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第八章作业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2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及《传感器与测量技术》习题集与部分参考答案教材:传感器技术(第3版)贾伯年主编,及其他参考书第8章光电式传感器8-1 简述光电式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场合,用方框图表示光电式传感器的组成。
8-2 何谓外光电效应、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答:外光电效应:在光线的作用下,物体内的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的现象。
光电导效应:在光线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能量从键合状态过渡到自由状态,而引起材料电导率的变化的现象。
光生伏特效应:在光线作用下能够使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动势的现象。
8-3 试比较光电池、光敏晶体管、光敏电阻及光电倍增管在使用性能上的差别。
答:光电池:光电池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把光直接转变成电能的器件。
它有较大面积的PN结,当光照射在PN结上时,在结的两端出现电动势。
当光照到PN结区时,如果光子能量足够大,将在结区附近激发出电子-空穴对,在N区聚积负电荷,P区聚积正电荷,这样N区和P区之间出现电位差。
8-4 通常用哪些主要特性来表征光电器件的性能?它们对正确选用器件有什么作用?8-5 怎样根据光照特性和光谱特性来选择光敏元件?试举例说明。
答:不同类型光敏电阻光照特性不同,但光照特性曲线均呈非线性。
因此它不宜作定量检测元件,一般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光电开关。
光谱特性与光敏电阻的材料有关,在选用光敏电阻时,应把光敏电阻的材料和光源的种类结合起来考虑,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8-6 简述CCD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8-7 何谓PSD?简述其工作原理及应用。
8-8 说明半导体色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8-9 试指出光电转换电路中减小温度、光源亮度及背景光等因素变动引起输出信号漂移应采取的措施。
8-10 简述光电传感器的主要形式及其应用。
答:模拟式(透射式、反射式、遮光式、辐射式)、开关式。
应用:光电式数字转速表、光电式物位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细丝类物件的在线检测。
8-11 举出你熟悉的光电传感器应用实例,画出原理结构图并简单说明原理。
《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转速(r/min)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输出电压(V)0 9.1 15.0 23.3 29.9 39.0 47.51)该测速发电机的灵敏度。
2)该测速发电机的线性度。
2.已知一热电偶的时间常数τ=10s,若用它来测量一台炉子的温度,炉内温度在540οC和500οC 之间按近似正弦曲线波动,周期为80s,静态灵敏度k=1,试求该热电偶输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和滞后时间。
3.用一只时间常数为0.355s 的一阶传感器去测量周期分别为1s、2s和3s的正弦信号,问幅值误差为多少?4.若用一阶传感器作100Hz正弦信号的测试,如幅值误差要求限制在5%以内,则时间常数应取多少?若在该时间常数下,同一传感器作50Hz正弦信号的测试,这时的幅值误差和相角有多大?5.已知某二阶系统传感器的固有频率f0=10kHz,阻尼比ξ=0.1,若要求传感器的输出幅值误差小于3%,试确定该传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
6.某压力传感器属于二阶系统,其固有频率为1000Hz,阻尼比为临界值的50%,当500Hz的简谐压力输入后,试求其幅值误差和相位滞后。
《第二章应变式传感器》1.假设某电阻应变计在输入应变为5000με时电阻变化为1%,试确定该应变计的灵敏系数。
又若在使用该应变计的过程中,采用的灵敏系数为 1.9,试确定由此而产生的测量误差的正负和大小。
2.如下图所示的系统中:①当F=0和热源移开时,R l=R2=R3=R4,及U0=0;②各应变片的灵敏系数皆为+2.0,且其电阻温度系数为正值;③梁的弹性模量随温度增加而减小;④应变片的热膨胀系数比梁的大;⑤假定应变片的温度和紧接在它下面的梁的温度一样。
在时间t=0时,在梁的自由端加上一向上的力,然后维持不变,在振荡消失之后,在一稍后的时间t1打开辐射源,然后就一直开着,试简要绘出U0和t的关系曲线的一般形状,并通过仔细推理说明你给出这种曲线形状的理由。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答案1—1:测量的定义,答:测量是以确定被测量的值或获取测量结果为目的的一系列操作。
所以, 测量也就是将被测量与同种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确定被测量对标准量的倍数。
