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8.离散时间信号的复频域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892.23 KB
- 文档页数:44
数字信号处理知识点总结《数字信号处理》辅导一、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 离散时间信号(1)基本概念信号:信号传递信息的函数也是独立变量的函数,这个变量可以是时间、空间位置等。
连续信号:在某个时间区间,除有限间断点外所有瞬时均有确定值。
模拟信号:是连续信号的特例。
时间和幅度均连续。
离散信号:时间上不连续,幅度连续。
常见离散信号——序列。
数字信号:幅度量化,时间和幅度均不连续。
(2)基本序列(课本第7——10页)1)单位脉冲序列 1,0()0,0n n n δ=⎧=⎨≠⎩2)单位阶跃序列 1,0()0,0n u n n ≥⎧=⎨≤⎩3)矩形序列 1,01()0,0,N n N R n n n N ≤≤-⎧=⎨<≥⎩ 4)实指数序列 ()n a u n5)正弦序列 0()sin()x n A n ωθ=+ 6)复指数序列 ()j n n x n e e ωσ= (3)周期序列1)定义:对于序列()x n ,若存在正整数N 使()(),x n x n N n =+-∞<<∞ 则称()x n 为周期序列,记为()x n ,N 为其周期。
注意正弦周期序列周期性的判定(课本第10页)2)周期序列的表示方法: a.主值区间表示法 b.模N 表示法 3)周期延拓设()x n 为N 点非周期序列,以周期序列L 对作()x n 无限次移位相加,即可得到周期序列()x n ,即()()i x n x n iL ∞=-∞=-∑当L N ≥时,()()()N x n x n R n =当L N <时,()()()N x n x n R n ≠(4)序列的分解序列共轭对称分解定理:对于任意给定的整数M ,任何序列()x n 都可以分解成关于/2c M =共轭对称的序列()e x n 和共轭反对称的序列()o x n 之和,即()()(),e o x n x n x n n =+-∞<<∞并且1()[()()]2e x n x n x M n *=+-1()[()()]2o x n x n x M n *=--(4)序列的运算 1)基本运算2)线性卷积:将序列()x n 以y 轴为中心做翻转,然后做m 点移位,最后与()x n 对应点相乘求和——翻转、移位、相乘、求和定义式:1212()()()()()m y n x m x n m x n x n ∞=-∞=-=*∑线性卷积的计算:A 、图解B 、解析法C 、不进位乘法(必须掌握)3)单位复指数序列求和(必须掌握)/2/2/2/2/2/21/2/2/2/2/2/2(1)/21()()/(2)1()()/(2)sin(/2)sin(/2)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N j nj j j j j j j n j N e e e e e e e j ee e e e e e e j N e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如果2/k N ωπ=,那么根据洛比达法则有sin(/2)(0)(0)(()())sin(/2)N N k N N k N ωδδω===或可以结合作业题3.22进行练习(5)序列的功率和能量能量:2|()|n E x n ∞=-∞=∑功率:21lim |()|21NN n NP x n N →∞=-=+∑(6)相关函数——与随机信号的定义运算相同(二) 离散时间系统1.系统性质 (1)线性性质定义:设系统的输入分别为1()x n 和2()x n ,输出分别为1()y n 和2()y n ,即1122()[()],()[()]y n T x n y n T x n ==统的输对于任意给定的常数a、b ,下式成立1212()[()()]()()y n T ax n bx n a y n by n =+=+则该系统服从线性叠加原理,为线性系统,否则为非线性系统。
《信号与系统》期末复习材料一、考核目标和范围通过考核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考核的命题严格限定在教材第1—8章内,对第9、10章不做要求。
二、考核方式三、复习资源和复习方法(1)教材《信号与系统》第2版,陈后金,胡健,薛健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
结合教材习题解答参考书(陈后金,胡健,薛健,钱满义,《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进行课后习题的练习、复习。
(2)离线作业。
两次离线作业题目要熟练掌握。
(3)复习方法: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变换域分析方法,理解各种变换(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的基本内容、性质与应用。
特别要建立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的概念以及系统函数的概念。
结合习题进行反复练习。
四、期末复习重难点第1章信号与系统分析导论1. 掌握信号的定义及分类。
2. 掌握系统的描述、分类及特性。
3. 重点掌握确定信号及线性非时变系统的特性。
第2章信号的时域分析1.掌握典型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定义、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2.掌握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
3.掌握信号的分解,重点掌握任意连续信号分解为冲激信号的线性组合,任意离散信号分解为单位脉冲序列的线性组合。
第3章系统的时域分析1.掌握线性非时变连续时间系统时域描述。
2.掌握用卷积法计算连续时间系统的零状态响应3.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描述。
4.掌握用卷积法计算离散时间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第4章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1.掌握连续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
2.掌握离散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
第5章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1.掌握常见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以及Fourier变换的基本性质及物理含义。
2.掌握连续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3.掌握离散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信号与系统刘树棠课后答案【篇一:信号与系统复习指导】>本课程是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主要讨论信号、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向学生介绍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方法。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信号处理、网络分析综合、通信理论、控制理论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需要较强的数学基础,其主要任务是运用相关数学方法进行信号与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
