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5
安徽省太和县洪山镇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安徽省太和县洪山镇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安徽省太和县洪山镇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题6.3《测量物质的密度》班级小组姓名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推翻实验。
—-丁肇中学习目标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重点难点重点: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导学过程学法指导一、情境导入:给你一杯盐水,怎么测出盐水的密度呢?你是不是感觉无从下手呢?没关系,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怎么样测物质的密度。
约2-3min二、明确目标约2min三、学习导航我立本扎根基础自主学习教材第117~119页并完成以下内容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密度是间接测量还是直接测量?2、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量筒怎样正确使用?3、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及步骤?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有哪些?认真研读教材小组互批后组长反馈释疑4、物质的密度能测量吗? (“能”或“不能”);测量的原理是;即是要测出物质的和;再根据这两个物理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直接"或“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与技能1.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会使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重点: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难点:实验分析论证,总结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的方法。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图1甲、乙,展示了《乌鸦喝水》寓言中的场景。
如图2甲、乙所示,是实验室内经常可以见到的场景。
由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板块一量筒的使用自主阅读教材P11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乙同学读数是正确的,量筒中液体体积为59mL。
2.下列关于量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量筒只能测液体的体积,不能测固体的体积B.量筒能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C.量筒可以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也可以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D.以上说法均不对知识板块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自主阅读教材P11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的密度时,如图甲所示的是用天平称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放砝码及游码的位置。
如图乙所示的是用量筒测金属块体积,放金属块前、后液面的位置。
请从图中读出数据,将这些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4.妈妈买回来一箱牛奶。
小雯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用天平测量出烧杯质量m1=20 g;B.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如图甲所示;C.将烧杯中的牛奶倒进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如图乙所示。
(1)牛奶样品的质量m=48g。
(2)牛奶样品的体积V=30cm3。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6.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课题名 6.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深入理解密度,特别是对公式的理解与计算。
2.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以及使用量杯(量筒)测量体积的方法。
二、科学思维通过量筒或量杯的使用,间接测固体的体积,学会等量替换的科学思维。
三、科学探究学会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和密度的概念有深刻的认识养成乐于探究的意识。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测量不同状态物质的密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天平、量筒、食盐、小石块、烧杯、水。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你能判断苗族姑娘所佩戴的银色饰物是什么物质吗?生产、生活中常要知道某种物质的密度,那么如何进行测量呢?只要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就能算出物质的密度。
二、新课教学(一)量筒的使用教师展示一个量筒(或量杯),告诉学生用这个量筒(或量杯)就可以测量水和塑料块的体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量筒(或量杯)的结构.生:量筒(或量杯)上有单位毫升(mL)、刻度值.教师提醒:1mL=1cm3.不同量筒(或量杯)的最小刻度值可能不同,大家在使用之前,先要看清楚,以免读数时弄错了.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多媒体课件)量筒和量杯是用来测液体体积的工具.量筒或量杯的壁上均有刻度,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分度值,表示量筒或量杯的精确程度.通常情况下,还标有100mL、200mL或500mL等字样,这些字样均表示量筒或量杯的最大量程,即最多能测量的体积是多少毫升.在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无论液面下凹还是上凸,测量者读数时其视线都应与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好,下面请大家思考,如何用量筒量取体积为50mL的水.请几位同学上台给大家演示.学生上台操作演示,教师和学生评判.教师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纠正.同时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正确和错误的读法让学生判断.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面的凹液面相平齐(注:如果是凸液面,则视线与凸液面相平齐).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乙、丙图错在哪里?会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教师请三位学生演示乙、丙两种操作,并引导学生分析,然后作出总结:乙图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大,丙图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既然量筒可以测量出液体的体积,那么不妨由乌鸦喝水想到利用固体排开液体的方法间接测量出排开液体的体积便知道固体的体积.下面请大家思考如何利用量筒测量出这个不规则小固体(塑料块)的体积.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如何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如何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多媒体课件)利用量筒或量杯测量不规则小固体(塑料块)的体积(排水法):①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正确读出水的体积V1;(如图甲)。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复习导入1、从密度表可以看到,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只要测出他的密度,把测出的密度跟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该物质可能是什么物质构成的。
如地质探测,科学考察需要对各种矿石样品进行密度测量,就能大概判断是什么矿物质。
2、密度的计算公式,要知道这种物质的密度,我们需要知道这种物质的和。
二、新课(一)前面我们学习了天平的使用,知道质量可以由天平来测量,体积如何得到呢?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用数学上的方法测得。
