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K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8
医学文献检索夏习资料第一章一、信息、知识、情报、文献(选择、)k信息:是物质存在或运动方灵与狀态的表观形贰或反映,是观实世界事物的反映,ES KT8观世界事物的消息、知识,是事物的一种普antto2、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容观世界实竣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柯经验的媒合,是人们通过实竣对容观事掏及貝运动过相和规律的认识。
3、怕报:是指人们以各种方it传递与交流的具有一定目的与时效的信息,是人『为一定目的搜集的有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的亶要属性: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4、文献:是指以文字、图象、公式、声颛、视颉、代侶等手段记录或描述在一定的掏质教«±,并能起到存储和传播信息傅报和知识作用的记录有知识的一toatto)文廢由三个星本要索构成:内容上的知识或信息;码示相表迖知识信息的表示符号;记录信息符号的IHOlio信息、知iR.文献、情报的色含关系:信息、知识、情报必须19定在一定的SH贯裁体上,形成文献后才能进行传递,才能被人们所利用,文献是信息、知识、情报存储、传递、利用的車要方氏。
信息可以应为怖报;信息是知识的車要组应跚分,但不是全部;怖报是*11识或18息经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
第二章医学文献信息资源一、文献信息资瀕类型的划分k按該体类型划分:(门书写axa:古代文献、书法作品、手犒、书信、原始记录等(2)印剧型文tt:图书、期刊、会或文献、政府出版搦、专利文献、枝术标准、产品资料、学位论文、技术档案(3)S9S文it:傲缩阪卷、撤缩阪片、徹缩照片等(4)a听型文欷:唱片.录音帑、录做带、科技电彫、幻廿片.电視片等(5)电子型文8L电子世文献按发布形貳分为:①参考数据库:A・书目数据库:屮药在找、CBM. PubMedB•文摘和索引数据库②全文数据库③事实数据库④搜索引擎/分类指南⑤网络学术贾澹学科导航©FTP贯源⑦其他2、按岀版类型刘分:(1)图书:是观代出版物中晟普通的一种类塑,有討面、书占、作者、岀版地、出版者,并装iTffilB。
评价文献检索效果的常用指标及含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检索已经成为科研人员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
而评价文献检索效果的指标则是判断一个文献检索系统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文献检索效果指标及其含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评价文献检索系统的效果。
1. 召回率(Recall):召回率是指检索系统能够找到的相关文献数量与所有相关文献数量之间的比例。
召回率越高,说明检索系统能够找到更多的相关文献,系统的召回能力越强。
2. 精确率(Precision):精确率是指检索系统找到的相关文献数量与系统返回的所有文献数量之间的比例。
精确率越高,说明检索系统返回的结果中有更多的相关文献,系统的准确性越高。
3. F值(F-measure):F值是综合考虑召回率和精确率的指标,它是召回率和精确率的调和平均数。
F值越高,说明检索系统在召回率和精确率之间取得了更好的平衡。
4. 平均准确率(Average Precision):平均准确率是指对于每个查询,计算出的精确率与召回率曲线下的面积。
平均准确率越高,说明检索系统在不同查询上的表现越好。
5. 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是所有查询的平均准确率。
MAP越高,说明检索系统在整体上的性能越好。
6. NDCG(Normalized Discounted Cumulative Gain):NDCG 是一种用于评价排序算法效果的指标。
它通过比较排序后文献的相关性得分和理想排序下的相关性得分,来评估排序算法的效果。
NDCG越高,说明排序算法在保持相关性得分高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相关性得分更接近理想排序。
7. MAP@k(Mean Average Precision at k):MAP@k是在给定前k个文献时的平均准确率。
MAP@k越高,说明检索系统在返回前k个文献时的性能越好。
8. MRR(Mean Reciprocal Rank):MRR是在给定查询时,将第一个相关文献排在第一位时的倒数。
综述评分标准一、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20%)含数据库及检索结果、检索词及检索式。
二、检索结果(20%)列举8-10篇(含外文)与你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根据相关性评分。
列举的文献要求包括篇名、作者、文献来源、文献摘要。
三、综述(60%)1.文献内容简介部分,要求简明扼要地介绍每篇文献的主要内容。
理论性文献,要求列举其主要观点,简要介绍其产生的效果;技术或产品类文献,则要说明该技术或产品的特点、原理、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2.综合列举文献,介绍该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
(1)该课题研究的意义:要求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所属学科范围、相关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预期结果等。
(2)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简明扼要地写出该课题的历史沿革,相关背景,曾经获得的重大成果,以及相关时间、人物等;另一部分是课题发展的当前水平,要求写出目前课题研究状况。
如果是理论性观点综述,则要列举、分析、各种理论观点,找出其共性与差异、探讨出中心一个论题。
如果是某种技术或产品,则要概括出同类技术或产品中有代表性的,说明它们的特点、原理及存在的问题。
注意要围绕论题,准确、鲜明、生动地展开叙述,突出重点,结构合理。
(3)课题研究发展趋势:对其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趋势进行预测;也可在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建议等。
实习考查说明本课程的组织教学是由课堂教学与实习两部分组成,比例为2:1。
实习采用“一题实习法”,具体说就是:一题(或几题)贯穿实习的始终。
实习内容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特种文献、因特网检索等。
在每次检索实习中都使用你选定的一题。
最后学生将检索的中文、外文、学位论文以及网络信息文献资料汇集起来,经过自己全面的综合分析和对比,写出本课题最终的文献综述。
