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737.00 KB
- 文档页数:8
2007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一、(32分)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长为l、电流强度为I、方向与磁场垂直的通电导线有力F的作用,可以用磁感应强度B描述磁场的力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________,在物理学中,用类似方法描述物质基本性质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_等.2. 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P、Q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P=3.5m和x Q=6.5m处.在t1=0.5s时,质点P此后恰好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则t2=________s时,质点Q此后第二次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当t3=0.9s时,质点P的位移为________cm.3. 如图所示,AB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 AB=100V,R0=40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20Ω,当滑动片处于变阻器中点时,C、D两端电压U CD为多少?通过电阻R0的电流为多少?4. 在磁感应强度B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放入一段通电导线.若任意时刻该导线中有N个以速度v做定向移动的电荷,每个电荷的电量为q.则每个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f=________,该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为F=________.5. 在接近收费口的道路上安装了若干条突起于路面且与行驶方向垂直的减速带,减速带间距为10m,当车辆经过减速带时会产生振动.若某汽车的固有频率为1.25Hz,则当该车以________m/s的速度行驶在此减速区时颠簸得最厉害,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6. 如图所示,自耦变压器输入端A、B接交流稳压电源,其电压有效值U AB= 100V,R0=40Ω,当滑动片处于线圈中点位置时,C、D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 CD为________V,通过电阻R0的电流有效值为________A.7. 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_______射线,射线b为________射线.8. 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π)(单位:m),式中k=1m−1.将一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为y=2.5cos(kx+23x=0处以v0=5m/s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当小环运动到x=π3m时的速度大小v=________该小环在x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________m处.二、(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9. 23892 U衰变为 22286 Rn要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则m,n分别为()A 2,4B 4,2C 4,6D 16,610. 取两个完全相同的长导线,用其中一根绕成如图甲所示的螺线管,当该螺线管中通过电流大小为I的电流时,测得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若将另一根长导线对折后绕成如图乙所示的螺线管,并通以电流大小也为I的电流时,则在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 0B 0.5BC BD 2B11. 光通过各种不同的障碍物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衍射条纹,衍射条纹的图样与障碍物的形状相对应,这一现象说明()A 光是电磁波B 光具有波动性C 光可以携带信息D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12. 位于介质I和II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如图所示.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A f1=2f2,v1=v2B f1=f2,v1=0.5v2C f1=f2,v1=2v2D f1=0.5f2,v1=v213. 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力F作用在小球A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2007上海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10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本试卷一、四大题中,小题序号后标有字母A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B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或B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
不同大题可以分别选做A类或B类试题。
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
若在同一大题内同时选做A类、B类两类试题,阅卷时只以A类试题计分。
4.第19、20、21、22、2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本大题中第1、2、3小题为分叉题。
分A、B两类。
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
一律按A类题计分。
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长为l、电流强度为I、方向与磁场垂直的通电直导线有力的作用,可以用磁感应强度B描述磁场的力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用类似方法描述物质基本性质的物理量还有。
2A.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
P、Q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3.5m和x=6.5m处。
在t1=0.5s时,质点P恰好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则t2=时,质点Q第二次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0.9s时,质点P的位移为。
动;当t3A.如图所示,AB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 AB=100V,R0=40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20Ω,当滑动片处于滑动变阻器中点时,C、D两端电压U CD为V,通过电阻R0的电流为A。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B.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放入一段通电直导线。
2007年上海物理高考试卷一.(20分)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本大题中第1、2、3小题为分叉题;分A 、B 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 类题计分.A 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1A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长为l 、电流强度为I 、方向与磁场垂直的通电导线有力F 的作用,可以用磁感应强度B 描述磁场的力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用类似方法描述物质基本性质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____等。
2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P 、Q 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3.5m 和x =6.5m 处。
在t 1=0.5s 时,质点P 恰好此后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则t 2=_________s 时,质点Q 此后第二次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当t 1=0.9s 时,质点P 的位移为_____________cm 。
