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待产妇胎心监护346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7.45 KB
- 文档页数:2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0.20.056--临床研究--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在高危妊娠追访中的应用(附227例橙色高危妊娠追访分析)刘利平,严琼(涵江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福建莆田351111)摘要:目的分析涵江区较高风险的高危妊娠孕产妇情况并探讨干预措施。
方法选取涵江区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各医疗保健机构首次建册及常规产前检查孕产妇4264例,依据《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属于橙色高危的孕产妇227例,分析追踪、干预和管理的效果。
结果227例橙色高危孕产妇中,前3位高危因素分别为孕前体重指数(BMI)≥28kg/m2、剖宫产≥2次、年龄≥40岁,橙色高危妊娠发生率5.3%。
其中足月分娩204例,早产19例,人流钳刮2例,治疗性引产2例;无孕产妇死亡发生。
结论充分运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区妇幼保健院、各助产医疗机构分级管理模式,加强重点孕妇的管理,及时发现、干预影响妊娠的风险因素,全程动态监管,对于防范不良妊娠结局,提升妊娠的安全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孕产妇;妊娠风险因素;评估;追访母婴安全是妇女儿童健康的前提和基础,高危妊娠的管理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1],做好高危妊娠管理意义重大。
但早期发现和系统管理高危妊娠是孕产期保健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是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怀孕至产后42d的妇女进行妊娠相关风险的筛查、评估分级和管理,及时发现、干预影响妊娠的风险因素,防范不良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2]。
从2018年开始,涵江区各医疗机构全面按照《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简称《工作规范》)规定,对所有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评估,根据评估分级结果进行分类管理,全程、动态监管,对于高危孕产妇进行专案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研究评估发现的妊娠风险较高的橙色标志的高危孕产妇227例,追访管理总结,现报道如下。
一、工作概述自本年度起,我单位高度重视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保障母婴安全这一核心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和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的相关政策,积极开展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
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成效1. 高危孕产妇识别与评估通过对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识别高危孕产妇,并建立高危孕产妇档案,实施分类管理。
目前,我单位已成功识别并管理高危孕产妇XX例,有效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
2. 高危孕产妇随访与管理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健康状况,指导其合理用药、饮食和生活方式。
同时,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产时监护和产后康复指导,确保母婴安全。
3. 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加强产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协作,提高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对高危孕产妇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高危妊娠的识别、诊断和处理能力。
4. 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开展孕妇学校、健康讲座等形式,普及孕产妇保健知识,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
同时,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负担。
二、工作亮点1. 高危孕产妇识别率提高通过加强妊娠风险评估和随访工作,高危孕产妇识别率较去年同期提高XX%,为保障母婴安全奠定了基础。
2. 高危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在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的同时,高危孕产妇死亡率较去年同期下降XX%,取得了显著成效。
3. 培训效果显著通过开展高危孕产妇管理及急危重症救治培训,医护人员对高危妊娠的识别、诊断和处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三、工作不足及改进措施1. 工作不足(1)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对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漏诊、误诊现象。
