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测试1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7
《听来的故事》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任丘 B.任务 C.任重道远 D.任劳任怨答案:A解析:分析:A项“任”读rén,其他都读rèn。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B.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上海世博会上,参观的人们,在沙特馆前排起了长龙,但一批人进去后约五分钟,后一批人才被允许接踵而至。
D.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答案:B解析:分析:A项,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B项,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比喻非常渺小。
C项,接踵而至: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
D项,置之度外: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使用情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他的那个寂静的世界里。
他像一头牛、一块石头、一弯清澈明净的溪水坦荡地流着……B.江西的瓷器是全国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
C.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D.作者着力刻画了两位主要人物,这两位主要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作者对这两类不同女性的深刻理解和深切同情。
答案:D解析:分析:A项中“一头牛、一块石头、一弯清澈明净的溪水”形成并列关系,与后面“坦荡地流着”不相符;B项去掉修饰词,句子是主干是“江西的瓷器是省份之一”,很显然主谓不当;C项应该是“对……来说”;因此答案是D。
故答案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修改。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颓.唐(tū)腻.歪(nì)荣膺.(yīng)如坐针毡.(zhān)B.阔绰.(chuò) 蓦.地(mò) 恐吓.(xià) 不知好歹.(dǎi)C.盘桓.(huán) 绮.丽(qǐ) 堕.落(zhuì) 涓.涓细流(juān)D.荤.菜(hūn) 附和.(hè) 掂.量(diān) 战战兢.兢(jīng)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B.红树林深处,简直就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
C.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更优秀。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的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民生问题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随时留心对此的新闻报道。
C.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我们要善于选择②所以,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③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老师④书还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⑤“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有收获A.⑤③④①②B.④③①②⑤C.③②⑤①④D.⑤④①③②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的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怄气旁骛喑哑自知之明B. 箫索弥留睿智断章取意C. 凭吊发窘亵犊红妆素裹D. 恣雎嬉闹煞白一代天娇【答案】A【解析】B项“箫索”应写作“萧索” “断章取意”应写作“断章取义”C项“亵犊”应写作“亵渎” “红妆素裹”应写作“红装素裹”D项“恣雎”应写作“恣睢” “一代天娇”应写作“一代天骄”故选A2.下列关于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B. 《金色花》中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C. 《再塑生命》的作者是法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她是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D.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它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答案】C【解析】C项海伦·凯勒是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3.在下面文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①_______________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②_______________地心中一颤③_______________叫一声A. ①涓涓②暮③残B. ①涓涓②蓦③惨C. ①绢绢②蓦③惨D. ①涓涓②暮③残【答案】B【解析】“①细流”应写作“涓涓细流” “②地”应写作“蓦地” “③叫”应写作“惨叫”故选B4.下列划线字注音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晌(shǎng)午倒(dǎo)气咯(gē)吧B. 唿(hū)哨名讳(wéi)荣膺(yīng)C. 腻(nì)歪周檎(qín)捎(shào)马子D. 傀儡(léi)隐匿(nì)腌(ā)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A项中“咯吧”的“咯”应读ka ;B项中“名讳”的“讳”应读hui ;D项中"傀儡”的“儡”应读lei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中“说”“铭”“序”分别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叙事兼议论“铭”一般是用韵的“序”是临别赠言B.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在《威尼斯商人》这部剧作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的典型形象——夏洛克C.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的《醉翁亭记》表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D. 《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的悲惨遭遇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也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答案】C【解析】C项《醉翁亭记》改为《岳阳楼记》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B. “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C. 