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10公斤金币研制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古代科技发明发现金银币(上)我们知道,中国当代金银币到目前已发行了超过2700个品种。
这超过2700个品种的金银币中,有不少品种已经成为珍稀品种,争奇斗艳,光彩照人,万众瞩目,从而一币难求。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较早期(1998年以前)发行的新中国金银币中的精品正日益受到高素质新集藏者们的厚爱。
由于不断地被这些收藏新贵们纳入囊中,一些原本在钱币市场随时可见的币种渐次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随着钱币市场里早期精品流失速度加快,逐渐的,收藏家们愈加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正在收藏的是新中国的当代国宝。
从集藏的角度看,整个中国当代金银币家族里的确蕴藏着为数不少的现代文物,它们在若干年后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国家级博物馆,可以不经意地跃上顶级拍卖公司的拍卖会,可以幻化成币友们脑海中具有传奇色彩的宝贝……而这众多的金银币文物里,若论题材之大气、内涵之丰富、工艺之出彩、材质之圆满、规格之繁多、包装之精美,则非名动八方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系列金银币莫属。
这套币,刻画了我国历史上一些绝顶聪明之专家的奇技大巧,展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竞争力,反映了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度为人类历史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这套币里,有金币、银币、铂币、普通币、加厚币。
在规格上,有小到1/4盎司的铂币、15克的银币,大到巨无霸级的公斤金币和公斤银币。
在面值上,有从3元的银币、10元的金币直到200元的公斤银币和2000元的公斤金币。
从造币单位来说,既有国内的沈阳造币厂所出品的币,更有澳大利亚帮我国铸造的铂币。
还有,这套币由于设计出色、雕刻精湛,因此其中有款币甚至得到过《德国钱币》杂志年度世界最佳硬币大奖。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现在看来属于大珍的样币便“无心插柳柳成荫”地诞生在该系列币中。
这套系列币(不包括样币在内),品种繁多,收集难度绝对属于至高级别,目前尚未听说世界上有哪位藏家已经集全本系列所有品种之币。
对绝大部分的藏家而言,在中国当代贵金属币领域里,该系列的币等同于币中的珠穆朗玛峰,横亘在藏家前进的路上。
黄金提炼发展历程
黄金提炼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最早的黄金提炼方法是通过手工方法进行的,主要是在含有金矿石的河床中使用黄金盆或者洗金机进行提炼。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效率较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来提炼黄金。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现了一种新的提炼方法,称为氰化浸出法。
这种方法使用氰化物溶液来溶解黄金,然后将其从溶液中析出。
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提炼效率,使黄金开采成为一项更加可行的商业活动。
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一种新的提炼方法,称为碳浸法。
这种方法利用活性炭吸附黄金颗粒,然后通过溶剂脱附的方式将黄金分离出来。
碳浸法不仅提高了提炼效率,还避免了氰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成为了主要的黄金提炼方法之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黄金提炼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例如,有人提出利用生物技术提炼黄金,通过利用特定细菌或真菌来吸附和分离黄金颗粒。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提炼效率,还具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总的来说,黄金提炼的发展历程始终致力于提高提炼效率、降低成本并保护环境。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相信黄金提炼技术将会继续进步,为黄金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金粟工艺,小金珠的玲珑魔法作者:刘星辰来源:《收藏/拍卖》 2020年第3期刘星辰在中西方历史中,黄金文化源远流长,它被看作是太阳的化身。
黄金不仅是硬通货币,还是名贵奢侈品的重要原料之一,黄金的使用与社会等级和宗教信仰紧密相连。
在先秦时期,人们将金、银、铜都称为金,分别是黄金、白金和赤金,即“金三品”。
