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接地变及其中性点接地电阻的改进方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6
影响接地电阻测量因素的分析及改善措施接地电阻测量是电气工程中常见的测试项目之一、它用于测量接地系统中的接地电阻,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接地电阻测量时,有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本文将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
首先,测量导线长度会对接地电阻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大小与电流通过的导线长度成正比。
因此,导线长度越长,测量的电阻值就越大。
为了降低这种影响,可以选择合适长度的导线进行测量,并且应确保导线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其次,接地电阻的测量环境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潮湿的土壤会增加土壤的电导率,从而降低接地电阻的值。
而干燥的土壤则会降低土壤的电导率,导致接地电阻增加。
为了消除环境影响,测量时应选择均匀的土壤,并且在不同的季节进行多次测量,以获取更准确的结果。
第三,测量仪器的精确度也会对接地电阻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低精度的仪器容易引入测量误差,导致不准确的结果。
因此,在进行接地电阻测量时,应选择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并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
第四,接地极之间的距离也是影响接地电阻测量结果的重要因素。
接地极之间的距离越大,测量的接地电阻值就越大,这是因为距离增加会导致电流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为了提高测量准确性,应该合理选择接地极的布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另外,测量电流大小对接地电阻测量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测量电流过大会导致土壤电流浓度不均匀,从而产生测量误差。
相反,电流过小则不能有效地测量接地电阻。
因此,应选择适当大小的电流进行测量,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最后,测量时间的长短也会对接地电阻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电流通过土壤时,由于电荷积累的影响,刚开始的测量结果可能较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荷逐渐稳定,电阻值也会趋于稳定。
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以确保电荷稳定。
综上所述,接地电阻测量结果可能会受到导线长度、测量环境、仪器精确度、接地极距离、测量电流和测量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影响接地电阻测量因素的分析及改善措施接地电阻测量在建筑工程验收和防雷检测中必不可少,由于测量方法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测量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文章分析了导致接地电阻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减小或者抑制测量误差发生的措施。
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正确测量接地电阻及获得准确的数值提供了技术参考。
标签:接地电阻;测量;误差0 引言雷电能量巨大,直接击在建筑物或大地上时,因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效应会造成严重的建筑物损坏和人员伤亡,避雷接地是使雷击时所产生的雷电流通过埋在地下的导体向大地释放,以避免雷击损害的接地[1]。
近年来,工程技术人员使用的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有两点法、三点法、三极法、四极法、大电流法及变频法。
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干扰因素的存在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例如:电压极和电流极引线间的互感、地下附近的金属物、电压表内部参数、大地的趋肤效应、干扰信号、季节因素、仪器使用误差等因素,以致于不能得到准确而有效的测量数据。
在防雷安全接地检测中测量接地电阻,必须做到准确而有效[2-3]。
因此,研究分析影响防雷接地的各个因素,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对于工程技术人员准确测量接地电阻有着重要意义。
1 电流极引线和电压极引线之间的互感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采用直线补偿法测量接地电阻时,在对角线的长度达到几百米的大接地网中,需采用四到五倍对角线电流极引线长度测量,则电流极引线、电压极引线则需要达到几千米的长度。
电流极和电压极引线在很长的范围内平行敷设,而且间距较小时,会产生比较大的互感电势,其互感电势会对接地电阻的测量值产生影响,此外,测量值与线缆的长度、线缆敷设的距离、所用测试电流的幅值、频率及线缆距地面的高度等也有关系[4-6]。
电流极引线中电流的流动,会耦合到电压极引线而产生电压,其耦合产生的电压将直接疊加到所欲测量的电压上,使得电压极电位升高,最终导致所测接地电阻值较真实接地电阻值偏大。
风电场接地变的研究与分析发表时间:2017-01-20T11:53:36.08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24期作者:李积强[导读] 本文主要从接地变的作用、接地变事故分析、接地变保护方面进行了分析,引起人们对风力发电场接地变的重视。
