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课题结题报告表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成果鉴定书
课题批准号:【2013】07号
课题名称:运用“例证教学方法”正确评价历史
人物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周健丹军
所在单位:丹凤县商镇中学
填表日期: 2014 年 6 月 20 日
市教育学会秘书处制
说明
1.此表一式三份,市教育学会秘书处、课题主管单位及课题负责人各一份。
2.计划完成时间:按《申请书》的计划时间填写。
3.成果去向:指发表、出版、采用等情况。
4.最终成果:以课题申请书填报的为准。
5.同时递交结题报告(研究总报告)和最终成果(主件应是原件,附件可以是复印件)。
6.市教育学会秘书处详细地址:市商州区商中路崇文巷20号,邮编726000,:2985208,E—mail:sljyxh126.。
一、基本情况
二、工作报告(不超过1000字)
三、重要的阶段研究成果
(不少于4000字,可另附页)
五、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六、专家鉴定意见表
七、专家组鉴定意见(由专家组组长综合各专家意见填写)
注:1.鉴定意见不少于500字。
八、市教育学会验收、审批意见。
课题结题申请表的填写模板以下是一个课题结题申请表的简单填写模板,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课题结题申请表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名称:•项目编号:•负责人:•承担单位:•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课题背景:[简要说明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突出研究的创新点和重要性。
] 研究目标:[明确课题的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阐述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研究方法:[简述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计划,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具体步骤。
]已取得的成果:[列出在项目执行期间已经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参与会议等。
]经费使用情况:•总经费:•已使用经费:•结余经费:[详细列出经费的支出情况,包括人员费用、设备购置、实验材料等各方面的费用。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列举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简要说明已经采取的或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结题申请理由:[说明为何认为该课题已经完成,简述实现了项目设定的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
]后续工作计划:[简要概述课题结题后的后续工作计划,包括可能进行的延续研究、推广应用等方向。
]主要参与人员意见:[主要参与人员对课题结题的意见,包括对研究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后续工作的建议。
]申请结题意见:[主管单位或相关评审部门的结题意见,包括是否同意结题、是否有需要进一步修改的建议等。
]附件:[列出附件清单,如已发表的论文、获奖证书、经费使用明细等。
] 请根据具体情况填写上述内容,确保申请表的完整性和清晰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资助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附注说明:项目名称:CPK10基因调控拟南芥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负 责 人:魏凤菊电话:0312-*******电子邮件:weifj98@依托单位:河北农业大学联 系 人:张永升电话:0312-*******资助金额:22(万元)累计拨款:22.0(万元)执行年限:2012.01-2014.122015年01月16日填表日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制(2012年)NS FC-R E PORT -2014412-TROPER-CFSN报告正文一、研究计划要点及执行情况概述。
研究基本按照原计划执行,一些研究内容稍作调整。
(1)检测了CPK10与HSP1蛋白的可能互作方式。
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得出HSP1可以发生自身互作。
在利用TAP (串联亲和纯化)技术结合质谱技术分析HSP1与CPK10的作用方式过程中,纯化获得的杂蛋白信号较强,试验未能顺利进行下去。
(2)筛选了与CPK10可能互作的其它靶蛋白。
分离保卫细胞并建立酵母cDNA 文库,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互作蛋白,获得的蛋白经测序分析多为持家基因表达产物,利用构建的保卫细胞酵母文库筛选CPK10互作蛋白的方法暂告一段。
利用串联亲和纯化技术筛选CPK10可能的互作蛋白,再结合质谱分析技术测得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获得多个候选基因。
(3)对靶基因是否参与干旱逆境进行了初步分析。
检测靶基因受干旱诱导后的表达情况,组织及亚细胞表达情况。
(4)初步检测了cpk10突变体材料中靶基因的表达情况,明确的试验结果有待重复。
(5)获得了CPK10与CPK30的双突变体,初步进行了基因功能分析。
二、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
(一)酵母cDNA 文库的构建及筛选将一定数量的拟南芥第3、4轮莲座叶叶片剪下后洗净,放入匀浆机中,加入适量的冷蒸馏水,打磨成碎表皮条,用孔径为75 μm 滤膜过滤,去除含有大量叶肉细胞的液体,收集碎表皮条。
小学科学实验设计改进与创新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小学科学实验设计改进与创新研究》, 课题编号LW2014207二、课题研究的背景1.《小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活动是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去进行验证,强调学生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核心是以“探究”为轴心的科学活动。
特级教师路培琦也曾说过:“不是讲科学、念科学、看科学,而是要做科学,提倡’做’,在做中学知识。
”实验,是借助仪器的间接观察。
由于实验是为了对假说进行检验,比直接观察更具有结构性,所以实验活动是最能反映科学方法的活动,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收集证据的重要环节,也是认识较高层次的探究活动。
2.科学课程的改革是以实验教学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场所和阵地。
