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朝阳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典型易错题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4
◆典型错题1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这根铁丝的( )。
1: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
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 )块,每个孩子分得的是这些饼的( )。
3:一块2公顷的菜地,平均分成8份, 3份是( )公顷,3份占这地的( )。
4:小明29分钟走了2千米路,平均每分钟行( )千米,每分钟行的占总路程的( )。
◆典型错题2把5米长的钢筋平均截成9段,每段的长度是( )。
1. 把3米长的彩带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米,每人分到总数的( )。
2.小红去学校,15分钟到学校,刚好行了500米,平均每分钟行( )米,每分钟行的路程是全程的( )。
◆典型错题35公顷土地要平均分成3天耕完,每天耕地( )公顷,每天耕这片土地的( )1. 一根绳子长2米,平均剪成8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1米的( ),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2.小明做语数英三课家庭作业要2小时,做数学用了21小时,做英语用了41小时,做语文用了( )小时。
3.小明做语数英三课家庭作业要2小时,做数学用了所有时间的21,做英语用了41,做语文用了全部时间的( )。
◆典型错题4 题目: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52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52,( )截去的多。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对比练习:1.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52米,第二根截去绳子的52,( )截去的多。
A .第一根 B .第二根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2.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72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52,还有剩余,( )截去的多。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3.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72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52米,( )截去的多。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4:(1)一根铁丝长5米,剪去31,还剩( )米。
2018~2019学年度下期期末质量监测五年级数学试卷(答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总分人得 分评分人一、认真读题,仔细填空(22分,1~14题每空0.5分,15题每空1分) 1、0.36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化成分数是( )。
2、红气球是气球总数的75,这是把( )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 )份,红气球占( )份。
3、95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
4、在工程上,1m 3的沙石、土等均简称为( )。
5、()9=43=()36=12÷( )=( )(填小数)6、12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一袋饼干2千克,吃了这袋饼干的52,还剩下这袋饼干的( ),若吃了52千克,还剩下( )千克。
8、在43,85,21,56,0.625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和( )相等。
9、381是( )分数,读作( )。
10、把3米长的木条平均锯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木条占全长的( )。
11、一组数据12,14,12,12,16,1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用( )数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更合适。
12、两个质数的和是20,积是91,这两个质数分别是( )和( )。
13、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
1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家客厅占地面积约50( ) 学校旗杆高约15( ) 一块橡皮擦的体积约8( ) 汽车油箱容积约24( ) 15、一个长方体木箱的长是6dm ,宽是5dm ,高是3dm ,它的棱长总和是( )dm ,占地面积是( )dm 2,表面积是( )dm 2,体积是( )dm 3。
二、仔细推敲,认真诊断,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每小题1分,共10分)1、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中常见易错题分析近年来,数学教育在中国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作为一门孩子们必修的学科,数学不仅考核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能力。
然而,在五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期末测中,常常存在一些易错题。
本文将对这些常见易错题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整数的计算整数的计算是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点,但在实际考试中,仍然经常出现易错的情况。
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1. 正负数的加减混淆。
学生容易忽略正负数的加减规则,导致得出错误的答案。
解决方法:通过练习和巩固这一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数轴上的正、负方向,加强正、负数运算的规律性。
2. 乘法和除法的混淆。
在解决涉及乘法和除法的算式时,学生容易混淆二者的顺序和规则,从而出现错误。
解决方法: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具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本质,加强对乘除法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二、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是五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考试中,学生常犯的错误有:1. 遗漏关键步骤。
学生在计算图形面积时,容易遗漏一些关键步骤,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养成仔细审题、条理清晰的习惯,强调计算过程的完整性。
2. 单位换算错误。
学生在进行面积单位换算时,常常出现换算系数错误或混淆单位的情况。
解决方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练习加强对单位换算的掌握。