更定是打鼓报告初更开始晚上八时左右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四更D. “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妇女姿态美好这里指嫦娥【答案】A【解析】B项“射者中弈者胜” 其中的“射”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六艺”中的“射”指射箭C项“一夜分四更”错误一夜分五更D项“这里指嫦娥”错误“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月亮故选A7.下列句子中画线字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仿佛再有锱铢(zī zhū)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B. 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熏陶(xūn tāo)得一身书香识文断字C. 祖国啊!我是你簇(cù)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zhēng tuō)D. 我是干瘪(gān biē)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答案】A【解析】B项“熏陶”应读作“xūn táo”C项“挣脱”应读作“zhèng tuō”D项“干瘪”应读作“gān biě”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8.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①延席呼哨许愿呐喊助威 ________②.嘬嘴巴蕉老茧勾魂索命 ________【答案】延改为筵, 巴改为芭【解析】此题考查对汉字的书写能力要结合词义字义来理解,如“芭蕉”是植物因此用芭”9.今天的课堂作业有一道语序排列题吉米被难住了请你帮他把语序排列好将序号写在横线上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②玄妙灵动的狐女、变幻莫测的山市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③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④汉水河畔的徘徊、星空下的辗转反侧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的抑扬顿挫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答案】④①③②【解析】文段写了汉字在传播中华文化中的作用是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的第④句化用了《诗经》中的诗句介绍汉字的作用《诗经》出现在春秋时期时间最早所以应该先排第①句是化用陶渊明的诗句介绍汉字的作用陶渊明是东晋时期应该排在第④句后面第③句是引用杜甫的诗句介绍汉字的作用杜甫是唐代的诗人所以应该排在第①句后面第②句是引用蒲松龄的作品名介绍汉字的作用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应该排在最后所以按照时间顺序应该这样排列④①③②10.给下列文段中画线的字注音本来孔夫子门前早已冷落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他这一作揖()一烧香只吓得麻雀满天飞叫野兔望影而逃【答案】tān, yuán, hāo, qī, yī【解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坍塌”不读“dān”,“栖”不读“xī”。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古典之美(27分)[一]1.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无穷的魅力。
请将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0分)主题归纳诗文名句古代诗文万卷,字里行间多有“家国”二字(1)“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苏轼希望重新受到朝廷重用,为国戍边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深藏了辛弃疾渴望挥师北伐、统一南北的雄心壮志。
诗文中有至真至诚的情谊(2)“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饱含了刘禹锡对友人的感谢之意;《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借神话传说与情人互通情意,以慰相思之苦;“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饱含了苏东坡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诗文中有坚定的理想信念(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表达了李白终将实现抱负的乐观和自信;《鱼我所欲也》中提到贤者在面对生与义的抉择时,能够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选用其中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入名句点评的空缺处。
(2分)名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秋瑾《满江红》)点评: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竞雄”精神。
[二]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九年级(1)班笃行组的同学带领大家一起研习古文。
请阅读下面选文并完成3—7题。
【任务一 悟坚韧品格】【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检测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 120分钟)题号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哺.育(b ǔ) 祈.祷(q ǐ) 哽.住(g ěng) 山涧.(ji àn ) B .怪诞.(d àn ) 机杼.(sh ū) 可.汗(k ě) 诧.异(ch à) C .云鬓.(b ìn ) 浊.流(zhu ó)气魄.(p ò) 惩.罚(ch ěng) D .肃.静(s ù) 污秽.(hu ì) 亘.古(g èn ) 胡骑.(j ì)2.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黄河颂》是以诗的形式写的“黄河颂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则是以散文形式写的“民族精神颂歌”。
B .德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
C .“土地的誓言”这一标题应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D .《木兰诗》对从军缘由、恋别、辞官、还乡写得详细,而对军旅生活则写得很简略。
3.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 .优美而动人的旋律,像涓涓细流,从她那灵巧的手中轻轻地流泻而出,飘荡在幽静的宅院里。
B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C .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D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①尽管许多流行读物 装扮成经典,但它们最终会被时间的水流冲走,甚至不留下任何痕迹。
②事故的教训需要汲取,引发事故的原因需要 。
