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绍兴市2018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02018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755.77 KB
- 文档页数:7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卷)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全卷共6页,三大题,21小题及附加题2小题。
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书写(5分)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二、积累(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mèi)▲骨。
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
“横.眉冷对千夫指,(fǔ)▲首甘为孺子牛。
”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
刀砍不断,石砸不破,量。
(节选自季羡林《访绍兴鲁迅故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èi)▲骨(fǔ)▲(2)给文中加点宇“横”选择正确的读音。
(▲)A.héng B.hèng(3(▲)A.融 B.熔2.鸟影蹁跹,入诗入文,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句子。
(10分)(1)独怜幽草涧边生,▲。
(韦应物《滁州西涧》)(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晓雾将歇,▲。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晏殊《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
(6)杜甫《春望》一诗中,“▲,▲”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7)在美丽的绍兴乡村,浅山婀娜,暮色氤氲,群鸟纷纷归巢,再现了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美景。
(《饮酒》其五)3.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6分)(1)居.①数月,其马将.②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2)策.③之不以其道,食.④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3)一鼓作.⑤气,再.⑥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①居:▲②将:▲③策:▲④食:▲⑤作:▲⑥再:▲三、阅读(57分)(一)名著阅读(7分)4.小明在复习自己读过的科幻类小说时,发现一张掉落的插图(见下)。
浙江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含解析数学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如果向东走记为,则向西走可记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审清题意,明确“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再根据题意作答.【解答】如果向东走2m时,记作+2m,那么向西走3m应记作−3m.故选C.【点评】考查了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浙江省2017年清理河湖库塘淤泥约116000000方,数字11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将11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 有6个相同的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它的主视图是()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可得答案.解:从正面看第一层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一个小正方形,右边一个小正方形.故选:C.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4.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立方体骰子一次,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则朝上一面的数字为2的概率是()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直接得出2的个数,再利用概率公式求出答案.【解答】∵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其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投掷一次,∴朝上一面的数字是2的概率为:故选A.【点评】考查概率的计算,明确概率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的比.5. 下面是一位同学做的四道题:①.②.③.④.其中做对的一道题的序号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以及积的乘方进行选择即可.【解答】①.故错误.②.故错误.③.正确.④故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以及积的乘方,熟记它们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6. 如图,一个函数的图象由射线、线段、射线组成,其中点,,,,则此函数()A.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B.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C.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D.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对各项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观察图象可知:A. 当时,图象呈上升趋势,随的增大而增大,正确.B. 当时,图象呈上升趋势,随的增大而减小, 故错误.C.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故错误.D.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故错误.故选A.【点评】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读懂图象是解题的关键.7. 学校门口的栏杆如图所示,栏杆从水平位置绕点旋转到位置,已知,,垂足分别为,,,,,则栏杆端应下降的垂直距离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AOB∽△CO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AOB∽△COD,即解得:故选C.【点评】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 利用如图1的二维码可以进行身份识别.某校建立了一个身份识别系统,图2是某个学生的识别图案,黑色小正方形表示1,白色小正方形表示0.将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记为,,,,那么可以转换为该生所在班级序号,其序号为.如图2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0,1,序号为,表示该生为5班学生.表示6班学生的识别图案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班级序号的计算方法一一进行计算即可.【解答】A.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1,0,1,0,序号为,表示该生为10班学生.B.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 1,0,序号为,表示该生为6班学生.C.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1,0,0,1,序号为,表示该生为9班学生.D.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1,1,序号为,表示该生为7班学生. 故选B.【点评】属于新定义题目,读懂题目中班级序号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9. 若抛物线与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称此抛物线为定弦抛物线.已知某定弦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将此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过点()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与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对称轴为直线,求得抛物线与轴两个交点分别为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根据平移规律求得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再把点的坐标代入进行验证即可.【解答】抛物线与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对称轴为直线,可知抛物线与轴两个交点分别为代入得:解得:抛物线的方程为:将此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为:即当时,抛物线过点.故选B.【点评】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图形与性质,以及平移规律.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0. 某班要在一面墙上同时展示数张形状、大小均相同的矩形绘画作品,将这些作品排成一个矩形(作品不完全重合),现需要在每张作品的四个角落都钉上图钉,如果作品有角落相邻,那么相邻的角落共享一枚图钉(例如,用9枚图钉将4张作品钉在墙上,如图),若有34枚图钉可供选用,则最多可以展示绘画作品( )A. 16张B. 18张C. 20张D. 21张【答案】D【解析】【分析】每张作品都要钉在墙上,要用4个图钉,相邻的可以用同一个图钉钉住两个角或者四个角,相邻的越多,用的图钉越少,把这些作品摆成长方形,使四周的最少.【解答】A. 最少需要图钉枚.B.最少需要图钉枚.C.最少需要图钉枚.D.最少需要图钉枚.还剩余枚图钉.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这道题使学生掌握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类似问题的解决.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 因式分解: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直接进行因式分解即可.【解答】原式故答案为:【点评】考查因式分解,常用的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12. 我国明代数学读本《算法统宗》一书中有这样一道题:一支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对折索子来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如果1托为5尺,那么索长为__________尺,竿子长为__________尺.【答案】(1). 20(2). 15【解析】【分析】设索长为尺,竿子长为尺.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即可.【解答】设索长为尺,竿子长为尺.根据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20,15.【点评】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13. 如图,公园内有一个半径为20米的圆形草坪,,是圆上的点,为圆心,,从到只有路,一部分市民为走“捷径”,踩坏了花草,走出了一条小路.通过计算可知,这些市民其实仅仅少走了__________步(假设1步为0.5米,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取3.142)【答案】15【解析】【分析】过O作OC⊥AB于C,分别计算出弦AB的长和弧AB的长即可求解.【解答】过O作OC⊥AB于C,如图,∴AC=BC,∵∴∴∴∴又∵弧AB的长=米步.故答案为:15.【点评】考查了弧长的计算,垂径定理的应用,熟记弧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4. 等腰三角形中,顶角为,点在以为圆心,长为半径的圆上,且,则的度数为__________.【答案】或【解析】【分析】画出示意图,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解答】如图: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易证≌,同理:≌,故答案为:或【点评】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15. 过双曲线的动点作轴于点,是直线上的点,且满足,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交此双曲线于点.如果的面积为8,则的值是__________.【答案】12或4【解析】【分析】画出示意图,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解答】如图:设点A的坐标为:则点P的坐标为:点C的纵坐标为:,代入反比例函数,点C的横坐标为:解得:如图:设点A的坐标为:则点P的坐标为:点C的纵坐标为:,代入反比例函数,点C的横坐标为:解得:故答案为:12或4.【点评】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16. 实验室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从内部量得它的高是,底面的长是,宽是,容器内的水深为.现往容器内放入如图的长方体实心铁块(铁块一面平放在容器底面),过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分别是,,,当铁块的顶部高出水面时,,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答案】或【解析】【分析】根据长方体实心铁块的放置情况可以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根据铁块的顶部高出现在水面,列出函数关系式.【解答】当长,宽分别为,的面与容器地面重合时,根据铁块的顶部高出水面,整理得:.当长,宽分别为,的面与容器地面重合时,根据铁块的顶部高出水面,整理得:.故答案为:或【点评】考查函数关系式的建立,解题的关键是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第17~20小题每小题8分,第21小题10分,第22、23小题每小题12分,第24小题14分,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1)计算:.