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机闪灯使用基本技巧
- 格式:docx
- 大小:12.99 KB
- 文档页数:2
如何使用离机闪光灯拍好夜景人像人像摄影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基本的构图、光线、姿势、沟通等技巧,初学者要掌握好还要花上一段时间。
若自问已经有一定的人像拍摄根底,就可尝试拍摄较高技巧要求的夜景人像了。
能够做到灵活多变的闪光灯应用,拍摄夜景人像相片就自然事半功倍。
为什么要用离机闪光灯?要在夜间拍出清晰的人像照片,大家都知道的方法是使用慢速同步闪灯模式,利用慢快门吸收背景的现场光,然后用闪光灯来为主体照明。
无论是使用原厂TTL闪光灯或机顶内置闪灯,只要架起三脚架,选用合适的闪光灯模式,就保证能够拍出曝光正常而亮丽的夜景人像照片。
当然,这种闪光灯方法是最基本、最简单的。
由于光源跟镜头同一方向,主角的脸部不会有太多阴影,不过照片效果看起来会较为平板且欠缺立体感。
假如我们可以将闪光灯移离相机,使用离机闪灯的方法(俗称飞灯),就可以产生侧光、背光等光源,营造出具立体感的闪灯照明效果。
左图是最简单的正面打光,效果很平板。
右图是左前侧打光效果。
左图是右前侧打灯效果。
右图为左后侧闪光灯,前方以反光板补光。
右后侧闪光灯打光,前方以反光板补光。
离机闪光灯使用方法离机闪光灯的架设方法,主要分为有线及无线两种。
目的就是在按快门的同时,令离机的闪光灯同步发出闪光。
以索尼数码单反系统为例,其提供多种支持TTL全自动闪灯控制的离机闪光方法,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本次拍摄使用的索尼DSLR-A300数码单反相机,机身本身就已经支持TTL无线闪光灯同步控制。
无需外加引闪器或复杂的设定,只需一支原厂α闪光灯如HVL-F42AM或HV L-F56AM,就可以轻松地以离机闪光方法拍摄夜景人像了。
假如大家拥有两支或以上的α闪光灯,更可以利用这个方法进行多灯同步。
Step 1:将外置闪光灯插在机顶热靴上并开启Step 2:在机身“闪光灯模式”菜单内选择“无线/WL”选项Step 3:卸下热靴闪光灯,打开机顶闪光灯,即可进行TTL无线闪光灯同步,过程完全自动。
摄影基础|如何使用离机闪光灯?“离机闪”入门指南对于许多摄影爱好者来说,可能一听到“离机闪(外置闪关灯)”三个字,许多人都会很畏惧而不敢尝试,所以都敬而远之。
今天就来聊一下“离机闪”该如何入门!对于许多摄影爱好者来说,可能一听到“离机闪(外置闪关灯)”三个字,许多人都会很畏惧而不敢尝试,所以都敬而远之。
其实呢?“离机闪”不过也就是闪关灯的一种,也没什么可怕的,今天就来聊一下“离机闪”该如何入门!常见闪光灯众所周知,摄影最关键的元素就是光,而光则可以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两大类。
在前面的文章中涉及的许多便是自然光的运用,因为是最常见的光源了。
而今天所说的“离机闪”,是人造光中瞬时光源的一种(人造光分为持续光源和瞬时光源两种)。
为什么使用闪光灯?很多人会问,自然光这么常见,为什么要使用闪光灯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为了弥补现场光线的不足,二、用来营造特殊效果,帮助作品表达。
第一点很容易理解,当我们在夜晚或是室内这种光线条件非常弱的情况,没有足够光线满足曝光的时候,只能利用人工补光来改善光线条件,这是最常见的情况。
闪光灯高速同步营造出更有戏剧性的光线效果。
而第二种更有难度,是摄影师主观创作用到的手法,通过改变光线特性,营造出更有戏剧性的光线效果,包括用来改变色温、添加眼神光、塑造被摄体形象、减小或加大反差、高速凝固被摄体等等。
简单来说,便是闪光灯可以让你摆脱天气、时间、地点、角度、光强度的限制,应用起来更灵活,用途更广泛。
