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N器件组装工艺缺陷的分析与解决
- 格式:pdf
- 大小:147.92 KB
- 文档页数:3
电子元器件QFN焊点失效分析和改进措施摘要QFN器件性能卓越,在电子电路中为核心器件,则其焊点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产品的性能。
本文重点分析了QFN器件的焊点失效模式及其原因,并在设计和工艺上提出了改善措施。
关键词来料不良;设计缺陷;焊点开裂;空洞;QFN全称为Quad Flat No-leads Package,该封装元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优越的电性能及散热性能等优点,在电子行业军民用领域中均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QFN器件引脚众多,一旦某个引脚焊点失效,将直接影响整个电路的性能,因此对QFN器件焊点失效分析和改进措施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 QFN器件简述一般QFN有正方形外形和矩形两种常见外形。
电极触点中心距常见的有1.27mm、0.65mm、0.5mm。
QFN器件是一种无引脚封装,它有利于降低引脚间的自感应系数,其封装底部中央位置有一个大面积裸露焊盘用来导热,围绕大焊盘的封装外围四周有实现电气连接的导电引脚。
QFN引脚也称为可焊端,按可焊端分类可分为两种:连续性可焊端和非连续性可焊端。
连续性可焊端的QFN,底部引脚与侧面引脚均进行了镀锡处理。
非连续性可焊端的QFN,底部引脚镀锡处理但是侧面引脚未进行镀锡处理,底部焊脚为主要焊接面,侧边焊点主要起到辅助加固及方便目视检查的作用。
非连续性可焊端的QFN器件制造过程为:成品圆片→划片→装片→焊线→塑封固体→电镀→贴膜→切割→去膜本体分离→测试印字编带→包装标签入库。
IPC标准中要求QFN底部焊盘焊锡浸润良好,无短路空洞现象,对侧面焊点爬锡高度没有明确要求,但在军用产品和适用IPC三级标准产品里面,无论哪种QFN器件,不仅要求底部焊盘焊点浸润良好,无短路空洞现象,对侧面引脚焊锡应满足100%爬锡,只有这样才能让产品获得高稳定高可靠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2 QFN器件焊点失效分析影响QFN器件焊点失效现象大致归类可分为:器件本身失效、焊点开裂、焊点空洞、锡少、引脚短路、引脚不上锡。
QFN器件手工焊接质量及可靠性改善方法的研究发表时间:2020-07-15T08:16:03.315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9期作者:王俊峰[导读] 将在第三部分通过ANSYS仿真分析来讨论这种设计对QFN焊点可靠性的影响,确认这种设计的合理性。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摘要:QFN封装最初只被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中,随着行业对其可靠性机理的认知不断深入,现在已经逐渐地被应用到工业类和医疗类电子产品中。
然而,这种无引脚的封装器件也给表面组装技术(SMT)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对于QFN等底部端子器件的焊接质量,IPC-7093指出工艺的关键控制点是焊点的高度(离板高度)和散热焊盘底部焊点的气泡率。
关键词:焊点高度;散热焊盘;空洞率;寿命预计;一、QFN焊点质量改善思路针对QFN的PCB焊盘设计,行业内目前已经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QFN焊盘的DFM、中间散热焊盘的过孔设计和引脚及散热焊盘的锡量兼容方面。
根据业内经验,文中PCB的设计选择引脚焊盘外延0.3 mm,内延0.05 mm的设计,中间散热焊盘的散热过孔设计方面,目前主要有4种方式,即:通孔设计、底部塞孔、顶部塞孔和双面塞孔工艺。
采用双面绿油塞孔工艺,其中,过孔直径为0.3 mm,过孔间距为1.0 mm。
回流焊过程中助焊剂挥发产生气体,当助焊剂挥发不完全或者气体逃逸不彻底时将残留在焊料中而形成气泡。
采用阻焊层对散热焊盘进行分割的方式来设计PCB焊盘,PCB散热焊盘的实际覆铜面积不变,在覆铜表面保留一定量的绿油阻焊层。
采用这种设计方法具有诸多的优点,主要包括:散热焊盘面积不会减小;阻焊层的厚度小于焊点的高度,在回流过程中为阻焊剂挥散热焊盘引脚焊盘发气体提供了逃逸的通道从而能够降低空洞率;这种设计也不会增加PCB的制版成本。
将在第三部分通过ANSYS仿真分析来讨论这种设计对QFN焊点可靠性的影响,确认这种设计的合理性。
分析电子元器件表面组装工艺质量改进及应用随着电子科技行业的高速发展,电子元器件作为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电子元器件的表面组装工艺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对电子元器件表面组装工艺质量的改进及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元器件表面组装工艺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工艺流程不合理。
不同电子元器件的尺寸、形状和性能要求不同,对于组装工艺流程会有不同的要求。