实习考查题一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实习考查题二馆藏书目和电子图书的检索拟检索的课题:光催化降解研究(一)馆藏书目检索选择题名,输入光催化,检索到 8 本图书;选择分类号,输入O644 ,检索到 93 本图书。
绪论判断题1.连续出版物就是期刊。
(×)2.信息检索中,查全率和查准率之间往往存在互逆关系,所以在检索中要求高查准率时,查全率往往会降低,反之亦然。
(√)3.布尔逻辑符有与、或、非三种。
(√)4.现代文献有文献信息、文献载体、符号系统和记录方式四个要素构成。
(√)5.文献按级别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和零次文献四个级别。
(√)6.参考工具是二次文献。
( X )7.文献知识的内容与其记录方式、载体材料无关。
(√)8.中国图书分类法将人类知识分为四大部分。
( X )9.信息检索的本质是信息用户的需求和信息集合的比较与选择,即匹配的过程。
√10.联合目录反映多个图书馆的书刊订阅收藏情况。
(√)11.检索策略(Retrieval Strategy),是指为实现检索目标而制定的全盘计划或方案,是对整个检索过程的谋划与指导。
√12.分类途径就是按照文献的名称体系查找文献的途径。
X选择题13.百科全书属于三次文献14.文献中,ISBN是指国际标准书号15.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是科技期刊16.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是标准文献17.在布尔检索法中,“A AND B”表示能查找出同时含有这两个词的文献18.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载体19.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目录20.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文献是报纸21.下列哪种文献属于白色文献图书22.文献中,ISSN是指国际连续出版物号23.DOI是指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24.在下列哪种检索工具中可以得到历年的统计数据年鉴 ]25.下列哪种图书不属于工具类图书科技专著多选题26.下列哪些是零次文献正确答案:未公开发表的文献技术档案作者日记27.文献检索效果的主要指标是查全率查准率28.关于检索,如按检索对象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数据检索事实检索文献检索29.下列哪些手段会达到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的作用字段检索限制检索短语检索30.文献的构成要素信息内容载体材料信息符号31.下列关于检索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学习前人的优秀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研究、建设了解前人的工作,以便继承发展32.下列哪些手段会达到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的作用全文检索增加算符使用上位词33.下面哪些属于二次文献题录目录文摘34.下面那些属于白色文献期刊报纸排序题35.31、文献按级别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和零次文献四个级别。
文献检索心得体会(精选8篇)文献检索心得体会篇1通过本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我们的信息意识、自学意识和知识创新能力,使我们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了解了信息社会中文献信息检索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及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
让我明白了学习科技文献检索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让我了解到了更广阔、更科学的途径来搜集相关资料,这对我撰写论文或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
总之,这门课让我受益匪浅。
一、文献信息检索的体会和收获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可以让我们更快的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信息,从而避免重复研究或走弯路,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学习节省了不少时间。
学习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让我们了解了文化的宽广魅力,认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促使我们从这获取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新知识。
通过信息检索,可以快速了解所参与的工作、生活、业务、设计等的基本知识。
可以继承和借鉴他人的成果,避免重复或少走弯路。
另一方面可以开拓思路、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减少人力或投资费用。
可以建立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行业动态信息的获取渠道与范围,随时收集和掌握相关信息,培养行业信息的敏锐性。
另外,通过信息检索,可以帮助识别信息,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是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找到适应自己的方法,按时上课,认真做好笔记,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多看书本,按照老师说的进行上机实验。
学习文献信息检索,能很好的帮助我们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不论是纸质,还是电子资源。
之前,我对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的馆藏很是不熟悉,每次查找一本书都是像大海捞针一样,总是要浪费很多的时间,并且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学校的机房还可以查找很多网上资源,可以做题、看书等等。
学习了这门课程,我就能很快的查找我所需要的图书,不用再浪费很多的时间去找了。
而且,我也会利用电子室的数据库来帮助自己学习。
我个人觉得对在校学生开设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能更快的、更好的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这样图书馆的作用也发挥到最大,对我们学生的学习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二、文献信息检索的利用本来我们在网络上搜索资料,一般都是用的“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查全率指用户找到的符合信息需求的信息线索记录数,占其应该找到的符合信息需求的信息线索记录数的百分比。
