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分类汇集:日照图转换和日影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710.50 KB
- 文档页数:8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太阳位于西方,那么日影朝西;太阳位于南方,那么日影朝北。
以下是查字典天文网整理的高考天文一轮温习知识点,请考生细心阅读。
1、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复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只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域,正午日影一直朝北。
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域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
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域,正午的日影一直朝南。
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域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
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要一次),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自身重合)。
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
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善于夜,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西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
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西北。
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
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西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西南。
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由此可见,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只随空间,而且随时问的变化而变化。
从赤道末尾,随着纬度的降低,太阳的升落在南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
日照图转换练习在图2-3-6中,ACB 为晨昏线,C 点位于格林兰岛上。
回答1.2题。
1.飞机从A 地点飞往B 地点,最近的航线是A.从A 点出发沿图中直线向东飞行到B 点B.从A 点出发沿ADB 飞到B 点C.从A 点出发先向东南飞,再向东北飞到B 点D.从A 点先向正北飞行,过极点后转向正南B2.若图中A 点正值日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北京时间是22时B.此时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C.此日前后堪培拉昼渐长D.两小时后,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0°S ,75°W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
弧线a 为纬线,Q 、P 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 为晨昏线,M 点为b 线的纬度最高点。
回答3-5题。
3.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 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A .5时B .15时C .9时D .19时4.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 点的纬度数可能为A .55°NB .65°NC .75°ND .85°N5.若Q 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
这个季节A .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B .长江下游枫叶正红C .长城沿线桃红柳绿D .南极地区科考繁忙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M 为纬线,弧线N 为晨昏线,阴影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ºE ;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º;读图回答6-8题。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120º,20ºN )B.(60ºW ,20ºN )C.(120ºE ,23º26′N )D.(60ºW ,23º26′N )7.若图中乙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10º,则乙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A.76º34′N ,36º52′B.80ºN ,10ºC.76º34′N ,10ºD.80ºN ,30º8.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先东北后东南D.先东南后东北右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
地理日照图常考题型及解析山东省平度市第一中学地理组 张鹏 266700随着高考改革的不但深入,文综中对地理的考试不只是单一的书本知识,而是与社会及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题目占据了高考的重点,有关日照图问题在历年高考命题中,或多或少均有出现,重点考查晨昏线、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基础知识,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知识点整合性强。
试题以图文结合、图表结合的方式呈现,且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注重读图能力、计算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
先将高考中常考查的题型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商榷。
题型一:有关与太阳直射点经度纬度问题的考查。