3A .如图所示,AB 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 AB =100V ,R 0=40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 =20Ω,当滑动片处于变阻器中点时,C 、D 两端电压U CD 为___________V ,通过电阻R 0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A 。
B 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B .在磁感应强度B 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放入一段通电导线。
若任意时刻该导线中有N 个以速度v 做定向移动的电荷,每个电荷的电量为q 。
则每个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f =___________,该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为F =___________。
2B .在接近收费口的道路上安装了若干条突起于路面且与行驶方向垂直的减速带,减速带间距为10m ,当车辆经过着速带时会产生振动。
若某汽车的因有频率为1.25Hz ,则当该车以_________m/s 的速度行驶在此减速区时颠簸得最厉害,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1、分割原则(分离法)(1)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2)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3)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实例:组合家具,分类垃圾箱,百叶窗,分体式冰箱等。
如:分体式电子琴可以拆卸为相互独立的部分,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既便于携带又节省空间。
2、抽取原则(提取法)(1)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即“干扰”)的部分或属性。
(2)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实例:避雷针,舞台上的反光镜。
如:避雷针利用金属导电原理,将可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的雷电引入大地,以消除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3、局部性质原则(局部质量改善法)(1)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2)使物体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3)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实例:瑞士军刀,家庭药箱,分割式餐盒,多功能手表(兼备通话、存储等功能)等。
如:瑞士军刀整个刀身的不同部分具有其不同的功能。
4、不对称原则(非对称法)(1)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2)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实例:将电脑的插口设置为非对称性的以防止不正确的使用;为增强防水保温性,采用多重坡的屋顶等。
如:双角不对称机床铣刀可以增加磨擦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联合原则(组合法)(1)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2)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实例:集成电路板、冷热水混水器等。
如:集成电路板将电子元件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整体功能并节约空间。
6、多功能原则(一物多用法)使一个物件、物体具有多项功能以取代其余部件。
实例:可以坐的拐杖,可当做U盘使用的MP3、多功能螺丝刀等。
如:数码摄像机兼有摄像、照相、录音、硬盘存储功能。
7、嵌套原则(套叠法)(1)一个物体位于另一个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
(2)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实例:俄罗斯套娃、伸缩式荧光棒、伸缩式天线、推拉门等。
2007年上海高中物理会考卷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参加我们2007年上海高中物理会考。
这份试卷旨在检验大家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帮助大家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向。
请大家认真作答,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力C. 位移D. 加速度2.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矢量?A. 时间B. 质量C. 速度D. 密度3.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基本物理量?A. 电流B. 功C. 力D. 压强4.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导出物理量?A. 长度C. 质量D. 功5.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A. 牛顿B. 焦耳C. 米D. 千克6.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A. 秒B. 米C. 千克D. 瓦特7.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辅助单位?A. 安培B. 摄氏度C. 库仑D. 摩尔8.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补充单位?A. 焦耳B. 牛顿C. 米D. 库仑9.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制外单位?B. 千克C. 秒D. 英寸10.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专用单位?A. 米B. 千克C. 秒D. 摄氏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理量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2. 基本物理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导出物理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国际单位制中的辅助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C.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 光的传播速度在所有介质中都是相同的答案:D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答案:A3.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 牛顿B. 焦耳C. 瓦特D. 帕斯卡答案:A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B. 位移随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 速度和位移成正比D. 位移随时间的立方成正比答案:A5. 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变化的磁场才能产生感应电流B. 静止的导体在磁场中不会受到力的作用C.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变化的方向无关D.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电阻无关答案:A6.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B.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C.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D.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可逆的答案:A7. 以下关于原子核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整个原子的质量C. 原子核的体积非常小D. 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答案:B8.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压强不变时,体积一定增大B. 温度降低,压强不变时,体积一定减小C. 压强增大,温度不变时,体积一定减小D. 体积增大,温度不变时,压强一定增大答案:A9. 以下关于波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波速只与介质有关,与波源无关B. 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C. 波的振幅与波源的能量有关D. 波的传播方向与波源的振动方向垂直答案:D10. 在电路中,欧姆定律描述的是:A.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B. 电流与电压成反比,与电阻成正比C. 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D. 电压与电流成反比,与电阻成正比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m/s。