(2)解方程:.【答案】(1)2;(2),.【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直接进行运算即可.用公式法直接解方程即可【解答】(1)原式.(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实数的综合运算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绝对值等考点的运算.18. 为了解某地区机动机拥有量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学校九年级社会实践小组对2010年~2017年机动车拥有量、车辆经过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进行调查统计,并绘制成下列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2016年机动车的拥有量,分别计算2010年~2017年在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的平均数. (2)根据统计数据,结合生活实际,对机动车拥有量与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说说你的看法.【答案】(1)3.40万辆.人民路路口的堵车次数平均数为120次;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平均数为100次;(2)见解析.【解析】【分析】(1)观察图象,即可得出写出2016年机动车的拥有量,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计算2010年~2017年在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的平均数即可.(2)言之有理即可.【解答】(1)3.40万辆.人民路路口的堵车次数平均数为120(次).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平均数为100(次).(2)不唯一,如:2010年~2013年,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加,对道路的影响加大,年堵车次数也增加;尽管2017年机动车拥有量比2016年增加,由于进行了交通综合治理,人民路路口堵车次数反而降低.【点评】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得出解题所需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19. 一辆汽车行驶时的耗油量为0.1升/千米,如图是油箱剩余油量(升)关于加满油后已行驶的路程(千米)的函数图象.(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汽车行驶400千米时,油箱内的剩余油量,并计算加满油时油箱的油量;(2)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计算该汽车在剩余油量5升时,已行驶的路程.【答案】(1)汽车行驶400千米,剩余油量30升,加满油时,油量为70升;(2)已行驶的路程为650千米.【解析】【分析】(1)观察图象,即可得到油箱内的剩余油量,根据耗油量计算出加满油时油箱的油量;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再代入进行运算即可.【解答】(1)汽车行驶400千米,剩余油量30升,即加满油时,油量为70升.(2)设,把点,坐标分别代入得,,∴,当时,,即已行驶的路程为650千米.【点评】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0. 学校拓展小组研制了绘图智能机器人(如图1),顺次输入点,,的坐标,机器人能根据图2,绘制图形.若图形是线段,求出线段的长度;若图形是抛物线,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请根据以下点的坐标,求出线段的长度或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1),,.(2),,.【答案】(1)绘制线段,;(2)绘制抛物线.【解析】【分析】(1),,,绘制线段,.(2),,,,绘制抛物线,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1)∵,,,∴绘制线段,.(2)∵,,,,∴绘制抛物线,设,把点坐标代入得,∴,即.【点评】属于新定义问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弄懂程序框图.21. 如图1,窗框和窗扇用“滑块铰链”连接.图3是图2中“滑块铰链”的平面示意图,滑轨安装在窗框上,托悬臂安装在窗扇上,交点处装有滑块,滑块可以左右滑动,支点,,始终在一直线上,延长交于点.已知,,.(1)窗扇完全打开,张角,求此时窗扇与窗框的夹角的度数.(2)窗扇部分打开,张角,求此时点,之间的距离(精确到).(参考数据:,)【答案】(1);(2).【解析】【分析】(1)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出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得出CA∥DE,根据二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答案;(2)如图,过点作于点,根据锐角三角函数进行求解即可.【解答】(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过点作于点,∵,∴,,∵,,∴,在中,,∴.【点评】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注意辅助线的作法. 22. 数学课上,张老师举了下面的例题:例1 等腰三角形中,,求的度数.(答案:)例2 等腰三角形中,,求的度数.(答案:或或)张老师启发同学们进行变式,小敏编了如下一题:变式等腰三角形中,,求的度数.(1)请你解答以上的变式题.(2)解(1)后,小敏发现,的度数不同,得到的度数的个数也可能不同.如果在等腰三角形中,设,当有三个不同的度数时,请你探索的取值范围.【答案】(1)或或;(2)当且,有三个不同的度数.【解析】【分析】(1)分为顶角和为底角,两种情况进行讨论.(2)分①当时,②当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1)当为顶角,则,当为底角,若为顶角,则,若为底角,则,∴或或.(2)分两种情况:①当时,只能为顶角,∴的度数只有一个.②当时,若为顶角,则,若为底角,则或,当且且,即时,有三个不同的度数.综上①②,当且,有三个不同的度数.【点评】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23. 小敏思考解决如下问题:原题:如图1,点,分别在菱形的边,上,,求证:.(1)小敏进行探索,若将点,的位置特殊化:把绕点旋转得到,使,点,分别在边,上,如图2,此时她证明了.请你证明.(2)受以上(1)的启发,在原题中,添加辅助线:如图3,作,,垂足分别为,.请你继续完成原题的证明.(3)如果在原题中添加条件:,,如图1.请你编制一个计算题(不标注新的字母),并直接给出答案(根据编出的问题层次,给不同的得分).【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分析】(1)证明,即可求证.(2)如图2,,即可求证.(3)不唯一.【解答】(1)如图1,在菱形中,,,,∵,∴,∴,∵,∴,∴,,∴,∴.(2)如图2,由(1),∵,∴,∵,,∴,∵,∴,∴.(3)不唯一,举例如下:层次1:①求的度数.答案:.②分别求,的度数.答案:.③求菱形的周长.答案:16.④分别求,,的长.答案:4,4,4.层次2:①求的值.答案:4.②求的值.答案:4.③求的值.答案:.层次3:①求四边形的面积.答案:.②求与的面积和.答案:.③求四边形周长的最小值.答案:④求中点运动的路径长.答案:.【点评】考查菱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4. 如图,公交车行驶在笔直的公路上,这条路上有,,,四个站点,每相邻两站之间的距离为5千米,从站开往站的车称为上行车,从站开往站的车称为下行车.第一班上行车、下行车分别从站、站同时发车,相向而行,且以后上行车、下行车每隔10分钟分别在,站同时发一班车,乘客只能到站点上、下车(上、下车的时间忽略不计),上行车、下行车的速度均为30千米/小时.(1)问第一班上行车到站、第一班下行车到站分别用时多少?(2)若第一班上行车行驶时间为小时,第一班上行车与第一班下行车之间的距离为千米,求与的函数关系式.(3)一乘客前往站办事,他在,两站间的处(不含,站),刚好遇到上行车,千米,此时,接到通知,必须在35分钟内赶到,他可选择走到站或走到站乘下行车前往站.若乘客的步行速度是5千米/小时,求满足的条件.【答案】(1)第一班上行车到站用时小时,第一班下行车到站用时小时;(2)当时,,当时,;(3)或.【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出第一班上行车到站、第一班下行车到站的用时. (2)分当时和当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3)由(2)知同时出发的一对上、下行车的位置关于BC中点对称,设乘客到达A站总时间为t分钟,分当x=2.5时,当x<2.5时,当x>2.5时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浙江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数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作答客观题部分,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作答非客观题时,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不得使用铅笔、红笔、钢笔或圆珠笔等。
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的题号位置作答,题号顺序不能颠倒或错位。
书写时严格按照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中务必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损。
不得将试卷及答题卡带出考场。
卷Ⅰ(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如果向东走2m 记为2m +,则向西走3m 可记为( )A .3m +B .2m +C .3m -D .2m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浙江省2017年清理河湖库塘淤泥约116000000方,数字11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A .91.1610⨯B .81.1610⨯C .71.1610⨯D .90.11610⨯3.有6个相同的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它的主视图是( )A .B .C .D .4.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立方体骰子一次,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则朝上一面的数字为2的概率是( )A .16B .13C .12D .565.下面是一位同学做的四道题:①222()a b a b +=+.②224(2)4a a -=-.③532a a a ÷=.④3412a a a ⋅=.其中做对的一道题的序号是( )A .①B .②C .③D .④6.如图,一个函数的图象由射线BA 、线段BC 、射线CD 组成,其中点(1,2)A -,(1,3)B ,(2,1)C ,(6,5)D ,则此函数( )A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B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C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7.学校门口的栏杆如图所示,栏杆从水平位置BD 绕O 点旋转到AC 位置,已知AB BD ⊥,CD BD ⊥,垂足分别为B ,D ,4AO m =, 1.6AB m =,1CO m =,则栏杆C 端应下降的垂直距离CD 为( )A .0.2mB .0.3mC .0.4mD .0.5m8.利用如图1的二维码可以进行身份识别.某校建立了一个身份识别系统,图2是某个学生的识别图案,黑色小正方形表示1,白色小正方形表示0.将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记为a ,b ,c ,d ,那么可以转换为该生所在班级序号,其序号为32102222a b c d ⨯+⨯+⨯+⨯.如图2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0,1,序号为3210021202125⨯+⨯+⨯+⨯=,表示该生为5班学生.表示6班学生的识别图案是( )A .B .C .D .9.若抛物线2y x ax b =++与x 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称此抛物线为定弦抛物线.已知某定弦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x =,将此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过点( )A .(3,6)--B .(3,0)-C .(3,5)--D .(3,1)--10.某班要在一面墙上同时展示数张形状、大小均相同的矩形绘画作品,将这些作品排成一个矩形(作品不完全重合).现需要在每张作品的四个角落都钉上图钉,如果作品有角落相邻,那么相邻的角落共享一枚图钉(例如,用9枚图钉将4张作品钉在墙上,如图).若有34枚图钉可供选用,则最多可以展示绘画作品( )A .16张B .18张C .20张D .21张卷Ⅱ(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因式分解:224x y -= .12.我国明代数学读本《算法统宗》一书中有这样一道题:一支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对折索子来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如果1托为5尺,那么索长为 尺,竿子长为 尺.13.如图,公园内有一个半径为20米的圆形草坪,A ,B 是圆上的点,O 为圆心,120AOB ∠=,从A 到B 只有路AB ,一部分市民为走“捷径”,踩坏了花草,走出了一条小路AB .通过计算可知,这些市民其实仅仅少走了 步(假设1步为0.5米,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3 1.732≈,π取3.142)14.等腰三角形ABC 中,顶角A 为40,点P 在以A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的圆上,且BP BA =,则PBC ∠的度数为 .15.过双曲线(0)k y k x=>的动点A 作AB x ⊥轴于点B ,P 是直线AB 上的点,且满足2AP AB =,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此双曲线于点C .如果APC ∆的面积为8,则k 的值是 .16.实验室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从内部量得它的高是15cm ,底面的长是30cm ,宽是20cm ,容器内的水深为xcm .现往容器内放入如图的长方体实心铁块(铁块一面平放在容器底面),过顶点A 的三条棱的长分别是10cm ,10cm ,(15)ycm y ≤,当铁块的顶部高出水面2cm 时,x ,y 满足的关系式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第17~20小题每小题8分,第21小题10分,第22、23小题每小题12分,第24小题14分,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计算:0112tan 6012(32)()3----+.(2)解方程:2210x x --=.18.为了解某地区机动机拥有量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学校九年级社会实践小组对2010年~2017年机动车拥有量、车辆经过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进行调查统计,并绘制成下列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2016年机动车的拥有量,分别计算2010年~2017年在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的平均数.(2)根据统计数据,结合生活实际,对机动车拥有量与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说说你的看法.19.一辆汽车行驶时的耗油量为0.1升/千米,如图是油箱剩余油量y (升)关于加满油后已行驶的路程x (千米)的函数图象.(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汽车行驶400千米时,油箱内的剩余油量,并计算加满油时油箱的油量.(2)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计算该汽车在剩余油量5升时,已行驶的路程.20.学校拓展小组研制了绘图智能机器人(如图1),顺次输入点1P ,2P ,3P 的坐标,机器人能根据图2,绘制图形.若图形是线段,求出线段的长度;若图形是抛物线,求出抛物线。