光绘拍摄,闪光灯后帘同步。
如何选择闪光灯?选购闪光灯主要看以下7个参数:闪光指数、覆盖焦距、TTL、高速模式、回电速度指标、电池类型、辅助对焦灯。
常见闪光灯参数表这里不得不提的两个参数:TTL和高速同步。
什么是TTL呢?TTL 是英文Through The Lens的缩写,翻译为“通过镜头测光”。
即闪光直接通过镜头来测光,当足够的光量进入镜头后,闪光灯才会关闭,这就大大增强了闪光的易用性。
离机闪光的控制模式PART 1:…离闪‟的控制方式:1.有线离闪相机藉著一条…闪灯延长线‟来遥控闪灯,任何闪灯都能直接接受相机控制,绝对不会被其它相机干扰,闪灯和机身的功能搭配也绝不打折。
2.光触发离闪Nikon 闪灯的SU-4 模式就是这一种。
相机藉著…机顶内闪或机顶外闪的闪光‟直接遥控闪灯,离机闪灯收到闪光立即同步触发发光。
这种遥控方式我戏称为“来者不拒”,根本无排他性,只要拍摄环境中有其它(含小DC 的)闪灯发光,立即被其它闪灯触发,不会分辨。
PS:有很多相机在作TTL 闪光时,都会发出测光用的监视预闪,甚至还有对焦用的对焦预闪,这些预闪都会对光触发机构造成误触发,令光触发闪灯的闪光不同步,第一闪被触发,第二闪没电(来不及回电)了。
目前有些闪灯可以避开监视预闪,如YN-560 的S2 模式,接收到第一道监视预闪时将之忽略掉,接收到主闪第二道闪光时离机闪灯才会跟着发出闪光。
3.指令光(通常用红外线)触发离闪这种系统就是目前Nikon CLS TTL 的遥控系统所采用,相机藉著机顶主灯(内闪or 外闪)发光的同时,一起送出“经过调变”的红外线遥控指令,“调变”不是啥新玩意,家用电视冷气等遥控器几乎都是这种,因为红外光里头夹带有控制讯号,所以“能解读这些讯号意义”的接收设备才会接受遥控,其它讯号一律拒绝,排他性非常强!PS:可当主灯的内闪为D70、D80、D90、D200、D300、D7000、D700、D800、D600 等。
可当主灯的外闪为SB-700、SB-800、SB-900、SB-910。
可接受离机遥控的闪灯为SB-600、SB-700、SB-800、SB-900、SB-910。
4.无线电触发遥控这种系统使用无线电波来“调变”遥控指令,跟遥控汽车、遥控飞机的遥控器很类似,所以排他性也算很强,但是“调变内容”有简有繁,有简单到仅能单点触发的,也有复杂到能TTL 及遥控设定闪灯参数的,价格当然随着功能而变化很大,从几百元到几万元都有,一分钱一分货啦!至于干扰问题:1.红外线通常走直线,能反射,所以被遮蔽处只要有反射,照样收得到红外线,有效距离像Nikon CLS 我测试过,直射30米没问题,很稳定。
离机闪光灯使用方法
离机闪光灯是一种可以脱离相机机身使用的外置闪光灯设备,能够提供更强的光线、更好的光线角度和更丰富的创意闪光效果。
以下是离机闪光灯的基本使用方法:
1. 准备工作:确保离机闪光灯电池充足,并与相机进行正确的连接。
通常使用闪光灯线缆或无线触发器将离机闪光灯与相机连接。
2. 设置闪光灯工作模式:根据实际拍摄需要,设置闪光灯的工作模式,如手动模式、TTL模式或多闪模式等。
手动模式需要手动设置闪光灯的输出功率,TTL 模式则由相机自动测光控制闪光灯输出,多闪模式则可以使用多个闪光灯同时进行闪光。
3. 调整闪光灯位置和角度:根据实际拍摄需要,调整闪光灯的位置和角度。
可以通过闪光灯底座、闪光灯柔光罩、反射板等辅助工具来改变闪光灯的角度和光线分布。
4. 预测曝光结果:通过实际拍摄场景和灯光条件,预测闪光灯的曝光结果。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闪光灯的输出功率和角度,以达到预期的拍摄效果。
5. 进行实际拍摄:确认闪光灯和相机设置无误后,进行实际拍摄。
根据需要,可以通过闪光灯的闪速调整快门速度,通过闪光灯的闪光次数调整闪光强度和光线分布等。
6. 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拍摄结果,评估闪光灯的效果。
