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开选拔报名表[001]
- 格式:docx
- 大小:14.64 KB
- 文档页数:7
2016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告201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公务员面试公告已经公布了,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是在2月2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面试报到时间为2月27日,面试名单详情请看下文,如果你入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考面试那么一定要在2月4日前进行面试确认喔,公务员考试网为你收集整理带来: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面试公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公告根据公务员录用工作有关规定,现就201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录用公务员面试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面试分数线及进入面试人员名单职位名称及代码面试分数线姓名准考证号备注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科员职位(0801001001)114.2杨光普154144030703章潇萌154111810210张江山154111411127任芃兴154111790801谢振154131063020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科员职位(0801002001)126.7周毅154164042204蔡之兵154111400403原倩154111651203邢光超154111681725刘月154133044803技术经济研究部主任科员职位(0801003001)123.9唐黎阳154111770522张鑫154111943025吴晓飞154137350209张柏杨154151012003李思维154142094512国际合作局主任科员或副主任科员职位(0801004001)112.1王莹月154111751610王唯笑907111490418崔聪907111841315 调剂孙文竹907111800523 调剂姚颖907111490418 调剂二、面试确认请进入面试的考生于2016年2月4日(星期四)12:00前确认是否参加面试,确认方式为电子邮件和传真。
要求如下:1.发送电子邮件至**************.cn,邮件标题一律为“×××确认参加/不参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职位面试”。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公开选拔公告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致力于研究和交流适应各国国情的发展知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其主要职能是:统筹协调国内外发展研究资源,开展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研究,组织交流各国实现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国际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
为推进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机构建设,吸引组建专业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队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党组决定面向中心内外公开选拔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以下简称“国际知识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管理岗位五级职员)。
国际知识中心综合办公室的职责是:组织国际知识中心党支部会议、领导办公会、例会等有关会议;落实、督办国际知识中心的各项决定;制定、落实国际知识中心党建、人事、财务、机要、综合运转以及后勤保障的规章制度;参与国际知识中心的有关研究和培训项目;完成国际知识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一、指导原则坚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要求的选拔任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各项原则,突出职位特点和工作实绩,注重能力素质和一贯表现,注重因事择人和专业素养,不简单以分数取人,精准科学选拔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
二、公开选拔职位和资格条件国际知识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报名人员要同时具备以下资格和条件:()《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基本条件。
()属于党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必须担任正处级职务或担任副处级职务两年以上;中央国家机关部委直属企业和省市区直属企业的,必须担任内设机构正职或担任副职两年以上;属于其它类型单位的,必须具有相当于正处级或副处级两年以上任职经历。
任职时间计算至年月日。
()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扎实,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学历,最高学历为硕士研究生以上,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业为管理学、社会学或相关人文学科。
()报名人员应具有较强综合管理、组织协调能力和一定的政策研究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综合性文稿撰写能力和较强的服务意识。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公开选拔公告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致力于研究和交流适应各国国情的发展知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其主要职能是:统筹协调国内外发展研究资源,开展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研究,组织交流各国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国际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
为推进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机构建设,吸引组建专业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队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党组决定面向中心内外公开选拔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以下简称“国际知识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管理岗位五级职员)。
国际知识中心综合办公室的职责是:组织国际知识中心党支部会议、领导办公会、例会等有关会议;落实、督办国际知识中心的各项决定;制定、落实国际知识中心党建、人事、财务、机要、综合运转以及后勤保障的规章制度;参与国际知识中心的有关研究和培训项目;完成国际知识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一、指导原则坚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要求的选拔任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各项原则,突出职位特点和工作实绩,注重能力素质和一贯表现,注重因事择人和专业素养,不简单以分数取人,精准科学选拔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