浙江省 201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数学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请选出每题中一个最切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给分)1. 假如向东走记为,则向西走可记为()A. B. C. D.【答案】 C【分析】【剖析】第一审清题意,明确“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再依据题意作答.【解答】假如向东走2m 时,记作 +2m,那么向西走3m 应记作 - 3m.应选C.【评论】考察了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创建优秀的生态生活环境,浙江省2017 年清理河湖库塘淤泥约116000000 方,数字116000000 用科学记数法能够表示为()A. B. C. D.【答案】 B【分析】【剖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此中1a10n为整数.确立n的≤|| <,值时,要看把原数变为 a 时,小数点挪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挪动的位数同样.当原数绝对值> 1 时, 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 1 时, n 是负数.【解答】解:将 116000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应选 B.【评论】此题考察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此中1a ×≤| |< 10,n 为整数,表示时重点要正确确立 a 的值以及 n 的值.3.有 6 个同样的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以下图,则它的主视图是()A. B. C. D.【答案】 D【分析】试题剖析:依据主视图是从正面看获得的图形,可得答案.解:从正面看第一层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左侧一个小正方形,右边一个小正方形.应选: C.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视频4.扔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立方体骰子一次,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 2, 3,4, 5, 6,则朝上一面的数字为 2 的概率是()A. B. C. D.【答案】 A【分析】【剖析】直接得出2的个数,再利用概率公式求出答案.【解答】∵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其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 2, 3, 4,5, 6,扔掷一次,∴向上一面的数字是2的概率为:应选A.【评论】考察概率的计算,明确概率的意义是解题的重点,概率等于所讨状况数与总状况数的比.5. 下边是一位同学做的四道题:①.②.③.④.此中做对的一道题的序号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C【分析】【剖析】依据完整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以及积的乘方进行选择即可.【解答】①.故错误 .②.故错误 .③.正确 .④故错误 .应选 C.【评论】考察完整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以及积的乘方,熟记它们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重点.6. 如图,一个函数的图象由射线、线段、射线构成,此中点,,,,则此函数()A.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B.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C.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D.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答案】 A【分析】【剖析】依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对各项剖析判断即可.【解答】察看图象可知:A. 当时,图象奉上涨趋向,随的增大而增大,正确.B. 当时,图象奉上涨趋向,随的增大而减小,故错误.C.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故错误.D.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故错误.应选 A.【评论】考察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读懂图象是解题的重点.7. 学校门口的栏杆以下图,栏杆从水平地点绕点旋转到地点,已知,,垂足分别为,,,,,则栏杆端应降落的垂直距离为()A. B. C. D.【答案】 C【分析】【剖析】依据相像三角形的判断定理可得△AOB∽△ COD ,依据相像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 .【解答】,,△AOB∽△ COD ,即解得:应选 C.【评论】考察了相像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掌握相像三角形的判断方法是解题的重点.8.利用如图 1 的二维码能够进行身份辨别.某校成立了一个身份辨别系统,图2是某个学生的辨别图案,黑色小正方形表示1,白色小正方形表示 0.将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挨次记为,,,,那么能够变换为该生所在班级序号,其序号为.如图 2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挨次为 0, 1,0, 1,序号为,表示该生为 5 班学生 .表示 6 班学生的辨别图案是()A. B. C. D.【答案】 B【分析】【剖析】依据班级序号的计算方法一一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A.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挨次为1, 0, 1,0,序号为,表示该生为 10班学生 .B. 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挨次为0, 1, 1, 0,序号为,表示该生为6班学生 .C. 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挨次为1, 0, 0,1,序号为,表示该生为9班学生 .D. 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挨次为0, 1, 1,1,序号为,表示该生为7班学生 .应选 B.【评论】属于新定义题目,读懂题目中班级序号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重点.9.若抛物线与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称此抛物线为定弦抛物线已知某定弦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将此抛物线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3 个单位,获得的抛物线过点()A. B. C. D.【答案】 B【分析】【剖析】依据抛物线与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对称轴为直线,求得抛物线与轴两个交点分别为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分析式,依据平移规律求得平移后的抛物线分析式,再把点的坐标代入进行考证即可.【解答】抛物线与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对称轴为直线,可知抛物线与轴两个交点分别为代入得:解得:抛物线的方程为:将此抛物线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3 个单位,获得的抛物线为:即当时,抛物线过点应选 B..【评论】考察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分析式,二次函数的图形与性质,以及平移规律.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分析式是解题的重点.10.某班要在一面墙上同时展现数张形状、大小均同样的矩形绘画作品,将这些作品排成一个矩形(作品不完整重合),现需要在每张作品的四个角落都钉上图钉,假如作品有角落相邻,那么相邻的角落共享一枚图钉(比如,用 9 枚图钉将 4 张作品钉在墙上,如图),如有 34 枚图钉可供采用,则最多能够展现绘画作品()A.16张B.18张C.20张D.21张【答案】 D【分析】【剖析】每张作品都要钉在墙上,要用 4 个图钉,相邻的能够用同一个图钉钉住两个角或者四个角,相邻的越多,用的图钉越少,把这些作品摆成长方形,使周围的最少.【解答】B.C.D.A.最少需要图钉最少需要图钉最少需要图钉最少需要图钉枚 .枚 .枚 . 还节余枚图钉枚 ..应选 D.【评论】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着手操作能力,能力,而且让学生能够独立达成近似问题的解决.经过这道题使学生掌握空间想象能力和着手二、填空题(本大题有 6 小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11. 因式分解:__________.【答案】【分析】【剖析】依据平方差公式直接进行因式分解即可.【解答】原式故答案为:【评论】考察因式分解,常用的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12.我国明朝数学读本《算法统宗》一书中有这样一道题:一支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对折索子来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 .假如 1 托为 5 尺,那么索长为 __________尺,竿子长为 __________ 尺.【答案】(1). 20(2). 15【分析】【剖析】设索长为尺,竿子长为尺.依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即可【解答】设索长为尺,竿子长为尺.依据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 20,15.【评论】考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的重点是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13. 如图,公园内有一个半径为20 米的圆形草坪,,是圆上的点,为圆心,,从到只有路,一部分市民为走“捷径”,踩坏了花草,走出了一条小道.经过计算可知,这些市民其实只是少走了__________步(假定 1 步为0.5 米,结果保存整数).(参照数据:,取3.142)【答案】 15【分析】【剖析】过O 作 OC⊥ AB 于 C,分别计算出弦AB 的长和弧AB 的长即可求解 .【解答】过 O 作 OC⊥ AB 于 C,如图,∴AC=BC,∵∴∴∴∴又∵弧AB 的长=米步.故答案为: 15.【评论】考察了弧长的计算,垂径定理的应用,熟记弧长公式是解题的重点.14. 等腰三角形中,顶角为,点在以为圆心,长为半径的圆上,且,则的度数为__________.【答案】或【分析】【剖析】画出表示图,分两种状况进行议论即可.【解答】如图:分两种状况进行议论.易证≌,同理:≌,故答案为:或【评论】考察全等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注意分类议论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15. 过双曲线的动点作轴于点,是直线上的点,且知足,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交此双曲线于点.假如的面积为8,则的值是__________.【答案】 12 或 4【分析】【剖析】画出表示图,分两种状况进行议论即可.【解答】如图:设点 A 的坐标为:则点 P 的坐标为:点 C 的纵坐标为:,代入反比率函数,点C的横坐标为:解得:如图:设点 A 的坐标为:则点 P 的坐标为:点 C 的纵坐标为:,代入反比率函数,点C的横坐标为:解得:故答案为: 12 或 4.【评论】考察反比率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注意数形联合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16. 实验室里有一个水平搁置的长方体容器,从内部量得它的高是,底面的长是,宽是,容器内的水深为.现往容器内放入如图的长方体实心铁块(铁块一面平放在容器底面),过极点的三条棱的长分别是,,,当铁块的顶部超出水面时,,知足的关系式是 __________ .【答案】或【分析】【剖析】依据长方体实心铁块的搁置状况能够分两种状况进行议论.依据铁块的顶部超出现在水面,列出函数关系式.【解答】当长,宽分别为,的面与容器地面重合时,依据铁块的顶部超出水面,整理得:.当长,宽分别为,的面与容器地面重合时,依据铁块的顶部超出水面,整理得:.故答案为:或【评论】考察函数关系式的成立,解题的重点是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三、解答题(本大题有 8 小题,第 17~ 20 小题每题 8 分,第 21 小题 10 分,第 22、23小题每题 12 分,第 24 小题 14 分,共 80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 1)计算:.( 2)解方程:.【答案】( 1) 2;( 2),.【分析】【剖析】依据实数的运算法例直接进行运算即可.用公式法直接解方程即可.【解答】( 1)原式.( 2),,.【评论】此题主要考察了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各地中考题中常有的计算题型.解决实数的综合运算题目的重点是娴熟掌握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绝对值等考点的运算.18.