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7版中考历史基础知识夯实模块三中国现代史第五主题中国科技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课后提升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13
2017安徽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解析推荐文章2017安徽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热度: 2017安徽中考历史练习试题及答案热度:2017安徽省中考历史练习试题及答案热度:2017年安徽中考历史练习试题及答案热度: 2017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评析热度:很多考生都想要提高自己的中考历史成绩,对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多加练习会让考生得到一定帮助,以下是小编为你提供的2017安徽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解析,希望能帮到大家!2017安徽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中英《南京条约》的各项内容中,能说明我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A.赔款2100 万银元B.割香港岛C.开放五处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2.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作出的重大贡献是A.虎门销烟B.收复x疆C.领导义和团运动D.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3.如果请你担任历史记录片《1902年的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A.各国使馆林立B.某国使馆在举行舞会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D.驻扎外国军队4.在清末中状元后毅然辞官回家,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的是A.张謇B.荣宗敬C.荣德生D.孙中山5.维新变法期间创办的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是A.京师大学堂B.经世学堂C.时务学堂D.京师同文馆6.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辛亥革命A.建立了中华民国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D.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7.右图中所示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该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北伐战争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8.“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9.“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的这所“军官学校”的创办者是A.袁世凯B.孙中山C.李大钊D.周恩来10.每当翻阅日历时,都能看到8月1日那页上写有“建军节”。
中国古代史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教案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3、“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知识结构统王朝的措施评价汉武帝知识结构1.背景:西汉时,张骞(人名)两次通西域(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第三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考点一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开元盛世唐与吐第四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C.运用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考点三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西藏:(1)顺治、康熙时期,中央分别对达赖、班禅进行册封。
(2)雍正时期,于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乾隆时期,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布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督。
2.新疆: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注:在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新疆地区)3.民族政策特点:恩威并重。
在坚决镇压分裂叛乱活动的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实行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还通过会盟、联姻方式加强联系。
其中最著名的是承德避暑山庄。
附:清朝主要皇帝及其相关史实考点四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⑴明中后期戚继光抗倭:明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倭患难与共严重,戚继光受命组建“戚家军”抗倭。
1561年取得台州九战大捷,荡平了浙江倭寇,后又进入福建、广东抗倭,1565年基本肃清倭患。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⑵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统一。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肩关不忍离。
2017年安徽中考历史考试纲要2017年中考历史考纲变化增加:1.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识记)2.老子(识记)3.唐诗、宋词与明清小说(识记)4.长征精神(理解)5.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的出现(识记)6.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识记)7.三大改造(识记),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理解)8.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识记)9.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识记)删除:1.北京人的文化遗存,半坡、河姆渡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识记)2.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识记)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识记)4.宋代的社会生活(识记)5.元代民族关系的发展(理解)6.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识记)7.京师大学堂(识记)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识记)9.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识记)10.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识记)1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识记)12.学习主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13.“安徽历史”学习板块《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相对于《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考试性质与目标无明显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删除了对安徽历史的考查,中国古代史的占比由15%增至20%其他部分不变。
例证性试题例证性试题题量由20道减少为15道,有10道例题被替换,其中新增考查角度1种(阶段特征)。
具体如下:例2 在某学校的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出示了中国古代几个历史阶段和概括历史阶段特征的词组。
下列词组,概括了宋元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B )A. 诸侯并立争霸B. 经济重心南移C. 统一国家建立D. 盛世潜伏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