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心城区规划图
- 格式:ppt
- 大小:6.08 MB
- 文档页数:10
《郑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主要内容(一)指导思想、期限与城市规划区界定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和《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突出郑州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带动作用;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健康、区域统筹、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注重以人为本,强化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本次规划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二)城市发展目标1、总体发展目标到2020年,把郑州建成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富有中原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的、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有较强经济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2、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左右。
3、社会发展目标加强城市公共安全,促进城市人口的适度稳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基本居住需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障社会民生。
到202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万元;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50个;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数量达到1300所;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达到0.8—1平方米/人。
4、环境友好目标形成以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良好为标准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地区性可利用水资源27.9亿立方米;万元GDP耗水量较2006年减少40%;单位GDP 能耗水平控制为0.84吨标煤/万元GDP;基本农田控制为28.29万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小于等于100平方米/人;森林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等于14平方米/人;污水处理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大气SO2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5%。
郑州⾼新区未来15年怎么玩?全新资料解读2030年前发展规划买房⼦,看规划懂下图等于更懂郑州很多粉丝表⽰对郑州发展表⽰迷惑,看不懂!看完这张图,是不是清晰⼀点呢?知道我们为什么看好常西湖及象湖了吧?这是郑州主城区定位,特别要注意级别,⼟地出让也会按照这个形态进⾏指标约定,开发商也会按照这个⽅向盖房,以后发展也会按照这个⽅向。
今天要探讨本图左上的⾼新组团。
郑州⾼新区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郑州⾼新区上升⾄国家级⾼新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110平⽅公⾥⼟地发⽣巨变。
⽬前已形成以电⼦信息、软件、动漫创意为核⼼内容的千亿级新兴主导产业,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城区建设等⽅⾯取得新的成绩。
同时,⾼新区聚集了全省最知名的⼤学和中学,可以不夸张的说,⾼新区是⼈才输送与聚集的宝地。
20余年⾼新区硕果累累⼊驻企业纷纷牵⼿⾼新区位于⼤郑州西北部的⾼新区,是中原经济区内唯⼀⼀家省会城市国家级⾼新区,也是国家科技部部署创新体系⾸批4个重要战略⽀点之⼀,全区⾏政代管⾯积110平⽅公⾥,总⼈⼝26万余⼈。
该区域具备区位、科技创新、智⼒科研、⼈才等优势。
郑州⾼新区投资环境优良、措施完善。
2003年9⽉,⾼新区成⽴了投资服务局,这是河南省第⼀个专门为新进驻项⽬提供协调服务的办事机构。
为了吸引企业⼊驻,⾼新区推出⼀系列措施。
⾼新区为郑州市唯⼀享受国家赋予⾼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区域,例如区内新办的⾼新技术企业,前两年免征所得税,以后⼀直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法定的税率为33%。
同时,郑州⾼新区是郑州市唯⼀不限电区。
从税收到环境,多项举措推出后,吸引了⼤量企业纷纷⼊驻。
威科姆、思达软件到阿⾥巴巴等众多互联⽹、软件、医药⾏业⼤企业进驻,⾼新区屡结硕果。
2009年3⽉,经科技部批准,与⼴州、天津、苏州⾼新区⼀起,进⼊⾸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列;2010年,被国家标准委批准为“国家⾼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范区”,2011年2⽉,被省政府评为“2010年度河南省⼗强产业集聚区”。
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郑汴新区总体规划图( 2009-11-20 08:33:03)稿件来源:大河网-大河报郑汴新区总体规划图城镇等级规模规划图(部分)■郑汴新区“吞并”郑东新区和开封新区,“五大区”完全覆盖郑汴之间的广阔地带■到2020年,郑汴新区将被建成五大复合城区,新区面积410平方公里,人口500万■高铁、航空、城铁等全面支撑新区大交通,郑汴新区将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新华网河南频道11月20日讯大河网-大河报报道:郑汴新区的每一项规划,都会牵动郑州、开封两市人民的神经!新城区到底是啥模样?这恐怕是大家最为关心的。
昨日,郑汴新区总体规划(2009-2020年)方案评审会在郑州召开。
按照这个规划,到2020年,郑汴新区将会成为占地410平方公里、总人口500万、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复合型城区。
这次评审会邀请的专家阵容强大,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城市建设相关的专业,包括:国土资源管理专家王万茂,交通工程技术专家王晓明,建筑规划专家王鲁民,社会科学专家王彦武,建筑规划专家毛其智,建筑规划专家田银生,水利工程专家李春敏,市政工程专家宋启元,建筑规划专家陈秉钊,产业咨询专家张天兵,市政工程专家费培芸,市政工程专家徐波,建筑规划专家黄向球,区域规划专家董黎明。
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出席了会议。
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农业厅,省政府国资委,省环保厅,郑州铁路局,郑州新郑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省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和开封两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相关领导以及相关市直部门、郑州新区管委会及汴西新区管委会领导均全体与会。
[规划揭秘]英国公司设计基础方案最终规划吸纳百家之长会议主要是对《郑汴新区总体规划(2009-2020年)》方案进行评审。
该方案是在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之上编制的。