如有需要,可以对闪光灯位置、角度、输出功率等进行微调,以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总之,离机闪光灯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设置闪光灯工作模式、调整闪光灯位置和角度、预测曝光结果、进行实际拍摄,评估和调整等步骤。
随着实践的不断积累,摄影师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离机闪光灯的使用技巧,创造出更具艺术感和创意性的照片效果。
离机闪光灯使用技巧离机闪光灯是摄影常用的辅助光源,可以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增强照片的色彩和立体感。
下面是一些离机闪光灯的使用技巧:1. 使用热靴或无线触发器:离机闪光灯可以通过热靴或无线触发器与相机连接。
如果相机没有热靴,可以选择无线触发器,有效距离一般在10-30米之间。
2. 调整闪光灯角度:闪光灯的角度可以通过调整闪光灯头部的转动来改变。
对于拍摄人像,一般将闪光灯头部向上翻转30-45度,以避免直接闪光对人物造成过曝。
3. 使用反射板或柔光罩:反射板可以反射出柔和的光线,减少硬影和高光,增加照片的柔和感。
柔光罩可以将强光变为柔和的散射光,拍摄人像时效果更自然。
4. 调节闪光灯的强度:闪光强度可以通过调节闪光灯的输出功率来控制。
通常可以选择全功率、半功率、四分之一倍功率等。
通过不同的功率调节,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获得适合的照明效果。
5. 使用闪光灯补光: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离机闪光灯进行补光,以增加照片的明亮度和细节。
可以将闪光灯放置在不同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取不同的光影效果。
6. 多个闪光灯的使用:如果需要更加复杂的照明效果,可以使用多个闪光灯进行组合。
可以将一个闪光灯设置为主光源,而将另一个闪光灯设置为辅助光源,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7. 尝试不同的模式:闪光灯通常有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
在手动模式下,可以完全控制闪光灯的输出功率和光圈;在自动模式下,闪光灯将根据相机设置自动调节光亮度。
可以根据需要尝试不同的模式,以找到最适合的照明效果。
总的来说,离机闪光灯的使用需要不断地实践和尝试,熟练掌握以上技巧可以帮助摄影师拍摄出更加出色的照片。
正常模式转换只要通过按下MODE模式按键,旋转选择器拨盘,依次显示TTL BL、TTL、OA/A、GN、M、RPT、TTL BL如此循环,选中按OK确认即可。
(其中上面OA/A中的O 实际显示的是一个小光圈图形)。
光触发设定
在光触发的部分,有分成二个模式,一个是SU-4,另一个则是Advanced二种,而SU-4模式就是大家熟悉的Salve,凡只要有光就触发,另一个Advanced的部分,虽然同是光触发,但它只认由相机上的闪灯,才能触发,一般的灯闪,它则完全不理会,而这部分除了闪灯要调整后,相机也需作设定才行,因此先从简单的光触发来看,要如何设定为SU-4一般光触发模式。
先将开关调制REMOTE
按MENU菜单界面选择SU-4或Advanced
(当设置成Remote 后2颗感应灯会闪烁)
接着回到主画面,就可看到在面板上,则会显示GR(群组)为A、CH(频道)为1,到这闪灯已设定完成,换相机的设定。
相机菜单—自定义设定菜单—e包围/闪光设定与闪灯相同的CH(频道)完成无线设定!