(2)部分高危孕产妇对自身健康状况认识不足,未及时就医。
2. 改进措施(1)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提高其对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2)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
(3)建立健全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规范高危孕产妇的识别、评估、随访和救治流程。
四、展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单位将继续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母婴安全水平,为孕产妇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高危孕产妇分析报告模板1.引言1.1 概述概述高危孕产妇是指在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存在一定的医学、护理和社会风险,需要特殊护理和管理的孕产妇。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危孕产妇的比例逐渐增加,对母婴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高危孕产妇的研究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将通过对高危孕产妇的定义、分类以及常见疾病进行分析,旨在提供对高危孕产妇的全面了解,为预防和管理高危孕产妇提供依据,同时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为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生存率和促进母婴健康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组织进行说明,例如介绍了引言部分对高危孕产妇的重要性和目的,正文部分对高危孕产妇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疾病进行详细阐述,结论部分总结了对高危孕产妇的重要性、预防和管理建议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同时,也可以简要说明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以便读者在阅读全文时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全面分析,以便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高危孕产妇的特点和需求。
通过对高危孕产妇的定义、分类以及常见疾病的分析,旨在提供预防和管理高危孕产妇的有效建议,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改善高危孕产妇的护理和治疗水平,降低孕产妇及胎儿的风险,促进母婴健康。
请编写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高危孕产妇的定义高危孕产妇通常指那些在怀孕期间患有慢性疾病或者有其他相关风险因素的孕妇。
高危孕产妇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孕前患有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孕妇,因为患有这些疾病,她们在怀孕期间会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
2. 孕期并发症:孕妇在怀孕期间发生的并发症,例如子痫症、妊娠期糖尿病、羊水栓塞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会给母婴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3. 年龄因素:年龄过大或者过小的孕妇通常也被认为是高危孕产妇,因为年龄因素可能会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高危孕产妇管理质量问题与对策目的:研究高危孕产妇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质量,降低高危孕产妇的围产期风险。
方法:根据笔者所在县2011年高危孕产妇管理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结果:2011-2014年高危孕产妇筛查率分别为27.44%、30.88%、40.41%和51.99%,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2014年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分别为69.47%、79.39%、85.29%和95.79%,高危孕产妇管理指标显著改善。
结论:改善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提高高危孕产妇管理质量,对于降低高危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分娩率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高危孕产妇;管理质量;问题;对策高危孕产妇是指其妊娠期对孕产妇及胎儿、婴儿有很高的危险性,甚至会导致孕妇难产或危及母婴等,如孕妇妊娠期间患有急慢性疾病、胎儿先天畸形、早产等均可造成很高的危险性,进而增加了孕产妇围产期的死亡率,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影响[1-3]。
高危孕产妇其围生期的高危险性,应成为重点监护对象。
提高产前筛查、管理质量,做好高危孕产妇的档案整理,提高新生儿产后护理,是降低高危孕产妇高死亡率,提高成功分娩率以及新生儿存活率的重要途径[4-5]。
