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谈判
- 格式:docx
- 大小:16.52 KB
- 文档页数:2
1949年北平谈判主要内容
1949年北平谈判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问题:谈判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的权力交接问题。
双方商定了解散国民党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将政权移交给共产党领导的中央人民政府。
2. 领土问题:谈判涉及中国的领土归属问题。
中国共产党要求回收香港、澳门和台湾,但最终只成功回收澳门,香港和台湾仍然由英国和国民党统治。
3. 军队问题:双方商定中国共产党军队进入北平,接管原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
4. 经济问题:双方商定成立一个由中共领导的国家经济委员会,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推动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 革命问题:北平谈判还涉及到如何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的历史问题,特别是对于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合作关系进行评估和总结。
总体来说,北平谈判是中国内战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共夺取全国政权的关键事件。
谈判的结果最终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建立了一个以中共为领导的新政权。
香港回归是什么时间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
1997年7月1日当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结束长达155年的英国的统治,香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
绝大部份香港华裔居民自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
所以这个天也成为香港回归纪念日。
二、关于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1982年9月,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访华,*因香港前途问题与其实行谈判。
*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能够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
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
”“应该明确规定:中国将于1997年收回香港。
”双方最后达成共识,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于1984年签署协议。
1982年9月26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首次揭开了香港前途谈判[2]之幕。
双方在经过首次谈判后,声明表示将会通过外交途径对香港前途的解决方法实行商谈。
第二阶段的谈判是1983年7月12及13日两天,地点在北京。
中方团长姚广、英方团长是驻华大使柯利达。
不过,因为双方在初期的会议中,1983年9月22、23日第四轮会谈后,1983年10月19、20日,双方举行第五轮会谈,中英公布中恢复了“有益的”、“有建设性的”形容词。
1983年12月的第七轮会谈后,公报称双方回顾了会谈的进程和所取得的进展显示会谈已进入新阶段。
1984年4月,英国外相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他在香港发表声明,公开宣布英国放弃1997年之后对香港主权。
声明表示:“要达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年以后仍然继续由英国管治的协议,是不切实际的设想。
”在此一段期间,香港的行政、立法两局议员频频访问英国。
2019香港回归纪念日科普小知识,关于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资料香港回归纪念日是7月1日。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
从此,这一天成为香港回归纪念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9香港回归纪念日科普小知识,关于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资料。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982年9月,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因香港前途问题与其进行谈判。
邓小平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
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
”“应该明确规定:中国将于1997年收回香港。
”双方最后达成共识,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于1984年签署协议。
1982年9月26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首次揭开了香港前途谈判之幕。
双方在经过首次谈判后,声明表示将会通过外交途径对香港前途的解决方法进行商谈。
第二阶段的谈判是1983年7月12及13日两天,地点在北京。
中方团长姚广、英方团长是驻华大使柯利达。
1983年9月22、23日的第四轮会谈,英方一开始坚持“主权和治权分离”的立场,即“在承认中国对香港的主权的原则下,由英国大体上像过去那样管治香港”。
而中方则坚持主权和治权不可分割的立场,所谓“主权属中、治权属英”,实质上是否定了中国的主权,是以一项新的不平等条约来代替旧的不平等条约,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接受的,该轮谈判不欢而散。
而在1983年10月19、20日,双方举行第五轮会谈后,中英公报中恢复了“有益的”、“有建设性的”形容词。
1983年12月的第七轮会谈后,公报称双方回顾了会谈的进程和所取得的进展显示会谈已进入新阶段。
1984年4月,英国外相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他在香港发表声明,公开宣布英国放弃1997年之后对香港主权。
声明表示:“要达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年以后仍然继续由英国管治的协议,是不切实际的设想。
一、中国香港回归一、中国香港回归香港回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
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香港回归中国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二、香港回归的过程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
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时称九龙司地方一区)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
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
从1898年7月1日开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
从而占领香港全境。
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
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
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还给中国,但同时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三、香港回归的原因 1.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实行后,中国的综合能力日益增强,同时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2.政策因素: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3.法律依据: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4.群众基础:港澳同胞的爱国意识强烈,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5.准备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国两制香港与澳门回归的历史进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而澳门则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
