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24监测预警应用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91.27 KB
- 文档页数:3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为了提高我矿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矿井安全生产,嘉阳煤矿先于xx年将瓦斯监控kj90系统升级为kj95N系统、xx年安装了调度电话通讯系统、KJ214人员定位监控系统、副井口大屏系统。
xx年又升级了视频监控系统和KJ347人员定位监控系统、新安装工业环网传输平台、电力监控系统、皮带集中控制系统。
xx年更换了人员监控系统(KJ251),为确保各系统平稳安全运行,现对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与管理作以下规定:一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设计要求1、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xx)的要求、《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相关规定,建设完善安全监控系统,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监测监控系统必须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xx)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构成监测监控系统的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3、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xx)要求。
4、调度中心要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有断电状态和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及打印报表功能。
5、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超限后应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6、调度中心监控员、维修员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应在矿调度室内,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处理,配合相关的单位制定措施,井下处理故障时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并做好记录。
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必须覆盖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和规定的其它工作地点,监控的内容、设置及相关技术参数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的规定。
8、凡应安设安全监控装置的地点,必须在采区设计、《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对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作出设计,明确规定传感器的安设种类、数量、位置,规定分站、声光报警器、电源箱及动力开关的安设地点、控制电缆和电源线的敷设、控制区域等,并绘制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自动化与矿业工程等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摘要现代化煤炭生产企业离不开现代化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为各级生产指挥者和业务部门提供环境安全参数动态信息,为指挥生产提供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被测参数的比较和分析,为预防灾害事故提供技术数据,便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通过对被测参数实施实时有效的控制,及时实现自动报警、断电和闭锁,便于制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及时指示最佳救灾和避灾路线,为抢救和疏散人员、器材,提供决策信息。
本文针对我国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要求,改善了煤矿监测监控的系统组成,并根据东荣二矿各种地质灾害实际情况,提出了东荣二矿一井数字监控、视频监测监控系统的设备选型以及应用等问题的最优方案。
