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主观题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必考题》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分析)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第Ⅰ卷客观题第Ⅰ卷的注释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等边三角形是()三角形.A. 直角B. 钝角C. 锐角2.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A. 180°B. 90°C. 不能确定3.有一个角是90度的三角形是()三角形A. 等腰B. 等边C. 直角4.四边形是由4条( )围成的。
A. 线B. 线段C. 直线D. 边5.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
A. 梯形B. 平行四边形C. 长方形6.多少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摆出平行四边形?A. 6B. 7C. 97.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 1cm,3cm,5cmB. 2cm,2cm,6cmC. 8cm,8cm,8cmD. 6.5cm,3.2cm,3.2cm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小于6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A. 等边B. 直角C. 钝角9.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10.用细铁丝焊成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把它拉成一个底长10厘米的最大的平行四边形,求与这条边相邻的另一条边的正确列式()A. (10+8)÷2B. 8×4-20C. 8×2-10D. 8×4÷2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1.把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会改变。
()12.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1个钝角,最少有2个锐角。
()13.一个三角形的每一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就不再发生改变了。
()14.平行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的特性。
()15.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16.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梯形、长方形()三、填空题(共6题;共6分)17.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是70度,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________度。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主观题专练(15题)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自被赋予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以来,浙江定方案、明举措、作部署、抓落实。
浙江突显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在高质量发展中急先锋和压舱石的角色,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壮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强基固本;率先出台“五大政策包”“四张要素清单”减负降本和“畅链强链保安、能效标准引领”五大行动,缓解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压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山区26县实现“一县一策”全覆盖、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一老一小”服务提升、城乡一体化高水平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
据此,同学们展开讨论、发表评论:同学甲:只要政府积极有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就能实现。
同学乙:浙江的共同富裕要以西方高福利社会为范本。
材料二为高效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各级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反映实际问题,积极为推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言献策;在省委的倡导下,省人大制定《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各级政府部署落实,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撬动其他领域改革;基层组织在党委和政府指导下,积极推进共同富裕示范村创建工作,切实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所体现的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二、材料分析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小社区”书写社会治理“大文章”。
某市对社区治理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该市以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带动各类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形成“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制定县(市、区)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在社区治理方面的权责清单,引导基层政府加强统筹规划,细化政策措施,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财力物力保障。
第二单元古希腊雅典的政治制度和法律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
))1.下图反映了罗马法发展演变的过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B.罗马人与外邦人的斗争催生公民法C.公民法适用于罗马一切自由民D.万民法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初见端倪2.关于古希腊民主政治实质,威尔斯在《世界史纲》中指出:“民主的近代观念和希腊城邦的民主大不相同……当时的民主就是平民的政府;这是全体公民的政府,是多数人的政府以区别于少数人的政府。
”对材料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参与民主人数多少是古代与近代民主之异B.古希腊民主是全体公民的民主C.近代的民主是的少数人的政府D.古希腊的民主优于近代的民主3.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是能言善辩的法律,而法律是沉默寡言的长官”;“握有统治权仗的人可能更替,而罗马法却没有改变。
”在此,西塞罗强调的是A.法律的权威和作用 B.权力的权威和作用C.权力和法律互相依赖 D.权力和法律互相排斥5.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对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的资格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的人都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
这主要反映出A.雅典的民主存在虚伪性 B.家庭是雅典民主的基础C.民主与道德要求的统一 D.财产是享有民主的前提6.罗马法规定,要式买卖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如果做错一个动作,说错一个词语,买卖就没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
对此理解和评价正确的是①僵化刻板的规定抑制了商业发展②以严格的程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③罗马法不能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④罗马法的特点是注重程序和形式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D. ②④7.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