为认识某地域灵活机拥有量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学校九年级社会实践小组对2010 年~ 2017 年灵活车拥有量、车辆经过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进行检查统计,并绘制成以下统计图:依据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 2016 年灵活车的拥有量,分别计算2010 年~ 2017 年在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的均匀数.( 2)依据统计数据,联合生活实质,对灵活车拥有量与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 3.40 万辆 .人民路路口的堵车次数均匀数为120 次;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均匀数为100次;( 2)看法析 .【分析】【剖析】( 1)察看图象,即可得出写出2016 年灵活车的拥有量,依据均匀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计算 2010 年~ 2017 年在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的均匀数即可.( 2)言之有理即可.【解答】( 1) 3.40 万辆 .人民路路口的堵车次数均匀数为120(次) .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均匀数为100(次) .( 2)不独一,如: 2010 年~ 2013 年,跟着灵活车拥有量的增添,对道路的影响加大,年堵车次数也增添;只管 2017 年灵活车拥有量比 2016 年增添,因为进行了交通综合治理,人民路路口堵车次数反而降低 .【评论】考察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依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得出解题所需的数据是解题的重点.19.一辆汽车行驶时的耗油量为 0.1 升 /千米,如图是油箱节余油量(升)对于加满油后已行驶的行程(千米)的函数图象 .( 1)依据图象,直接写出汽车行驶400 千米时,油箱内的节余油量,并计算加满油时油箱的油量;( 2)求对于的函数关系式,并计算该汽车在节余油量 5 升时,已行驶的行程.【答案】( 1)汽车行驶400 千米,节余油量30 升,加满油时,油量为70 升;( 2)已行驶的行程为 650千米.【分析】【剖析】( 1)察看图象,即可获得油箱内的节余油量 , 依据耗油量计算出加满油时油箱的油量;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分析式,再代入进行运算即可.【解答】( 1)汽车行驶400 千米,节余油量30 升,即加满油时,油量为70 升.( 2)设,把点,坐标分别代入得,,∴,当时,,即已行驶的行程为650 千米 .【评论】考察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分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等,重点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分析式.20. 学校拓展小组研制了画图智能机器人(如图1),按序输入点,,的坐标,机器人能依据图 2,绘制图形 .若图形是线段,求出线段的长度;若图形是抛物线,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请依据以下点的坐标,求出线段的长度或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1),,.( 2),,.【答案】( 1)绘制线段,;( 2)绘制抛物线.【分析】【剖析】( 1),,,绘制线段,.( 2),,,,绘制抛物线,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分析式即可.【解答】( 1)∵,,,∴绘制线段,.( 2)∵,,,,∴绘制抛物线,设,把点坐标代入得,∴,即.【评论】属于新定义问题,考察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分析式,解题的重点是弄懂程序框图. 21. 如图1,窗框和窗扇用“滑块铰链”连结.图3是图 2 中“滑块铰链”的平面表示图,滑轨安装在窗框上,托悬臂安装在窗扇上,交点处装有滑块,滑块能够左右滑动,支点,,一直在一直线上,延伸交于点.已知,,.( 1)窗扇完整翻开,张角,求此时窗扇与窗框的夹角的度数 .( 2)窗扇部分翻开,张角,求此时点,之间的距离(精准到).(参照数据:,)【答案】( 1);( 2).学 &科 &网 ...学 &科 & 网 ...学& 科 &网 ...学 & 科& 网 ...学 &科 & 网 ...学& 科 & 网...学 & 科& 网 ...学 &科 &网 ...学&科 &网 ...学 &科 &网 ...学 &科& 网 ...( 2)如图,过点作于点,依据锐角三角函数进行求解即可.【解答】( 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过点作于点,∵,∴,,∵,,∴,在中,,∴.【评论】考察平行四边形的判断与性质,平行线的判断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注意协助线的作法 .22.数学课上,张老师举了下边的例题:例 1等腰三角形中,,求的度数 .(答案:)例 2等腰三角形中,,求的度数 .(答案:或或)张老师启迪同学们进行变式,小敏编了以下一题:变式等腰三角形中,,求的度数.( 1)请你解答以上的变式题.( 2)解( 1)后,小敏发现,的度数不一样,获得的度数的个数也可能不一样.假如在等腰三角形中,设,当有三个不一样的度数时,请你探究的取值范围 .【答案】( 1)或或;( 2)当且,有三个不一样的度数 .1为顶角和为底角,两种状况进行议论 .【分析】【剖析】()分( 2)分①当时,②当时,两种状况进行议论 .【解答】( 1)当为顶角,则,当为底角,若为顶角,则,若为底角,则,∴或或.( 2)分两种状况:①当时,只好为顶角,∴的度数只有一个 .②当时,若为顶角,则,若为底角,则或,当且且,即时,有三个不一样的度数.综上①②,当且,有三个不一样的度数.【评论】考察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分类议论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23.小敏思虑解决以下问题:原题:如图1,点,分别在菱形的边,上,,求证:.( 1)小敏进行探究,若将点,的地点特别化:把绕点旋转获得,使,点,分别在边,上,如图2,此时她证了然.请你证明 .( 2)受以上( 1)的启迪,在原题中,增添协助线:如图 3,作,,垂足分别为, .请你持续达成原题的证明.( 3)假如在原题中增添条件:,,如图 1.请你编制一个计算题(不标明新的字母),并直接给出答案(依据编出的问题层次,给不一样的得分).【答案】( 1)证明看法析;( 2)证明看法析;( 3)看法析【分析】【剖析】( 1)证明,即可求证.( 2)如图 2,,即可求证.( 3)不独一 .【解答】( 1)如图 1,在菱形中,,,,∵,∴,∴,∵,∴,∴,,∴,∴.( 2)如图2,由( 1),∵,∴,∵,,∴,∵,∴,∴.( 3)不独一,举比以下:层次 1:①求的度数 .答案:.②分别求,的度数 .答案:.③求菱形的周长 .答案: 16.④分别求,,的长 .答案:4,4, 4.层次 2:①求的值 .答案: 4.②求的值 .答案: 4.③求的值 .答案:.层次3:①求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②求与的面积和 .答案:.③求四边形周长的最小值 .答案:.④求中点运动的路径长 .答案:.【评论】考察菱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断与性质等,娴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断方法是解题的重点 .24. 如图,公交车行驶在笔挺的公路上,这条路上有,,,四个站点,每相邻两站之间的距离为 5 千米,从站开往站的车称为上行车,从站开往站的车称为下行车.第一班上行车、下行车分别从站、站同时发车,相向而行,且此后上行车、下行车每隔10 分钟分别在,站同时发一班车,乘客只好到站点上、下车(上、下车的时间忽视不计),上行车、下行车的速度均为30千米 /小时 .( 1)问第一班上行车到站、第一班下行车到站分别用时多少?( 2)若第一班上行车行驶时间为小时,第一班上行车与第一班下行车之间的距离为千米,求与的函数关系式 .( 3)一乘客前去站做事,他在,两站间的处(不含,站),恰好碰到上行车,千米,此时,接到通知,一定在35分钟内赶到,他可选择走到站或走到站乘下行车前去站 .若乘客的步行速度是 5 千米 /小时,求知足的条件 .【答案】( 1)第一班上行车到站用时小时,第一班下行车到站用时小时;( 2)当时,,当时,;( 3)或.1站、第一班下行车到站【分析】【剖析】()依据速度 =行程除以时间即可求出第一班上行车到的用时 .( 2)分当时和当时两种状况进行议论 .【解答】( 1)第一班上行车到第一班下行车到站用时站用时小时 .小时 .( 2)当时,.当( 3)由(时,.2)知同时出发的一对上、下行车的地点对于中点对称,设乘客抵达站总时间为分钟,当时,往站用时30分钟,还需再等下行车 5 分钟,,不合题意 .当时,只好往站坐下行车,他离站千米,则离他右边近来的下行车离站也是千米,这辆下行车离站千米.假如能乘上右边第一辆下行车,,,∴,,∴切合题意 .假如乘不上右边第一辆下行车,只好乘右边第二辆下行车,,,,∴,,∴切合题意 .假如乘不上右边第二辆下行车,只好乘右边第三辆下行车,,,,∴,,不合题意.∴综上,得.当时,乘客需往站乘坐下行车,离他左侧近来的下行车离站是千米,离他右边近来的下行车离站也是千米,假如乘上右边第一辆下行车,,∴,不合题意 .假如乘不上右边第一辆下行车,只好乘右边第二辆下行车,,,,∴,,∴切合题意 .假如乘不上右边第二辆下行车,只好乘右边第三辆下行车,,,,,∴不合题意 .∴综上,得.综上所述,或.【评论】考察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等的实质应用. 解题的重点是学会由分类议论的思想思虑问题,学会建立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绍兴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自然科学本卷可能用的公式和相对原子质量:密度V m =ρ 速度:t s v = 压强:s F p = 欧姆定律:R U I = 功:W=Fs 功率:tW P = 热量计算:Q=cm (t-t 0)重力:G=mg 机械效率:总有用W W =η电功:W=UIt电功率:P=UI 焦耳定律:Q=I 2Rt 浮力:F 浮=G 排液=排液gV ρ液体压强:P=gh ρ H —1 C —12 O —16 P —31 N —14试卷I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pH ,其中碱性最强的是(A )醋 (B )酱油(C )牛奶 (D )厨房清洁剂2.据报道,某地一对母女因食用了从山林中采摘的野蘑菇而双双死亡,这是一例 ( )(A)遗传病 (B)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 (C)传染病 (D)非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3.实现下列变化后溶液的pH 变小的是(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B )稀硫酸与铁片反应(C )蒸发海水析出食盐 (D )向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4.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共存于水溶液中的一组是:(A )Cu (NO 3)2和HCl (B )NaOH 和MgCl 2(C )NaOH 和BaCl 2 (D )Zn (NO 3)2和Na 2SO 45.下列有关家庭电路的操作正确的是( )A.插座串联在电路中B.开关与被其控制的用电器串联C.使用测电笔判别火线和零线时,手接触笔尖金属体D.选用保险丝使它的熔断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正常工作电流6.碘酸钠是一种可加在食盐里预防碘缺乏症的物质,在这种物质中碘元素显+5价,它的化学式是A、NaIO4B、NaIO3C、NaIO2D、NaI7.根据灯泡铭牌(如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灯泡在电压低于220伏时,就不发光C.灯泡在任何情况下工作时,电功率都是25瓦D.灯泡在220伏的电压下工作时,电功率是25瓦8."神州"五号飞船轨道舱的内部安装了各种仪器,可以用于科学实验及对地观测,下列仪器在"神州"五号飞船中不能使用的是()A、刻度尺B、温度计C、天平D、验电器9.现在有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公共卫生间开始推广使用,该卫生间的能源全部由位于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它还能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里。
浙江省201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语文温馨提示:沉着冷静,充满自信,你定能收获成功!(①本卷总会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
②卷面整洁、书写特别美观者酌加1-3分,卷面糊涂、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剽.悍(biāo)恣睢.(suì)吞噬.(shì) 相形见绌.(chù)B、污秽.(huì) 干涸.(hé) 恻.隐(cè) 万恶不赦.(shè)C、睿.智(ruì) 诓.骗(kuàng) 默契.(qiè) 心无旁骛.(wù)D、嗔.视(chēn) 亘.古(gèng) 讪.笑(shàn) 叱咤.风云(chà)2、古诗名句填空(前6题必做,(7)(8)两题选做一题....)(8分)(1),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欲为圣明除弊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幽径独行迷!(梅尧臣《鲁山山行》)(4),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6)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青年人需要像唐朝诗人李白那样,既有“,”的豪情壮志,又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生活信念。
(8)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企业出现了暂时的困难,但我们相信“,”,困难总会过去的,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请用刘锡的诗句作答)3、下面是某同学习作中的一个片段,有两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帮助改正。
(4分)初中时,我对《社戏》是了解不深的。
但课文里乘船观戏的插图,却给我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条小船沿着潺潺水道,穿梭于古老而悠长的水巷。
于是从那时起,梦里水乡就时时招唤着我。