二、公开选拔职位和资格条件国际知识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报名人员要同时具备以下资格和条件:(1)《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基本条件。
(2)属于党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必须担任正处级职务或担任副处级职务两年以上;中央国家机关部委直属企业和省市区直属企业的,必须担任内设机构正职或担任副职两年以上;属于其它类型单位的,必须具有相当于正处级或副处级两年以上任职经历。
任职时间计算至2017年9月30日。
(3)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扎实,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学历,最高学历为硕士研究生以上,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业为管理学、社会学或相关人文学科。
(4)报名人员应具有较强综合管理、组织协调能力和一定的政策研究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综合性文稿撰写能力和较强的服务意识。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公开选拔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的公告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家人口计生委直属事业单位,现公开选拔总工程师1名。
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公开选拔的职位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1名。
二、公开选拔的报名条件和资格报名参加公开选拔的人员应是具备相应条件与资格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在京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一)基本条件1.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2.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做出实绩。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人口计生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4.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5.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6.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7.热爱人口计生事业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宏观思维和前瞻性研究能力,有驾驭全局、独当一面和开拓创新能力,有较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和基层工作经历,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为人正派,工作实绩突出。
8.身体健康,年富力强。
(二)岗位条件1.有从事信息化建设工作经历。
2.具备计算机科学技术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中国地震局发展研究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
姓名:
应聘岗位:
填表须知
一、本表供应聘中国地震局发展研究中心使用,填写内容应真实、准确、具体,表内填写不下时可另附页。
二、表内项目没有内容填写的,请写“无”。
三、本表所填内容涉及的有关材料,连同身份证、工作证、户口本本人页等材料扫描件(或电子版)一并发至job@。
人员基本情况
科研工作基本情况及主要成就、创新之处、取得成果
教育经历(从大专或大学填起,包括国外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含国内外访学研修经历)
国内外学术机构任(兼)职情况
获奖和获基金资助情况
代表著作和论文
正在(拟)从事的项目概况(限500字)
本人承诺
本人郑重声明:上述所填申报信息真实、准确,提供的学历、经历、科研业绩等相关材料均真实有效。
如有伪造学历、伪造申报材料、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本人承担后果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应聘人(签字):
年月日。
国际问题研究1.重大项目批准号项目名称负责人工作单位成果形式完成时间94@GJ 001 国际问题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李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报告 1995.0697@GJ 001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和世纪之交的世界形势与我国的国际战略滕藤裘元伦温伯友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交部专著研究报告2000.1297@GJ 002 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对外合作和斗争周捷陈文敬俞新天外经贸部外交部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专著研究报告1999.122.重点项目批准号项目名称负责人工作单位成果形式完成时间93AGJ 00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环境姚廷纲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专著1995.1296AGJ 001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和趋势肖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研究报告专著1999.1296AGJ 002 国际环境关系变化与中国对外环境关系研究吴国增国家环保局政策法规司论文研究报告1998.1096AGJ 003 跨世纪的联合国面临挑战与中国的联合国外交李铁城北京语言学院联合国研究中心专著研究报告1999.0696AGJ 004 亚太经合组织(APEC)与中国薛敬孝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专著研究报告1998.1296AGJ 005 三大经济区(欧盟、北美、亚太)运行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伍贻康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1999.1096AGJ 006 国际文化传播与国际关系关世杰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专著研究报告1998.1296AGJ 007 论苏联兴亡陆南泉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专著1999.0696AGJ 008 中日韩三国经济的计量研究石柱鲜吉林大学论文电脑软件1999.1296AGJ 009 国际政治经济学宋新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专著论文1997.1296AGJ 010 世界经济学新编李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1998.1296AGJ011论发展经济学的再复兴马颖武汉大学经济学院专著1999.1296AGJ012国际关系学梁守德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专著1999.0896AGJ 013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评介倪世雄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专著研究报告1999.1296AGJ 014 苏联兴亡史王忍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专著1999.1296AGJ 015 比较经济学研究张仁德南开大学经济系专著论文1999.1296AGJ 016 我国跨世纪的经济安全环境及对策周荣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专著1998.1296AGJ 017 西方对华“和平演变”战略及对策研究宋宝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报告 1997.123.