据了解,今年2月份,郑汴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方案国际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国内外6家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共同参与编制,来自相关领域的30多位顶级专家,经过两次评审,最终确定英国奥雅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方案为优胜方案。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编制完成郑州市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图【核心提示】《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完成。
昨日,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对《总规》进行审议。
据介绍,《总规》编制、报批工作即将进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联合审查阶段。
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发展目标咋确定?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1000万《总规》首先确定了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预计到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0万元左右。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8~1平方米/人。
照此规划,再有12年,郑州市域人口每人一间35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是3口之家,就是一套105平方米的房子。
中心城区如何布局?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
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
一带:以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改线工程、四港大道、高铁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和新郑国际机场等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
七片:根据主要交通走廊和自然绿化的分隔,中心城区形成七大功能片区。
多中心:优化和分解城市中心职能,形成区域级--城市级--片区级三个层次的多中心体系。
市人民政府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一〕〔 zzupb 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2649 更新时间:2005-12-31 文章录入:zzupb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十几年来的贯彻实施,市的经济、社会开展和城市建立取得了重大成就,1992年进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投资硬环境40优行列。
实践证明,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根本原则是正确的,对市的建立和开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为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展方向,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把建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商贸城市〞的指示精神,本次规划在原规划根底上,依据?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立用地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及省、市经济社会开展战略,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展必要的修订。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的重点是:1.调整城市开展规模,确定城市开展目标。
2.健全城市综合效劳功能,强化商贸金融设施建立。
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全市城镇体系。
4.建立综合交通体系,突出交通枢纽优势。
5.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示古代商都风貌。
6.加快根底设施与绿化建立,提高环境质量。
第三条城市规划区围:市行政辖区7446.2平方公里为市城市规划区围。
包括中原、金水、二七、管城、邙山、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围。
第四条修订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与根本原则1.以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根本路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
2.围绕两个根本转变,突出区位优势,以科技为先导,以贸促工,以流通促开展,贯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优化产业构造布局,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开展。
3.贯彻国家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开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建立方针。
实行城乡统筹规划,严格控制市区规模,切实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开展的能力。
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郑汴新区总体规划(2009~2020年)2010-07-29 08:31 来源:聊宅网整理评论核心阅读:郑汴新区规划范围为西起郑州市中州大道、机场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东至开封市金明大道,北起黄河南岸,南至中牟县及开封市区南界,包括郑州新区、开封新区,总面积2127平方公里。
[规划总面积已变为2127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郑州市区的7倍大。
7月28日《郑汴新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交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副省长秦玉海向大会报告了《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的期限为2009~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郑汴新区规划范围为西起郑州市中州大道、机场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东至开封市金明大道,北起黄河南岸,南至中牟县及开封市区南界,包括郑州新区、开封新区,总面积2127平方公里。
[规划总面积已变为2127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郑州市区(303平方公里)的7倍大。
]郑州聊宅网其中,郑州新区面积1840平方公里,开封新区面积287平方公里。
在这个新区内,有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港区、白沙组团、刘集组团、九龙组团、中牟组团、汴西组团“8个组团。
图片仅作参考,了解大概区位,与实际规划不同郑汴新区调整后的定位是:中原城市群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先导示范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区域服务中心,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发展目标为:把郑汴新区建设成为“五区一中心”,即现代产业集聚区、现代复合型新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和区域服务中心,形成“北部旅游、中部城市、南部农业”的城乡经济发展格局,以8个城市功能区组团为主体。
到2015年,城市功能区居住人口规模为270万人左右,基本形成骨干联络系统、生态系统、综合交通枢纽。