例如: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不规则的物体就需要用我们今天学习的量筒来测量。
小组观察量筒的结构,回答下面问题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1mL= cm3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4、根据给出的量筒的使用说明书练习使用量筒附:量筒使用说明书(1)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2)不能加热,也不能盛装热溶液以免炸裂(3)量取液体时应在室温下时行。
(4)读数时,视线应与液凹液面手最低点水平相切。
(5)量取已知体积的液体,应选择比已知体积稍大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误差过大。
如量取15mL的液体,应选用容量为20mL的量筒,不能选用容量为50mL或100mL的量筒。
5、练习测量水、石块、螺丝帽的体积训练:(二)实验探究1、测量盐水的密度(1)小组讨论测量方法(2)拟定测量工具(3)说出测量步骤(点评误差最小的方法)(4)进行测量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中训练: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②将盐水倒出一部分于量筒中,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 2;点评:在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时,因液体必须用容器来装,,所以一次无法完成。
通常的思路是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测量空烧杯质量,第二步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二者之差。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2.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新课教学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面上的用具对照检查。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介绍量筒和量杯,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
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学生观察图7-6、图7-7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和体积?看样测固体的体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2)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凸面平。
)(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③用V2-V1,得到侍测因体的体积。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2.能较熟练地用天平和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
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重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量筒、烧杯、自来水、盐水、铁块、烧杯、小石块、石蜡块、天平及砝码、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地质勘探、科学考察需要对各种矿石样品进行密度的测量,工农业生产中经常也需要对产品、种子等进行密度的测量。
应该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密度的测量有哪些常见的方法?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量筒的使用由公式ρ=m V可知,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即可算出物质的密度,可是如何测量物质的体积呢?由此引出量筒。
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与许多测量仪器一样,量筒也有它的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实验时,应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量筒的大小和分度值。
观察桌面上的100 mL 量筒的结构,回答下面问题: (1)量筒是以 毫升(mL) 单位标度的,1 mL =__1__cm3。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课时 1 主备审核班级八年姓名授课时间20xx授课类型单一型授课节次 3【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密度的测量【难点】密度的测量学法指导一、复习导入:( 2 分钟)(1)什么叫做物质的密度?(2)如何来计算物质的密度?二、自主学习内容、指导、检测:( 15 分钟)1、量筒的使用自主阅读课本,仔细观察量筒,思考下例问题。
(准备多种规格的量筒,观察。
)(1)量筒的单位刻度是毫升还是立方厘米?1ml=____cm3(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3)量筒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___2、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
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3、测量盐水的密度:(按照探究要求,边实验,边记录数据。
然后独立解答以下三个问题,将答案写在空白处,然后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完善。
)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设计实验步骤(提示:测量盐水的密度时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测量盐水的质量有几种做法?哪种测法较准确?)4、设计实验表格:5、总结评估:讨论两种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哪种方法更正确,并写出原因。
学生观察量筒,认识量筒让学生练习量筒如何读数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学生比较两种方案,哪一种更好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三、释疑点拨:( 5 分钟)测量盐水的密度时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测量盐水的质量有几种做法?哪种测法较准确?四、训练提升:( 20分钟)1.实验室里有四种规格的量筒,根据学习过的密度知识,小明同学想一次性准确测量出100g的酒精,他应该选择()A.最大测量值是100ml,最小分度是1ml的量筒B.最大测量值是200ml,最小分度是5ml的量筒C.最大测量值是250ml,最小分度是5ml的量筒D.最大测量值是400m l,最小分度是10ml的量筒2、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备课笔记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面的凹液面相平齐(注:如果是凸液面,则视线与凸液面相平齐).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乙、丙图错在哪里?会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教师请三位学生演示乙、丙两种操作,并引导学生分析,然后作出总结:乙图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大,丙图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小备课笔记小组问题探讨:若是量取特定体积的液体时,仰视、俯视又会造成怎样的读数偏差呢?解析:由图可知甲的分度值为该选取乙量筒.答案:2 1 乙2.如何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既然量筒可以测量出液体的体积,那么不妨由乌鸦喝水想到利用固体排开液体的方法间接测量出排开液体的体积便知道固体的体积筒测量出这个不规则小固体(塑料块)的体积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如何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注意:①取水要适量,使塑料块放入后既能完全没入,同时又不会超出刻度线之上;②为了便于操作,用细线系住塑料块轻轻地放入量筒中,以防水溅出或砸坏量筒;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密度漂浮物密度的测量那如果塑料块较大,不能放入量筒又该如何测量呢?生思考、讨论、交流. 特别提醒:采用“溢水法”测密度,一般适用于测量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直接放入量筒内),此时需要借助溢水杯间接测量其体积,从而计算其密度.由于烧杯内不免有水残留,故测量的物体体积会偏小,导致测量出的密度偏大.(3)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解析:(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称量颗粒的质量=100g+20g+20g+5g+2.6g铁砂的体积为100cm3,所以颗粒的体积为160mL-100mL密度ρ=m/V=147.6g/60cm3=2.46g/cm3.