本研究分析了2011年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对策,通过分析2011年-2014年期间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质量的变化,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问题与对策1.1 管理现状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工作已经持续多年,但是仍然存在高危孕产妇漏检漏查率高、高危妊娠转归率低等情况,导致高危孕产妇死亡率较高。
1.2 问题分析经仔细研究高危孕产妇的管理中情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基层妇幼医护人员职业素质较差。
全县基层特别是农村从事妇幼卫生保健的医护人员中,中专学历占14.3%,高中学历占11.2%,初中学历占45.3%,小学学历占29.2%。
乡村妇幼卫生工作人员学历普遍较低,且专科知识不足,导致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中存在漏查,乡村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质量普遍不高;(2)高危孕产妇保健知识普及度低。
高危妊娠产妇高危因素分析与治疗对策分析发表时间:2015-08-03T15:14:56.7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作者:张志中[导读] 高危妊娠对母婴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影响,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张志中(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泰州 225500)【摘要】目的:对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予以分析,并探讨相关的治疗对策。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120例,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正常妊娠产妇12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
结果:通过对观察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现,其高危因素主要表现为: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胎位异常、羊水因素、胎盘因素、不良孕产史等,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助产分娩率、剖宫产率、围生儿死亡率等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比较多,针对高危妊娠产妇的特点,积极做好产妇及胎儿的监护工作,保证产妇及围生儿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高危妊娠产妇;高危因素;治疗对策【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161-02高危妊娠对母婴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影响,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非常的必要,本文就主要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20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120例,产妇的年龄处于20岁到35岁之间,孕周处于10周到42周之间,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正常妊娠产妇,其年龄处于21岁到34岁之间,孕周处于11周到41周之间,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
高危妊娠286例分析高危妊娠是指孕妇或胎儿在妊娠期间面临较高风险的情况。
这些风险可以是由于孕妇本身的疾病或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也可以是由于胎儿的异常或发育问题引起的。
本文分析了286例高危妊娠的情况,主要包括疾病类型、处理方法和结果。
根据病因因素,这286例高危妊娠可以分为两大类:孕妇本身疾病引起的高危和胎儿异常引起的高危。
孕妇本身疾病引起的高危包括高血压妊娠疾病、糖尿病妊娠疾病、心脏病等。
胎儿异常引起的高危包括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先兆性心脏病等。
针对这些高危妊娠疾病,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对于孕妇本身疾病引起的高危,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
在高血压妊娠疾病中,要控制血压、保持平稳的情绪、进行适当的运动等。
对于糖尿病妊娠疾病,要进行血糖监测和调节饮食,必要时使用胰岛素等。
对于心脏病,要控制症状、监测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
对于胎儿异常引起的高危,要进行详细的产前检查和评估,并进行适当的治疗。
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中,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评估胎儿的生长情况,必要时进行胎儿宫内营养支持等。
对于这286例高危妊娠,总结了处理方法和结果。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针对孕妇本身疾病引起的高危,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大部分孕妇和胎儿的情况能够得到改善或稳定。
而对于胎儿异常引起的高危,由于胎儿情况本身的复杂性,处理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高危妊娠是一种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和管理的情况。