但《汉书·食货志》中有明确记载,“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黄金最为珍贵。
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黄金制品为新石器时期文物,如1976年在甘肃玉门市清泉乡境内的火烧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金耳环。
而历经数千年的发展,黄金制作装饰工艺日趋成熟,精益求精,本文讨论的金粟工艺就是黄金制品的重要装饰工艺之一,它以精巧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在传统与现代金饰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黄金化学性稳定,只可溶于王水和水银,并且具有极强的延展性和可锻性。
基于黄金特有的化学性和物理性,衍化出了专门的黄金加工工艺,称之为细金工艺。
细金工艺种类繁多,如掐丝、镶嵌、锤揲等,金粟工艺也是其中之一。
金粟工艺,又细分为金珠、金炸珠、金筐宝钿工艺等。
通俗来说,就是将黄金制成直径极微小的球形颗粒,然后将它们以一定的形式排列、焊接在金器的表面或边缘,也可作为主体或局部的纹饰。
这种工艺比起锤揲、錾刻等其他细金工艺更为复杂,视觉立体感更强。
在光束的照射下犹如繁星点点,反射出璀璨光芒,格外精美。
金粟成珠之法就目前的考古资料显示,我国金粟工艺出现的时间在战国中期。
金粟工艺制品主要有“服饰首饰”“货币”“饮食用具”“兵器饰件”“宗教法器”和“模型器具”六大类,分布地区也十分广泛,北方、中原、南方地区均有出土发现,常见于新疆、内蒙古、陕西、河南、江苏、广东、广西等省份。
制造金粟的传统方法有吸珠法、拨珠法、研磨法和吹珠法四种。
吸珠法的工艺现在已不得而知。
拨珠法是将正在溶融的金液,往一种球面物体上拨,利用冲击力,使团聚的金液分散开来,形成细小的颗粒。
【集藏知识】探讨“老精稀”纪念币的投资策略在与大家分享金银币知识时,偶尔会提到“老精稀”,今天柿子就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金银币中“老精稀”。
一、何为“老精稀”“老精稀”是不是真的够“老”、够“精”,这方面的讨论很多,在金银币收藏圈子里也一直是一个有很大争议的问题。
谈到金银币投资收藏,必须要提到“老精稀”。
根据发行年代对目前已经发行的金银币进行划分,2000年以前发行的金银币因为其实际铸造量相对较少,其中又不乏精品,因此被称为“老精稀”。
有人认为发行距今仅2、30年的金银币算不上老,但我们认为“老精稀”中的“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能过于绝对地理解“老”。
讲到“老精稀”中的“老”,同样不能绝对地理解为古老的概念。
这里的“老”更多的是用来和2000年后发行的金银币在区分上方便而使用的一个相对概念。
如果我们要绝对地理解“老”,那么近代机制币算不上老,宋代的铜钱也算不得老。
真的要绝对地探究什么是老,恐怕就要去研究最初的货币到底是什么了,因为那才是真正的老。
我们知道,中国当代金银币自1979年发行开始,我们就应该在当代金银币发行至今的时间跨度内探讨新和老。
谈到“精”,目前争议似乎很大。
有人认为2000年前中国当代金银币工艺水平比较落后,设计理念亦受到局限,产品给人感觉比较呆板,认为“老精稀”称不上“精”。
其实,中国当代金银币设计伊始,工艺大师就对图稿反复斟酌,如果没有看到过“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金币样币的“数易其稿”,你根本无从知晓工艺大师精益求精的设计热情。
如果没有聆听过大师对83年熊猫金币设计理念的悉心讲解,你根本无从体会大师如何独创性地运用中国传统木刻创造的刀法技巧勾勒熊猫整体轮廓的精妙设计。
中国当代金银币发行不过三十多年,但通过大师们精心设计、雕琢,呈现给我们的却是数以千记的绚丽瑰宝。
值得国人骄傲自豪的传统文化、生肖、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中国古典名著等题材在币面中得到了淋漓精致的展现。
当你晚上打开射灯捧起婴戏图银币仔细凝视,轻轻地转动,亮晶晶地镜面照耀着脸庞,那凝霜效果仿如小小的溪流在银币上轻轻地流淌起来,在你手中的已经不单单是一块贵金属,而实实在在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啊!还有那气势恢宏的五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金银币,独具匠心地配以司南、算盘、编钟等玩件,让人爱不释手,此时此刻你怎能不认同“老精稀”的“精”呢!对于“稀”的概念目前争议较小,2000年之前,中国当代金银币发行量很小,最少的甚至只有10枚,一些小银币的发行量也不过5、6000枚。
中国金银纪念币之最之第一枚10公斤金币
第一枚10公斤金币是2000年发行的“千年纪念”纪念金币。
其正面图案以九龙呈祥为装饰底纹,衬托着中华世纪坛、“千年纪念”字样及国名、年号;背面图案共用同一主题,中间图案为眼睛,用地球象征眼眸,其下方为面额,周围图案由祥云、卫星、和平鸽、太阳、麦穗、居室、水、树木、生物基因、月亮、电脑鼠标、星系等12种标志图案构成,并刊成色、重量数值、面额。
该枚纪念币面额30000元,直径180毫米,含黄金10公斤,成色99.99%,发行量20枚,由沈阳造币厂精制铸造。