浙江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数学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如果向东走记为,则向西走可记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审清题意,明确“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再根据题意作答.【解答】如果向东走2m时,记作+2m,那么向西走3m应记作−3m.故选C.【点评】考查了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浙江省2017年清理河湖库塘淤泥约116000000方,数字11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将11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 有6个相同的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它的主视图是()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可得答案.解:从正面看第一层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一个小正方形,右边一个小正方形.故选:C.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4.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立方体骰子一次,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则朝上一面的数字为2的概率是()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直接得出2的个数,再利用概率公式求出答案.【解答】∵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其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投掷一次,∴朝上一面的数字是2的概率为:故选A.【点评】考查概率的计算,明确概率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的比.5. 下面是一位同学做的四道题:①.②.③.④.其中做对的一道题的序号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以及积的乘方进行选择即可.【解答】①.故错误.②.故错误.③.正确.④故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以及积的乘方,熟记它们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6. 如图,一个函数的图象由射线、线段、射线组成,其中点,,,,则此函数()A.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B.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C.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D.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对各项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观察图象可知:A. 当时,图象呈上升趋势,随的增大而增大,正确.B. 当时,图象呈上升趋势,随的增大而减小, 故错误.C.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故错误.D.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故错误.故选A.【点评】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读懂图象是解题的关键.7. 学校门口的栏杆如图所示,栏杆从水平位置绕点旋转到位置,已知,,垂足分别为,,,,,则栏杆端应下降的垂直距离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AOB∽△CO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AOB∽△COD,即解得:故选C.【点评】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 利用如图1的二维码可以进行身份识别.某校建立了一个身份识别系统,图2是某个学生的识别图案,黑色小正方形表示1,白色小正方形表示0.将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记为,,,,那么可以转换为该生所在班级序号,其序号为.如图2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0,1,序号为,表示该生为5班学生.表示6班学生的识别图案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班级序号的计算方法一一进行计算即可.【解答】A.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1,0,1,0,序号为,表示该生为10班学生.B.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1,0,序号为,表示该生为6班学生.C.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1,0,0,1,序号为,表示该生为9班学生.D.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1,1,序号为,表示该生为7班学生.故选B.【点评】属于新定义题目,读懂题目中班级序号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9. 若抛物线与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称此抛物线为定弦抛物线.已知某定弦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将此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过点()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与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对称轴为直线,求得抛物线与轴两个交点分别为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根据平移规律求得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再把点的坐标代入进行验证即可.【解答】抛物线与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对称轴为直线,可知抛物线与轴两个交点分别为代入得:解得:抛物线的方程为:将此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为:即当时,抛物线过点.故选B.【点评】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图形与性质,以及平移规律.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0. 某班要在一面墙上同时展示数张形状、大小均相同的矩形绘画作品,将这些作品排成一个矩形(作品不完全重合),现需要在每张作品的四个角落都钉上图钉,如果作品有角落相邻,那么相邻的角落共享一枚图钉(例如,用9枚图钉将4张作品钉在墙上,如图),若有34枚图钉可供选用,则最多可以展示绘画作品( )A. 16张B. 18张C. 20张D. 21张【答案】D【解析】【分析】每张作品都要钉在墙上,要用4个图钉,相邻的可以用同一个图钉钉住两个角或者四个角,相邻的越多,用的图钉越少,把这些作品摆成长方形,使四周的最少.【解答】A. 最少需要图钉枚.B.最少需要图钉枚.C.最少需要图钉枚.D.最少需要图钉枚.还剩余枚图钉.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这道题使学生掌握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类似问题的解决.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 因式分解: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直接进行因式分解即可.【解答】原式故答案为:【点评】考查因式分解,常用的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12. 我国明代数学读本《算法统宗》一书中有这样一道题:一支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对折索子来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如果1托为5尺,那么索长为__________尺,竿子长为__________尺.【答案】(1). 20(2). 15【解析】【分析】设索长为尺,竿子长为尺.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即可.【解答】设索长为尺,竿子长为尺.根据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20,15.【点评】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13. 如图,公园内有一个半径为20米的圆形草坪,,是圆上的点,为圆心,,从到只有路,一部分市民为走“捷径”,踩坏了花草,走出了一条小路.通过计算可知,这些市民其实仅仅少走了__________步(假设1步为0.5米,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取3.142)【答案】15【解析】【分析】过O作OC⊥AB于C,分别计算出弦AB的长和弧AB的长即可求解.【解答】过O作OC⊥AB于C,如图,∴AC=BC,∵∴∴∴∴又∵弧AB的长=米步.故答案为:15.【点评】考查了弧长的计算,垂径定理的应用,熟记弧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4. 等腰三角形中,顶角为,点在以为圆心,长为半径的圆上,且,则的度数为__________.【答案】或【解析】【分析】画出示意图,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解答】如图: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易证≌,同理:≌,故答案为:或【点评】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15. 过双曲线的动点作轴于点,是直线上的点,且满足,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交此双曲线于点.如果的面积为8,则的值是__________.【答案】12或4【解析】【分析】画出示意图,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解答】如图:设点A的坐标为:则点P的坐标为:点C的纵坐标为:,代入反比例函数,点C的横坐标为:解得:如图:设点A的坐标为:则点P的坐标为:点C的纵坐标为:,代入反比例函数,点C的横坐标为:解得:故答案为:12或4.【点评】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16. 实验室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从内部量得它的高是,底面的长是,宽是,容器内的水深为.现往容器内放入如图的长方体实心铁块(铁块一面平放在容器底面),过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分别是,,,当铁块的顶部高出水面时,,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答案】或【解析】【分析】根据长方体实心铁块的放置情况可以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根据铁块的顶部高出现在水面,列出函数关系式.【解答】当长,宽分别为,的面与容器地面重合时,根据铁块的顶部高出水面,整理得:.当长,宽分别为,的面与容器地面重合时,根据铁块的顶部高出水面,整理得:.故答案为:或【点评】考查函数关系式的建立,解题的关键是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第17~20小题每小题8分,第21小题10分,第22、23小题每小题12分,第24小题14分,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1)计算:.(2)解方程:.【答案】(1)2;(2),.【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直接进行运算即可.用公式法直接解方程即可.【解答】(1)原式.(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实数的综合运算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绝对值等考点的运算.18. 为了解某地区机动机拥有量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学校九年级社会实践小组对2010年~2017年机动车拥有量、车辆经过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进行调查统计,并绘制成下列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2016年机动车的拥有量,分别计算2010年~2017年在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的平均数.(2)根据统计数据,结合生活实际,对机动车拥有量与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说说你的看法.【答案】(1)3.40万辆.人民路路口的堵车次数平均数为120次;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平均数为100次;(2)见解析.【解析】【分析】(1)观察图象,即可得出写出2016年机动车的拥有量,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计算2010年~2017年在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的平均数即可.(2)言之有理即可.【解答】(1)3.40万辆.人民路路口的堵车次数平均数为120(次).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平均数为100(次).(2)不唯一,如:2010年~2013年,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加,对道路的影响加大,年堵车次数也增加;尽管2017年机动车拥有量比2016年增加,由于进行了交通综合治理,人民路路口堵车次数反而降低.【点评】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得出解题所需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19. 一辆汽车行驶时的耗油量为0.1升/千米,如图是油箱剩余油量(升)关于加满油后已行驶的路程(千米)的函数图象.(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汽车行驶400千米时,油箱内的剩余油量,并计算加满油时油箱的油量;(2)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计算该汽车在剩余油量5升时,已行驶的路程.【答案】(1)汽车行驶400千米,剩余油量30升,加满油时,油量为70升;(2)已行驶的路程为650千米.【解析】【分析】(1)观察图象,即可得到油箱内的剩余油量,根据耗油量计算出加满油时油箱的油量;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再代入进行运算即可.【解答】(1)汽车行驶400千米,剩余油量30升,即加满油时,油量为70升.(2)设,把点,坐标分别代入得,,∴,当时,,即已行驶的路程为650千米.【点评】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0. 学校拓展小组研制了绘图智能机器人(如图1),顺次输入点,,的坐标,机器人能根据图2,绘制图形.若图形是线段,求出线段的长度;若图形是抛物线,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请根据以下点的坐标,求出线段的长度或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1),,.