如果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就会导致组装质量不稳定。
2. 材料质量不稳定。
电子元器件表面组装中使用的焊料、胶料等材料,如果质量不稳定就会影响组装质量。
3. 设备技术水平低。
电子元器件表面组装中所使用的设备是影响组装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设备技术水平低,就会导致组装质量低下。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和应用:2. 优化材料选择。
选择质量稳定、性能好的焊接材料和胶料,严格控制原材料进货质量,做好材料的检测和验证工作。
3. 提高设备技术水平。
引进先进的组装设备,并培训工作人员,提高操作技能,保证设备运行稳定,确保组装质量。
还应该注重对电子元器件表面组装工艺质量改进的应用。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用:1. 加强质量管理。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三个阶段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2. 提升质量检测手段。
引进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手段的精度和效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加强员工培训。
对于从事电子元器件表面组装工艺的员工,应该进行全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
4. 建立反馈机制。
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对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5. 强化标准化管理。
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化管理,确保工艺流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提高组装质量。
通过以上的改进措施和应用方法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电子元器件表面组装工艺质量,保证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这对于电子科技行业的发展和产品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子组装工艺缺陷的分析诊断与解决前言: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电子制造业的中心,随着电子产品的高密化、环保化、低利润化、高质量要求,电子制造企业的生存越来越艰难,只有在保证产品功能的情况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对电子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工艺缺陷,是否有能力准确地定位、分析、解决电子制造工艺缺陷成为提高电子产品质量的关键,本课程总结讲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实例,并综合业界最新的成果拟制而成,是业内少见的系统讲解工艺缺陷分析诊断与解决方案的精品课程。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中国电子标准协会举办为期二天的“电子组装工艺缺陷的分析诊断与解决”。
欢迎报名参加!一、课程特点:本课程以电子组装焊接(软钎焊)基本原理和可焊性基础讲解为出发点,通过实例来系统深入地讲解电子组装工艺(SMT和波峰焊)工艺过程的数十种典型工艺缺陷的机理和解决方案,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电子组装工艺典型缺陷的分析定位与解决.在第二天的专项工艺缺陷的诊断分析中,将针对组装工艺的新问题和难点问题:无铅焊接BGA焊接QFN/MLF焊接问题进行讲解,介绍无铅焊接过程独特的工艺缺陷的分析与解决,介绍面阵列器件(BGA)10大类工艺缺陷的分析解决,介绍QFN/MLF器件工艺缺陷的分析和解决方案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基本掌握电子组装焊接(软钎焊)的基本原理和可焊性测量判断方法,能够系统准确地定位分析解决电子组装过程典型工艺缺陷,有效提高公司产品的设计水平与质量水平,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标准协会【协办单位】深圳市威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培训对象】电子企业制造技术部经理设备管理部经理品质部经理采购部经理,工程部经理新产品导入(NPI)经理生产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品质工程师、元件采购工程师、新产品导入工程师及SMT 相关人员等。
‘老师介绍:王毅博士工学博士,曾任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8年以上大型企业研发及生产实践经验。