任何生命都享有其生存的权利并且彼此之间和平共处,国与国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构成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才能维持人类长治久安的生存与发展,这是纪念币表达的主旨思想之一。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生肖邮票各种邮票金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千禧年1公斤银币的制作工艺介绍
提起千禧年很多人都知道它指的是2000年,千禧年称得上是我国特别重要的一年,它代表了我国已经整整经历了2个世纪的岁岁月月。
所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了表示对千禧年的纪念以及预示我国有游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年,遂决定从2000年的4月11日开始在国内外陆续发行千年纪念的金银纪念币。
这套金银纪念币还是和其他的纪念币一样依旧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不同的是它是由4枚金币和3枚银币组成的,其中有一款是1公斤银币,发行量是3000枚。
千禧年1公斤银币的设计称得上是精美绝伦,无与伦比,仅从它的设计上就能够看出以后的升值潜力十分巨大。
我们可以通过千禧年1公斤银币精美的设计获得到这枚小小的币上包含的极其丰富的信息:从它正面的图案上我们很直观的就可以看到千年纪念以及有着新千年纪念标志性的建筑—中华世纪坛,甚至还有代表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的九龙呈祥图,并且还标注了发行的国号以及年号。
大家都知道千禧年的那一年正好是龙年,所以在千禧年1公斤银币银币的底纹设计上也是采用了九龙呈祥的图案通过浅浮雕的喷砂工艺来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也有着中国21世纪腾飞的深刻寓意。
可以说设计者的构思颇具匠心。
深的大家的喜欢和认可。
而反过来我们又可以看到它的整体造型就如同一座立体的时钟,地球是眼睛的象征,而在他的周围云集了祥云以及卫星、和平鸽和太阳等等12种特别具有代表意义和标志性的图案,正是由于地球所代表的眼睛有无限的时空感,从而也代表了我们人类繁衍生息,生生不息的生存和发展势头。
而那12种图案更是涵盖了和平、科技技术以及宇宙奥秘等各方面的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主题。
世界上最大的金币——千禧年纪念金币千禧年纪念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金币。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发行的10公斤千禧年纪念金币,直径180mm,厚度24.3mm,边齿380个,面值3万元,成色99.99%,发行量仅为20枚,为当时世界最大、最重的金币,2000年被列为世界吉尼斯之最。
其中编号为17的那枚在2011年5月14日举行的嘉德新中国金银币拍卖会上以670万拍卖价(加佣金770.5万)被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年轻女子获得。
(金银币在线整理)该币设计手法新颖巧妙,构思造型别出心裁,铸造工艺独具匠心,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正面图案:以“九龙呈祥”图为装饰底纹,衬托着中华世纪坛、“千年纪念”字样及国号、年号。
背面图案:中间图案为眼睛,用地球象征眼眸,其下方为面额,周围图案由祥云、卫星、和平鸽、太阳、麦穗、居室、水、树木、生物基因、月亮、电脑鼠标、星系12种标志组成。
图形表达十分国际化同时寓意深刻。
既将漫长的人类历史凝于一体,又蕴涵着人类对美好前景的期盼,具有独特的题材价值和文化价值。
这枚特制金币浮雕细、雕刻精、技术新、模具优,堪称世纪精品,为国际钱币艺术宝库璀璨艺术杰作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发行的10公斤千禧年纪念金币,直径180mm,厚度24.3mm,边齿380个,面值3万元,成色99.99%,发行量仅为20枚,为当时世界最大、最重的金币,2000年被列为世界吉尼斯之最。
其中编号为17的那枚在2011年5月14日举行的嘉德新中国金银币拍卖会上以670万拍卖价(加佣金770.5万)被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年轻女子获得。
(金银币在线整理)该币设计手法新颖巧妙,构思造型别出心裁,铸造工艺独具匠心,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正面图案:以“九龙呈祥”图为装饰底纹,衬托着中华世纪坛、“千年纪念”字样及国号、年号。
背面图案:中间图案为眼睛,用地球象征眼眸,其下方为面额,周围图案由祥云、卫星、和平鸽、太阳、麦穗、居室、水、树木、生物基因、月亮、电脑鼠标、星系12种标志组成。
老精稀金银币回收价格发行量只有18枚的10公斤金币,是老精稀金银币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之一,它的成交价往往会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此前,在2011年举行的中国嘉德2011春季邮品钱币铜镜拍卖会上,一枚2000年发行的10公斤“千禧年”金币经过激烈竞价,最终以770.5万元成交。
同年10月,在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上,一枚10公斤“戊子鼠”金币最终以1070万元成交。