1—2:什么是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答:绝对误差是测量结果与真值之差,即: 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值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之比,常用绝对误差与测量值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 即: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测量值×100%引用误差是绝对误差与量程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即: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量程×100%1—3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示方法,它们通常应用在什么场合, 答: 测量误差是测得值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引用误差、基本误差、附加误差。
当被测量大小相同时,常用绝对误差来评定测量准确度;相对误差常用来表示和比较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引用误差是仪表中通用的一种误差表示方法,基本误差、附加误差适用于传感器或仪表中。
2,1:什么是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它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如何,答: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 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2—2: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它有哪些性能指标,分别说明这些性能指标的含义, 答:传感器在被测量的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称为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其主要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精确度、最小检测量和分辨力、迟滞、重复性、零点漂移、温漂。
灵敏度定义是输出量增量Δ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相应输入量增量Δx之比。
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
输出与输入关系可分为线性特性和非线性特性。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1章概述1.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定义为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1.2传感器的共性是什么?传感器的共性就是利用物理规律或物质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将非电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输入转换成电量(电压、电流、电容、电阻等)输出。
1.3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基本组成部分,另外还有信号调理电路和辅助电源电路。
1.4传感器如何进行分类?(1)按传感器的输入量分类,分为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2)按传感器的输出量进行分类,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传感器两类。
(3)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分为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敏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
(4)按传感器的基本效应分类,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
(5)按传感器的能量关系进行分类,分为能量变换型和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6)按传感器所蕴含的技术特征进行分类,可分为普通型和新型传感器。
1.5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1)开展基础理论研究(2)传感器的集成化(3)传感器的智能化(4)传感器的网络化(5)传感器的微型化1.6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有哪些?(1)差动技术(2)平均技术(3)补偿与修正技术(4)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5)稳定性处理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2.1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在被测量的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