比较宪法学论文 [比较宪法学在我国的发展]专业:[ 法学]班级:[ 法学111 ]学生姓名:[ 吴桐]指导教师:[张淑岚]完成时间:2013年4月17日比较宪法学在我国的发展摘要:就学科发展而言,早期的比较宪法学与比较政治学在内容、方法与基本的价值趋向方面并没有确立实质性的界限,宪法思维与政治思维是结合为一体。
到了20世纪初以后,随着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公民关系的调整与发展,比较宪法学作为一门研究不同宪法体制的共同性与特殊性规律的一门独立学科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关键词:发展、历史、趋势一、过往发展历史从世界范围来看,比较宪法学首先是从西方国家中发展起来的。
用用比较方法探索宪法发展规律,是宪法学理研究中常见的方法。
比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布戈尔所写的《政治科学与比较宪法》、米尔恩的《宪法的国际化》、罗文斯坦的《比较宪法学总论》都是西方世界的早期有关比较宪法的文献著作。
在中国,比较宪法学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移植西方宪法莅临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最早建立的宪法分支学科之一。
清朝末期,1898年的“戊戌变法”首次实行新政立宪制度,1905年清政府则有“五大臣出样考察宪政”这一重大举措。
这两项被称为清末立宪运动,也意味着中国宪法制度的开始。
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中国学者是通过比较宪法和外国宪法研究了宪法理论,并以比较宪法和外国宪法的经验与认识为基础开始思考中国宪法学体系。
民国时期,王世杰正式将比较宪法学这一学科展现在了国人的视野当中,他于1927年所出的《比较宪法》无疑为后世比较宪法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还有程树德、丁元普、章友江、周逸云等学者出版的有关比较宪法学的著作,也是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
而后王世杰又与钱瑞生合著了1936年版本的《比较宪法》,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这本书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比较宪法学著作,反映了中国比较宪法学当时的学术水平。
这本书的宪法学价值主要表现在:(1)在比较宪法学体系上,作者没有采取以国别为标准的方法,而采取了以“现代宪法上规定的问题为标准,在各个问题之下,介绍各种不同的规定和不同的意见”;(2)在比较宪法学内容的安排上,作者把比较宪法学内容分为第一编、绪论,第二编、个人的基本权利及义务,第三编、公民团体,第四编、国家机关及其职权,第五编、宪法修改。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 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全卷共8页,24题,在120分钟内完成。
2.第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
(B )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
(C )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D )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
2.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 )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 )γ射线一般们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量强。
(D )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3.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
(A )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B )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C )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
(D )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位力等于小球重力。
4.如图所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a 和b 载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a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1F ,当加入一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后,a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2F ,则此时b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A )2F , (B )21F F -,(C )21F F + (D )212F F -5.行驶中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焰;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条形磁铁在下落过程中穿过闭合线圈,线圈中产生电流,上述不同现象中所包含的相同的物理过程是(A )物体克服阻力做功。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详细解答(贵州、黑龙江、吉林、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等省用)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体积缓慢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B.在压强不断增大有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C.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D.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答案】ApV 【分析】当气体增大时,气体对外界做功,当气体减小时,外界对气体做功;故A选正确;根据T=常数,p增大时,V不一定变化,故B选项错;在V减小的过程中,可能向外界放热,根据ΔE =W+Q可知,内能不一定增大,故C选项错误;Q=0的过程中,W不一定为0,故D选项错误。
【高考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压强、体积、温度三者的关系【易错点】ΔE=W+Q的符号【备考提示】热学部分虽然不是重点中,但在全国高考理综物理部分每年必考一道选择题,而且题目相对较容易。
但这部分知识较多,应注意全面掌握基础知识。
15.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cm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ArrayA.波长一定是4cmB.波的周期一定是4sC.波的振幅一定是2cm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答案】BC【分析】根据振动图象两个最大值的横坐标之差为振动周期,故T=4s,B选项正确;QOPS从图象可看出振幅A =2cm ,C 选项正确;根据题中所给的振动图象无法得到波长(或波速),也就无法根据λ=Tv算出波速(或波长),故A 、D 选项错误。
【高考考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易错点】容易混淆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
【备考提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应加强理解质点的振动过程、振动图象、波的形成过程及波的图象,弄清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区别和联系。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福建、辽宁、浙江、河北、河南、山西、广西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A.0.5 B2 C.3.2 D.415.一列简诸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4 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所示,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图a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磨擦,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17.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A.r B.1.5r C.2r D.2.5r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