一般项目批准号项目名称负责人工作单位成果形式完成时间93BGJ 001 拉美发展模式研究江时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专著1995.1293BGJ 002 世界经济区域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李宝俊中国人民大学专著1995.1293BGJ 003 世界国营企业的调整和经营机制的改造王金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报告 1994.1293BGJ 004 当前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动向、特点及影响陈和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专著1994.0993BGJ 005 国际共运的现状和问题研究肖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中心专著1995.1293BGJ 006 当今乌克兰与中国的关系何荣昌武汉大学乌克兰研究中心专著1995.1293BGJ 007 当前亚太地区各国相互关系变化与我国的对策池元吉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专著1995.0693BGJ 008 转型中的韩国政治经济及其对亚太国际关系的影响潘世伟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专著1995.0293BGJ 009 日本对华政策与中日关系刘天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专著1995.1293BGJ 010 西方市场经济与国家调节杨祖功中国社会科学院西欧研究所专著1995.1293BGJ 011 日本指导性经济计划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价值白成琦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专著1995.1293BGJ 012 东欧各国经济转轨及其趋势唐修哲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专著1994.1293BGJ 013 当今俄罗斯与中国经贸关系、前景及我国的对策王蕙菁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系专著1996.1293BGJ 014 全球问题与中国:问题与对策侯文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专著1995.1294BGJ 001 东盟发展趋势及其在亚太的地位陆建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1996.0994BGJ 002 冷战后国际环境与中国对外政策研究阎学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报告专著1995.1294BGJ003高技术发展与世界战略格局刘义昌军事科学院出版社专著1995.0894BGJ 004 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张精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报告 1996.1294BGJ 005 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APFTA)的可行性及前景研究宋玉华浙江大学对外经贸学院研究报告专著1996.1294BGJ 006 九十年代国际贸易的发展与我国对策宫占奎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专著1997.0594BGJ 007 “中华经济区”的前景、作用及我们的对策李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专著论文1996.1294BGJ 008 欧洲左翼运动的派别演变及其走势陈林中央编译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所专著1997.1294BGJ 009 中美日三角关系和我国的对策张蕴岭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1996.1294BGJ010跨国传播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龚文庠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论文1997.1094BGJ 011 经济因素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胡健华中师范大学法商学院政治系专著论文1997.1294BGJ 012 有争议海域的共同开发蔡鹏鸿上海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1997.0694BGJ 013 非洲经济改革与持续发展谈世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专著1996.1294BGJ 014 拉丁美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和国际关系曾昭耀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专著1997.1294BGJ 015 南亚国家经济改革与民主化浪潮研究李德昌四川联合大学南亚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1997.0694BGJ 016 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走向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李春隆吉林大学俄罗斯研究所专著论文1996.1294BGJ 017 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其走向王正泉中国人民大学东欧中亚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1996.1294BGJ 018 中亚五国及其与中国的关系研究赵常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1997.1295BGJ 001 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战略和我国的对策牛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工具书1996.1295BGJ 002 当前国际金融发展的新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王怀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专著1998.0995BGJ 冷战后南北关系的新变化:马胜利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专著1997.12003 发达国家的政策调整研究所95BGJ 004 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孙士海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专著1997.0696BGJ001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国家主权俞正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专著1998.0896BGJ 002 跨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亓成章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教研室专著论文1997.1296BGJ 003 俄罗斯外交战略研究郑羽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报告 1996.1296BGJ 004 独联体中亚五国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历史根源及其演变魏良南京大学历史系专著1998.1296BGJ 005 