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A.重视证据 B.公平公正 C.契约至上 D.注重程序8.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来把雅典国家比喻成一条没有船长的船,“在这样一条船上,当对风浪的恐惧使水手们保有理智并服从了望者的命令时,他们令人钦佩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1.某市政府表示,当地一网民因在网上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天。
据警方介绍,前不久,密山市郭某在未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将当地一起跳楼自杀事件与政府征地拆迁工作相关联,并以“京飞一家”网友的身份在天涯社区、网易论坛等网络论坛发布虚假信息,在社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事发后,公安机关迅速组织警力进行深入调查核实,经缜密侦查,虚假信息发布者郭某逐渐进入警方视线。
经认定,郭某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依法对其进行了治安处罚。
(1)运用“国体”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中公安机关对郭某实施行政拘留的政治学依据。
(2)材料中郭某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有什么样的启示?【答案】(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②公安部门对郭某等故意散布谣言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惩,是行使专政职能的具体表现,有利于有效打击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敌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①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但公民的政治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郭某的违法犯罪行为启示我们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政治自由。
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郭某的违法犯罪行为启示我们应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这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郭某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
这启示我们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2.市政府召开工作会议强调,各部门要适时发布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重要决定、重大事项等政务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平台作用,不断扩大网上服务项目的范围,积极建立社情民意绿色通道,让全体市民不出门、不见面、不上访就可反映紧急突发事件,生产活动中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要通过社会公示、听证、专家论证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经济学第二单元主观题例解1.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逐步成熟。
住宅消费的发展将带动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及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社会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汽车使用数量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材料二据估算,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1%,可拉动GDP上涨0.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上涨0.87个百分点。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结合材料一说明为什么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1.(1)材料一说明,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材料二说明,在我国,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投资更大。
(2)材料一中的需求是消费需求,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所以说,只要人们存在消费需求,与此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前景就很光明。
2.近年来,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作为革命老区之一的广西近两年已经有50万海内外游客踏访了这一红土地。
对此广西制定了红色旅游的发展目标:以百色等地为重点,以“邓小平足迹之游”和“长征之旅”为两大主题,初步构建“一个红色旅游中心、两大红色旅游主题、两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三大红色旅游品牌、五大红色旅游区、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到2008年,每年参加广西红色旅游的人数增长速度超过16%,2009—2010将超过18%,到2010年红色旅游综合收入将达8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5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30万人。
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消费的知识,分析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主观题复习(第二单元)1、材料分析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礼记·礼运》(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叫什么?(4)国家的建立,标志从此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什么社会?2、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1)此图是西周什么制度的反映?(2)西周实行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图中第二层人从周天子手中得到了什么东西?同时他们要向天子尽什么义务(4)西周的分封制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3、阅读下列材料:【第2题的变形题】材料:周成王小时候和弟弟姬虞做游戏,把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分封诸侯的符信)形状。
对姬虞说:“把这玉圭给你,封你去做唐国的诸侯吧!”周公立即命令史官记录在案,周成王不以为然地说:“我和姬虞开玩笑呢!”周公说:“君无戏言,说了就应该命史官记录它,典礼成全它,音乐歌颂它才是啊!”姬虞长大后,真的被封到唐国去做了诸侯。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1)姬虞受封后,在封国内享有哪些权力?(2)姬虞对周王有什么义务?(3)姬虞被封诸侯与什么制度有关?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4、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
观察下面中国汉字“马”的演变图,回答问题:(1)甲骨文出现于什么朝代?要进一步研究甲骨文,应该访问河南的哪一座城市?(2)图片中中国文字由古至今的演变历程,显示出中华文明的什么特征?(写出一个即可)5、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物品的名称是什么?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2)它反映的是什么历史时期哪一方面的发展水平? (3)这时期在这一物品方面发展有何特点?6、阅读下列材料: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请回答:(1)我国青铜器出现在什么时间?(2)分别介绍一下青铜器在夏、商和西周时期的发展状况?(3)请你列举出你知道的两件青铜器的名称。
1、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尤其他画的奔马,驰誉世界,几乎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评价: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就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
