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施工方案(钢支撑)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钢支撑施工方案钢支撑施工方案施工项目:钢支撑的搭建和安装施工概述:钢支撑是一种可以承受大荷载的结构支撑物,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桥梁工程等领域。
本方案旨在介绍钢支撑施工的步骤、方法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顺利完成。
施工步骤:1. 制定施工计划和时间表,包括施工地点、施工人员、材料采购等安排。
2. 对施工场地进行勘察,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
3. 进行预制钢支撑件的制作,包括切割、焊接、修整等工序。
4. 运输钢支撑件至施工现场,使用吊车等工具进行搬运和卸载。
5. 在施工现场进行支撑基础的施工,包括挖坑、浇筑混凝土基础等工序。
6. 将预制的钢支撑件就位,调整位置和高度,使用螺栓等固定钢支撑件。
7. 对钢支撑件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其垂直度和稳定性。
8. 进行钢支撑的焊接和热处理,增加其强度和耐久性。
9. 进行防腐处理,包括刷涂、喷涂保护涂料等工序。
10. 进行最后的检查和测试,确保钢支撑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11. 清理施工现场,整理并储存多余的材料和工具。
施工方法:1.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焊接、吊装等技能,且持有相关证书。
2. 严格执行施工计划和时间表,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施工。
3. 使用合适的吊车、起重机等设备进行钢支撑件的搬运和安装。
4. 在钢支撑件安装过程中,使用水平仪、量具等工具进行测量和调整,确保其垂直度。
5. 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6. 严格执行焊接和热处理操作规程,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强度。
7. 选择合适的防腐涂料和涂刷工艺,确保钢支撑的防腐效果。
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应设置足够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 施工人员应穿戴好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3. 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焊接和热处理的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施工人员应熟悉使用吊车、起重机等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5. 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紫菘·枫林上城三期12#楼模板施工方案审核人:施工单位:武汉天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七年八月十五日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方法1、结构楼面底板采用定型胶合板,主梁底板采用50mm厚的木模板。
主梁和楼底板钢管支撑分开搭设,主梁支撑和底模晚拆,次梁和楼板模板早拆.根据本地平均气温条件,混凝土浇捣后10天,强度可达到设计强度的40%,经强度验算,楼板模板和主梁侧模在混凝土浇捣完毕10天后即可拆除,主梁底模和支撑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拆除。
2、配备两套模板,在模板安装前木工做二翻样工作,根据图纸尺寸,画好翻样图,操作人员必须按翻样图进行拼接、安装。
3、对于框架柱模板的安装,先在绑扎好的柱钢筋下脚,用电焊焊好固定支撑,确保柱断而尺寸。
柱模以单只校正,然后拉线将纵向和横向柱模用吊线锤校正,并支撑好梁底板。
4、梁底采采用木模,厚50m,采用双排Ф48钢支撑排架,底层设立排架前,地面要分层平整夯实,支撑下脚用50mm垫木纵、横方垫实,支模顺序先柱后梁,楼层梁底模板,按实际开间设置支撑,间距不大于0.1mm,水平撑和剪力撑设置间距不大于1.8m。
5、楼层底模板,据图纸尺用胶木板拼制,用100mm×100mm木方和活动顶撑50mm×100mm的木搁栅,间距控制在40mm范围内。
二、梁板支撑体系的计算3.1设计荷载3.1.1 模板及钢支撑自重:1.1KN/m23.1.2 混凝土自重:楼板:(厚&=10cm),2.4kg/m2井字梁:2.7KN/m3.1.3 钢筋自重:板:0.1Kn/m2梁:0.17kN/m2荷载分项系数1.4,静载分项系数1.2,以上荷载折合成均布荷均布荷载设计值q=7.56KN/m23.2 支撑验算粱板支撑立柱间距为 1.0m,每隔 1.8m高设—纵横水平拉杆。
钢管为Ф4.8×3.5mm,截面积A=489mm2抗压强度设计值f c=205N/mm2,回转半径I=1.58cm。
钢支撑施工方案,完整版.doc范本一:钢支撑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为钢支撑施工方案的详细说明,旨在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钢支撑施工方案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并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以保证施工质量。
2. 工程背景及目标项目位于某地,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主要包括地下室、楼层、外墙等结构。
本方案的目标是采用钢支撑的方式,对结构进行支撑和加固,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
3. 施工方案3.1 施工准备3.1.1 仔细查阅相关结构设计图纸,了解结构特点和要求。
3.1.2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包括钢支撑材料、支撑工具、螺栓和焊接设备等。
3.1.3 制定施工计划,确定施工的时间节点和工序安排。
3.2 钢支撑的安装3.2.1 确定钢支撑的安装位置和数量,根据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布置。
3.2.2 在安装位置进行预处理,保证支撑基础的平整和牢固。
3.2.3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将钢支撑逐步安装到指定位置,确保支撑的稳定性。
3.3 钢支撑的调整与加固3.3.1 检查已安装的钢支撑是否符合结构设计要求,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3.3.2 若有需要加固的部分,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增加支撑点、加固连接部位等。