在2013年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上,“癸巳蛇”10公斤金币的成交价以起拍价498万元成交,而“辛卯兔”10公斤金币的成交价为501万元,这两枚10公斤金币的总成交价之和,尚不及“戊子鼠”10公斤金币的拍卖成交价,这个事实投资者必须面对,也没有任何理由不接受,这就是市场的残酷无情。
这两枚10公斤金币在拍卖会上遭遇乏人问津的姿态,对于那些大肆吹捧老精稀金银币价值的投资者,无疑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
老精稀金银币的优势被捧上了天,而劣势却只字不提,好像它们是一个完美无瑕的艺术品,没有任何质疑的地方。
老精稀金银币在发行时间、发行量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发行量少之又少,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升了其收藏与经济价值,比如说“指南针”、“地动仪”和“熊猫金币发行10周年”等一公斤金币的发行量仅仅只有10枚。
其珍稀性可想而知了,许多投资者恐怕连一睹其芳容的机会都没有吧。
老精稀金银币的确有着其它品种无与伦比的特点,并且这些特点具有不可复制性,但是,当其优势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某种变化,有的时候甚至是负面的,这种情况绝非个案,而是带有普遍性,这乃是规律使然,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顺势而为,千万不能想当然。
老精稀金银币回收价格如下(仅供参考):老精稀金银币的迅速崛起也是这几年的事情,想当初它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品种都栖身于国外,价格并不高,持有者出手都不容易找到买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流的增加,许多品种开始从国外流向国内,老精稀金银币开始受到人们的垂青,有的投资者为了能找到像“指南针”一公斤金币、“熊猫金币发行10周年”五公斤金币等顶级品种而煞费苦心,这些投资者已经完全到了痴迷的程度,因为苦苦寻觅的过程乃是最为快乐的,也是最为值得称道的,结果或许就是过眼烟云了。
新王国时期的黄金工艺在哪
新王国时期是指古埃及第18王朝和第20王朝时期,大约公元前1550年到公元前1070年。
这个时期的黄金工艺非常发达,主要体现在珠宝和装饰品上。
新王国时期的黄金工艺师们使用高超的技艺和创意,制作了许多精美的金饰品、宝石、首饰、面具、饰板等物品。
其中最著名的黄金工艺品之一是图坦卡蒙王陵出土的黄金面具。
这个面具由22.5千克的纯金制成,被视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品之一。
此外,在新王国时期,还有许多其他的黄金工艺品,包括金制餐具、金牙等等,这些工艺品反映了古埃及人对黄金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制作金币的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金币一直以来被视为珍贵的财富,而制作金币的方法也是许多人感兴趣的话题。
虽然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简单地通过制作金币来获取财富,但是了解金币的制作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金币的历史和价值。
金币的制作过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最早的金币被制作于公元前七世纪的里底岛,这些金币是由黄金或银锭磨成板状后刻上文字和图案制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制作金币的工艺不断进步,金币的样式和质地也得到了提升。
现代金币通常由纯金或含金量高的金属制成,并在表面上印有国家的标志和面值等信息。
制作金币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
在古代,金币通常由贵金属如黄金、银或铜制成。
而现代金币则通常由纯度高的金属如金或银制成。
制作金币的金属必须具有一定的质地和韧性,以确保金币的坚固和耐久度。
制作金币的第二步是设计金币的图案和文字。
金币的图案和文字是金币的重要部分,它们往往反映了金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设计金币的图案和文字需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审查,以确保金币的造型优美、信息准确。
制作金币的第三步是制作金币模具。
金币模具是用来制作金币的铸型,通常由硅胶或金属制成。
制作金币模具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以确保金币的质量和准确度。
制作金币模具要根据设计好的金币图案和文字进行制作,并经过多次调整和检验,以确保金币的图案和文字完整清晰。
制作金币的第四步是铸造金币。
铸造金币是将金币模具放入熔炉中加热至金属熔化后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的过程。
铸造金币需要精密的操作和控制,以确保金币的大小、质量和形状符合规定。
制作金币的最后一步是加工和打磨。