QFN元器件锡膏焊接不良原因引言Q F N(Qu ad Fl at No-l e ad s)封装是一种常见的表面贴装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然而,在Q FN元器件的焊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焊接不良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QF N元器件焊接不良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1.材料选择不当在Q FN元器件焊接中,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焊接不良的材料选择原因:1.1锡膏品质使用劣质的锡膏往往导致焊接不良。
低质量的锡膏可能会导致焊点不充分或者不均匀,进而影响焊接质量。
因此,选择质量稳定的、符合标准的锡膏是避免焊接不良的关键。
1.2基板材料基板材料的选择也对焊接质量有影响。
如果基板材料的导热性能较差,可能会导致焊接过程中温度不均匀,进而影响焊接质量。
因此,选择导热性能较好的基板材料是降低焊接不良的一种方式。
2.工艺参数设置不当在Q FN元器件的焊接过程中,工艺参数设置也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焊接不良的工艺参数设置原因:2.1焊接温度焊接温度的设定对焊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焊接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焊接点形成冒焊,导致焊点之间短路。
相反,如果焊接温度过低,焊点可能无法达到良好的连接效果。
因此,合理设定焊接温度是确保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
2.2焊接速度焊接速度也是影响焊接质量的重要参数。
过高或者过低的焊接速度都可能导致焊接不良。
过高的焊接速度可能导致焊接点未完全熔化,而过低的焊接速度则可能导致焊接点过度熔化。
因此,合理设定焊接速度是确保焊接质量的关键。
3.设备问题除了材料选择和工艺参数设置外,设备问题也可能导致焊接不良。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焊接不良的设备问题:3.1设备老化设备的老化可能导致焊接不良。
老化设备可能无法提供稳定的焊接温度和焊接压力,从而影响焊接质量。
因此,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是确保焊接质量的重要措施。
3.2设备调试不当设备的调试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也非常重要。
如果设备调试不当,可能导致焊接参数设置错误,从而影响焊接质量。
提高QFN封装元件焊接质量的分析QFN(Quad Flat No-leads)封装是一种常见的表面贴装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的封装和焊接中。
提高QFN封装元件焊接质量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设计优化:合理的QFN封装设计可以提高焊接质量。
首先,合适的焊盘尺寸和形状可以减少焊接过程中的应力和热应力,避免焊接开裂和焊接引脚打开等问题。
其次,合理的焊盘布局和铜金属的选择可以提高焊接接触性能,减少接触电阻和电信号传输的损耗。
2.热管理:正确的热管理也是提高QFN封装元件焊接质量的关键。
在焊接过程中,热量的传递和分布均匀,可以减少焊接位置的热应力,避免焊接开裂和寄生效应的产生。
同时,合理的散热设计可以减少焊接时的温度差异,提高焊点的可靠性。
3.焊接工艺: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也对QFN封装元件的焊接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正确的焊接温度和焊接时间可以保证焊料的良好润湿性,避免焊接缺陷的产生。
其次,控制好焊接过程中的焊锡量,避免过多或过少的焊料堆积,导致焊接位置的短路或开路。
另外,适当的焊接压力和焊接速度也能够影响焊接接触的可靠性。
4.器件和基板处理:在焊接之前,应该对QFN封装元件和基板进行适当的处理。
对于QFN封装元件来说,控制好器件的表面氧化和污染可以增强焊接润湿性,提高焊接质量。
对于基板来说,适当的表面处理和涂敷焊膏可以提高焊接接触性能,减少焊接缺陷。
综上所述,提高QFN封装元件焊接质量的分析涉及到QFN封装设计的优化、热管理的正确处理、焊接工艺的精细调节、器件和基板的合理处理以及检验和测试的实施。
通过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和改进,可以有效提高QFN封装元件焊接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qfn虚焊分析报告
虚焊:即空焊,是指元件引脚悬于空中,使引脚与焊盘不能相接触而产生的不良。
一般情况下,虚焊是由于元件脚翘和元件焊接少锡造成。
(一)元件焊接脚翘的分析及改进
所谓脚翘,即:由于焊接面引脚发生形变导致焊接不良,一般在X-Ray和ICT发现该不良而AOl检测效果不佳;但是很多时候将少锡缺陷误认为是脚翘。
造成元件焊接脚翘的原因分析
一.在线操作导致脚翘的原因及改善:
a)原因
i.物料装料的不规范导致包装变形挤压引脚