例题1: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回答::⑴.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15°NB.20°NC.15°SD.20°S⑵.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70°NB.75°NC.70°SD.75°S⑶.当太阳处在正北方上空时,国际标准时为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 A.120°W B.0° C.60°E D.180°【解析】 北半球极昼圈及其以北地区(极点除外),日最小太阳高度角朝向正北(出现在当地0时),日最大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朝向正南方向,并且两极值之和等于直射点纬度的2倍,据此可推知该日阳光直射20°N 。
该地纬度等于该日极昼圈纬度70°(90°-20°)与日最小太阳高度之和,即75°N 。
当太阳处于正北方上空时,该地地方时为0时(或24时),而此时0°经线地方时(国际标准时)为20时,通过时差经度计算可知该地经度为60°E 。
答案 ⑴ B ⑵ B ⑶ C 类型二:由日照图考查有关晨昏线和温度以及昼夜长短等关系。
例题2:读图5,完成10-12题10.若EF 为赤道,P 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 .0°-20°NB .0°-20°SC .20°N -23°26′ND .20°S -23°26′S【解析】若EF 为赤道,则H P 之间与EF 垂直的线段为地轴,从图中可以看出晨昏线和地轴夹角为20°,P 为北纬70度,即70ºN 及其以北出现极昼,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太阳直射点在20ºN 及其以北,也就是太阳直射范围20°N -23°26′N ,故选C11.若EF 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 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 .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 .北温带范围变小C .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 .悉尼(约34°S )夏季昼变长【解析】黄道平面EF 与地轴PO 段夹角POF 为70度,则黄赤交角为20度,黄赤交角变小,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缩小,即热带变小;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缩小,即寒带缩小;故北温带范围变大。
山东2010年高考地理第Ⅰ卷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4.当地该日()A.日落时间为17时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图3为某地地质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②④①B.③①④C.④②①D.④①③6.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A.风蚀现象显著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图4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形象。
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
读图回答7~8题。
7.比较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8.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第Ⅱ卷【必做部分】26.(25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
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考点专练:日照图的综合判读与绘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考点专练:日照图的综合判读与绘制一、选择题以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数字表示经纬度。
读图达成 1~ 2 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2 时 20 分B.15 时 20 分C.8时20分D.18 时 20 分2.此时,以下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B.北京的日间时间比开普敦长C.地中海沿岸正当多雨季节D.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权力富强分析第 1 题,由图中横线部分为东半球,可知凑近 180°经线的东西半球分界限应是160°E 经线,由此判断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表示图。
160° E 经线是赤道与昏线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其地方时为18 时,故北京时间是15时 20分。
第 2 题,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表示图,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23°26′ S, 70° E),此时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各地昼最永夜最短;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控制,平和多雨;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权力较弱。
答案读右图 (图中α的角度为23° 26′ ),回答3~4 题。
3.当图中α的角度由当前状况渐渐减小为0°的过程中,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不停加速B.轮船自西向东超越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流C.极昼的范围由南极圈向南极点渐渐减小D.尼罗河出现显然汛期4.若图中甲地的昼长为10 小时,则该地的经度应是()。
A.30° E B.150° W C. 30° W D. 15° E分析第 3 题,图示为北半球冬至日,图中α 的角度由当前状况渐渐减小为0°,即至北半球春分时段内,地球公转速度先加速再变慢;此时段在北半球的冬半年内,北印度洋吹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因此轮船在北印度洋自西向东航行时不是顺风顺流;南极点邻近极昼范围渐渐减小;尼罗河汛期还没有到临。
日照图、正午太阳高度运用、太阳视运动一.选择题读图完成1~3题,(阴影部分为黑夜)1.此时,北京时间为A.5时 B.8时C.10时 D.15时2.此日M地的昼长为A.6小时 B.12小时C.15小时 D.18小时3.此日N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A.40° B.90°C.20° D.70°从罗马到北京的某国际航班经过18小时的飞行,于某星期一的17时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
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
据此判断4~6题。