注重结合工程实际。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等。
□ 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1) 掌握信号的基本描述方法、分类及其基本运算。
(2) 掌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概念。
2.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1) 掌握卷积积分的概念及其性质。
(2) 掌握卷积和的概念及计算。
(3) 掌握连续信号的理想取样模型及取样定理。
3.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1) 掌握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2) 掌握傅里叶变换及其基本性质。
(3) 掌握信号的频谱的概念及其特性。
(4) 掌握系统对信号响应的频域分析方法。
(5) 掌握系统的频域传输函数的概念。
(6) 掌握理想低通滤波器特性,了解系统延时、失真、因果等概念。
(7) 掌握线性系统的不失真传输条件。
4.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1) 理解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2) 掌握傅里叶变换及其基本性质。
(4) 掌握系统的频率响应。
(5) 掌握系统对信号响应的频域分析方法。
5.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1) 掌握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拉普拉斯反变换的计算方法(部分分式分解法)。
(3) 掌握系统的拉普拉斯变换分析方法。
(4) 掌握系统函数的概念。
(5) 掌握系统极零点的概念及其应用。
(6) 掌握系统稳定性概念。
(7) 掌握系统的框图与信号流图描述。
实验四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1.实验目的(1)理解和加深傅里叶变换的概念及其性质。
(2)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的计算和基本性质。
(3)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计算和基本性质。
2.实验原理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频域分析,首先要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通过得到的频谱函数进行分析。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 ,Discrete-time Fourier Transform)是傅立叶变换的一种。
它将以离散时间nT (其中,T 为采样间隔)作为变量的函数(离散时间信号)f (nT )变换到连续的频域,即产生这个离散时间信号的连续频谱()iw F e ,其频谱是连续周期的。
设连续时间信号f (t )的采样信号为:()()()sp n f t t nT f nT d ¥=-=-å,并且其傅里叶变换为:()()(){}sp n iwt f t f nT t nT dt e d ¥¥-=---=åòF 。
这就是采样序列f(nT)的DTFT::()()iwTinwT DTFT n F ef nT e ¥-=-=å,为了方便,通常将采样间隔T 归一化,则有:()()iwinw DTFT n F ef n e ¥-=-=å,该式即为信号f(n)的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其逆变换为:()1()2iw DTFT inw F e dw f n e ppp-=ò。
长度为N 的有限长信号x(n),其N 点离散傅里叶变换为:1()[()]()knNN n X k DFT x n x n W -===å。
X(k)的离散傅里叶逆变换为:101()[()]()knN N k x n IDFT X k X k W N --===å。
DTFT 是对任意序列的傅里叶分析,它的频谱是一个连续函数;而DFT 是把有限长序列作为周期序列的一个周期,对有限长序列的傅里叶分析,DFT 的特点是无论在时域还是频域都是有限长序列。
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信号与系统是电子、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等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频域分析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频域分析是指将信号在频域上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分析信号的频谱特性和频率分量来了解信号的频率成分和频率响应。
一、频域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频域分析是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的过程,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来实现。
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将非周期信号或有限时长的周期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基础频率分量的技术,可以将信号在频域上进行表达和处理。
在频域中,信号的频率成分和相对能量分布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来,方便人们对信号进行分析和理解。
二、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傅里叶级数是用来分解周期信号为一系列余弦和正弦函数的技术,适用于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傅里叶级数展开后,通过求解各个频率分量的振幅和相位,可以得到该周期信号在频域中的频率成分和能量分布。
傅里叶变换是对非周期信号或有限时长的周期信号进行频域分析的方法。
傅里叶变换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得到信号的频谱特性。
通过傅里叶变换,可以将时域中的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基础频率分量,同时还可以得到每个频率分量的相位和振幅信息。
三、频域分析的应用频域分析在信号处理和系统分析中广泛应用。
在通信系统中,频域分析可以用于信号调制、解调和信道估计等方面。
在音频和视频信号处理中,频域分析可以用于音频和视频编码、去噪和增强等技术。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频域分析可以用于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特性分析。
四、常见的频域分析方法除了傅里叶变换外,还有一些常见的频域分析方法,如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功率谱密度分析(PSD)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领域和应用中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熟练掌握这些方法的原理和使用技巧,可以更好地进行频域分析和信号处理。
五、总结频域分析是信号与系统领域中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内容,通过分析信号在频域上的频率成分和能量分布,可以深入理解信号的特性和系统的行为。
