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语录 不完美才是人生
- 格式:docx
- 大小:14.74 KB
- 文档页数:2
季羡林语录季羡林的经典语录如:“要说真话,不讲假话。
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等等许多人耳熟能详,本网第一时间整理大师的经典语录与大家分享,缅怀大师。
我追求的风格是: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有节奏性,有韵律感,似谱乐曲,往复回还,万勿率意,切忌颟顸。
1、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2、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3、时间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4、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
忍者,相互容忍也。
5、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
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6、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
只望有誉,不能有毁。
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7、学者们常说:“真理愈辩愈明。
”我也曾长期虔诚地相信这一句话。
但是,最近我忽然大彻大悟,觉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辩愈糊涂。
8、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
中国史心这些年一直有为曹操平反的呼声,似乎有了“国家统一”的大义,政治家是否仁义与奸诈已变得不再重要。
很多平反之声,多把“扬刘抑曹”看作罗贯中的立场,或是历史的误解,其实并非如此。
《三国演义》之所以被视为第一才子书,是因为有三绝,一绝在诸葛孔明,他既有隐士风流,草庐中能识三分天下,又能尽乎人事鞠躬尽瘁,是知识分子理想的化身。
二绝在关云长,有单刀赴会的神威,也有义释华容的恩谊,有达旦读史的儒雅,更有独行千里的忠义,成为一代名将的理想化身,所以会成为历代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崇为“武圣”,在民间与“文圣”孔子齐名。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原文阅读及赏析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
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
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
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
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我在这里发现了一条定理:年龄大小与处境坎坷同对世态炎凉的感受成正比。
年龄越大,处境越坎坷,则对世态炎凉感受越深刻。
反之,年龄越小,处境越顺利,则感受越肤浅。
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
因此,我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
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
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走运有大小之别,倒霉也有大小之别,而二者往往是相通的。
走的运越大,则倒的霉也越惨,二者之间成正比。
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
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
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绝无仅有。
不完美才是人生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说过:“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除了苏东坡先生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亊古难全”外,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还有“不如意事常入九,可与言人无二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等等。
由此可知,人自从一生下来,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就注亲了每个人生都是不完美。
追求完美是错误。
生活中,多少失落,痛苦和不幸正是源于它。
俗语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
只有在不完美中,人们才能找到自已的定位。
不完美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醒,而完美往往是“高处不胜寒”的迷惘。
人的存在于不完美,而人的追求理应是完美。
人生境界还有一个层次,那就是经过奋斗把不完满变得完满些。
只有豁达而不奋斗,就成了玩世不恭,那才是彻底失败者。
人生是不完满的,苍鹰与苍蝇绝非一个样。
怨天尤人是不对的。
不完美才是人生。
这是一个“平民的真理”。
接受不完美,是生存的智慧,是营造快乐人生的技巧。
善于接受不完美者,必定会随处有缘,拥有幸福人生。
追求完美即是不完美。
生活中,多少失落、痛苦和不幸正是源于它。
俗话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
若过于执著且不肯变通,必然陷入完美主义的心理误区。
欲除掉珍珠斑点的那个人一定是最痛苦的人。
因为在他的眼中,看到的多是不完美,因而一次次与机遇擦肩而过。
与成功遥遥相望,最终只落得两手空空。
只有在不完美中,人们才能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
不完美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醒,而完美往往是“高处不胜寒”的迷惘。
杨绛曾说,她愿有一件凡间的隐形衣,而这隐形衣就是身处卑微。
权力、财富上的不完美,使一个人隔绝于世,更能清楚地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认清世间百态。
有人甚至说,身体上的不完美成就了霍金。
暂且不论此话妥贴与否,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种不完美,使他意识到只有靠超越常人的思维才能立足于社会。
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季慕林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小编收集整理的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希望大家喜欢!季羡林的人生感悟11、要说真话,不讲假话。
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2、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
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3、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4、我快一百岁了,活这么久值得。
因为尽管国家有这样那样不可避免的问题,但现在总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
5、我的家乡在山东。
泰山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6、时间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7、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
只望有誉,不能有毁。