i.重复使用的物料
1.贴片抛料
2.引脚整形物料
3.散落到地上物料
ii.周转方法不当导致引脚变形
iv.操作方法不规范导致引脚变形
v.锡量不够导致脚翘
b)改善措施
i.物料的装料查料的过程中需要规范员工动作
i.焊接后检验有脚翘的,可以查看机器内的物料是否有异常,检查物料包装是否有异常,如果发现异常及时更换物料并确认换料后的产品是否有缺陷。
i.贴片抛料对密间距引脚的物料有致命影响,对于一些较重器件的贴装需要
评估参数和吸嘴的使用,将抛料盒内加入防静电海面起到保护物料引脚的作用iv.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器件重复利用,返修时器件拆离下来重复利用:
1.首先要形成规范定义对于引脚严重变形就要进行报废
2.对于需要修复的器件要有有效的确认,修复后的器件使用需要跟踪V.盘装料使用专用的周转箱vi.在日常加工中有些IC或连接器的引脚有轻微变形,但是又不易被发现,而焊接后又出现不良,所以为了能够较好的控制这种情况,可以将钢网上适量贴胶带加厚来增加锡量来弥补。
qfn封装管脚太近做不了阻焊桥QFN封装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封装方式,其英文全称为Quad Flat No-lead,意为四侧无引脚扁平封装。
这种封装方式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热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QFN封装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管脚太近导致无法进行阻焊桥处理。
下面将详细说明这个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QFN封装的特点QFN封装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封装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1.四侧无引脚:QFN封装的引脚位于封装底部,呈矩阵排列,与PCB板连接时只能通过焊接方式实现。
2.扁平结构:QFN封装的形状为扁平,高度较低,因此可以方便地实现PCB板的微型化设计。
3.传热性能好:由于QFN封装的底部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因此其传热性能较好,有利于电子设备的散热。
4.重量轻:QFN封装的重量较轻,因此可以减轻整个电子设备的重量。
二、阻焊桥的作用阻焊桥是PCB板制作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工艺手段,其作用是在PCB板的焊盘之间通过涂覆阻焊剂来防止焊接时焊料流动。
阻焊桥的主要作用包括:1.防止焊料流动:在焊接过程中,焊料可能会因为温度变化而流动,导致焊点形状发生变化,影响焊接质量。
通过阻焊桥可以有效地防止焊料流动,保持焊点形状稳定。
2.提高焊接质量:阻焊桥可以有效地防止虚焊、短路等焊接缺陷的产生,提高焊接质量。
3.提高电路稳定性:阻焊桥可以保护PCB板上的电路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三、QFN封装管脚太近导致阻焊桥无法制作的问题在制作PCB板时,如果使用QFN封装,可能会因为管脚太近而无法制作阻焊桥。
具体来说,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1.引脚间距过近:QFN封装的引脚间距通常很近,有时甚至只有几个毫米。
如果在这个距离内制作阻焊桥,可能会导致阻焊剂无法完全覆盖焊盘,影响焊接质量。
2.焊盘尺寸过小:QFN封装的焊盘尺寸通常比较小,如果在这个尺寸内制作阻焊桥,可能会导致阻焊剂无法均匀涂覆在焊盘表面,影响焊接质量。
QFN热沉焊盘空洞形成机理与解决措施QFN (Quad Flat No-Lead) 封装是一种集成电路封装形式,常用于小型化和高性能的电子设备中。
在QFN热沉焊盘的制造和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空洞的问题,这会导致电路的不稳定性、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因此,了解QFN热沉焊盘空洞的形成机理以及相关的解决措施对于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QFN热沉焊盘空洞的形成机理。
在热沉焊盘制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电镀铅锡合金在铜基板上形成焊盘。
然而,在电镀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可能会导致焊盘内部形成空洞。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污染物:在电镀前未对基板进行充分的清洁处理,例如去除油污和其他不纯物质,会导致焊盘内部的空洞形成。
2.电镀条件不当:电镀时的温度、电流密度和电镀液中的添加剂浓度等因素的控制不当,可能导致焊盘内部出现空洞。
3.电镀时间过长:如果电镀时间过长,铅锡合金层可能会过厚,导致焊盘内部形成空洞。
针对QFN热沉焊盘空洞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解决措施来提高焊盘质量和可靠性:1.清洁处理:确保在电镀前对基板进行充分的清洁处理,去除油污和其他不纯物质,并保持基板表面干燥。
