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上考核要点 复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物理复习题纲物理复习题纲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复习,我们可以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对物理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为考试做好准备。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物理复习题纲,帮助大家系统地进行复习。
一、力学部分1.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与惯性参考系- 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 运动学-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抛体运动3. 力和能量- 动能和势能- 功和功率-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量和冲量- 动量守恒定律4. 万有引力- 引力和质量- 行星运动和卫星运动- 地球重力和重力加速度二、热学部分1. 温度和热量- 温度的测量和表示- 热平衡和热传导- 热容和比热容- 热量的传递2.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3. 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 等温过程、绝热过程和等容过程- 理想气体的功和热4. 相变和热力学循环- 相变的条件和过程- 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三、电磁学部分1. 静电学- 电荷和电场-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和电势- 电场中的电势能和电势差2. 电流和电阻- 电流的定义和测量- 欧姆定律- 电阻和电阻率- 串联和并联电路3.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 安培定律- 磁场中的电荷和电流- 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 感应电动势和自感4. 电磁波- 电磁波的性质和传播- 光的电磁波性质- 光的反射、折射和干涉四、光学部分1. 几何光学- 光的传播和反射定律- 光的折射定律- 透镜和成像- 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2. 波动光学- 光的干涉和衍射- 杨氏双缝干涉和杨氏双缝衍射- 单缝衍射和多缝衍射- 光的偏振和偏振光的性质3.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 光的频率和波长- 光的能量和光子五、原子物理部分1. 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原子核和电子壳层- 元素周期表2. 放射性和核能-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 核反应和核能释放- 核聚变和核裂变3. 量子力学- 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 波函数和量子态-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以上只是物理复习题纲的一部分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复习提供一些帮助。
刚体复习重点(一)要点质点运动位置矢量(运动方程) r = r (t ) = x (t )i + y (t )j + z (t )k ,速度v = d r/d t = (d x /d t )i +(d y /d t )j + (d z /d t )k ,动量 P=m v加速度 a=d v/d t=(d v x /d t )i +(d v y /d t )j +(d v z /d t )k曲线运动切向加速度 a t = d v /d t , 法向加速度 a n = v 2/r .圆周运动及刚体定轴转动的角量描述 θ=θ(t ), ω=d θ/d t , β= d ω/d t =d 2θ/d t 2,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l=r △θ, v=r ω (v= ω×r ),a t =r β, a n =r ω2力矩 M r F 转动惯量 2i i J r m =∆∑, 2d mJ r m =⎰ 转动定律 t d L M =M J α= 角动量: 质点p r L ⨯= 刚体L=J ω;角动量定理 ⎰tt 0d M =L -L 0角动量守恒 M=0时, L=恒量; 转动动能2k E J ω= (二) 试题一 选择题(每题3分)1.一轻绳跨过一具有水平光滑轴、质量为M 的定滑轮,绳的两端分别悬有质量为m 1和m 2的物体(m 1<m 2),如图.绳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若某时刻滑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绳中的张力(答案:C )(A) 处处相等. (B) 左边大于右边.(C) 右边大于左边. (D) 哪边大无法判断. 2.将细绳绕在一个具有水平光滑轴的飞轮边缘上,现在在绳端挂一质量为m 的重物,飞轮的角加速度为β.如果以拉力2mg 代替重物拉绳时,飞轮的角加速度将 (答案:C )(A) 小于β. (B) 大于β,小于2 β. (C) 大于2 β. (D) 等于2 β.3. 均匀细棒OA 可绕通过其一端O 而与棒垂直的水平固定光滑轴转动,如图所示,今使棒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在棒摆动到竖立位置的过程中,下述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A) 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大到小. (答案:A )(B) 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小到大.(C) 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大到小.(D) 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小到大.4. 关于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C )(A) 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B) 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C) 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D) 只取决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5. 花样滑冰运动员绕通过自身的竖直轴转动,开始时两臂伸开,转动惯量为J 0,角速度为ω0.然后她将两臂收回,使转动惯量减少为J 0/3.这时她转动的角速度变为(答案:D )(A) ω0/3. (B) ()3/1 ω0. (C) 3 ω0. (D) 3ω0.二、填空题1.(本题4分)一飞轮作匀减速运动,在5s 内角速度由40π rad/s 减少到10π rad/s ,则飞轮在这5s内总共转过了 圈,飞轮再经 的时间才能停止转动。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
