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pdf
- 格式:pdf
- 大小:45.76 KB
- 文档页数:7
关于卫生部新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的解读卫生部医政司护理管理处郭燕红分级护理是护理工作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明确各级护理级别的病情依据与临床护理要求,它能够反映护理工作量的多少、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护理要求,不仅对临床护理以及管理工作起着规范性与指导性的作用,也是依据护理工作量,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
分级护理制度创立于解放初期解放初期,除享有盛誉的“协和医院”和一些设备优良、人才集中、水平较高的医院外,大部分医院护理落后,护理程序相对混乱,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无从谈起。
解放军西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护理部主任张开秀,西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高级护校校长黎秀芳,均于上世纪40年代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高级护士学校,上世纪50年代又同在西北军区从事护理工作。
她们合作、分析、研究,精心探索,于1954年创造性地提出了根据病人病情分轻、重、危“三级护理”的分级护理制度。
这即是目前我国医院普遍实行的护理级别分类(特别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的初始。
这一制度试行后,差错事故明显减少,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并有利于人力的合理安排以及工作的有条不紊。
1956年,《护理杂志》(《中华护理杂志》前身)发表了黎秀芳《三级护理》一文,引起了国内护理界的关注,97所医院派人参观学习,“分级护理制度”很快在全国得到推广。
1957年,此文被选载于《苏联护士》杂志,并引起国外护理界学者的重视。
1982年,卫生部颁布的《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中,将分级护理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医院管理制度,并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分级护理制度,按照病人病情轻重缓急,护理级别分为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护理要求最高,三级护理要求最低。
不同护理等级对应护士应当执行的护理措施,以明确工作重点,分清主次缓急。
这项制度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的重要依据,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规范护士行为,促进患者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05-31 18:24:34卫医政发〔2009〕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贯彻落实《护士条例》,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我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五月二十二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第三条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
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和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参照本指导原则执行。
第四条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第五条医院应当根据本指导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医院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第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医院的分级护理工作,对辖区内医院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二章分级护理原则第七条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第八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一)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二)重症监护患者;(三)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四)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五)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六)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七)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分解病院分级护理指点原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增强病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办事内在,包管护理质量,包管患者安然,制订本指点原则.第二条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时代,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涯自理才能,肯定并实行不合级此外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第三条本指点原则实用于各级分解病院.专科病院.中医病院和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参照本指点原则履行.第四条病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筹划,为患者供给基本护理办事和护理专业技巧办事.第五条病院应该根据本指点原则,联合现实制订并落实病院分级护理的规章轨制.护理规范和工作尺度,包管患者安然,进步护理质量.第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分应该增强病院护理质量治理,规范病院的分级护理工作,对辖区内病院护理工作进行指点和检讨,包管护理质量和医疗安然.第二章分级护理原则第七条肯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该以患者病情和生涯自理才能为根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形变更进行动态调剂.第八条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患者,可以肯定为特级护理:(一)病情危重,随时可能产生病情变更须要进行挽救的患者;(二)重症监护患者;(三)各类庞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四)轻微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五)应用呼吸机帮助呼吸,并须要周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六)实行中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须要周密监护性命体征的患者;(七)其他有性命安全,须要周密监护性命体征的患者.第九条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患者,可以肯定为一级护理:(一)病情趋势稳固的重症患者;(二)手术后或者治疗时代须要严厉卧床的患者;(三)生涯完整不克不及自理且病情不稳固的患者;(四)生涯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产生变更的患者.第十条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患者,可以肯定为二级护理:(一)病情稳固,仍需卧床的患者;(二)生涯部分自理的患者.第十一条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患者,可以肯定为三级护理:(一)生涯完整自理且病情稳固的患者;(二)生涯完整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第三章分级护理要点第十二条护士应该遵照临床护理技巧规范和疾病护理通例,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筹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护士实行的护理工作包含:(一)亲密不雅察患者的性命体征和病情变更;(二)精确切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不雅察.懂得患者的反响;(三)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涯自理才能供给照料和帮忙;(四)供给护理相干的健康指点.第十三条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含以下要点:(一)周密不雅察患者病情变更,监测性命体征;(二)根据医嘱,精确切施治疗.给药措施;(三)根据医嘱,精确测量出入量;(四)根据患者病情,精确切施基本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行安然措施;(五)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效体位;(六)实行床旁交代班.第十四条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含以下要点:(一)每小时巡查患者,不雅察患者病情变更;(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性命体征;(三)根据医嘱,精确切施治疗.给药措施;(四)根据患者病情,精确切施基本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行安然措施;(五)供给护理相干的健康指点.第十五条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含以下要点:(一)每2小时巡查患者,不雅察患者病情变更;(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性命体征;(三)根据医嘱,精确切施治疗.给药措施;(四)根据患者病情,精确切施护理措施和安然措施;(五)供给护理相干的健康指点.第十六条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含以下要点:(一)每3小时巡查患者,不雅察患者病情变更;(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性命体征;(三)根据医嘱,精确切施治疗.给药措施;(四)供给护理相干的健康指点.第十七条护士在工作中应该关怀和爱护患者,发明患者病情变更,应该实时与医师沟通.第四章质量治理第十八条病院应该树立健全各项护理规章轨制.护士岗亭职责和行动规范,严厉遵照履行护理技巧操纵规范.疾病护理通例,包管护理办事质量.第十九条病院应该实时查询拜访懂得患者.家眷对护理工作的看法和建议,实时剖析处理,不竭改良护理工作.第二十条病院应该增强对护理不良事宜的陈述,实时查询拜访剖析,防备不良事宜的产生,促进护理质量中断改良.第二十一条省级卫生行政部分可以委托省级护理质量掌握中间,对辖区内病院的护理工作进行质量评估与检讨指点.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指点原则自2009年7月1日施行.。
