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原理分析中美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我看“对立统一”的中美关系
济南市长清一中刘振吉
当今世界,中美两国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两国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影响两国,而且影响世界,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危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下面就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一下中美关系:
(1)中美之间是“对立”的关系:这种对立表现为中美两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的不同。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要极力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而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发展对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对于促进世界秩序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显然,这与美国称霸世界的图谋是格格不入的,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强大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巨大障碍。
因此,美国才千方百计阻挠中国的发展,散布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2)中美之间是“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中美两国有许多共同利益。
我们知道,国家之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面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国际反恐等一系列国际问题,美国有求于有赖于中国的支持甚至帮助,这是合作的基础;中美之间经济的互补性强,中国需要美国的市场美国需要中国的产品,曾经有美国人这样评价说:“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
另一方面,中美之间关系如果处理恰当,不仅惠及两国造福两国人民,甚至对于世界的和平及安全都有极大的益处。
因此,有识之士普遍认为,中美两国“合则共赢,争则两伤”。
综上所述,中美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乐观地预测两国的形势:中美之间一定有竞争,但不可能会有战争!。
唯物辩证法视角下浅析中美关系摘要:在当今国际形势下,中美关系显得尤为敏感,存在着对立,这是因为中美两国的政治观念、历史文化背景等原因不同,但又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即共同利益,所以出现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总体上合作又多于冲突,共同的利益大于彼此之间的问题,这是矛盾的统一性。
从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中浅析中美关系。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中美关系;矛盾;对立统一2011年《中美联合声明》中强调着合作、友好、互利共赢、互相尊重,但现在我们所看到中美之间却有着明显的对立关系。
但总体来看共同利益又大于彼此之间的冲突,这又符合了矛盾的统一性。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它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属性又称为斗争性,统一属性又称为同一性[1]。
在当今国际形势下,中美关系显得尤为敏感,这其中体现着对立与统一。
一.“对立”的关系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防他国带来的潜在破坏和挑战,这就是对立的一面。
首先是双方的国家的性质和利益的不同。
美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要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巩固“唯一超级大国”;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对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国际秩序公平合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与美国称霸世界的意图显然是格格不入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的崛起阻碍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所以美国才针对中国,为限制中国发展无所不用其极,力推“中国威胁论”。
美国:“现状最大维护者”,中国:“现状改变者。
”二.“统一”的关系中美双方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离不开对方的配合和协助。
因为两国存在着很多的共同利益。
国家间之所以会时近时远,亲疏不定,就是由各自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所决定,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主观试题的答题模板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主观试题的答题模板1、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结合材料,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应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人口政策的关系。
(6分)①发展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应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用发展的观点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口政策。
(2分)②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调整计生政策,实现经济、人口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分)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要正确认识、分析和处理好经济发展的好人口的矛盾,推动经济和人口协调发展。
(2分)2、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是我国南北方常见的植物。
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术《五十二病方》已有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它的抗疟功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古人为何“绞取汁”,而不用水煎熬煮?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青蒿中的活性成分。
于是,她重新设计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
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终于在1972年成功提取出青蒿素。
为了治疗疟疾,屠呦呦科研团队500名科研人员,筛选2000个中草药方,整理出600种抗疟方剂,经历了190次失败。
1992年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效果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屠呦呦团队的研究过程。
(10分)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屠呦呦团队不是满足于已有成绩,而是不断创新。
(2分)②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
屠呦呦科研团队500名科研人员,筛选2000个中草药方,整理出600种抗疟方剂,最终取得了成功。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对立统一原理看中美关系黄雪娇金融一班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攀升,中美关系逐渐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