主要的性能指标主要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精度、分辨率、零点漂移、温度漂移。
2.2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的线性化有什么意义?如何实现其线性化?答:传感器的线性化有助于简化传感器的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制作标定和测试。
常用的线性化方法是:切线或割线拟合,过零旋转拟合,端点平移来近似,多数情况下用最小二乘法来求出拟合直线。
习题集及答案习题集及答案第1章 概述1.1 什么是传感器?按照国标定义,“传感器”应该如何说明含义?1.1答:答: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感知信号检出器件和信号处理部分总称为传感器。
我们对传感器定义是:一种能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和装置。
从狭义角度对传感器定义是: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件和装置。
从狭义角度对传感器定义是: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我国国家标准(GB7665GB7665——87)对传感器(Sensor/transducer )的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
定义表明传感器有这样三层含义:它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的一种检测装置;能按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
按使用的场合不同传感器又称为变换器、换能器、探测器。
换能器、探测器。
1.2 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它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1.2答:答:组成——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电路组成;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电路组成;关系,作用——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试系统的接口位置,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试系统的接口位置,即检测与控制之首。
即检测与控制之首。
即检测与控制之首。
传感传感器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一切科学研究与自动化生产过程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并通过它转换成容易传输与处理的电信号,其作用与地位特别重要。
传感器获取并通过它转换成容易传输与处理的电信号,其作用与地位特别重要。
1.3 简述传感器主要发展趋势,并说明现代检测系统的特征。
答:(略)1.4 传感器如何分类?按传感器检测的范畴可分为哪几种?1.4答:答:按照我国制定的传感器分类体系表,传感器分为物理量传感器、化学量传感器以及生物量传感器三大类,含12个小类。
按传感器的检测对象可分为:力学量、热学量、流体量、光学量、电量、磁学量、声学量、化学量、生物量、机器人等等。
第八章光电式传感器§8-1 真空光电器件作业题1.光电管由一个和一个封装在一个内组成。
它的技术特性主要取决于。
(阴极;阳极;光电阴极材料)2.光电管的光谱特性主要取决于的特性,光电管对入射光的具有选择性,这是因为对入射光的有选择性。
(光电阴极材料;频谱;光电阴极;频谱)3.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是指,与的关系。
当阳极电压较小时,光电流随而增加。
到电压以后,光电流,这是因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全部被阳极收集了。
(一定光适量照射下;阴极电压;光电流;阳极电压增加;饱和;饱和;发射的光电子)4.光倍增管的结构与基本一样,也是在壳内,安装和,只是在之间再安装几个。
(光电管;玻璃;阳极;阴极;阳极与阴极;倍增级)5.光电倍增管倍增系数大约为数量级,故光电倍增管的极高。
随着的升高,倍增系数也增加。
(106;灵敏度;工作电压)6.当入射光不变时,被照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与成正比。
(频谱;发射的光电子数;入射光强度)§8-2 光敏元件作业题1.物体受到光照以后,物体内部的原子释放出电子,这些电子仍留在物体内部,使物体的或产生的现象称为。
(电阻率发生变化;光电动势;内光电效应)2.在光线的作用下,半导体的的现象称光电导效应。
(电导率增加)3.光照射使半导体原子中的吸收光子能量激发出的现象,称本征光导效应;光照射使半导体杂质吸收光子能量激发出的现象,称非本征光导效应,它的激发比本征光导效应。
(价电子;自由电子同时产生空穴;自由电子;容易)4.某种半导体能否产生光电效应,决定于照射光的,而光的强度只取决于产生的。