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贸易的发展王新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研究报告 1997.0696BGJ 006 本世纪末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杨惠昶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专著论文1998.1296BGJ 007 跨国公司新发展及其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谢康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专著论文1998.0796BGJ 008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前景周新城中国人民大学东欧中亚研究所专著论文1998.0696BGJ 009 国际海洋法与亚太国家的海洋管辖权研究高伟浓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1998.0696BGJ 010 中外十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余开祥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 1998.1296BGJ 011 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粮食安全的国际环境厉为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 1998.1196BGJ 012 拉美经济改革研究江时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专著1997.1296BGJ 013 二战后民间受害索赔与赔偿的国际对比研究姜维久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论文研究报告1998.0696BGJ 014 福利国家向何处去顾俊礼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专著1998.1297BGJ 001 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与中国外交的调整贾庆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论文1998.1297BGJ 002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经济合作关系刘昌黎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1999.0797BGJ 003 基本经济制度转变中的社会冲突——对俄罗斯与中东欧的实证分析张文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1999.0597BGJ 004 高科技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漆权江西财经大学论文专著1998.1197BGJ 005 环印度洋经济圈的形成与我国中西部开发陈宗德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1998.1297BGJ 006 当代日本右翼势力与日本政坛祝寿臣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专著1999.0197BGJ 007 冷战后日本防卫战略的转变及中国对策研究王少普上海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专著译著1997.1297BGJ 008 亚太地区美中日三边关系研究任晓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专著研究报告1998.1297BGJ 009 东盟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亚太地区的影响王士录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1998.1297BGJ 010 发展中国家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朱彤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专著1998.0598BGJ 001 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刘崇仪西南财经大学专著2000.0598BGJ 002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影响和日本经济发展前景孙执中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研究报告 1999.0598BGJ 003 多边外交的理论研究和我国多边外交实践的经验总结(自选)蔡佳禾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论文研究报告1999.1298BGJ 004 九十年代世界金融的动荡与危机:国际货币体制上的根源徐明棋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论文研究报告1999.0898BGJ 005 世纪之交多极化趋势的新发展王家福吉林大学历史系专著研究报告2001.0598BGJ 006 美国国会运作体制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金灿荣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2000.1298BGJ 007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东盟及其与中国的关系贺圣达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1999.1298BGJ 008 二十一世纪的拉丁美洲和中拉关系李明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专著2000.0798BGJ 009 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俄罗斯与中俄关系叶自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专著论文1998.1298BGJ 010 北约东扩:前景、影响及政策建议夏义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报告 1999.0498BGJ 011 欧元效应及对中欧经济关系的影响陈亚温厦门大学专著研究报告2000.0598BGJ 012 世纪之交欧盟第五次扩大的经济分析及其对中欧经贸合作的影响张永安华东理工大学专著1999.1298BGJ 013 世界贸易组织在跨世纪国际经贸关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薛荣久对外经贸大学专著研究报告2000.124.青年项目批准号项目名称负责人工作单位成果形式完成时间93CGJ 001 战后不同类型国家发展模式研究傅钧文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专著1994.1293CGJ 002 越南社会主义模式研究古小松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专著1995.1293CGJ 003 战后发达国家金融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专著1995.0693CGJ 004 新时期中美关系对于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王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报告 1995.0993CGJ 005 东盟自由贸易区评议及我国的对策庄礼伟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专著1995.0494CGJ 企业信誉/企业行为与市场机制:东亚市场经济模式研李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专著1996.12001 究经济与政治研究所94CGJ002非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李保平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专著1997.0696CGJ 001 