(国家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塔城分公司 834700)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增速的放缓,火电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而新能源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期,以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逐渐在电力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风电因风能的不稳定性和风电场事故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本文主要从风电场接地变来研究风电场的安全运行,风电场接地变烧毁的事件时有发生。
关键词:风电场;接地变烧毁;保护0、引言风力发电机组经箱变升压后,通过线路汇集至35kV母线,目前我国35kV系统因变压器绕组原因,在高压侧无接地点,导致35kV系统为非直接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电容电流会很大,可能造成“弧光接地过电压”,伤害设备绝缘,造成设备损坏事故,我国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变压器35kV绕组大多是三角形接线,没有中性点,致使消弧线圈没有办法安装;于是人们设计了“接地变压器”,接地变压器就是一个“星形”接线的变压器,通过这个星形接线的变压器,人造了一个“中性点”,就使消弧线圈能够接到这个人造中性点上,解决了35kV 电压系统没有中性点的问题。
1.接地变的必要性变电站内现在一般采用的接地变压器有两个用途,1.供给变电站使用的低压交流电源,2.在35kV侧形成人为的中性点,同消弧线圈相结合,用于35kV发生接地时补偿接地电容电流,消除接地点电弧,其原理如下:三相电网各相导线之间及各相对地之间,沿导线全长都分布有电容。
当电网中性点不是死接地时,单相接地相的对地电容为零,另外两相的对地电压升高到 √3倍。
相电压升高并未超过安全电压设计的绝缘强度,但是会导致其对地电容的增加。
单相接地时电容电流为正常运行时一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
风电场接地变及其中性点接地电阻的改进方案分析摘要:风电场会使用大量的电缆,造成电流的聚集。
一旦出现接地情况,所产生的弧光电压会对风电场设备造成很大的损害。
因此,我们要重视接地电阻的改进。
本文将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风电场;接地电阻;设计;优化1.前言当前,风电场为保证稳定运行,使用了大量的电线电缆。
这就使得电缆中易产生电流聚集产生弧光电压,对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2.Z形接地变主系统为/△连接,因此35kV系统为不接地系统。
接地变压器接入系统的作用是人为地将接地点吸引到中性的不接地系统中,从而为系统中的接地故障提供零序路径。
接地变压器的电源侧配备了三相快速断流和过流保护功能。
它用作接地变压器内部相间故障的主要保护和备用保护。
零序电流I级和零序电流II级保护安装在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
作为接地变压器中单相接地故障的主要保护,并且作为系统每个组件的完整备用保护。
当前,在中国配置接地变压器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添加YNyn0公共配电变压器,第二种是添加Ynd公共配电变压器,第三种是使用ZN型接地变压器。
分析三种接地方式的接地变压器特性。
Z型连接变压器更适合用作零序通量低,零序阻抗低且由于100%电容而导致的附加损耗低的接地变压器。
3.为何集电线路系统不能继续采用中性点不接地3.1135kV电容电流大于l0A时,如果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会有严重后果如果风电场中的电缆线很多,并且电容器电流超过10A,则电流收集系统仍使用中性点;如果未接地,则不能确保熄灭接地电弧,会产生严重后果。
为了确保操作设备的安全,如果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的电容电流大于10A,则中性点通常应使用低电阻或消弧线圈接地。
3.2为何不采用消弧线圈接地,而选择采用小电阻接地消弧线圈的接地缺点:在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会导致故障电流值小,电弧不稳定,电流选线装置的灵敏度低甚至无法选择行。
消弧线圈的自动跟踪补偿以线路频率完成。
浅谈降低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措施浅谈降低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措施摘要:风能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具潜力和活力的新能源之一,风力发电是目前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的飞速发展,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和风电场规模的增大,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也提到了一个广受关注的高度,风力发电机组能否安全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是衡量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规程要求的主要指标。
本文简述了降低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1、影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因素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规程要求,主要指标为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接地电阻实际是两部分电阻之和,一部分是接地体金属物的电阻,另一部分是整个大地的电阻也称流散电阻。
由于金属接地体的电阻很小,因此接地电阻主要决定于流散电阻的大小。
流散电阻主要由接地装置的结构和土壤电阻率决定,土壤的电阻率越低,流散电阻也就越低。
一些地区土壤电阻率较大,致使接地电阻值超出规程要求。
因为土壤电阻率是随季节变化的,规范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实际是接地电阻的最大许可值,为了满足这个要求,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要求达到的值按下式计算:R=Rmax/ω式中:Rmax——接地电阻最大值,也就是10Ω、4Ω。
ω——是季节因数,根据地区和工程性质取值,常用值为1.45。
