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7.81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田忌赛马》是一篇经典的课文,讲述了田忌和齐王赛马的故事。
课文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观察、思考和运用智慧,才能取得成功。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于课文中的寓意和语文知识的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等。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运用智慧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思想感情。
2.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
3.培养学生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相关语文知识的教学材料。
3.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或黑板报,呈现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相关语文知识。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如人物、情节、寓意等。
3.操练(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如: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讨论、交流,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鼓励和评价。
教学设计: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田忌赛马》,使学生明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道理,学会用心思考,勇于面对挑战。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田忌赛马》,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 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讨论、交流,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田忌赛马》的故事内容,人物形象的理解。
难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故事中道理的感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2. 教师简要介绍田忌赛马的故事背景,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
2. 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 教师讲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点评学生练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板书设计:田忌赛马孙膑机智、聪明策略、谋划勇于挑战、敢于创新作业设计:1. 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给家长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道理感悟。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了故事的内容,理解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摘要:.今天我们学习有趣历史故事题目叫《田忌赛马》,(3)指导朗齐威王话,提供者</教学目标.学会课8生理课题五词语能有感情朗课3—然段并能用然段归并法给课分段.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容方法3.知道田忌赛马败胜原因分析孙膑思维程懂得“正确分析双方情况合理安排力量就能取胜道理”教学重、难重.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容方法.学习课3—然段难理田忌赛马败胜原因课前准备.制作有关课件.每位学生做套纸马教学程、揭示课题推想容.今天我们学习有趣历史故事题目叫《田忌赛马》(板课题).齐课题教学“忌”简介田忌是战国初期齐国将他很喜欢赛马3.推想课容题目是重要组成部分它比是房子窗户许多根据课题就能推想出课主要容看了课课题我们可以怎样推想呢?(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怎样?)二、学课初步感知.带着上面三上问题由地朗课准生.学检()齐生简析“丧、惑、蔑”三生()指名说说三问题答案再用句话把三问题答案连起三、细课弄清赛局.理清脉络()指名说说哪几然段写田忌“败”了哪几然段写田忌“胜”了?()按“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获胜”线将分成三段.学习、三段弄清比赛()边课边完成练习次二次田齐田齐()上——上()上上()()()下下()下下比分()∶()比分()∶()()反馈学生上台说说比赛和结(边连线边介绍)四、学习二段深究课.导入还是原马只调换了下出场顺序就败胜了这妙主是谁想出?.出示图片介绍孙膑.图哪是孙膑?另是谁?你是怎么知道? b.他们正干什么?哪些段落是写这幅图? 3.学习3—9然段()指名朗3—9然段其他学生用“____”划出孙膑讲话()学习孙膑四句话.出示这四句话由想想每句讲了什么?该怎样? b.讨论这四句话关系.孙膑说这四句话神态是怎么样?(胸有成竹).理“胸有成竹”思及指什么?.有感情朗这四句话(3)讨论孙膑思维程.孙膑次比赛看到了什么而想出调顺序这妙计? b.出示句子“从刚才情形看王马比你快不了多少呀……” ①刚才情形指什么?他看出了什么?(仔细观察)②假如这六匹马赛跑它们名次如何?(摆摆)③他进行了怎样分析?(科学分析)④他准备怎样调配力量?(板演六匹马调配程)⑤再3—9节想想孙膑替田忌出主田忌心情是怎样?有关句子(师学生练).学习0—然段()导入“马快不了多少”是田忌反败胜重要条件败胜另条件是什么?请由0—然段()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齐威王骄傲轻敌?理夸耀、讥讽、轻蔑(近义词)(3)指导朗齐威王话5.分角色朗二段()分组练()指名分角色朗五、明确写法延伸课外.三人物谁重要?什么把田忌和齐威王写得那么具体?.二次赛马结束假如田忌与孙膑再次见面田忌会对孙膑说些什么? 3.假如齐威王得知孙膑用计程他会怎样想?六、课堂总结(略)七、板设计(略)提供者。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6《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田忌赛马》是一篇经典的成语故事,主要讲述了田忌和齐王赛马的故事。
通过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成语“田忌赛马”的由来和含义,并理解到聪明才智在竞争中的重要性。
本文语言简练,情节紧凑,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章内容。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方面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成语“田忌赛马”的由来和含义。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成语“田忌赛马”进行语言表达和思考。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会到聪明才智在竞争中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成语“田忌赛马”的由来和含义。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成语“田忌赛马”进行语言表达和思考,理解成语故事背后的文化背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田忌和齐王赛马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成语“田忌赛马”的由来和含义。
2.案例教学法:分析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聪明才智在竞争中的重要性。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成语“田忌赛马”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含文章内容、成语解释、例句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故事素材,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述田忌和齐王赛马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使用PPT呈现文章内容,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阅读和理解文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成语“田忌赛马”的理解和运用。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6.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田忌赛马》是一篇历史故事,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本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军田忌和孙膑通过调整马匹出场顺序,从而在赛马中取得胜利的故事。