到2020年,郑汴新区总人口达到500万人(其中,城市功能区人口430万人,镇区人口45万人,农村人口2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95%。
计划投资470亿元郑州交通舒筋通脉5年内,郑州主城区将规划建设33座新立交——其中包括规划建设以下穿隧道为主的简易立交28座和新建成5座高架路;市区两条主要干线将建两条地下长隧道;规划建设快速公共交通线路3条;建设16处行人过街通道;近期开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昨日,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局长王鹏受市政府委托,向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作关于《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缓解和预防省会郑州交通拥堵的蓝图绘出。
该规划是2008~2012年的近期规划,建设项目投资总估算约470亿元。
此次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将道路交通分为中心城区的道路系统建设和对外交通系统建设。
对外交通系统方面,近期将修建四环路、郑少高速、郑石高速连接线,新建京广南路,放射道路系统和都市区交通主干线等工程。
中心城区的道路系统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
另外,《规划》还对步行交通、停车场建设等作出了规划。
郑州交通内外交困交通规划奋力突围用“内外交困”来说郑州目前的交通可能有点夸张,但相信每个郑州人近年来都感到了交通的危机。
从外部来说,郑州交通面临挑战。
铁道部将在全国建设四大铁路枢纽(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同时发展六大客运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
铁道部《全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了以武汉为中心、布局建设13个项目,估算总投资为2100亿元,郑州的铁路枢纽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从内部来说,郑州市路网结构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路网密度偏低。
二是路网结构不合理,市区道路多为双向两车道,主城区缺乏大容量的快速通道。
同时,受铁路交织的影响,市区贯通道路较少,中心城区很多支路和街坊路路面较窄,通行能力不足。
三是北四环(原大河路)尚未修建、西四环北段道路较窄,环路及放射道路尚未形成系统,对外疏散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四是市区主要道路通行能力不足。
金水路、陇海路等道路通行能力严重饱和,目前的铁路立交涵洞偏窄,通行能力较低。
郑州市地下步行街总体规划一.我国商业步行街的概况和现状商业步行街是由众多商店、餐饮店、服务店共同组成,按一定结构和规律排列的商业繁华的步行街道。
商业步行街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以其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提升城市内涵的重要作用,正成为世界商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20世纪末期,以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南京、重庆、成都为代表的一些国内大城市纷纷投资建设商业步行街,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引起了各级政府和众多商家的关注。
进入21世纪后,建设城市商业步行街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和更新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随着郑州市的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居民消费的需求的提升,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地下商业成为郑州市商业成熟的标志。
在像郑州这样一些土地资源日趋紧缺的大城市,科学、有序、理性、有效地发展地下商业,是一个国际化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最近投资开发的地下商业街项目,尤其值得关注,尤其需要认真论证,精心策划。
集中力量将其中一两个重点项目做好,做精,做强,做活,对于提振信心,激活地下商业资源,优化城市资源的空间配置,具有积极地战略意义。
主动开发这些地下商业街的投资商,应该得到各界的支持和扶持,使之为这座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做出贡献。
从空间发展战略来看,发展地下商业是增加城市商业成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形成郑州市“立体商业”的重要一环。
也是实现商业地产整合城市景观和空间资源的需求。
立体商业的概念将是国内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地下商业街开发的趋势从未来10年郑州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个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上到下的立体化商业格局无疑将成为郑州商业发展的趋势。
郑州建设地下步行街商业街的功能主要呈现再一下几个方面:一是集购物街、餐饮街、休闲街、娱乐街、体验街于一体的“五街合一”的趋势;因为现在的商业街,已经远远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只是买东西卖东西的概念。
二是以商业、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商旅文项目,成功的商业项目除了满足人们消费需要外,还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生活态度、一种享受,成为一种时尚。
郑州总体规划及个人分析《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经完成。
昨天(8月20日)郑州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对《总规》进行审议。
据介绍,《总规》编制、报批工作即将进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联合审查阶段。
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以及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城744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一、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预计到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越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0万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米;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8-1平米。
分析:郑州的产业结构及城市产业布局在变化,郑州的各种产业将走向集中化和规模化。
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将占用的大量的土地资源,农业示范区将大量的占用和保护耕地,房地产开发商走向城镇的过程中,土地占用审批的过程会更加艰难,所以地价仍然会稳步攀升。
城镇居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也提升了城镇人口的购买力,对房价会是一个提升。
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将达到35平米,也就是说普通的三口之家将会拥有105平米的住房,而这些住房不可能是政府提供的。
二、中心城区布局: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
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
一带:以京珠告诉公路、107国道改线工程、四港大道、高铁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和新郑国际机场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
