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巩固辅导五十三
- 格式:docx
- 大小:935.13 KB
- 文档页数:22
物体的内能-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一、知识概述1.1 定义物体的内能指的是一个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能量总和,是物质的内部储存的能量。
一般用符号E表示。
1.2 特点物体内能是由于粒子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量,它具有以下特点:1.内能具有自身势能和热运动两个组成部分;2.物体的内能是一个状态函数,只与物体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历史过程无关;3.内能的大小不依赖于物质的形状、体积等因素,而仅和物质的质量有关。
1.3 应用物体的内能在生产、科研、生活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燃烧、冷却、变相态等过程都与物体的内能有关。
二、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内能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内能的计算方法;3.了解内能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内能的定义和特点;2.内能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1.内能与热的等价性的理解;2.内能的计算方法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5.1 活动1:引入内能的概念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物体,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具有哪些内部因素影响其能量变化,从而引出物体的内能的概念。
5.2 活动2:内能的计算方法教师通过示意图等手段,解析物体内能的计算方法,要求学生理解并记忆相关的公式及其应用。
5.3 活动3:内能的应用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内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燃烧、冷却、变相态等过程。
六、教学练习6.1 练习1某学生用0.2千克水加热至100℃,过程中吸收了20千焦的热量。
求水的内能增加多少?解答:水的沸点为100℃,在常压下每克水可吸收4200焦耳的热量,因此0.2千克水吸收的热量为201000焦耳。
根据内能的定义,可得水的内能增加了201000焦耳。
6.2 练习2某燃料的燃烧焓为10.0千焦/克,燃烧1克该燃料能获得多少焦耳的热量?解答:根据燃烧焓的定义,该燃料燃烧1克可获得10.0千焦的热量,即1克该燃料可获得10.0*1000焦耳的热量。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了物体的内能的定义、特点、计算方法和应用。
2019-2020学年度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一节物体的内能复习巩固三第1题【单选题】关于温度、热量、比热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吸了热C、0℃的冰块,内能可能为零D、一碗水倒掉一半后,内能减小【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现象与物理知识相对应的是( )A、飞机起飞——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B、磁铁能吸引大头针——分子间存在引力C、灰尘在空中飞舞——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对生活中的实例或现象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很难拉断,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足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C、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物体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可能升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家里的空气开关的最大额定电流越大越好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如图,把一块金属镓固体静止放在手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滴,像雨后荷叶上的水珠,在手心滚来滚去.据此奇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镓液化,需要吸热B、金属镓熔点低于手的温度C、手对金属镓做功,使其内能增大D、金属镓在变成液滴过程中,温度持续升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越大【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______。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知识点1内能1.分子因做而具有的动能叫做分子动能。
由于分子之间存在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选填“所有”或“部分”)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单位是。
2.如图-1所示,甲、乙、丙三杯水的内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图-13.下面有关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具有内能时,就一定具有机械能B.物体具有机械能时,同时也具有内能C.物体不具有机械能时,它也不具有内能D.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因此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同4.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甲物体比乙物体的温度高,这说明()A.甲物体的内能大B.乙物体的内能大C.甲、乙两物体的内能一样大D.甲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剧烈知识点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5.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和。
其中,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和。
太阳的光和热是通过的方式传到地球的。
6.如图-2所示,当将活塞迅速下压时,活塞对筒内部的空气,空气的内能,温度,这说明:。
图-27.“钻木”能“取火”,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选填“等效”或“不等效”)的。
8.写出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变热:。
(2)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3)热鸡蛋放到冷水中变凉:。
(4)一盆冷水放在太阳下晒热:。
(5)搓手感到手变热:。
(6)冬天往手上呵气,感到手变暖和:。
(7)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烫:。
9.下列过程,通过热传递增加物体内能的是()A.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B.压缩筒内空气,使乙醚达到着火点C.铁片在室外被太阳晒热D.流星在空气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知识点3热量10.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间叫热量,热量通常用字母表示,常用单位是,符号为。
11.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热量越多B.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热量也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能力提升】12.如图-3所示的现象中,使物体内能减小的是()图-313.[2019·广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内能越大C.甲物体传递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D.扩散现象中,分子能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14.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管外安装好纸火箭外壳。