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为沿斜面向上为正)已知此物体在t =0时速度为零,若用4321υυυυ、、、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A .1υB .2υC .3υD .4υ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
2007年高考上海理科综合(物理)5、右图显示跳水运动员从离开跳板到入水前的过程。
下列正确反映运动员的动能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是(忽略空气阻力)6、右图是居民小区内常见的健身器材。
使用时手可以握在①或②处,脚可以踩在④或⑤处。
手脚一起用力时,器械前半部绕支点③转动。
下列最费力的方式是 A .手握①,同时脚踩⑤ B .手握①,同时脚踩④ C .手握②,同时脚踩⑤ D .手握②,同时脚踩④7、有一压力锅,锅盖上的排气孔截面积约为7.0×10-6 m 2,限压阀重为0.7 N 。
使用该压力锅煮水消毒,根据下列水的沸点与气压关系的表格,分析可知压力锅内的最高水温约为(大气压强为1.01×105 Pa )A .100℃B .112℃C .122℃D .124℃8、在热气球下方开口处燃烧液化气,使热气球内部气体温度升高,热气球开始离地,徐徐升空。
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变小,所受重力也变小 ②气球内的气体密度不变,所受重力也不变 ③气球所受浮力变大 ④气球所受浮力不变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E A B C D 压力锅示意图9、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三次方”成正比。
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结合下表可知,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A .1.2亿千米B .2.3亿千米C .4.6亿千米D .6.9亿千米11、放射性同位素14C 可用来推算文物的“年龄”。
14C 的含量每减少一半要经过约5730年。
某考古小组挖掘到一块动物骨骼,经测定14C 还剩余1/8,推测该动物生存年代距今约为A .5730×3年B .5730×4年C .5730×6年D .5730×8年42、据报道,中国第一颗人造“探月”卫星将于2007年下半年发射。
有人建议,从节省火箭燃料考虑,将发射基地从西昌移至海南。
品牌收费站建设方案收费站作为高速公路行业的重要服务终端,是与社会公众直接接触的窗口和桥梁,体现着企业的核心文化、管理理念和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凸显收费站服务特色,结合公司《进一步做好品牌收费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以精细化管理深化品牌站建设,树立内部管理精细化,外部服务品牌化理念,通过基础数据“数值化”,提升收费站快速放行能力;通过窗口服务“追求化”,提升服务水平;通过站级管理“责任化”,提升管理能力,全面实现品牌站建设目标。
二、领导小组组长:李红英副组长:段国强成员:王瑞鹏马永泽王春生王鹏王淼焦鹏杨帅吴浩南二、基本原则(一)夯实基础,突出特色。
利用精细化管理的手段,将收费指标细化、量化、硬化,通过指标硬化实现管理量化,夯实收费基础管理。
结合运城西、永济、解州等不同收费站的地域特点,探索适合各自实际情况的品牌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收费站。
(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确定运城西站为品牌站建设示范站,6月底前形成品牌站建设成果经验。
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提炼提升试点成果,形成示范带头作用,逐步带动永济、解州等其它收费站品牌化建设。
(三)既抓文化引导的软支撑,又抓刚性制度的硬约束。
品牌收费站建设不仅要注重企业文化引导、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等“软性”、“隐性”工作内容的开展,形成文化引导和思想教育的软支撑。
同时又要将管理指标量化、硬化,通过对指标的量化,实现管理的硬化。
从而实现刚性制度和责任追究的硬约束。
只有使“拉力”和“推力”形成合力,才能最终推动品牌站建设。
(四)丰富载体,务求实效。
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丰富活动内容,确保员工参与,提高收费员工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开展“四德”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员工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强化员工对社会责任的理解,最终实现品牌收费站建设内容和形式有效统一,确保建设目标顺利完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总分:150 考试时间:119分钟)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13 题, 共计99 分)1.(5分)1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电路研究电源输出功率变化情况.电源E电动势、内电阻恒定,R1为滑动变阻器,R2、R3为定值电阻,A、V为理想电表.(1)若滑动片P由a滑至b时A示数一直变小,则R1和R2必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2)若R1=6W,R2=12W,电源内电阻r=6W,,当滑动片P由a滑至b时,电源E的输出功率P随外电路总电阻R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R3的阻值应该选择( )A.2W. B.4W. C.6W. D.8W.(a) (b)答案:(5分)(1)R1≤R2,(2)B解析:(1)设滑动端到b端的电阻为x,则R1与R2组成的并联电路电阻R并==.由函数知识R并有极大值,此时x=-=,若满足P由a向b滑动时A示数一直变小,必需满足x>0时,R并为增函数,所以R1≤R2.(2)滑动片P由a滑至b时,R并==4 Ω,要得到图B的图象,必使R3<r=6 Ω,R3+>6 Ω,R3>2 Ω,故R3应取4 Ω,应选B.2.(8分)17.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a)所示,在悬点O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L,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h(h>L).(1)电热丝P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2)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点,O'C=s,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q,小球落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s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s2为纵坐标、cos q为横坐标,得到如图(b)所示图像.则当q=30°时,s为________m;若悬线长L=1.0m,悬点到木板间的距离OO'为________m.答案:(8分)(1)保证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2),(3)0.52,1.5解析:(1)电热丝P点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保证悬线烧断时小球的速度方向为水平方向,之后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做平抛运动.(2)由h-L=gt2,s=v0t得v0=s.(3)由图(b)得s2=2.0-2cosθ,因θ=30°,则s2=0.268,所以s=0.52 m.由机械能守恒mgL(1-cosθ)=mv2由平抛运动规律s=vth-L=gt2三式联立得s2=4(h-L)L-4(h-L)L cosθ.由图象得4(h-L)L=2解得h=1.5 m.3.(6分)1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与两种实际气体I、II在标准大气压下做等压变化时的V-T关系如图(a)所示,图中.用三份上述理想气体作为测温物质制成三个相同的温度计,然后将其中二个温度计中的理想气体分别换成上述实际气体I、II.在标准大气压下,当环境温度为T0时,三个温度计的示数各不相同,如图(b)所示,温度计(ii)中的测温物质应为实际气体________(图中活塞质量忽略不计);若此时温度计(ii)和(iii)的示数分别为21°C和24°C,则此时温度计(i)的示数为________°C;可见用实际气体作为测温物质时,会产生误差.为减小在T1-T2范围内的测量误差,现针对T0进行修正,制成如图(c)所示的复合气体温度计,图中无摩擦导热活塞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在温度为T1时分别装入适量气体I和II,则两种气体体积之比V I︰V II应为________.答案:(6分)II,23,2︰1.解析:由图a知温度为T0时VⅠ>V0,VⅡ<V0,由气体温度计的原理知(ⅱ)对应的温度最低,其T0时体积最小,故温度计中实际气体为Ⅱ;由V=T知,=,解得T0=23 ℃;同一定量的Ⅰ、Ⅱ两种气体,在T0时的体积为VⅠ′、VⅡ′,同一定量理想气体在T0时体积为V0,则2(VⅠ′-V0)=(V0-VⅡ′).要使T0时,Ⅰ气体对应理想气体增加的体积与Ⅱ气体对应理想气体减少的体积相等,则T1时Ⅰ的体积VⅠ应是Ⅱ的体积V Ⅱ的两倍,则VⅠ∶VⅡ=2∶1.二、计算题4.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阻力不计)(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星:R地=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星:M地.