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无机第一
- 格式:ppt
- 大小:4.49 MB
- 文档页数:32
高等无机化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无机化学的历史背景、基本概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无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无机化学的历史及基本概念1.无机化学的起源及发展2.元素及其周期律3.化学键的形成和键的性质4.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5.配位化学基础第二部分:无机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1.无机材料的应用2.无机药物的应用3.无机催化剂的应用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对无机化学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在实际应用中无机化学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以讲解和实践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方法:讲解1.讲解无机化学的历史背景、基本概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得到全面的了解。
2.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讲解,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实践1.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无机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为了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评估将采用以下方式:1.课堂表现评估:包括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等。
2.作业评估:根据作业质量评估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
3.考试评估:根据考试结果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准备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无机化学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
2.实验室器材和化学试剂。
3.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4.课件、PPT等教学辅助资料。
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无机化学的起源及发展、元素及周期律2课时化学键、键能与反应热2课时配位化学基础2课时无机材料、无机药物、无机催化剂3课时合计9课时教学总结本次无机化学教学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同时让他们理解无机化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整个教学过程也让学生对无机化学形成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仍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讨论,进一步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第1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习题参考答案1.解:1.00吨氨气可制取2.47吨硝酸。
2.解:氯气质量为2.9×103g 。
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33111-1222()(13.210-1.0110)kPa 32L 9.6d 101.325kPa 400L d n p p V n p V −×××===×× 4.解:pV MpV T nR mR== = 318 K 44.9=℃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i i n p p n=p (N 2) = 7.6×104 Pap (O 2) = 2.0×104 Pap (Ar) =1×103 Pa 6.解:(1) 0.114mol; 2(CO )n =2(CO )p = 42.8710 Pa ×(2)22(N )(O )(CO )p p p p 2=−−43.7910Pa =×(3)4224(O )(CO ) 2.6710Pa 0.2869.3310Pan p n p ×===× 7.解:(1)p (H 2) =95.43 kPa(2)m (H 2) = pVM = 0.194 g 8.解:(1)ξ = 5.0 mol(2)ξ = 2.5 mol结论: 反应进度(ξ)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 Δp − p ΔV = 0.771 kJ10.解: (1)V 1 = 38.310×-3 m 3= 38.3L(2) T 2 = nRpV 2= 320 K (3)−W = − (−p ΔV ) = −502 J(4) ΔU = Q + W = -758 J(5) ΔH = Q p = -1260 J11.解:NH 3(g) + 45O 2(g) 298.15K ⎯⎯⎯⎯→标准态NO(g) + 23H 2O(g) = − 226.2 kJ·mol \m r H Δ−1 12.解:= Q m r H Δp = −89.5 kJ= − ΔnRTm r U Δm r H Δ= −96.9 kJ13.解:(1)C (s) + O 2 (g) → CO 2 (g)= (CO \m r H Δ\m f H Δ2, g) = −393.509 kJ·mol −1 21CO 2(g) + 21C(s) → CO(g) \m r H Δ = 86.229 kJ·mol −1CO(g) +31Fe 2O 3(s) → 32Fe(s) + CO 2(g) = −8.3 kJ·mol \m r H Δ−1 各反应之和= −315.6 kJ·mol \m r H Δ\m r H Δ−1。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2. 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RTV p =可得: RTpV M n ==m 则: mol /0.160.250L101.3kPa K 298K mol L kPa 315.8164.0-11g g pV mRT M ≈⨯⨯⋅⋅⋅⨯==-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4. 解:由题意可知,氮气为等温变化,氧气为等容变化 kPa 92.350.0mL2.00mL kPa 0.98211N 2=⨯==V V p p kPa 45.43333K 732kPa 0.53121O 2=⨯==K T T p p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kPa4.4792.345.4322O N ≈+=+=p p p 总7. 解: T =(273+15)K = 288K ; p 总 =100kPa ;V =1.20L 288K 时,p (H 2O)=1.71kPaM (Zn)=65.39则 p 氢气= (100-1.71)kPa = 98.29kPa mol 0493.0K288K mol L 8.315kPa L 20.18.29kPa 911-=⨯⋅⋅⋅⨯==-RT pV n 氢气根据: Zn(s) + 2HCl → ZnCl 2 + H 2(g)65.39g 1molm (Zn)=? 0.0493mol解得m (Zn)=3.22g则杂质的质量分数 w (杂质) = (3.45-3.22)/ 3.45 = 0.06714. 解:因溶液很稀,可设ρ ≈1 g·mL -1(1) 14113L mol 1054.1K293K mol L kPa 315.8kPa 10375-----⋅⨯=⋅⋅⋅⋅⨯=∏=RT c (2) mol g L L g cV m n m M /1069.6mol 1054.1010.50515.04143⨯=⋅⨯⨯⨯===--- 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069.6⨯ (3) K1086.2kg mol 1054.1mol kg K 86.14141----⨯=⋅⨯⨯⋅⋅=⋅=∆b K T f f K1088.7kg mol 1054.1mol kg K 512.05141----⨯=⋅⨯⨯⋅⋅=⋅=∆b K T b b (4)由于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的值太小,测量误差很大,所以这两种方法不适用。