提问者评价
太感谢了,真心有用。
该灯可以三种方式使用:1、作为一般的机载外置闪光灯,2、无线闪光系统的引闪灯或者3、被引闪灯。
从而实现更为灵活充满创意的布光。
重大澄清:此前有文章称,该灯在用于佳能单反的时候,为了实现无线引闪需要使用佳能原厂的配件ST-E2。
实际上是不需要任何其他的配件,相机内置闪灯即可引闪!(俺已经多次试过)当然,您也可以使用其他外置TTL 闪灯无线引闪离机的Di622。
Di622n在用于尼康相机的时候也是同样简单,不需要其他配件即可无线引闪。
该灯在安装到机身后有两种模式:TTL模式和手动模式。
在离机的情况下可以进入无线引闪模式离机时的操作方法:1、按住Power3秒,TTL灯亮起,随即转入闪亮状态,此时默认为TTL闪光;2、按一下MODE,PILOT灯会亮起,证明是在TTL上,再次点按MODE,手动输出的Power level灯其中之一会亮起,即为手动模式;3、打开电源后,按住mode不放,直至Power level其中之一闪烁,此时即为无线引闪模式,可由内置闪灯或其他TTL灯引闪。
变焦的声音咔咔的。
永诺460二代标称50指数,跟622比还是小一档。
622感觉指数在30.永诺460也就是22的样子。
622回电速度不错,全光输出回电一般在5秒以内。
手动档基本是22-16-11-8-5.6-5.6这样的情况。
也就是最小档和次小档的手动输出基本一样。
这是使用世光308闪光测光表测试的结果。
自动测光在中远距离还算比较准确。
点测光模式最准。
在反射闪光时也很准确。
但是在近距离闪光时(0.5米-1.5米)这个距离内的闪光,需要正补偿0.7左右。
应该是闪光灯跟镜头数据衔接的不好。
不知道原唱是不是这样。
用机顶灯闪光近距离也很准确。
关于引闪的问题,TTL模式下,可以引闪,不过灯就变手动灯了。
机顶闪光灯只是起到引闪的作用,不参与曝光。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遮挡机顶闪光灯。
不会对最后的闪光效果造成影响。
使用引闪器引闪。
灯收到前一直在网上得到的信息是622不能被市面上的引闪器引闪,只能用原产的引闪器。
离机闪光
作者:暂无
来源:《摄影之友·影像视觉》 2013年第5期
一旦掌握闪光摄影的基础,控制光线就不再是梦想。
和其他拍摄方式不同,使用闪光拍摄我们并不能直接观察到柔光板、反光板带来的光效,
只有在拍摄之后才能从屏幕上查看。
其实闪光摄影并不难,尤其当我们已经熟悉自然光的方向、特性对画面影响之后。
大多数
闪光灯发出的光线要比台灯发出的光线强烈,因此我们在正式拍摄前最好先试拍几张熟悉设备。
但无论我们使用什么样的设备作为光和源,光线的特性与方向等基本原则依旧不会改变。
将闪光灯作为主光源直接对准拍摄对象闪光还不如不用闪光灯。
这种情况下,闪光灯就好
像一个极小的点状光源,发出的光线强烈、刺眼、反差巨大。
只有将闪光灯光线进行一定的柔化,扩大其闪光面积,才能让它变得更适合摄影使用。
柔化光线
能用来柔化闪光灯光线的设备很多,最常用的就是扩大光源面积的柔光箱和反光伞。
另外
一类就是安装在支架上使用的柔光和反光设备,同样是通过扩大光源面积的方式使得照射到被
摄对象上的光线来自更多方向。
一定要记住光源与被摄对象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对光线性质的影响。
哪怕使用柔光箱或者
反光伞拍摄,依旧遵循闪光距离被摄对象越近光线越柔和、距离被摄对象越远光线越强硬的规律。
试着从被摄对象的角度去观察光源。
假设灯头上加装了50x50厘米的方形柔光箱,当它距
离被摄对象50厘米的时候看上去确实很大。
但如果移到五米以外,就和一支普通闪光灯没有任何区别了。
闪光灯距离越远,想要得到柔和的光线就得使用越大的柔光设备。