通过对286例高危妊娠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处理经验和思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由于个体差异和疾病复杂性的存在,每个高危妊娠的处理方法和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
一、名词解释1.高危妊娠:在妊娠期和分娩期,由于某种致病因素和并发症,对孕妇、胎儿、新生儿可能构成危险,增加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发病率、死亡率的都统称为高危妊娠;2.胎心异常:胎心超过160次每分或小于110次每分;3.胎动计数:每日3次,每次1小时,每天将早、中、晚各一小时的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就是出12小时的胎动次数;如果12小时胎动数大于30次,说明胎儿状况良好,少于10次说明胎儿有缺氧,立即就诊;4.胎心率一过性变化:受胎动、宫缩、触诊、声响等刺激,胎心率发生暂时性加速或减慢,随后又恢复至正常水平,称为胎心率一过性变化;5.宫高及腹围:宫高指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宫底的弧形长度,腹围指以塑料软尺经脐绕腹1周的数值;二、选择题1.关于胎儿电子检测,提示胎儿缺氧的是A. 加速B. 早期减速C.晚期减速D. 变异减速正确答案:C2.下列关于巨大儿说法错误的是A. 多见于经产妇,糖尿病B. 过期妊娠C. B超测胎儿双顶间径多大于10cmD. 一旦确诊,立即行剖宫产术正确答案:D3.胎盘功能检查不包括A.胎动试验超胎儿生物物理评分 D.孕妇尿E3值正确答案:D4.胎儿成熟度检测不包括A.胎龄B.超声检查C.各种生化检查D.体重正确答案:D5.羊膜镜检查,提示胎儿严重宫内窘迫的是度A. Ⅱ度B. Ⅲ度C. Ⅰ度D. Ⅳ度正确答案:D6.12小时胎动数少数次,说明有胎儿缺氧次次次次正确答案:C7.怀孕周时可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周周周周正确答案:B8.28岁妇女,已自然流产2次,现停经4个半月,阴道流血2个月,此病人应首选的检查是A.心电图B.肝肾功能超 D.血尿常规正确答案:C9.胎心率超过,为心动过速bpm bpmbpm bpm正确答案:B10.变异减速的原因是A.胎头受压,脑血流减少B.脐带受压,迷走神经兴奋C.子宫胎盘功能不良D.胎儿缺氧正确答案:B11.N ST无反应是指胎动少于次正确答案:B12.孕妇年龄,为高危妊娠A.小于20岁或大于30岁B.小于19岁或大于40岁C.小于18岁或大于35岁D.小于10岁或大于50岁正确答案:C13.孕前体重,为高危妊娠A.小于40kg或大于70kgB.小于50kg或大于80kgC.小于60kg或大于90kgD.无要求正确答案:A14.妊娠早期,孕周时可见妊娠囊正确答案:D15.子宫胎盘功能不良,胎儿缺氧见于A.早期减速B.变异减速C.晚期减速D.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C三、填空题1.正常胎心率110-160 bpm2.催产素激惹试验或宫缩压力试验,观察无宫缩后,静滴催产素,自8 滴/分开始逐渐增加,调至有效宫缩3次每10 分钟后监护3.按羊水颜色结合浑浊度分为4 度4.羊水Ⅲ度为黄色不透明,胎质毛发不可观,提示胎粪污染5.胎儿成熟度检测,双顶径≥,胎盘3度提示胎儿已成熟6.常规产前筛查年龄>35 岁,进行绒毛膜或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检查7.胎儿体重=宫高cm X 腹围cm + 2008.宫缩时胎心率出现短暂的减慢,分为三种情况早期减速、变异减速、晚期减速9.对于妊娠高血压疾病监测,病情变化中,处理以解痉、镇静、降压实时终止妊娠10.孕产妇孕中晚期出现子宫过大,应加强产检、预防早产、胎膜早破、配血、择期剖宫产;四、简答题.高危产妇的产时产后处理有哪些1.胎膜早破:预防母儿感染,脐带脱垂,实时终止妊娠,对胎肺不成熟的应促胎肺成熟;2.产程延长:寻找病因,对因处理,必要时产钳助产或剖宫产;3.产后出血:寻找病因,对因处理,纠正贫血,必要时输血,预防感染;4.产褥感染:住院治疗;。
第七章高危妊娠管理【学习要求】L掌握高危妊娠的概念,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2.熟悉高危妊娠的范畴和处理原则。
3.了解高危妊娠,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重点】L高危妊娠的概念、危险因素。
2.高危妊娠的护理。
3.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4.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难点】高危妊娠的胎心监护【练习题】一、单选题:L高危妊娠是指()A.对孕妇有高度危险的妊娠B.对产妇有高度危险的妊娠C.对胎儿有高度危险的妊娠D.对新生儿有高度危险的妊娠E.凡是能危害母儿或导致难产的妊娠2.高危妊娠不包括下列哪项因素()A.孕妇身高142CmB.产妇有死产史C.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D.孕妇年龄30岁E.孕妇有贫血3.监护胎儿宫内安危情况最简便的方法是()A.胎心听诊B.胎动计数C.胎儿头皮血PH值测定D.羊膜镜检查E.胎心电子监护4.正常胎心率为()A.少于100次/分B.少于120次/分C.110^160次/分D.>160次/分E.>180次/分5.正常情况下胎动应为每小时:()A.l~2次B.3~5次C.6~8次D.9~ll次E.12~14次6.雌三醇测定的目的是了解()A.胎儿宫内发育情况B.胎儿胎盘功能C.胎儿肝脏成熟情况D.胎儿皮肤成熟情况E.胎儿肾脏成熟情况7.不属于高危儿的是()A.孕龄37周B.出生体重为2450gC.新生儿严重畸形D.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评分为4分E.高危妊娠产妇的新生儿8.连续测12小时的胎动总数,提示胎儿窘迫的是()A.20次以下B.15次以下C.10次以下D.25次以下E.30次以下9.某孕妇妊娠38周,产前检查宫高32cm、腹围103Cnb估算次胎儿的体重是多少()Λ.2500g以下B.4000g以上C.3000g-3500g之间D.3500g以上E.2500g-3000g之间10.