(频率;光子数目的多少)5.光敏电阻是用制成的,极性,是个电阻。
使用时可以加电压,亦可加电压。
不同下电阻值不同,对不同的入射光有的灵敏度。
(光导体;没有;纯;直流;交流;材料;波长;不同)6.将光敏电阻置于室温、条件下,经过一定稳定时间后,测得的阻值称暗电阻;在条件下,测得的阻值称为。
(无光照全暗;光照;亮电阻)7.一定电压作用下,与的关系称为光敏电阻的光电特性。
第八章习题答案1.什么是光电效应,依其表现形式如何分类,并予以解释。
解:光电效应首先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通过光电转换元件变换成电信号,光电效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两大类:a)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b)受光照的物体导电率1R发生变化,或产生光生电动势的效应叫内光电效应。
2.分别列举属于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的光电器件。
解:外光电效应,如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
内光电效应,如光敏电阻、光电池和光敏晶体管等。
3.简述CCD 的工作原理。
解:CCD 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构成CCD 的基本单元是MOS 电容器,如果MOS 电容器中的半导体是P 型硅,当在金属电极上施加一个正电压时,在其电极下形成所谓耗尽层,由于电子在那里势能较低,形成了电子的势阱,成为蓄积电荷的场所。
CCD 的最基本结构是一系列彼此非常靠近的MOS 电容器,这些电容器用同一半导体衬底制成,衬底上面覆盖一层氧化层,并在其上制作许多金属电极,各电极按三相(也有二相和四相)配线方式连接。
CCD 的基本功能是存储与转移信息电荷,为了实现信号电荷的转换:必须使MOS 电容阵列的排列足够紧密,以致相邻MOS 电容的势阱相互沟通,即相互耦合;控制相邻MOC 电容栅极电压高低来调节势阱深浅,使信号电荷由势阱浅的地方流向势阱深处;在CCD 中电荷的转移必须按照确定的方向。
4.说明光纤传输的原理。
解:光在空间是直线传播的。
在光纤中,光的传输限制在光纤中,并随光纤能传送到很远的距离,光纤的传输是基于光的全内反射。
当光纤的直径比光的波长大很多时,可以用几何光学的方法来说明光在光纤内的传播。
设有一段圆柱形光纤,它的两个端面均为光滑的平面。
当光线射入一个端面并与圆柱的轴线成θi 角时,根据斯涅耳(Snell )光的折射定律,在光纤内折射成θj ,然后以θk 角入射至纤芯与包层的界面。
若要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则纤芯与界面的光线入射角θk 应大于临界角φc (处于临界状态时,θr =90º),即:21arcsin k c n n θϕ≥=且在光纤内部以同样的角度反复逐次反射,直至传播到另一端面。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第一章测试1.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连同计算机技术和(),构成信息技术的完整信息链。
参考答案:传感技术2.传感器按其敏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物理型、化学型和()三大类。
参考答案:生物型3.近年来,仿生传感器的研究越来越热,其主要就是模仿人的()的传感器。
参考答案:感觉器官4.若将计算机比喻成人的大脑,那么传感器则可以比喻为( )。
参考答案:感觉器官5.传感器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功能:检测和()。
参考答案:转换6.下列指标属于衡量传感器动态特性的评价指标的是()。
参考答案:时域响应7.按误差数值表示的方法,误差可以分为( )参考答案:引用误差;相对误差;绝对误差8.评定仪表品质的几个主要质量指标( )参考答案:灵敏度和灵敏限;变差;精度;非线性误差9.相对误差的表示方法有( )参考答案:相对百分误差;实际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10.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
参考答案:提高可靠性第二章测试1.应变测量中,希望灵敏度高、线性好、有温度自补偿功能,应选择( )测量转换电路。
参考答案:四臂全桥2.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受压时产生的是( )信号。
参考答案:电阻3.全桥差动电路的电压灵敏度是单臂工作时的( )。
参考答案:4倍4.直流电桥工作时不需要平衡。
()参考答案:错5.全桥的灵敏度最高。
()参考答案:对6.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
()参考答案:对7.金属丝电阻随着它所受的机械变形的大小而相应变化的现象,称为金属的( )。
参考答案:电阻应变效应8.制作应变片敏感栅的材料中,用的最多的金属是( )参考答案:康铜9.电阻应变片配用的测量电路中,为了克服分布电容的影响,多采用( )参考答案:交流不平衡10.直流电桥平衡的条件是( )参考答案:相对两臂电阻的乘积相等第三章测试1.欲测量极微小的位移,应选择()自感传感器。
第八章霍尔传感器思考题与习题答案1.单项选择题1)属于四端元件的___C___。
A. 应变片B. 压电晶片C. 霍尔元件D. 热敏电阻2)公式E H=K H IB cosθ中的角θ是指___C___。