所以,接地电阻实际要求值为 6.9Ω(Rmax=10Ω时)和2.75Ω(Rmax=4Ω时)。
这样,接地网才是合乎规范要求的,在土壤电阻率最高的冬季也满足设计要求的。
2、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材料的选择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材料一般选用结构钢制成,如果土壤电阻率较高,可以采取特殊措施,使用特殊接地装置材料,如电解离子接地棒、长效防腐降阻剂、低电阻接地模块等。
选用时必须对材料进行检查,材料不应存在严重的锈蚀、厚薄或粗细不均匀等现象。
影响接地电阻测量因素的分析及改善措施摘要:接地电阻测量这一方法是建筑工地验收及防雷检测中不可缺少的,因为勘测方法不同及环境因素的差异,对勘测结果带来了不同的反应。
此篇文章对导致接地电阻测量如何减少或者抑制测量误差做出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措施。
针对相关工程技术工人能否正确并合理的测量接地电阻以及获取正确的数值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接地电阻;测量;分析;措施0、引言闪电内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当径直击打在建筑物或者大地上的时候,将会产生一系列的效应对建筑物和人员造成严重的打击和伤害,从而增长避雷接地的使用。
避雷接地是让雷电所产生的电流通过地下的导体而向四处散发,从而使土地不被损坏。
这些年来,工程技术人员运用的接地电阻勘办法多出了许多,经常使用的有两点法、三点法、三级法、四级法、大电流法、和变频法。
但在正常操作中,还是有许多干扰原因的出现会让工程技术人员的勘测结果发生变化,比如:电压极和电流极引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地面下的金属残渣、电压表数值、信号干扰、节气原因、机器操作误差等原因,导致了勘测数据的不准确和无效。
但是在防雷安全接地勘测中测量接地电阻,就得务必做到精确二有效。
就此,科研解析防雷接地收到影响的各种原因,不断的采纳相对应的防范以及措施改进,这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准确测量接地电阻意义重大。
1、电流极引线和电压极引线之间的互感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应用直线补偿方式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的时候,长达几百米的大地接网里,就需要用到四到五倍电流极引线来进行长度测量,这种测量方式光是引线就需要几千米的长度。
电流极和电压极引线在很大的大范围内平行摆放,间距小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很大的互感电势,这种电势对接地电阻测量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除开这些,线的长度、距离、电流大小、频率、与地面相距距离等这些因素对测量误差都有很大的关系。
电流极中流动的电流会耦合到电压极上产生电压,最终的测量电压也会因为与耦合的电压相加导致最终测量的电阻比真实接地电阻值相较于偏高。
浅谈风电场接地网存在的问题及改造发布时间:2023-03-08T02:40:15.41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9期第10月作者:罗璇[导读] 防雷接地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电气安全技术,接地阻值泄压是否合理,不仅影响电力系统安稳运行,还会影响电气设备及人生安全罗璇大唐山西新能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摘要防雷接地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电气安全技术,接地阻值泄压是否合理,不仅影响电力系统安稳运行,还会影响电气设备及人生安全。
本次论文以山西北部区域风电场为研究对象,分析本升压站接地网防雷接地缺陷,研究防雷接地设计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利用各种降阻手段,保护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风电场升压站接地网1 接地网1.1#1主变35kV侧接地小电阻电阻片熔断实例分析1.1.1所研究风电场概况研究对象是一座220kV风电场,配有一台100000kV A主变,接地方式为:中性点接地、35kV侧经小电阻接地。
因前期施工原因,升压站在建成后基地有所下沉,土质疏松,承载力不强,致使有关设备随之下沉变形。
在雷雨天气多发季节,主变35kV侧接地小电阻柜出现电阻片熔断、瓷瓶炸裂现象。
1.2接地网所存在的问题1.2.1接地网腐蚀性问题1)接地网的接地体掩埋深度不够,根据行业标准规定接地体的掩埋深度应按照设计标准执行,当无设计标准时,埋深至少达到0.6m。
在实际执行中接地体的埋深局部不足,部分接地体上翘可能为地基下沉所致,上层土壤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使其接地电阻值不稳定。
2)升压站施工中,接地网接头焊接质量存在问题,存有虚焊气泡现象。
3)电气设备的接地接头及接地引下线生锈现象较多,虽每年有检修清理设备,但不彻底,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其遭受腐蚀。
4)因长期暴露在室外环境中,接地连接板之间会有污秽形成,螺栓受侵蚀程度也较为严重,导电能力更是受到影响。
1.2.2电气设备与接地网连接问题1) 电气设备引下线与接地网连接处腐蚀生锈断裂,满足不了导电的需要2) 电流通过接地线的螺丝连接处,经过长期的锈蚀造成电气上的开路。