③ 行动不会结出快乐的果实,但是没有行动,所有果实 无法收获。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九年级的学生在学完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时候,进行一些测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店铺为大家力荐了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积累1.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知识改变世界阅读丰富人生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阔绰(chuò) 拭去(shì) 颓唐(tuǐ)B.腌臜(yānzā)捯气(dáo) 荣膺(yīng)C.醋栗(lì) 坎肩(kǎn) 魁梧(kuí)D.窒息(zhì) 巉岩(cán) 骸骨(hái)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孱水青筋门槛B.一气呵成踉踉跄跄如坐针毡C.逮住胚子伶利D.海市蜃楼断璧残垣吹毛求疵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君子固穷(君子能够安于穷困) 间或(偶然,有时候)B.荣膺(光荣地获得) 斯文(文雅) 腻歪(厌恶,厌烦)C.无精打采(不高兴,不振作) 异想天开(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惦记(心里老想着)D.蜿蜒(弯弯曲曲地延伸) 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纯粹(纯洁的,精华的部分)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B.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歇斯底里。
C.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
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6.下列搭配中错误的一组是 ( )A.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呐喊》——《孔乙己》B.刘绍棠——中国现代作家——《蒲柳人家》C.契诃夫——俄国作家——《契诃夫小说选》——《变色龙》D.杰克·伦敦——美国小说家——《热爱生命》7.如果我们稍微留意,便可发现,语言在悄然演变。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一、根底知识及其运用(40分)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3分)A、青荇.〔〕漫溯.〔〕逊色哽咽B、妖娆.〔〕浮藻沉淀斑斓.〔〕C、荡漾窗棂.〔〕骤.然〔〕伫.立D、莽莽笙.萧〔〕瞬.息〔〕忧郁2.说说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6分)〔1〕马蹄声碎.,喇叭声咽.〔2〕大河上下,顿.失滔滔〔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3.说说你对以下诗句子的理解(4分)〔1〕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2〕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胸膛。
4.新诗经典句子赏读〔12分〕〔1〕捡来的钥匙/打不开自己的门〔韩辉升 ?百叶集? 〕此诗句告诉我们:〔2〕如果你是湖水/我乐意是堤岸环绕/如果,你是山岭,我乐意是装点你姿容的青草。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汪国真?我不期望回报?此诗句意在告诉我们:〔3〕天秤上/国土的一粒细沙/比头颅更重要〔韩作荣?塞上曲?〕此诗句意在告诉我们:〔4〕哪儿有这样一种忠诚/能超过岸对海的痴情———/以同一的姿势抱着海湾/默数那无穷重复的涛声〔美国弗洛斯特 ?忠诚? 〕此诗句意在告诉我们:〔5〕没有什么能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路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林冷 ?不系之舟? 〕此诗句意在告诉我们:〔6〕在山石组成的路上/浮起一片小花/它们用金黄的微笑/来回报石头的冷遇/它们相信/最后,石头也会发芽/也会粗糙地微笑/在阳光与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顾城?小花的信念?〕此诗句意在告诉我们:5.“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挚爱之情,请你也采用类似的写法,写几句诗,表达你对即将离开的母校的深情。
(3分)6.“我爱水,愿以水裁衣,以云织锦,做一条弯弯的川流,在斜晖脉脉时,送千帆天际;愿以山切割,以石磋磨,做一涧高上下低的急流,在猿啼虎啸中,将一叶轻舟,载过万重山。
〞其中画线句子分别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间.或(jiān)哄.笑(hōnɡ)坎.肩(kǎn)一气呵.成(hē)B.顷.刻(qǐnɡ)盘桓.(hénɡ)捯.气(dáo)两肋.插刀(lèi)C.温驯.(xùn)戏谑.(xuè)掂.量(diān)莺啼燕啭.(zhuàn)D.筵.席(yán)勒.令(lè)脑髓.(suí)呱呱.坠地(ɡ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书籍乱蓬蓬不屑置辨无精打采B.惦记瞟一眼锱铢之力涓涓细流C.发泻捎马子如坐针毡望眼欲穿D.驾驭赫留金断壁残恒芒刺在背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粉丝们对这场演出如痴如醉,歌手的表演堪称天衣无缝....。
B.企业家们将要开发新项目,附近的村民对此望眼欲穿....。
C.小明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这个称号当之无愧....。
D.小明在市里取得了作文大赛一等奖,他重蹈覆辙....,又在省里面得了大奖。
4. 下列关于文体、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其中故事情节是中心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B.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
C.《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我的叔叔于勒》《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等。
D.《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
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但总以为读一本好书,是面对着一处好风景,感受其间流露出来的或粗犷豪放或纤巧秀弱,或深远空灵或雄伟磅礴的风韵。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学校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典精炼 郑 第5课 孔乙己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附和.( ) 砚.台( ) 羼.水( ) 涨.红( ) 绽.出( ) 哄.笑( ) 间或.( ) 着.了慌( ) 打折.腿( ) 不屑置辩( ) 2.根据所给拼音写出汉字。
阔chuò ( ) shì( )擦 wǎn( )惜 hūn( )菜 门kǎn ( ) 咸hēng( )酒店 3.解释下面词语。
(1)不屑置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颓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之乎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君子固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营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附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词填空。
(1)只有穿长衫的,才_________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走、踱、跨、迈)。
(2)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_________出九文大钱(排、摸、掏、拿)。
(3)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_________住(盖、捂、罩、笼)。