闪光灯使用教程,5分钟学会离机引闪的单双灯补光摄影技巧1、如何设定闪光灯DF800 闪光灯除具有主动引闪外还具备从闪功能,大部分没有接触过离机引闪的用户可能第一次用还真找不开启的方式。
对于DF800 这盏灯来说,我们只需要长按ZOOM 键便可以将主/从闪功能开启,再通过【左】【右】键,选择在SLAVE ,按确认就行了。
而DF600 因为不具备主动引闪功能,所以对于它的的设定就很容易了,我们只需要确认到 SLAVE 状态就好了。
相机设定看完了闪灯上的设定,我们再来看看机身内部的设定。
首先开启MENU 菜单。
第一页最下方就是闪光灯控制选项。
菜单设定第一步菜单设定第二步菜单设定第三步菜单设定第四步菜单设定第五步还记得之前闪光灯上的CH 频道显示么?在这里,当我们要将相机内设定与闪灯频道设定一致。
拓展菜单设定选项闪光组设定在闪灯状态为 ETTL 时,我们可以通过在 600D 机身内设定设定分组,并功过分组功能来实现闪光灯输出光比的控制。
单灯人像篇很多时候如果将机顶闪灯直接打在模特脸上,这样拍出的效果会显得光线过于生硬,从而产生不自然的感觉。
其实,这个问题只需要用半张面巾纸就可以解决。
对于外闪的柔光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反光板来实现。
我们可以看到,在拍摄逆光人像的时候。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曝光补偿来提高人像面部的亮度,但是这样一来不仅会导致画面细节的下降,同时也会造成模特背后景物细节的损失。
而通过离机引闪一盏闪光灯,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画面细节变差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达到人像与背后景物的呼应关系。
双灯实战篇如果说单灯是一种简单的补光和造型的玩法,那么双灯则会有更多变化的玩法。
当然根据不同的用途,我们的布光也会随之改变。
正如下面的这一拍摄手法,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布光方式,人物后面增加一盏灯用以勾勒出主体的轮廓,然后在加以正面的补光,以此来突出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采用双灯布光后模特后背的造型光可以将人物轮廓刻画出来双灯实战造型篇如果在一个完全没有阳光的环境里拍摄人像,我们可以怎么拍?当模特完全在阴影中,脸上没有一点明暗变化的时候,照片会显得过于平淡。
离机闪光灯使用教程离机闪光灯使用教程导语:要运用离机闪灯来进行人像补光,也要备妥相关配件才能让拍摄作业顺利进行。
接下来将针对这个部分做介绍,提供前置作业时的参考。
希望大家会喜欢要架设离机闪灯,灯脚架自然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配件,尤其在人手不足甚至是必须独力完成拍摄作业时,就需要灯脚架来辅助离机闪灯的配置,若没有灯脚架,用三脚架来替代也是可行的。
闪灯固定位置之后,还可以再加上“伞座”让光线方向有更丰富的变化,因为伞座的活动关节可以自由的调整闪灯的角度,而且上头还可以再加装反射伞或透射伞等控光设备。
另外,要特别提到的就是这个称为闪光灯支架的连接配件,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不过要将伞座或其他闪灯架设配件固定在灯脚架上,它是不可或缺的关键。
对应不同的载具,支架也有不同的规格,例如要使用闪灯座来架设闪灯,就必须选用有1/4螺口的支架,另外,也有3/8螺口、或是完全没有螺口的类型,有的支架甚至是直接固定在灯脚架上,在选购灯脚架时要特别留意。