高等无机化学陈慧兰pdf
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广泛普及,特别是智能终端的不断涌现,互联
网时代已经催生出一大批新型的数字教育产品。
陈慧兰的高等无机化学课程就是在这样一个现象中应运而生。
这门由陈慧兰教授撰写的《高等无机化学》PDF书籍,
旨在提供详细的理论解释。
陈慧兰老师将课程分成5大部分,每部分由 10 节课组成,着重强调如何正
确使用实验室和实地解决方案。
其中,第一部分包括氢化物、酸与盐碱基元素、氧化物等实验,第二部分涵盖配位化学、金属、卤族与无机配合物实验,第三部分集中介绍如何使用催化剂及各种化学反应来分解有机化合物,第四部分将深入探讨有机和无机反应,最后一部分则阐述核技术、可再生能源和可能影响环境的化学反应等内容。
陈慧兰教授所撰写的《高等无机化学》PDF下载有助于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常用
的化学概念,知识系统地学习化学,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深入掌握知识。
课程所涉及的实验均全面且深入,包括不同的实验材料以及实验环境和实验方案,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巩固,更方便地掌握实验技能。
《高等无机化学》PDF是一本实用性非常强的书籍,包含非常详细的相关内容,强调将知识同实践分散结合,对学生有着很大的益处,还因其完善的结构和视野尺度而受到学生的好评,享有很好的口碑。
第一章 气体与溶液2、 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RT V p =可得: RTpV M n ==m 则: mol /0.160.250L101.3kPa K 298K mol L kPa 315.8164.0-11g g pV mRT M ≈⨯⨯⋅⋅⋅⨯==- 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4、 解:由题意可知,氮气为等温变化,氧气为等容变化kPa 92.350.0mL2.00mL kPa 0.98211N 2=⨯==V V p p kPa 45.43333K 732kPa 0.53121O 2=⨯==K T T p p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kPa 4.4792.345.4322O N ≈+=+=p p p 总7、 解: T =(273+15)K = 288K; p 总 =100kPa; V =1、20L288K 时,p (H 2O)=1、71kPaM (Zn)=65、39则 p 氢气= (100-1、71)kPa = 98、29kPamol 0493.0K288K mol L 8.315kPa L 20.18.29kPa 911-=⨯⋅⋅⋅⨯==-RT pV n 氢气 根据: Zn(s) + 2HCl → ZnCl 2 + H 2(g)65、39g 1molm (Zn)=? 0、0493mol解得m (Zn)=3、22g则杂质的质量分数 w (杂质) = (3、45-3、22)/ 3、45 = 0、06714、 解:因溶液很稀,可设ρ ≈1 g·mL -1(1) 14113L m ol 1054.1K293K m ol L kPa 315.8kPa 10375-----⋅⨯=⋅⋅⋅⋅⨯=∏=RT c (2) mol g LL g cV m n m M /1069.6mol 1054.1010.50515.04143⨯=⋅⨯⨯⨯===--- 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069.6⨯(3) K 1086.2kg mol 1054.1mol kg K 86.14141----⨯=⋅⨯⨯⋅⋅=⋅=∆b K T f f K 1088.7kg mol 1054.1mol kg K 512.05141----⨯=⋅⨯⨯⋅⋅=⋅=∆b K T b b(4)由于沸点升高与凝固点下降的值太小,测量误差很大,所以这两种方法不适用。
高等无机化学简明教程第一章:导论高等无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无机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与有机化学侧重于碳基化合物的特性和反应机理不同,无机化学涵盖了从单质到无机化合物的广泛领域,包括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研究。
第二章: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原子结构是理解无机化学基础的关键。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则围绕核外运动,形成电子壳层。
这些电子层次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能力。
周期表则将所有已知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了分类,提供了对元素周期性性质的清晰理解。
第三章: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化学键的形成是无机化合物稳定性的基础。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是常见的化学键类型,它们决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晶体结构描述了固体中原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涉及晶格参数和晶胞结构的详细分析。
第四章:主要元素的化学特性无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是各种主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氢、氧、氮、碳、硫等元素在无机化学中具有关键作用,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制对于理解大自然中的化学过程至关重要。
第五章:过渡金属与配位化学过渡金属是无机化学中的核心研究对象之一,它们的特殊电子结构使得其在催化、电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有重要应用。
配位化学研究则探索了配合物的结构、配位数及其在催化剂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第六章:固体与配位化合物的应用无机化学的应用涵盖了从催化剂到材料科学的广泛领域。
无机材料如半导体、陶瓷、磁性材料和超导体在现代技术和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配位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对新材料的开发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七章:反应动力学与热力学理解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条件对于优化反应条件和预测反应结果至关重要。
反应速率、活化能和反应平衡常数是评估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和速率的关键参数。
第八章:核化学与放射性核化学研究探索了放射性元素的性质及其在医学和工业中的应用。
核反应、核衰变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对于生物医学研究和核能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