郑州,我的家一、国字头重大利好过去的2016,注定是郑州经济腾飞的元年,在这一年,郑州迎来了众多国字头的好消息,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促进中部崛起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加速发展,加速郑汴融城,中原城市群,建设郑州大都市区,北方唯一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河南自贸区2月份挂牌,发改委年末发布“吸引外资20条”利于自贸区等等。
一系列的政策的落地也给郑州的发展奠定了基调,省长陈润儿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以物流带产业,以枢纽聚产业,培育高铁、临空产业,并形成多种经济辐射。
以文化创意+为引领,大力发展创意经济,重在做大做强一批创意产业,培育一批创意园区。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要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绿色生产,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生共赢。
二、未来趋势城市最重要的吸引力就是:产业(工作、创业)、教育、医疗,去年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出,房子不是用来炒的,人地挂钩、因城制策、疏导部分城市功能。
依据现有政策和经济趋势,看下2017及未来的14年,郑州的房地产市场未来将如何。
(一)房地产行业趋势a)销售额集中于TOP100,每3年一次房地产小周期考验着中小开发商的资金能力,加上对未来的判断能力弱于一线房企,2016TOP10房企的大并购时代,在2017证明了眼光的前瞻性,郑州近期出现的拍地狂潮,中小房企已经没了库存,仍有资金储备的企业此时必须拍地,要么就被市场淘汰。
未来5到10年,是小房地产公司退出市场的时期。
2016年TOP10企业占比18.35%,TOP100占比43.92%,未来5年这一比值将继续加快,最终TOP10将有可能达到40%。
b)长效机制建立,房地产稳定发展,理论上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经过了一年的政策维稳后,长效机制建立,限购限贷退出,长效机制入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有史以来最清晰最详细的郑州地铁未来建设规划图!2009年2月郑州获批第一轮建设规划,包含1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总长46公里,(目前已经通车)。
2014年4月获批第二轮建设规划,包含1号线二期、2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4号线和5号线,总长166.9公里。
(目前全力建设汇总,最慢的4号线年前也将开工)。
对于十分关心地铁建设的广大郑州人民群众来说,下面又是一件好事。
未来5年内郑州到底要在哪建地铁,哪会通地铁?买房时会不会被忽悠“地铁房”?看了这篇文字,也许你会更青楚。
11月14日,郑州市发改委公示了郑州市第三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征求公众意见。
负责任的说,这是我所至今见到的线路最清楚,具体信息最详细的文件,跟着我去看看吧!郑州市发改委、郑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于2016年10月组织编制完成新一轮建设规划,经过多方案比选,拟推荐郑州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
建设3号线二期、6号线、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9号线二期、10号线、11号线、12号线、14号线一期、16号线、17号线一期,工程总规模为375.3km,其中高架线50.1km,设站195座,其中高架站19座,投资总规模约2210亿元。
通过对交通疏解的分析,第三轮建设规划建设时序建议如下:(1)2016年开工建设3号线二期、10号线、11号线、14号线一期。
(2)2017年开工建设6号线、8号一期、9号线二期。
(3)2018年开工建设7号线一期、12号线、16号线、17号线一期。
3号线是中心城区一条由西北至东南的斜向径向线路。
它联系惠济区、城市北部片区、老城区、郑东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贯穿东西向城市发展主轴,与轨道交通 1 号线共同担负起支撑城市东西向空间拓展和功能布局的任务,满足东西向客流走廊的运输需求,是市区除1 号线外最重要的一条东西向轨道交通线路。
3号线二期线路走向示意图3 号线二期工程为一期工程向北、向南延伸,北段起于惠济区毛庄镇东部惠济桥站,沿绿洲路、天河路、长兴路走行,接入一期工程起点新柳路站,南段起于一期工程终点航海东路站,沿经开第十七大街、经开第十五大街走行,南止于经南十五路路口。
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以郑州市为例城市规划0902 祝相科200917020215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者的城市形态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效果,以致影响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交通组织和城镇群的合理分布,甚至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城市空间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载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的区域分析、定位研究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研究最终均要落实到空间上。
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互为表里,城市结构表现为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的动力支撑要素,城市形态则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外部显性的状态和形式。
城市空间结构只是城市结构的一部分,表达的是要素在空间组合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为城市相互作用。
城市结构实际上既决定了城市形态,也最终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
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结构就是能够通过城市相互作用体现为城市形态的那部分城市结构。
其实,目前对城市形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
纵观学者们对城市形态的理解和表述,从横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方面主要指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包括街道网的结构形式,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异、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建筑环境以及中心城市和相邻城镇群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结构变化特征等;非物质的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的城市社会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
从纵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汇合;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
不过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种反映时代特色的占主体的城市形态。
郑州市城市形态演变过程:郑州市的城市形态经历了“块状发展一点轴延伸一组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过程,城市的内部填充主要发生于老城区与京广铁路线之间,井向南北方向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