(1)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是文化创新的表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必须充分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
因此,题中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3分)(3)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要求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分)(4)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生活中汲取营养。
(3分)(5)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要牢牢把握发展先进文化的方向,反对“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2分)(6)上述观点是片面的。
2、评价: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依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1) 认为文化创新来自于创作者灵感的观点是错误的。
(1分)(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创作者的灵感在文化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创作者的灵感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长期的生活实践,艰苦的艺术探求的结果。
(4分)(3) 认为文化创新主要依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的观点是错误的。
(1分)(4)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但文化创作者必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单元主观题(带答案和解析) :篇一:必修2《政治生活》主观题精选@《政治生活》主观题精选1、材料: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但政府管理还存在“三位”现象:一是“越位”,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二是“错位”,政府职能分工交叉、混淆;三是“缺位”,该管的政府没有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了“真空”。
从《政治生活》角度,就政府如何避免“三位”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6分)【参考答案】①政府应正确履行自身职能,加快职能转变,建设法治型和服务型政府,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分)②政府应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
(2分)③政府应自觉接受监督,树立威信。
(2分)2、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
根据规划要求,改试验区的任务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
提高行政透明度,完善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实现各类投资主体的公平竞争。
二是扩大投资领域开放。
选择金融、航运、商贸、文化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
三是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推动贸易转型升级。
四是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
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
五是完善法制保障。
各部门要支持试验区深化改革试点,及时解决试点过程中的制度保障问题。
上海市要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与试点要求相适应的试验区管理制度。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试点,主要目的是通过开放促进改革。
运用政治生活所学知识,分析全面有效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工作对我国相关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6分)【参考答案】①人大作为我国权力机关要科学立法,制定和健全与试点要求相适应的实验区管理的法律、法规。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主观题集锦一、课本强化识记的题目:1、简述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和措施是什么?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实行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4、生产资料公有制:地位、内容、主要实现形式、主体地位的体现、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分别是什么?5、如何看待股份制企业的性质?6、为什么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7、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8、企业(含义、地位、类型)、9、公司(含义、类型(异同)、组织机构)10、公司的经营(含义、目的、成功的因素、公司经营不善:兼并、破产的好处?)11、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是什么?它的优点是什么?12、就业:①意义、②形势、③途径(党和政府和个人。
)13、劳动者4种就业观是什么14、劳动者权利:①权利的意义、内容、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③维护权利措施(3方面)15、储蓄存款:(1)含义(2)唯一收益——利息(含义、因素、计算)、利率的含义及种类(3)分类(4)机构16、储蓄存款的优点(重点)17、我国的商业银行:(1)含义(2)地位(3)业务18、股票:(1)含义(2)特点(3)收入及其影响因素(4)作用19、债券:(1)含义(2)分类及其特点20、债券:(1)含义(2)分类及其特点21、商业保险:(1)含义(2)种类(3)原则二、简答题:1、200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举行了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报告会。
胡锦涛在会上强调,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要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变为实际行动,要切实落实到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上来……结合材料,联系学过的知识,回答:我国现阶段应该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答:(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
(3)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4)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
九年级道法(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检测卷本试卷分第I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共三大题25小题,满分50分。
第I卷客观题(共22分)一、单项选择: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小题1分,共22分。
1.某校开展“观时政学道法”活动,下列两则时政材料体现了( )◆人大“开门立法”,政府“开门问策”,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通过各种方式,对各级回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展职情况进行监督①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②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③公民以民主监督形式行使民主权利④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进一步扩大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下列活动体现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的是①小红利用假期到儿童福利院提供志愿服务②黄老师作为市民代表参加水价调整听证会③小明妈妈参加所在镇的人大代表换届选举④初三学生小亮举报同学在期末考试中作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某校开展学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提案”,为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建言献策。