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回归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
一国两制的理念为香港与澳门的繁荣和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重点探讨一国两制在香港与澳门回归的历史进程。
历史背景回顾历史,19世纪中期,由于不平等的条约和战争,香港与澳门被迫成为中国的租界和殖民地。
然而,20世纪中期以后,中国逐渐恢复了主权和稳定。
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意在为中国与香港、澳门之间的关系寻找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香港回归历程1984年,中英双方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确立了香港回归中国的时间和条款。
根据这个协议,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享有高度自治权,直到2047年。
回归前的准备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经过反复磋商和协商,中英两国就回归事宜达成了一致。
1997年,香港庄严宣告回归,举行了盛大的交接仪式。
回归后的香港建立了特别行政区政府,由特首领导,实行“一国两制”的制度。
特首由香港人选举产生,中央政府对特首的任命有最终决定权。
香港保持了自己的法律体系、货币制度和自由经济,自由贸易等优势得以保持。
澳门回归历程澳门回归进程与香港类似。
澳门也是经过反复磋商和协商,1999年与中国签署了《中葡联合声明》,确定了澳门回归的时间和方式。
协议规定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维持现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中央政府对澳门的干预将由特首管理。
1999年12月20日,澳门隆重宣告回归,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一国两制政策在澳门得以顺利落实。
澳门保留了自己的法律体系、货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经济繁荣稳定发展。
一国两制的实践与成就回顾香港与澳门回归的过程,一国两制政策的实施为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首先,一国两制为香港与澳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港,香港保持了高度开放与自由的市场环境,享有高度自治权,自由贸易、资金流动等得以继续畅通。
香港回归祖国是几月几号香港回归仪式的中英代表是谁1999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
因此这一天也成为香港回归纪念日。
香港回归仪式的中英代表中国:江泽民主席英国:查尔斯王子1997年6月30日,江泽民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香港,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踏上香港的土地。
6月30日,江泽民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开始履行防务职责。
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1997年6月30日,江泽民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香港,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踏上香港的土地。
6月30日,江泽民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开始履行防务职责。
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
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根据中央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诺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解放军驻港部队曾发现大量窃听器随着中英1984年的谈判落下帷幕,“政治部”的解散也开始进入倒计时。
特首董建华在其任内拒绝成立新的“政治部”。
随着反恐战争的爆发,过去“政治部”负责的反恐业务被新成立的反恐特警队接手。
当然,在部署撤退的时候,英国人走得并不“干净”。
解放军驻港部队进驻之后,在基地内部发现了大量窃听器,英军驻港总部所在的添马舰基地新建大楼内更是密集,有些是在刚刚兴建时就已经被装好,几乎无法将其全部清理干净,所以该大楼几乎处于停用状态。
香港回归教案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香港回归教案: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香港的回归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取得了对香港的主权,并将其纳入中国的统一体系。
为了更好地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事件的经过。
一、香港的殖民史要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首先需要了解香港的殖民史。
在19世纪初,中国的清朝政府因与英国发生战争失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此后,英国又通过《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新界等香港周边地区租借或者割让给英国。
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香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同时,英国殖民政府对香港的发展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改革,包括建设基础设施、推动教育事业和发展贸易等。
这些措施对香港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香港问题引发的回归由于历史因素和特殊地理位置,香港问题成为中国和英国之间的一个争议焦点。
英国在20世纪初的《中英新约》中将香港的期限延长了99年,但这并未解决香港问题的根本性质。
随着历史的演变,中国逐渐强大起来,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
香港回归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经过艰苦的谈判,中国和英国于1984年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明确了英国将于1997年7月1日无条件将香港交还给中国的决策。
三、“一国两制”原则的探索和实践为了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以及解决香港回归后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问题,中国提出了“一国两制”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中国的主权下,香港可以保持独特的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50年内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
1997年,香港正式回归中国,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的法律体系、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以及高度自治的政府组织结构等得到保留和延续。
这种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为解决其他领土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四、回归后的香港自回归以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日益发展壮大。
香港保持了稳定的政治格局和独立的司法制度,继续享有高度自治权。
香港回归的启示近年来,香港回归的话题备受关注。
回归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重新归属或加入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香港回归的启示使我们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思考并探索如何维护国家的统一,保护人民利益,以及实现和平繁荣的共同目标。
本文将分析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对其他地区回归问题的启示。