世纪之交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张小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专著论文1998.1296CGJ 002 亚太经合组织投资自动化进程与中国的对策张建清武汉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报告 1997.0696CGJ 003 九十年代国际贸易创新与我国外贸发展的跨世纪战略唐海燕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专著研究报告1998.0696CGJ 004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石油供求形势与中国吴磊云南大学西南亚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1998.0396CGJ 005 日本政治大国战略论徐世刚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专著1997.1296CGJ 006 跨国公司与国际金融动荡裴桂芬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专著论文1997.1296CGJ 007 东亚区域产业循环机制与中国的工业化李晓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专著研究报告1998.1296CGJ 008 西方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族性理论评析任东来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论文研究报告1998.0197CGJ 001 香港回归对香港与东南亚关系的影响及对策建议吴崇伯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研究报告 1998.0597CGJ 002 亚太新战略格局中的东北亚区域环境与我国安全战略研究韩健鹏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专著研究报告1999.0597CGJ 003 国际机制理论及其与国家主权理论的相关性研究刘杰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 1998.1097CGJ 004 国际核军备控制体制的发展与我国的政策选择韩华北京大学亚非所研究报告专著1999.0198CGJ 001 跨世纪中美关系中的日本因素刘建飞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专著研究报告2000.0498CGJ 跨世纪中美关系中的台湾因袁智兵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专著1999.11002 素研究室研究报告98CGJ 003 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贸关系发展中的作用肖德湖北大学经济学院专著论文2000.0598CGJ 004 西方国家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许飞琼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论文研究报告1999.12。
刘世锦同志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生产力研究》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长期以来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产业发展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企业改革、经济制度变迁等领域。
先后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改革》、《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文章二百余篇,
【总页数】2页(PC-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7.31
【相关文献】
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走出新路子--刘世锦同志在调整、改造和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上的讲话 [J], 刘世锦
2.樊玉林同志生平简介 [J],
3.单武强同志简介 [J],
4.权对顺同志简介 [J],
5.本刊理事简介(之二) 王贵海同志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品和绿色消费场景“商城积分返消费返利模式,一直以来在学术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存在较大的争议。
消费者向商家购买商品或服务,由商家给予一定的返利,通过积分方式累加和网络上记录,最后消费者凭积分兑换成礼品或现金,这是一种商家正常的营销和让利手段。
但是,消费返利能否持续下去,成为永动、不间歇的积分共享平台,存在争论。
以至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上,没有哪一部法律确立消费返利的字眼或字词。
即便是2019年1月1日实施的《电子商务法》,也没有相应消费返利的定义。
电子商务法第二条只给予了电子商务的大范围定义,[1]并规定了电子商务经营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和宗旨,以及电子商务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
但电子商务法并没有明确界定到社交电商、消费返利模式的定义和字词。
社交电商,亦是由行业协会出的参照标准。
社交电商是由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于2021年2月22日,以行业协会名义发布的《社交电商企业经营服务规范》(TCATIS001-2021团队标准),[2]还不是国家某部委机关以立法方式的确立。
而消费返利模式,没有哪一步法律、法规或规章有过明确界定,仍是停留在商业实务层面。
直至今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七部局,于2022年1月18日下发《促进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确立了消费返利积分的机制。
在《方案》通知中第二十四条规定:探索实施全国绿色消费积分制度,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建立本地绿色消费积分制度,以兑换商品、折扣优惠等方式鼓励绿色消费。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局下发的《促进消费实施方案》通知,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制定的全国实施之方案。
《方案》深刻考虑到了促进绿色消费是消费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必须在消费各领域全周期、全链条、全体系的深度融入绿色理念,全面促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这对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遵义市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公开选调工作人员 报名表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照片 籍 贯 户籍所在地 民族
政治面貌 入党 时间 参加工作 时间 外语水平 语种/级别 计算机 能力/级别
全日制教育 学历学位 在职教育 学历学位 毕业院校及专业 毕业院校及专业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 及职务 所在单位是否同意报考
报考单位 及代码 报考职位 及代码
家庭 主要 成员 情况
称 谓 姓 名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工作单位及职务
本人
主要
工作
经历
奖惩
情况
报名
信息
确认
符合报考职位要求,填写信息均为本人真实情况,若有虚假、错误,责任自负。
报考者签名: 所在
单位
审查
意见
(盖章) 2017年 月 日 选调
单位
审核
意见 审核人签名: 2017年 月 日
此表一式三份,选调单位审核签署意见后留存一份,一份返还报考者,一份报市人事部门(干部调配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