三、分数的运算分数的运算是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的难点之一,易错情况如下:1. 分数的约分错误。
学生在进行分数的约分时,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导致最终结果不准确。
解决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约分规律,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加强对分数的约分掌握。
2. 分数的加减混淆。
学生在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时,常常混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导致结果错误。
解决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和应用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本质,加强运算规则的掌握。
四、数据的统计和图表分析数据的统计和图表分析是数学中的一项重要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易错题解析与备考建议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考验。
在五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易错题。
本文将对五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进行解析,并给出备考建议,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数学期末考试。
一、整数的加减运算整数的加减运算是五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在解题过程中,同学们常常会忽略正负号的运算规则,导致答案错误。
因此,在备考时,需要牢记以下规则:1. 同号相加减,取相同符号,绝对值相加减;2. 异号相加减,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绝对值相减。
在解题时,同学们可以先将题目中的数值标出正负号,再进行运算,确保不会出现符号错误的情况。
二、分数的加减乘除五年级下册数学也会涉及到分数的运算,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
分数在运算过程中,同学们容易出错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分数的通分:同学们在计算中经常忽略通分的操作,导致运算结果错误。
在计算分数运算时,特别是加减运算,我们需要先将分数通分到相同的分母,再进行运算。
2. 乘法的顺序:同学们有时候会忽略乘法的顺序,导致答案错误。
在计算乘法时,需要先先进行分子与分子的乘法运算,再进行分母与分母的乘法运算。
3. 除法的倒数:在计算除法时,同学们容易忘记将被除数转换成倒数,导致答案错误。
在计算除法时,我们将除法变为乘法,即取倒数,然后按照乘法运算进行计算。
解决以上问题,同学们可以多进行分类训练,加强习题练习,掌握基本的分数运算技巧。
三、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在五年级下册数学中,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是重点内容。
同学们在计算面积和周长时,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1. 单位混淆:同学们有时会混淆面积和周长的单位,导致答案错误。
在计算时,需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确保计算结果与单位相符。
2. 边长计算错误:在计算面积和周长时,同学们有时会将边长算错,导致结果错误。
在计算前,先明确图形的边长或半径等基本信息,避免计算错误。
2018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易错题1. 4是因数,8是倍数。
错题:因数和倍数是相互关系,必须指出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 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
错题:2是偶数,但是质数。
3. 36分钟=( )小时错因:错把1小时率当成100分,结果弄错。
2、比54小,比52大的最简真分数只有一个。
错因:把52和54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值变形为108、104,此时可以写出3个比54小,比52大的真分数。
如果变形为分数单位更小的分数,则中间的分数更多。
3、王师傅8分钟制作了5个零件,他每分钟能制作( )个零件,制作一个零件要( )分钟 。
错因:求每分钟能制作的零件数=零件总数÷工作时间,制作每一个零件的时间=工作时间÷零件总数4. 有20个水果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到它的( ),每个人分到( )个。
错因:每人分到的个数=总数量÷总人数每人分到的分率=1÷总人数5.甲数的31和乙数的51相等,两数中较大的是( )。
错因:此题中,分率越大,“1”越小,反之,分率越小,“1”越大。
5. 小强3分钟做完2道数学题,小刚8分钟做完5道数学题,平均做一道题二人各需多少时间?谁做得快些? 错因:每道题完成的时间=工作时间÷题目总数6. 53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 A.6 B8 C.10 D.12错题:分子增加6,则分数的分子扩大为原来的3倍,分母也应扩大为原来的3倍,所以分母应加10.7. 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54米,第二根截去绳长的54,哪根截去的多?( ) A.每一根 B.第二根 C.不能确定 D.一样多 错因:54米是1米的54,绳长的54是整条绳长的54。
所以当整条绳长1米时,两根绳剪下的一样长,所以剩下的一样长。
如果绳长大于1米时,则第二根截去的长,剩下的少,反正第一根截去的长,剩下的少。
9.一根电线长6米,用去它的2/5,还剩下它的( ),如果用去2/5米,还剩下( )米。
五年级下期末高频易错考点五年级下学期的学习接近尾声,期末考试即将来临。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提高考试成绩,以下是对五年级下期末高频易错考点的梳理和总结。
一、数学1、小数的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同学们在计算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相加减。
例如:356 + 24 = 596,而不是 59 或者 606。
小数乘法也是一个易错点,要注意积的小数点位置。
比如 25×12 =3,而不是 25×12 = 30。
2、图形的面积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时,公式的运用容易出错。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例如,一个底为 6 厘米,高为 4 厘米的三角形,面积应该是 6×4÷2 = 12 平方厘米,而不是 24 平方厘米。
3、方程解方程时,要注意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例如:3x + 5 = 17,解这个方程,首先要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 5,得到 3x = 12,然后再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3,得到 x = 4。
4、因数和倍数在因数和倍数的相关题目中,要明确概念。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倍数也是它本身。
例如,12 的最大因数是 12,最小倍数也是 12。
判断两个数是否为倍数关系,要看较大数是否能被较小数整除。
