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布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布局参考学时:60学分: 3适用对象: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可就业岗位:园艺技术员等可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无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2、课程任务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布局这一新的农业生产业态及其发展,重点掌握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布局的相关理论基础、资源和产品,观光农业体验、市场营销、策划以及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布局的规划方法,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前后续课程前导课程:《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技术》、《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后续课程:《企业认知与见习》《现代农业技术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三、课程设计思路农业具有较强的观光、娱乐、休闲、科普、教育及文化价值;不仅能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能产生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利用之。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近年来从事生态现代农业的企业(农家乐、农庄、农场、农园、农家乐综合体)数量急剧增多,亟需农业旅游相关人才,也将是农业和旅游相关专业学生就业的方向。
学习好本课程既是农业发展的需要,也将为学生就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一)教学目标1、思政目标:(1)培养学生端正态度、严肃认真的学习风气;(2)培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 1、充分理解观光农业和休闲旅游的本质内涵,学习观光农业景观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同时基本掌握CAD制图等平面制图软件的使用。
2、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图片视频鉴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掌握学习内容,提高规划设计能力3、知识目标:本课程将在对现代农业、旅游休闲进行充分阐述的基础上,讲授现代农园规划设计基本理论、规划工作的方法步骤、观光农园规划的主要内容,然后对景观设计的构图法则、景观要素设计进行讲解,最后将让同学们学习基本的景观制图软件。
浅析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摘要:本文在我国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总结归纳了当前休闲农业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休闲农业景观设计要点与原则。
在此设计要点和原则指导下,设计并实现了马耳山乐农庄园景观规划,为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随着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健康成为城市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游山玩水,乐农赏景成为了大多游客的首选。
休闲农业则成为了为游人提供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娱乐、健身及教育、推广、示范等多种服务的新兴产业。
而现状很多园区的经营者都是为了快速追求的个人利益,而不注重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因此在景观规划上便出现了许多问题。
1、现状休闲农业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1)园区景观大同小异,没有自身特点。
休闲农业最重要的就是要景、情、味相融合,而现在很多休闲农业的开发投资商都是通过自身游玩看到休闲农业的收入可观性,便盲目地投资建设,根本没有经过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最后导致各个园区景观单调,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景点,使游客无论走到任何一处地方都是大同小异,没有可以令游客可观、可赏、可拍照的景点,最终导致游客稀少、经济效益低下。
(2)不注重农业文化景观的挖掘。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历史、农业技术、农器图谱、传统农作物、服饰、风俗习惯以及农作方式等是最足以见证我们农业的发展,然而现在很多休闲园区很少注重这方面农业文化景观的挖掘,其最终导致园区没有特殊的文化景观。
(3)人工化现象严重,不注重自然生态环境景观的营造。
现在许多休闲农业园区都是选在山清水秀具有农家氛围之地,游客来旅游的目的就是想体验这大自然的纯正农业景观,可投资商为了更好地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将原有的树林植被景观和山间小溪大手笔的利用人工技术进行改造,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这恰恰违背了游客游玩的真正目的。
2、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要点针对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在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规划,注重景观设计的变化和美感。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第1篇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项目旨在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打造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
