
没钱和有钱
没钱的,养猪;有钱的,养狗。
没钱的,在家⾥吃野菜;有钱的,在酒店吃野菜。
没钱的,在马路上骑⾃⾏车;有钱的,在客厅⾥骑⾃⾏车。
没钱的想结婚,;有钱的想离婚。
没钱的⽼婆兼秘书;有钱的秘书兼⽼婆。
没钱的假装有钱;有钱的假装没钱。
⼈啊,都不讲实话
说股票是毒品的,都在玩;
说⾦钱是罪恶的,都在捞;
说美⼥是祸⽔的,都想要;
说⾼处不胜寒的,都在爬;
说烟酒伤⾝体的,就不戒;
说天堂最美好的,都不去!
完美丈夫
⼲家务是⼤⼒⼠,
关⼼妻⼦像护⼠,
辅导孩⼦像博⼠,
钱包永远只有⼀便⼠,
听唠叨时当⾃⼰是传教⼠。
最后,是给⼤家带来的惊喜,你发现其中的秘密了吗?
祝你天天笑开颜,
你的⾝体永康健,
天天快乐喜煞⼈,
天天微信会乐晕,
快乐⽆愁⼼舒畅,
乐不可⽀友情真。
每天笑⼀笑,对⾝⼼健康都有好处哦,不妨将这些好玩⼜好笑的打油诗,送给朋友们,祝⼤家天天快乐!。
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传说苏轼在江北瓜洲任职时,非常热衷佛道,时常和隔江而望的金山寺住持佛印禅师讲禅说道。
有一天,苏轼觉得悟禅突有所得,即兴挥笔赋诗一首,急唤书童送给佛印禅师欣赏。
并嘱咐书童,要等禅师写了批语再回来。
诗文是这样的:嵇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诗中“嵇首”是古时候参拜的一种礼仪;“天中天”是指佛;“毫光”指的是佛光,“大千”指的是大千世界。
“八风”指的是佛教中“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情感。
全诗的意思是说:我顶礼膜拜伟大的佛陀,蒙受佛光的普照,我的心已经不再受大千世界的八风所牵动,好似佛陀端坐莲花座上一样。
禅师看罢诗后,半晌不语。
思考良久,提笔在诗文的背面批了两个字,叫书童带了回去。
苏轼满怀期待,以为禅师对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一定会大加赞赏,迫不及待的打开诗卷,细看禅师的批语,只见上面只有两个字:放屁。
原来还自鸣得意的苏轼,霎时气急败坏,连忙摆渡过江直奔禅寺去找佛印禅师。
出乎意料的是佛印禅师早在江边等候多时了。
苏轼怒不可遏地冲禅师说:“禅师!我一直拿你当好朋友。
我悟禅,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禅师若无其事地说:“我骂你什么呀?”苏轼忙把诗文背面上批的“放屁”两字给禅师看。
禅师见状大笑起来:“嗨!你不是说自己‘八风吹不动’吗?怎么我一屁就把你打过江了呢?”注:在修持佛法时,有外八风(佛经《大智度论》):称(称赞)、讥(讥讽)、毁(诋毁)、誉(荣誉)、利(利益)、衰(衰老)、苦(痛苦)、乐(快乐);内八风:憎恨、嫉妒、骄傲、我见、疑惑、执着、无明、贪欲等,它们作为人们的生活境遇,像风一样随时能够吹动人的身心,故称“八风”。
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人们修行的心理。
唐朝诗僧寒山子有“八风吹不动”的诗句,形容得道者不为苦乐所扰,不为毁誉所动,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受“八风”袭扰而坐怀不乱、泰然处之。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风是人生成败得失的总和!四顺四逆,谁能进退自如?东坡悟道的故事告诉我们,修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提高修养水平最关键的是躬行实践。
牛山四十屁春叫猫儿猫叫春,听他越叫越精神。