傅里叶变换作为频域分析的核心工具,能够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之间进行转换,为信号处理和系统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本门课程主要考察学生对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课程各个章节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变换域分析方法,深刻理解信号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的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及工程概念,建立信号表达及系统函数的概念。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概念(5~1%)(1)掌握信号的分类和特性(2)掌握系统的分类2.信号的时域分析(10~20%)(1)掌握常用的连续时间基本信号和离散时间基本信号(2)掌握奇异信号的性质(3)掌握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4)掌握卷积积分的计算方法、性质及特性(5)理解确定信号的时域表示3.系统的时域分析(5~10%)(1)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2)掌握连续时间系统响应与离散时间系统响应的计算方法(3)掌握卷积积分与的计算方法、卷积的性质以及奇异信号的卷积(4)掌握序列卷积和与的计算方法与性质4.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15~25%)(1)掌握连续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及其基本性质(2)掌握周期信号频谱的概念与计算方法(3)掌握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及其频谱与DFS基本性质5.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15~25%)(1)掌握连续非周期信号的频谱;(2)掌握常见连续信号的频谱(3)掌握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性质(4)掌握离散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及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6.系统的频域分析(10~15%)(1)掌握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响应计算方法(2)掌握无失真传输系统的概念与理想滤波器的原理(3)掌握时域抽样定理的原理及应用7.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15~25%)(1)掌握利用拉普拉斯变换进行连续时间信号复频域分析的方法(2)掌握利用拉普拉斯变换进行连续时间LTI系统复频域分析的方法(3)掌握利用拉普拉斯变换计算连续时间LTI系统函数的方法以及利用系统函数分析系统特性的方法(4)掌握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模拟方法8.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5~10%)(1)掌握利用z变换进行离散时间信号复频域分析的方法(2)掌握利用z变换进行离散时间系统复频域分析的方法(3)掌握利用z变换计算离散时间LTI系统函数的方法以及利用系统函数分析系统特性的方法(4)掌握离散时间LTI系统的模拟方法9.信号处理在通信中的应用(10~15%)(1)掌握连续时间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方法(2)掌握频分复用与时分多路复用的概念。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是研究数字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其中离散时间信号是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的,而离散时间系统是对连续时间系统进行离散化得到的。
频域分析是对信号与系统在频率域上的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对于离散时间信号,其离散化的过程是将连续时间信号在时间轴上进行均匀采样,得到指定的采样间隔,得到离散时间序列。
在频域上,其频谱是周期性的,并且频谱是以单位圆为单位周期的。
频域分析的目的是研究离散时间信号在频率域上的特性,包括频谱范围、频率分辨率、功率谱密度等。
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可以通过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来实现。
DTFT是信号在频域上的完全变换,将一个离散时间信号映射到一个连续的频率域函数。
DTFT是一个复数函数,表示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振幅和相位。
频谱的振幅可以表示信号在该频率上的能量大小,相位可以表示信号在该频率上的相对位置。
除了DTFT之外,还可以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进行频域分析。
DFT是DTFT的一种计算方法,可以将离散时间信号转换为有限的频域信号。
DFT的计算是通过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有限长的时间窗口进行采样,并进行频域变换得到的。
DFT的结果是一个离散的频域信号,也称为频谱。
DFT通常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来快速计算。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主要是通过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来实现。
频率响应函数是系统在不同频率上对信号的响应情况的描述。
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其频率响应函数是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频率响应函数拥有类似信号的频谱特性,可以描述系统对不同频率的信号的增益和相位。
频域分析在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频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信号的频率构成和能量分布情况,有助于对信号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
其次,频域分析可以快速计算离散时间系统的响应,能够有效地评估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频域分析还可以进行滤波器设计、信号压缩、信号重构等应用。
实验三: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一.实验目的1.在学习了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信号在频域上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研究它们的性质。
