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辽宁省中考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课改版)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12
2008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荫庇(yìn) 瘠.薄(jǐ)有恃.无恐(shì)B.冗.杂(róng)迁徙.(xǐ)即物起兴.(xìng)C.追溯.(sù)镂.空(lòu)戛.然而止(jiá)D.执拗(niù)蓬蒿.(gāo)忧心忡.忡(chōng)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朝廷大庭广众沦陷语无伦次B.流泻一泄千里闲暇闻名遐迩C.寒噤正襟危坐涣发焕然一新D.仓皇诚惶诚恐震惊震聋发聩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经营者如果对稽查人员给予的处罚不服,可以在限定的期限内向主管机关提出。
○2我国政府制定了保障残疾人的相应政策、条例和规定。
○3这类事件,十年前有它,现在可没听说过。
A.申辩权益允许 B.申诉权益容许C.申辩权力容许 D.申诉权力允许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至今仍生活在被排斥的阴霾中。
B.有些生产厂家没有把好商品质量关,被称作“黑心商人”是当之无愧....了。
C.人们不禁感慨万千:为什么对于来自普通百姓的呼声、呼吁乃至呐喊,有关部门就可以充耳不闻....?D.到了秋天,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雨停的时候,。
或者说是风赶走了雨。
风的行为是那样粗暴,,让它觉得与其经受这种折磨还不如死去。
望望周围和自己受着同样折磨的兄弟,。
明天就会有人来把它拔走了。
○1风就跟了上来○2跟着,风就上来了○3它的身子被抱住左扭右晃○4抱着它的身子左扭右晃○5有的已经倒在地上起不来了○6倒在地上起不来了的有很多A.○1○3○5 B.○2○3○6 C.○2○4○6 D.○1○4○5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近日,备受关注的“萧山十景”评选活动正式开场。
2008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卷面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2008年5月8日9时17分,“祥云勇士”把奥运圣火送到珠穆朗玛峰峰顶,这表明中国人民正履.行着对世界的郑重承诺,显示出中国人民勇樊世界高峰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
(1)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加点字“履”字的读音:(1分)(2)选段画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改为(1分)(3)填入选段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雄心勃勃B.慷慨激昂C.趾高气扬D.奋发图强2.下面一段文字中的画线句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相应的横线处。
(2分)①人这一生如意的遇到的事情,恐怕连自己也数不清,②学会限制自己的情绪,在己是一种涵养,对人是一种公德。
①②3.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B.朱自清,现代散文家,字佩弦,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背影》和《春》。
C.话剧《茶馆》中的王利发是一个“吃俸禄”的八旗子弟。
D.《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我们还学过他的另一首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4.走近名著。
(4分)某中学进行“阅读课外名著”的知识竞赛,假设你是参赛选手,下面是你抽到的题目:题目一:根据下面提示回答问题。
(2分)A.两部小说的作者属同一国籍。
B.两部小说的主人公小时候都历经苦难,都是以作者本人为创作原型。
C.其中一部小说是作者在双目失明和身体瘫痪的情况下完成的。
请写出以上两部小说的名称:《》《》题目二: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仙台留学时遇到的一位老师。
B.《五猖会》主要描述了作者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台上所见到的“无常”形象。
2008年沈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六(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①()(A精灵 B精奇),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妙的乐章。
泉水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xié的音乐;云海茫茫,是大自美景,我们应该用心聆听,才能②()(A领悟 B领略)到大自然的情趣。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和xié()初绽.()⑵为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①()②()(2分)⑶方框内的标点使用有误,应改成()(1分)2.以下有关作者、作品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A.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
近代思想家,学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戊戌变法”的领导者。
写了许多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B.蒲松龄,字留仙,明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
所著《聊斋志异》以写狐鬼故事著称,C.演讲词,又称讲话稿,具有针对性、条理性、通俗性以及适当的感情色彩等特点。
D.《亲差大臣》的作者是果戈里,被誉为“俄罗斯散文之父”,该剧塑造了邮政局长、市长、假钦差等栩栩如生的形象。
3.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走进微山湖风景区,你会强烈地感到进入了—个流动的世界,,于是,你会觉得那流动的既是山,是水,更是弥漫在山水之间的绿色。
①湖中,轻波柔浪,那是水在流动。
②山上林木葱茏,四季常绿,山在流动之中,将浓浓的绿色向湖中倾泻。
③岸上,峰峦起伏,那是山在流动。
④湖中千岛错落,水环岛转,水在流动之中,又将浓浓的绿色拥上岛峰。
A.③②①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③①②④4.在你认为有语病的地方划上横线,在括号里写出修改意见。
(1分)晓云的聪明,得益于她博览群书。
从中外名著到休闲杂志,从天象历法到五行八卦,她都读得兴高采烈。
2008年辽宁省十二市鞍山市中考命题改革调研试题语文试卷(一)※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将下面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
(2分) 龙吟虎啸 金戈铁马2. 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4分)天真是人性纯度的一种标致。
在成年人身上,既使偶露天真也非常可爱。
天真并不诉诸知识,大学或中专都不培养人的天真,或者说那里只戕害天真。
天真只能是性情的流露。
(1)请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_________改_________ _________改_________(2)请给加点的词注音。
(1分)偶露__________________(3)画线语句是作者的一个观点,在保持原观点不变的情况下,换一种说法。
写在下面。