(2),,.【答案】(1)绘制线段,;(2)绘制抛物线.【解析】【分析】(1),,,绘制线段,.(2),,,,绘制抛物线,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1)∵,,,∴绘制线段,.(2)∵,,,,∴绘制抛物线,设,把点坐标代入得,∴,即.【点评】属于新定义问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弄懂程序框图.21. 如图1,窗框和窗扇用“滑块铰链”连接.图3是图2中“滑块铰链”的平面示意图,滑轨安装在窗框上,托悬臂安装在窗扇上,交点处装有滑块,滑块可以左右滑动,支点,,始终在一直线上,延长交于点.已知,,.(1)窗扇完全打开,张角,求此时窗扇与窗框的夹角的度数.(2)窗扇部分打开,张角,求此时点,之间的距离(精确到).(参考数据:,)【答案】(1);(2).【解析】【分析】(1)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出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得出CA∥DE,根据二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答案;(2)如图,过点作于点,根据锐角三角函数进行求解即可.【解答】(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过点作于点,∵,∴,,∵,,∴,在中,,∴.【点评】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注意辅助线的作法. 22. 数学课上,张老师举了下面的例题:例1 等腰三角形中,,求的度数.(答案:)例2 等腰三角形中,,求的度数.(答案:或或)张老师启发同学们进行变式,小敏编了如下一题:变式等腰三角形中,,求的度数.(1)请你解答以上的变式题.(2)解(1)后,小敏发现,的度数不同,得到的度数的个数也可能不同.如果在等腰三角形中,设,当有三个不同的度数时,请你探索的取值范围.【答案】(1)或或;(2)当且,有三个不同的度数.【解析】【分析】(1)分为顶角和为底角,两种情况进行讨论.(2)分①当时,②当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1)当为顶角,则,当为底角,若为顶角,则,若为底角,则,∴或或.(2)分两种情况:①当时,只能为顶角,∴的度数只有一个.②当时,若为顶角,则,若为底角,则或,当且且,即时,有三个不同的度数.综上①②,当且,有三个不同的度数.【点评】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23. 小敏思考解决如下问题:原题:如图1,点,分别在菱形的边,上,,求证:.(1)小敏进行探索,若将点,的位置特殊化:把绕点旋转得到,使,点,分别在边,上,如图2,此时她证明了.请你证明.(2)受以上(1)的启发,在原题中,添加辅助线:如图3,作,,垂足分别为,.请你继续完成原题的证明.(3)如果在原题中添加条件:,,如图1.请你编制一个计算题(不标注新的字母),并直接给出答案(根据编出的问题层次,给不同的得分).【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分析】(1)证明,即可求证.(2)如图2,,即可求证.(3)不唯一.【解答】(1)如图1,在菱形中,,,,∵,∴,∴,∵,∴,∴,,∴,∴.(2)如图2,由(1),∵,∴,∵,,∴,∵,∴,∴.(3)不唯一,举例如下:层次1:①求的度数.答案:.②分别求,的度数.答案:.③求菱形的周长.答案:16.④分别求,,的长.答案:4,4,4.层次2:①求的值.答案:4.②求的值.答案:4.③求的值.答案:.层次3:①求四边形的面积.答案:.②求与的面积和.答案:.③求四边形周长的最小值.答案:.④求中点运动的路径长.答案:.【点评】考查菱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4. 如图,公交车行驶在笔直的公路上,这条路上有,,,四个站点,每相邻两站之间的距离为5千米,从站开往站的车称为上行车,从站开往站的车称为下行车.第一班上行车、下行车分别从站、站同时发车,相向而行,且以后上行车、下行车每隔10分钟分别在,站同时发一班车,乘客只能到站点上、下车(上、下车的时间忽略不计),上行车、下行车的速度均为30千米/小时.(1)问第一班上行车到站、第一班下行车到站分别用时多少?(2)若第一班上行车行驶时间为小时,第一班上行车与第一班下行车之间的距离为千米,求与的函数关系式.(3)一乘客前往站办事,他在,两站间的处(不含,站),刚好遇到上行车,千米,此时,接到通知,必须在35分钟内赶到,他可选择走到站或走到站乘下行车前往站.若乘客的步行速度是5千米/小时,求满足的条件.【答案】(1)第一班上行车到站用时小时,第一班下行车到站用时小时;(2)当时,,当时,;(3)或.【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出第一班上行车到站、第一班下行车到站的用时.(2)分当时和当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3)由(2)知同时出发的一对上、下行车的位置关于BC中点对称,设乘客到达A站总时间为t分钟,分当x=2.5时,当x<2.5时,当x>2.5时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卷)语文试题一、积累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mèi)骨。
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
“横.眉冷对千夫指,(fǔ)首甘为孺子牛。
”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
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水浸不透,他的身影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节选自季羡林《访绍兴鲁迅故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èi)____骨(fǔ)____(2)给文中加点宇“横”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A.héng B.hèng(3)给文中画括号处选择合适的汉字。
(____)A.融 B.熔【答案】(1). (1)媚(2). 俯(3). (2)A (4). (3)B【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字形,需要结合语境作答。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此题注意“媚”不要写成“嵋”,“俯”不要写成“抚”。
(2)本题考查的是字音,需要结合语境作答。
“横”是一个多音字,可以据义定音,“横眉冷对”的意思是怒目而视且冷静对待。
当“横”的意思是“斜视”时,读音应是“héng”。
(3)本题考查的是字形的辨析,辨析的是同音异形的“融”和“熔”。
“融”和“熔”都有化开的意思,但“融”的使用对象常为自然现象及生活用品,如冰雪、蜡烛等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融化。
“熔”指用高温使固体物质转变为液态,使用对象常为金属,如熔断、熔炉等。
结合语境中的“火烧”,应该选“熔”。
2. 鸟影蹁跹,入诗入文,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句子。
(1)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
(韦应物《滁州西涧》)(2)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
1 3 13D浙江省绍兴市2018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数学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共6 页,有三个大题,24 个小题。
全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作图(包括添加辅助线)最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线条描黑。
b 4ac -b2参考公式:抛物线y =ax2 +bx +c(a ≠ 0) 的顶点坐标是( - , )2a 4a试卷Ⅰ(选择题,共4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A -3B -C 32.根据2018 年全县一金,建议安2018 年教育91000 万元,数字91000 用()A 9.1⨯1030.91⨯105 C 91⨯103 D 9.1⨯1043.计算a2+ 3a2,()A 3a44.由43a24a2 D 4a4()A﹒B﹒C﹒D﹒第4 题图BB CB CAOD第6 题图5.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其六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5,6,投掷一次,朝上一面的数字为奇数的概率是()1 1 1 2A. B. C. D.6 3 2 36.如图,△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AD 是⊙O 的直径,若∠ABC=40°,B 则∠CAD 的度数为()C A.30︒B.40︒C.50︒D.60︒7.x + 5 > 0 ,则()A. x + 2 > 0B. x -1 < 0C. - 2x < 14D. x<-1 58.将抛物线y=2(x-4)2-1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A. y = 2x2 +1 C.y=2(x-8)2+1B.y = 2x2 - 3 D.y=2(x-8)2-39.如图,A,B,C是固定在桌面上的三个立柱,其中A柱上穿有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片,下面的直径总比上面的大,现要把这三个圆片移到C柱上,要求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片(叫一次移动),被移动的圆片只能放入A B C第9 题图A,B,C三根立柱之一,且在移动过程中,较大的圆片不能叠放在较小的圆片上面.那么完成这件事情至少要移动圆片的次数是()A D10.将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折叠,若正方形纸片边长为4,则图片中MN的长为()D MF NE第10 题图AA.1 B.2 C.2 2 - 2 D. 4 2 - 4y1试卷Ⅱ(非选择题,共11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有 6 小题,每小题 5 分, 共 30 分.)11.12. 根式:x 2y - 4 y = . x - 2 中,x.13.春节,A ,B 两人到商场购物,A 购 3 件甲商品和 1 件乙11 元,B 购5 件甲商品和 3 件乙商品共支付 25 元,则购 2 件甲商品和 1 件乙商品共需支付.14., ABCD BD 都AB y 行,= 6 ( x > 0 ) xA (1,2), ,ABC.15. 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按如下步骤作图:1 第一步,分别以点 A ,D 为圆心,以大于 AD 的长为半径在 AD 两侧作弧,B2M ,N ;M E第二步,连结 MN 分别交 AB ,AC 于点 E ,F ;第三步,连结 DE ,DF .AFCN若 BE =7,AF =4,CD =3,则 BD 的长是.16. 如图,等边三角形 ABC 中,AB =3, D 在直线 BC 上, EAC 上, 且∠BAD =∠CBE ,当 BD =1 ,则 AE.B第 15 题图AEDC 第 16 题图三、解答题(本大题有 8 小题,第 17-20 小题每小题 8 分,第 21 小题 10 分,第 22,23 小题每小 题 12 分,第 24 小题 14 分,共 80 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1)计算: tan 60︒- (1) -1 + . (2)解方程:x - 3 = 1 . 52x -1第 14 题图D数201510 5款式18. 某校允许学生在同个系列的校服里选择不同款式,新生入学后,学校就新生对校服款式选择情况作了抽样调查,调查分为款式 A ,B ,C ,D 四种,每位新生只能选择一种款式,现将调查统计结果制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这两幅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人OABCD第 18 题图(1) 在本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多少名新生?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 已知该校有 847 名新生,服装厂已生产了 270 套 B 款式的校服,请你按相关统计知识判断是否还要继续生产 B 款式的校服.19. 小明放学骑车回家过程中,离校的路程 s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其中小明先以平时回家的速度骑车,中间因事停留片刻,因此加快速度,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 开始 10 分钟内的速度是多少?(2) 若小明在停留后速度每分钟加快 100 米,求 a 的值和小明平时回家所需的时间.第 19 题图款式B 40%款式C款式A款 式 DA DBC20. 为了解决楼房之间的采光问题,有关部门规定两幢楼房之间的最小距离要使中午 12 时不能遮光. 如图,旧楼的一楼窗台高 1 m ,现计划在旧楼正南方 20 m 处再建一幢新楼,已知新昌冬天中午 12 时太阳从正南方照射的光线与水平线的夹 角最小为 36°,问新楼房最高可建多少米? (结果精确到 0.1 m , tan36°≈0.727)第 20 题图21. 校园空地上有一面墙,长度为 20m ,用长为 32m 的篱笆和这面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圃,如图所示.(1) 能围成面积是 126m 2的矩形花圃吗?若能,请举例说明;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 若篱笆再增加 4m ,围成的矩形花圃面积能达到 170 m 2吗?请说明理由.第 21 题图22.边长为 a ,b 的矩形发生形变后成为边长为 a ,b 的平行四边形,如图 1,ABCD 中,AB =a ,AB 边上的高为 h ,我们把 h 与 a 的比值叫做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形变比”.(1) 画出图 2 中菱形 ABCD 形变前的图形. (2) 若图 2 中菱形 ABCD 的“形变比”为3 ,求菱形 ABCD 形变前后的面积之比.2(3) 当边长为 3,4 的矩形形变后成为一个内角是 30°的平行四边形时,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形变比”.baDCD C形 bh变A aBAB第 22 题图 1第 22 题图 2EM23. 已知,在△ABC 中,AB =AC =5,AD 平分∠BAC ,点 M 是 AC 的中点,在 ADE ,得 DE =AM ,EM 与 DC 的延长线交于点 F .A (1) 当∠BAC=90°时,①求 AE 的长;②求∠F 的大小.(2) 当∠BAC ≠90°时,探究∠F 与∠BAC 的数量关系.BDCF第 23 题图24.如图,已知点 A (4,0),B (0,3) ,点 C 是直线 AB 上异于点 B 的任一点,现以 BC 为一边在AB 右侧作正方形 BCDE ,射线 OC 与直线 DE 交于点 P . 若点 C 的横坐标为 m.(1) 求直线 AB 的函数表达式.(2) 若点 C 在第一象限,且点 C 为 OP 的中点,求 m 的值. yE (3)若点 C 为 OP 的三等分点(即点 C 分 OP 成 1:2 的两条线段),DBP 请直接写出点 C 的坐标.COAx第 24 题图。