这可以有效预防污染物对焊盘内部空洞形成的影响。
2.控制电镀条件:合理控制电镀时的温度、电流密度和电镀液中的添加剂浓度等因素,确保它们处于合适的范围内,以减少空洞的形成。
3.优化电镀时间:合理控制电镀时间,确保铅锡合金层的厚度适中,不要过薄或过厚,以减少空洞的形成。
4.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例如进行抽样检验和焊盘缺陷分析,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导致焊盘空洞的问题。
除了以上这些解决措施,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减少或避免QFN热沉焊盘空洞的形成,例如使用更高质量的电镀液、改善工艺参数的控制、进行表面处理等等。
综上所述,对于QFN热沉焊盘空洞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空洞形成的风险,以提高焊盘的质量和可靠性。
双排焊端QFN器件焊接工艺的改进研究双排焊接是一种常用于QFN(Quad Flat No-leads)器件的焊接方式,具有良好的电学和热学性能。
然而,该焊接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焊点质量不稳定、焊接强度不足等。
因此,本文将对双排焊接工艺进行改进研究,以提高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首先,选用适当的焊接参数是改进焊接工艺的关键。
焊接参数包括焊接温度、焊接时间和焊接压力等。
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焊接温度和焊接时间可以提高焊点质量,但过高的焊接温度和焊接时间可能会导致焊接剥离等问题。
因此,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找到合适的参数范围,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改进焊锡膏的配方也是改进双排焊接工艺的重要方法。
传统的焊锡膏中常含有少量的助焊剂,以提高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然而,助焊剂的使用可能导致焊接剥离等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新型焊锡膏,如无铅焊锡膏,以改善焊接性能。
此外,改进焊接设备和工艺流程也是提高双排焊接工艺的关键因素。
焊接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其焊接温度和焊接时间的控制能力,以及焊接压力的调节范围等。
在工艺流程中,可以考虑添加预热和冷却等环节,以提高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最后,进行焊接质量测试和可靠性评估是改进双排焊接工艺的必要步骤。
焊接质量测试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焊接点的形态和结构,以及拉力测试等方法来评估焊接质量。
可靠性评估可以通过长期老化测试和温度循环测试等方法进行,以评估焊接工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双排焊接工艺的改进研究可以从选用适当的焊接参数、改进焊锡膏配方、改进焊接设备和工艺流程,以及进行焊接质量测试和可靠性评估等方面进行。
通过不断研究和优化,可以提高双排焊接工艺的焊接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浅谈QFN元器件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标签:QFN元器件;焊接;质量控制;检验一、影响QFN焊接质量的因素由于QFN封装器件底部没有焊料球,它的焊接方式是通过钢模板印刷焊膏到印制焊盘上,将器件底部焊端与印制板焊盘焊为一体。
由于QFN的结构扁平,并且钢网漏印的焊膏量有限,因此印制板变形对QFN的四周焊点质量影响较大。
如果印制板在回流焊过程中变形量大,就会造成QFN器件焊接不良。
在回流焊过程中,印制板上印制导线越密集处吸收热量越多,反之其吸收热量越少,印制板上不同位置之间的这种吸收热量差别越大,越容易导致印制翘曲变形。
二、QFN封装器件特点QFN封装是一种无引脚封装,呈正方形或矩形,封装底部具有与底面水平的焊盘,在中央有一个面积焊盘裸露用来导热,围绕大焊盘的封装外围有实现电气连接的导电焊盘,从结构看,QFN封装不像传统QFN的QFNSOIc与TSOPQFN 封装那样具有鸥翼型引线,内部引脚与焊盘封装技术与设备之间的导电路径短,自感系数以及封装体内布线电阻很低,所以能提供卓越的电性能。
三、0FN网板开口设计与QFN封装焊接可靠性关系QFN封装焊接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受到焊点离板高度、焊点焊锡量、PCB焊盘尺寸和热焊盘设计的影响,其中焊点离板高度、焊点焊锡量的变化和网板开口有关。
组装生产时,有必要通过实际生产优化调整工艺方法,达到QFN封装的可靠焊接,必要时还须反馈到设计部门进行优化设计。
为了有助于提高产品可靠性,焊点离板高度与热焊盘上焊膏覆盖率有关和过孔类型有关:焊膏覆盖面积增大,离板高度就会增加;底部填充式过孔,由于过孔从反面被阻塞的缘故,焊锡会被阻止进入,而“贯通孔”方式很容易使熔融的焊锡流到孔内,降低焊点离板高度,如果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焊锡在背面渗出。
