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镗铣削编程
- 格式:pptx
- 大小:3.82 MB
- 文档页数:191
25 数控铣削加工编程指令(固定循环)授课内容一、孔加工固定循环功能孔加工是最常见的零件结构加工之一,孔加工工艺内容广泛,包括钻削、扩孔、铰孔、锪孔、攻丝、镗孔等孔加工工艺方法。
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通常都具有能完成钻孔、镗孔、铰孔和攻螺纹等加工的固定循环功能。
本节介绍的固定循环功能指令,即是针对各种孔的加工,用一个G代码即可完成。
该类指令为模态指令,使用它编程加工孔时,只须给出第一个孔加工的所有参数,接着加工孔凡与第一个孔有相同的参数均可省略,这样可极大提高编程效率,而且使程序变得简单易读。
表5-2 列出了这些指令的基本含义。
表5-2 固定循环功能指令一览表二、固定循环的基本动作如图5-44所示,对工件孔加工时,根据刀具的运动位置可以分为四个平面:初始平面、R平面、工件平面和孔底平面。
图5-44 固定循环的动作(1) 初始平面初始平面是为安全操作而设定的定位刀具的平面。
(2) R点平面R点平面又叫R参考平面。
这个平面表示刀具从快进转为工进的转折位置,R点平面距工件表面的距离主要考虑工件表面形状的变化,一般可取2-5mm。
(3) 孔底平面Z表示孔底平面的位置,加工通孔时刀具伸出工件孔底平面一段距离,保证通孔全部加工到位,钻削盲孔时应考虑钻头钻尖对孔深的影响。
孔加工固定循环一般由下述六个动作组成(图中用虚线表示的是快速进给,用实线表示的是切削进给);动作1――x轴和y轴定位:使刀具快速定位到孔加工的位置。
动作2――快进到R点:刀具自初始点快速进给到R点(Referance point)。
动作3――孔加工:以切削进给的方式执行孔加工的动作。
动作4――孔底动作:包括暂停、主轴准停、刀具移位等动作。
动作5――返回到R点:继续加工其他孔且可以安全移动刀具时选择返回R点。
动作6――返回到起始点:孔加工完成后一般应选择返回起始点。
为了保证孔加工的加工质量,有的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需要主轴准停、刀具移位。
说明:1)固定循环指令中地址R与地址Z的数据指定与G90或G91的方式选择有关。
《数控镗铣削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承载了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任务,处于专业课程的核心地位,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理实一体化”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课程任务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数控镗铣削加工程序编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学会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机床的编程方法及基本的操作技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数控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中数控工艺编程员、数控铣、加工中心操作工的实际工作任务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所涉及到的知识能力、方法能力和管理能力要求,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选择典型零件作为教学载体,按工作过程系统化重构学习内容。
本模块共有七个学习项目,每个项目的教学都是以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将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及操作技术、数控机床维护与保养、加工检验与质量控制等学习内容贯穿于每项工作任务之中,每项任务的实施都是按“分析零件图样→制定零件加工工艺方案→程序编制与仿真校验→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检验与反馈等五步进行,符合工作过程系统化。
通过学、练、做交替进行完成知识与技能的积累。
遵循人类的认知和学习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综合应用来构建学习任务。
考虑到与职业资格取证相结合,前四个项目对应中级工技能进行训练,后三个项目针对高级工进行训练。
四、课程教学目标(一)素质目标1.能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正确合理使用设备,并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与保养;2.做好保护环境、严禁烟火、文明生产,养成操作规范和良好的职业习惯;3.具备吃老耐劳、工作认真仔细、敢于负责任的素质。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意识5.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和与人沟通能力(二)知识目标1.能根据零件结构特征选择数控机床类型;2.能根据零件图纸要求选择零件加工方法,制定零件加工工艺方案、确定数控加工内容、制定零件装夹方案,合理选择刀具与切削用量以及安排加工顺序;3.能使用典型数控系统的编程指令手工编制二维零件和三维简单零件的加工程序;4.会使用自动编程软件完成零件自动编程工作,并通过参数设置实现程序DNC加工或程序传输。