三脚架也可以当作灯脚使用,原厂附的闪灯座底部有螺丝孔,可以安装于快拆板上使用。
一支好的灯架,其稳定性是首要考量,灯脚展开的范围要够大够稳固,尤其在室外拍摄,容易因为一些风吹草动而导致灯脚架倾倒,上万元的灯具很可能就因此报销。
此外,当脚架关节全拉开,要从高处往下打光的时候,如果有多余的人手可在一旁照顾,建议可以在灯架下盘挂置重物来增加稳定性。
有时候灯脚架高度不够,或是有机动性的考量,也可以让人手持单脚架来增加布光的灵活度。
伞座加上活动关节,可以让闪灯有更灵活的调整角度。
灯架的首要考量就是稳定性,而对应不同的闪灯载具,装设时还要注意支架的规格,才能正常使用。
灯脚架的选择选择灯脚架首先要考量使用环境是在室内或室外,室外拍摄受环境影响较大,而且还有携带上的考量,因此在选购时要特别注意材质和结构,在稳定性及便携性上做一个平衡或取舍,甚至还要兼顾高度需求。
另外,就是承重的限制,单支离机闪灯可能没什么影响,但如果一次要架多支闪灯或大型控光配件,就必须要将重量考虑进去,甚至是好一点的气压式灯架,可以增加收合时的缓冲。
离机闪灯使用基本技巧
离机闪灯使用基本技巧:基本离机闪灯的器材
要用离机闪灯来相片,你当然要一些光源,对于一般用家来说,一支普通的外置闪灯已经可以胜任,在选择闪灯时,最好选一些灯
头可以调较的,方便改变闪光的方向;而且可以的话,选择一些可以
连接外置电池箱和用相机同步线的,外置电池箱虽然可以增加回电
速度和持久性,不过并不是必须的。
下一步便是要让外置闪光灯连接到相机了!最便宜和传统的方法
便是利用闪光灯同步线来连接,留意每部相机的闪光灯同步线的插
头可能会有所不同,购买时请按型号来选择。
不过现在有些更方便
的选择,便是利用无线同步器了,市面上有很多这种的同步器,好
像PhottixODIN引闪,或是国内牌子永诺YongnuoRF-603II等,前
者比较专业,有更多选项,但也比较贵,对于新手不妨考虑后者。
最后的器材便是放外置闪灯的支架了,闪灯架不贵,在相机器材店一般也有,例如Manfrotto的5001B,或是大陆牌子的也可以,
或是直接把闪光灯放在椅子或桌面也可。
离机闪灯使用基本技巧:离机闪灯示范教学
一开始不用任何闪灯,直接拍摄:
光圈:f/2.8
快门:1/160s
ISO:250
只利用自然光拍摄的效果不太差,但左边因为受光不足而比较暗:
现在是时候让闪光灯出场了!外置闪光灯一般会有数个按钮,但
第一个你要知道的便是「Mode」模式,按下Mode按钮后可以让你从「ETTL」(自动)转到「M」手动模式。
当你把闪灯插在相机上的时候,
ETTL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但当使用离机引闪时,最好也是使用全手动模式,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闪灯的输出和想用的效果。
选择了「M」手动模式后,你可以控制闪光灯的输出,1/1是全力输出而1/128是最小的光度(其实只是输出的持续时间而不是实际的力度,另文再谈)。
以下的相片是利用了刚才一样的设定,但闪光灯输出调较至1/16,看看效果:
闪光灯输出设定为:1/16
相片看起来太光了,我们再试试把输出降至1/64,这时光线便平均很多:
闪光灯输出设定为:1/64
若果再把闪灯输出降至1/128,可以看到主体的边缘更突出,能在背景中显露出来:
闪光灯输出:1/128
以上便是离机闪灯最基本的玩法了,是不是很简单呢?下一步你可以试试多加数支闪灯,调较输出,并照亮不同的地方,这样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啊!快点玩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