四、QFN-I-艺技术1.QFN钢模板设计能否得到完美可靠的焊点,印刷焊膏的钢模板QFN质量检测QFN质量与检测,QFN设计是关键,尤其是对双排和多排QFN器件。
QFN 器件焊接质量及可靠性改善方法的研究发布时间:2022-10-23T08:35:57.47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6月12期作者:王世芳申涛贾彪[导读] QFN器件在使用期间或者进行组装以后,王世芳申涛贾彪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21000【摘要】QFN器件在使用期间或者进行组装以后,其焊点内部会发生应力释放或者蠕变,导致晶力变得粗化从而出现裂纹,以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焊点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
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探究QFN器件的焊接质量,笔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文献综述法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QFN焊点的改善思路,然后重点对其可靠性机理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QFN器件;焊接质量;改善方法;可靠性研究;焊点高度;散热焊盘前言QFN器件的自感系数和引线电阻都相对较低,该器件底部设有较大的散热焊盘,芯片的散热性能良好,所以QFN器件适合电源类或者大功率的控制芯片。
现阶段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QFN器件机理的可靠性深入研究,该器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工业类的电子领域中。
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焊点高度和散热盘空洞率出发,探究散热焊盘的绿油分割设计方法,旨在对QFN器件的整体焊接可靠性和质量进行改善。
1.QFN焊点质量的改善分析当前,行业内对于QFN器件的PCB焊盘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关键集中在散热焊盘以及引脚锡量兼容、焊盘中间过孔设计以及DFM等方面。
按照行业规则,本文选择将引脚焊盘做0.4mm的外延来设计PCB,(行业一般情况下为0.2-0.6mm之间);将散热过孔进行内延0.04mm,现阶段常用以下四种方法:双面塞孔、顶部塞孔以及底部塞孔和通孔设计。
本文主要借助双面塞孔中的绿油工艺进行改善,其中,采用0.4mm的过孔直径、2.0mm的过孔间距,使得助焊剂能够在回流焊时进行挥发从而产生一定的气体,当气体逃逸不彻底或者助焊剂不完全挥发的时候可以在焊料作用下形成气泡。
提高QFN封装元件的焊接质量分析摘要:QFN封装元件由于具有良好的电和热性能、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在电子产品中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在航天电子产品中QFN也有不少应用。
QFN封装和CSP有些相似,但底部不是锡球,它有一个中央裸焊端和周围的电极接触点,均需要焊接到PCB上。
由于焊盘在元件的底部,焊接后返修困难大,要求每次焊接都要有良好的焊接效果。
关键字:QFN封装焊接质量虚焊网板引脚温度曲线返修1前言QFN(Quad Flat No-lead Package,四侧扁平无引脚封装)是一种焊盘尺寸小、体积小、以塑料和陶瓷作为密封材料的新兴的表面贴装芯片封装技术。
封装四侧配置有电极接触点,没有引脚,封装底部中央位置有一个面积裸露的焊盘,主要有导热和接地作用。
由于QFN封装不像传统的TSOP封装那样具有欧翼状引线,内部引脚于焊盘之间的电路径短,自感系数以及封装体内部线组很低,所以它能提供卓越的电性能。
此外,它还通过外露的引线框架焊盘提供了出色的散热性能,该焊盘具有直接散热的通道,用于释放封装体内的热量。
通常,将散热焊盘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并且PCB 中的散热孔有助于将多余的功耗扩散到铜接地板中,从而吸收多余的热量。
QFN 贴装占有面积比QFP 小,高度比QFP低,但是当印制板与封装之间产生应力时,在电极接触处就不能得到缓解。
因此电极接触点难于做到QFP的引脚那样多,一般从14到100左右。
在我们接触到的QFN中以塑料封装的为主,电极接触点中心距除1.27mm外,还有0.65mm和0.5mm两种。
由于它体积小、重量轻、散热效果好,非常适合应用在高密度印制电路板上,但是由于QFN的焊盘主要在元件的底部,它的焊接效果、检测以及返修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2控制散热焊盘上的锡膏量QFN中间散热焊盘上的锡膏量的多少是决定元件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
QFN中间的大焊盘通常有接地和散热的作用,通常为了避免大功率元件在散热不好的情况下失效,该焊盘的锡膏量应该尽可能的多以保证接触良好,但是一定要注意网板开口的比例,可以减少虚焊和短路的发生。