中美关系的好坏也直接或间接的牵动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和转变。
因此,处理好中美关系不仅是中美双方两国的职责也是世界上各国要关注的问题。
中美关系自建交以来一直是从缓和到紧张,再到缓和的周期性局面,但是双方之间的矛盾主要是走向缓和。
从唯物辩证法来看: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其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起着决定作用。
同样,中美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做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不可调和的矛盾。
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总趋势是向着和平发展的方向。
因此,对中美关系应该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坚持用两点论来看问题。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一是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整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回顾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很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虽然双方的关系在冷战时期曾出现多次起伏、危机,但始终没有破裂,到现代中美关系反而加深了。
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的。
稳定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
机遇来自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使得美国有求于中国的面不断上升。
中美关系的友善对中国经济求得稳定,高度的发展空间是很有利的。
然而,中美双方也有很多差别和斗争,中美双方在经济利益、政治体制和人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中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关系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
这就是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享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对立统一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是放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即对立统一,它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对立和统一,也称为斗争性和同一性。
回看中美关系的历史过程,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这恰恰是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我们知道,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两者在国家意识形态、外交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双方仍然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形势的趋动下,中美两国有了更为广泛的合作基础,以国家利益为杠杆,中美关系有了极大的改善。
例如: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得美国认识到在当前对其国家最为直接的威胁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恰恰就是全球的恐怖分子和恐怖主义的泛滥,中国也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于是也加入了由美国领导的全球反恐联盟,双方的合作领域越来越广,由最先的反恐扩大到防止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甚至到反走私、反非法移民等;其次,近年来,各种全球性问题日益成为中美两个世界性大国绕不开的话题,在气候变化、能源合作、环境保护以及核裁军等全球性问题上,中美两国也开展了越来越多的磋商与合作;另外,在朝鲜半岛、伊朗核以及日益加深的经贸合作互利等问题上,中美两国也已经达成共识,在双方重要的共同点上,两国合作不断。
唯物辩证法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有哪些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舞台上,国际关系的演变如同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戏。
而唯物辩证法,这一深刻的哲学思维方式,为我们理解和应对国际关系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在国际关系中,这种联系无处不在。
各国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例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得各国的经济紧密相连。
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变动,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经济的连锁反应。
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往往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广泛的冲击。
同样,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也将各国的经济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
当某个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出现问题,与其有密切贸易关系的国家也会受到波及。
这种联系还体现在政治和文化领域。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会影响各国的政治决策,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在塑造着各国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在国际关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之一。
资源的争夺、领土争端、贸易摩擦等问题,都是矛盾的具体体现。
以中东地区为例,丰富的石油资源引发了各方势力的争夺,导致了长期的动荡和冲突。
而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贸易规则、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着矛盾。
这些矛盾既带来了挑战,也推动着各国通过谈判、协商等方式寻求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国际关系的发展也遵循这一规律。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可能会导致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发生质的变化。
例如,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军事实力等都有了显著提升,从一个相对较弱的国家逐渐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这种质变不仅改变了中国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作用,也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样,国际组织的发展也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欧盟从最初的几个成员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中美目前的贸易摩擦材料一:根据中国海关快报统计,2006年全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2626.8亿美元,同比增长24.2%。
其中,中国对美出口203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9%;自美国进口592.1亿美元,同比增长21.8%;贸易顺差1442.6亿美元,同比增长26.3%。