关键词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视频监控IAbstractModernization of coal production enterprises can not do without modern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for all levels of command and production business sector to provide dynamic parameters of environmental safety information for command production first-han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measured by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sasters to provide technical data to facilitate early preventive measures, through the measured parameters of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real-time control of the timely realization of automatic alarm, power and blocking, for the Suppression of the incidents occurred or expand in the accident circumstances, The timely instructions of the best relief and避灾line, for the rescue and evacuation personnel, equipment,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making.In this paper, China's coal mine monitoring system status quo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coal mines to improve the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component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econd East-mine various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the actual situation, to the East Wing of mine a number of wells Monitoring,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lection of equipment, such as the optimal side Key words monitor supervisory system sensor video frequency supervisory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第1章安全监测、监控发展情况 (2)1.1国内外发展概况 (2)1.1.1 国外煤矿监控技术的发展 (2)1.1.2 国内煤矿监控技术的发展 (3)1.2存在的问题与任务 (4)1.2.1 当前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和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4)1.2.2 当前监测监控系统应解决的关键技术 (6)1.2.3 发展趋势 (7)1.3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7)第2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要求和注意要点 (8)2.1矿井瓦斯监测系统的组成 (9)2.2监测系统的选择注意要点 (10)第3章东荣二矿地质概况及特征 (11)3.1井田概况 (11)3.1.1 交通位置 (11)III3.1.2 地形地势 (11)3.1.3 水系 (11)3.1.4 气象 (11)3.1.5 电源及水源 (12)3.2地质特征 (12)3.2.1 矿区地层情况 (12)3.2.2 井田径界、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4)3.2.3 井田电力情况及通讯情况 (18)第4章东荣二矿监测监控系统设计 (20)4.1矿井现状及基本问题 (20)4.1.1 矿井现状 (20)4.1.2 矿山存在基本问题 (21)4.2设计装备的原则和依据 (21)4.3设备选型 (23)4.3.1 传感器选型 (24)4.3.2 电缆选型 (24)4.3.3 其他设计选型 (25)4.4机房设计 (26)4.5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27)4.5.1 机构设置 (27)4.5.2 责任、维护守则规章制度 (27)4.6概算 (28)第5章煤矿视频监控方案 (35)5.1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 (35)5.1.1 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 (36)5.1.2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 (38)5.2煤矿视频监控系统设置要求 (39)5.2.1 系统组成 (39)5.2.2 煤矿安全需要 (41)5.2.3 煤矿视频现状存在问题 (42)5.3视频监控总体设计 (42)5.4设备选型 (45)结论 (49)致谢 (50)IV参考文献 (51)附录1 (52)附录2 (57)附录3 (60)附录4 (62)附录5 (64)附录6 (70)V绪论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一次性能源中,所占比例在70%以上。