胎心减速出现在宫缩开始时,宫缩后恢复正常,时间短、恢复快,则()A.胎儿状况良好B.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C.胎头受压,脑血流量一时性减少D.胎儿严重缺轼E.胎儿受镇静剂影响11.如用电子胎心监护仪测胎心率,下列哪项指标提示胎儿缺氧()Λ,胎心率的波动范围在10~25次/分 B.变异的频率—6次/分 C.晚期减速D.变异减速E.早期减速12.宫缩压力试验的目的是()Λ,观察胎心基线的变异B.观察胎动后胎心增速的情*兄况 C.观察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D.观察宫缩对胎心率的影响E.观察子宫对胎动的反应13.胎心减速出现在宫缩开始时,收缩后恢复正常,时间短,恢复快,提示()A,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 B.胎儿缺轼 C.胎儿状况良好D.胎头受压,脑血流量一时性减少合E.胎儿受镇静药物影响14.以下哪项不属于胎儿宫内窘迫表现()A.胎心100次/分B.多次出现晚期减速C.胎动消失D.NST(-)E.羊水指数915.引起胎儿窘迫最常见的原因是()A脐带脱垂B、脐带先露C、胎盘功能不良D、妊娠期高血压疾病E、羊水过少16.关于新生儿窒息的描述,正确的是()A.重度窒息又称苍白窒息,APgar评分4~7分B.发生窒息后的首要步骤是建立呼吸、增加通气,必要时给予吸氧C.A-B-C-D-E五步复苏原则中的A是指“清理呼吸道”D.Apgar评分越高,酸中毒越严重E.是指胎儿娩出后5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17.临产后,胎儿窘迫最常见于()Λ.羊水过少B.羊水过多C.臀先露D.枕先露E.宫缩强且频18.诊断胎儿窘迫,胎儿头皮血PH应为()Λ,7.30~7.34B.7.20~7.24C.7.25~7.29D.<7.20E.7.35~7.3919.第二产程期间诊断胎儿窘迫,最有价值的方法是()A.用听筒听取胎心率并计数B.测胎儿头皮血PHC.B型超声检查羊水平段D.测定孕妇尿雌三醇值E.胎动减弱20.枕先露时胎儿窘迫的诊断依据是()A.破膜后见羊水粪染B.胎心监护见到早期减速C.宫缩高峰时胎心IlO次/分D.胎儿头皮血PH为7.28E.胎动减弱21.枕先露胎儿窘迫的表现正确的是()A.OCT阴性B.羊水轻度粪染C.胎动减少,每小时0~2次D.宫缩间歇时胎心率>180次/分E.宫缩时胎心V120次/分22.有关新生儿窒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只有心跳而无呼吸B产时使用麻醉剂不会成为病因C青紫窒息为重度窒息D苍白窒息为轻度窒息E苍白窒息时口唇呈暗紫色23.胎儿急性缺氧早期胎动特点是()A.减少B.减弱C.不变D.消失E.频繁24.28岁初产妇,妊娠41周,临产后5小时。
孕产妇危重症评审个案记录填写时间: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医院产科病房个案基本信息:姓名:王女士年龄:32岁孕周:38周+3天分娩方式:剖宫产主要诊断:凝血异常、子宫破裂、产后大出血、休克门诊记录:王女士于xx月xx日上午9点半首次来到我院产科门诊,主诉腹痛、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约3小时。
查体发现王女士血压低于正常范围,心率加快。
经过详细询问及检查,初步怀疑子宫破裂,随即安排剖宫产手术,征求产科和麻醉科专家意见后进行手术。
术前准备:王女士于xx月xx日下午4点被转至手术室,麻醉科医生进行麻醉评估,通过临床检查和评估,确认王女士适合行全麻,安排行剖宫产手术,术前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予以补液,保持血压稳定。
手术经过:手术开始于下午4点30分,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发现子宫破裂范围较大,估计出血较多,迅速调整手术程序,保留子宫损伤处,修补破裂处。
手术期间输注了大量血浆制剂和红细胞悬液,用药方面应用了氨苯蝶呤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手术结束后,患者转入产科ICU继续治疗。
术后处理:患者转入产科ICU后,进行密切监测,定期记录生命体征、尿量等。
每2小时检测一次血常规、凝血功能,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措施。
同时进行休克的处理:补液、输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快速输注凝血因子等,维持循环动力学性能。
并发症及处理:在术后第1天,王女士出现高热、意识模糊,伴有乏力和腹胀,病情突然加重。
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患者可能存在感染,于是及时采集血液和尿液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
根据药敏结果,开始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积极护理,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出院指导:患者在经过一周的积极治疗后,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病情稳定。
在出院前,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伤口护理、药物用法、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
评估与讨论:这是一例孕产妇危重症的个案,患者在我院的及时诊断和手术救治下,成功度过危险期。
产科团队的合作配合,麻醉科医生的麻醉评估和处理,ICU团队的密切监测与护理,都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危孕产妇质量分析报告高危孕产妇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高危孕产妇是指在孕产期间存在某种风险因素,可能影响孕妇及胎儿健康的女性。
针对高危孕产妇的质量分析报告旨在评估现有的医疗服务质量,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高危孕产妇的整体护理水平和安全性。