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仅次于欧盟),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从美国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看,中国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材料二:最近有关中美贸易关系中一些事态引起人们关注。
4月7日,美国参议院同意在今年年中考虑要求布什政府迫使中国将人民币升值,否则对中国产品加征27.5%关税的提案。
27日,联邦上诉法院推翻了国际贸易法院关于中国纺织品服装的裁决,允许美政府以“市场威胁”为由启动对我纺织品服装调查。
去年10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商务部、司法部、国土安全部和国务院又联合发起了“打击有组织盗版战略”计划,主要目标是亚洲,特别是中国。
结合材料一、二,我们可以讨论分析:首先,中美目前的贸易摩擦是客观的现实,主要表现为中方相对于美方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中方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来缩小贸易顺差。
1.中美贸易“三维”互动关系a.国家—市场层面的中美互动关系b.市场—社会层面的中美互动关系c.国家—社会层面的中美互动关系2.主要的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问题有:a.知识产权保护之争;b.市场准入问题:中美钢铁贸易摩擦问题农产品转基因问题倾销案问题高科技出口管制问题;c.贸易失衡问题;其次,从本质上看中美贸易磨擦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政府的冷战思维。
在这种思维下,美国把中国看成战略上的敌人,不愿意把包含高科技的产品卖给中国,企图通过高科技限制对中国进行遏制。
要想彻底解决中美贸易磨擦,美方必须放弃这种冷战思维,真心诚意地与中国开展贸易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美贸易的不平衡现状。
第三,我们应正确对待中美贸易摩擦。
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原理分析中美关系某年某月某日《马哲》课程论文作业对立统一原理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下面用矛盾分析法来分析中美关系问题。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为斗争性,统一属性又称为同一性。
中美关系自建交以来,一直是缓和—紧张—缓和循环的周期性局面,但是这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走向缓和,和平共处,因此,要乐观地对待要认识到这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的发展道路上得曲折,但总趋势是向着双方共同利益——和平发展的因此,对中美关系应该辩证的方法,坚持用两点论来看问题。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下条件下相互转化。
中美双方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如双方在贸易往来、国际反恐、人员交流、技术合作等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需要不断地加以巩固和加强,尤其是现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以及美国深深地陷入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不能自拔的情况下,美国更需要跟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然而,中美双方也有很多差别和斗争,中美双方在经济利益、政治体制和人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台湾问题关系到是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更是深深地影响了中美双方的关系。
而最近因为贸易摩擦,对台军售,谷歌威胁退出中国,人发币汇率等问题更是使中美关系陷入了自奥巴马上台以来的最低点。
这就是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享的性质和趋势。
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原理分析中美关系
某年某月某日《马哲》课程论文作业
对立统一原理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下面用矛盾分析法来分析中美关系问题。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为斗争性,统一属性又称为同一性。
中美关系自建交以来,一直是缓和—紧张—缓和循环的周期性局面,但是这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走向缓和,和平共处,因此,要乐观地对待要认识到这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的发展道路上得曲折,但总趋势是向着双方共同利益——和平发展的因此,对中美关系应该辩证的方法,坚持用两点论来看问题。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下条件下相互转化。
中美双方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如双方在贸易往来、国际反恐、人员交流、技术合作等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需要不断地加以巩固和加强,尤其是现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以及美国深深地陷入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不能自拔的情况下,美国更需要跟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然而,中美双方也有很多差别和斗争,中美双方在经济利益、政治体制和人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台湾问题关系到是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更是深深地影响了中美双方的关系。
而最近因为贸易摩擦,对台军售,谷歌威胁退出中国,人发币汇率等问题更是使中美关系陷入了自奥巴马上台以来的最低点。
这就是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享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一直以来,美国看待中国的想法,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冷战时,美国既想拉拢中国来对抗前苏联,来缓解苏联对美国巨大的安全威胁,又担心中国的强大影响美国的战略利益。
因此,当苏联一解体,美国马上对中国下黑手,对中国实施种种制裁,中美关系也因此由“蜜月期”迅速滑落到自中美建交的低谷。
一方面美国乐见中国的强大,
希望强大的中国帮美国分担一部分的国际责任的义务,但另一方面美国又担心中国的强大威胁美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利益。
美国心里很清楚:虽然很多事务上美国和中国有密切的合作,但更多重大事务的决策上北京绝不会按美国的意图走,即使华盛顿向北京施加很大的压力,特别是涉及到国家根本利益时。
这一切让习惯了“我是老大,听我的”的美国很不适应,却也有些奈何不得。
矛盾双方在矛盾统一体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在中美双方的矛盾方面中,也存在着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
在当前合作是主要方面,对抗是次要方面。
因此中国必须加强与美国的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减少对抗。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就又会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中美关系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每次中美关系不但没疏远,反而加深了。
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双边关系的不断向前发展是必然的,争端与摩擦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鉴于双方的现实状况和国际的大背景,相当的一段时期内不可能有大的冲突。
因此,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还是相当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