开展这一活动( )①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②帮助学生了解选举民主的具体程序,增强法治观念③有利于同学们体验全过程民主、培养民主参与能力④能促进同学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增强责任意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以下事( )A.某区政府首次推行“政务公开观察站”——民主选举B.中学生小明积极参与班干部投票选举——民主监督C.某市就燃气价格调整召开价格听证会——民主决策D.某学生建议在学校门前实行人车分流——协商民主5.如图,建设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义在于( )A.保障民众立法权,使法律更好反映民意B.扩大了公民民主权利,提升了民主效能C.是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D.能满足每一位民众新时代新生活的需求6.下列事例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的是( )A.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了党外人士座谈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置22个基层立法点C.某家长向“12345”市长热线反映学校伙食差问题D.某地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发动村民“敞开说”“共同议”7.某社区“居民说事点”创新“居民说事”流程,就重要民生关切问题的解决环节新增“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共同监督执行过程“两个环节:下列关于新增环节的影响传导正确的是( )①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保障居民参政议政→实现人民当家作主②共同制定解决方案→汇聚社区居民智慧→增强方案的科学性③共同监督执行过程→推动落实民主管理→满足群众各种需求④共同监督执行过程→提高执行质量效果→切实解决群众关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显示,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共45个,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6500多个,发挥立法听取民意“直通车”作用。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一、积累(12分,每题3分,共4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挚痛(zhì)懊悔(ào)澎湃(bài)田垄(lǒnɡ)B.祈祷(qí)镐头(ɡǎo)嗥鸣(háo)斑斓(nán)C.哺育(bǔ)亘古(ɡènɡ)污秽(huì)默契(qì)D.土壤(rǎnɡ)屏障(pínɡ)怪诞(dàn)谰语(l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斑澜叠起枯躁惊涛澎湃B.摇蓝险峻喧闹妇孺皆知C.蚱蜢嗥鸣浊流马革裹尸D.挚痛畴划慷慨兀兀穷年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那些保家卫国的英雄为了人民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永垂不朽。
C.她失眠了,难以入睡,吃了安眠药才酣然入梦。
D.像他这种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肠癌,不幸在北京于1986年7月29日逝世,享年62岁。
B.闻一多纪念馆坐落在闻一多故乡凤栖山麓的清泉寺遗址上,占地约15亩左右。
C.通过发奋勤学,使吕蒙成为了谋略过人,勇冠三军的一代名将。
D.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然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第Ⅱ卷(主观题)二、古诗文默写(7分)5.(1)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①,弹琴复长啸。
(《竹里馆》)②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③小弟闻姊来,。
(《木兰诗》)(2)请默写《晚春》或《春夜洛城闻笛》,先写下题目和作者,再写全诗。
(4分)三、阅读(51分)(一)名著阅读(7分)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
1、材料一:长期在岩石圈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错位,使长期累积的能量释放出来造成地震。
但对于地震的预测,中国乃至世界发达国家依然处于探索时期,地球的不可入性、地震孕律的复杂性、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都决定了无法准确预报地震。
材料二: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杭震救灾工作,出现了无数感人至深的画面。
对于地震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次生灾害,国家组织地方发布了《清坝紧急撤离方案》(抗震救灾卫生防疫方案》《灾民紧急安置方案》等多个方案。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0分)2、材料l: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
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2: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
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结合材料1、材料2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0分)3、材料一:金秋十月,中共第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
会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材料二:在现代化建设中,我党一直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
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针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主观题汇编1、(2010高考·北京卷38)你熟悉互联网,但你了解物联网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感受奇妙的物联网世界吧。
物联网将使我们的世界更加智能化。
通过物联网,主人在路上能够遥控家中的电器做家务;顾客在超市能够了解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的主要信息,假冒伪劣商品将无从遁青工;企业信息监控中心能够自动调生产过程;农作物会“主动”发出该浇水、设施肥的各种信息。
物联网还将促进新技术的研发,加快相关产业的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物联网对个人消费、企业经营和国民经济发展可能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14分)【答案】对个人消费的影响:将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使生产管理更加科学,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诚信经营,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
2、(2010年高考·天津卷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
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
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则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最终其价格会下降。
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阐释低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
(9分)【答案】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