二、数据分析根据近期统计数据显示,在本医院共有150例高危孕产妇接受了医疗服务。
通过对这些高危孕产妇的病历和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高危孕产妇的预约和登记流程存在问题。
在部分病例中,预约和登记手续不够简化和便捷,导致孕妇在等待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和担忧。
2.部分高危孕产妇的初诊与专家接触时间不合理。
由于专家资源有限,有些高危孕产妇在初诊时未能及时与专家进行沟通,导致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存在一定程度的延误。
3.高危孕产妇的护理过程存在交流和沟通不畅的问题。
部分病例中,孕妇与医护人员之间存在信息交流不畅和沟通不清晰的情况,导致孕妇接收到的信息有一定的误导和不准确。
4.部分高危孕产妇的手术准备工作不充分。
在一些病例中,孕妇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如术前体检、洗涤消毒等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和不完善。
5.高危孕产妇的手术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
由于病情复杂,手术风险较高,需要更加细致和精确的操作。
然而,在部分病例中,手术的操作流程不够标准和规范,导致手术效果和安全性出现一定的问题。
三、问题分析1.预约和登记问题。
当前的预约和登记流程不够简化和便捷,需要通过优化和改进流程,提高预约和登记的效率和便捷性。
2.初诊与专家接触问题。
在高危孕产妇的初诊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专家资源的合理调配,确保高风险病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与专家进行接触和沟通。
3.交流和沟通问题。
为了改善孕妇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加强沟通培训、建立沟通纪律和沟通平台等,提高交流效果和质量。
4.手术准备工作问题。
为了保证高危孕产妇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需要加强对手术准备工作的规范和细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执行。
产科高危孕产妇风险评估总结本年我科入院孕产妇共4247人,对每位入院孕产妇均进行了高危跌倒、坠床及高危压疮风险评估,根据高危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有4247位被评估为高危跌倒坠床孕产妇,无高危压疮孕产妇。
经过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所有孕产妇均未发生压疮及跌倒坠床。
现将实施措施情况总结如下:一、对高危跌倒坠床孕产妇采取的具体措施:1、做好评估与告知:对每一位入院孕产妇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对评估分单项>5或总分>20分的孕产妇列为高危人群,在病室日志及病人床头进行高危警示,并认真填写好防坠床跌倒告知书,交家属签字并告知。
2、按程序申报:被评为高危孕产妇,及时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将随时下科室进行检查指导措施落实情况。
3、采取防范措施:4、①做好健康宣教,各类警示标识醒目:将“防跌倒十知道”告知孕产妇及家属,对术后卧床孕产妇落实床旁安全护理措施,向孕产妇及家属做好解释,取得家属及孕产妇的积极配合。
②随时检查床单位设施是否处于完好使用状态,如床栏、床的滑轮是否固定妥当,设施故障及时修理。
③加强陪护:对术后、孕产妇勤加巡视,了解孕产妇的心理动态和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对评估为高危跌倒坠床孕产妇告知医生,督促医生开陪护医嘱,要求24小时留陪护。
④对于没有陪护而评估未高危的孕产妇,护士长将其作为高危人群进行管理,要求责任护士做好生活护理,加强巡视,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加强安全管理教育,防患于未然。
二、对高危压疮孕产妇所采取的具体措施:1、认真做好评估,科室制定压疮诊疗规范:对每位入院孕产妇按压疮风险评估流程进行入院评估,认真填写高危压疮评估表,把压疮评估总分低于18分的孕产妇列入高危人群,并对高危人群再次进行分级:低度危险(15-18分),中度危险(13-14分),高度危险(10-12分)和极高度危险(《9分),并在其床旁和病室日志进行警示标识。
2、按要求上报:按申报程序对高危人群上报护理部,压疮小组老师随时来科室进行指导与跟踪。
胎心监护异常的观察与临床护理心得体会阮建容;李绍楠【摘要】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异常的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检并查出胎心异常的8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将8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产妇.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胎心异常特征主要是胎心率基线异常、早期减速、晚期减速、延长减速、变异减速.结论在孕妇妊娠晚期采取综合性的监护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胎心异常的情况,改变孕妇的妊娠结局,提高胎儿生存率.【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8(009)001【总页数】2页(P163-164)【关键词】胎心监护异常;护理;应用价值【作者】阮建容;李绍楠【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医院东侨院区产科门诊,福建宁德 352100;福建省宁德市医院东侨院区产科门诊,福建宁德 35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胎心异常在妇产科检查中最为常见,而对胎心异常的监护主要采用胎心监护仪器,胎心监护仪器主要是把宫缩压力与胎儿的心率变化通过数字的形式体现出来,帮助工作人员对胎动、胎心与胎缩的关系进行评估[1]。