4.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5.飞机从罗马(东3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A.星期一的18:10 B.星期一的12:10 C.星期日的18:10 D.星期日的5:10 6.飞机起飞时罗马正值A.黑夜 B.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C.少雨季节 D.白昼最长的季节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MN为晨线,N为晨线与极圈的切点。
读图完成7~9题。
7.此时北京时间为A.5时04分 B. 5时20分 C. 13时20分 D. 4时8.由图文信息可知A.甲地日落晚于乙地 B. E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N地C.此时,北京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D.此时,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9.丙海域为马航失联重要的搜索区,关于丙海域说法错误的是A.各季节都会出现强烈的持续性大风B.常年受大浪影响,不利于航行C.以晴朗天气为主,能见度较高D.受寒流控制,海水流速较快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
读图回答10~12问题。
10.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120°E,20°N B.60°W,20°N C.120°E,23°26′N D.60°W,23°26′N 11.此时,伦敦时间是A.0时 B.4时 C.12时 D.16时12.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下图中甲是某经线,乙是北半球某纬线的一部分,ab长度为甲的1/4,c正值夕阳西下。
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第一次统考地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5题;共22分)1. (4分)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题。
(1)“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这段文字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是()A . ①②④B . ①⑤⑥C . ②③⑤D . ②⑤⑥(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B . 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C . 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调节D . 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态2. (4分) (2017高一下·山南期中) 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
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我和妈妈拿着扫把去打扫尘土。
”下图为吴慈仁同学家的“大棚”示意图。
建大棚主要是为了改善当地的()A . 光照条件B . 热量条件C . 水分条件D . 土壤条件3. (6分)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山间盆地,经常会看到大小不分、杂乱无章的石块遍布(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外力,最可能是()A . 风力B . 流水C . 波浪D . 冰川4. (4分)(2016·红桥模拟) 读图文材料,关于图中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A .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B . 丘陵平原为主C . 海岸线曲折D . 相对高差小5. (4分) (2015高一上·许昌期中) 下表为世界四个地区连续两日的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 . ②①③④B . ④①③②C . ③①④②D . ①④②③二、综合题 (共3题;共40分)6. (15分)(2019·溧水模拟) 读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江苏省由 13 个省辖市组成,约 1/5 的陆地面积是过去近 900 年间由海岸滩涂转变而来的。
材料二2017 年江苏省棉花种植面积为 6.45 万亩,总产 5 万余吨,面积、产量纷纷跌至历史低谷。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教师专用)专题12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学习目标】1. 理解太阳周日视运动图的原理与图形特征。
2. 掌握太阳周日视运动图的类型与判定方法。
【重点和难点】各类太阳周日视运动图的判定方法。
【知识结构和课前预读】——独立思考,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概念与原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的人们每天观察到的现象是太阳东升西落。
实际上,太阳东升西落不是太阳围绕地球在运动,而是地球自转导致的太阳的一种视运动和相对运动。
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是地球上的人们每天所观察到的太阳在天球上进行的自东向西的运动。
二、图形特征和分类1. 图形特征在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中,底面表示地平面,底面中心为观察者位置,底面外圈(标有方位或时间的圆圈)表示地平圈(地平面与天球的交线),竖立的半圆(或圆)表示天球面,其最高点是天顶,与地平圈相交的其它弧线表示太阳的视运动路线(即太阳运行的路径在天球上的投影)(注:有时画出的地平圈以下的虚线部分表示不可见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它们与天球面的交点(即该弧线上的最高点)表示上中天,与地平圈的两个交点分别表示该日的日出与日落位置(东侧的交点为日出点,西侧的交点为日落点),底面中心与日出点连线和东西水平线的夹角表示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上中天点与底面中心点的连线和南北水平线的(≤90°)夹角表示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提示】1)观察者面向北方,太阳视运动轨迹是逆时针方向;面向南方,太阳视运动轨迹是顺时针方向。
2)对于任何一个地区而言,不同日期的太阳周日视运动的轨迹都是平行的。
N W h 1 h 2 E 地平圈S W 地平圈 E2h °2. 分类1)按时间,可划分为:夏半年、冬半年、二分日图和复合图(如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图)。
2)按昼长状况,可划分为:极昼区域(极昼范围内的极点、出现极昼的最低纬线和出现极昼的极点与极昼最低纬线之间的区域)和非极昼区域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图。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教师专用)专题8 日影规律及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日影的形成原因。