分级护理制度实施细则一、参照《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天津市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实施细则的通知》(津卫医政(2018)279 号)二、分级护理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做到动态调整。
三、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四个级别。
特级护理为蓝色标识,一级护理为绿色标识,二级护理为黄色标识,三级护理可以不用颜色标识,病危患者为红色标识,且床头卡、姓名牌标识与护理级别一致。
四、不同护理级别的分级依据:1.特级护理:适用于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2.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病情不稳定或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3.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病情稳定或在康复期、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4.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五、依据不同护理级别以及护理工作标准实施相应护理措施。
不同护理级别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记录要求如下:1.特级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有完整的护理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
2.一级护理: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合体征,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3.二级护理: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一旦患者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记录。
4.三级护理:根据病情需要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康复指导。
六、注:依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卫医政发(2009)49 号),建议一级护理每小时巡视患者;二级护理每2小时巡视患者;三级护理每3小时巡视患者。
国家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是我国医院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客观依据。
实施医院分级管理,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管理和医院微观管理的双重机制,完善各级医院功能,健全、巩固三级医疗预防体系,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达到充分合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促进科技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
同时还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院分级管理是医院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指导,总结我国三级医疗卫生网建设和创建“文明医院”活动的经验,由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十一省、市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起草的.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各级医院基本标准:本标准是各级医院都必须达到的标准,也是医院开业资格的认定标准.基本标准单独考核评定,与分等标准考核打分分开。
如达不到“基本标准”的要求,不予通过,定为不合格医院,新申请开业的医院则不予批准.2。
各级医院分等标准:根据任务和功能的不同,把医院分为三级,即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
还根据各级医院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并参照必要的设施条件,分别划分为甲、乙、丙等,三级医院增设特等。
3。
评审判定标准:在数学模型评分办法建立前暂采取千分制办法评定。
在评审中,合格医院按所得总分的分数段来评定等次。
甲等:分等标准考核须达900分以上(含900分)。
乙等:分等标准考核须达750分至899分。
丙等:分等标准考核在749分以下。
(含749分)三级特等医院除达到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外,还必须达到医院所必备的条件。
4 .医院评审申请书:是医院向评审委员会申请的必备手续,也是评审委员会认定医院评审资格的主要依据.要求各医院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逐项填写、申报。
5。
标准的其他有关附件:是标准的具体指标,要求和考核检查要点等的说明.这次所形成的《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还很不完善,只能作为草案在全国试行.希望各地在试行中对本标准提出修订意见,使之逐步完善。
南江县人民医院关于转发卫生部印发《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各科室: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将卫生部印发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转发到各科室。
请各科室认真组织护士学习,并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日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贯彻落实《护士条例》,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我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五月二十二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第三条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
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和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参照本指导原则执行。
第四条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第五条医院应当根据本指导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医院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第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医院的分级护理工作,对辖区内医院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二章分级护理原则第七条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第八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一)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二)重症监护患者;(三)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四)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五)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六)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七)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
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第三条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
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和其他类别医
疗机构参照本指导原则执行。
第四条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第五条医院应当根据本指导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医院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第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医院的分级护理
工作,对辖区内医院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二章分级护理原则
第七条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
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第八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一)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二)重症监护患者;
(三)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四)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五)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六)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七)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第九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一)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二)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四)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第十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一)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二)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第十一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一)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二)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第三章分级护理要点
第十二条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
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二)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三)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四)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