浅谈风电场接地网存在的问题及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风电场一般位于环境恶劣、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接地网的功能完整性直接决定着风电场电气设备及风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论文对风电场接地网电阻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风电场变电站和风电机组接地网在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三个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Abstract】Wind power stations are generally located in the areas with poo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poor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functional integrity of the grounding grid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wind electric equipment and the wind turbine in wind power st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 of the high resistance of wind farm grounding grid and puts forward the possible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three aspects of design,construction,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wind power stations substation and wind turbine grounding grid.标签:风电机组;变电站;接地电阻;降阻措施1 引言风能是一种储量极为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可再生绿色能源。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节能环保、资源短缺等问题的关注,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风力发电的开发和研究。
风机电线接地整改措施
风机电线接地整改措施
风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其正常运转对于保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风机的运行中,由于电线接地问题的存在,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设备故障。
因此,对于风机电线接地问题进行整改,是保证生产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举措。
首先,需要对风机电线接地问题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排查。
可以借助专业仪器对电线接地情况进行测试,如接地电阻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等。
通过测试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准确地了解每条电线的接地情况,并确定存在问题的电线。
其次,对于存在接地问题的电线,需要进行及时的整改和维修。
针对接地电阻过大的电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改:首先,对电线进行清洁和修复,确保电线表面无灰尘和污垢;其次,对电线进行更换和维修,确保电线的质量和可靠性;最后,对整改后的电线进行再次测试,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定标准。
此外,为了更好地提高风机电线接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强整改。
首先,优化电线布置和连接方式,避免电线交叉和交错,确保每条电线都能独立地接地。
其次,对于关键和重要的电器设备,可以采用双重接地保护措施,增加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定期对风机电线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之,风机电线接地问题的整改是保证生产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电线的全面检查和排查,及时的整改和维修,以及进一步加强的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风机电线接地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只有保障风机电线接地的安全可靠,才能确保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风电场接地变烧损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概要论述了风力发电场35kV 电源系统由于系统存在接地故障造成接地变压器及中性点电阻柜烧损的实际情况,结合基本原理,讨论了接地变压器及中性点电阻柜烧损原因,并提出了消除故障的方法,通过改造处理,成功消除多起故障。
关键词接地故障烧损处理1前言国家电网调【2011】974号文件《关于印发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要求对于“风电场集电线系统单相故障应快速切除,不应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柜接地方式”、“经电阻接地的集电线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应通相应保护快速切除”。
为此大多数风力发电场35KV集电线系统母线采用经电阻接地方式运行,但自投运以来,由于在保护定值不完善、厂家配备及保护不到位等原因,经常发生35KV接地变烧损事故,下面对一起典型的由于35kV集电线系统故障造成接地变烧损事故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作具体分析。
2接地变作用接地变是人为制造一个中性点,用来连接接地电阻,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对正序、负序电流呈高阻抗,对零序电流呈低阻抗,使接地保护可靠动作。
风电场接地变故障大多来自集电线路接地。
3一般情况下集电线系统接地情况分析3.1风电场集电线路多分布在空旷地区或山顶,遭受雷击概率比较高,极易造成线路侧或箱式变内高、低压侧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动作、损坏接地;3.2每台风机与集电线路间电缆由于质量或外界破坏接地现象比较频繁;3.3集电线路落物造成相间短路或接地;3.4集电线杆倒杆、倒塔或集电线驰度不均等其它原因。
4一般情况下集电线系统接地电压分析4.1风电场集电线路为35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集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如A相),接地相与大地同电位,两正常相的对地电压数值上升为线电压,产生严重的中性点位移。
