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飞灰污染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种废弃物的产生量也随之不断增加。
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便是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处理问题。
垃圾焚烧飞灰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其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
本文将介绍垃圾焚烧飞灰的成分特点、处理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垃圾焚烧飞灰的成分特点垃圾焚烧飞灰是指在垃圾焚烧过程中,由于垃圾中的无机物质(volatile mineral matter)和焚烧废气回收设施去除不完全等原因,而产生的气态颗粒物在炉内冷却后形成的固态颗粒物。
其主要成分包括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钠等,同时还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和有机物等。
由于飞灰成分的复杂性,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十分严重。
二、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方法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方式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
常见的处理方式如下:1、重力沉降法重力沉降法是将飞灰放置于静止的条件下,利用其自身重力使得其产生自然沉淀,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场地。
2、电动沉淀法电动沉降法与重力沉降法类似,其通过电场力促使颗粒向底部聚集沉淀,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但由于其能源消耗较大,因此需要在使用时仔细考虑经济性的问题。
3、热解焙烧法热解焙烧法是利用高温对飞灰进行热分解,从而使有机物质热解分解掉并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气态物质。
该方法处理效果较好,但存在能源消耗较高、热分解需要高温等问题。
4、化学固化法化学固化法是在飞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泥或胶凝材料,然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固化。
其特点是可以达到永久固化的效果,但由于添加物会增加处理成本并导致处理后的产物无法再次利用,因此一般被应用于固险场方面。
三、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存在的问题随着滴滴回收的推广,垃圾分类的逐步深入推进,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问题也逐渐得到了解决。
但是,垃圾焚烧飞灰处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处理成本较高、处理技术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研究优化飞灰处理工艺,以降低治理成本、提高设施的效率,有效减少垃圾焚烧飞灰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垃圾焚烧飞灰排放标准
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应按危险废物管理”。
因此,飞灰必须单独收集,不得与生活垃圾、焚烧残渣等混合,也不得与其他危险废物混合。
目前,焚烧飞灰的处置主要是利用固定化技术或稳定化技术处理后,进入危险废物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或者进行安全填埋处置,就是将焚烧飞灰在现场进行简单的处理后,送入安全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处置,但是安全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行费用极高,使垃圾焚烧厂难以承受,因此该方法使用的将逐渐减少。
此外,焚烧飞灰的资源化技术也得到一些研究,如湿法化学处理技术、制备玻璃陶瓷产品用做建筑材料等,但是焚烧飞灰的资源化技术尚不成熟,因此应用很少。
目次前言 (I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体要求 (2)5收集、贮存、运输污染控制要求 (2)6处理和处置污染控制要求 (2)7环境和污染物监测要求 (4)8环境管理要求 (5)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和指导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环境管理,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和处置过程的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大学、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0年08月27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0年08月27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控制的总体要求,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和处置过程的污染控制技术要求,以及监测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和处置过程的污染控制,可作为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和处置有关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等的技术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760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GB/T30810水泥胶砂中可浸出重金属的测定方法GB34330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HJ77.3固体废物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55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662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1091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术导则HJ2025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物理化学特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多,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垃圾成为社会的焦点。
生活垃圾焚烧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但产生的飞灰却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不妥善处理,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因此,了解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应用场景显得至关重要。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焚烧过程,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渣。
飞灰的组成复杂,主要包括玻璃、金属、无机物和有机物等。
这些组成决定了飞灰的物理化学特性,如颗粒组成、水分含量、化学成分等。
在物理特性方面,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颗粒组成较为复杂,主要分为微小颗粒和大颗粒。
微小颗粒主要是不完全燃烧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而大颗粒则是燃烧后的残渣。
飞灰的水分含量较高,一般在10%-20%之间,这也为其处理和处置带来一定困难。
在化学特性方面,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氧化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无机物,以及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铬、铅、汞等。