现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检并查出胎心异常的80例产妇,探讨胎心监护异常的表现症状与护理方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检并查出胎心异常的8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将8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产妇。
观察组年龄均在22~34岁,平均年龄为(26.8±2.6)岁,孕周均在35~40周,平均孕周为(38.2±2.8)周。
对照组年龄均在21~33岁,平均年龄为(27.0±2.5)岁,孕周均在34~41周,平均孕周为(38.3±2.9)周。
高危孕产妇管理整改报告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整改报告一、产科门诊应严格按照《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要求,规范开展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并将评估日期、评估结果等详细记录在《母子健康手册》和《四川省孕产妇保健手册》及相应信息系统中,来自于省外的就诊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及妊娠风险评估内容记录于《母子健康手册》或门诊病历上。
二、对首次建册的孕产妇按照《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进行妊娠风险筛查,对于筛查未见异常的孕妇,标注为绿色;对于筛查结果为阳性的孕妇,标注筛查阳性,并按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标识进行标注。
三、对于妊娠风险筛查阳性的孕妇,产科门诊应当对照《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进行首次妊娠风险评估,按照风险严重程度分别以“绿(低风险)、黄(一般风险)、橙(较高风险)、红(高风险)、紫(传染病)"5中颜色进行分级标识,加强分类管理。
对于妊娠风险评估分级为“橙色、红色”的孕产妇,首诊医师应当填写《绵竹市高危孕产妇报告卡》,在3日内将报告卡报送绵竹市妇幼保健院基层科。
如孕产妇风险分类为“红色"的,应当在24小时内报送。
四、产科门诊在提供孕产妇保健服务过程中,定期对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动态评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妊娠风险分级和相应管理措施,并在《母子健康手册》和《四川省孕产妇保健手册》及相应信息系统中顺序标注评估孕周、日期和结果。
五、我院妇幼人员在进行产后访视和产后42天健康检查时,应当落实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有关要求,再次对产妇进行风险评估,若发现阳性症状和体征,应当及时进行干预。
六、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和评估登记标识应保存完整、清晰,注意信息安全和孕产妇隐私保护。
七、建立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自查制度,完善院内管理机制。
对本机构内高危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分析、总结和自查。
八、院医务科负责组织对我院高危孕产妇风险筛查及评估情况进行培训、定期质量控制、评价和监督。
胎心率监护在高危妊娠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胎心率监护仪在高危妊娠中监测胎儿宫内情况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胎儿心率电子监护仪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产前、产时监护,其中行无负荷试验(nst)68例,宫缩应激试验(cst)和催产素激惹试验(oct)48例。
结果 nst 68例中反应型63例占92.65%,无反应型5例占7.35%,cst+oct 48例中阴性43例占89.58%,阳性5例占10.42%。
nst反应型的高危妊娠孕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手术产率均明显低于nst无反应型的高危妊娠孕妇(p1.2 监护方法1.2.1 无负荷试验(non stress test,nst)产前进行nst68例,试验前24 h不用镇静剂(硫酸镁、安定等),使之情绪、血压稳定。
监护前避免饥饿状态,避免使用镇静药物。
先让孕妇排空小便,取20°~25°半卧位或据胎心调整左右侧15°~30°。
将胎心音探头固定于孕妇腹部胎心音清晰处,测定基础心率、变异周期、变异幅度、胎动次数及胎动后的胎心率改变。
1.2.2 宫缩应激试验(contyaction stress test,cst)和催产素激惹试验(oxytocin challenge test,oct)产程中进行cst或无产兆时进行oct 48例,将压力探头置于孕妇宫体宫缩最强处,分别测得宫缩压力及相应的胎心率,以观察二者数值变化及相互关系。
1.3 nst、cst+oct监护指征nst监护最多的是过期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动减少、胎位异常等。
cst+oct监护最多的是胎膜早破、胎心异常、胎功能不全、过期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1.4 观察指标nst、cst+oct异常的判断标准:反应型:(1)胎心率基线为12~160 bpm;(2)每20 分钟内有71.3次伴胎心率加速的胎动;(3)加速幅度≥15 bpm,加速时间≥15 s;(4)胎心率基线细变异,变异幅度6~25 b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