3.4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3.4.1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3.4.2 使用合适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3.4.3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 施工结束及验收4.1 施工结束后,对钢支撑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装合格。
4.2 协调相关部门进行验收,根据验收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整改。
4.3 完成施工验收后,撤离施工现场并做好清理工作。
附录:1. 结构设计图纸2. 施工计划3. 相关合同和协议法律名词及注释:1. 钢支撑:指采用钢材制成的支撑构件,用于加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2. 结构设计图纸:指反映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图纸,包括平面图、剖面图、承重墙、柱子等。
钢支撑施工方案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钢支撑作为一种常见的临时结构加固手段,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对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一个科学合理的钢支撑施工方案不仅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还能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本文将提供一个钢支撑施工方案的范本,供业内人士参考。
一、编制依据在制定钢支撑施工方案时,我们需遵循国家及地方的相关建筑施工规范和标准,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如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施工工艺等因素,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工程概况简要介绍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结构类型等,以及钢支撑系统的应用范围和目的。
三、钢支撑设计要求详细说明钢支撑的设计参数,包括材料规格、尺寸、承载力等,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工程需求。
同时,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设计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储备。
四、施工准备列出施工前需要准备的工作,如施工图纸的审核、材料的采购与检验、施工设备的准备和检查、施工人员的培训等。
五、施工流程详细阐述钢支撑的施工流程,从基础处理、定位放线、钢支撑组装、安装、检验到拆除等各个环节,每一步骤都应有明确的操作指南和质量要求。
六、安全措施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包括施工现场的警示标识、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应急预案的制定等。
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够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七、质量控制介绍钢支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如焊接质量的检测、螺栓连接的扭矩控制、支撑体系的垂直度和稳定性检测等。
八、环境保护提出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噪音控制、废弃物的分类回收等。
九、进度计划根据工程总体进度要求,制定钢支撑施工的时间计划,确保各个施工环节能够协调进行,不延误总工期。
十、总结与建议在方案的对整个钢支撑施工方案进行总结,并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以便施工单位能够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策略。
模板钢支撑施工方案模板钢支撑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 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土层性质等因素。
2. 组织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任务和施工方法。
3. 确定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进行采购和安排。
4.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施工方案1. 确定钢支撑的布置方式和型号。
根据地质情况和需要支撑的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钢支撑型号和布置方式。
2. 钢支撑的安装。
按照设计要求,将钢支撑安装到预定位置,保证支撑的稳固性和垂直度。
3. 钢支撑的调整和固定。
根据需要,对支撑进行调整和固定,以满足施工的要求。
4. 悬臂钢支撑的施工。
对于需要进行悬臂施工的钢支撑,要加强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 钢支撑的检测和验收。
施工完成后,对钢支撑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要求。
进行验收,确认施工质量。
三、施工注意事项1.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钢支撑的安装要牢固可靠,确保其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的荷载和压力。
3. 在钢支撑施工过程中,要注重与其他施工工序的配合,确保施工的协调进行。
4. 施工中要密切关注地下水位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
5. 施工完成后,要对钢支撑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寿命。
四、施工总结1. 进行工程施工总结,分析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施工提供参考。
2. 总结施工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3. 将施工结果上报至相关部门,进行工程验收,确保施工效果符合要求。