中性点位移电压的方向与接地相电压在同一直线上,与接地相电压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如图1。
图1A相接地时电压向量图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压表所反映不平衡电压时的故障区别如表1。
风电场接地故障现象的分析及预防措施【提要】陆地风电场具有占地面积大、单机容量小、机组分散布置的特点。
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风电场全厂接地电阻需满足R≤2000/I(入地电流)的要求,相关规范和风机厂也提出了每台风力发电机组的接地电阻允许值。
本文介绍一起风电场的接地故障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给出预防和处理的措施。
【关键词】风电场接地故障预防及处理措施1、引言在我国陆地风电场建设中,根据国家电网调[2011]974号文件«关于印发风电场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的要求,对于“风电场集电线路系统单相故障应快速切除,不应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柜接地方式”、而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可以使单相接地故障快速切除。
因此大多数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系统均是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运行。
但自投运以来,由于保护定值不完善、厂家配备及保护不到位等原因,经常发生接地变烧损事故。
下面对一起典型的由于35kV集电线路故障造成接地变烧损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适宜、可靠的改进措施。
2、接地变的作用接地变是在35kV集电系统人为制造一个中性点,用于连接接地电阻,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变对正序、负序电流呈高阻抗,对零序电流呈低阻抗,使接地保护可靠动作的设备。
3、故障事例(1)故障简介2016年10月6日9时32分,某风电场带负荷345KW,中控室突然警铃大作,当班人员迅速在监控后台查看报警信息情况,发现:主变低压侧跳闸;场用电转换至备用电源运行;9时33分,接地变接地电阻冒烟起火。
(2)故障情况说明9点32分0.07秒非完全接地故障发生时,从故障录波图形来看35kV母线零序电压为86.85V,一次侧电压为30.398kV;风电三回零序电流为2.65 A,对应一次侧电流为212 A;35kV接地变高压侧零序电流值为2.945A,对应一次侧电流为235.6 A。
关于风电场箱式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优化的探讨发布时间:2021-08-10T10:51:45.303Z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4月作者:刘战军[导读] 近年来风电装机容量大幅增长,截止到2020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2.81亿千瓦。
随着新能源风电市场发展壮大,国家对风电电价补贴逐步减少,自2021起新核准的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
因此风电建设单位须努力降低项目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大唐山西新能源公司身份证号码:6105231987121***59 刘战军引言:近年来风电装机容量大幅增长,截止到2020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2.81亿千瓦。
随着新能源风电市场发展壮大,国家对风电电价补贴逐步减少,自2021起新核准的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
因此风电建设单位须努力降低项目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本文就风电场箱式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优化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优化降低投资。
目前风电场大多采用箱式变压器中性点用电缆引至风机塔底经变流器接地母排转接至接地环,或者直接至接地环方式。
本文探讨箱式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优化至箱变基础直接接地,可节省箱式变压器中性点引至风机塔底电缆,降低项目投资。
关键字:风电机组、接地网、箱式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一、风电场发电系统概述国内风电场一般采用集中并网远距离传输运行方式。
通常经过二次升压,即风电机组出口0.69kV经机旁安装的箱式变压器升压至35kV 为一次升压,再经架空线路(或地埋电缆)汇集输送至风电场升压站35kV母线,二次升压为汇集后经安装在升压站的主变压器升至110/220kV接入公用电网。
图1:风电场发电系统组成风电场发电及输电汇集系统:风电机组(1.5-3.8MW)、低压电缆(0.69/1kV)、箱式变压器(1600-4200kVA)、35kV架空集电线或地埋电缆输送至风电场升压站。
下面对各设备做简要介绍。
1)风电机组:常见风电机组容量有1.5MW、2.0MW、3.0MW、3.5MW、3.8MW等,按风电机组发电机结构分类有双馈型、直驱型和半直驱型,其中双馈型风机配置部分功率变流器,直驱型和半直驱型配置全功率型变流器。
设计应用接地变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在风电场中的应用陈小剑(福建省福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福建:随着电网的不断改进和陆上风电场的地形条件限制,风电场集电线路电缆逐渐代替架空线路钢芯铝铰线,大大降低了集电线路发生遭受雷击和接地故障的几率。
但是,集电电缆线路一旦发生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很大,接地电弧不能可靠熄灭,易造成单相接地过电压烧坏设备的事故。