二、规划目标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
2.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3. 打造农业休闲观光品牌,带动农民增收。
4.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三、规划原则1.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2.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3.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4.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
5. 利益共享,农民受益。
四、规划内容1. 农业生产区(1)粮食作物种植区:重点发展优质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确保粮食安全。
(2)经济作物种植区:发展特色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
(3)设施农业区:建设现代化温室、大棚等设施,发展高效农业。
2. 科技示范区(1)农业科研基地: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
(2)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 休闲观光区(1)农业体验园:设置亲子农场、农耕文化体验等,吸引游客参与。
(2)农业观光带:打造特色景观,展示现代农业风貌。
(3)休闲度假村:提供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满足游客需求。
4. 生态保护区(1)生态湿地:保护湿地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2)绿色廊道:构建生态廊道,提升园区景观品质。
(3)环保设施:加强环保设施建设,确保园区绿色发展。
五、实施步骤1. 调研与规划:开展区域资源调查,制定详细规划方案。
2.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水利、电力等。
3. 项目招商与实施:引进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分阶段实施项目。
4. 运营与管理:建立健全园区运营管理体系,确保园区可持续发展。
1、慈溪模式——⼯⼚化种养
慈溪坚持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把产业园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抓⼿、主平台,并引进国际⼀流企
江苏⽆锡锡⼭现代农业产业园
现代农业园区化发展引领风骚
规划总⽤地⾯积约92.427平⽅公⾥,其中核⼼区台创园占地8平⽅公⾥。
2016年,核⼼区模产值达5亿元,单位⾯积产值0.625亿元/平⽅公⾥。
1、园区化发展,组团式格局
产业园内农业园区空间覆盖、总体发展、运作管理和组织推进⽔平明显提升,农业园区化⾯积⽐重已达到46.9%,基本形成了以台创园为核⼼、重点园区为⾻⼲、村级园区为节点的组团式发展新格局。
1、利⽤资源优势,延伸农业产业链
先期依托草场资源发展观光旅游,撬动区域价值;后期植⼊特⾊民宿、⽂化体验等多元业态,以休闲度假功能、景观体验、多主题设施作为核⼼竞争⼒。
相继建⽴⼤量特⾊民宿和其他复合业态,逐渐成为知名的度假
本⽂节选⾃匠⼯团队的《江苏淮安(席桥)现代农业产业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节选)》项⽬。
2020·06一、园区类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一)代表性园区类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分类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的,农业景观多是以普通农作物为主,搭配一些乔灌木而形成的。
农业园区的景观造型、空间结构划分等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艺术园区:艺术园区是一个集画廊区、艺术投资机构区、艺术相关服务机构区的多元化、全方位功能的艺术平台。
注重艺术区景观规划设计,根据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底蕴使其具有城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属性。
教育园区:教育园区是一个多功能的场所,可以为学校师生提供生活、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空间。
在进行校园植物景观建设的同时应考虑校园植物配置基本原则,营造出具有可持续性的校园景观。
(二)园区类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理念第一,因地制宜,尊重历史。
在园区类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中应当对其使用功能及所在地段进行深入剖析,不断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做到充分尊重当地历史文化。
第二,注重空间环境,突出空间秩序。
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中心轴线以及现代景观规划的处理手法来布置园区景观。
例如主入口的疏散广场、中心广场等均可布置成轴线对称式来突出整个园区的轴线感、秩序感。
园区内的绿化区域、游憩小路等均可搭配一些与园区主题相契合的雕塑小品等园林要素来营造园区的主题氛围。
第三,丰富景观节点,考虑长期发展。
在园区入口,大门应突出其主题,入口广场设计应符合其功能需求,园区内景观雕塑、小品及标志牌应根据其性质选择性地分散或者联合布置。
二、以大学校园为代表的园区类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一)大学校园景观功能的需求1.视觉功能景观视觉效果旨在用艺术的手法对景观空间形象进行整合,以确立一定的视觉秩序,建立良好的空间视觉景象,反映景观特色和美学取向[1]。
河南理工大学北校区校园内绿植多以雪松及白杨为主,其搭配北校区的古建筑,给人以心旷神怡的视觉感受(图1)。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现代大学教育园区设计风格与设计形式也在不断朝着现代化发展,使用者对园区景观设计的视觉效果也有了更高的需求。