答案:(10分) 解:(1),所以g′=g=2m/s2,(2),所以,可解得:M星:M地=1×12:5×42=1:805.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 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与小环速度v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小环的质量m;(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a.解:由图得:=0.5m/s2,前2s有:F2-mg sinα=ma,2s后有:F2=mg sinα,代入数据可解得:m=1kg,α=30°.6.(12分)20.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汽缸内壁光滑,活塞厚度不计,在A、B两处设有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在A、B之间运动,B左面汽缸的容积为V0,A、B之间的容积为0.1V0.开始时活塞在B处,缸内气体的压强为0.9p0(p0为大气压强),温度为297K,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直至399.3K.求:(1)活塞刚离开B处时的温度T B;(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p;(3)在上图中画出整个过程的p-V图线.答案:(12分) 解:(1),T B=333K,(2),p=1.1p0,(3)如图7.(12分)21.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斜面的倾角a;(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t=0.6s时的瞬时速度v.答案:(12分) 解:(1)由前三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为=5m/s2,mg sin a=ma1,可得:a=30°,(2)由后二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μmg=ma2,可得:μ=0.2,(3)由2+5t=1.1+2(0.8-t),解得t=0.1s,即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为0.5s,则t=0.6s时物体在水平面上,其速度为v=v1.2+a2t=2.3 m/s.8.(13分)22.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区域abcd内存在着匀强电场.电量为q、动能为E k的带电粒子从a点沿ab方向进入电场,不计重力.(1)若粒子从c点离开电场,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2)若粒子离开电场时动能为E k’,则电场强度为多大?答案:(13分) 解:(1)L=v0t,,所以,qEL=E k t-E k,所以E k t=qEL +E k=5E k,(2)若粒子由bc边离开电场,L=v0t,,,所以,若粒子由cd边离开电场,qEL=E k’-E k,所以9.(13分) 23.如图(a)所示,光滑的平行长直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间距为L、导轨左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质量为m的导体棒垂直跨接在导轨上.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不计,且接触良好.在导轨平面上有一矩形区域内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开始时,导体棒静止于磁场区域的右端,当磁场以速度v1匀速向右移动时,导体棒随之开始运动,同时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f的恒定阻力,并很快达到恒定速度,此时导体棒仍处于磁场区域内.(b)(1)求导体棒所达到的恒定速度v2;(2)为使导体棒能随磁场运动,阻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少?(3)导体棒以恒定速度运动时,单位时间内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和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各为多大?(4)若t=0时磁场由静止开始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较短时间后,导体棒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v-t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在时刻t导体棒瞬时速度大小为v t,求导体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答案:(13分) 解:(1)E=BL(v1-v2),I=E/R,,速度恒定时有:,可得:,(2),(3)P导体棒=Fv2=,P电路=E2/R=,(4)因为,导体棒要做匀加速运动,必有v1-v2为常数,设为△v,,则,可解得:.10.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长为l、电流强度为I、方向与磁场垂直的通电导线有力F的作用,可以用磁感应强度B描述磁场的力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用类似方法描述物质基本性质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____等.答案:(4分) 1A. ,电场强度解析:1A.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B等于F与IL的比值,而与F、IL无关.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其定义式为E=,F为放入电场中点电荷q所受的电场力.11.在磁感应强度B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放入一段通电导线.若任意时刻该导线中有N个以速度v做定向移动的电荷,每个电荷的电量为q.则每个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f=___________,该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为F=___________.答案:qvB,NqvB解析:由洛伦兹力公式f=Bqv,安培力F=Nf=NBqv.12.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P、Q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3.5m和x=6.5m处.在t1=0.5s时,质点P恰好此后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则t2=_________s时,质点Q此后第二次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当t1=0.9s时,质点P 的位移为_____________cm.答案:0.6,2解析:由题知t1=T则T=0.4 s.由Q质点的振动情况知t2=T=0.6 s.由振动情况知t= 0.9 s时,质点P在波峰处,其位移为2 cm.13.在接近收费口的道路上安装了若干条突起于路面且与行驶方向垂直的减速带,减速带间距为10m,当车辆经过减速带时会产生振动.若某汽车的固有频率为1.25Hz,则当该车以_________m/s的速度行驶在此减速区时颠簸得最厉害,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答案:12.5,共振解析:2A. 由题知t1=T则T=0.4 s.由Q质点的振动情况知t2=T=0.6 s.由振动情况知t= 0.9 s时,质点P在波峰处,其位移为2 cm.2B. v==s·f固=10×1.25 m/s=12.5 m/s,f外=f固时发生共振现象.14.如图所示,AB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 AB=100V,R0=40W,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20W,当滑动片处于变阻器中点时,C、D两端电压U CD为___________V,通过电阻R0的电流为__________A.答案:(4分) 80,2解析:3A. 由=得U CD=80 V==A=2 A.15.如图所示,自耦变压器输入端A、B接交流稳压电源,其电压有效值U AB=100V,R0=40W,当滑动片处于线圈中点位置时,C、D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 CD为___________V,通过电阻R0的电流有效值为__________A.答案:200,5解析:由=则U CD=2U AB=200 V.==5 A.16.(4分) 4.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_________射线,射线b 为_______________射线.答案:(4分)γ,β解析:因α射线穿透能力较弱,不能穿透铝箔,故穿过铅箔的为γ、β射线.因γ射线为光子,不带电,在电场中不偏转,β射线为电子,带负电,故在电场中发生偏转,故图中a为γ射线,b为β射线.17.(4分) 5.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y=2.5(单位:m),式中k=1m-1.将一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x=0处以v0=5m/s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当小环运动到x=m 时的速度大小v=__________m/s;该小环在x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__________m处.