以上是钢支撑施工方案的一般内容,具体的方案需要根据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施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地质情况和施工环境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做好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为工程验收和后期维护提供依据。
钢支撑工程施工方案1. 引言1.1 背景钢支撑工程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主要用于提供临时或永久性的结构支撑。
它通常由钢材制成,并用于支撑和稳定建筑物,在施工期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提供钢支撑工程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高效完成。
1.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份详细的钢支撑工程施工方案,以指导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正确的施工步骤和措施。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钢质支撑杆: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规格和长度的钢质支撑杆;•螺栓和螺母:用于连接钢质支撑杆的螺栓和螺母;•支撑垫板:用于增加支撑面积,分散荷载;•手持工具:包括扳手、电钻等。
2.2 设备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以下设备:•起重设备:用于搬运和安装钢质支撑杆;•焊接设备:用于必要的钢质支撑杆的焊接工作;•测量设备:如水平仪、测量尺等,用于测量和校准支撑杆。
2.3 施工人员准备确保施工人员具备以下要求:•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和技能;•熟悉施工方案,了解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
3. 施工步骤3.1 施工现场布置在施工现场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支撑杆的布置位置和数量。
施工人员按照平面布置图标记好支撑点的位置,并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3.2 预制支撑杆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将钢质支撑杆按照需要的长度进行切割和加工。
确保切割和焊接过程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
3.3 安装支撑杆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使用起重设备将预制好的支撑杆安装到预先确定的支撑点上。
施工人员需要使用测量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支撑杆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3.4 连接支撑杆使用螺栓和螺母将支撑杆连接起来,形成支撑体系。
施工人员需要确保螺栓和螺母的紧固力合适,以保证整个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5 安装支撑垫板根据设计要求,将支撑垫板安装在支撑杆的底部,以增加支撑面积,分散荷载。
第1篇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为一栋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为100米,共25层,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为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特制定本钢支撑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 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 研究施工图纸,明确钢支撑的设计要求和使用范围。
-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设备、人员、进度等。
2. 材料准备- 钢支撑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Q235B钢材,经焊接、防腐处理后使用。
- 钢筋: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HPB300、HRB400等钢筋。
- 钢筋焊接材料:选用E43系列药皮焊条。
- 钢筋绑扎材料:选用22铁丝。
- 钢筋混凝土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3. 设备准备- 施工机械:电焊机、切割机、卷扬机、钢筋调直机、振捣器等。
- 测量工具:水准仪、经纬仪、钢卷尺、全站仪等。
- 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手套等。
4. 人员准备- 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施工队长、技术员、焊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等。
-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能和安全知识。
三、施工工艺1. 基础施工-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 基础混凝土施工前,应清除基坑内的杂物和积水。
- 基础混凝土施工时,应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
2. 主体结构施工- 钢筋绑扎:根据设计图纸,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要求。
- 钢支撑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在适当的位置设置钢支撑,确保支撑的稳定性。
- 钢筋焊接:采用电弧焊进行钢筋焊接,确保焊接质量。
- 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分层浇筑、振捣密实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
3. 钢支撑拆除-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钢支撑。
- 拆除钢支撑时,应按照顺序进行,避免对主体结构造成影响。