查准率指用户找到的符合信息需求的信息线索记录数占其找到的符合检索条件的信息线索记录数的百分比。
增加检出文献量的技巧1.多用单元词少用多元词,提高查全率。
单元词指意义上不能再拆分的词,如“儿童”;几个单元词组成的词称为多元词,如“智障儿童”。
2.尽量多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包括俗称、学名、缩写等。
如检索词为“维生素E”时,应增加“维E”、“维他命E”等词;在EI数据库中运用作者检索时,其姓名拼写有多种写法。
3.利用叙词表获得关键词的上位、下位词。
检索词为“食用油”时,可增加棕榈油、棉籽油等下位词,如果研究食用油提炼技术,可参考非食用油提炼技术,检索词可修改为“油”。
4.少用含义过于偏窄或过于宽泛的词。
最好不要把发展、研究、综述、趋势、分析等作为检索词,否则将会造成文献漏检。
5.试查相关数据库,以初步检索借鉴相关文献的用词,扩展、变更检索词。
某同学查找有关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信息分类的文献时,仅使用classification作为检索词,在找到的文献中,发现有些文献还同时使用了category,因此决定增加category作为检索词。
6.英文检索词可借助Google翻译、中国知网(CNKI)的工具书等。
截词符截词符主要用于合并拼写相似的同义词、近义词、同根词,提高检出文献量,如:数据库中查找中药的文献,“中草药”、“中药”、“中成药”为同义词,都可以作为检索词,在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上述三词可简化为“中%药”EI数据库中查找manage、manager、management的文献时,可以使用manage*,表示前面三词。
不同检索工具采用不同截词符,一般*或%为无限截词,截掉多个字符,?或#为有限截词,截掉了0或1个字符。
邻近算符以Web of Science为例,位置算符same、near/X、onear/X的应用:computer same design表示目标文献中的两词必须出现在同一个地址字段中。
1.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A)A载体B纸张C光盘D磁盘2.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A)A期刊论文B百科全书C综述D文摘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D)A专利文献B学位论文C会议文献D 目录4.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C)A标准文献B学位论文C综述D文摘5.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A)A图书B学位论文C科技期刊D会议文献6.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D)A报纸B图书C科技期刊D标准文献7.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D)A光盘B缩微平片C感光材料D纸张8.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文献是(B)A图书B报纸C期刊D会议文献9.使用分类语言对信息进行描述和标引,主要是可以把(B)的信息集中在一起。
A同一作者B同一学科C同一主题10.《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A)A5大部分22个大类B5大部分26个大类C6大部分22个大类D6大部分26个大类11.《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A)类目下查找。
A S类目B Q类目C T类目D R类目12.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C)A倒查法B顺查法C引文追溯法D抽查法13.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A)A数据库B记录C字段D文档14.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B)A检索与利用B存储与检索C存储与利用D检索与报道15.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C)A专利公报B专利目录C专利说明书D专利索引16.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A)A GB B CB C ZG D CG17.我校图书馆所购买的下列数据库中可以检索期刊论文的是(A)A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B超星数字图书馆C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D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18.期刊论文记录中的“文献出处”字段是指:(C)A论文的作者B论文作者的工作单位C刊载论文的期刊名称及年卷期、起止页码D收录论文的数据库19.以下四种信息检索语言中,不受《词表》控制的是(A)A标题词语言B元词语言C叙词语言D键词语言20.以下检索出文献最少的检索式是(C)A a and b B a and b or c C a and b andc D(a or b)and c1.文献按其加工深度不同可以划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和零文献。
1: 确定文献综述的题目并进行简单检索。
2: 文献的定义3: 文献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4:一次文献主要有哪些形式。
5:什么是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1文献(literature、document)定义: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中文献的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2.文献由三个要素构成,知识、载体、记录方式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3.信息检索与文献检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献检索是信息检索的一种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形式4.信息检索:广义: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狭义:指用户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信息检索分类:数据检索事实检索文献检索5.科技文献的特点:文献资源日益庞大出版速度加快载体形式多样化6.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文献可以分成多种类型(1)按载体分(1)印刷型文献2)缩微型(3)声像型文献(视听资料)(4)电子型文献(以前叫作机读型)文献1、一次文献(原始文献)Primary literature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次文献。