现代休闲旅游农业园区规划方案目录旅行休闲农庄建设工程总体计划一、项目提要一)项目名称湖北乐坪镇当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区建设单位:XXX法人代表:xxx三)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负责人工程区技术依托单位:XXX法人代表:XXX四)规划编制单位及编制负责人规划编制单位:XXX编制负责人:XXX五)项目建设地点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乐坪镇六)工程总体建设目标通过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在项目区进行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综合开发,项目计划建成以蔬菜、花卉、果树、生态养殖为主,同时具有引进、示范、推广、加工以及流通等多种功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高标准的农场旅游休闲农庄。
到2013年,建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体制健全、机制灵活、产业竞争力强劲、特色鲜明、效益显着的高效生态农业及旅游休闲庄园,成为丘陵地区生态农业的典范和现代高新农业技术的辐射源,为发展丘陵地区现代型生态农业模式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可复制的示范样板。
七)投资与资金筹措园区总投资,资金的筹措采取“地方筹资、社会融资”的筹资方式。
具体筹措计划为:1、争取省、市两级财政各项补助2、区镇两级财政筹集3、广泛吸引各种社会资金4、积极争取政策性贷款扶持八)经济效益分析园区建成后,通过配套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个高标准、产业化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其不仅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工程建成后,正常年份年产值2230万元,总出产本钱1500万元,年利润730万元;投资利润率25%;投资回收期7年(含建设期)。
九)规划分年度实施目标工程拟采取,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方式建设。
第一年:2011年,完成库区环库门路等基础办法建设,初步完成有机蔬菜、万只鸡场、水库养鱼、农产品加工等生态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及配套办法建设,完成第一批果林的更新,完成有机蔬菜出产区的建设,旅行休闲农庄开工兴建。
浅析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农业生态观光园是指在农业景观基础上,以观光为主要功能,融合城乡生态文化,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经营和管理,以实现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和农产品的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公园式景观。
景观设计是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的重要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园区形象、吸引力和销售额等。
本文将从景观规划、植物配置、水景设置、艺术装饰、农具展示等方面,对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进行浅析。
一、景观规划景观规划是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步骤,要在规划中确定农业生态观光园的风格和主题,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要合理、健康地运用生态规划的观念和技术,将生态要素布置在景区的空间设计中,使其自然生态的特征得以保留和扩展,同时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
此外,规划还要考虑游客的行进路线和停留点,设计合理的道路系统,保证游客通行的便利和安全。
二、植物配置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设计要善于运用众多植物的特性创造出适宜的景观,要在生态基础上融入自然的风光要素,增加游览者的兴趣性、亲和力等。
植物的配置应是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样化的,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条件进行布置,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致。
三、水景设置水景是农业生态观光园的重要构成部分,水泳可以给游客带来视觉和听觉的愉悦,营造出悠闲、惬意的生态环境。
景观设计师可以在规划中体现不同的水景风格,如衰落水田、塘泊田间、雅致自然溪流、活泼的水景喷泉等,但无论何种风格,都需要注意水质保护和利用的安全。
四、艺术装饰艺术装饰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增加景区的趣味性、艺术性和辨识度,也可以为农业生态观光园打造出独特的形象。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采用雕塑、园林小品、墨汁画、花坛和花饰等手段,将园区营造的更加美好。
但是,在进行艺术装饰时,要切忌浓墨重彩,应避免影响观赏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五、农具展示将传统的农具、农耕用品等陈列在园区,不仅可以加强观众对农村文化的感知与认同,还可以增添复原真实的丰富性和参与性,给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
现代观光农业园景观设计初探【摘要】: 在我国,城镇居民面对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纷纷开始向往“回归乡野”的恬静生活。
于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
因此各地的观光农业园得到了蓬勃发展。