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刻画了孙膑善于观察、思考和策略性的特点。
本节课为该故事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故事的开头部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历史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文中的一些古文词语和特殊的表达方式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并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孙膑善于观察、思考和策略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难点:理解文中一些古文词语的含义;通过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PPT课件3.生字词卡片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课件呈现课文原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的问题,并解释一些古文词语的含义。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田忌赛马》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田忌赛马》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后题五的词语,能有感情朗读课文3—12自然段,并能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2.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3.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懂得“正确分析双方情况,合理安排力量就能取胜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2.学习课文3—12自然段。
难点:理解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课前准备:1.制作有关的课件。
2.每位学生做一套纸马。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推想内容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题目叫《田忌赛马》。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教学“忌”,简介:田忌是战国初期齐国的大将,他很喜欢赛马。
3.推想课文内容:题目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好比是房子的窗户,许多文章根据课题就能推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看了本课课题,我们可以怎样推想呢?(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1.带着上面的三上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2.自学检查。
(1)齐读生字,简析“丧、惑、蔑”三个生字。
(2)指名说说三个问题的答案,再用一句话把三个问题答案连起来。
三、细读课文,弄清赛局1.理清脉络。
(1)指名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田忌“败”了,哪几个自然段写田忌“胜”了?(2)按“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获胜”的线索将文章分成三段。
2.学习一、三段,弄清比赛经过。
(1)边读课文边完成练习一。
第一次第二次田齐田齐()上——上()上上()中中()中中()下下()下下比分()∶()比分()∶()(2)反馈:学生上台说说比赛的经过和结果。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策、荐”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8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过程,说清田忌获胜的原因。
3.了解孙膑身份的变化,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过程,说清田忌获胜的原因。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过程,说清田忌获胜的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
有一名齐国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
有一次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场比赛……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田忌赛马)2.同学们读了课文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预设:田忌和谁赛马?他们怎么比赛的?结果怎么样?3.在了解这个故事前,我们先来了解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①生平简介: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②代表作品: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记述了中国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
50多万字,将历史书写的主体由“记事”转向“写人”,开创了以人为中心的写史模式,开创了纪传体的历史学和历史传记文学。
③他人评价:他被后人称为“历史之父”。
他的名著《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质疑课文题目,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史记》及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教师明确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熟悉的词语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初读反馈(1)随文识字孙膑.(bìn)出谋划策.(cè)引荐.(jiàn)(2)集中识字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编辑帮大伙儿整编的《田忌赛马》一课时教学设计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田忌赛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两次赛马的经过。
2、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部分学生有更多启发)3、有感情朗读课文3—12自然段。
能积累一些词语。
教学重点: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机。
多媒体课件。
纸马。
课型:阅读探究课。
[课前激趣]玩纸牌出示两组牌,红心10、8、4,草花9、7、3.上来的同学当然挑红心。
同学先出结果老师总以2比1获胜。
由此得出在战争中,在比赛中,有时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关键看弱的一方能否掌握主动权。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导入: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2、板书:田忌赛马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教学重点1、思考:围绕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2、生讨论3、师综合;综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出示投影片1)a、田忌和齐威王一共赛了几次马?b、一次赛马的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c、第二次赛马的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d、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四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三、学习“两次赛马”部分(一)找出两次赛马的段落。
(二)自学这两部分①各人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各人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1、《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一、展示资料检查预习1、今天呢,黄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回到两千多年前的赛马场,去看看当时齐国贵族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赛马,我们在这里就要学习课文――《田忌赛马》(板书)老师让大家查找有关的资料,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