特点:直接记载原始研究结果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②会议文献( Proceedings )会议文献就是学术会议上所提出的论文。
发表过的论文不能参加学术会议,而会议上提交的论文还可以正式发表,因此科学研究的新结果往往在会议论文上先发表。
会议论文集分“会前”和“会后”两大类专利:③专利文献( Patent )我们所说的专利文献是指向专利局申请时所提交的一份详细说明发明目的、构成及效果的书面技术文件———专利说明书(Specification)。
主要包括:公开专利和批准专利专利分为:invention(发明)、utility patent(实用新型)、design patent(外观设计)。
文献检索的检索式
文献检索的检索式是将文献需求用检索语言(即文献检索标识)表示出来的一种逻辑表达式。
这个表达式是由检索词、逻辑算符以及系统规定的其他连接符号等构成。
其中,检索词是指文献主题概念的字词,如关键词、主题词等。
逻辑算符包括逻辑“与”(AND)、逻辑“或”(OR)和逻辑“非”(NOT)等,用于表示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系统规定的其他连接符号包括括号、引号等,用于表示检索词的优先级和特殊含义。
举例来说,如果要检索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文献,可以构造一个如下的检索式:
(环境保护)AND (可持续发展)OR (环境保护)AND (环境污染)NOT (污染处理)
这个检索式的意思是查找所有主题为“环境保护”并且包含“可持续发展”,或者主题为“环境保护”并且包含“环境污染”,但不包含“污染处理”的文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数据库和检索系统可能会有不同的检索语法和规则,因此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参考所使用的数据库或检索系统的具体规定。
1.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是知识的外在形式。
文献的组成要素:①所记录的知识和信息,即文献的内容。
②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符号,文献中的知识和信息是借助于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等记录下来并为人们所感知的。
③用于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物质载体,如甲骨、竹简、纸张、胶片等,它是文献的外在形式。
载体是文献的形态。
④记录的方式或手段,如铸刻、书写、印刷、录音、录像等,它们是知识、信息与载体的联系方式按文献内容的加工与传递层次分类:一次文献:如:专著、报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等。
二次文献:主要类型有目录、索引、文摘等。
三次文献:包括:综述、年鉴、手册、百科全书、教科书、述评、进展、动态、指南等。
零次文献:如实验记录、手稿、原始录音、原始录像、谈话记录等。
三次文献一般是由专家写成,水平较高,专业性强。
可供人们了解某一学科或专题的进展,了解其过去、现在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零次文献本身是非出版物,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源,它往往通过会议口头交流的形式获得,信息比较新,而又不能通过检索工具获得。
2.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包含的意义,也可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定性减少。
知识知识是人脑经过加工整理并使之序列化的信息,是对同类信息的积累,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情报是被传递的知识或事实,是知识的激活,是运用一定的媒体(载体),越过时间和空间传递给特定用户,解决科研、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所需要的特定知识或信息。
文献的组成要素:①所记录的知识和信息,即文献的内容。
②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符号,文献中的知识和信息是借助于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等记录下来并为人们所感知的。
③用于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物质载体,如甲骨、竹简、纸张、胶片等,它是文献的外在形式。
载体是文献的形态。
④记录的方式或手段,如铸刻、书写、印刷、录音、录像等,它们是知识、信息与载体的联系方式按文献出版形式分类(1)图书2)期刊3. 文献信息检索:是以科学的方法、利用相关的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从大量的文献信息中迅速、准确、无重大遗漏地查寻出所需要的特定信息,并排除无关文献信息的操作过程。
综合检索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在中学物理中的运用
班级:12法学02
姓名:刘峻豪
学号:1221020219
二〇一五年六月
检索范围:
1.时间:2013-2015
2.文种:中、英
3.文献类型:期刊、专利、标准、会议论文
4.检索词:计算机,中学物理,运用
检索工具:
1.维普数据库
2.万方数据库
3.清华数据库
4.SPRINGER
检索结果
一.维普数据库
检索策略:计算机,中学物理,运用
检索结果
1.基于计算机建模的中学物理教学李凌云;李秀彬;张维军《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年第0卷第5期
2.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物理课教学效果张恒刚《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第6期
3. 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整合荀小雪《祖国:建设版》2014年第6期
4.中学物理利用计算机拟合实验图像陈胜利《物理通报》20 14年第4期
二.万方数据库
检索策略:计算机,中学物理,运用
检索结果
检索策略:计算机,中学物理,运用
检索结果
1.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程教学整合问题研究谢煜《科技
创业家》2013年16期
2.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研究黄辉;