2.掌握日影的方向、长短及其时空变化规律。
3.运用日影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1.日影的方向、长短及其时空变化规律。
2.运用日影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结构和课前预读】——独立思考,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日影的形成1. 日影的概念物体的日影是太阳光线被阻挡后在物体另一侧形成的较阴暗区域。
2. 日影的形成条件与原因1)形成条件:阳光较强烈(阴天的日影不明显或消失),物体不透明。
2)形成原因:阳光的直线传播。
3. 日影的意义日影问题是“地球的运动”中“太阳高度角”知识的延伸及其在自然界中的直观表现。
由于太阳高度角和太阳入射光线方向的变化,导致物体日影的长短和方向随时间和地域而变化,因此,日影的方向、长短及其变化能反映太阳的方位、太阳高度的大小和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
二、日影规律1.日影的方向1)一般地,日影出现的方向与太阳光线方向(即太阳方位)相反。
【注】极点的日影在任何时刻都朝南或北。
在北极,日影也永远朝南;南极则相反。
两极日影与阳光方向相反(如太阳光线在180°经线上,则影子在0°经线上)。
2)正午时的日影方向取决于直射点的位置。
在直射点以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南,在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北,在直射点上无日影。
3)一般地,上午的日影在西面(正西、西北或西南),下午的日影在东面(正东、东北或东南)。
【注】某地位于直射点的什么方向,其日影就朝向什么方向,且离直射点越近,其日影越短。
2.日影的长短如图所示,AB 为一高为H 的直杆,正午阳光AC 在地面上形成了长为L 的日影BC ,则影长L =H ctg α或L =H tg β(β=90°-α)。
日影的长短与太阳高度呈反相关。
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LB AC H αβ短;直射时无日影。
高频考点8 日出日落方位的日影朝向(2018·丽江调研)广东省茂名市(约21.5°N)的小明家准备在某楼盘买房,楼是东西延伸,每户南北均有阳台;两栋楼的楼高均是51米,楼层高3米,楼间距如图所示,有一地面停车场(车位布置如图)。
读图回答1~2题。
1.小明的爷爷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小明家最好买二栋的( )A.4楼B.6楼C.8楼D.都可以2.小明的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停车位(停车场长度与楼长一致),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 )A.甲车位B.乙车位C.丙车位D.丁车位(2019·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高三月考)“一线天”是我国名山奇峰常有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下图中的“一线天”一年中有两次——2月21日和A日的清晨日出时,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
读图回答3~4题。
3.该“一线天”的走向为( )A.东南-西北走向B.东北-西南走向C.东西走向D.南北走向4.A日可能为( )A.4月21日B.6月22日C.8月23日D.10月21日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
右图为2017年10月21日12时28分某游客在河南登封某地(34.5°N,113°E)拍摄到的“仙鹤日晷景观图”(此时仙鹤头部的影子恰好处于水池最外边缘)。
据此完成5~7题。
5.若该日是晴天,则拍照时图中横梁①的日影落在仙鹤两翅刻度中的( )A.11上B.12上C.1上D.2上6.此时拍照者的朝向为( )A.正北B.正南C.东北D.西南7.此日后一个月内图中仙鹤头部的正午日影离水池最外边缘的距离( )A.越来越远B.越来越近C.先远后近D.先近后远8.(2018·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月考)读“我国某城市(117°E,32°N)某时刻道路行道树及树影示意图”,根据行道树及树影推断该城市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A.1月1日16:00B.3月1日6:00C.7月1日6:00D.8月1日16:00下图是新余市某同学9月1日在一条东西向街道面向西方拍摄的照片。
微专题2太阳视运动1.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
其中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正午12时(地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正北方或正上方。
下图反映的是北纬40°附近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该图可反映日出日落时间与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太阳高度变化等。
下面四图分别是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某地、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某地、北半球刚好出现极昼的地区、南半球刚好出现极昼的地区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2.一年中太阳的日出、日落方位(1)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的以外区域,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如图1、图2中的夏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
(2)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的以外区域,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如图1、图2中的冬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
(3)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如图1、图2中的春秋分日太阳视运动轨迹。
(4)北半球刚好出现极昼的地区:日出正北、日落正北。
如图3中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5)南半球刚好出现极昼的地区:日出正南、日落正南。
如图4中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3.正午太阳的方位(极昼与极夜地区除外)(1)直射点以北地区:太阳始终位于正南。
如图1中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3中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2)直射点以南地区:太阳始终位于正北。