答案:(4分),解析:当x=m时,y2=2.5cos[1×+π]=-2.5 m;同理x=0时,y1=-1.25 m,由机械能守恒mv02+mgy1=mv2+mgy2解得v=5m/s.由mv02+mgy1=0+mgy3解得y3=0由y3=2.5cos(kx+),由y3=0知x=m.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8 题, 共计40 分)18.(5分) 6.衰变为要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则m,n分别为( )A.2,4. B.4,2. C.4,6. D.16,6.答案:(5分)B解析: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又因α衰变为放出He,β衰变为放出e,所以α衰变次数为=4,β衰变次数为:2×4-(92-86)=2,故选B.19.(5分)7.取两个完全相同的长导线,用其中一根绕成如图(a)所示的螺线管,当该螺线管中通以电流强度为I的电流时,测得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若将另一根长导线对折后绕成如图(b)所示的螺线管,并通以电流强度也为I的电流时,则在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0.B.0.5B. (C)B. (D)2B.答案:(5分)A解析:因对折后螺线管顺时针电流与逆时针电流产生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矢量和为零.故A正确.20.(5分)8.光通过各种不同的障碍物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衍射条纹,衍射条纹的图样与障碍物的形状相对应,这一现象说明( )A.光是电磁波. B.光具有波动性.C.光可以携带信息. 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5分)B、C解析:衍射现象是光特有的属性,故B正确.衍射条纹的图样与障碍物的形状相对应,说明光可以携带信息,故C正确.21.(5分)9.如图所示,位于介质I和II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 )A.f1=2f2,v1=v2.B.f1=f2,v1=0.5v2.C.f1=f2,v1=2v2.D.f1=0.5f2,v1=v2.答案:(5分)C解析:因机械波的波速由介质决定,频率由振源决定,故f1=f2;由图知λ1=3λ2=L,得λ1=2λ2,由v=λ·f得v1=2v2,故C正确.22.(5分)10.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作用在小球A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 )A.F1. B.F2. C.F3. D.F4.答案:(5分) B.C解析:因OB处于竖直状态,则线BA中无作用力,故球A只受重力、OA拉力和外力F,由平衡条件知该力可能是图中F2、F3,故BC正确.23.(5分)1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封闭在静置于竖直平面的U型玻璃管内,右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右管内水银面比左管内水银面高h,能使h变大的原因是( )A.环境温度升高.B.大气压强升高.C.沿管壁向右管内加水银.D.U型玻璃管自由下落.答案:(5分)A、C 、D解析:因p气=p0+h,当温度升高,向右管内加水银将都使封闭气体压强增大,故h必变大,故AC正确.而大气压增加,封闭气体体积减小,h变小,故B错误.当U型玻璃管自由下落时,水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p h=0,故封闭气体膨胀压强减小,h变大.故D 正确.24.(5分)12.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W.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答案:(5分) C.D解析:由题图知:第1秒末速度、第3秒末速度、第7秒速度大小关系:v1=v3=v7,由题知W=mv12-0,则由动能定理知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W2=mv32-mv12=0,故A错.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W3=0-mv32=-W,故B错.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W4=mv72-0=W,故C正确.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W5=mv42-mv32;因v4=v3,所以W5=-0.75 W.故D正确.25.(5分)13.一点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由A点无初速释放,先后经过电场中的B点和C 点.点电荷在A、B、C三点的电势能分别用E A、E B、E C表示,则E A、E B和E C间的关系可能是( )A.E A>E B>E C. (B)E A<E B<E C.C.E A<E C<E B. (D)E A>E C>E B.答案:(5分) A.D解析:因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无初速释放,电场力在AB间一定做正功,在BC间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故E A>E B,而且E B>E C或E B<E C,故AD正确.三、实验题( 本大题共 2 题, 共计11 分)26.(5分)14.在实验中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s-t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以确定,小车在AC段和DE段的运动分别为( )A.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B.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C.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D.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2)在与AB、AC、AD对应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车在A点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__段中的平均速度.答案:(5分)(1)C,(2)AB解析:(1)由s-t关系图象知AC段为变加速运动,DE段为倾斜直线,是匀速运动,故C正确.(2)由瞬时速度的概念,v=,Δt→0时,v为瞬时速度,故应为AB段.27.(6分)15.为了测量一个阻值较大的未知电阻,某同学使用了干电池(1.5V),毫安表(1mA),电阻箱(0-9999W),电键,导线等器材.该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a)所示,实验时,将电阻箱阻值置于最大,断开K2,闭合K1,减小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1=1.00mA,记录电流强度值;然后保持电阻箱阻值不变,断开K1,闭合K2,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1=0.80mA,记录电流强度值.由此可得被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__W.经分析,该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中电源电动势的值可能与标称值不一致,因此会造成误差.为避免电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又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实验电路,实验过程如下:断开K1,闭合K2,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某一位置,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其大小为I;断开K2,闭合K1,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其大小为R0.由此可测出R x=___________.答案:(6分) 375,I,R0解析:由图(a)知其电路图为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I1(R1+r)E=I2(R1+r)+I2R x联立解得:R x=375 Ω.由图(b)知该电路的电路图如下图.此测量法为等效替换法.断开K1,闭合K2,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再断开K2,闭合K1,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故R x=R.。