答案:(1)零刻度线平衡螺母 147.6(等效替代法测密度①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②测出玻璃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③倒出瓶中的酱油,将玻璃瓶清洗干净后,装满水,并将瓶外部擦干,测出玻技巧点拨:正常情况下,测量物体或液体质量用天平,测量体积用量筒.如果测量液体密度时缺少量筒,可以借助一个瓶子及水来完成体积的测量,装满水后间接测出水的质量,可以根据ρ=m/V计算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在灌满另一种液体后,液体体积就知道了,再测量出液体质量,就可以根据密度公式V=m/ρ计算出液体密度了.小组问题探讨:若只给出以下器材:水、滴管、无砝码的天平、大小相同的量筒,怎样去测酱油的密度?1.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解:39 5 7.8 7.8×103【例6】(2015·山西)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如下:(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二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标记,然后取出瓷片;B.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 cm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重点:测量物体的密度。
难点: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复习巩固】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写出,密度的单位,换算关系。
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
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一块长方体铁块,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和。
用和器材测量。
记录和物理量。
根据求出铁块的密度。
3、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4、实验室内常用的测量物质体积的仪器是,其单位是,用符号表示,1mL= cm3 。
量筒的量程是 , 分度值是每小格所代表的刻度值。
如P117图6.3-1,量筒的量程是 mL ,分度值是 mL.5、使用方法:使用前:(1)选:认清和,根据被测物体的尺度和测量的精密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筒。
(量取已知体积的液体,应选择比已知体积稍大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误差过大。
如量取15mL 的液体,应选用容量为20mL的量筒,不能选用容量为50mL或100mL的量筒。
)使用时:(2)放:量筒放在上(3)看:视线与液面凹形的底部(或凸形的顶部,如水银)相平,如P117图6.3-1,如果视线偏高,读数会;如果视线偏低,读数(4)读: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为准,且视线要与相平,与刻度线。
读数时(“能”或“不能”)将量筒用拿起,如果液面不在整刻度线,要适当估读。
知识点二:测量液体(盐水)的密度(难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将盐水取适量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填入表格。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内容:教学方法利用复习和回顾密度公式V=ρ,引入密度的测量——引入式教学。
教学过程一、首先回顾上两节课所学知识,密度的概念及公式: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Vm=ρ。
我们知道此公式是密度的定义式、计算式,其实也是密度测量的原理式。
二、密度的测量要想知道某种物质的密度,只要知道该物质的质量及体积,通过公式计算即可得到。
(一)、原理:Vm=ρ中质量m 用天平很容易测得。
而体积V 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间接测量利用体积公式计算得到或直接测量得到。
(二)、固体密度的测量1、固体质量的测量:可直接用天平测得。
2、固体体积的测量:⑴对于规则的几何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宽、高或直径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得到。
例如:正方体: 3a V =正方 长方体: abc V =长方 圆柱体: h d h R V 2241ππ==圆柱 圆锥体: h d V V 212131π==圆柱圆锥 圆球体: 336134d R V ππ==圆球⑵对于不规则几何体,常用以下几种方法①排水法:适用于体积较小不规则、密度较大沉底的固体,且所测固体不溶于水或不吸水。
如:金属、矿 石等。
也可用其他液体如:酒精、煤油等。
方法: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1V ,将用细线栓好的被测物沉入水 中,再记下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2V 。
则被测物的体积为:12V V -。
②压入法:适用于体积较小不规则、密度较小漂浮的固体,且所测固体不溶于水或不吸水。
如:塑胶。
方法: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1V ,用一根细长的铁丝将物体压入 水中,再记下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2V 。
则被测物的体积为:12V V -。
③沉坠法:适用于体积较小不规则、密度较小漂浮的固体,且所测固体不溶于水或不吸水。
如:木块。
方法: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一钩码系在被测物下面,用细线吊着物体和钩码慢慢 进入水中,当钩码浸入水中时记下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1V ,然后将钩码和被测物一起沉入水 中,再记下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2V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测量方法。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密度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并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对密度的计算公式和测量方法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2.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数据处理的合理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利用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密度概念。
3.采用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液体、固体等。
2.准备相关实例和图片,用于讲解和展示。
3.准备练习题和家庭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或图片引入密度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讲解为什么冰块能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呈现(10分钟)讲解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重点解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
5.拓展(10分钟)讲解如何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鉴别伪劣产品、设计船舶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新版)新人教版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预习导学】阅读课本P1172,总结量筒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量筒的单位是_________,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__,②量筒在读数时视线应____________。
2、小组实验:用量筒测出一小杯水和小石块的体积。
①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②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小组讨论并测量盐水的密度,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各小组相互交流,分析论证各组测量过程中的优缺点。
①实验过程中是否需要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什么?②实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该如何减小这些误差?③实验数据记录:小组将测量结果填入P118表格中,并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将自己的测量结果与其他组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论证。