(4)如是几次,_________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叫、请)。
精心整理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9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
(3分)2.A B C D3.然而那幽暗的峡谷,却依然如故。
、、、。
樵夫听得见泉水在谷底的石洞里激起的滴答回声,猎人追踪狼嗷虎啸。
A 静悄悄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B 光秃秃阴森森黑黝黝静悄悄C阴森森光秃秃黑黝黝静悄悄D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4.修改下列病句(4分)(1)必须造就千百万有社会主义觉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技术队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256.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答题。
(4分)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日前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01年北京申办第29节奥运会主办权时,向世界承诺的7项绿化指标已基本完成。
据介绍,按照“办绿色奥运,建生态城市”的要求,北京市在城市中心区建设块块森林绿地,在郊区建设道道绿色生态屏障,使北京市呈现了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优美景观。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切。
一泻千里。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睛,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一、积累运用。
(16分)1.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学习洪战辉,重.(zhònɡ)点是学习他面对重重.(chónɡchónɡ)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B 他这个人经常丢三落.(là)四,每天总是一副失魂落.(luò)魄的样子C 小明最大的爱好.(hào)就是读书,而且读的都是老师推荐的好.(hǎo)书D 当地老百姓自发地给.(jǐ)参加野营拉练的解放军官兵送给.(ɡěi)养2. 默写古诗文。
(4分)①,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送友人》)②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年年只相似。
(《春江花月夜》)③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商山早行》)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愤》)3. 请对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一名句作简要赏析。
(3分)答: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 经过长时间的调研、起草、修改和讨论,“十一五”规划纲要被终于批准实施了。
B 2006年一季度我国GDP为43313亿元,同比增长10.2%,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
C 这本刊物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 无论课内、课外,我们都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5. 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2分)今年农历正月廿九即3月9日,福州市民将迎来首届“孝顺节”,这是福州人独有的节日。
正月廿九是福州的传统民俗节日——“拗九节”,又称“孝顺节”、“送穷节”,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祖,出嫁的女儿还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本次活动由福州市文明办、共青团福州市委等单位主办。
首届“孝顺节”活动包括:为老劳模、孤寡老人送拗九粥;资助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向市民推出拗九粥、拗九宴;老年人闽剧专场演出等。
答:6. 2006年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日。
世界各地举行了空前的“2006全球联合祭孔”的活动。
我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一定感受到这位圣人不朽的思想和伟大的人格。
请根据你的了解,完成下列各题。
(3分)(1)写出与孔子相关的一个故事或与孔子言行论著链接的一个成语:(1分)(2)下面是纪念孔子诞辰活动的一副对联,请为它对出下联。
(2分)上联:先师功德垂青史下联:二、阅读理解。
(4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11分)心中有景①南山下有一座庙,庙里有一株古榕树。
②一天清晨,小和尚起来打扫庭院,见古榕树下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望树兴叹。
③忧至极处,便丢下扫把奔至师父的堂前,叩门求见。
④师父闻声开门,见徒弟愁容满面,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询问:“徒儿,大清早为何事如此忧愁?”⑤小和尚满腹疑惑地说:“师父,你日夜劝导我们要勤于修身悟道,可是,即使我学得再好,人难免有死亡的一天。
到那时候,所谓的我,所谓的道,不正如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枯枝一样,被一堆黄土所掩埋吗?”⑥老和尚听后,指着古榕树对小和尚说:“徒儿,不必为此忧虑。
其实,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
”⑦“我怎么没看见呢?”⑧“那是因为你心中无景,所以看不见花开。
”⑨面对落叶凋零而去憧憬含苞待放,这需要一颗不朽的春心,一颗乐观的心。
⑩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幸,在你不备的时候打击你,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为了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而整日忧心忡忡,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不仅可以化解烦恼与不幸,而且每天都会有一种愉快的心情让自己的生命鲜活起来。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7. 小和尚见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愁容满面”,他为什么“忧愁”?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2分)8. 老和尚为什么没有小和尚的“忧愁”?他是怎样面对生活、对待人生的?(3分)9. “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
”老和尚这番含有哲理的话,不由得使我们想起近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赞美“落花精神”的两句诗:“,”(1分)10. 结合全文,仔细体会画线句子的意思,说说“鲜活”一词的具体含义。
(2分)11. 读了此文,你认为“心中有景”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对你有何启迪?(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12分)假如没有灰尘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