现代科学技术在应急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人民安居乐业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全面加强了应急预案体系、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特别是以公共安全科技和信息技术为支撑,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应用和研究给予大力支持,建立了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保障体系,加强了公共安全应急风险评价、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等能力,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在应急监测预警中,应该加强监测技术装备的轻便性、易用性、耐用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确保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等的限制,实现跨区域、大范围内的统一监控、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和资源共享,满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要求。
我国政府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积极建立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加快应急管理技术及装备开发,一些成熟的技术(如监测监控技术、卫星雷达遥感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移动监控指挥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应急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监测监控技术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监测监控主要包括现场图像监控和环境条件堕迎两类。
通过监测监控,可以为决策部门快速、准确地提供突发事件的类别、分布、影响范围及发展态势等现场动态资料信息,能为有效控制影响范围、缩短持续时间、将损失减到最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确保对事件的快速处置。
(一)现场图像监控现场图像监控是指为了国家安全利益或者公共安全,利用移动摄像头或事发现场已有摄像头,通过网络与室内监视中心相连,对事件发生区域内特定的地点、范围进行监视,将现场的图像、语音、数据快速传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不进入现场也能进行监控。
煤矿事故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制度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我矿事故监测监控和预警工作机制, 切实加强重大危(wei)险源的安全管理,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机构及职责为确保事故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成立事故监测、监控、预警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副组长:党委书记、总工、生产、安全、机电副矿长、工会主席及各专业分管副总工. 成员单位:安全、调度、技术、机电、综合办、劳资、企管、财务、总务、仓库、工会、物业、医院、保卫等科室负责人及工区负责人。
二、事故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及预防措施(一)矿井瓦斯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装备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按规定配备瓦斯传感器实现 24 小时连续检测.(2)瓦斯检查员按规定检查瓦斯。
(3)有关人员按规定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者甲烷氧 17 气两用检测报警仪随时检测.(4)放炮地点严格实行“一炮三检” 。
(5)瓦斯检测报警仪、瓦斯传感器等仪器仪表按规定周期校验和强检,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主要预防措施(1)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应采用独立通风;(2)掘进巷道应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 ;(3)局部通风机禁止产生循环风;停工期间,不许停风等预防措施。
(4)建立完善井下防尘供水系统;(5)回采工作面采取煤层注水,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综采工作面支架按规定安装架间喷雾和放煤口喷雾,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安设一道净化水幕,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安设 2 道净化水幕;(6)掘进工作面防尘措施采用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实施短壁静压注水,实行放炮喷雾,放炮先后对距工作面 20 米范围内巷帮周边进行冲洗,锚喷巷道必须安装水射流除尘风机;(7)各输送机转载点、煤仓口等必须安装喷雾装置;井下接尘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3。
事故预警的条件(1)安全监测系统自动报警或者井下管理、个体巡回检测、检修等井下工作人员发现井下作业地点或者途径巷道有瓦斯超限、自燃等预兆时.(二)矿井煤尘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按粉尘防治规范要求,配备专职测尘人员和仪器仪表,进行粉尘测定工作。
KJ24煤矿顶板与冲击地压监测系统的安装与运行大隆矿田旭摘要大隆矿应用KJ24煤矿顶板与冲击地压监测系统,实现了东二1507综采工作面应力变化实时监测,提升了工作面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精度和研判能力。