2、小组讨论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与数据记录表格,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①实验方案②数据记录表格③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填入上表,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将自己的测量结果与其他组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论证。
【达标测评】一、基础题初显身手1、测定物质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___ ,要想测定一个金属块的密度,必须测定______和_____。
选用的工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观察量筒中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________,如果液面是凹面,则应该以_______为准。
2、关于量筒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直接测量液体体积B、也可以用来测量已知密度的液体质量C、可以直接用来测量液体密度D、也可以测量固体的体积3、实验室里有四种规格的量筒,根据学习过的密度知识,小明同学想一次性准确测量出100g的酒精,他应该选择()A、最大测量值是100ml,最小分度是1ml的量筒B、最大测量值是200ml,最小分度是5ml的量筒C、最大测量值是250ml,最小分度是5ml的量筒D、最大测量值是400ml,最小分度10ml的量筒二、能力题挑战自我4、为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l)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备课笔记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面的凹液面相平齐(注:如果是凸液面,则视线与凸液面相平齐).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乙、丙图错在哪里?会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教师请三位学生演示乙、丙两种操作,并引导学生分析,然后作出总结:乙图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大,丙图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小备课笔记小组问题探讨:若是量取特定体积的液体时,仰视、俯视又会造成怎样的读数偏差呢?解析:由图可知甲的分度值为该选取乙量筒.答案:2 1 乙2.如何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既然量筒可以测量出液体的体积,那么不妨由乌鸦喝水想到利用固体排开液体的方法间接测量出排开液体的体积便知道固体的体积筒测量出这个不规则小固体(塑料块)的体积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如何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注意:①取水要适量,使塑料块放入后既能完全没入,同时又不会超出刻度线之上;②为了便于操作,用细线系住塑料块轻轻地放入量筒中,以防水溅出或砸坏量筒;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密度漂浮物密度的测量那如果塑料块较大,不能放入量筒又该如何测量呢?生思考、讨论、交流.易溶物密度的测量(3)该物质的密度是g/cm3.解析:(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称量颗粒的质量=100g+20g+20g+5g+2.6g铁砂的体积为100cm3,所以颗粒的体积为160mL-100mL密度ρ=m/V=147.6g/60cm3=2.46g/cm3.答案:(1)零刻度线平衡螺母 147.6(等效替代法测密度解:3957.87.8×103(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二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标记,然后取出瓷片;B.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cm3.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课堂导学:引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2.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合作探究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
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
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二、测量液体的密度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出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烧杯中,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并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4、根据计算该液体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
密度(一)》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
【探究新知】
一、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方法
1、量筒的使用:每个小组的同学手上拿着所用的量筒,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还是立方厘米?(2)它的最大测量值是多少?它的分度值是多少?(3)量筒上有没有零刻度线吗?读数时视线应该怎样?
2、量筒使用前要先观察它的和。
3、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
4、用量筒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1)测液体体积的方法:(2)测会下沉的小固体体积的方法:(3)测不会下沉的小固体
体积的方法:(4)测会下沉的较大固体体积的方法:(固体的直径大于量筒口)
三、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测物质密度的原理是。
测液体或形状不规则的小固体的
体积的工具是。
2、测量固体密度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
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 )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 、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3、液体的密度⑴ 原理是:ρ= 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中一部分,读出内液体的 V;
③称出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 。
4、测量固体的密度一般要测次质量和次体积。
5、测量液体的密度一般要测次质量和次体积。
【达标练习】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
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这是一种 (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 (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
游码在2 、4g的位置。
这个石块的质量
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
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 ,则应选择
【】
A、50mL,5 mL
B、100 mL,2 mL
C、250 mL,5 mL
D、400 mL,10 mL
6、使用托盘天平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
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 、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在调节托盘天平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
为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
D、以上三种都可以面
10、一块碑石体积为3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水,然后将这块岩石样品完全浸没水中,此时,水面升高到
150ml,(1)计算这块碑石的密度;(2)计算这块碑石的质量。
【学案整理】
1、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2、密度可根据ρ=m/V的比值来测量
3、量筒是有刻度的测量工具。
但凡有刻度的测量工具都要观察其量程、分度值、零刻线,但量筒没有零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