如图2中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4中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3)在直射点上:太阳始终位于正上方。
4.一天中太阳方位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1)春、秋分: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
(2)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位于直射点以北的地区: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
(3)直射点在北半球,且直射的地区:东北→正上方→西北。
(4)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位于直射点以南的地区:东北→正北→西北。
(5)直射点在南半球:东南→正南→西南。
5.昼长与日出日落时间在北半球,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出日落的位置越偏北,太阳视运动的弧度越大;反之,在北半球,昼越短,日出越晚,日落越早,日出日落位置越偏南,太阳视运动的弧度越小。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地球的公转(习题演练)(含参考答案)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
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读图回答1~2题。
1.由图文信息可知()A.M位于N的西北方向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2.图示时刻()A.东经10°各地处于夜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答案 1.C 2.B下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
完成下面两题。
3.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A.① B.②C.③ D.④4.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答案 3..A 4.C图1是“我国某校学生绘制的学校旗杆正午影长年内变化图”(杆长8米),图2是“甲日期拍摄的当地日出景观图”。
读图回答5~6题。
5.该学校的纬度大约是()A.30°N B.23°26′N C.22°52′N D.21°34′N6.图示河段的流向是()A.东南流向西北B.西北流向东南C.东北流向西南D.西南流向东北答案 5.D 6.B7.昼半球各地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小于0°。
若某时刻某条经线上的点,最大太阳高度与最小太阳高度差值为100°,则太阳直射的纬度最可能为()A.0°B.10°C.20°D.23°26′答案7.B读“某地某时期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回答8~9题。
8.该地可能位于()A.20°N B.20°S C.30°N D.30°S9.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郑州()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昼夜均分C.正值高温多雨的季节D.正值寒冷干燥的季节答案8.B9.D2015年某日,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在中央电视台大楼东偏南方向的位置,拍摄到太阳“钻进”央视大楼悬挑空间的照片。
2010年日照高三一模文综试题地理部分2010.03第Ⅰ卷(共100分)下图中A、B为一段昏线,A(70°S)是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两地同时日出、日落B.此时北京正处于下班高峰期C.该日青岛市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4°D.该季节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2.A地上空一架飞机向南极长城科考站(62°13′S,58°58′W)飞行,其最短距离的飞行方向是A.一直往东北方向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C.一直向西南方向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下图为“某月近地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月①、②两区域的平均风力相比较A.①风力较大B.②风力较大C.风力相当D.无法比较4.该季节③地的气候特征为A.低温少雨B.炎热干燥C.高温多雨D.温和多雨下图为“某地地貌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为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B.3处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C.5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峰D.4为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山地,2为背斜成山6.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A.图中火山喷发形成沉积岩B.图中河流既参与海陆间水循环也参与内陆循环C.5山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到积雪冰川带D.图中河流上游聚落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免受到洪水威胁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
下图为“某城市内一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城市区域最可能属于A.中心商务区B.钢铁工业区C. 居民住宅区D.公园游览区8.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进程目前处于后期成熟阶段B.我国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C.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会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D.我国工业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未出现城市环境问题50%第Ⅱ卷(共140分)26.(25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日照图的综合判读与绘制一、选择题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速度:P=Q=M=O>N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C.MO为晨线D.NO为晨线2.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Q点的地方时为17:00B.N地方时为6:00C.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D.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读图,图中OP、EF为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的晨昏线,回答3~4题。