(1分)3.请选出依次填入句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 ( )(1)没有必要因叶落而紧张,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__________________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2)小的事物也有大的境界,小事也能__________________出大道理,即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3)语言上的沟通_________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在饱览本国文化之余,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外国的文化。
(4)请相信自己就是晴空中美丽彩虹上的一条色柱,_________你只会现出一种色彩,但你是有用的,彩虹因你而美丽。
A.荒芜反应开拓既然B.荒芜反映开阔纵然C.荒废反映开拓纵然D.荒废反应开阔既然4.读下面的语段,结合语境修改①、②两个病句,每句只改动一处,把正确的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①人生往往是那样坎坷,有时是阳光灿烂,有时也会阴云满天。
阴云常常会给人的心理投下阴影。
可是,②这不能够成为自己畏缩不前的理由吗?不能!人生是短暂的,我们都想在短暂的一生中得到社会的承认,反映真正的自我价值,那就要为社会创造价值。
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左上角填写校名、姓名和班级、学号、试场号、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一(3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徘徊.(huí)嗔.视(chēn)义愤填膺.(yīng)B. 疮.痍(chuāng)眸.子(mó)面面相觑.(qù)C. 孱.弱(chán)腼腆.(tiǎn)乳臭.未干(chòu)D. 鬈.发(quán)愤懑.(mèn)吹毛求疵.(cī)2. 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 纯粹鞠躬尽瘁震撼擎天憾地B. 儒雅妇孺皆知桑梓莘莘学子C. 口谕家喻户晓取谛根深蒂固D. 沾染拈轻怕重愁怅风流倜傥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为了弄清这起的偷渡人员被蛇头推入大海的惨案的真相,福建警方决定成立专案组,立案。
②这件经过许多文物学家过的希世奇珍居然在一夜之间,太令人震惊了。
A. 耸人听闻侦查鉴定不胫而走B. 耸人听闻侦察鉴赏不翼而飞C. 骇人听闻侦查鉴定不翼而飞D. 骇人听闻侦察鉴赏不胫而走4.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
①。
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
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②。
A. ①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坐起来②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B. ①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②心灵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如今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C. ①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坐起来②心灵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如今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D. ①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②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5.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不怎么。
2008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应用(30分)1、2008年奥运会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展翅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
奖牌背面镶嵌.()着中国古代龙纹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奥运会会huī()。
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y ù)。
(2分)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B.随着美国世贸大楼的轰然倒塌,在阿富汗的字典里从此没有了“安居乐业....”,取而代之的是“流离失所”和“难民潮”。
C.实现“人机对话”已是唾手可得....——能听懂人类语言的“智能”型计算机即将进入中国千家万户。
D.《苹果日报》在某某引起的报业大战,直杀的风声鹤唳....人仰马翻天昏地暗。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农村的道路像一些遗弃的绳子,,永远不会有人想起来把它弄直;河流始终妄图躲开人类,;树林是淡青的,它们已由自然繁殖生长改为人工种植,。
①被随便地扔在田野上②把它随便地扔在田野上③村庄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踩住它④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被村庄踩住⑤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不再能藏匿住任何一个童话了⑥任何一个童话也不能藏匿在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中了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①④⑤5、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1)、所谓伊人,。
(2)、醉翁之意不在酒,(3)、无可奈何花落去,。
(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清晨之景的语句是。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将下面的名言、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
(2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读下面的语段,完成⑴⑵⑶题。
(4分)傍晚我搀.扶着父亲去河边散步,仰望那的星空,踩着的泥土,呼吸的芳香,看着的河水。
我把心中的暄嚣沉淀.下来,留了一片宁静和真情去陪伴步履蹒姗的父亲。
(1)给加点字注音。
(1分)搀.扶()沉淀.()(2)文段中有两个书写有误的字,将改正后的字写在下面。
(1分)(3)将下列选项正确地填入文段空白处。
(只填序号)(2分)A.松软B.流淌C.静谧D.沁人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将改正的句子写在原句的下面(2分)(1)在“鸟巢”体育场的设计和建造上,充分体现出人类非凡的智慧。
(2)思想教育能引导青年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4.仿写句子。
(2分)信仰如同一幅瑰丽的画卷,它装点了我们飞扬的青春;信仰如同一片盛开的鲜花,它芬芳了我们多彩的人生;,。
5.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地震中的那些坚强勇敢的孩子让我们敬佩不已:刚刚获救的三岁男孩在担架上向解放军叔叔行队礼,表示谢意;被埋压在废墟中的女孩仍在坚持学习;一句男同学多次返回即将垮塌的教学楼救出一个又一个同学……这一切都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请你给灾区的孩子们写一则短信,来表达心意。