《物体的内能》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1. 熟练掌握内能的概念和性质;2. 理解温度、热量和内能之间的关系;3. 能够运用内能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1. 选择题:(1)物体的内能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多选)a. 物体的温度b. 物体的体积c. 物体的状态d. 物质分子的多少(2)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如何变化?(单选)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2. 填空题:(1)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包括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______和______。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量可以从______物体传递到______物体。
3. 简答题:解释以下现象,为什么天气寒冷时,棒冰会冒白气?4. 实验题:通过实验探究,测量某金属块的比热容。
实验材料包括金属块、水、温度计、电热器、支架等。
请设计实验步骤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确保正确使用物理术语;2. 结合课本知识,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 实验题需按照要求操作并记录数据,分析结论;4. 鼓励创新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1)是否理解并掌握内能的概念和性质;(2)能否正确运用温度、热量和内能之间的关系;(3)能否运用内能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实验题的完成情况,包括操作规范、数据记录与分析等。
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给出综合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通过本次作业,教师将收集到学生对内能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运用内能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困难和问题。
教师将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加强薄弱环节的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也将鼓励学生根据反馈,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寻找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通过《物体的内能》这一课时的作业设计,我们期望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内能的概念和性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节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3.1物体的内能学案新版沪科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难点:内能与温度有关。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一)、复习复习机械能的知识。
通过事例说明物体怎样才能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要特别强调由于地球和地面上的物体相互吸引,才使地面上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二)、情景导入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出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引入新课——内能。
【自主预习案】阅读教材,完成下列任务。
1、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于。
2、分子动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在不停地做,像所有运动的物体具有能一样,物体内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称为分子动能。
3、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这种作用力好似分子间连着一个看不见的弹簧一样,在弹簧被压缩或被拉伸时,弹簧具有。
当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时,分子间的“无形弹簧”被压缩或被拉伸,具有的势能叫。
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5、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内能的单位是。
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
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有关。
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的动能和势能。
沪科版初三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13.1物体的内能一、知能目标1.理解什么是内能2. 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3. 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知识回顾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所有叫做;单位。
(1)影响物体内能的因数:、、、、。
(2)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同一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也可以发生变化,比如晶体的,液体的。
2.改变内能的途径是:和。
(1)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___ ,温度____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内能____ ,温度__ _。
(2)物体吸热,内能___ ,温度___ ;物体放热,内能___ ___,温度______ _。
(3)物体的内能变化要同时考虑做功和热传递。
三、诊断练习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B.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D.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了,内能就为零2.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而没有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A.热量 B.温度 C.比热 D.质量3.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用砂轮磨刀,刀的温度升高4.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杯里的水 B.人晒太阳觉得暖和C.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D.用打气筒打气,筒壁会发热5.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下图中物体的内能减少的是( )6.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C.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7.用热量、温度、内能三个物理量填空。
今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物体吸热温度升高,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8.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
2019-2020学年度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一节物体的内能巩固辅导五十三➢第1题【单选题】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搓动双手感到暖和B、用嘴向手“哈气”感到暖和C、冬天晒太阳感到暖和D、围坐火炉烤火感到暖和【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擦燃火柴B、炭火烤肉C、用热水袋取暖D、用冷毛巾降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现象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天在火炉边烤火B、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C、用酒精灯把烧杯中的水烧开D、用酒精灯把烧杯中的水烧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事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流星穿过大气层时发热发光B、冬天,嘴对着双手哈气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D、不锈钢汤勺放在热汤中【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厨房中的一些现象或做法与其对应知识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表明醋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用高压锅煲汤﹣﹣利用降低锅内气压来提高水的沸点C、燃气灶点燃﹣﹣