本文在阐述现代观光农业园的特点与类型的基础上,主要以景观规划及设计的角度,从城乡空间系统的大视野出发,对观光农业园景观要素的设计解析及景观个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同时,针对观光农业园区景观设计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探讨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观光农业园;景观设计;特点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赏、考察、休闲、购物、度假及特色农业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功能。
观光农业园所具有的地域特色、资源优势以及多样的活动都吸引了不少观光游人,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对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改善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我国的观光农业发展与国外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观光农业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观光农业园的特点现代意义上的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与历史人文景观、自然资源景观融为一体的农业,它与一般常规农业相比有一些明显特点。
1、优化城乡生态结构旅游势必会带来大量的污染,园区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注意生态方面的要求,重视环境的治理,更不要对自身和周边产生不良的影响。
园区规划建设以绿色植物为主体,从而保证城乡良好的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园区植物种类的选择、布局、搭配等均应遵循植物群落演替和植物生理、生态特性需求等的基本规律,以便形成健康、有序、稳定的植物景观园区,这些是提高观光农业园区景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保证。
2、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开展旅游观光和进行园林的改造这两大工程是必不可少的。
规划设计当中要把经济生产融合到园区建设中来,特别是对于各类采摘园来说,由于采摘的经济效益很高,规划设计应能够使采摘更好的进行,同时又注重在非采摘季节吸引游客。
大田白岩顶生态农业休闲园总体规划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大田白岩顶生态农业休闲园总体规划设计内容。
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景观规划部分,园区将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打造独特的景观特色。
农业种植区规划设计将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合理规划种植区域。
休闲娱乐设施规划将打造多样化的娱乐项目,满足游客需求。
交通配套设施设计将考虑园区内外交通便捷性,便于游客出行。
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将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最终,大田白岩顶生态农业休闲园总体规划设计成果将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大田白岩顶、生态农业、休闲园、总体规划设计、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规划、农业种植区、休闲娱乐设施、交通配套设施、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成果。
1. 引言1.1 大田白岩顶生态农业休闲园总体规划设计概述大田白岩顶生态农业休闲园总体规划设计是为了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遗产,打造一个集生态农业、休闲娱乐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园。
该园区将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首要任务,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平衡,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农业旅游胜地。
在景观规划方面,将充分体现大田白岩顶的独特自然风貌和人文历史,突出农耕文化和田园风光,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在农业种植区规划设计方面,将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合理规划各类农作物的种植区域,推动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和高效化。
休闲娱乐设施规划将注重提升游客体验,设置各类娱乐设施和休闲活动区域,让游客可以在休闲放松的同时感受到农业文化的魅力。
交通配套设施设计将优化园区内外的交通网络,方便游客进出园区,提升园区的整体运行效率。
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将围绕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提升,推动当地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和旅游消费,实现生态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些规划设计,大田白岩顶生态农业休闲园将成为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旅游、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业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浅析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农业生态观光园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休闲度假方式,它以展示当地农业文化和生态资源为主要特色,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的关注,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景观设计是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直接影响园区的美观程度,还能为游客提供愉悦的观赏体验,增加游园的吸引力。