40字左右。
(2分)6.名著阅读与积累。
(4分)(1)把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在相关的人物后面的横线上。
(3分)A.醉打蒋门神侠肝义胆、疾恶如仇《水浒传》B.大闹天宫桀骜不训、敢作敢当《西游记》C.病榻上写作意志坚强、奋斗不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武松:保尔•柯察金:孙悟空:(2)填空。
(1分)“航船最后到了一个叫费那鲁的地方,这里的居民竟然是长得像马,他们极具智慧,不仅懂礼貌而且很有自制力,只是对外界的人类十分排斥……”这个情节出自《》这部作品。
7.古诗文填空。
(14分)(1)采菊东篱下,。
2008年沈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从生命入手,既要珍惜生命,又不要太过看重。
生命是一种喧泄,生命是一种咆xi ào ,生命也是一个有无。
一个人如果连死亡都不怕,还怕什么?同学间有意见算什么?批评又算什么?这个世.界上没有打不倒的敌人,只有打不倒的自己。
人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
(1)改正方框中的错别字,根据拼音书写汉字,并将其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格内。
(2分)我会写:(2)按照音序检字法, 加点的“世”字应该查 。
(1分)2.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日出》的作者是我国戏剧大师曹禺,该剧塑造了陈白露、潘月亭、李石清等形象。
B .《诗经》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
C.雨果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是《悲惨世界》。
D.“苏辛”是宋代诗人的苏轼和辛弃疾的并称,他们是宋代豪放诗派的代表。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鲸和海豚的四肢也逐渐_________成了鳍状。
②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安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 。
③考试之前,有些同学往往 、废寝忘食地复习准备,忽视了生理、心理的调节,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④怎样可以在别人无论用如何的眼神看你的时候 地微笑,从气势上压住对方,这是自信的表现。
A .退化 乞求 通宵达旦 无动于衷B .退化 祈求 夜以继日 不动声色C .蜕化 乞求 夜以继日 无动于衷D .蜕化 祈求 通宵达旦 不动声色4.在你认为有语病的地方划上横线,在横线上写出修改意见。
(2分)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三语 文 试 卷(供课改实验区考生使用)*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3分)河床每天感受着河水的重量,可它是被水(f ù)________盖的,河床一直蒙受着水的恩(hu ì)________,它怎么能泄露河流的秘密?河里的鱼知道河水的质量,鱼的体质依赖于河流的水质,可是你知道鱼儿是多么忍辱负重....的生灵,更何况鱼类生性沉默寡言,而且孤辟,它情愿吐出无用的水泡,却一直拒绝与河边的人们交谈。
① 根据拼音写汉字,请工整地写在下面的方格中。
(1分)② 改正语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1分)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 ③ 语段中加点的词语“忍辱负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2.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分)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以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面这段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三处错误,请找出并修改在横线上。
(3分)随着铜芯价格的不断上扬,胶质电缆线成了犯罪分子炙手可热的物品,因而盗窃案件时有发生。
为维护社会治安,抨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3月9日,我市某县人民法院对偷盗高速公路建设工地胶质电缆线的被告人俞某、钟某依法进行宣判,以盗窃罪判处俞某、钟某有期徒刑二年、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
错误一:错误二:错误三:4.口语交际(3分)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即使他处在困境中。
假设你家境优裕,而你的同桌是贫困学生。
同桌因没有十几元钱买必须的学习用品而发愁。
你想帮助他,要如何对他说?(要说得得体,不伤自尊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
这位英雄是________。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其中“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_。
(2分)6.语序排列(2分)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式样。
下面介绍奖牌的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奖牌背面镶嵌玉璧②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③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④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⑤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A.①②④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①⑤④③②D.③②①⑤④7. 按原文填空(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温庭筠《望江南》)(2)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 。
(龚自珍《己亥杂诗》)(4) 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____________________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 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⑺,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唐湖春行》)(8)读下面语句,任选其中三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诗词与作者及朝代连线有误的一项是()(2分)A.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东晋B.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李白——唐朝C.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白居易——唐朝D.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宋朝9.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二、阅读(60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然后回答10——12题(10分)[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加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乙]郑之鄙人学为盖①,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为桔槔②。
