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品质量法的完善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产品质量法的完善

【摘要】近几年来,一些不法商贩在生产或销售中,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在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来为自己谋取暴利。这种做法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产品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大家越来越重视消费者权益和产品安全问题。对于一些产品质量问题,我国目前的有关法律制度还不能进行彻底的解决。本文通过对产品概念及产品质量法性质的概述,分析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出一些产品质量法律制度如何改善的意见。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缺陷

一、引言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商品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越来越多的以次充好、假的,甚至是有毒有害的商品流入市场。我国为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颁布了一系列的产品质量法律制度。但对于越发频繁的贸易市场,现行的法律制度还存在着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二、概念

产品在产品质量法中,指的是经过制作、加工,用以出售的产品。其中,军工产品和建设工程产品不包括在内。弹药、武器装备及其配套产品就属于军工产品的范畴。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鉴于军工产品的特殊性,另行规定其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我国法律同时使用排除法和概括法来界定产品[1]。《产品质量法》中规定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需经过加工、制作。像农产品、矿产品等未经过制作加工的天然物品就不包括在内。手工业上的和工业上的也属于制作加工。第二,由于销售。由此可见,产品质量法意义上的产品不包含只为自己使用的加工、制作的产品。

其中,“销售”一词不妥。因为有些企业为营销目的而赠送给消费者的产品就不具备《产品质量法》中销售的意义。这种规定使得产品范围过窄,不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因此,有关法律规定将“销售”一词换为“流通”就很有必要。

三、产品质量法的基本性质

产品质量法是指在产品生产、销售及监督管理的一系列调整过程中,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广义上的产品质量法指的是有关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所构成的一套立法体系。《产品质量法》法典则为狭义上的产品质量法。

目前,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法》的模式是产品责任制度与产品质量监督制度合并立法,其调整对象主要有两类社会关系:第一类是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关系。这类关系是经授权的社会组织、行政机关和生产者、销售者之间,在国家对产品

质量进行管理和监督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2]。第二类是产品质量责任关系。这类关系值得是消费者、用户以及相关受害人与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中,发生的缺陷产品致害侵权关系。第一类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受公法调整,他们之间是服从关系;第二类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受私法调整,他们之间是平等关系。有必要调整统一这两类社会关系,从而达到完整规范有关产品质量的生活领域。

四、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

对于产品质量问题,各国都表示了极大的重视。像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就制定专门的产品责任法。而有的国家为调整产品质量关系,则依靠侵权法、合同法等司法规范。我国产品质量法具有强烈的公法色彩,法律中全部条文内容的三分之二几乎都是行政处罚和关于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我国可以在参考其他发达国家立法的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出一部更为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法案。

(一)有关产品质量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

我国有关产品责任方面的法律制度,起步较晚,直到后期才得到重视。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基本体系以《产品质量法》为主体。我国产品质量法规的不足和漏洞在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变得越来越明显。例如,《产品质量法》中提到,在我国从事商品生产和销售的活动必须遵守此法。但这一条例忽视了国外出口商和生产者损害我国消费者产品质量的情况。由于我国《产品质量法》将责任的主体限制在我国境内的销售者和生产者,当国外的出口商或生产者就此项规定提出抗辩时,法律指引的实体法就会变得难以适用。再如《民法通则》中有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害时,销售者和产品生产者均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但在《产品质量法》规定中,此种损害应由生产者承担赔偿责任。相比较产品质量责任归责原则,我们可以发现,《产品质量法》是无过错责任和过错责任原则,而《民法通则》则是严格责任原则。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过程中,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是法律利器,如果法规不够科学、缜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然得不到很好的维护[3]。

(二)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惩罚力度不够

《产品质量法》中所规定的罚款和没收财产的措施,对产品质量的监督以及经济市场的监督管理措施,起到的也只是补充作用。然而有关质量监管部门却将其作为制裁不法行为的主要手段。这也使得那些制假贩假的不法分子形成制裁自己的违法行为无非就是罚款的心理。这使得不法奸商利用以往经验,继续制假售假。其次,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对此种违法行为的处罚金额过低,达不到震慑违法行为的目的。这使得质监部门放松了监督治理产品质量,极不利于打击制假卖假的不法行为。

(三)产品责任承担范围中未纳入精神赔偿

产品质量法规中仅涉及到财产损害及人身伤害损害的赔偿,而对此类赔偿也

没有具体的赔偿标准。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消费者实际损失的补偿为国家对产品质量损害补偿的着重点。这一做法对恶意侵害他人的惩罚力度过低,也不能充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四)政府承担的责任有待加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有过明文规定,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各地政府监管部门应尽的义务,就是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对于产品质量的监督,我国制定了包括产品质量抽查制度、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但生活中关于假冒伪劣产品对消费者身心造成极大损害的情况经常发生,像人们非常关注的毒奶粉、皮鞋牛奶事件。这也明显说明各地产品质量监管部门不能有效管理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要想提高产品质量监管力度,政府方面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