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8、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9、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
忍者,相互容忍也。
10、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
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11、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
12、做人要老实,学外语也要老实。
学外语没有什么万能的窍门。
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就是窍门。
13、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
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超过谎话。
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14、最后两句话是——‘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
人民的灵魂,百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15、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
只望有誉,不能有毁。
第一章不完满才是人生1.不完满才是人生
2.福祸相依,不能强求3.人生在世有使命
4.人生的成功在于把握机遇5.尽人事,昕天—命
6.价值就表现在变态上7.面对人生要认真
第二章至真至善以修身1.慈善,修身之始
2.公德,人性之本
3.君子之道在于礼
4.诚信养心为修身
5.人贵有自知
6.不知足是正当的
7.故步自封不进则退
第三章无愧于心是为德1.真实做自己
2.明事理,求诸躬
3.吾日三省吾身
4.成人之美,勿使人之恶5.有为有不为
6.盛满易为灾,谦虚恒受福
第四章处世之道平常心
1.道是平常心
2.胸怀容人量,宽容一切3.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4.滴水之恩记在心里
5.适应不等于迁就
6.祸从口出,少言慎言
7.不必三思即可行
第五章与人为善,能忍自安
第六章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第七章心中有情,人生有爱
第八章生活养生本无术
第九章良师益师铸就辉煌
第十章身处困境岿然不动
第十一章功名利禄过眼忘。
季羡林是个国学大师,也是世纪老人,让他来谈人生,也许是最恰当不过了,就象他自己说的: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经滚了九十余个春秋了。
一天天面对人生,时时刻刻面对人生,让我这样一个世故老人来谈人生,岂不是易如反掌吗?但是,稍微进一步一琢磨,立即出了疑问:什么叫人生呢?我并不清楚。
所以,我们只能说,人其实是越活越糊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季老并且判定:不但我不清楚,我看芸芸众生中,也没有哪一个人真清楚的。
吾辈凡人的诞生,无一例外,都是被动的,一点主动也没有。
我们糊里糊涂地降生,糊里糊涂地成长,有时也会糊里糊涂地夭折,当然也会糊里糊涂地寿登耄耋,像我这样。
他甚至下了结论: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所以,让季羡林来谈人生,实际上是一种失策,这也许和他长期的书斋生活,严谨呆板的治学风格有很大关系,根本就是抹杀了生活的丰富色彩,浪漫的诗意以及深刻的寓意。
还不如让他来谈谈养生,给我们讲他的养生之道,也许对我们有些裨益。
不过,讲到养生,这老头竟然还有一些厌世,好象觉得活够了,活腻了。
他说:自己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我的预算。
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
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
他引用老子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生命真不算什么?连上天造化都把它当小狗来玩耍呢。
由于对生命价值的藐视,因此,季羡林认为:那些在生活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
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
大师尚且如此,我等侪辈何以堪?但是,话又说回来,即使季羡林是一个才高八斗的大师,但他毕竟和下里巴人无异;即使他是个世纪老人,但毕竟他的生活也有过轻狂、蹉跎和跌落,因此,他对人生的感悟并没有任何超脱之处,反而他的质朴,他的简括,他的寻常,甚至糊涂,更让我们觉得他的平易可爱,于平凡之中显见其不平凡的人生。
不完美才是人生季羡林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原文: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
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
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
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
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
他们威仪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
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
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
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
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利极大,娇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
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
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落得一个全尸。
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化学者,他的一生对于中国人文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学术成就、人格魅力以及追求不完满的人生态度,使得他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可以说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于历史的重要性的思考,具有独特的见解。
他曾经深入研究过中国古代科技、出土文献和汉字学等各个领域,他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学术界增添了许多精彩和新颖的观点。
季羡林坚持不断学习,推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理念。
他曾经说过:“人的精神层次是不完满的,他的思想充实程度是不完满的,他能够学会的道理是有限及有效地有限的。
”这句话表明了他对于人生的独到理解。
他认为人生是一种不断追求进步、不完满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自我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水平。
事实上,季羡林的学术成就正是建立在他“不完满”的态度上。
他不满足于传统的学科边界和研究范围,勇于跨学科探索。
他曾经主持的《中国文字教育学》和《汉字文化研究》等研究项目,打破了传统对汉字学的框架,提出了很多全新和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他还一直努力为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历史依据,加深中国人对科学之源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他在多个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除了学术领域的追求,季羡林在人格上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他待人真诚、谦逊有礼,不自满不傲慢。