2018年绍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题卷卷Ⅰ(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如果向东走2m 记为2m +,则向西走3m 可记为( )A .3m +B .2m +C .3m -D .2m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浙江省2017年清理河湖库塘淤泥约116000000方,数字11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A .91.1610⨯B .81.1610⨯C .71.1610⨯D .90.11610⨯3.有6个相同的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它的主视图是( )A .B .C .D .4.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立方体骰子一次,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则朝上一面的数字为2的概率是( )A .16B .13C .12D .565.下面是一位同学做的四道题:①222()a b a b +=+.②224(2)4a a -=-.③532a a a ÷=.④3412a a a ⋅=.其中做对的一道题的序号是( )A .①B .②C .③D .④6.如图,一个函数的图象由射线BA 、线段BC 、射线CD 组成,其中点(1,2)A -,(1,3)B ,(2,1)C ,(6,5)D ,则此函数( )A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B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C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7.学校门口的栏杆如图所示,栏杆从水平位置BD 绕O 点旋转到AC 位置,已知AB BD ⊥,CD BD ⊥,垂足分别为B ,D ,4AO m =, 1.6AB m =,1CO m =,则栏杆C 端应下降的垂直距离CD 为( )A .0.2mB .0.3mC .0.4mD .0.5m8.利用如图1的二维码可以进行身份识别.某校建立了一个身份识别系统,图2是某个学生的识别图案,黑色小正方形表示1,白色小正方形表示0.将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记为a ,b ,c ,d ,那么可以转换为该生所在班级序号,其序号为32102222a b c d ⨯+⨯+⨯+⨯.如图2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0,1,序号为3210021202125⨯+⨯+⨯+⨯=,表示该生为5班学生.表示6班学生的识别图案是( )A .B .C .D .9.若抛物线2y x ax b =++与x 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称此抛物线为定弦抛物线.已知某定弦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x =,将此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过点( )A .(3,6)--B .(3,0)-C .(3,5)--D .(3,1)--10.某班要在一面墙上同时展示数张形状、大小均相同的矩形绘画作品,将这些作品排成一个矩形(作品不完全重合).现需要在每张作品的四个角落都钉上图钉,如果作品有角落相邻,那么相邻的角落共享一枚图钉(例如,用9枚图钉将4张作品钉在墙上,如图).若有34枚图钉可供选用,则最多可以展示绘画作品( )A .16张B .18张C .20张D .21张卷Ⅱ(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因式分解:224x y -= .12.我国明代数学读本《算法统宗》一书中有这样一道题:一支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对折索子来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如果1托为5尺,那么索长为 尺,竿子长为 尺.13.如图,公园内有一个半径为20米的圆形草坪,A ,B 是圆上的点,O 为圆心,120AOB ∠=,从A 到B 只有路AB ,一部分市民为走“捷径”,踩坏了花草,走出了一条小路AB .通过计算可知,这些市民其实仅仅少走了 步(假设1步为0.5米,结果保留整数). 1.732≈,π取3.142)14.等腰三角形ABC 中,顶角A 为40,点P 在以A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的圆上,且BP BA =,则PBC ∠的度数为 .15.过双曲线(0)k y k x=>的动点A 作AB x ⊥轴于点B ,P 是直线AB 上的点,且满足2AP AB =,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此双曲线于点C .如果APC ∆的面积为8,则k 的值是 .16.实验室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从内部量得它的高是15cm ,底面的长是30cm ,宽是20cm ,容器内的水深为xcm .现往容器内放入如图的长方体实心铁块(铁块一面平放在容器底面),过顶点A 的三条棱的长分别是10cm ,10cm ,(15)ycm y ≤,当铁块的顶部高出水面2cm 时,x ,y 满足的关系式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第17~20小题每小题8分,第21小题10分,第22、23小题每小题12分,第24小题14分,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计算:0112tan 60122)()3--+.(2)解方程:2210x x --=.18.为了解某地区机动机拥有量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学校九年级社会实践小组对2010年~2017年机动车拥有量、车辆经过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进行调查统计,并绘制成下列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2016年机动车的拥有量,分别计算2010年~2017年在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的平均数.(2)根据统计数据,结合生活实际,对机动车拥有量与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说说你的看法.19.一辆汽车行驶时的耗油量为0.1升/千米,如图是油箱剩余油量y (升)关于加满油后已行驶的路程x (千米)的函数图象.(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汽车行驶400千米时,油箱内的剩余油量,并计算加满油时油箱的油量.(2)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计算该汽车在剩余油量5升时,已行驶的路程.20.学校拓展小组研制了绘图智能机器人(如图1),顺次输入点1P ,2P ,3P 的坐标,机器人能根据图2,绘制图形.若图形是线段,求出线段的长度;若图形是抛物线,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请根据以下点的坐标,求出线段的长度或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1)1(4,0)P ,2(0,0)P ,3(6,6)P. (2)1(0,0)P ,2(4,0)P ,3(6,6)P .21.如图1,窗框和窗扇用“滑块铰链”连接.图3是图2中“滑块铰链”的平面示意图,滑轨MN 安装在窗框上,托悬臂DE 安装在窗扇上,交点A 处装有滑块,滑块可以左右滑动,支点B ,C ,D 始终在一直线上,延长DE 交MN 于点F .已知20AC DE cm ==,10AE CD cm ==,40BD cm =.(1)窗扇完全打开,张角85CAB ∠=,求此时窗扇与窗框的夹角DFB ∠的度数.(2)窗扇部分打开,张角60CAB ∠=,求此时点A ,B 之间的距离(精确到0.1cm ).1.732≈2.449≈)22.数学课上,张老师举了下面的例题:例1 等腰三角形ABC 中,110A ∠=,求B ∠的度数.(答案:35)例2 等腰三角形ABC 中,40A ∠=,求B ∠的度数.(答案:40或70或100) 张老师启发同学们进行变式,小敏编了如下一题:变式 等腰三角形ABC 中,80A ∠=,求B ∠的度数.(1)请你解答以上的变式题.(2)解(1)后,小敏发现,A ∠的度数不同,得到B ∠的度数的个数也可能不同.如果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设A x ∠=,当B ∠有三个不同的度数时,请你探索x 的取值范围.23.小敏思考解决如下问题:原题:如图1,点P ,Q 分别在菱形ABCD 的边BC ,CD 上,PAQ B ∠=∠,求证:AP AQ =.(1)小敏进行探索,若将点P ,Q 的位置特殊化:把PAQ ∠绕点A 旋转得到EAF ∠,使AE BC ⊥,点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如图2,此时她证明了AE AF =.请你证明.(2)受以上(1)的启发,在原题中,添加辅助线:如图3,作AE BC ⊥,AF CD ⊥,垂足分别为E ,F .请你继续完成原题的证明.(3)如果在原题中添加条件:4AB =,60B ∠=,如图1.请你编制一个计算题(不标注新的字母),并直接给出答案(根据编出的问题层次,给不同的得分).24.如图,公交车行驶在笔直的公路上,这条路上有A ,B ,C ,D 四个站点,每相邻两站之间的距离为5千米,从A 站开往D 站的车称为上行车,从D 站开往A 站的车称为下行车.第一班上行车、下行车分别从A 站、D 站同时发车,相向而行,且以后上行车、下行车每隔10分钟分别在A ,D 站同时发一班车,乘客只能到站点上、下车(上、下车的时间忽略不计),上行车、下行车的速度均为30千米/小时.(1)问第一班上行车到B 站、第一班下行车到C 站分别用时多少?(2)若第一班上行车行驶时间为t 小时,第一班上行车与第一班下行车之间的距离为s 千米,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3)一乘客前往A 站办事,他在B ,C 两站间的P 处(不含B ,C 站),刚好遇到上行车,BP x =千米,此时,接到通知,必须在35分钟内赶到,他可选择走到B 站或走到C 站乘下行车前往A 站.若乘客的步行速度是5千米/小时,求x 满足的条件.浙江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BDAC 6-10: ACBBD二、填空题11. (2)(2)x y x y +- 12. 20,15 13. 1514. 30或110 15. 12或4 16. 61065(0)56x y x +=<≤或12015(68)2x y x -=≤< 三、解答题17.解:(1)原式132=+=.(2)22x ±=,11x =,21x =.18.解:(1)3.40万辆.人民路路口的堵车次数平均数为120(次).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平均数为100(次).(2)不唯一,如:2010年~2013年,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加,对道路的影响加大,年堵车次数也增加;尽管2017年机动车拥有量比2016年增加,由于进行了交通综合治理,人民路路口堵车次数反而降低.19.解:(1)汽车行驶400千米,剩余油量30升,加满油时,油量为70升.(2)设(0)y kx b k =+≠,把点(0,70),(400,30)坐标分别代入得70b =,0.1k =-, ∴0.170y x =-+,当5y =时,650x =,即已行驶的路程为650千米.20.解:(1)∵1(4,0)P ,2(0,0)P ,4040-=>,∴绘制线段12P P ,124PP =.(2)∵1(0,0)P ,2(4,0)P ,3(6,6)P,000-=,∴绘制抛物线,设(4)y ax x =-,把点(6,6)坐标代入得12a =, ∴1(4)2y x x =-,即2122y x x =-. 21.解:(1)∵AC DE =,AE CD =,∴四边形ACDE 是平行四边形,∴//CA DE ,∴85DFB CAB ∠=∠=.(2)如图,过点C 作CG AB ⊥于点G ,∵60CAB ∠=,∴20cos6010AG ==,20sin 6010CG ==∵40BD =,10CD =,∴30BC =,在Rt BCG ∆中,BG =,∴1034.5AB AG BG cm =+=+≈.22.解:(1)当A ∠为顶角,则50B ∠=,当A ∠为底角,若B ∠为顶角,则20B ∠=,若B ∠为底角,则80B ∠=, ∴50B ∠=或20或80.(2)分两种情况:①当90180x ≤<时,A ∠只能为顶角,∴B ∠的度数只有一个.②当090x <<时,若A ∠为顶角,则1802x B -⎛⎫∠= ⎪⎝⎭, 若A ∠为底角,则B x ∠=或(1802)B x ∠=-, 当18018022x x -≠-且1802x x -≠且1802x x -≠,即60x ≠时, B ∠有三个不同的度数.综上①②,当090x <<且60x ≠,B ∠有三个不同的度数.23.解:(1)如图1,在菱形ABCD 中,180B C ∠+∠=,B D ∠=∠,AB AD =,∵EAF B ∠=∠,∴180C EAF ∠+∠=,∴180AEC AFC ∠+∠=,∵AE BC ⊥,∴90AEB AEC ∠=∠=,∴90AFC ∠=,90AFD ∠=,∴AEB AFD ∆≅∆,∴AE AF =.(2)如图2,由(1),∵PAQ EAF B ∠=∠=∠,∴EAP EAF PAF ∠=∠-∠PAQ PAF FAQ =∠-∠=∠,∵AE BC ⊥,AF CD ⊥,∴90AEP AFQ ∠=∠=,∵AE AF =,∴AEP AFQ ∆≅∆,∴AP AQ =.(3)不唯一,举例如下:层次1:①求D ∠的度数.答案:60D ∠=.②分别求BAD ∠,BCD ∠的度数.答案:120BAD BCD ∠=∠=.③求菱形ABCD 的周长.答案:16.④分别求BC ,CD ,AD 的长.答案:4,4,4.层次2:①求PC CQ +的值.答案:4.②求BP QD +的值.答案:4.③求APC AQC ∠+∠的值.答案:180.层次3:①求四边形APCQ 的面积.答案:②求ABP ∆与AQD ∆的面积和.答案:③求四边形APCQ 周长的最小值.答案:4+④求PQ 中点运动的路径长.答案:24.解:(1)第一班上行车到B 站用时51306=小时. 第一班下行车到C 站用时51306=小时.(2)当104t ≤≤时,1560s t =-. 当1142t <≤时,6015s t =-. (3)由(2)知同时出发的一对上、下行车的位置关于BC 中点对称,设乘客到达A 站总时间为t 分钟,当 2.5x =时,往B 站用时30分钟,还需再等下行车5分钟,3051045t =++=,不合题意.当 2.5x <时,只能往B 站坐下行车,他离B 站x 千米,则离他右边最近的下行车离C 站也是x 千米,这辆下行车离B 站(5)x -千米. 如果能乘上右侧第一辆下行车,5530x x -≤,57x ≤,∴507x <≤, 418207t ≤<, ∴507x <≤符合题意. 如果乘不上右侧第一辆下行车,只能乘右侧第二辆下行车,57x >, 10530x x -≤,107x ≤, ∴51077x <≤,14272877t ≤<, ∴51077x <≤符合题意. 如果乘不上右侧第二辆下行车,只能乘右侧第三辆下行车,107x >, 15530x x -≤,157x ≤, ∴101577x <≤,51353777t ≤<,不合题意. ∴综上,得1007x <≤. 当 2.5x >时,乘客需往C 站乘坐下行车,离他左边最近的下行车离B 站是(5)x -千米,离他右边最近的下行车离C 站也是(5)x -千米, 如果乘上右侧第一辆下行车,55530x x --≤, ∴5x ≥,不合题意.如果乘不上右侧第一辆下行车,只能乘右侧第二辆下行车,5x <, 510530x x --≤,4x ≥,∴45x ≤<,3032t <≤, ∴45x ≤<符合题意.如果乘不上右侧第二辆下行车,只能乘右侧第三辆下行车,4x <, 515530x x --≤,34x ≤<,4244t <≤, ∴34x ≤<不合题意.∴综上,得45x ≤<. 综上所述,1007x <≤或45x ≤<.。