科学实验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些类似于科学家从事科研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产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甚至有所创造的积极欲望。
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材编写及教学过程都体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在科学课的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常遇到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仪器欠缺或者不够完善,科学教科书上还有很多内容没有现成的仪器配备,教科书上有些实验方法操作复杂,现象不够明显、欠直观,因而,我将《小学科学实验设计改进与创新研究》作为课题,立项攻关,通过研究小学科学实验设计,从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两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设计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易于操作、现象直观明显、学生喜爱的实验活动,来诠释不同的科学原理,把复杂的科学术语简单化,让学生在愉快的实验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迈进科学的殿堂,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素质的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1、有利于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构建“尚美”主题活动体系,打造乡镇小学德育特色学校的探索》研究报告目录一、课题研究背景、意义与现状 (1)(一)课题研究背景 (1)(二)课题提出的意义 (2)(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3)二、核心概念界定 (5)(一)尚美与尚美教育 (5)(二)“尚美”主题活动体系 (5)(三)对本课题乡镇小学“德育特色学校”的诠释 (6)三、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6)(一)研究目标 (6)(二)研究内容 (6)(三)研究方法 (7)四、课题研究过程 (8)(一)调查了解 (8)(二)方案策划 (9)(三)试点尝试 (11)(四)系统推进 (12)(五)典型引领 (12)五、课题研究成果 (13)(一)构建了开张大气的“尚美”主题活动机制 (13)(二)构建了开放悦纳的“尚美”主题活动环境 (15)(三)构建了开明志趣的“尚美”主题活动课程 (17)(四)构建了“三有.四品.五美”新型小学德育模式,落实“以美育德”理念 (22)(五)构建了“尚美”品牌的乡镇德育特色学校 (27)六、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32)(一)研究立意新:探索“以美育德”,美与德同行 (32)(二)研究视点新:以“大美育”观为指导,以活动为切入点 (32)(三)研究思路广:以活动撬动学校整体运作 (32)(四)研究效果好:成功打造德育特色学校 (33)七、总结反思与展望 (33)【附】本课题相关论文或课程获奖情况 (34)【主要参考文献】 (35)构建“尚美”主题活动体系,打造乡镇小学德育特色学校研究报告【概要】社会转型对美育教育教学工作寄予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期许,以“尚美”活动为切入口,撬动了全校师生的智慧和力量,激发了学校活力,让改变与创新成为学校发展的两大主题。
本课题研究,旨在遵循“以美育德”的理念,以“尚美”主题活动为纲,以时间为轴,拓展活动空间,构建常态化创新型活动机制,以提升审美素养,推进学校管理,建构起学校特色德育的大厦,让每位孩子在充满美感与激情的德育特色校园里快乐成长。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样表分类:课题研究教育附录2:学生问卷调查表 1、你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吗?2、你觉得高中数学好学吗?它与初中数学学习的最大区别是什么?3、你能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吗?4、数学学习遇到困难,你怎么办?5、你会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学高中数学吗?效果如何?6、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老师?附录3:访谈记录访谈对象1:潘文建(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数学教师) 访谈主题: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访谈对象2:陈娟(西安市第四十中初中数学教师) 访谈主题: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状况。
通过对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老师的访谈,了解到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附录4:论文《如何做好新课标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如何做好新课标初高中数学的衔接xx 高级中学 xxx摘要对新课标初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应从知识、能力、习惯与心理三个层面进行衔接与过渡。
主题词 知识的衔接 能力的衔接 习惯与心理的衔接在新课程高一数学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很难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觉得知识难理解,课堂容量大,课堂节奏快,学习效果与初中差距较大,心理压力很大。
长期下去,慢慢就对高中数学产生畏惧和厌学.这一现象在各类高中学校的高一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没有做好,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我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我认为主要做好以下三个层面的衔接。
一、知识的衔接作为新高一的教师要深入研究初中课程标准、初中教材,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研究两者的不同与联系。
一定要清楚“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改教材,其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程度的压缩和删减,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学生掌握比较方便.而“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内容多,课时少,例题和练习简单,习题、复习参考题,特别是B 组题难度大,所谓的“新课标"辅导用书泛滥,题目偏、怪、难。