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
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
欲学为兵,则老矣。
郁离子见而嗟之曰:“是殆类汉之老郎与,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艺事繇③已之学,虽失时在命,而不可尽谓非已也。
故粤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
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讦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注解】①盖:雨具②桔槔(jiégāo):井上汲水用的工具。
③繇(yóu):通“由”。
从,自。
10.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拂:(2)郑之鄙.人学为盖鄙:11.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2)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
译文:12. 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答:甲文的主要观点:乙文的主要观点:共同特点:(二)阅读下面小诗,然后回答13-14题(5分)乡色酒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乡色正好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13.诗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2分)14.三十年前,“你……望我”;三十年后,“我……望你”,从中你看出诗人性格的变化吗?(3分)(三)阅读《那个孩子》,然后回答15——21题(18分)那个孩子朱萍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
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
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
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
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
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儿。
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
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
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
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
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
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
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
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
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
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
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
”那个同学怔了一怔。
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来。
”“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
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
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
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
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
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
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儿地跑前跑后。
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
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
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
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
”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
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
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
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
”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
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
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
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
“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
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
”母亲的表情很舒畅。
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
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
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
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
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
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
孩子又哭了,哭得好伤心。
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
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
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
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选自沈阳出版社《我曾把春天丢了》2003年4月版有删改)15.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
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4分)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父母殷殷关照乘车回去后,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