3.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6月4日7时B.1月4日7时C.7月4日19时D.2月4日19时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是④③②①B.①在②的西北方向,③在④的东南方向C.此时四地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②③④D.①②位于西半球,③④位于东半球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
读图,回答5~7题。
5.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6.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 A.66°N,110°E B.67°N,110°EC.66°N,130°E D.67°N,130°E7.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下图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 )A.甲B.乙C.丙D.丁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8~10题。
8.此时,A点的区时是(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9.此时,北京时间是( )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C.7月8日20时 D.7月8日18时10.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图示半球为西半球,粗线为昏线。
日照图转换练习在图2-3-6中,ACB 为晨昏线,C 点位于格林兰岛上。
回答1-2题。
1.飞机从A 地点飞往B 地点,最近的航线是A.从A 点出发沿图中直线向东飞行到B 点B.从A点出发沿ADB 飞到B 点C.从A 点出发先向东南飞,再向东北飞到B 点D.从A 点先向正北飞行,过极点后转向正南B2.若图中A 点正值日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北京时间是22时B.此时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C.此日前后堪培拉昼渐长D.两小时后,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0°S ,75°W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
弧线a 为纬线,Q 、P 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 为晨昏线,M 点为b 线的纬度最高点。
回答3-5题。
3.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 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A .5时B .15时C .9时D .19时4.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 点的纬度数可能为A .55°NB .65°NC .75°ND .85°N5.若Q 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
这个季节A .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B .长江下游枫叶正红C .长城沿线桃红柳绿D .南极地区科考繁忙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M 为纬线,弧线N 为晨昏线,阴影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ºE ;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º;读图回答6-8题。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120º,20ºN )B.(60ºW ,20ºN )C.(120ºE ,23º26′N )D.(60ºW ,23º26′N )7.若图中乙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10º,则乙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图2-3-6A.76º34′N,36º52′B.80ºN,10ºC.76º34′N,10ºD.80ºN,30º8.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先东北后东南D.先东南后东北右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
a 为纬线,NP为晨昏线。
b 线中M点纬度值最大,N、P 两点纬度值相等。
回答9-10 题。
9.M 点的纬度最低为A.71.5°N B.66.5°NC.61.5°N D.56.5°N10.若 Q、R 两点相距 60 个经度,且 R 点为 30°E,图示区域为夏半年。
此时北京时间为A.6 时 B.8 时 C.18 时 D.20 时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11-14题11.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12.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A.30°~40° B.45°~55°C.5°~l 5° D.60°~70°13.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A.12月、17时 30分 B.9月、17时C.6月、4时30分 D.4月、5时14.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右图为某时刻昏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5-17题。
15.⑦点的地理坐标为A.66°34′S、180°B.66°34′S、30°EC.70°S、150°ED.70°S、150°W16.此时前后的时期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B.是去北冰洋考查的最好时期C.我国各地的百货商场里,流行的秋装火爆登场D.乞力马扎罗山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正处在干季,草木枯黄17.这天,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上的国歌,可能在何时奏响A.9:00左右B.7:30左右C.6:00左右D.4:30左右下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中信息回答18-19题。
18. P地位于T地的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19.若该日一架飞机在F地日出时起飞,飞往T地降落。