1.运动学
1.1匀速直线运动
1.1.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1.1.2匀速直线运动的数学描述
1.1.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解析
1.2匀变速直线运动
1.2.1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1.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数学描述
1.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解析
1.2.4自由落体运动
2.力学
2.1牛顿力学基本概念
2.1.1质点、力和力的合成
2.1.2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2.2静力学
2.2.1物体的平衡条件
2.2.2弹力、摩擦力和力的矩
2.3.1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和冲量
2.3.2力的合成和动量定理
2.3.3动能、功和功率
2.3.4动力学的应用:斜面和圆周运动
3.能量与能量守恒
3.1动能和势能
3.2机械能守恒定律
3.2.1弹性碰撞
3.2.2完全非弹性碰撞
3.2.3弹簧振子
4.流体力学
4.1流体的基本性质
4.1.1流体的压强、密度和体积弹性模量4.1.2静力学中的流体平衡条件
4.2流体的动力学性质
4.2.1流体运动的流速、流量和连续性方程4.2.2流体的伯努利定律
4.3流体的应用:大气压力和沉浮
5.1温度和热平衡
5.2热传导和热量
5.3热力学第一定律
5.4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5.5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
5.6热力学过程中的功和热量的转化总结:。
《大学物理》上 册复习提纲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一、基本要求:1、 熟悉掌握描述质点运动的四个物理量——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会处理两类问题:(1)已知运动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2)已知加速度和初始条件求速度和运动方程。
2、 掌握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二、内容提要:1、 位置矢量:k z j y i x r ++=位置矢量大小:222z y x ++=位置矢量方向:x=αc o sy=βcosz=γc o s2、 运动方程: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k t z j t y i t x t r )()()()(++=3、 位移∆:k z j y i x r ∆+∆+∆=∆无限小位移:k dz j dy i dx r d ++=4、 速度:平均速度:tz t y t x ∆∆+∆∆+∆∆= 瞬时速度: dt dz dt dy dt dx ++=5、 加速度:瞬时加速度:dtz d dt y d dt x d dt dv dt dv dt dv z yx 222222++=++=6、 圆周运动:角位置θ角位移θ∆ 角速度dt d θω=角加速度22dt d dt d θωα==在自然坐标系中:t n t n e dt dv e r v a a a +=+=27、 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匀角加速圆周运动公式比较:ax v v at t v x atv v 221202200+=+=+= αθωωαωθαωω221202200+=+=+=t t t三、 解题思路与方法:质点运动学的第一类问题:已知运动方程通过求导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包括它沿各坐标轴的分量;质点运动学的第二类问题:首先根据已知加速度作为时间和坐标的函数关系和必要的初始条件,通过积分的方法求速度和运动方程,积分时应注意上下限的确定。
第二章 牛顿定律一、 基本要求:1、理解牛顿定律的基本内容; 2、 熟练掌握应用牛顿定律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2章质点动力学一、质点:是物体的理想模型。
它只有质量而没有大小。
平动物体可作为质点运动来处理,或物体的形状大小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是也可近似为质点。
二、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分为接触作用与场作用。
在经典力学中,场作用主要为万有引力(重力),接触作用主要为弹性力与摩擦力。
1、弹性力:(为形变量)2、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永远与相对运动方向(或趋势)相反。
固体间的静摩擦力:(最大值)固体间的滑动摩擦力:3、流体阻力:或。
4、万有引力:特例:在地球引力场中,在地球表面附近:。
式中R为地球半径,M为地球质量。
在地球上方(较大),。
在地球内部(),。
三、惯性参考系中的力学规律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时,。
牛顿第一定律阐明了惯性与力的概念,定义了惯性系。
牛顿第二定律:普遍形式:;经典形式:(为恒量)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是物体低速运动()时所遵循的动力学基本规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
四、非惯性参考系中的力学规律1、惯性力:惯性力没有施力物体,因此它也不存在反作用力。
但惯性力同样能改变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运动状态,这体现了惯性力就是参考系的加速度效应。
2、引入惯性力后,非惯性系中力学规律:五、求解动力学问题的主要步骤恒力作用下的连接体约束运动:选取研究对象,分析运动趋势,画出隔离体示力图,列出分量式的运动方程。
变力作用下的单质点运动:分析力函数,选取坐标系,列运动方程,用积分法求解。
第3章机械能和功一、功1、功能的定义式:恒力的功:变力的功:2、保守力若某力所作的功仅取决于始末位置而与经历的路径无关,则该力称保守力。
或满足下述关系的力称保守力:3、几种常见的保守力的功:(1)重力的功:(2)万有引力的功:(3)弹性力的功:4、功率二、势能保守力的功只取决于相对位置的改变而与路径无关。
由相对位置决定系统所具有的能量称之为势能。
1、常见的势能有(1)重力势能(2)万有引力势能(3)弹性势能2、势能与保守力的关系(1)保守力的功等于势能的减少(2)保守力为势能函数的梯度负值。