这些化学成分中,有些具有毒性,如二噁英、重金属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目前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降解方法等。
物理方法主要是将飞灰进行固化处理,将其与水泥、石灰等材料混合,形成稳定的固化体,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化学方法包括酸碱中和、化学氧化还原等,通过化学反应降低飞灰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生物降解方法则是利用微生物将飞灰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应用场景较为广泛,主要作为工程填料和土壤改良剂等。
作为工程填料,飞灰可填充道路、场地等,起到固化土壤的作用。
飞灰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质量。
然而,在应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飞灰中的有害物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应用场景息息相关。
在了解飞灰的组成和性质后,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和应用方式,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
然而,目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处理成本高、技术不够成熟等。
垃圾焚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在现代社会,随着垃圾产生量的不断增加,垃圾焚烧作为一种垃圾处理方式被广泛应用。
然而,垃圾焚烧并非是一种完全“零污染”的处理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
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
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等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导致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
酸雨会对土壤、水体和建筑物等造成严重的侵蚀和损害。
氯化氢气体则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都有不利影响。
而且,焚烧产生的废气中还可能包含一些重金属,如汞、镉、铅等。
这些重金属会随着大气循环扩散到更广泛的区域,在土壤和水体中积累,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对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垃圾焚烧所产生的飞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飞灰中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和二噁英等有害物质。
二噁英是一种剧毒物质,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和致畸性。
如果飞灰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处置,很容易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并且,由于二噁英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和生物蓄积性,其危害可能会长期存在。
垃圾焚烧还会对周边的空气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在焚烧厂附近,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往往较高。
这些颗粒物不仅会影响能见度,还会被人体吸入,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对于那些本身就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这种影响更为严重。
此外,垃圾焚烧过程中释放的异味也会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从生态角度来看,垃圾焚烧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一些动植物可能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减少甚至灭绝。
同时,由于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和运营,可能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生态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
这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非常不利的。
垃圾焚烧还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虽然焚烧过程中可以产生一定的热能用于发电或供热,但与焚烧所带来的环境成本相比,这种能源回收的效益往往并不显著。
而且,为了保证焚烧的效果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焚烧厂需要配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这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
生活垃圾焚烧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它通过高温燃烧将垃圾转化为灰烬
和烟气。
然而,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
飞灰是指在焚烧过程中,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和其他杂质在高温下燃烧后,产生
的微小颗粒物。
这些飞灰在燃烧炉中被排出,很容易随着烟气飘散到空气中,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首先,飞灰对环境造成污染。
大量的飞灰会随着风力扩散到周围的土地和水源中,影响土壤和水质的健康。
同时,飞灰中可能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危害。
其次,飞灰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当人们长时间暴露在飞灰污染的环境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等健康问题。
特别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他们的免疫系统较弱,更容易受到飞灰的危害。
针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其对
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首先,应该加强对焚烧炉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气流能够有效控制飞灰的排放。
其次,可以采用先进的过滤技术,将烟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有效地捕捉和清除,减少飞灰的排放。
另外,也可以通过提高焚烧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效率,减少垃圾中有机物质的含量,从而减少飞灰的产生。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环境保护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
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飞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实现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
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方法垃圾焚烧是一种处理城市垃圾的常用方法,但是其产生的飞灰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飞灰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对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都有严重的污染。
因此,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飞灰处理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首先,传统的焚烧飞灰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填埋和堆放。