现代教育技术, 2007,
3.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程整合初探——基于信息文化的视
野张春燕;教育技术学, 2006,
4.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的作用与思考周树灵广
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 Journal of Youjiang Teacher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Guangxi, 2005年03期5.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孙慧强科技资讯 ,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4年36期
三. SPRINGER
检索策略:计算机,中学物理,运用
检索结果:
1. Learning Physics with Digital Game Simulations in Middle
School Science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Janice L. Anderson and Mike Barnett
ISSN:1059-0145
2. School physic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inequality 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Helen Wildy and William Louden and John Wallace ISSN 0311-6999
3. The Effect of a Prior Dissection Simulation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Dissection Performanc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Anatomy and Morphology of the Frog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Joseph Paul Akpan and Thomas Andre ISSN:1059-0145
4. The Effects of Multimedia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Volleyball Performance The Engineering of Sport 6Nicholas Vernadakis and Eleni Zetou
and Andreas Avgerinos and Maria Giannousi and Efthimis Kioumourtzoglou ISS N:2006, pp 221-226
文献检索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门很特别而且很有用的学科,名字叫文献检索,这门课程给我带来了不少收获。
文献检索课程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文献检索教育是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使我们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各种文献或互联网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学,是信息素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作为我国高校情报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检索
技术、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和外语、计算机等一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所以,对我们来说,文献检索十分有必要。
而且我们必须好好掌握这样一门课程。
文献检课程从第五周开始,到十三周结束,在这期间,通过网络学习,我们对计算机检索基础知识、中文数据库检索、专利基础知识及专利数据库检索、常用英文数据库检索等检索知识和方法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通过上机实验,我们经过实际操作,对清华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方正电子图书数据库以及springer数据库、ei village 2 数据库等各类中英文数据库都加深了印象。
同时,学习了具体的文献检索知识,对于我们的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也很有帮助,例如,当我们需要查询专业课程的相关文献用以学习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些文献检索数据库来搜索到我们所需要的论文和书籍。
另外,在必要的时候,为了方便搜索,我们还可以在网上申请个人图书馆,专门查询一些自己所需的不易随便下载的文献。
学习了文献检索这门课程,我才发现,通过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我们可以查询到许许多多的有用文献,对我们的学习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另外,还让我形成了借助这些数据库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只要有需要,我就会在这些数据库中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用来丰富自己的综合知识。
可以说,通过文献检索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以前在需要学习资料的时候不知道在哪里找,而现在完全不用茫然无头绪了,各种数据库所包含的强大的检索功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当然,文献检索这门课程很有用,可是要学好也不是很容易,我们必须多练习、多搜索,经常去查询、去摸索,并且要仔细的静下心来学习,只有真正熟悉了各种数据库的检索方法,掌握正确的检索方法,才能够快速而准确的找到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文献资料。
听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要感谢老师的耐心教学,要感谢同学们的热心指导,感谢你们的帮助让我顺利完成了这门课程,并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
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中,我也会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