二、语文1、字词同音异形字和多音字容易混淆。
比如“辩、辨、辫”,“盛(shèng)开、盛(chéng)饭”。
在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的正确,避免出现错别字。
2、句子改写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把“被”字句改为“把”字句等,要注意句式的变化和语气的表达。
例如:“我们不能随意破坏环境。
”改为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随意破坏环境呢?”3、阅读理解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是关键。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常见易错题解析数学期末考试是学生们检验自己掌握数学知识程度的关键时刻。
在五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中,有一些常见的易错题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和解析,以便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本文将围绕五年级下册数学常见易错题进行解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1. 分数的加减法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学生们常常会出现错误。
一种常见的错误是忽略了分母的变化,直接对分子进行加减运算。
例如,对于1/2 + 1/3这个题目,有些学生可能会直接将1和1相加,然后得到2,再将2作为分子,保持分母不变,错误地得到了2/3的结果。
正确的做法是先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对分子进行加减运算后再保持分母不变。
对于1/2 + 1/3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找到2和3的最小公倍数6,并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分别乘以对应的倍数,得到3/6 + 2/6 = 5/6。
2. 单位换算在单位换算方面,学生们也容易出错。
特别是在长度、容量和质量的换算中,常常会将换算前后的单位弄混,导致计算错误。
例如,如果要将1千米转换为米,正确的做法是将1千米乘以1000,而不是除以1000。
同样地,如果要将1升转换为毫升,应该将1升乘以1000,而不是除以1000。
3. 图形的识别与绘制在图形的识别与绘制方面,学生们也容易出现错误。
比如,在判断图形是否为正方形时,学生们常常只看到图形的四边相等,而忽略了正方形要求四个角也相等的特点。
此外,在绘制图形时,学生们也容易出现比例失调或者缺少细节的情况。
例如,在绘制长方形时,学生们可能会在计算两个边长时出错,导致绘制出的图形不符合要求。
4. 填空题答案的格式在填空题中,学生们需要填入数值、符号或公式等。
然而,很多学生在填写答案的过程中,忽略了题目给出的格式要求,导致答案不正确。
例如,对于计算周长的问题,题目可能要求学生们以某种单位表示答案,比如“用cm表示”。
如果学生们不按要求填写答案,而是直接写出数值,那么将被扣分。
五年级下期末复习易错考点五年级的学习即将结束,期末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提高复习效率,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五年级下册的易错考点。
一、数学1、小数的乘除法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是因数小数位数之和。
在计算时,要注意因数末尾对齐,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 0 补足,再点小数点。
小数除法中,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
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要在末尾用 0 补足。
易错点:小数点位置点错,商的小数点没有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时,数字与字母相乘,数字要写在字母前面,乘号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3×x 可以写成 3x。
解方程时,要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 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易错点:等式性质运用错误,解方程过程中出现计算错误。
3、图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在计算图形面积时,要注意找准对应的底和高。
易错点:面积公式记错,计算面积时数据代入错误。
4、因数与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质数是指一个数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合数是指一个数除了 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易错点: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不清,质数和合数的判断错误。
二、语文1、字词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容易混淆。
例如:“辩”和“辨”、“拨”和“拔”、“悄”的读音“qiāo”和“qiǎo”等。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也是重点,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搭配和语境。
2018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时间 90分钟分值 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合计得分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每空1分,共21分)1、94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
2、18÷()=53=( )21=()÷40=()(填小数)。
3、25秒=()分 1040升=()立方米560cm3=( )( )dm3 75cm2=()dm24、16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5、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这条绳子的(),每段长()米。
6、用一根长60cm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头处忽略不计),并在表面糊上红纸,至少需要红纸()cm2,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cm3。
7、有15袋糖果,其中14袋同样重,有一袋少了2颗,质量稍轻,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次才能保证找出这袋稍轻的糖果。
8、用0、1、5这三个数组成的三位数中,既有因数2,又是3和5的倍数的最大的数是()。
9、把0.334、31、0.34、41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10、一个长方体木块,高2.4dm,平行于底面截成两个长方体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00cm2。
原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cm3。
二、仔细推敲,认真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共5分)1、合数就是偶数,质数就是奇数。
( )2、大于51而小于53的分数只有52。