他曾经说过:“靠谦卑敬畏之心,不断给人提供真知灼见,得人的信任和关注。
”他的上述言论展现了他对待学术事业、对待他人的态度。
他从不自以为是,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他的这种人格魅力使得他能够与许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中国学术事业做出贡献。
对于季羡林而言,追求不完满的人生态度是他一生的信条。
他一直以来都在追求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
他相信人的精神层次是无限的,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接近完满。
他迈开了正直与学术之路,铸就了一段光辉的篇章。
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人生,常常充满了不完满。
不完满,是指不完美、不满足的状态。
在季羡林的眼中,不完满才是真实而丰富的人生。
本文将从不完满的角度来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一、不完满的人生充满挑战和动力季羡林多次提到,人生的价值在于不完美的过程。
完美的人生是很难存在的,即使看似完美的人生,也会有许多内心的矛盾和不完满之处。
而不完满的人生则更容易找到挑战和动力,因为人们总是在追求更好,追求更高的目标。
正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让不完满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二、不完满的人生更加真实和接地气完美的人生往往是虚幻和不真实的。
而不完满的人生则更加真实和接地气。
正因为有了不完满,才能够看到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也才能更加坦然地面对和接受自己的不足。
季羡林认为,人生的真实与完满是背道而驰的,只有在面对不完满的时候,人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实和自我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加努力地追求进步。
三、不完满的人生拥有更多的选择与机会人生中的选择与机会,往往与不完满息息相关。
当人们认识到自己的不完满,自然会想要改变和进步。
而改变和进步,意味着选择和机会的出现。
相比于完美的人生,不完满的人生更容易看到人生中的机会和选择,也更愿意主动去追求和把握这些机会。
正是通过不完满,人们才会更加敢于尝试新的事物,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四、不完满的人生注重内在的提升和成长季羡林认为,生活中总是有一些难以逾越的阻碍和困扰,使得人们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
然而,正是这些困扰和阻碍,激发了人们内在的成长和提升。
只有通过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认识自己,进而不断成长和进步。
因此,不完满的人生更加注重内在的提升和成长,通过不断挑战自己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五、不完满的人生才能更好地体味幸福与快乐幸福和快乐往往与不完满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人们经历了困难和挫折,最终战胜困难并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时,那份来之不易的快乐和幸福感会更加真实和满足。
季羡林人生经典语录(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季羡林人生经典语录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语录:不完美才是人生
2010-04-16 13:12:04| 分类:都市情感|举报|字号订阅
1、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2、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3、时间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
4、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
忍者,相互容忍也。
5、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
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6、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
只望有誉,不能有毁。
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7、学者们常说:“真理愈辩愈明。
”我也曾长期虔诚地相信这一句话。
但是,最近我忽然大彻大悟,觉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辩愈糊涂。
8、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
9、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
几十年来,我已经爬出了上千万的字。
这些东西都值得爬吗?我认为是值得的。
我爬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让人飞升成仙;但是其中绝没有毒药,绝没有假冒伪劣,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10、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
因此,我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
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
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11、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
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超过谎话。
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12、现在,我的人生之旅快到终点了,我常常回忆80年来的历程,感慨万端。
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走的这一条路?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
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13、我痛恨自己在政治上形同一条蠢驴,对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一场残暴、混乱、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蒙羞忍耻、把我们国家的经济推向绝境、空前、绝后——这是我们的希望——,至今还没人能给一个全面合理的解释的悲剧,有不少人早就认识了它的实质,我却是在“四人帮”垮台以后脑筋才开了窍。
我实在感到羞耻。
14、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
可是我对于当知识分子这个行当却真有点谈虎色变。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轮回转生。
现在,如果让我信一回的话,我就恭肃虔诚祷祝造化小儿,下一辈子无论如何也别播弄我,千万别再把我播弄成知识分子。
15、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
要先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
16、“要说真话,不讲假话。
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