A. 磁力线与霍尔薄片平面之间的夹角B. 磁力线与霍尔元件内部电流方向的夹角C. 磁力线与霍尔薄片的垂线之间的夹角3) 磁场垂直于霍尔薄片,磁感应强度为B,但磁场方向与图9-1相反(θ=180 )时,霍尔电势___A___,因此霍尔元件可用于测量交变磁场。
A. 绝对值相同,符号相反B. 绝对值相同,符号相同C. 绝对值相反,符号相同D. 绝对值相反,符号相反4)霍尔元件采用恒流源激励是为了___B___。
A. 提高灵敏度B. 克服温漂C. 减小不等位电势5)减小霍尔元件的输出不等位电势的办法是___C___。
A. 减小激励电流B. 减小磁感应强度C. 使用电桥型式的调零电位器6)多将开关型霍尔IC制作成具有史密特特性是为了___C*___,其回差(迟滞)越大,它的___C*___能力就越强。
(注:* 表示填写的内容相同)A .增加灵敏度 B. 减小温漂 C. 抗机械振动干扰7)OC门的基极输入为低电平、其集电极不接上拉电阻时,集电极的输出为___C___。
A. 高电平B. 低电平C. 高阻态D.对地饱和导通8)为保证测量精度,图9-3中的线性霍尔IC的磁感应强度不宜超过___B___为宜。
A. 0TB. +0.10TC. +0.15TD. +100Gs9)欲将运放输出的双端输出信号(对地存在较高的共模电压)变成单端输出信号,应选用___C___运放电路。
A. 反相加法B. 同相C. 减法差动D. 积分2.请在分析第八章的图以后,说出在这几个霍尔传感器的应用实例中,哪几个只能采用线性霍尔集成电路,哪几个可以用开关型霍尔集成电路?答:______。
3.在下图中,当UGN3020感受的磁感应强度从零增大到多少特斯拉时输出翻转?此时第3脚为何电平?回差为多少特斯拉?相当于多少高斯(Gs)?答:___D,70___Gs。
第八章1.什么叫黑体?在热辐射理论中为什么要引入这一概念?2.温度均匀得空腔壁面上的小孔具有黑体辐射的特性,那么空腔内部壁面的辐射是否也是黑体辐射?3.试说明,为什么在定义物体的辐射力时要加上"半球空间"及"全部波长"的说明? 4.黑体的辐射能按波长是怎样分布的?光谱吸收力λb E 的单位中分母的"3m "代表什么意义?5.黑体的辐射按空间方向是怎样分布的?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关是否意味着黑体的辐射能在半球空间各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6.什么叫光谱吸收比?在不同光源的照耀下,物体常呈现不同的颜色,如何解释? 7.对于一般物体,吸收比等于发射率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立?8,说明灰体的定义以及引入灰体的简化对工程辐射传热计算的意义.9.黑体的辐射具有漫射特性.如何理解从黑体模型(温度均匀的空腔器壁上的小孔)发出的辐射能也具有漫射特性呢? 黑体辐射基本定律8-1、一电炉的电功率为1KW ,炉丝温度为847℃,直径为1mm 。
电炉的效率为0.96。
试确定所需炉丝的最短长度。
解:5.67×341096.010*******⨯=⎪⎭⎫ ⎝⎛+dL π得L=3.61m8-2、直径为1m 的铝制球壳内表面维持在均匀的温度500K ,试计算置于该球壳内的一个实验表面所得到的投入辐射。
内表面发射率的大小对这一数值有否影响?解:由40100⎪⎭⎫⎝⎛=T C E b =35438 W/2m 8-3、把太阳表面近似地看成是T=5800K 的黑体,试确定太阳发出的辐射能中可光所占的百分数。
解:可见光波长范围是0.38~0.76m μ40100⎪⎭⎫⎝⎛=T C E b =64200 W/2m可见光所占份额()()()%87.44001212=---=-λλλλb b b F F F8-4、一炉膛内火焰的平均温度为1500K ,炉墙上有一着火孔。
试计算当着火孔打开时从孔向外辐射的功率。
该辐射能中波长为2m μ的光谱辐射力是多少?哪种波长下的能量最多?解:40100⎪⎭⎫ ⎝⎛=T C E b =287W/2m ()310/51/1074.912m W e c E T c b ⨯=-=-λλλT =1500K 时,m m 121093.1-⨯=λ8-5、在一空间飞行物的外壳上有一块向阳的漫射面板。
传感器课后题及答案第1章传感器特性1.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定义)2.传感器由哪⼏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3. 传感器特性在检测系统中起到什么作⽤?4.解释下列名词术语:1)敏感元件;2)传感器; 3)信号调理器;4)变送器。
5.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6.某传感器精度为2%FS ,满度值50mv ,求出现的最⼤误差。
当传感器使⽤在满刻度值1/2和1/8 时计算可能产⽣的百分误差,并说出结论。
7.⼀只传感器作⼆阶振荡系统处理,固有频率f0=800Hz,阻尼⽐ε=0.14,⽤它测量频率为400的正弦外⼒,幅植⽐,相⾓各为多少?ε=0.7时,,⼜为多少?8.某⼆阶传感器固有频率f0=10KHz,阻尼⽐ε=0.1若幅度误差⼩于3%,试求:决定此传感器的⼯作频率。
9. 某位移传感器,在输⼊量变化5 mm时,输出电压变化为300 mV,求其灵敏度。
10. 某测量系统由传感器、放⼤器和记录仪组成,各环节的灵敏度为:S1=0.2mV/℃、S2=2.0V/mV、S3=5.0mm/V,求系统的总的灵敏度。
11.测得某检测装置的⼀组输⼊输出数据如下:a)试⽤最⼩⼆乘法拟合直线,求其线性度和灵敏度;b)⽤C语⾔编制程序在微机上实现。
12.某温度传感器为时间常数 T=3s 的⼀阶系统,当传感器受突变温度作⽤后,试求传感器指⽰出温差的1/3和1/2所需的时间。
13.某传感器为⼀阶系统,当受阶跃函数作⽤时,在t=0时,输出为10mV;t→∞时,输出为100mV;在t=5s时,输出为50mV,试求该传感器的时间常数。