填埋是将飞灰埋在地下,以达到隔绝和固化的目的。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问题。
一方面,飞灰中的有害物质仍然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二次污染。
另一方面,填埋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不适用于城市等空间受限的地区。
堆放则是将飞灰暂时堆放在露天场地上,等待进一步处理。
这种方法虽然节约土地资源,但飞灰暴露在空气中容易造成扬尘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传统的焚烧飞灰处理方法并不理想。
其次,对于焚烧飞灰的处理,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进行处理。
物理处理是指通过筛分、磁选、重选等方法对飞灰进行分类和分离,以提取有用的物质。
化学处理则是利用化学药剂将飞灰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者加入固化剂将其固化。
生物技术则是利用微生物等生物体对飞灰进行降解和转化。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飞灰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
但是,这些方法的成本较高,操作复杂,技术难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再次,利用飞灰作为资源进行利用也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飞灰中富含矿物质、有机质等资源,可以被回收利用。
例如,可以将飞灰作为建筑材料中的掺合料,用于制造砖、砂浆等建筑材料。
此外,飞灰还可以用于土壤改良和植物栽培等领域,起到环境修复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作用。
这种方法既能够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又能够降低垃圾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
总结起来,针对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技术难度、环境影响等因素。
传统的填埋和堆放方法存在明显的缺点,不适合于现代城市垃圾处理的要求。
浅谈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飞灰及渣熔融技术应用
生活垃圾是大城市的常见问题,如何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通过焚烧垃圾产生热能,然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焚烧生活垃圾会产生大量的飞灰和渣熔融物,这些副产品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让我们来谈一谈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产生的飞灰。
飞灰是焚烧过程中固体物质的
残留物,主要由无机物组成,如灰尘、渣滓等。
飞灰具有一定的污染性,其中含有大量的
重金属元素和有害物质,如铅、汞、镉等。
如果不加以处理,飞灰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
污染。
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飞灰进行处理,如采用湿式除
尘设备对飞灰进行处理,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元素去除,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污染。
渣熔融是指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渣滓通过高温熔化转化为玻璃质物质。
渣熔融物是焚烧
生活垃圾中未完全燃烧的无机杂质,通常含有较高的可溶性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
渣熔融
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在渣熔融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
添加合适的添加剂,以提高渣熔融物的稳定性和化学惰性,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飞灰和渣熔融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
副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控制措施,可以降低飞灰和渣熔融物中的有
害物质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可以将飞灰和渣熔融物进行综合利用,如用于道路建设、水泥生产等,以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我国垃圾焚烧飞灰处理现状及技术路线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垃圾问题日益凸显,垃圾焚烧作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被广泛采用。
然而,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处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我国垃圾焚烧飞灰处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技术路线。
目前我国垃圾焚烧飞灰主要采取填埋或固化的方式进行处理。
填埋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将飞灰与其他垃圾一起填埋在垃圾填埋场中。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多种环境问题,飞灰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可能渗入地下水,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固化处理则是将飞灰与胶凝材料混合后,形成固体块状物体。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飞灰体积,防止有害物质的渗出,但却不能完全解决飞灰对环境的潜在威胁。
从技术路线的角度来看,我国垃圾焚烧飞灰处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飞灰中压滤后的含水率较高,使得固化处理成本增加。
其次,飞灰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潜在风险,对这些有害物质的处理还不够成熟。
再次,固化处理后的飞灰仍然有一定的可溶性和易溶出性,其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未来的技术路线应该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处理垃圾焚烧飞灰。
一方面,可以通过改进焚烧工艺,减少飞灰产生量。
例如,引入先进的焚烧技术,提高焚烧温度和物质的充分燃烧,减少残留物质的产生。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飞灰的资源化利用。
飞灰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和无机盐,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
例如,可以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提取重金属,将其用于冶金、建筑材料等领域。
此外,还可以探索将飞灰中的有机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物质能源、有机肥等。
另外,应加强对飞灰有害物质的处理及监测。
我国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严格控制飞灰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同时,提高监测技术的精度和灵敏度,及时发现和控制飞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
总的来说,我国垃圾焚烧飞灰处理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未来的技术路线应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处理飞灰,减少飞灰产生量,加强资源化利用,完善有害物质的处理及监测。
垃圾焚烧飞灰污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过程加剧,我国很多大中城市遭遇“垃圾围城”的困扰。