2011年模拟物理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6分)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6分)1.如图,下面四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泰州2.春天到来,学校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流行病传染,对以下两种防护措施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A.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B.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缓C.把消毒液洒在教室地面上,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升华现象D.把消毒液洒在教室地面上,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升华凝华3.根据物质的物理特征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下列分类中合理的是()A.铁、冰、玻璃是晶体B.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C.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D.塑料、干木柴、陶瓷是绝缘体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5.中国已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器.请你想象一下,在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中的宇航员,不可能做到的是( )A.手推舱壁,身体向后退B.通过无线电与地面联系C.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体重D.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6.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家庭电路电压高于对人体安全的电压B.电灯与控制它的开关是并联的C.电能表是测量家庭中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D.电路中的总功率越大,电流就越大7.如图所示,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刹车装置相当于费力杠杆B.轮胎和脚蹬上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C.尾灯的设计应用了光学知识D.车座面积较大是为了减小压强8.图中,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乙 ( )A.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D.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9.小强家里的电能表5月1日的示数如图甲所示,6月1日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他家5月份共用电为 ( )A.31 2kW·h B.31.2kW·h C.8 1 9 9.7 kW·h D.31.2J10.给已关机的手机打电话时,听到与基地台相连的交换机发出提示音是“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若给不在服务区的手机打电话时,听到的提示音是“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这说明( ).(A)手机关机时向基地台发射了一个关机信号,手机不在服务区时与基地台失去联系(B)手机不在服务区时向基地台发射了一个不在服务区信号,手机关机时与基地台失去联系(C)手机关机和不在服务区时,分别向基地台发射了相应信号(D)手机关机和不在服务区时,都没有向基地台发射相应信号11.用右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设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竖直向下,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F的大小将(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12.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到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后,所受浮力分别为6 N和5 N,对物体的浮沉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漂浮 (B)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C)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悬浮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3.一次实验中,郝奇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8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Ω。
2007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3.本试卷一、四大题中,小题序号后标有字母A 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B 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 或B 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
不同大题可以选择不同的A 类或B 类试题,但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若在同一大题内同时选做A 类、B 类两类试题,阅卷时只以A 类试题计分,4.第19、20、21、22、2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一.(20分)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本大题中第1、2、3小题为分叉题;分A 、B 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 类题计分.A 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长为l 、电流强度为I 、方向与磁场垂直的通电导线有力F 的作用,可以用磁感应强度B 描述磁场的力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用类似方法描述物质基本性质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____等。
2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P 、Q 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3.5m 和x =6.5m 处。
在t 1=0.5s 时,质点P 恰好此后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则t 2=_________s 时,质点Q 此后第二次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当t 1=0.9s 时,质点P 的位移为_____________cm 。
3A .如图所示,AB 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 AB =100V ,R 0=40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 =20Ω,当滑动片处于变阻器中点时,C 、D 两端电压U CD 为___________V ,通过电阻R 0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A 。
B 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B .在磁感应强度B 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放入一段通电导线。
若任意时刻该导线中有N 个以速度v 做定向移动的电荷,每个电荷的电量为q 。
则每个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f =___________,该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为F =___________。
2B .在接近收费口的道路上安装了若干条突起于路面且与行驶方向垂直的减速带,减速带间距为10m ,当车辆经过着速带时会产生振动。
若某汽车的因有频率为1.25Hz ,则当该车以_________m/s 的速度行驶在此减速区时颠簸得最厉害,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3B .如图所示,自耦变压器输入端A 、B接交流稳压电源,其电压有效值U AB =100V ,R 0=40Ω,当滑动片处于线圈中点位置时,C 、D 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 CD 为___________V ,通过电阻R 0的电流有效值为_____________A 。
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4.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
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 、b 两束,射线a 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 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 为__________射线,射线b 为_______________射线。