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
臭屁行屁也屁也何由名,为其有味而无形。
臭人臭己凶无极,触之鼻端难为情。
我尝病中溯病源,本于一气寄丹田。
清者上升浊者降,积怒而出始呜咽。
君不见妇人之屁鬼如鼠,小大由之皆半吐。
只缘廉耻重于金,以故其音多叫苦。
又不见壮士之屁猛若牛,惊弦脱兔势难留。
山崩峡倒粪花流,十人相对九人愁。
吁嗟臭屁谁作俑,祸延坐客宜三省。
果能改过不号啕,也是文章教尔曹,管叫天子重英豪。
若必宣泄无底止,此已妄人也已矣。
不啻若自其口出,予惟掩鼻而避耳。
呜呼!不毛之地腥且膻,何事时人爱少年。
请君咀嚼其肚馔,须知不值半文钱。
秦时寺院汉时墙,破破衣衫破破床,感激开坛新长老,常将语录赐糊窗。
闲看乡人着矢棋,新兴象有过河时,马儿蹩脚由他走,我只装呆总不知《考试》十首之一云:水陆交驰应试来,桥头门外索钱财,乡谈一怒人难懂,被套衣包已割开。
其二云:惯向街头雇贵车,上车两手一齐爬,主人拱手时辰久,靠着门旁叫腿麻。
又其三云:短袍长褂着镶鞋,摇摆逢人便问街,扇络不知何处去,昂头犹自湖上诗》云:“游春公子体面乎,者也之乎满口铺。
行到马头齐上岸,开元八个跌成无。
”題曰馬山,以馬懷沙云。
詩曰:山外荒山樓外樓,吾詩非馬亦非牛。
金人自古三緘口,玉女而今幾洗頭。
不問何之皆落膽,迄無知者乃心憂。
懷沙哀郢吾何敢,偶在牛山冠馬猴笑柄”老僧诗另有门头,文选离骚一笔勾。
扭肚撆肠腌腊句,山神说道不须謅。
那岩打坐这岩眠,听了松声又听泉。
多谢风爹多礼数,花香直送到床前。
信心妈妈上山游,一句弥陀一个头。
磕到山前开钞袋,纸钱买罢买香油。
海角天涯走一遭,算来只有住山高。
昔年羊肉街头过,也曾惹得一身臊。
(每每天躁走一遭,算来只有此山高。
昔年羊肉街头过,未免浑身惹得臊。
)巡检衙官戏一场,旦生净丑许多忙。
盔头鬼脸时时换,老拙山中笑断肠。
才说炎天忽又寒,看来看去世情难。
不如做个呆人罢,做个呆人岂不安?闲看乡人着矢棋,新兴象有过河时,马儿蹩脚由他走,我只装呆总不知。
读“放屁诗”杂感刘亚天半仃随笔 2021-11-13 11:42题目或许比较粗俗,既不是博眼球,也不是标题党,更与本人的文明程度无关。
最近读了一些所谓的“放屁”诗,不太自然地想到了”狗屁不通”这个成语,这么多年,专业没咋做好,却养成了个臭毛病,就是老了老了,对某些事总爱寻根问底,自己检讨,可能是每每探讨某一法律制度的“正当性”问题时所留下的“病根”。
于是就去查,“狗屁不通”这个成语的来源。
为什么狗屁就不通?为啥不用“猪屁不通”或者其他不通,一定有说法,当然自己知道,这是读书少的原因。
于是问了一下度娘,她告诉我说,这个成语来源于《三侠五义》。
清人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5回:“柳老赖婚狼心推测,冯生联句狗屁不通。
”说起《三侠五义》,那可是上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最爱读的武侠小说了。
其实在读小学四年级时,先是“不完整地”读完繁体版的西游记后,才听人家说起《三侠五义》,当然还有什么手抄本的《梅花党》之类。
这里的“不完整”有两种情况:一个就是繁体字不怎么认识,一边读一边去查字典,那时候我家有一本破旧不堪的《四角号码字典》,爸爸教给我的查四角号码字典的口诀至今不忘,即“横1竖23点捺,叉4插5方块6,角7八89是小,点下有横变0头。
”二是那本西游记被不断的传阅,到我看的时候,已经没头没尾了。
也不知孙悟空咋来的,更不知最后怎么取来了经文,直到后来记不得啥时候把这个遗憾给补上了。
再后来就想方设法地去找来《三侠五义》读,还有后来的《七侠五义》以及《小五义》,也许是里面包公的形象影响了我幼小而又幼稚的心灵,最终在考大学时选择了法律。