一、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中国,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此前,香港由英国殖民并成为繁荣的国际金融中心。
回归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因素,包括中国的领土完整问题和民族认同等。
回归的过程中,中英两国政府进行了艰难的谈判,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和临时措施,以确保平稳的过渡。
二、香港回归的影响1. 政治影响:香港回归意味着中央政府对香港的管治权和主权恢复,香港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回归后,中央政府实施了“一国两制”政策,维护了香港的高度自治并保持了资本主义体制。
这不仅向国内外彰显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也展示了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和解决领土争端方面的智慧和机智。
2. 经济影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回归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经济繁荣。
中国政府对香港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支持,使香港成为了内地与国际贸易与合作的桥梁。
香港的金融、贸易、航运等行业得以蓬勃发展,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 社会影响:回归后的香港社会面临了各种挑战和问题,包括政治修养、国家认同、文化传承等。
回归前后,香港社会经历了许多抗议活动和政治动荡,这对香港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分裂和撕裂。
在此背景下,香港回归的启示是要重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加强民族认同和教育,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对其他地区回归的启示香港回归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回归提供宝贵的启示,尤其是对于台湾问题。
对于台湾,中国政府坚决主张实现和平统一,而不排除使用武力手段。
然而,香港回归的成功经验使我们相信,通过政治谈判、协商和大力发展经济,可以为实现和平统一找到可行之道。
1. 坚持通过政治谈判解决问题:任何地区回归都需要政治谈判和协商,以求达成双方共识和平稳过渡。
港澳回归时间
澳门回归的时间是1999年12月20日,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
1、澳门回归: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澳门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0时,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
2、香港回归:
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还给中国,但同时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扩展资料:
1999年12月19日下午5时,第127任澳督韦奇立在澳门总督府进行最后一次的降旗仪式,为政权移交仪式拉开序幕。
1999年12月19日下午4时30分,在亿万观众的见证之下,最后一任澳督韦
奇立走出澳督府,迈出了居住了8年之久的澳督府。
站在斜向门口的位置等待仪式开始。
1999年12月19日17时,在澳门警察乐队所奏响的葡国国歌声中,葡国国旗从楼顶的旗杆处降下。
随后,降旗手将降下的葡萄牙国旗折叠好后,送到韦奇立的手中,韦奇立接过国旗并紧紧抱在胸前,面向嘉宾再次致意,望着天空及澳督府仍挂着的葡萄牙国徽深深鞠躬后,便离开澳督府。
Your excellency Chairman Deng Xiaoping, your excellency President Li Xiannian, your excellency ladies and gentlemen:This is an historical occasion. And I am particularly pleased to see that Chairman Deng Xiaoping is able to be present. The Joint Declaration on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which we have just signed on behalf of our two Governments, is a landmark in the life of the territory; in the course of Anglo-Chinese relations; and in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diplomacy. The Agreement establishes a firm basis for confidence in Hong Kong up to 1997 and beyond, and for its continued stability, prosperity and growth.I remember with pleasure my last visit to China in September 1982 and my discussions with Chinese leaders. At my meeting with Chairman Ding Xiaoping on that occasion we agree to open talks on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Our common aim was to maintain the territory's optimism and prosperity. It is in a spirit of pride and of optimism about the future that I now return to sign the agreement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ose talks.I think you will agree that the negotiations were not always easy. At certain points there were difficult decisions to be made on both sides. There were moments of tension. To overcome these difficulties we needed to draw on a shared fund of goodwill; on friendship; and on a common commitment to Hong Kong's future. This was what made success possible.I should like to pay tribute to the dedication of the two negotiating teams and all their supporting staff, under the guidance of Sir Geoffrey Owe and State Councilor and Foreign Minister Wu Xueqian. It is thanks to the imagination and resource, which they showed that we could sign an agreement today.The Agreement fully meets the political requirements of Britain and China, as well as the interests of the Hong Kong people. It provides the framework in which, as a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ong Kong will maintain its economy system and way of life for 50 years after the first of July 1997. It gives Hong Kong a high degree of autonomy; Hong Kong people will administer Hong Kong and th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will pass its own legislation. It allows Hong Kong to continue to decide its own economic, financial and trade policies and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agreements. It preserves Hong Kong's familiar legal system and the rights and freedoms enjoyed there. In short it provides the assurances for the future which Hong Kong needs, in order to continue to play its unique role in the world as a trading and financial centre.尊敬的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各位贵宾: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1、澳门:1999年12月20日。