5.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y =2.5 cos ⎝⎛⎭⎫kx +23π (单位:m ),式中k =1m -1。
将一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x =0处以v 0=5m/s 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
则当小环运动到x=π3 m 时的速度大小v =__________m/s ;该小环在x 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 =__________m 处。
二.(40分)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6.238 92 U 衰变为22286Rn 要经过m 次α衰变和n 次β衰变,则m ,n 分别为( )(A )2,4。
(B )4,2。
(C )4,6。
(D )16,6。
7.取两个完全相同的长导线,用其中一根绕成如图(a )所示的螺线管,当该螺线管中通以电流强度为I 的电流时,测得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若将另一根长导线对折后绕成如图(b )所示的螺线管,并通以电流强度也为I 的电流时,则在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 )0。
(B )0.5B 。
(C )B 。
(D )2 B 。
8.光通过各种不同的障碍物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衍射条纹,衍射条纹的图样与障碍物的形状相对应,这一现象说明 ( )(A )光是电磁波。
(B )光具有波动性。
(C )光可以携带信息。
(D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9.如图所示,位于介质I 和II 分界面上的波源S ,产生两列分别沿x 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
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 1、f 2和v 1、v 2,则()照 相 底 片(A )f 1=2f 2,v 1=v 2。
(B )f 1=f 2,v 1=0.5v 2。
(C )f 1=f 2,v 1=2v 2。
(D )f 1=0.5f 2,v 1=v 2。
10.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 、B 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 ,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 、B 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 作用在小球A 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 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A )F 1。
(B )F 2。
(C )F 3。
(D )F 4。
1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封闭在静置于竖直平面的U 型玻璃管内,右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右管内水银面比左管内水银面高h ,能使h 变大的原因是() (A )环境温度升高。
(B )大气压强升高。
(C )沿管壁向右管内加水银。
(D )U 型玻璃管自由下落。
12.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 -t 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 ,则()(A )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W 。
(B )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 。
(C )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 。
(D )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 。
13.一点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由A 点无初速释放,先后经过电场中的B 点和C 点。
点电荷在A 、B 、C 三点的电势能分别用E A 、E B 、E C 表示,则E A 、E B 和E C 间的关系可能是()(A )E A >E B >E C 。
(B )E A <E B <E C 。
(C )E A <E C <E B 。
(D )E A >E C >E B 。
三.(30分)实验题.14.(5分)在实验中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s -t 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以确定,小车在AC 段和DE 段的运动分别为()(A )AC 段是匀加速运动;DE 段是匀速运动。
(B )AC 段是加速运动;DE 段是匀加速运动。
(C )AC 段是加速运动;DE 段是匀速运动。
(D )AC 段是匀加速运动;DE 段是匀加速运动。
(2)在与AB 、AC 、AD 对应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车在A 点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__段中的平均速度。
15.(6分)为了测量一个阻值较大的末知电阻,某同学使用了干电池(1.5V ),毫安表(1mA ),电阻箱(0-9999Ω),电键,导线等器材。
该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a )所示,实验时,将电阻箱阻值置于最大,断开K 2,闭合K 1,减小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1=1.00mA ,记录电流强度值;然后保持电阻箱阻值不变,断开K 1,闭合K 2,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 1=0.80mA ,记录电流强度值。
由此可得被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__Ω。
经分析,该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中电源电动势的值可能与标称值不一致,因此会造成误差。
为避免电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又设计了如图(b )所示的实验电路,实验过程如下:断开K 1,闭合K 2,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某一位置,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其大小为I ;断开K 2,闭合K 1,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其大小为R 0。
由此可测出R x =___________。
16.(5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 )所示电路研究电源输出功率变化情况。
电源E 电动势、内电阻恒定,R 1为滑动变阻器,R 2、R 3为定值电阻,A 、V 为理想电表。
(1)若滑动片P 由a 滑至b 时A 示数一直变小,则R 1和R 2必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R 1=6Ω,R 2=12Ω,电源内电阻r =6Ω,,当滑动片P 由a 滑至b 时,电源E 的输出功率P 随外电路总电阻R 的变化关系如图(b )所示,则R 3的阻值应该选择( )(A )2Ω。
(B )4Ω。
(C )6Ω。
(D )8Ω。
17.(8分)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a )所示,在悬点O 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 ,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 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L ,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 ’=h (h >L )。
(1)电热丝P 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a ) (b )(2)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 点,O ’C =s ,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 0________。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小球落点与O ’点的水平距离s 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s 2为纵坐标、cos θ为横坐标,得到如图(b )所示图像。
则当θ=30︒时,s 为 ________m ;若悬线长L =1.0m ,悬点到木板间的距离OO ’为________m 。
18.(6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与两种实际气体I 、II 在标准大气压下做等压变化时的V -T 关系如图(a )所示,图中V '-V 0V 0-V ''=12。
用三份上述理想气体作为测温物质制成三个相同的温度计,然后将其中二个温度计中的理想气体分别换成上述实际气体I 、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