(交流“战国时期”“齐威王”“田忌”“孙膑”古代赛马规则等)2、看来同学们课前收集资料都很用心,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时间也用心学习。
现在来看看同学们都读懂了哪些生字新词,请大家拿出预习本读一读。
生:我读懂了这些字词田忌……师:请你当一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小老师读对了,大家学着他读一读;读错了,帮他改过来。
生齐读师:有哪些字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请你指出来。
师:在学习这些字词的过程中,谁愿意把自己的好办法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生:我有一个好办法,我是这样记住“惑”的,“惑”是心里有疑问,不确定的意思,或是这样,或是那样;或者对,或者不对,总是捉摸不透,所以就是“心”上边有一个“或”字。
师:哇!这真是个好办法,相信听你这么一说,大家不仅记住了“惑”,还懂得了它的意思。
生:我通过写近义词,懂得了“夸耀”“讥讽”“轻蔑”“得意洋洋”的意思。
师:把你的预习本给老师好吗?现在你带着大家读一读。
生:……二、自读课文弄清赛局1、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自个儿把课文读一遍,想一想假如田忌能活到今天,他最喜欢课文中的哪句话?2、出示“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齐读)3、我请一位同学来板书“转败为胜”(生板书)从这个词,我们可以看出田忌和齐威王举行了几次赛马?结果如何?三、讨论交流认识妙策(一)第一次比赛1、第一次赛马他们是如何对抗的呢?自个儿把课文读一读,找出相关的语句,并用自己绘制的小马演示第一次赛马的情形。
2、谁愿意当一回解说员,我请他上台给大家解说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的情形。
3、老师刚才在底下听到有同学说真想到赛马场去看看,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看(出示课件)4、大家都看到了,第一次比赛田忌三场都输了,为什么呢?5、出示:“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的强。
16《田忌赛马》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6《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逐字稿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把“赢"写紧凑,理解“门客”等词语。
2.读通读懂课文,理清故事情节,用多种形式讲故事。
教学重难点:梳理故事情节,用多种形式讲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骏马飞驰,尘土飞扬,呐喊声震耳欲聋。
赛马,这项古老的运动,承载着速度与激情的碰撞。
但如果参赛双方的马匹实力悬殊,该如何才能取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田忌赛马》跟随田忌的脚步,回到战国时期的赛马场,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二、初读课文过渡:同学们,请翻开课本第85页,先自由默读课文。
在默读过程中,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多读几遍,难写的字可以动笔写一写。
(一)聚焦学习任务,识记生字1.识记生字过渡:同学们,刚才在默读的时候,你们是不是已经悄悄地走进了田忌赛马的世界是不是感受到了赛马场上的紧张刺激让我们来做个小测试,看看大家有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和课文成为好朋友。
老师现在要变个魔术,看看谁能最快认出老师变出的生字。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挑战!(1)请男生读第一排生字,女生读第二排生字。
(2)全班齐读词语。
过渡:读准字音是识字的基础,而写好汉字则是运用语文的关键。
读和写,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练习这些生字的书写。
2.书写生字(1)请同学们看到语文书上86页这些生字,在书写过程中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多练习几遍。
(2)问学生书写时遇到哪些困难,集中讲解易错字“赢"拳”的写法。
师范写,生跟着书空,并在书上摹写。
(二)梳理文章脉络过渡: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就像认识了赛马场上的各路英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赛马场,亲身体验这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1.个人准备:策马扬鞭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再次默读课文,想象自己是一位策马扬鞭的骑手,准备参加一场重要的赛马比赛。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后题五的词语,能有感情
朗读课文3—12自然段,并能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2.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3.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
懂得“正确分析双方情况,合理安排力量就能取胜的道
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2.学习课文3—12自然段。
难点:理解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课前准备:1.制作有关的课件。
2.每位学生做一套纸马。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推想内容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题目叫《田忌
赛马》。
(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教学“忌”,简介:田忌是战国初期齐国
的大将,他很喜欢赛马。
3.推想课文内容:题目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好比
是房子的窗户,许多文章根据课题就能推想出课文的主要内
容。
看了本课课题,我们可以怎样推想呢?
(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带着上面的三上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2.自学检查。
(1)齐读生字,简析“丧、惑、蔑”三个生字。
(2)指名说说三个问题的答案,再用一句话把三个问题答案连起来。
三、细读课文,弄清赛局
1.理清脉络。
(1)指名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田忌“败”了,哪几个自然段写田忌“胜”了?
(2)按“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获胜”的线索将文章分成三段。
2.学习一、三段,弄清比赛经过。
(1)边读课文边完成练习一。
第一次第二次
田齐田齐
()上——上()上上
()中中()中中
()下下()下下
比分()∶()比分()∶()
(2)反馈:学生上台说说比赛的经过和结果。
(边连线边介绍)
四、学习第二段,深究课文
1.导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
为胜了,这个妙主意是谁想出来的?
2.出示图片,介绍孙膑:
a.找一找图中哪个是孙膑?另一个是谁?你是怎么知道
的?
b.他们正在干什么?文中哪些段落是写这幅图的?
3.学习3—9自然段。
(1)指名朗读3—9自然段,其他学生用“____”划出同孙膑讲的话。
(2)学习孙膑的四句话。
a.出示这四句话,自由读一读,想想每句讲了什么?该
怎样读?
b.讨论这四句话的关系。
c.孙膑说这四句话时神态是怎么样的?(胸有成竹)
d.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及在文中指什么?
e.有感情朗读这四句话。
(3)讨论孙膑思维过程。
a.孙膑在第一次比赛时看到了什么而想出调顺序这个妙
计的?
b.出示句子:“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
了多少呀……”
①刚才的情形指什么?他看出了什么?(仔细观察)
②假如这六匹马赛跑,它们的名次如何?(大家摆一摆)
③他进行了怎样的分析?(科学分析)
④他准备怎样调配力量?(板演六匹马调配的过程)
⑤再读3—9节,想想孙膑替田忌出主意时,田忌的心情
是怎样的?找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师范读,学生练读。
) 4.学习10—12自然段。
(1)导入:“马快不了多少”是田忌反败为胜的一个重
要条件,转败为胜的另一个条件是什么?请大家自由读
10—12自然段。
(2)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齐威王骄傲轻敌?
理解:夸耀、讥讽、轻蔑(找近义词)
(3)指导朗读齐威王的话。
5.分角色朗读第二大段:(1)分组练读:(2)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明确写法,延伸课外
1.本文的三个人物谁最重要?为什么把田忌和齐威王写
得那么具体?
2.第二次赛马结束,假如田忌与孙膑再次见面,田忌会
对孙膑说些什么?
3.假如齐威王得知孙膑的用计过程后,他会怎样想?
六、课堂总结
(略)
七、板书设计(略)
资料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