关键词监测冲击地压应力变化预测预报KJ24煤矿顶板与冲击地压监测系统,凭借多元化的尖端通讯网络技术,将生产矿井顶板动态参数传输至地面计算机监测网络,通过监测分析软件,实现实时监测报警,通过局域网、广域网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对生产矿井进行顶板压力及围岩应力实时观测,利于分析矿压显现规律、对冲击地压进行监测预警,从而更好地指导安全生产。
为继续发展和巩固矿井安全生产局面,提升煤矿动力灾害预防能力水平,大隆矿应用KJ24煤矿顶板与冲击地压监测系统,实现了东二1507综采工作面应力变化实时监测,取得良好的效果。
1综采工作面概况大隆矿二水平东二1507综采工作面,位于二水平东二采区的中部,东侧以F13断层为界;南侧以F9断层为界;西侧以二水平东二1509设计工作面为界;北侧以二水平东二大巷保护煤柱为界。
工作面平均面长762m,工作面宽199m,面积152369㎡,标高-516.8~-541.8m。
所采煤层为15煤层,复合煤层。
煤层厚度最大为1.71m,厚度最小为1.64m,平均厚度1.69m;煤质较好。
煤层含多层夹石,单层最大厚度0.13m,煤层中夹石平均厚度0.12m。
15煤层上覆为14煤层,平均层间距为32.75m。
下伏16煤层,层间距35.0m,最大厚度为1.30m,最小厚度为0.62m,平均厚度为1.10m,局部不可采。
15煤层自燃发火期为3~6个月。
15煤层伪顶为炭质泥岩,最大厚度0.20m,最小厚度0m,平均厚度0.10m,灰黑色,破碎。
15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最大厚度5.0m,最小厚度0m,平均厚度1.80m,灰色,较破碎。
15煤层老顶为粗砂岩、细砂岩,最大厚度32.39m,最小厚度24.30m,平均厚度30.85m。
监测监控故障应急处理措施第一章三大系统基本情况一、KJ90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简介1、系统组成:系统主要由地面监控主机、核心交换机、集成平台软件、防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防火墙、接入网关、监控站、控制器、传输光缆及双绞线等组成。
2、主要功能特点:通讯方式采用多主并发通讯技术,采用开放式的TCP/IP协议,IP地址设置。
采用冗余环网和双电源工作模式,某个节点和线路故障不影响整个平台通讯,自恢复时间短,传输介质支持光纤多模,满足矿井巷道分支特点,结构灵活。
3、主要技术参数:传输方式: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通讯速率: 10/100M;100/1000M通讯模式:多主并发控制时间: ≤ 1s协议标准:TCP/IP冗余恢复: ≤ 0.3s信号汇接:Ethernet,RS485,CAN等4、主要覆盖范围:1301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进风巷的瓦斯监测1301采煤机远程控制1303掘进工作面瓦斯监测、掘进机远程控制西轨道巷掘进工作面瓦斯监测、掘进机远程控制西皮带巷掘进工作面瓦斯监测、掘进机远程控制主副井筒温度、总回风巷的瓦斯、co、风速等监测主皮带烟雾、风速监测等二、KJ22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基本情况系统有地面机房设备和井下定位基站组成。
地面设备:机房配备有人员定位系统监控主机一台,接收井下基站上传的人员信息;有数据服务器两台,安装有KJ222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考勤系统,采用双机热备软件,用以处理和保存监控主机接收的数据信息;调度台设有客户端,用以对于下井人员信息的录入、定位卡管理、当前井下人员信息的浏览、井下轨迹查询等;井口设置有人员定位卡查询机,便于员工随时核对识别卡信息。
井下设备:主要在副井口、副井底、各巷道交叉口、工作面等区域安装有人员定位基站。
基站之间采用485通信电缆进行信息传输。
系统功能:KJ222(A)井下人员定位考勤系统采用国际最新RFID技术,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干部跟班下井情况、井下人员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入井、升井时间及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
宝积山煤矿KJ24矿压监测系统管理维护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矿压观测设备、仪器的日常维护管理,提高设备效率,确保矿压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矿压动力显现的预测预报及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1、矿压观测仪器的使用、日常维护及管理由所在安装单位负责(在矿压防治小组成立之前,此项工作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及时协同设备厂家对仪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检修和维护。
2、生产技术部部要指定1人定期或不定期对矿压监测设备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对查处的问题要监督落实整改。
3、各区队对自己所属区域的矿压监测设备仪器要切实加强维护,并教育本队职工爱护设备仪器,不得随意破坏。
4、按照现有的设备仪器及安装线路敷设的实际情况,对安装设备仪器进行具体划分。
一、KJ24矿压监测系统:1、调度监测中心地面主机地面光端、井下光端机、两光端机之间的通讯光缆,设备非人为造成的故障,由调度监测中心负责维护。