分析电子元器件表面组装工艺质量改进及应用随着电子元器件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功能不断提升,对电子元器件表面组装工艺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些传统的组装工艺在满足不了新型电子产品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质量改进和应用。
本文将围绕分析电子元器件表面组装工艺质量改进及应用展开讨论,探讨现有工艺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向并介绍新的应用技术。
一、现有工艺不足之处目前电子元器件表面组装工艺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装精度不高:传统的组装工艺在组件的定位、焊接等环节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微型化的电子元器件而言,传统工艺已经无法满足其要求。
2.焊接质量不稳定:传统的焊接工艺在焊接质量上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容易出现焊接点异常、接触不良等问题,影响了整体的产品质量。
3.环境适应性差:部分电子元器件的表面组装工艺对环境的适应性不佳,无法满足一些特殊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二、工艺质量改进方向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艺质量的改进:1.提高组装精度:引入自动化设备、使用精密定位工装等手段,提高组装精度,确保组件的正确定位。
2.优化焊接工艺:采用先进的焊接设备、优化焊接工艺参数,提高焊接质量的稳定性,降低焊接瑕疵率。
3.增强环境适应性:选用耐高温、耐腐蚀、防尘防水等特性的材料,提高组装件的环境适应性,从而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三、新的应用技术除了改进现有工艺外,还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应用技术来提高电子元器件表面组装工艺的质量,例如:1.3D打印技术: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制造出精密的组装工装,提高组装精度和效率。
2.激光焊接技术:激光焊接具有高精度、快速、无污染等优点,可以替代传统的焊接工艺,提高焊接质量和稳定性。
2.应用案例二:一家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引入了激光焊接技术,通过替代传统的焊接工艺,提高了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了焊接瑕疵率。
随着电子产品功能的不断提升,电子元器件表面组装工艺的质量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双排qfn封装焊接不完整
双排QFN封装焊接不完整
最近,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双排QFN封装焊接不完整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焊接点未能完全连接到PCB上,导致电子元件无法正常工作。
我观察到这一问题的出现频率较高,因此我决定研究并解决这个问题。
我对焊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我发现这种不完整的焊接主要是由于焊锡量不足或者焊接温度不够造成的。
焊锡量不足可能是由于操作人员在焊接过程中未能将足够的焊锡添加到焊接点上。
而焊接温度不够可能是因为焊接设备的温度设置不正确或者设备本身存在故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与操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并提醒他们在焊接过程中要确保焊锡的充足。
我还对焊接设备进行了检查,修复了其中存在的故障,并校准了温度设置。
这样一来,焊接过程中的问题应该能够得到解决。
为了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我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在这些实验中,我使用了双排QFN封装的电子元件,并对焊接过程进行了模拟。
通过这些实验,我发现,在操作人员确保焊锡充足并且设备温度正确的情况下,焊接点的完整性得到了显著改善。
这表明我们的解决方案是有效的。
我对双排QFN封装焊接不完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通过与操作人员的交流和设备的检查修复,以及一系列实验的验证,我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焊接质量,并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电子元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