一、景观设计的主要任务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出一个具备视觉美感和实用价值的环境,让游客在欣赏园区的风景之余,也能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和生态特色。
为此,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突出主题特色农业生态观光园的主题是农业与生态,景观设计应该突出这一特色,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示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的美妙,以满足游客的知识饥渴和审美需求。
(2)体现地域文化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景观设计应该在整体规划中融入当地的地域文化元素,以建造出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
(3)提高游客满意度景观设计应该从游客需求出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人性化的景观,以吸引游客的目光,提高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
二、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1)布局设计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布局设计应该体现出便于观赏、互相联系和区域跨度适中的原则。
园区的建筑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遵循不破坏自然、不干扰生态的原则。
(2)植物景观植物是园区的灵魂,景区的植物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以达到植物的生长繁荣,并充分利用植物种类、搭配和造型等因素,打造出优美、富有特色的植物景观。
(3)水景设计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景的设计要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风貌,以凸显水的质感和生命力。
同时,通过建造喷泉、小船等设施,增加游客玩耍和游玩的机会。
(4)休闲设施除了景观,休闲设施也是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游乐设施、露营等,能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娱乐休闲形式。
三、实例分析以山东潍坊市的世界园林博览会为例,其景观设计注重的是在园区的布局中呈现当地的历史文化。
建筑、园林、雕塑等设计都充满了本土特色,色彩斑斓,别具一格。
图1 总图图2 规划结构设计理念设计分析从项目自身及周边条件出发:①项目北侧行知路,西侧浦云路,中间的园达路为城市主干道,对城市形象要求较高,规划采用外围规整的布局,形成百米塔楼序列,便于形成统一的园区形象。
②园区西北部和西南部是园区重要节点,建筑采用双子塔的造型,突出建筑的标志性,形成园区门户。
③东侧的象贤路为城市次干道,相对安静,景观较好,设置酒店、公寓、独栋企业总部等相对低矮的建筑组团,便于形成视觉通廊。
④园达路分割南北两地块。
规划考虑从景观及建图3 鸟瞰图建筑单体主要采用塔楼和裙房相结合的方式,塔楼主要为办公研发功能,裙房为共享功能,设置实验室,商业及餐饮活动等公共服务设施。
建筑采用切削的处理,通过雕塑感的体量,使得园达路两侧建筑形式形成对话式关系,形成门户形象;塔楼的建筑造型理念来自于树叶,通过两篇卷起来的树叶形成富有动感的建筑造型,有一种升腾的动感,形成标志性门)。
100m的塔楼,由于标准层面积和经济性,导致建筑高宽比无法做到很大,为了凸显挺拔的效果,立面通过中间凹入的建筑造型,使得比例更加修长、挺拔。
通过延续会展中心的屋顶形式,将波浪形的构筑物屋面延续至配套商业的裙房上,形成北侧连续的立面效果(图5)[2]。
图4 塔楼人视图 图5 波浪形元素3 功能分析基于以上规划结构,项目分为以下建筑组团:A地块包含研发及配套组团、研发大楼组团、展示中心组团、高端服务组团、实验室平台组团;B地块包含总部大楼组团、生物农业组团、其他产业组团。
建筑单体面积根据需求分为3个不同档次以满足各类型企业需要,降低开发风险,分别为:150~250㎡的创业企业孵化器;含300、700、1500 ㎡几种类型的中小企业;1500 ㎡以上的总部或分支机构。
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采用1800㎡左右的平面面积指标(每层一个防火分区),即最小分。
现代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作者:朱春红
来源:《城市地理》2015年第08期
摘要:现代农业园区是一种集生产、为城市提供果蔬农产品、以及解决农业劳动力人口问题的多功能的现代化农业的组织形式。
研究现代农业园区引导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基本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希望对现代农业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景观
1引言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通过现金的科学技术发展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农业,让现在的农业实现了现代化。
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就是在农业现代化的潮流中产生的,它是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中间产物[1]。
作为一种新兴的景观设计模型,在设计过程中要讲究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现代农业园区的设计是一个十分严肃认真的工作,一个不专业、不合理、不完美的设计方案可以给生态造成比较重要的伤害。