绍兴市2000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自然科学试题班级姓名卷Ⅰ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物质没有一定熔点的是()A、海波B、食盐C、松香D、铜2、下列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A、电动机B、电烙铁C、发电机D、电灯3、某人站在一平面镜前2米,则他在镜中的像里他的距离是()A、6米B、4米C、2米D、1米4、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单位B、肾小球C、肾小体D、肾小管5、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一组单质是()A、 H2 O2B、 H2 CC、 CO2 O2D、 CO H26、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A、380伏B、220伏C、110伏D、36伏以下7、下列化学反应与反应类型不相符合的一组是()A、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MnO2B、2KClO3=====2KCl+3O2↑分解反应△△C、CO2+C====2CO 化合反应△D、3CO+Fe2O3======2Fe+3CO2置换反应8、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大型载重车安装很多轮子B、汽车、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C、打木桩时,把木头入土一端削尖D、滑雪时,脚下加上滑雪板9、在原子结构中,不一定含有的微粒是()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核10、如图,在流动的河水中有甲、乙两只小船一起运动,站在甲船上的人用竹竿撑住乙船,使两船逐渐离开。
如果说人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A、甲船B、乙船C、河岸D、河水11、如图,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是1.5安和2安。
则当开关S1闭合,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A、1.5安 1.5安B、1.5安 2安C、2安 2安D、1.5安 0安12、如图是一把家庭中经常使用的普通剪刀的示意图,它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作为()A、省力杠杆B、等臂杠杆C、费力杠杆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4、在①线圈匝数②电流大小③电流方向④磁场方向四个因素中,影响直流电动机转动方向的因素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15、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指()A、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B、一个卵细胞与两个精子融合C、两个精子与两个卵细胞融合D、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16、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发生在()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7、下列关于铁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纯铁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B、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氢气C、高温下,铁能置换出水蒸气中的氢D、铁能把硫酸锌溶液中的锌置换出来18、下列状态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热量放出的是()A、熔化B、液化C、沸腾D、汽化19、下列各类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A、单质B、酸C、碱D、盐20、下列属于降水的是()A、雨B、雪C、冰雹D、以上都是21、重100牛的小车在10牛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方向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10米,则拉力的功率是()A、0B、20瓦C、50瓦D、100瓦22、下列过程不会引起环境污染的是()A、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B、农田中长期使用氮肥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煤和石油产品的燃烧23、98克10%的稀硫酸与98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则溶液呈()A、紫色B、蓝色C、红色D、不能确定24、如图(a)中电阻R=10欧,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示数如图(b)所示,那么电流表的示数应为()A、0.18安B、0.14安C、0.54安D、0.70安25、如图,电源电压为12伏不变,定值电阻R1=7欧,滑动变阻器R0最大阻值为5欧。
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由5伏增大到12伏B、由7伏增大到12伏C、由0伏增大到5伏D、由0伏增大到12伏26、如图,电阻丝阻值R1=2R2。
当开关S闭合后,相同时间内R1和R2上产生的热量之比是()A、1:4B、1:2C、2:1D、4:127、经过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的变化情况是()A、氧增加,二氧化碳减少,动脉血变为静脉血B、氧增加,二氧化碳减少,静脉血变为动脉血C、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加,静脉血变为动脉血28、La(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还强的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3价,它的氧化物La2O3及其对应的碱La(OH)3均难溶于水,而镧盐LaCl3和La(NO3)3都易溶于水。
则利用下列各组物质难以直接反应制得LaCl3的一组是()A、La(NO3)3和BaCl2B、La(OH)3和HClC、La2O3和HClD、La和HCl29、人体内吞噬细胞具有的杀菌作用,从免疫角度分析,它属于()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C、人工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30、一只盛有一定质量硫酸铜溶液的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底部对桌面的压强为p1。
将一块铁片浸入溶液中反应一会儿取出,此时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忽略不计)。
则p1和p2的关系是()A、p1<p2B、p1=p2C、p1>p2D、因铁片质量未知,无法确定31、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镜对光B、观察物象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C、欲将物象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32、向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物M和滤液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白色沉淀物M中滴加稀HNO3,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B、向白色沉淀物M中滴加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并放出气体C、向白色沉淀物M中滴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D、向滤液N中滴加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33、t℃时的硝酸钾溶液200克,将其分成等质量的两份。
向其中一份中加入22克硝酸钾晶体,充分溶解后,残留晶体10克;另一份加热蒸发15克水后,再降温到t℃,溶液刚好成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那么在t℃时,将20克硝酸钾晶体加入到4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A、硝酸钾晶体全部溶解,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B、硝酸钾晶体全部溶解,溶液是t℃时的不饱和溶液C、硝酸钾晶体不能全部溶解,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D、硝酸钾晶体不能全部溶解,溶液是t℃时的不饱和溶液34、小明坐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车厢里,看到车厢地板上的箱子在车子紧急刹车时向前滑了一段距离后停下。
当时他产生了四种想法,你认为符合自然科学规律的是()A、箱子有惯性,且惯性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所以箱子会向前运动B、箱子受到向前的摩擦力而运动C、箱子有惯性要向前运动,同时受到的向后的摩擦力改变了箱子的运动,箱子才停下来D、箱子运动时有惯性,当车子刹车时,箱子惯性消失,所以箱子停下来了35、如下图,右端挂重为150牛的物体,左端挂重为200牛的物体并与地面接触,处于静止状态。
则弹簧秤受到的合力是()A、0B、50牛C、150牛D、350牛卷Ⅱ二、简答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4分)36、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相隔不远相对放置,当敲响右边音叉后,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
如把此装置放入一密闭的钟罩内并抽尽罩内空气,再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振动(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
37、如图,检验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将手移开,气泡不再冒出,过一会儿,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38、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填符号表示)。
氧气不能被无限压缩的原因是。
39、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千米/秒,那么从太阳发出的光传播到地球需秒。
(已知太阳距地球1.5×118千米)40、下图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请仔细阅读图示说明,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果显示试管中的浆糊变蓝色(填“A”或“B”);(2)另一支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的原因是。
41、明末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炼锌的一种方法,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和木炭混合加热。
加热是炉甘石分解生成氧化锌,氧化锌和碳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试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①;②。
42、自然界中植物相邻两片叶总是不重叠的。
这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光合作用这种营养方式的一种 。
43、选择适当的试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取同一物质(物质自定)。
要求: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所用试剂不能重复使用。
方法一: ;方法二: 。
三、简答题(本题共15小题,其中57小题2分,其余每空2分,共46分)44、目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人口与环境问题上。
为控制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恶化,我国把 和 确定为基本国策。
45、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请用力的图示在方框内作出质量为0.5千克的小球受到的重力。
46、如图表示陆地上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图中a 、b 分别表示空气中的两种物质。
问:(1)图中的箭头“→”表示生物在白天主要吸收和排出物质a 和b 的情况。
则物质a 是 ;(2)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
47、某同学学了大气压强的有关知识,想用托里拆利实验来探索大气压与高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怕当地严重污染的空气中某些物质跟水银反应而影响实验结果,做了一个盖子把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的水银槽口密封起来,如图。
你认为他这样改装后对测量有什么影响? (填“更加准确”或“无法测量”) 48、10℃质量是1千克的煤油,吸收8400焦热量后温度升高 ℃。
[已知C 煤油=2.1×103焦/(千克.℃)]49、工业用盐酸因为含有铁的化合物等杂质而常呈黄色。
经分析某工业盐酸中含有H +、Cl -、Fe 3+和三种离子,且其中H +和Cl -的个数比为94:95,则Fe 3+和Cl -的个数比为 。
50、据报道,今年3月份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
引起沙尘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北方一些地区,长期以来毁林开荒,乱采滥伐,草原过度放牧,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土地沙化不断扩大。
(1)这个严重的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持 ,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2)要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当务之急是大力植树种草,尽快退耕还草,增加该地区生物种类和数量,以提高生态系统的 能力。
51、为测定硫酸镁晶体(MgSO 4.xH 2O )中的结晶水的含量。
经实验测得以下数据,依据表中数据,分析计算可得硫酸镁晶体(MgSO 4.xH 2O )中x 值为 。
52、如图是一凸透镜,把烛焰放在图中位置(填“a”或“b”)能成实像,该像离透镜的距离是(填“大于2f”、“大于f小于2f”或“小于f”)53、如图是某同学测定一种液体密度的实验过程示意图:(1)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该液体;(2)用托盘天平测烧杯的质量;(3)用托盘天平测量筒内液体全部倒入烧杯后的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