( )3、一个图形,从正面看是,那么这个图形一定是由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 )4、因为65比43大,所以65的分数单位也比43的分数单位大。
(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64倍。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1、将左边图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图案是()。
2、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和一定是(A、奇数B、偶数C、合数D、质数3、7a是真分数,6a是假分数,a是(A、1B、6C、7D、54、154的分子加上8,如果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A、加上30B、加上8C、乘2D、乘8中添上一个,从正面和右面看都不变,有()种5、在A、2B、3C、4D、5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
◆典型错题1
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这根铁丝的( )。
1: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
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 )块,每个孩子分得的是这些饼的( )。
3:一块2公顷的菜地,平均分成8份, 3份是( )公顷,3份占这地的( )。
4:小明29分钟走了2千米路,平均每分钟行( )千米,每分钟行的占总路程的( )。
◆典型错题2
把5米长的钢筋平均截成9段,每段的长度是( )。
1. 把3米长的彩带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米,每人分到总数的( )。
2.小红去学校,15分钟到学校,刚好行了500米,平均每分钟行( )米,每分钟行的路程是全程的( )。
◆典型错题3
5公顷土地要平均分成3天耕完,每天耕地( )公顷,每天耕这片土地的( )
1. 一根绳子长2米,平均剪成8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1米的( ),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2.小明做语数英三课家庭作业要2小时,做数学用了21小时,做英语用了4
1小时,做语文用了( )小时。
3.小明做语数英三课家庭作业要2小时,做数学用了所有时间的21,做英语用了4
1,做语文用了全部时间的( )。
◆典型错题4 题目: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52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5
2,( )截去的多。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对比练习:
1.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
52米,第二根截去绳子的5
2,( )截去的多。
A .第一根 B .第二根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2.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72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52,还有剩余,( )截去的多。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3.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72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5
2米,( )截去的多。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4:(1)一根铁丝长5米,剪去3
1,还剩( )米。
(2) 一根铁丝长5米,剪去3
1 米,还剩( )米。
◆典型错题5
一根长10米的绳子,用去5
1米,还剩( )米; 一根长10米的绳子,用去它的5
1,用去了( )米。
专项练习:
1、一根钢管原来长9米,(1)截去了3
2,截去了( )米。
(2)截去了3
2米,还剩( )米。
2、有一筐72千克的苹果,第一天吃了它的61,第二天吃了它的9
5, (1)还剩下几分之几? (2)还剩几千克?
◆典型错题6 错题:甲线段的12 等于乙线段的13 ,( )线段长。
画图:
练习:把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占全长的25 ,第二段长25 米,( )根铁丝长。
◆典型错题7
题目:张师傅5分钟作了2个零件,平均每分钟能做( )个零件,平均做一个零件需要( )分钟。
◆典型错题8 填空题:
45分钟=( )小时 200平方米=( )公顷 15分=( )小时 125分=( )小时( )分 25秒=( )分 20秒=( )小时
40公顷=( )平方千米 250千克=( )吨 53秒=( )分 150平方厘米=( )平方米 18小时=( )日 1.2小时=( )分
◆典型错题9
题目:在100克的水中加入10克盐,那么盐占盐水的( ) ,水占盐水的( );如果再加5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 ),水占盐水的( )。
◆典型错题10
错题:方方和圆圆比赛打字,方方3分钟打字350个,圆圆5分钟打字583个。
谁打字的速度快?为什么?
王师傅5分钟加工零件17个,李师傅6分钟加工零件20个,张师傅7分钟加工零件23个,他们三人哪个做的最快,哪个最慢?
◆典型错题11
一节科学课共23 小时,老师讲课花了这节课的13 ,学生做实验花了13 小时,其余时间做作
业,做作业时间占这节课的几分之几?。
◆典型错题12
题目:一根长9/10米的绳子,第一次剪去它的1/10,第二次剪去它的3/5,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
◆典型错题13
题目:a ÷b=2,a 和b 都是自然数,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练习:1. m 是n 的倍数,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2. a =9b (a 、b 都是整数),那么a 与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典型错题14
1、有一块长72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玻璃,把它裁成边长是整厘米数、面积都相等的正方形,恰好无剩余,最多可以裁多少块?
2有若干个长是18厘米,宽是12厘米的长方形,把这些长方形拼成一个最小的正方形,最少要用几个这样的长方形?
针对性练习:
1、一张长方形纸,长75厘米,宽6分米,把它剪成相同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最少可以剪多少个?(画出示意图)
2、城建队要用长5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的长方形地砖在广场的中央铺一个正方形场地。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最多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画出示意图)
3、小玲和小青都经常去图书馆,小青每4天去一次,小玲每6天去一次。
3月2日两人同时去图书馆后,几月几日他们再次相遇?几月几日第三次相遇呢?
4、已知大约有不少于30名学生参加绘画比赛,现进行分组。
按每组6人或每组8人都能恰好分成几组。
参加绘画比赛的至少有多少人?
5、花店有72枝红玫瑰和48枝白玫瑰,扎成花束出售。
如果要所红玫瑰、白玫瑰平均分在每束花中,最多可以分成多少束?每束花有多少枝?
6、一盒铅笔,平均分给5人差2枝,平均分给6人也差2只。
这盒铅笔至少有多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