14.某⼀阶压⼒传感器的时间常数为0.5s,若阶跃压⼒从25MPa,试求⼆倍时间常数的压⼒和2s后的压⼒。
15.某压⼒传感器属于⼆阶系统,其固有频率为1000Hz,阻尼⽐为临界值的50%,当500Hz的简谐压⼒输⼊后,试求其幅值误差和相位滞后。
第一章测试1.下列传感器不属于按基本效应分类的是()。
A:物理传感器B:磁电式传感器C:半导体传感器D:真空传感器答案:D2.传感器的输出量通常为()。
A:位移信号B:电量信号C:光信号D:非电量信号答案:B3.传感器一般包括()。
A:感应器B:基本电路C:转换元件D:敏感元件答案:BCD4.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
()A:错B:对答案:B5.传感器是与人感觉器官相对应的原件。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表示传感器的()。
A:线性度越好B:迟滞越小C:重复性越好D:分辨力越高答案:D2.按照依据的基准线不同,下面哪种线性度是最常用的()。
A:理论线性度B:独立线性度C:最小二乘法线性度D:端基线性度答案:C3.下列为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A:灵敏度B:重复性C:固有频率D:线性度答案:C4.用一阶系统描述的传感器,其动态响应特性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时间常数,越大越好。
()A:错B:对答案:A5.传递函数表示系统本身的传输、转换特性,与激励及系统的初始状态无关。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电阻应变计的电阻相对变化与应变之间在很大范围内是线性的,则为()。
A:B:C:D:答案:A2.下列哪种温度补偿方法是常用和效果较好的补偿方法()。
A:热敏电阻补偿法B:电桥补偿法C:计算机补偿法D:应变计自补偿法答案:B3.电桥测量电路的作用是把传感器的参数转换为()的输出。
A:电压B:电阻C:电荷D:电容答案:A4.对应变式传感器来说,敏感栅愈窄,基长愈长的应变计,其横向效应引起的误差越大。
()A:对B:错答案:B5.等臂电桥当电源电压及电阻相对变化一定时,电桥的输出电压及其电压灵敏度与各桥臂阻值的大小无关。
()A:对B:错答案:A第四章测试1.变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感器无法测量的物理量是()。
A:光信号B:位移C:湿度D:温度答案:A2.电容式传感器常用的转换电路包括()。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及《传感器与测量技术》习题集与部分参考答案 教材:传感器技术(第3版)贾伯年主编,及其他参考书第2章 电阻式传感器2-1 金属应变计与半导体应变计在工作机理上有何异同?试比较应变计各种灵敏系数概念的不同物理意义。
答:(1)相同点:它们都是在外界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从而导致材料的电阻发生变化所;不同点: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为主,材料的电阻率相对变化为辅;而半导体材料则正好相反,其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导致的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为主,而机械形变为辅。
(2)对于金属材料,灵敏系数K0=Km=(1+2μ)+C(1-2μ)。
前部分为受力后金属几何尺寸变化,一般μ≈0.3,因此(1+2μ)=1.6;后部分为电阻率随应变而变的部分。
金属丝材的应变电阻效应以结构尺寸变化为主。
对于半导体材料,灵敏系数K0=Ks=(1+2μ)+πE 。
前部分同样为尺寸变化,后部分为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所致,而πE>>(1+2μ),因此K0=Ks=πE 。
半导体材料的应变电阻效应主要基于压阻效应。
2-2 从丝绕式应变计的横向效应考虑,应该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应变计?在测量应力梯度较大或应力集中的静态应力和动态应力时,还需考虑什么因素?2-3 简述电阻应变计产生热输出(温度误差)的原因及其补偿办法。
答:电阻应变计的温度效应及其热输出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为热阻效应所造成;后部分为敏感栅与试件热膨胀失配所引起。
在工作温度变化较大时,会产生温度误差。
补偿办法:1、温度自补偿法 (1)单丝自补偿应变计;(2) 双丝自补偿应变计2、桥路补偿法 (1)双丝半桥式;(2)补偿块法2-4 试述应变电桥产生非线性的原因及消减非线性误差的措施。
答:原因:)(211)(4443322114433221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U U ∆+∆+∆+∆+∆-∆+∆-∆=∆ 上式分母中含ΔRi/Ri ,是造成输出量的非线性因素。
第二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1、测量数据中包含哪三种误差?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系统误差: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等精度测量),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等精度测量),绝对值和符号不可预知的随机变化,但就误差的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粗大误差:明显偏离测量结果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又称疏忽误差。