《大学物理1》课程考核要点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考核知识点
1、运动学方程,位移、速度、加速度。
2、圆周运动、曲线运动的自然坐标描述。
3、相对运动。
考核要求
*1、已知运动学方程,求解位移、速度、加速度;已知加速度求解速度和运动方程。
*2、切线加速度、法向加速度的求解。
3、简单的相对运动问题。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
考核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考核要求
*掌握变力作用下运动方程的求解。
第三章运动的守恒定律
功和能
考核知识点
1、功和功率、变力的功;
2、动能、动能定理、保守力的功(重力的功、弹性力的功、万有引力的功);
3、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引力势能)、保守力与势能的关系、势能曲线;
4、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考核要求
*1、熟练地计算变力的功;
2、熟练地应用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
动量和角动量
考核知识点
熟练掌握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理解质点的角动量及其守恒定律。
考核要求
正确地理解动量守恒条件,熟练地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碰撞问题。
第四章刚体的转动
考核知识点
1、刚体的平动、转动、定轴转动;
2、力矩、转动定律、转动惯量;
3、力矩的功和刚体定轴转动动能定理、刚体的重力势能与机械能;
4、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理。
考核要求
1、了解常用的几种刚体的转动惯量,记住细棒和圆盘对中心和端点轴的转动惯量;
*2、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应用其分析刚体的定轴转动;
*3、掌握力矩的功和刚体定轴转动动能定理、刚体的重力势能与机械能的计算;
*4、掌握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理,应用其求解刚体的碰撞等有关问题。
第五章相对论基础
考核知识点
1、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2、狭义相对论原理;
3、洛仑兹坐标变换;
4、狭义相对论动力基础。
考核要求
1、掌握狭义相对论原理;
*2、掌握洛仑兹坐标变换,长度收缩、时间膨胀的条件及应用;
*3、狭义质速关系、质能关系。
第六章机械振动
考核知识点
1、简谐运动的描述。
2、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法和图线表示法
3、简谐运动的基本特征,一维简谐运动的微分方程。
4、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规律,拍。
考核要求
*1、掌握简谐运动的各个物理量(特别是相位)的物理意义及各量间的关系;
*2、掌握描述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法和图线表示法,并会用于简谐运动规律的讨论和分析;能根据给定的初始条件写出一维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
3、掌握简谐运动的基本特征,能建立一维简谐运动的微分方程;
*4、掌握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规律,了解拍现象拍频。
第七章机械波
考核知识点
1、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纵波与横波、波阵面、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2、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3、惠更斯原理及其应用、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
考核要求
*1、掌握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纵波与横波、波阵面、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2、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建立;
*3、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
第八章气体分子运动论
考核知识点
1、气体的状态参量、平衡态和平衡过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温度公式及其统计解释;
3、能量按自由度匀分原则、理想气体内能;
4、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考核要求
1、正确判断理想气体平衡态性质、各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应用状态方程求解有关平
衡态问题;
*2、掌握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温度公式意义;
*3、能量按自由度匀分原则,正确计算理想气体的内能;
*4、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理解速率分布函数的意义;
第九章热力学基础
考核知识点
1、系统的内能、功和热量;
2、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体、等压、等温及绝热过程的应用;
3、气体的摩尔热容量;
4、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热机的效率(由等值、绝热、过P-V原点的直线过程组成的
正循环),由卡诺逆循环组成的制冷机及致冷系数;
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叙述;
6、可逆过程及不可逆过程、卡诺定理;
7、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熵增加原理。
考核要求
*1、熟练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求解理想气体等体、等压、等温及绝热过程问题;
*2、熟练计算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量、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热机的效率(由等值、绝热、过P-V原点的直线过程组成的正循环),由卡诺逆循环组成的制冷机及致冷系数;
3、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叙述;
4、知道熵增加原理。
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
大学物理教研室
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