垃圾处理有3种方式:填埋、焚烧和堆肥,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采用以填埋为主,堆肥和焚烧为辅的措施,这将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随着地价的上升,城市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垃圾填埋变得不再经济和安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考虑垃圾焚烧处理。
“焚烧处理可以使城市垃圾的体积减少80—90%,而且其产生的废渣可作资源化利用。
”垃圾焚烧发电处理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减量化和无害化效率高,并可回收能源等优点,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垃圾热值高、土地资源有限的城市,将得到推广应用。
然而,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飞灰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二噁英,被称为双料污染物。
研究发现,飞灰中重金属含量约占1%-9%,各种重金属的浸出水平达到危险废物的鉴别标准,可能对环境产生严重毒害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将飞灰列为危险废物,在填埋前必须进行处理、处置。
我国环保总局2001年颁布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把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定为危险废物,规定:“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必须单独收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在生产地必须进行必要的固化和稳定化处理之后方可运输”“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须进行安全填埋处置”。
因此,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或资源化利用前,对重金属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飞灰的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和二噁英,但是飞灰的高氯特点会对飞灰中两种主要污染物的处置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飞灰中氯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1 重金属
重金属是指密度(比重)大于6 g/cm3的金属元素,而垃圾焚烧过程中所排放的有毒的微量金属元素基本上都属于此范围。
当垃圾进行焚烧处理时,其所含的重金属则会发生迁移和转化,一般富集于直径小于1 mm的灰渣颗粒,但也可能受垃圾中所含的氯化物的影响而改变其在灰渣中的分布和种类。
现阶段通常认为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于电池、电器、温度计、颜料、塑料、报纸、杂志、半导体、橡胶、镀金材料、彩色胶卷、纺织品、杂草等。
在燃烧的过程中,具有高沸点的重金属在燃烧过程中易均匀凝结,从而形成飞灰的核心,而在高温下易挥发的重金属会随着温度的下降凝结在飞灰的表面。
垃圾焚烧飞灰中有大量的重金属,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毒性与飞灰的粒径、表面积、pH 值有关,主要依赖飞灰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
目前,阻碍飞灰重金属元素释放主要有4种方法:固化、高温熔融处理、化学稳定化法、酸及其溶解剂的提取法。
2 二噁英
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二次污染,包括对环境危害极大的剧毒有机污染物二噁英(PCDD/Fs)。
垃圾焚烧中产生的有毒有机化合物——二噁英,已成为制约垃圾焚烧技术在我国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根据PCDD/Fs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形成的机理,其防治措施可分为控制二噁英的形成源、切断二噁英的形成途径以及采取有效的净化技术三类。
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形成二噁英的必要条件归纳为:(1)氯源的存在;(2)燃烧过程以及低温烟气段中催化介质(如:Cu及其金属氧化物)的存在;(3)不良的燃烧工况组织;(4)未采取严格有效的尾气净化措施。
因此,控制二噁英的形成与排放必须从合理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入手。
为了在燃烧前尽可能降低PCDD/Fs的生成几率,需要对原生垃圾进行分类、加工处理,尽可能减少垃圾中含氯有机物和重金属含量,将原生垃圾制成RDF成品供垃圾焚烧厂使用。
同时,选择合适的炉膛和炉排结构,改善垃圾焚烧炉内燃烧条件,提高垃圾焚烧厂锅炉的燃
烧效率,减少不完全燃烧的前驱物和未燃尽碳,借此可以降低PCDD/Fs在燃烧过程中的生成量。
3 氯
一般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进厂垃圾含有40%-75%的厨余垃圾及20%左右的塑料,两种成分是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使飞灰中含有大量的Cl,一般的,飞灰中氯的含量在10%-30%。
高含量的无机氯盐会对飞灰的固化/稳定化效果及资源化利用过程带来困难。
以水泥固化技术为例,水泥中的氯含量过高,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一方面降低水泥的质量,在实际应用中,氯在混凝土中迁移,过多的氯跟水泥成分中的氢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这两种物质吸水引起混凝土中孔隙增大,降低其强度。
此外,钢筋的表面会被来自于孔隙的氧气腐蚀而生锈;
2)另一方面,降低水泥窑的运行性能,因为氯化物在水泥窑的高温段容易挥发,沉积在排气管道和鼓风机扇叶上,腐蚀设备,堵塞管道,甚至造成停产;
3)再一方面,飞灰中的较高浓度氯,容易在水泥窑的低温段形成二噁英类有毒物质。
总之,飞灰的高氯特点成为飞灰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瓶颈,因此,脱氯(除氯)研究迫在眉睫。
目前,飞灰脱氯技术还比较单一,可查文献不多,氯元素除了在烟气的二噁英处理过程中得以脱除一部分外,进入飞灰中的氯主要通过水洗技术脱除到液相中,然后再对水中的氯进行处理。
李小东等人,以去离子水作为洗脱剂,考察水灰比、水洗时间、水洗温度及水洗次数对飞灰中可溶性氯盐的洗脱效果,发现,氯离子的洗脱量与水灰比的对数值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液固比为4时,水洗过程93%的氯离子被洗脱下来。
也有研究用磷酸洗涤,在脱氯的同时,可以减少飞灰中重金属的溶出。
用水洗的过程中,通入CO2也可以一定程度对重金属达到稳定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Kazuo Nakamura, Sayuri Kinoshita, Hiroshi Takatsuki, The origin and behavior of Lead, Cadmium, and Antimony in MSW incinerator[J],Waste
Management.1996,16:509-517;
杨志泉,周少奇,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污染物控制的研究进展,环境卫生工程,2005,13(4):36-40;
杨志泉,周少奇,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污染物控制的研究进展,环境卫生工程,2005,13(4):36-40;
何晶晶,曹群科,冯军会,生活垃圾焚烧副产物产生源特征,环境工程,2005,23(4):56-59;何晶晶,章骅,王正达等,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污染特性,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8):972-976;
罗欢,李鸿江,温致平等,我国南方某城市垃圾焚烧飞灰特性及固化/稳定化处置实验,四川环境,2010,29(4):19-23;
李润东,聂永丰,李爱民等,垃圾焚烧飞灰理化特性研究,燃料化学学报,2004,32(2):175-179;
刘茂昌,黄启飞,李静,垃圾焚烧飞灰水泥工业化前景探讨,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
1-7;
李小东,刘阳生,飞灰水洗脱氯及其烧结稳定化的试验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6):752-758;
孙福成,仝武刚,徐灏龙,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关键问题的探讨,能源与环境,2009,(4):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