数控镗床编程及加工工艺控制数控镗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机床,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今天,我们将介绍数控镗床编程及加工工艺控制方面的知识。
一、数控镗床编程基础知识1.数控编程语言数控编程语言一般分为ISO编程语言、EIA编程语言和ANSI 编程语言三种。
其中ISO编程语言多用于欧洲和印度,在中国使用的比较少;EIA编程语言是美国制定的标准,目前在中国市场上使用的比较普遍;ANSI编程语言是美国和欧洲广泛使用的数控编程语言。
2.数控编程代码格式数控编程代码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程序号、N代码、G代码和M代码。
程序号是一组唯一的数字,用于将程序编号;N代码通常用于描述程序的注释信息;G代码是定义加工功能的指令;M 代码则是设置辅助功能的指令。
3.数控编程指令在数控编程中,通常会使用以下指令:(1)加工指令(G代码):包括直线插补指令、圆弧插补指令、钻孔指令、镗孔指令等。
(2)刀具半径补偿指令(D代码):因为刀具半径存在偏差,因此需要进行补偿,在加工时使用D代码目标半径,表示需要把刀具半径向外偏移的距离。
(3)切削进给指令(F代码):指定切削进给速度的加工指令。
(4)工作坐标系偏移指令(G92代码):通常用于镗孔,以方便精确控制加工位置。
二、数控镗床加工工艺控制1.数控镗床加工工艺流程(1)加工准备:确定加工件的型号和规格,确定加工精度要求,检查设备的加工工艺准备情况。
(2)接工件:将工件装入夹具,然后使用G代码操作机床,以将夹具定位在机床工作区域内。
(3)加工程序编写:根据加工件的图纸,编写相应的加工程序。
(4)机床加工:通过数控编程控制机床完成加工工艺。
(5)加工质量检查:对加工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如包括精度、外观等质量因素在内。
2.加工工艺控制技术数控镗床加工工艺控制的主要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加工速度控制:控制加工速度,保证加工精度。
(2)控制加工深度:根据加工件的要求,控制加工深度。
(3)切削力控制:根据加工对象的材料和硬度,控制切削力大小,通过更换切削刀具、改变切削角度等方式控制切削力。
数控铣床基本编程指令1. 简介数控铣床是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通过预先编写的指令控制刀具在工件表面上进行切削加工。
这些指令被称为数控铣床编程指令,是数控铣床能够自动执行加工操作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数控铣床的基本编程指令,帮助读者了解如何编写和使用这些指令。
2. G代码和M代码在数控铣床编程中,最常用的两种指令是G代码和M代码。
•G代码:用于定义刀具的运动方式和加工路径。
例如,G00表示快速移动,G01表示直线插补,G02表示圆弧插补等。
•M代码:用于定义刀具的辅助功能和机床的控制指令。
例如,M03表示主轴正转,M05表示主轴停止等。
3. 基本编程指令3.1 设置工作坐标系在开始进行数控铣床编程之前,需要先设置工作坐标系。
通过指令G92可以将当前位置设置为工作坐标系的原点。
例:G92 X0 Y0 Z03.2 快速移动快速移动是指刀具在不加工的情况下进行的高速移动。
通过指令G00可以实现快速移动。
例:G00 X100 Y100 Z103.3 直线插补直线插补是指刀具在两个点之间直接移动。
通过指令G01可以实现直线插补。
例:G01 X50 Y50 Z5 F1003.4 圆弧插补圆弧插补是指刀具沿着指定的圆弧路径进行移动。
通过指令G02和G03可以实现圆弧插补。
例:G02 X50 Y50 Z5 I25 J0 F1003.5 停止主轴停止主轴是指停止刀具的旋转。
通过指令M05可以实现停止主轴的功能。
例:M053.6 开始主轴开始主轴是指启动刀具的旋转。
通过指令M03可以实现开始主轴的功能。
例:M03 S10003.7 改变刀具改变刀具是指更换刀具的操作。
通过指令T可以实现改变刀具的功能。
例:T023.8 结束程序结束程序是指终止数控铣床的加工操作。
通过指令M30可以实现结束程序的功能。
例:M304. 示例程序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程序,演示如何使用基本编程指令进行数控铣床的加工。
G92 X0 Y0 Z0G00 X100 Y100 Z10G01 X50 Y50 Z5 F100G02 X50 Y50 Z5 I25 J0 F100M05M03 S1000G01 X0 Y0 Z0 F100M305. 总结本文介绍了数控铣床的基本编程指令,包括设置工作坐标系、快速移动、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停止主轴、开始主轴、改变刀具和结束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