2、井下705综放工作面安装6台YHY60W(A)矿用本安型数字压力计,705综放工作面超前支护段安装一组GZY60W(A)矿用本安型钻孔应力传感器(12m、6m各一个),2台KJ24-FW矿用本安型压力监测子站,包括705运输顺槽下口矿用本安型压力监测子站与1090平巷卡轨车光端机间电缆、矿用本安电源、综放队负责日常维护,由本队技术员、技术队长负责管理。
3、706运输顺槽160米处安装3台GMY30W锚杆/锚索应力传感器,1台GUW240W围岩移动传感器,1台KJ24-FW矿用本安型压力监测子站,包括706运输顺槽矿用本安型压力监测子站与1090平巷卡轨车光端机间电缆、矿用本安电源、综掘一队负责日常维护,由本队技术员、技术队长负责管理。
4、工作面回采结束后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对设备(矿用本安型数字压力计、矿用本安型钻孔应力传感器表头、矿用本安型压力监测子站、矿用本安电源、电缆)进行回收,综放队负责具体工作。
5、新综放工作面的安装由调度监测中心、生产技术部、综放队协助厂家技术人员、负责对设备(本安电源动力线、电缆)进行安装,调度监测中心负责通讯光缆的接通。
**煤矿防治冲击地压工作情况汇报材料尊敬的辽宁煤监局领导及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莅临我矿调研座谈指导,根据调研通知要求。
现将我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矿井概况**井田位于辽宁省**。
处于铁法煤田的西南部,井田南北走向长6.77km,东西倾斜宽3.13km,井田面积为21.2km²,批准开采标高80.59m至-1100m。
井田北与大隆井田毗邻、东邻晓南井田、南以煤层最低可采线为界、西以F55、F56号断层为界,井田边界煤柱为40m。
矿井于1981年开始施工建设,于1990年11月15日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300万t/a。
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390万t/a(2010年复核),2016年12月,生产能力核定为330万t/a;2019年6月,重新核定生产能力为240万t/a。
矿井开拓方式为竖井两水平集中大巷上下山开拓。
现生产水平为–600m,生产采区有北一、北二、南二及南五四个采区。
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通风方式为分区式。
中央主井、中央副井和南入风井入风,中央风井和南排风井回风。
本井田地层由第四系、白垩系、前震旦系地层组成。
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阜新组,共有45个煤分层,其中10个主采层,分别为2-3、4-2、7-2、8、9 、12、13、14-1、15-2、16煤层,现开采煤层为2-3、4-2、7-2、9、12煤层。
矿井煤种主要为长焰煤、不粘煤、气煤。
煤层自然发火期1~3个月,煤尘普遍具有爆炸性,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井田总体为一走向南北的不对称向斜。
煤层大部平缓,倾角一般在5~8°之间,南翼和西翼较陡,倾角一般在20~32°之间,但面积不大且都靠近煤矿边界。
煤矿内断层构造比较发育,共发育大小断层(落差≥5m)45条,其中生产实见25条。
断层密度2.12条/km2,其中边界断层10条,煤矿内35条。
**井田处于铁法煤田岩浆活动最为发育的地区,岩浆活动形式可分为侵入与喷发两种,侵入岩对煤系和煤层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喷发岩一般无大的影响。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3 年第 42 卷第 7 期绝热加速量热仪在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吴展华1,2,盛敏1,2(1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 200237;2 华东理工大学反应安全中心,上海 200237)摘要:绝热加速量热仪(ARC )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反应安全风险评估中。
本文在总结ARC 在反应安全风险评估中应用的基础上,指出在进行ARC 测试时一些常见问题一直被人忽略,这些问题中一部分是可以通过更好地设计实验方法来避免,如进样量过少、样品池的不兼容性和样品低温反应等问题;另外一部分是仪器自身的问题,需要了解其根本原因从而避免使用错误的数据得出错误的结论,如绝热炉最大温升速率限制、压力链接接头的热损失、压力链接管道中的蒸气冷凝和温升速率较大时ARC 样品温度测量准确性等问题。
本文就这些问题作系统性分析,旨在提醒科研学者可以更好地设计实验和解读数据。
文中分析得出结论:推荐ARC 进样量为4g 左右,选择与测试样品兼容的样品池,尽量使用新制备的样品做测试,且能分辨当样品的最大温升速率大于ARC 绝热炉的最大温升速率时的非绝热数据。
文章总结以上几种方法为在工艺反应安全风险评估中更准确地使用ARC 数据提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化学反应;不稳定性;测量;绝热加速量热仪;反应安全风险评估中图分类号:TQ01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23)07-3374-09Pitfalls of accelerating rate calorimeter for reactivity hazard evaluationand risk assessmentWU Zhanhua 1,2,SHENG Min 1,2(1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200237, China; 2 Reactivity and Chemical Safety Center,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200237, China)Abstract: The accelerating rate calorimeter (ARC)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reactivity hazard evalu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application of ARC in reaction safety risk assessmen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many pitfalls users may run into when doing ARC tests. Some of them can be avoided by careful experiment design, such as insufficient sample loading, sample cell incompatibility, and the tested sample reaction at ambient temperature. The other pitfalls are caused by the instrument limitations, such as the limit of maximum temperature rate due to furnace heating limit, heat loss to pressure through fittings, condensation issues in pressure tubing, and the accuracy of sampl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when the self-heat rate is large.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these pitfalls to provide other researchers with a reference for better designing experiments and interpreting data. The analysis concludes that the following are recommended for ARC test: about 4g sample load, selection of a特约评述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3-0509收稿日期:2023-04-03;修改稿日期:2023-05-17。
信息系统工程 │ 2018.9.2082TECHNOLOGY 技术应用摘要:管道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弧光和不同程度的溅射,为防止对接近的无关人员造成损伤,需在焊机周围设置伸缩式隔离带。
但是布置过程麻烦,灵活性差,且会限制操作人员的活动。
针对此应用场景设计了一种基于2.4G无线通信的接近预警系统,可通过改变发射功率轻松改变检测范围,发送端采用超低功耗设计,使用纽扣电池供电,可随身携带。
除接收端需要接上电源线外,其余部分不需布线,布置非常灵活。
本系统可支持一对多检测,通过声、光两种方式提示,可适用于多种应用场合。
关键词:管道焊接;2.4G无线;接近预警;超低功耗;一对多检测一、前言本文设计的基于2.4G 无线通信的接近预警系统,分为接收端和发送端两种配件,接收端固定在目标物体上,比如管道焊接设备上,发送端使用纽扣电池供电,超低功耗设计可保证持久续航,小型化的设计可由相关人员随身携带[1]。
布置灵活,除了接收端的电源,其余部分不需要布线,不占用空间,不会限制操作人员,且通过警示灯和蜂鸣器两种提示方式,提示效果更明显。
二、方案设计接近预警系统分两种部件:接收端和发送端。
接收端固定在需要做接近预警的目标物体上,发送端由人员随身携带,当发送端位于接收端的设定距离范围内时,接收端警示灯会亮起,并发出警报声。
一个接收端可以对应多个发送端,任何一个发送端靠近时都会触发警报,当所有发送端都远离并超出设定范围后,接收端在一定延时后停止警报。
如图1中所示,大圆为设定的距离范围,此时发送端3和4位于圈内,接收端的警示灯和警报声会被触发。
图1 预警系统现场布置工作图三、发送端设计发送端电路主要由CR2032纽扣电池、单片机STC15W408AS 和2.4G 无线通信芯片BK2425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发送端电路图发送端的供电由一颗CR2032纽扣电池提供,单片机的主要功能包括2.4G 芯片的驱动、收发信息的解析和定时唤醒,2.4G 芯片主要负责信息的无线收发。
浅谈KJ2000N安全监控系统瓦斯传感器冒“大数”误报警的解决方案张旭亮1王海兵2吕优21.阳煤集团寿阳煤炭管理公司;2.阳煤集团新元公司通风部【摘要】矿的瓦斯灾害时有发生,不仅威胁井下人员生命,摧毁矿井设施,迫使矿井停产,而且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抢险救灾。
因此,瓦斯检测准确和断电灵敏可靠是预防瓦斯事故的关键。
由于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存在各种电磁波干扰,有时会造成瓦斯检测“大数”现象,影响瓦斯数据的真实性,本文通过分析“大数”产生原因,并采取了相应了措施,大大减少甚至杜绝了监控系统冒大数现象。
【关键词】监控系统冒大数处理方案一、概述根据“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十六字方针及《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和要求,我国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陆续装备了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这大大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但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开发、安装、使用、管理及维护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瓦斯治理十六字方针是根据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在认真总结借鉴国内外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瓦斯防治工作规律性和瓦斯治理3个最基本环节的高度总结和概括。