因此,三角形接线的主变低压侧配电系统要人为设计制造系统的中性点,接入接地变压器,用来连接适合的接地电阻。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这种设计可大大降低接地电容电流,提高接地保护的灵敏度,进一步保障集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utral Point of Grounding Transformer Grounded byResistance in Wind FarmCHEN Xiao-jianFujian Funeng New Energy Co.,Ltd.,Putian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gridx x0a b c图1 Z型接线的绕组变压器2.1 接地变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1)集电电线线路在对地电容电流的补偿机制中,· 51 ·应当以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为主。
若脱谐度小,容易造成谐振过电压;脱谐度大,则可能引起间歇性弧光)风电场风机出线变频器是一个谐波源,消弧线圈不能补偿谐波,仍可能发生弧光接地过电压。
系统电容电流变化的频率增加,在系统运行方式和电压发生变化时,采取消弧线圈跟电缆线路的系统在工作状态下产生的电容电流可能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给系统的设置造成较大危害。
同时,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作用有限,仅能够在一定概率上降低弧光接地过电压,而非能够完全消除,更无法降低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幅值。
风电场设计报告改进的地方概述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风电场作为利用风能产生电力的设施,其设计的合理性对于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分析现有风电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问题分析在现有的风电场设计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1. 风机选择不合理风电场使用的风机型号和数量不一致,导致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差。
同时,有些风机的额定功率设置过高或过低,无法充分发挥其最佳发电效率。
这种不合理的风机选择会降低整个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并增加系统的故障率。
2. 基础结构不稳固部分风电场设计在基础结构方面存在问题,如地基承受能力不足、土壤质量差、施工工艺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风机塔架晃动、倾斜甚至倒塌,严重影响风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3. 风电场布局不合理部分风电场在布局上存在问题,如风机之间的间距不合理、遮挡效应较大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风机之间发生相互遮挡,减小了风能的可利用程度,并加大了机械疲劳和振动的风险。
4. 维护管理不及时风电场的维护管理不及时及时会导致设备故障得不到及时处理,进一步影响风电场的发电效率。
而一些常规维护工作,如定期检查设备、清洁器件等,也经常被忽略,对风电场的运行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改进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改进方案:1. 风机选择合理化在风电场设计中,应选择合适的风机型号和数量以实现整个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对风机的额定功率进行准确的测算,以提高发电效率。
在进行新建风电场或更新现有风机时,应对整个风电场的风能资源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利用。
2. 基础结构加固改善风电场的基础结构应设计合理且稳固,以确保风机塔架的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土壤质量,并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和加固措施。
对于已建成的风电场,应定期进行结构检查和加固工作,确保风机塔架的安全可靠。
3. 优化风电场布局风电场的布局需要考虑风机之间的最佳间距和相对位置,以最大程度地利用风能资源。
浅析降低风电机组接地电阻值的技术措施摘要:随着新能源的飞速发展,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和风电场规模的不断增大,对风力发电机的安全运行也提高到一个广泛关注的高度。
遭雷击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
风力发电机组能否确保使用安全、操作可靠,都离不开防雷保护以及接地设置。
而接地电阻值是衡量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指标。
本文通过对风机遭受雷击导致的故障开展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降低风电机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具体措施,进而保证风力发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风电机组;雷击;降低;接地电阻一、概述接地电阻值是接地系统中的重要技术指标,当接地电阻值超过设计标准时,对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及人身安全都存在极大隐患。
野牛风电场位于昆明市东川区铜都镇野牛村南部山脊及西南迎风坡区域,海拔在3100-3300m之间,该地区年平均雷暴日在67天左右,属于高雷暴地区,野牛风电场一期风电机组基础周围多为岩石结构,电阻率较大,接地系统电阻值较高,造成风力发电机常遭受雷击损坏,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
风电机组的接地系统作为快速分散消遣雷电流和防止人身设备遭受雷击的有效手段。
风电机组基础接地主要解决的问题有接地电阻问题,地网均压问题、设备接地问题、接地线热稳定问题、接地材料腐蚀问题等,笔者主要就我风电场接地电阻值超标问题进行分析。