度娘里面说,“狗屁不通”其实是“狗皮不通”,意思是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
但这里似乎是对“狗屁不通“的解释,也就是先有“狗屁不通”,才有了“狗皮不通”。
也有人研究后认为,“狗皮不通”早在唐朝就有了这种说法,所以先有狗皮不通,后有狗屁不通。
但这种说法我没有查到依据,所以从语言的记载,我相信先有“狗屁不通”;但从科学角度,我相信一定是先有“狗皮不通”的了。
一篇阿谀奉承的极品----《屁颂》凡阿谀奉承者,极尽巴结讨好之能事。
有鲜廉寡耻者,有曲意逢迎者,有直白露骨者,有令人作呕者......,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近读明朝赵南星(1550——1627)写的《笑赞》一书中,有一段“屁颂”,把阿谀奉承者讽刺的入木三分。
原文如下:一秀才,数尽(应有的寿命完了)去见阎王。
阎王偶放一屁,秀才即献《屁颂》一篇曰:“高竦金臀,弘宣宝气。
依稀乎丝竹之音,仿佛乎麝兰之味。
臣立下风,不胜馨香之至。
”阎王大喜,增寿十年,即时放回阳间。
十年限满,再见阎王。
这秀才志气舒展,望森罗殿摇摆而上。
阎王问是何人?小鬼说道:“是那做屁文章的秀才。
”赞曰:此秀才闻屁献谄,苟延性命,亦无耻之甚矣!犹胜唐时郭霸以尝粪而求富贵,所谓遗臭万年者也。
一个气数已尽的秀才,死了以后去见阎王爷。
恰逢阎王放了一个臭屁,才思敏捷的秀才见机行事,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马上做了一篇歌颂阎王爷放臭屁的短赋。
“啊,多么尊贵金贵的臀部啊,放出了弘大响亮的宝贵之气!像似听到了美妙的丝竹之音,又仿佛闻到了馨香四溢的麝兰之味。
幸运啊,太幸运了。
我正好站在下风,这股美味全让我享受了,美哉!美哉!”因此,阎王爷就又给了他十年的阳寿,又舒舒服服地活了十年。
无怪乎,急近利者,都不顾廉耻地阿谀奉承。
好谀者嗜利!文中提到的那个唐朝的郭霸,全名叫郭弘霸。
唐朝时武则天称帝,遭到许多人反对。
武则天为了培植亲附势力,破格任命大批官吏.钻营之士乘机表忠献媚,以求升迁。
宁陵县丞郭弘霸就是最典型的一个。
当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对抗武氏政权,郭弘霸在朝见武则天时边自告奋勇请求前往讨伐,生成要捉住徐敬业,“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
武则天听罢大为开心,便提拔他为监察御史。
这位郭御史没有吃到徐敬业的肉,却尝了上司魏元忠的粪便。
魏元忠官任御史大夫,偶患疾病。
据说尝粪便可以知道疾病的轻重。
郭弘霸为了讨好上司,自愿充当尝粪便的差使,堪称无耻之尤。
可惜当时无人赏他“尝粪御史”的称号。
"八风不动,一屁过江"是哪个朝代哪个文人的典故?
是宋朝时期的苏轼与佛印和尚的典故。
宋朝苏东坡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
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
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之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的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 苏东坡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