途中飞行员始终可以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为A. 东北、5小时B. 西北、6小时C. 东南、5.5小时D. 西北、5.5小时假设下图表示纬线圈,箭头代表自转方向,A、B、C、D四点将纬线圈平分为四段弧,其中AB为夜弧,其余各弧为昼弧。
回答20-21题。
20.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B.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21.图中C处日出时间为()A.2时 B.3时 C.6时 D.9时图中大圆表示昼半球范围,N表示北极点,AN距离为2220km,北京时间为10:00。
据此回答22-23题。
2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A.20°N,90°E B.20°S,150°EC.20°N,150°E D.20°S,90°E23.此时,下列地点将会迎来日出的是A.麦加 B.珀斯 C.中山站 D.开普敦日影练习三地同学共同开展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杆的影子长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图。
下图为6月22日三个地区同学所提供的观测结果。
回答1-2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乙、甲2.关于乙地此时气候特征的描述,最可能出现的是A.一年中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季节B.一年中降水较少、草木枯黄的季节C.一年中气温较低、降水较多的季节D.一年中降水较多、作物生长旺盛季节3、我国某地(21.5º N)一住户欲在距大门一米的上方修一雨棚(见右图),为使冬至日阳光能最大限度地照进房间,该雨棚的宽度最大不应超过A.1米 B.2米C.1.4米 D.1.5米北京(40°N)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
据此完成4-7题:4.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
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A.23°26′ B.46°52′C .66°34′D .90°5.当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A .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B .松花江正是第一次汛期C .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D .巴西高原的动物向北迁徒6.将太阳能热水器装在玻璃箱内,主要目的是A .保护热水器,延长使用寿命B .起装饰作用,使其外观更好看C .减少热水器在夜间和阴天的热量损失D .提高太阳辐射强度,从而增加热效率7.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应该是 A .吐鲁番 B .拉萨 C .海口D .重庆 8.右图为某学生自制的刻有终点时间的圆盘,中心垂直插上一根高为10厘米的标杆,7条放射状线是该生在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标杆阴影的长度。
正午时标杆影长10厘米,以下说法不可能的是A .此地纬度可能处北纬45°B .此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C .此地可能位于南半球D .此日全球昼夜平分某人在M 地用量角器测正午太阳高度。
如图所示,于格林尼治时间17时40分测得∠α的全年最小值为22°,回答9-10题。
9. M 地的纬度位置是A .69.5°NB .11.5°SC .45.5°ND .45.5°S10. M 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A. 乳畜业B. 大牧场畜牧业C. 热带种植园农业D. 游牧业11.图中MC MD 分别为旗杆一年正午投影最长和最短时的影长,求该地的纬度:A. 15°37′20″N B . 46°52′NC.50°56′40″N D . 50°56′40″S已知P 地日影最短时世界时为15时。
图1为P 地一年中最大和最小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P 地由①状态到②状态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由①状态到②状态最短的时间可能是6个月整B .由①状态到②状态最长的时间可能是7个月左右C .由②状态到①状态P 地太阳高度一直在增加D .由②状态到①状态P 地始终昼长夜短13.下列四城市中,与P 地最近的是A .墨西哥城B .巴西利亚C .利雅得D .达累斯萨拉姆 如图,图中实线交点O 地位于北半球某地,实线PL 为纬线,OQ 为经线,回答14—16题。
14.若图中虚线PQL 为O 地标杆顶端某日日影轨迹,则当日可能A .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B .一年中黑夜最长的季节C .一年中昼夜等分的季节D .一年最冷的季节15.若图中虚线PQL 为晨昏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此时O 地太阳高度一定为90oB .此时O 地地方时一定为12点C .P 、O 两地昼长时间一定相同D .P 、Q 两地自转角速度一定相同16.若图中虚线为等温线,按一般规律推断,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A .O 地可能为城市,温度高于郊区B .O 地可能为山地,温度低于平地C .O 地可能为海洋,附近有暖流经过D .O 地可能为夏季的内陆,P 、L 位于沿海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大阳高度,竿长2米。
右图7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等影长度变化图。
据此回答17~18。
17.右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等影长度变化图。
图中反映6月22日竿影长度的点是A. ①B. ②C. ③D. ④18.该学校大约位于A .21.5°NB .21.5°SC .45°ND .45°S影响楼房底层日照时间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住宅朝向和日照距离。
日照间距一般用H : D 来表示(H :前排住宅高度;D :前后排之间的距离)。
图1表示上海市冬至日楼房底层住宅日照时间与住宅朝向、日照间距关系。
读图回答19-20题。
19.若上海市的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规定冬至日底层住宅日照时数≥3小时,住宅小区内坐北朝南的6层住宅楼(高度为18米)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 A .18.0米 B .21.6米 C .25.2米 D .28.8米 20.上海市的房地产开发商在满足日照标准的条件下,最经济的做法是( )A .楼房朝向与子午线平行B .楼房朝向与子午线垂直C .楼房朝向与子午线成35°夹角D .楼房朝向与子午线成55°夹角图4是某地区朝正南的楼房(10米高)连续一年多正午及影长度变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