附:1. 2014年度赤峰市社会科学科研课题立项名单一、资助课题(排名不分先后顺序)二、非资助课题(排名不分先后顺序)2.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要求(1)课题撰写要求课题完成时限6-8个月,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或论文,字数在10000字左右。
课题立项后,课题负责人必须保证按时按计划、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调研需实地进行,深入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
调研获得资料和数据必须真实可靠,课题负责人对此应承担相应责任。
网络上制作、分发、收集的调查问卷不作为课题的采信依据,因此,不得以网上调查问卷作为本课题立论的依据。
课题撰写期间,市社科联会对课题进行定期督促检查。
(2)课题撰写格式报告标题为课题名称+结题报告、标题二号宋体加粗居中,名称统一为《XXXX课题结题报告》;作者署名请勿出现在结题报告中;正文用三号仿宋;一级标题用三号黑体,用“一、二、三”标示;二级标题用三号楷体,用“(一)(二)(三)”标示;三级标题用“1.2.3.”标示,四级标题“①②③”标示,都同正文一样,不变字体。
行距为1.5倍行距。
页面设置页边距调整为上3厘米、下2厘米、左3厘米、右3厘米,请正反面打印。
3.课题结项报告封面样式2014年赤峰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科研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责人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完成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峰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制2014年4月。
课题结题报告表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研究背景和目的部分旨在介绍课题的背景和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背景是……
2. 相关研究综述
相关研究综述部分旨在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通过综述相关研究,可以了解到……
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课题采用的
研究方法是……
4. 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部分展示了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根据数
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
5. 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部分指出了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首先,本课题研究的样本量较小……
6. 结论与展望
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已经达到……
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部分列出了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引用的相关文献。
项目类型文经管同济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结题报告及评审表课题名称植筋胶实验课程开发课题负责人黄虹烨学号1257047所在院(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指导老师张建荣报告时间2015 年5月15日同济大学大学生科技服务中心二〇一五年五月制要求1、本结题报告由学生科技服务中心提供电子版、各课题组自行填写后打印。
并上交电子版到sitp_10@2、本结题报告前五项由课题负责人填写后打印,第七项由指导老师手写。
3、工作步骤包括社会调查、实验、试验、设计、设计修改、加工步骤、技术改进、查阅资料、数据处理和论文撰写。
一般不少于五个步骤。
4、成果包括模型、设计、方案、调查报告、实验结论、论文部分、机械装置、装置半成品、参赛经历和获奖经历。
(软件、图像等电子类刻成光盘上交;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要求上交一份原版期刊;大型实物拍成照片、视频等在项目结题报告或答辩现场ppt 反映;小型实物评审现场展示。
)5、工作步骤(社会调查、实验、试验、设计、设计修改、加工步骤、技术改进和数据处理)应配有附图。
6、成果(模型、设计、机械装置、装置半成品和参赛获奖经历)应至少配有3张副图。
7、工作小节一栏应填写自评及感想。
8、本报告供评审时参考,除此报告外各课题组还需附上一篇心得体会。
9、以下各表填写时可以附页。
五、资金使用明细评审表评审小组组成:评审意见附一:图片附二:个人心得体会黄虹烨:2014年5月,我们的SITP项目《植筋胶实验课程开发》就这样开始了,在这一年里,我们的项目从刚开始的摸不着头脑,到后来慢慢的开始走上正轨,到最后终于较为顺利的完成了这个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感谢的是张建荣老师。
张老师从始至终都对我们这个项目极为关心且负责。
在项目刚开始时,他就帮着我们理清了头绪,为整个项目提出来写建议,还为我们联系了一些学长学姐,使得我们可以观摩现场的试验,为后来的项目发展带来了更直观的感受。
随着项目的进行,张老师也定时的会把我们聚在一起,监督我的项目的进行,解决我们的疑惑,并且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有用的建议。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个人课题研究计划一、任教学科:三年级语文二、研究课题:《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三、指导思想:学期伊始,在学校科研管理的大方针指导下,我将从课题研究的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本人的教学实践和个人课题的自身特点,进一步进行课题研究。
在上学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如:自主学习、开设研究课、成果展示等。
本年度我将继续努力钻研,认真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探索研究,从各个方面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加教学实践次数,扎扎实实作好这一年的研究工作。
四、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系统,实现师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2、通过课题的研究,构建体现和谐课堂教学环境的操作模式,减轻学生负担。