这类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疏忽大意或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产生的。
对于粗大误差,首先应设法判断是否存在,然后将其剔除。
2、对某轴直径d 的尺寸进行了15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单位mm ):120.42, 120.43, 120.40, 120.42, 120.43, 120.39, 120.30, 120.40,120.43, 120.41, 120.43, 120.42, 120.39,120.39,120.40。
试用格罗布斯准则判断上述数据是否含有粗大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解:1)求算术平均值2)求单次测量值的标准差估计值3)按格罗布斯准则判别是否存在粗大误差(查书P61 表3-2)经检查,存在 , 故剔除120.30mm 。
4)重新求解上述各值,得:;mmxx i i404.12015151==∑=-∧σmm033.01)(12=--=∑=∧n x x ni i σmmg n g K G 080.0033.041.2)05.0,15(),(00≈⨯===∧∧σσα)15,...,2,1(=>i K v G i mmx 41.120=-mm016.0=∧σmmg n g K G 038.0016.037.2)05.0,14(),(00≈⨯===∧∧σσα经检查所有的 ,故无粗大误差。
5)按照马利科夫准则,判断有无系统误差因n =14,故mm v v M i i i i 02.0002.014871=-=-=∑∑==,M 值较小,故可判断测量列中无系统误差。
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习题第1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一、选择、填空题1、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_灵敏度______、__线性度_____、____迟滞___、___重复性_____ 等。
2、通常传感器由__敏感元件__、__转换元件____、_转换电路____三部分组成,是能把外界_非电量_转换成___电量___的器件和装置。
3、传感器的__标定___是通过实验建立传感器起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不同使用条件下的误差关系。
4. 测量过程中存在着测量误差,按性质可被分为粗大、系统和随机误差三类,其中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对多次测量结果求平均的方法来减小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二、计算分析题1、什么是传感器?由几部分组成?试画出传感器组成方块图。
2、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有哪一些,试解释各性能指标的含义。
作业3、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有哪一些,试解释各性能指标的含义第2章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一、选择、填空题1、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它的电阻值将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__应变_____效应;半导体或固体受到作用力后_电阻率______要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__压阻_____效应。
直线的电阻丝绕成敏感栅后长度相同但应变不同,圆弧部分使灵敏度下降了,这种现象称为____横向___效应。
2、产生应变片温度误差的主要因素有_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_试验材料和电阻丝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的影响_。
3、应变片温度补偿的措施有___电桥补偿法_、_应变片的自补偿法_。
4. 在电桥测量中,由于电桥接法不同,输出电压的灵敏度也不同,_全桥__接法可以得到最大灵敏度输出。
5. 半导体应变片工作原理是基于压阻效应,它的灵敏系数比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大十倍6.电阻应变片的配用测量电路采用差动电桥时,不仅可以消除线性误差同时还能起到温度补偿的作用。
7、二、计算分析题1 说明电阻应变测试技术具有的独特优点。
(1)这类传感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可靠;(2)易于实现测试过程自动化和多点同步测量、远距测量和遥测;(3)灵敏度高,测量速度快,适合静态、动态测量;(4)可以测量各种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