按照《风力发电发电场设计规范》(GB 51096-2015)的要求,风电机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而我风场在2019年防雷检测中发现多台风机接地电阻值超标,无法满足规范要求。
二、风电机组接地电阻的优化改进1.改进前的设计某风场的风电机组接地装置布置如(图1、图2)。
图1接地环网示意图图2 接地平面剖析图风机基础接地装置采用环网式布置,在风机基础最内圈设置均压环,均压环通过3根扁钢与基础接地环连接,接地扁钢最小横截面积为360mm³,规格为60*6mm,最外圈水平接地带经8个垂直接地极接地。
2.常见的降低接地电阻值措施2.1更换土壤采用电阻率较低的土壤(如:粘土、黑土及砂质粘土等)替换原有电阻率较高的土壤,置换范围在接地体周围0.5m以内和接地体的1/3处。
体系名称:风电运行管理编 码:XX 新能源XX 风电有限公司防雷接地电阻定期检查、整改管理办法公司名称:XX 新能源XX 风电有限公司批 准 人:批准依据:发布文号:XX 新能风能化[XXXX]号发布日期:XXXX 年 月 日生效日期:XXXX 年 月 日版本:XXXX 发布范围:普发1目的和范围风电场地处高原地区,雷暴日多,对风电场的风电机组、电器设备,建筑设施的安全威胁较大,防止或减少因雷击造成的设备、建筑损失和人身伤亡,是风电场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XX新能源XX风电有限公司。
2运行维护人员认真学习防雷知识,做到2.1熟悉了解风电场风力机、电气设备、线路、建筑设施的防雷装置设施,掌握风电场内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过电压保护器的特性,结构布置及在使用中的情况。
2.2了解风电场设备、设施对接地电阻要求。
2.3记录本风电场雷击情况并分析其规律。
2.4风力机、电器设备订货时,因向厂商提供风电场雷暴、地质情况,要求设备有可靠的防雷措施。
2.5接地装置工程结束后,应组织专业人员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对不合格的部分,应督促认真整改,直至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2.6测试检查要求:2.6.1防雷装置定期试验检查原则上按部颁《电气设备预防性实验规程》进行。
2.6.1避雷器于每年雷雨季节前进行实验检查。
2.6.2接地装置每1~3年由相关专业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测试,包括风电场升压站、风力机组、独立避雷针和有架空避雷线的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试。
2.6.3接地电阻测量应在雷雨季节前进行。
2.6.4运行维护人员在每年雷雨季节前后对防雷装置应增加特巡,对电气设备、引下线、接地线、接地体进行较全面的检查,检查连接处是否可靠,有无腐蚀、生锈脱焊,接地体有无外露、断裂,埋深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6.5测试检查结果和巡视情况应有记录、小结。
2.7缺陷整改要求:2.7.1风力机电气设备要求接地电阻≤4Ω,风电场升压站要求接地电阻≤4Ω。
电气技术2018年第19期351图1 震动水冲法施工进程3 提高电力土建地基处置技术的有效对策在电力土建地基处置技术运用的进程中,一定要事先加强施工预备作业,且强化对地基处置的监管,进而让地基处置技术的效果完美展现,保证土建构建成地基的可靠性,提高电力土建工程施工效率。
首先,要强化对安全质量的监管,在开始施工前,一定要对相关人员展开培训工作,不但要传授安全的必要性,同时还要加大有关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进而保证电力土建工程的施建效果。
其次,要对入场的原材质展开检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强化对地基处置进程中使用的机械设施维护、养护,保证机械设施的顺利运作。
再次,要强化技术方面的监管,土建地基处置施工是一种体系性、繁杂性的作业,所以在策划地基时,一定要结合工程的现实状况来考虑,在选用地基处置技术时,要保证其具有切实性、有效性,良好的完成地基处置。
最后,要让相关技术者的操控行为愈来愈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其培训和再教育工作,保证在运用地基处置技术过程中能依据规章制度展开,杜绝因为技术操控错误致使地基处置方面发生不良状况,增加施工工期,加大施工资金投入,从而制约电力土建工程品质的总体提升。
另外,还要加强成本的掌控,这是建设单位的主要监管方向,在确保施工工期还有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严谨掌控财务规范,或是创建单独的项目经理组织与财务工作人员,联合针对施工成本展开预估,逐层审核,严谨掌控资金投入,为企业争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4 结语综上所述,在电力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地基处置技术的运用,依据工程的现实状况科学挑选电力土建处置技术,进而提高地基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从而确保总体工程的质量。
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要在实践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全方位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实现安全施工。
参考文献:[1] 孙浩然.对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问题的分析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5):5.[2] 杨栋华.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问题的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1):168+170.[3] 刘海明.浅谈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J].企业技术开发, 2014,33(15):162-163.1 工程概况文章以某风电场作为实例,对降低风力发电机组接地电阻进行介绍,该风电场位于高原山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42′27.61″~102°46′2.92″、北纬27°26′28.33″~27°31′7.75″之间,总面积约为34km 2,属于典型的高海波山区风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