- 拆除后的钢支撑应进行检查,确认无损坏后,方可再次使用。
桥梁模板钢支撑施工方案篇一:钢支撑施工方案钢支撑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南市站为双层双跨箱型结构,为地铁一号线的中间站。
车站外包长度,标准段宽度 m,结构顶板覆土厚度约 m,整个车站建筑物由车站主体、出入口及风道三部分组成。
车站设有出入口4个,其中2号出入口为远期预留出入口,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风道2个,消防专用通道1个。
车站总建筑面积8557㎡,车站主体建筑面积6680㎡,其中站厅层建筑面积3340㎡,站台层建筑面积3340㎡,车站附属建筑面积1877㎡。
车站主体结构采用三道支撑结构,第一道采用壁厚12mm直径609mm钢管,第二道、第三道采用壁厚16mm直径609mm钢管;附属结构采用二道或三道支撑结构,均采用壁厚12和16mm直径609mm钢管。
二、钢支撑总体施工方案本车站在围护结构和临时桥梁路面完成恢复十一纬路交通后,从2号风道处开挖竖井进入车站主体盖挖区,盖挖施工前必须处理好临时路面,确保雨天中雨水不能从临时路面流入盖挖的施工范围。
车站主体盖挖施工中第一道支撑在完成冠梁后开始施工,当第一道钢支撑完成后再施工军用梁,恢复路面。
施工第一道支撑时采用2步施工,在施工南端冠梁后将支撑连成整体并施加预压力。
进去主体开挖后,第一层土方采用全层面开挖至第二道支撑位置,第二层、第三层采用分层分段开挖,每段又采用自上而下分层的开挖方法。
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在开挖面的桩间喷射钢筋混凝土防护,采用湿喷法施工,开挖到钢管支撑下应立即进行钢管支撑,并采用千斤顶预加横向应力,确保基坑稳定。
三道支撑在角端和出入口处采用斜撑,斜撑自上而下设计轴力依次为230KN/m、820KN/m、1150KN/m;其余地方才用直撑,直撑自上而下设计轴力依次为150KN/m、500KN/m、650KN/m。
支撑施加的预应力一般为支撑设计轴力的50%(头二道)、60%,换撑施加的预应力均为50KN/m。
车站及钢支撑施工工序见“钢支撑施工工序图”三、施工准备 1、钢支撑材料准备钢支撑材料准备采用壁厚12mm的钢管自购,壁厚16mm 的采用租赁。
钢支撑施工方案范文钢支撑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用于支撑大型结构或建筑物的施工过程。
它主要由钢材制成,在施工中起到支撑、固定和保持结构稳定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支撑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1.施工人员应详细了解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熟悉施工方案和工作流程。
2.检查施工现场,确保地面平整、清洁,无障碍物,并排除安全隐患。
3.确定钢支撑的类型、规格和数量,并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4.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环境条件,为钢支撑的安装提供参考依据。
5.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二、钢支撑的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合理选择钢支撑的类型和规格。
2.根据结构实际情况,确定钢支撑的布置和间距。
3.在地面上标定钢支撑的位置,进行预埋件的安装和固定。
4.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逐步安装和固定钢支撑,保证其垂直度和水平度。
5.在安装过程中,及时调整和校正钢支撑的位置和角度,使其能够有效地支撑结构。
6.定期检查和维护钢支撑,保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钢支撑的拆除1.根据构件拆除的顺序,逐个拆除钢支撑。
2.在拆除钢支撑之前,确认结构的稳定性,确保没有其他支撑点。
3.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予以拆除,注意施工人员的安全。
4.拆除后,清理施工现场,保持整洁。
四、安全措施1.使用符合标准的钢支撑和配件,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
2.在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3.施工人员应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特别是头盔、手套和安全鞋。
4.当进行高空作业时,使用安全绳索和安全带进行保护。
5.定期进行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总结:钢支撑施工方案应合理、科学地安排,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结构的安全稳定。
在施工前准备阶段,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准备,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在钢支撑的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材料和设备,正确安装和固定钢支撑,保证其垂直度和水平度;在钢支撑的拆除阶段,要确认结构的稳定性,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措施,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钢支撑施工方案摘要:钢支撑是一种常用于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结构支撑元素,其用途包括提供临时或永久支撑、增加结构稳定性和承受水平和垂直荷载。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支撑施工方案,包括钢支撑的选择、设计和施工过程,以及常见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1. 引言钢支撑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支撑方式,在建筑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承担着支撑和保护建筑结构的重要任务,在提供结构稳定性和增加强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钢支撑的选择在选择钢支撑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承载能力:根据工程的荷载要求和结构特点选择适当的钢支撑。
- 高度调节:钢支撑应具备一定的高度调节范围,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施工要求。
- 环境适应性:钢支撑应具备足够的耐腐蚀性能,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和标准。