3、通过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达到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研究内容:1、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努力提高师德素质和教师备课、上课、辅导等常规教学能力。
2、提升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运用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和谐、XX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灵活多样的学生活动。
六、研究措施:1、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和谐课堂、学生减负”的理论知识。
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并撰写好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使之服务于实践。
2、按照确立的研究对象,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访谈或问卷,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并定期进行数据整理,提出解决措施,撰写调查报告。
3、注重课题研究过程,在学校研究计划安排下,积极参与课题研讨课的上课、听课和评课工作。
主动与全组成员一起探讨成败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4、联系实际,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搞好课堂教学,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陕西省教育学会课题结题申报材料陕西省教育学会2014年度立项课题结题申报材料课题名称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策略与学习能力关系研究课题编号SJHYBKT201415216 申报者柯贤华_所在单位汉中市洋县教研室邮政编码723300 电子信箱_申报日期2015年7月_陕西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制2015年6月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策略与学习能力关系研究报告汉中市洋县教研室柯贤华摘要探索初中生自主学习策略与学习能力关系是新课改的需要。
调查分析表明,农村初中生厌学或被动学习或学习能力偏低的原因是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进行支撑。
通过选取七年级两个班级为跟踪对象,从初中数学、物理、思品、英语、历史等五个学科入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在实验班学生中分学科实施构建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措施,实践应用、验证“四环八步”教学模式。
研究结果表明各学科构建的自主学习策略培养措施及“四环八步”教学模式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实验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提高学生学科成绩产生了明显效果。
研究出了初中生自主学习策略与学习能力的关系初中生自主学习策略与学习能力呈显著的相正关系。
关键词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学习能力;相正关系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探索初中生自主学习策略与学习能力关系是新课改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和倡导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要求。
自主学习就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和运用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和改进学习方法,树立自我学习的理念,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策略” 是指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措施。
“学习能力”就是指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如阅读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总结能力、想象力、判断力、推理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书写能力、沟通能力、提问能力、复习能力等。
附件三:课题小组活动记录
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每日一记)
活动小组名称:产品外包装的研究与指导研究性学习小组
活动小组成员:夏文怡、李梦云、冯瑾宇、顾梦菲、姜丽钰、丁含青
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每日一记)
活动小组名称:产品外包装的研究与指导研究性学习小组
活动小组成员:夏文怡、李梦云、冯瑾宇、顾梦菲、姜丽钰、丁含青
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每日一记)
活动小组名称:产品外包装的研究与指导研究性学习小组
活动小组成员:夏文怡、李梦云、冯瑾宇、顾梦菲、姜丽钰、丁含青
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每日一记)
活动小组名称:产品外包装的研究与指导研究性学习小组
活动小组成员:夏文怡、李梦云、冯瑾宇、顾梦菲、姜丽钰、丁含青
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每日一记)
活动小组名称:产品外包装的研究与指导研究性学习小组
活动小组成员:夏文怡、李梦云、冯瑾宇、顾梦菲、姜丽钰、丁含青
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每日一记)
活动小组名称:产品外包装的研究与指导研究性学习小组
活动小组成员:夏文怡、李梦云、冯瑾宇、顾梦菲、姜丽钰、丁含青
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每日一记)
活动小组名称:产品外包装的研究与指导研究性学习小组
活动小组成员:夏文怡、李梦云、冯瑾宇、顾梦菲、姜丽钰、丁含青
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每日一记)
活动小组名称:产品外包装的研究与指导研究性学习小组
活动小组成员:夏文怡、李梦云、冯瑾宇、顾梦菲、姜丽钰、丁含青
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每日一记)
活动小组名称:产品外包装的研究与指导研究性学习小组
活动小组成员:夏文怡、李梦云、冯瑾宇、顾梦菲、姜丽钰、丁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