2.熟悉离散时间序列的3种表示方法: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DTFT),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Z变换。
二.实验相关知识准备1.用到的MATLAB命令运算符和特殊字符:< > .* ^ .^语言构造与调试:error function pause基本函数:angle conj rem数据分析和傅立叶变换函数:fft ifft max min工具箱:freqz impz residuez zplane三.实验内容1.离散傅立叶变换在MATLAB中,使用fft可以很容易地计算有限长序列x[n]的离散傅立叶变换。
此函数有两种形式:y=fft(x)y=fft(x,n) 求出时域信号x的离散傅立叶变换n为规定的点数,n的默认值为所给x的长度。
当n取2的整数幂时变换的速度最快。
通常取大于又最靠近x的幂次。
(即一般在使用fft函数前用n=2^nextpow2(length(x))得到最合适的n)。
当x的长度小于n时,fft函数在x的尾部补0,以构成长为n点数据。
当x的长度大于n时,fft函数将序列x截断,取前n点。
一般情况下,fft求出的函数多为复数,可用abs及angle分别求其幅度和相位。
注意:栅栏效应,截断效应(频谱泄露和谱间干扰),混叠失真例3-1:fft函数最通常的应用是计算信号的频谱。
考虑一个由100hz和200hz正弦信号构成的信号,受零均值随机信号的干扰,数据采样频率为1000hz。
通过fft函数来分析其信号频率成分。
t=0:0.001:1;%采样周期为0.001s,即采样频率为1000hzx=sin(2*pi*100*t)+sin(2*pi*200*t)+1.5*rand(1,length(t));%产生受噪声污染的正弦波信号subplot(2,1,1);plot(x(1:50));%画出时域内的信号y=fft(x,512);%对x进行512点的fftf=1000*(0:256)/512;%设置频率轴(横轴)坐标,1000为采样频率subplot(2,1,2);plot(f,y(1:257));%画出频域内的信号实验内容3-2:频谱泄漏和谱间干扰假设现有含有三种频率成分的信号x(t)=cos(200πt)+sin(100πt)+cos(50πt)用DFT分析x(t)的频谱结构。
《信号与系统》期末复习重点一、考核目标和范围通过考核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考核的命题严格限定在教材第1—8章内,对第9、10章不做要求。
二、考核方式三、复习资源和复习方法(1)教材《信号与系统》第2版,陈后金,胡健,薛健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结合教材习题解答参考书(陈后金,胡健,薛健,钱满义,《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进行课后习题的练习、复习。
(2)离线作业。
两次离线作业题目要熟练掌握。
(3)复习方法: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变换域分析方法,理解各种变换(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的基本内容、性质与应用。
特别要建立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的概念以及系统函数的概念。
结合习题进行反复练习。
四、期末复习重难点第1章信号与系统分析导论1. 掌握信号的定义及分类。
2. 掌握系统的描述、分类及特性。
3. 重点掌握确定信号及线性非时变系统的特性。
第2章信号的时域分析1.掌握典型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定义、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2.掌握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
3.掌握信号的分解,重点掌握任意连续信号分解为冲激信号的线性组合,任意离散信号分解为单位脉冲序列的线性组合。
第3章系统的时域分析1.掌握线性非时变连续时间系统时域描述。
2.掌握用卷积法计算连续时间系统的零状态响应3.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描述。
4.掌握用卷积法计算离散时间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第4章 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1.掌握连续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
2.掌握离散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
第5章 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1.掌握常见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以及Fourier 变换的基本性质及物理含义。
2.掌握连续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3.掌握离散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实验二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频谱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及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的计算机实现方法。
2.检验序列DFT 的性质。
3.掌握利用DFT (FFT )计算序列线性卷积的方法。
4.学习用DFT 对连续信号和时域离散信号进行谱分析的方法,了解可能出现的分析误差,以便在实际中正确应用DFT 。
5.了解采样频率对谱分析的影响。
6.了解利用FFT 进行语音信号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1.计算机2.Matlab 软件7.0以上版本。
三、实验内容1.对不同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并进行分析;DFT 共轭对称性质的应用(通过1次N 点FFT 计算2个N 点实序列的DFT )。
2.线性卷积及循环卷积的关系,以及利用DFT (FFT )进行线性卷积的方法。
3.比较计算序列的DFT 和FFT 的运算时间。
4.利用FFT 实现带噪信号检测。
5.利用FFT 计算信号频谱及功率谱。
6.扩展部分主要是关于离散系统采样频率、时域持续时间、谱分辨率等参数之间的关系,频谱的内插恢复,对语音信号进行简单分析。
四、实验原理1.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及性质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10, )()]([)(102-≤≤==∑-=-N k en x n x DFT k X N n nk Nj π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1)DFT 的共轭对称性。
若)()()(n x n x n x op ep +=,[])()(n x DFT k X =,则:)()]([k X n x DFT R ep =, )()]([k jX n x DFT I op =。
(2)实序列DFT 的性质。
若)(n x 为实序列,则其离散傅里叶变换)(k X 为共轭对称,即10),()(*-≤≤-=N k k N X k X 。
(3)实偶序列DFT 的性质。
若)(n x 为实偶序列,则其离散傅里叶变换)(k X 为实偶对称,即10),()(-≤≤-=N k k N X k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