3. 钢支撑的设计在进行钢支撑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构件尺寸:根据工程荷载和结构要求,确定钢支撑的尺寸和材质。
- 节点设计:在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处,需考虑节点的强度和稳定性。
- 荷载计算:根据工程的荷载要求,计算钢支撑的承载能力和安全系数。
4. 钢支撑的施工过程钢支撑的施工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场地准备: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并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 基础浇筑: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上浇筑混凝土基础。
- 钢支撑安装:将预制的钢支撑构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连接。
- 调整和固定:根据实际情况,对钢支撑进行调整和固定,确保其稳定性和垂直性。
5. 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在进行钢支撑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安全防护:施工现场应设置符合规范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 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确保钢支撑的质量。
- 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如妥善处理废弃材料和减少噪音污染。
结论:钢支撑施工方案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施工步骤,其正确选择、设计和施工过程对于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对钢支撑施工方案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确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正确应用和实施。
紫菘·枫林上城三期12#楼
模
板
施
工
方
案
审核人:
施工单位:武汉天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七年八月十五日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法
1、结构楼面底板采用定型胶合板,主梁底板采用50mm厚的木模板。
主梁和楼底板钢管支撑分开搭设,主梁支撑和底模晚拆,次梁和楼板模板早拆.根据本地平均气温条件,混凝土浇捣后10天,强度可达到设计强度的40%,经强度验算,楼板模板和主梁侧模在混凝土浇捣完毕10天后即可拆除,主梁底模和支撑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拆除。
2、配备两套模板,在模板安装前木工做二翻样工作,根据图纸尺寸,画好翻样图,操作人员必须按翻样图进行拼接、安装。
3、对于框架柱模板的安装,先在绑扎好的柱钢筋下脚,用电焊焊好固定支撑,确保柱断而尺寸。
柱模以单只校正,然后拉线将纵向和横向柱模用吊线锤校正,并支撑好梁底板。
4、梁底采采用木模,厚50m,采用双排Ф48钢支撑排架,底层设立排架前,地面要分层平整夯实,支撑下脚用50mm垫木纵、横方垫实,支模顺序先柱后梁,楼层梁底模板,按实际开间设置支撑,间距不大于0.1mm,水平撑和剪力撑设置间距不大于1.8m。
5、楼层底模板,据图纸尺用胶木板拼制,用100mm×100mm木方和活动顶撑50mm×100mm的木搁栅,间距控制在40mm范围内。
二、梁板支撑体系的计算
3.1设计荷载
3.1.1 模板及钢支撑自重:1.1KN/m2
3.1.2 混凝土自重:楼板:(厚&=10cm),2.4kg/m2
井字梁:2.7KN/m
3.1.3 钢筋自重:板:0.1Kn/m2
梁:0.17kN/m2
荷载分项系数1.4,静载分项系数1.2,以上荷载折合成均布荷均布荷载设计值q=7.56KN/m2
3.2 支撑验算
粱板支撑立柱间距为 1.0m,每隔 1.8m高设—纵横水平拉杆。
钢管为Ф4.8×3.5mm,截面积A=489mm2
抗压强度设计值f c=205N/mm2,回转半径I=1.58cm。
3.2.1 钢管扣件承载力验算:
作用在立柱扣件上的荷载N=7.56×1.0×l.0=7.56KN
单个扣件承载力为8.5kN>7.56KN
3.2.2钢管支撑的稳定性验算:
纵横水平杆竖向间距 1.8m,支撑的计算长度L0=1.8m,长细比λ=L0/I=180/1.58=114,根据长细比值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δ=0.489。
N/δ×A=7.56×103/0.489×489=31.6N/mm2<f c=205N/mm2
稳定性满足要求。
钢管无削弱截面,故强度亦满足要求。
3.3 楼板承载力验算:
板厚h=10cm,配筋Ф10@200双向,负筋Ф12@200.
拆模时混凝土强度C12 f cm=6.7N/mm2×f c=6N/mm2×E=2.0×10N/mm2
3.3.1 楼板荷载值
下层楼板拆模时,楼板承受上部支撑传递的荷载及自重,换算成均布荷载.
q=1.2×1.1+1.4×1.0+2×1.2×[2.4+0.11+(2.7×4+0.17×4/7.56)]=12.4KN/m2
3.3.2板内最大弯矩
M Z=(1+1/6)×0.0176×qL2=1.82 KN/m
M b=0.0511×qL2
3.3.3 模板承载能力
配筋Ф10@200双向 A S=393mm2
负筋Ф12@200 A S=565mm2
h=h-(c+d/2)=100-(15+2/10)=80mm
X= f y×A S / f mc ×b= (210X 393)/(6.7×1000)二12.3mm
m u=f mc×bx(h0-x/2)=6.7×1000×12.3×(80-12.3/2)=6.09kN
h0ˊ=h-(c+d/2)=79mm
xˊ=f r×A S / f mc×b=(210X 565)/(6.7×1000)17.7mm
m uˊ=f mc×bxˊ(h0ˊ- xˊ/2)
=6.7×1000×17.7×(79—17.7/2)=8.32KN·M﹥m b=4.52KN·M
满足要求。
三、施工中注意事项
1、支撑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确定的间距搭设,纵横水平拉杆间距不行超过设计确定的高度,主梁支撑板支撑必须分开搭设,不得连在一起。
扣件的紧固应使用扭力扳手,紧固力矩40NM,支撑系统两端设置剪刀撑,立柱下铺5CM×20CM木垫板。
2、拆除前应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拆除楼板模时,不得松动和碰撞主梁支撑和扣件,拆模过程中应有专人监护,主梁底模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
编制人: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