“制表达标”是瓦斯防治的基础,是从源头上治理瓦斯灾害的治本之策;“监控有效”是预防瓦斯事故的重要防线和保障措施;“通风可靠”是防治瓦斯最基本的生产管理措施,是防止井下瓦斯积聚的先决条件。
由于“监控有效”是预防瓦斯事故的重要防线和保障措施,因此,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稳定可靠尤其重要。
二、KJ2000N监控系统甲烷传感器目前存在“冒大数”难以解决的问题KJ2000N系统采用新型的宽带工业以太网+CAN总线传输平台,实现全数字化数据传输,主干网采用工业以太网,为光纤冗余环网结构,尽管使用了光纤传输,依旧没有解决冒大数的顽疾,因为传感器信号向分站传输采用了200-1000Hz频率制式,分__________站采用脉冲计数方式工作,抗干扰防卫能力很差,极容易在此环节上引入干扰,现场的干扰源有以下5个来源:1.井下变频设备工作时会释放强烈的电磁干扰,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严重污染了电源环境,如有沿动力线架设的传感器电缆,干扰信号可以轻易耦合进分站的传感器端口,轻则造成假数干扰,严重会阻塞分站通信,甚至造成分站C。
kj热量单位热量单位是描述物体内部分子排列状态、分子运动速度以及物质传递热能的常用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用焦耳(J)作为衡量热量的基本单位,而在化学中,卡路里(cal)也是常用的热量单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热量单位kj的含义和应用。
热量单位kj是指千焦耳的缩写,1kj等于1000J。
焦耳是衡量物体传递热量的基本单位,定义为当1牛的力作用于1公斤物体使其移动1米时,做功的大小为1焦耳。
热量单位kj也是衡量物体吸收或释放热量的标准单位。
在物理或化学实验中,常用kj作为热量单位。
如果需要将其他热量单位转换为kj,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进行换算:1卡路里=4.184焦耳(J)1kj=1000J1卡路里=4.184J=0.004184kj。
同样的,1kj=239.01卡路里=239.01kcal。
热量单位kj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物质在传递热量或释放热量时所涉及的能量大小。
在化学反应中,可以通过计算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来评估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热量单位kj通常被用作计算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如焓变、熵变和自由能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热量单位kj来描述食物中的能量含量。
常见的饮料罐装的热量通常以kj为单位。
这样,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地选择适合自己能量需求的食品和饮料。
4. 结论5. kj与其他热量单位的比较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热量单位的选择通常取决于特定的应用需求。
除了kj之外,常见的热量单位包括焦耳(J)、卡路里(cal)、英热单位(BTU)等。
这些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下:1kJ = 1000J1cal = 4.184Jkj的优点在于它的单位适中,比较容易理解,而且与其他常用的国际单位制相互转换比较方便。
由于kj的数量级比较大,使用kj作为热量单位可以避免过多的小数点和科学计数法,使数据更加清晰和易读。
6. kj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在化学反应中,热量单位kj常用于描述反应的热效应。
最常见的是焓变(ΔH),它是指在恒压条件下,反应前后系统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KJ24监测预警应用问题
问题一:KJ24钻孔应力计预警值确定的流程、方法。
(无法确定预警值,这两套系统在矿上无法得到实际应用,每天接收数据无法切实应用,贵方安装调试KJ24系统,在各矿应用过程中,肯定协助出过相关技术报告,集团检查一直要求做出预警值及完整的确定流程。
)
答:
冲击地压实时在线监测系统是基于钻屑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大量的现场监测数据和理论研究找出岩层运动、支撑压力、钻屑量与钻孔围岩应力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得到典型煤层条件下“钻屑量-绝对应力-相对应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时在线监测工作面前方相对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实现冲击地压危险区和危险程度的实时监测预警和预报。
采用钻屑法对初始预警值进行标定,从而确定预警阀值,当煤体应力超过预警阀值时系统将自动报警。
预警级别划分为绿色、黄色、红色三级,系统安装初期要根据周围矿井或工作面防冲经验确定一套预警值,初始理论预警值可设置如下:
后期结合本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利用钻屑法进行检验,找出应力预警值与临界钻屑量的关系,从而确定适合当前工作面的预警值。
具体方法如下:
应力在线监测系统预报冲击地压的一般准则:
(1)不发生冲击地压准则
1:全绿色——所有测点均小于预警值
2:一组黄色+过程判断——三天内无明显增加
3:一组红色+过程判断——一天内无明显增加
(2)发生冲击地压准则
1:两组及以上红色预警——停产、卸压
2:两组及以上黄色预警+钻屑量超限或动压明显——停产、卸压
3:一组红色预警+过程判断——一天内明显增加且钻屑量超限或动压明显,局部冲击;变化小或下降,钻屑量不超限,不发生冲击。
(3)预警处理方法
1:绿色预警
当所有测点压力均处于绿色预警范围时,说明该区域内无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性或卸压效果显著,只需进行常规钻屑量检验。
2:黄色预警
出现一组黄色预警时需要下一检修班在预警点附近钻屑检验,若煤粉超量或动压明显则需要立即进行大直径钻孔卸压;若不超量且无明显动压显现,则只需加强该测点附近的应力观测;
当黄色预警出现两组以上时则需要进行大直径钻孔卸压;
3:红色预警
监测区域内出现一组红色预警时,需要下一检修班在预警点附近进行大直径钻孔卸压及钻屑法检验,分析预警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当红色预警出现两组以上时需要停产并分析原因,采取适当措施卸压直至达到安全范围;
(4)冲击地压治理流程
根据发生冲击地压的成因和机理,防治措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防范措施;另一类是解危措施。
A、防范措施
一是降低应力的集中程度;二是改变煤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减弱积聚弹性能的能力和释放速率。
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是防治冲击地压的主要前提。
B、解危措施:深孔大直径钻孔卸压、爆破卸压、诱发爆破、煤层预注水等,应视具体情况适当采取相应措施。
问题二:KJ24锚杆(索)应力计,预警值确定的流程、方法。
答:
根据锚杆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现场经验来确定红色报警值,后期根据该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适合当前工作面的报警值。
一般公式:P=F/S ,传感器有效受力面积S=3950mm2,换算关系1MPa≈0.395t,1t≈2.53MPa
锚杆参数:预应力6t=6*2.53MPa=15.18MPa,屈服强度16.018t=16.018*2.53MPa=40.53MPa,抗拉强度21.143t=21.143*2.53MPa=53.49MPa
矿上安装传感器时初始预应力控制在4-7MPa,受工作面推采影响,传感器应力值会增加,所测数据为相对应力值,为保证工作面生产安全,将报警值暂设为30MPa,后期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
初始理论报警值可设置如下:
监测区域内出现红色报警时,表明锚杆所受应力已经接近或达到其本身的屈服、抗拉强度,并且在一段时间内,锚杆会因
应力过大而断裂,此时,我们应该勘察现场、分析报警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当锚杆受力过大时,部分锚杆会被拉断而失效,应该视情况及时补打锚杆,以免发生更大的事故。
当工作面巷道内发生大面积锚杆断裂时,应该在补打锚杆的同时,对局部顶板破碎处及时进行架棚支护等技术措施,以免发生巷道内大面积掉顶事故。
问题三:KJ24钻孔应力计预警值确定后,超过预警值时需要采取的一般解危措施报告。
答:参照问题一部分内容。
问题四:KJ24锚杆(索)应力计预警值确定后,超过预警值时需要采取的一般解危措施报告。
其中,顶板锚杆锚索应力超标,如何解危卸压。
答:参照问题二部分内容。
问题五:KJ24钻孔应力计和KJ24锚杆(索)应力计的技术原理,方便给领导讲解。
答:
1、矿用本安型钻孔应力传感器(简称应力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因采动影响煤层或岩层内部应力场的变化,具有光控数
显功能,通过控制光线明暗唤醒数码管,LED显示当前监测点处的实时应力值。
采用应力计监测煤体垂直应力变化趋势,在煤体内安装油压式应力计,随着煤体应力的增大,应力计的油压增大,通过A/D转换将油压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以无线信号的形式传输至附近监测子站,继而通过通信线将信号传至井下光端机,借助单模光纤传至地面光端机,接入监测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显示、处理。
2、锚杆受力监测是巷道矿压监测的重要内容。
通过监测锚杆受力大小与分布,可比较全面的了解锚杆的工作状况,判
断锚杆是否发生屈服和破断,评价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锚杆支护是否合理,并根据监测数据提出对支护设计修改的建议。
安装于锚杆一端的压力盒采集锚杆受力并将其转化为油压信号,接入压力分机A/D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以无线信号的形式传输至附近监测子站,继而通过通信线将信号传至井下光端机,借助单模光纤传至地面光端机,接入监测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显示、处理。
3、应力监测是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锚杆受力监测是矿压观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冲击地压监测
具有一定的辅助参考意义。
以上问题,希望能找到可以参考的尽量多的报告,最好是WORD版本,领导要周四早晨拿出成文报告,麻烦您了。
注:每个矿区甚至是同一矿区的不同工作面,其冲击地压的机理、监测预警及防范、处理措施都不是完全一致的,各矿都是在前人经验基础上根据自身工作面实际情况不断摸索总结出切合实际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