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毫米之间。
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的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
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
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
这些颗粒和其他的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飘浮。
它们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反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
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有趣的是,尘粒还有个“怪脾气”,容易反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由于下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才是蔚蓝色的。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
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
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地飘浮。
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
更严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云雾,也不可能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上蒸发到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来。
假如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
此外,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有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即使是一些被人们看成是“废物”的东西,往往也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
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12. “有趣的是,尘粒还有个‘怪脾气’”一句中的“还”是承接上文中的哪一句话?(2分)13. 文章在说明灰尘的作用时,主要从灰尘的特点上加以说明。
试根据文章的内容,说说灰尘具有哪些方面的特性?(2分)14. 下列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①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②它们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反射光线。
15. 认真阅读全文,说说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3分)16. 文章的结尾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请你依据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举出一例,说说它的两面性。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9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人和他的女朋友逛街,看到红灯便闯了过去。
女朋友说,你连红灯都敢闯,什么违法的事不敢做,就跟他分手了。
他又结识了一个女友,逛街时,看见了红灯,便老老实实地等,女友不高兴了,说你连红灯都不敢闯,还能干什么事?这虽是一则笑话,却道出了一个事实,就是一些人对法律、规则的漠视。
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规则意识缺失的现象随处可见。
小到闯红灯、轧黄线、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大到随意违约、坑蒙拐骗、行贿受贿。
对这些现象,有的人似乎已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甚至还把这种违规违法的行为归纳为另一种规则,叫做“潜规则”。
在一些人眼里,按“潜规则”办事,似乎是一种机智,一种“能力”。
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
还有一句话叫“与政策赛跑”。
个人行为遇到规则“黄线”的时候,有的人常常不是规范自己的行为,而是习惯去找关系“通融”,用金钱“摆平”,借权利“放行”。
而一个执掌规则的人,如果学会网开一面、下不为例、特事特办、法外施恩,才被认为“会处事”、“会做人”。
而真正讲原则、守规矩的人,却被讥为死板、迂腐,没有开拓精神。
于是,在有些人心里,规则可以灵活掌握,法律富有弹性,秩序可以随意调整。
现在我国公民可以看到,不少国家对这个问题似乎看法也不尽相同,有些外国人很迂腐,公共场所只有三个人一起也要排队。
有人说,这恰恰说明了人家公德意识强,法制观念强。
我所生活的城市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只有三个人购物、买票或乘车,也是一哄而上、你争我抢、拥挤在一起、谁也不让谁。
两个人一起也排队并不好笑,而没有规则意识、不讲先来后到才是可悲的。
某地为招商引资,开出了免税、免费、审批手续可“先上车后买票”等优惠政策,不曾想恰是这些优惠把人吓跑了。
因为人家认识到,不尊重法律和规则,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秩序,谁还敢在这里投资。
个人意志高于社会规则,个体行为凌驾于制度约束之上,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和规则是社会运行的基石,是社会有序运转,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基本元素。
法律意识不强和执法力度不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这都直接破坏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带给人们错误的信息,助长了人们不择手段实现个人目的的风气。
规则形同虚设,社会必定混乱无序。
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政府和每个公民的规则意识、法律意识。
愿我们每一位公民,尤其是执法者,都着力培养自己的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
须知,良好的法制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选自《人民日报·人民论坛》)17. 文章开头引述一则笑话,有何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2分)18.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9. 第三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试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3分)20. 下列两小题,难度不同,试选一题作答。
如两题目都答,则只评第①题。
(2分)①请任意写出一个我国古代社会执法如山,为民请命的典例。
②在一次法制教育报告会上,请你当主持人,你将如何设计一段开场白。
(60字左右)。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1—25题。
(12分)[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21. 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