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炒菜时﹣﹣主要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菜的内能【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只与温度有关B、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内能也越大C、0℃的冰块不具有内能D、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热传递时热量可能从内能小的物体传向内能大的物体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关于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B、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橡胶塞推出,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原理与此相同C、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D、金属管装有少量酒精,反复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管内酒精沸腾【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答案】:【解析】:➢第11题【多选题】在学习了内能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后,同学们在一起梳理知识时交流了以下想法,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B、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量的相互转化C、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D、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总会有损耗,但能量的总量总保持不变【答案】:【解析】:➢第12题【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D、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
【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用热水袋取暖是利用______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饭菜做好时,厨房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这是______现象.A3.0×10^8<\/sup>m\/sB热传递C扩散【答案】:【解析】:用水冷却鸡蛋,鸡蛋的温度降低,内能______,这是通过______改变了鸡蛋的内能;若水的质量为0.2kg,水温升高了10℃,则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
【答案】:【解析】:➢第16题【填空题】许多家庭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通过______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装有40kg水的热水器温度升高25℃,水的内能增加了______J .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答案】:【解析】:秸杆焚烧严重污染空气,是造成当前雾霾严重的因素之一.可将其回收制成秸杆煤.完全燃烧0.2kg秸杆煤可放出______?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20kg、初温为20℃的水吸收,可使水温升高至______℃,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的.[c水=4.2×10^3 J/(kg?℃),q秸杆煤=2.1×10^7J/kg].A4.2×10^6<\/sup>B、70C热传递【答案】:【解析】:➢第18题【填空题】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同时试管口有______产生,这说明______的内能减少了.这个实验虽然简单,却基本展示了热机的工作原理.其中水蒸气推动塞子飞出过程中的主要能量转化同热机工作时的______?冲程相同.A、白雾B、水蒸气C、做功【答案】:【解析】:➢第19题【填空题】许多同学喜欢吃烤肉串,用炭火烤肉的过程是利用______的方式增加肉的内能的,木炭燃烧的过程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过程.但科学表明,经常吃烧烤食品有害健康.【答案】:【解析】:➢第20题【填空题】某物体与一弹簧连接,运动过程中,某时刻物体具有的动能为aJ,分子总动能为bJ,重力势能cJ为,内能为dJ,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J.则此时物体的机械能是______J,物体具有的分子的总势能是______J.【答案】:【解析】:➢第21题【填空题】如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筒壁发热,说明筒壁的内能______,使气筒壁内能发生变化的方式有______.【答案】:【解析】:➢第22题【填空题】如图所示,在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然后再向密闭的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来时,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这说明______.【答案】:【解析】:➢第23题【填空题】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塞子被弹出。
在塞子被弹出的过程中,水蒸气的______能转化成塞子的______能。
该过程与汽油机的______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答案】:【解析】:➢第24题【填空题】央视一套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味道鲜美的微山湖炖鱼是济宁人民“舌尖上的美食”.炖鱼满屋飘香是由于______造成的,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______(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改变的.【答案】:【解析】:➢第25题【填空题】如图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
给瓶内的水打气,当瓶塞跳起时,可以看到容器中出现了雾。
这个实验说明了:物体对外______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其中“雾”的形成属于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解析】:➢第26题【填空题】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和乙,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______的比热容大.(选填“甲”或“乙”),所以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水,冬天用暖手宝暖手,是利用______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答案】:【解析】:➢第27题【填空题】压缩空气储能是一项全新的储能技术,它将多余电能利用压缩机把空气压缩到密闭容器中,该过程是通过______方式将能量转化为气体的内能并储存.需要时,使压缩空气膨胀推动机器转动,又将内能转化成______能,这一过程类似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冲程.A、做功B、机械C、做功【答案】:【解析】:➢第28题【填空题】如图是钢筋调直机结构示意图,该机工作时由电动机带动调直筒和牵引辊转动,牵引辊带动钢筋通过调直筒,这样就能把弯曲的钢筋调直,然后用铡刀把钢筋截断。
刚截断的钢筋,断头处温度很高,主要原因是______请根据钢筋调直机的构造和使用提出一个力学方面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______回答:______【答案】:【解析】:➢第29题【实验探究题】如图所示为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冷却时描绘的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室温为_________℃,其中______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______min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此时,牛奶的温度约为______℃.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象,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______.【答案】:无【解析】:➢第30题【综合题】鱼丸是福州特色小吃.煮鱼丸时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大了鱼丸的内能;鱼丸煮熟时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鱼丸熟了,厨房外也能闻到香味,这说明分子在______运动;若煮鱼丸的过程相当于将质量为1kg的水[C水=4.2×10^3J/(kg?℃)]从20℃加热至100℃,则煮鱼丸需要的热量是______J【答案】: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