2、香港:1997年7月1日。
3、澳门主权移交(澳门回归,葡萄牙语:Transferência de Soberania de Macau)指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葡萄牙共和国结束统治澳门的历史事件。
4、1985年5月,葡萄牙总统埃亚内斯应邀访问中国,同中国总理赵紫阳就解决澳门问题进行友好磋商。
双方都认为解决澳门问题时机已经成熟。
访问结束后发表联合公报,双方决定将就澳门问题于1986年上半年在北京进行谈判。
5、1986年6月,中葡在北京就澳门问题举行首轮会谈。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6、中葡两国政府由1987年4月13日正式签署《中葡联合声明》至1999年12月20日澳门政权移交期间的12年,被称为过渡期。
7、香港回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
8、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
9、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时称九龙司地方一区)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
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
从1898年7月1日开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
从而占领香港全境。
10、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香港、澳门回归及其历史意义——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加深对港、澳回归的了解和掌握;通过抒发港澳被侵占和回归的不同感受,加深对回归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影响——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理解含义及影响。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播放:歌曲《东方之珠》。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展示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时的话。
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的方式,一种是和平的方式。
非和平的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
怎样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2.教师提问:邓小平所说的和平方式是什么?提示:“一国两制”。
3.教师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什么是“一国两制”?提示:“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教师过渡:“一国两制”是一种非凡的构想。
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统一为什么要采用“一国两制”的方式?提示:香港和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控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当地人民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大陆有不少差异,强行在香港和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会影响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
实行“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
5.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一国两制”构想的益处。
提示:第一,“一国两制”尊重了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有利于保证它们的繁荣与稳定,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统一。
第三,在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实行两种制度,维护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主导地位,维护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香港回归第八轮谈判
地点:北京钓鱼台宾馆
成员:中方:主谈手:中方代表团团长周南()
副谈手:中方代表团副团长鲁平()
张扬()
团长秘书:余航
翻译:张强
美方:主谈手:英方代表团团长伊文思(饰)
副谈手:英方代表团副团长克鲁兹(杨)
约翰逊(王)
团长助理:特朗普孟饰)
翻译:威廉(春饰)
记者:李艳壮
谈判双方落座
余/张(介绍中方人员):首先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我们中方代表团成员(介绍谁谁点头)这是我们中方代表团团长This is our head of delegation Zhou Nan,这是我们中方代表团副团长鲁平This is our deputy head of China Lu Ping,这是我们中方代表团副团长张扬This is our deputy head of China Zhang Yang.我是团长秘书余航,I am Zhou Nan’s secretary 余航.
孟涛/刘春(介绍英方人员):This is our head of delegation Ivens,这是我们英方代表团团长伊文斯This is our deputy head of England Cruz,这是我们英方代表团副团长克鲁兹 This is our deputy head of England Johansson.这是我们英方代表团副团长约翰逊,I am Ivens’s secretary Meng Tao.我是团长秘书孟
伊文思(杨忠):非常感谢中方对我方人员的热情接待,我非常喜欢中国,这里的长城,兵马俑,故宫让我惊叹。
周南(王晨):中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肯定让阁下不虚此行。
那么我们开始正式的议题吧。
鲁平(尹):下面由我来宣读中方关于香港回归问题的十二条基本方针(略)第三款,香港特区政府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
克鲁兹(杨);刚刚中方宣读的十二条基本方针我们基本上没有异议,但对于第三款中的‘特区政府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这一款必须删掉,
周(王晨):(斩钉截铁)不行,一定不能划掉,中国对香港恢复主权,中央人民政府却不能管辖香港特区政府叫什么恢复主权。
伊(杨忠):(伊文思同旁边人交头接耳商量)好吧,我们同意保留这一款。
约翰逊(王);我方要求在香港设立在香港设立高级专员公署。
周南(王晨)(生气了):你们到底什么居心,中国首都在北京不在香港,你是不是想把未来的香港特区变成准英联邦成员国甚至就是英联邦成员
(英国人交头接耳)约翰逊(王);其实我们在有的国家也有商务专员
张扬(钮少);商务专员是商务处的,而商务处是大使馆下面的一个单位和高级专员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你这样糊弄我们那可不行啊
伊(杨忠)(同其他成员商量一下);我方同意在中国设总领馆。
周(王晨光);我方提议,为了保证香港在过渡时期保持稳定,必须有一个中英联合机构进驻香港以便及时解决过渡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香港顺利回归(余航递交文件给孟涛,
孟涛将文件发放给成员)
伊(杨忠磊)(看完之后很惊讶):成立这样一个机构,那不等于1997年之前,香港就由中英共管了吗,我们绝不同意。
这个问题不可能谈判。
周(王晨光);那好吧,谈了这么长时间都累了,我提议,我们中间休息一个小时,待会再探讨这个问题(假装休息回来之后)
周(王晨光):刚才所讨论的问题我们可以做出让步,但是联合进驻小组必须进驻香港,除了明确规定任务之外,进驻时间可以晚点,1988年1月1日进驻,2000年1月1日结束,这是中方的最后方案,如果你们还不接受,中方就准备撤回我们的方案,这个不算数了,但撤回方案后果你们负责
(伊文思一头冷汗,擦汗)伊(杨忠磊):这个,我没法立刻给你答复,容许我给我的上级打个电话
周(王晨光):当然可以
(假装打完电话)伊:我们基本赞成中国的方案
周(王晨光):你到北京之后,经过了冬天,春天,夏天,现在是秋天是收割庄稼的季节了伊(杨忠磊):我们英国在九月份,也有一个庆祝秋收的节日。
非常高兴来到中国,
周(王晨光):希望你以后常来中国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