农业园林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设计的制度、规范不完善,设计的原则和技巧不清楚,导致设计师的设计方案与单位发生分歧,加上我国现代农业园区景观设计市场不规范,设计单位和个人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齐,特别是在农业园林的设计过程中的基本原则,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方面可能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研究前人的基础上我们对农业园区的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与技巧进行一定的完善。
2农业园区的景观规划基本原则
2.1 符合审美
现代农业园区是1990s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运作模式,它的出现加速了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因此在现代农业园区的设计中要表现出景观设计的魅力所在。
现代的农业园区审美的特性应该可以凸显农业的审美特点,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比较大尺度的总体效果。
与其他的园林设计不同的是,农业园区的景观设计具有农业的自然风光的自然美学。
2.2 重点突出与特殊保护
农业园区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和景观,应该在设计中突出农业园区景观景点的魅力,在进行园林规划和建设中要对农业园区的进行特点和层次的突出。
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出现文化历史名迹,特殊的基地要注意保护,自然形成的景观和具有农业特色的植被河流等要重点的突出。
2.3 娱乐多功能性
农业园区的景观应该是集娱乐、教育、休憩为一体的多功能特征的景观,自然的田园风光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农业生产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根据农业园区的特点可以让观光的人群参加农业生产的活动体验农业的生活,增加农业园区的娱乐和教育的特点丰富园区景观的内容形式[2]。
3 设计的技巧与方法
3.1 空间上的组织分布
如果整个的农业园区采取均质的划分,就会缺乏视觉的空间效果,所以在进行园区设计的时候空间界限很重要,让这些界限来进行空间的分割、引导。
例如:在农业园区的设计过程中在空间上以水陆两线进行串联,可以把陆线的绿化作为串联整个园区的轴线,再加上辅助的交通轴线把整个园区串联在一个空间范围之内。
在轴线的设计上一定要有点缀这样就的设计就不会显得单调,行道树或是其他的树种可能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水轴的设计会让整个园区的设计如虎添翼,水轴的的设计不仅可以与陆线交相呼应而且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不同特性景区的需要,充分的发挥园区的点、线、面的融合,彰显农业园区的空间组织结构。
3.2 视线的收放
现代农业园区的旅游观光的特殊职能,要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视线和隐蔽景观要结合在一起,那些妨碍观赏和有碍心情的景物要遮挡起来,比如园区内的垃圾场、农家肥的堆放地、管线、破旧的围墙等。
3.3 园区的完整性与功能性区分
园区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景观的完整性和功能的区分保证园区要有丰富的、多层次的格局。
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根据活动的内容不同进行功能的分区例如:一个生态园区可以划分成几个景观带,再根据功能划分成几个重要的景区,让景观带和景区相互辉映,这样就变得更加的和谐统一。
3.4 景观设计的宏观方面
景观点一般会设计到园区比较的显眼的位置,它的主要意义是标志和指向作用。
入口处的景点是主要的交通组织处,一般会是广场或是标志性的建筑为特征。
为了突出整个园区的主题,主要园区的中心位置一把会是标志性的景观特点。
同时一个现代的农业园区应该具有整个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景观特点,所以设计的园区的时候应该注意融入特色的景观特点。
景观带与景观区的设计一般是以天然的水系或道路为依托,对整个园区的结构和交通形成组织,在景观带中设计的景观区一定要符合每个区域的功能和文化特点,比如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划分为:历史性景观区、人文性景观区、功能性景观区等[3]。
3.5景观设计的微观方面
水体是一个园区的灵魂,在水体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首先考虑到选择低洼的地区修建水系,利用有利地势方便蓄水,同时要明确水循环系统的源头,保证水体的自然融入,保证不破坏原有水体的特征下布置相应的水文景观,放养金鱼,鹅等动物增加景观的生机和活力。
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生态文明的建设,把生态和文明有机的融入到一起,其中现代农业园区特色的生态文明主要包括民俗的活动:民俗的娱乐节目,节日庆祝活动,语言和配饰等;还有农作文化,包括游客可以亲自耕种和采摘体会农耕的乐趣等。
4结论
在景观设计规划的的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以人为本的特点,合理的组织景观的轴线、景观点,以及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思考。
把现代性的农业园区建设成极具文化内涵,适合旅游事业发展的综合园区。
我国的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还在刚刚起步阶段,在不断的完善和探索的过程中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水平必定会更加的完善,园区的景观品质也会逐渐的提升[4]。
参考文献
[1] 龙岳林.论中国观光农业型园林的发展前景[J].中国园林,2001(6):32-34·
[2] 黄兆兢.休闲农业园区之理念与营造[C].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研讨会论文集,2003:50-57.
[3] 邓键剑,范俊芳.基于地域文化的湖南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20.
[4] 杨洪晓,王凯荣,逄锦虎.青岛丘陵区生态农业园的景观设计[J].陕西:水土保持研究,2011,(6):19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