铸造好的金币需要进行加工和打磨,以去除表面的不平整和氧化物,使金币更加光滑和亮丽。
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打磨处理后,金币才算完工。
制作金币虽然是一项复杂的工艺,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提升,现代金币的制作过程已经变得更加精细和高效。
金币不仅是一种货币工具,更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
熊猫金币40周年8个精彩瞬间回顾熊猫金币自1982年发行,至今走过40年风雨历程。
每隔五年,中国人民银行都发行熊猫金币发行周年庆贵金属纪念币。
这已经是一个惯例。
中国熊猫金币发行5周年纪念银币1987年央行发行了“中国熊猫金币发行5周年”纪念银币,该套银币共2枚,分别为5盎司和1盎司。
两个品种规格不大,但却是熊猫银币中首次出现的两个规格。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两枚银币的正面图案都是北京天坛祈年殿,但取景角度并不相同。
5盎司银币成色99.9%,质量为精制,直径70毫米,面额50元,最大发行量11000枚。
1盎司银币成色99.9%,质量为精制,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最大发行量31000枚。
中国熊猫金币发行10周年金银纪念币1991年央行发行了“中国熊猫金币发行10周年金银纪念币”,该套纪念币共3枚,分别为5公斤金币、1盎司金币和2盎司银币。
3枚纪念币背面图案的通用设计是熊猫戏竹图,既憨态可掬,又有中国功夫的架势。
但3枚纪念币又各有特色。
5公斤金币成色99.9%,质量为精制,直径150毫米,面额1000元,发行量仅为10枚。
其中5公斤金币的正面中心主图为天坛祈年殿,周围环绕祥瑞纹饰,并刊国名、年号及纪念主题字样。
而且这枚币也是币中币,金币背面在通用图案的周围,采用灵活搭配的方式排列了10枚熊猫金币的图案,这10枚熊猫金币各自对应的发行年代依次是:1985、1983、1990、1989、1991、1982、1986、1984、1987、1988。
1盎司金币成色99.9%,质量为精制,直径27毫米,面额50元,最大发行量2500枚。
这枚1盎司金币的直径只有27毫米,与此前的1盎司普制熊猫金币的直径32毫米是有差异的,这是一枚加厚币。
而且发行年以及纪念主题字样也标注在了背面图案上。
2盎司银币成色99.9%,质量为精制,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最大发行量10000枚。
这枚2盎司银币也是一枚加厚币,而且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枚2盎司熊猫银币。
1.第一套金币:为1979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金币,全套4枚,每枚各重1/2盎司、面值400元。
2.第一套银币:为1980年发行的“国际儿童年纪念”银币,重1/2盎司,面值35元。
同时发行的还有“国际儿童年纪念”金币。
3.第一枚铂金币:为1987年发行的熊猫铂金币,重1盎司,面值100元。
4.第一枚钯币:为1989年发行的熊猫钯币,重1盎司,面值50元。
5.第一枚双金属镶嵌币:环形状镶嵌:为1990年发行的“第3届香港钱币展览会纪念”环形状金银镶嵌币,内芯为1990年1/2盎司熊猫金币,外环镌有银质成色、重量、年号及花饰,面值50元。
局部镶嵌:为1990年发行“′96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纪念”局部镶金银币。
即在该年的1盎司熊猫银币右上角,镶嵌直径6.5毫米金熊猫。
面值10元。
6.第一套加字金银币:加字金币:为1996年发行的加镌“中国熊猫金币发行十五周年纪念”熊猫加字金币,全套2枚,各重1盎司、1/4盎司,面值100元、25元。
加字银币:为1995年1盎司熊猫银币正面图案下方,加镌“′95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纪念”熊猫加字银币,面值10元;1997年,还发行在该年的1/2盎司熊猫银币正面图案下方,加镌“香港国际钱币展销会纪念”熊猫加字银币,面值5元。
7.第一枚彩色金银币1998年,发行彩色“戊寅(虎)年生肖纪念”金币,重1/10盎司,面值10元。
1997年,发行彩色熊猫银币,重1盎司,面值10元。
8.第一枚镀金银币:为1998年发行的“′98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纪念”局部镀金熊猫银币。
重1盎司,面值10元。
9.第一枚幻彩金币:为2000年发行的幻彩观世音菩萨金币,重1/10盎司,面值10元。
10.第一套标有“P”字母(精制)的金币:为1986年发行的精制套装熊猫金币。
在熊猫图案旁镌有“P”字母,为“精制”(Proof Condition)的标志。
全套5枚,规格、成色、直径、面值与普制熊猫金币相同。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千年纪念金币价格
据介绍,为了纪念跨入新世纪,2000年我国央行发行了总共8枚一套的“千年纪念”系列钱币,其中包括4枚纪念金币、3枚纪念银币以及1枚双金属金银纪念币。
论当代金银币的表现手法大多以写实为主,比如熊猫系列、十二生肖系列、杰出人物系列等都是把主题直白地呈现在币面上,而此套纪念币的设计则采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
币面中间的图案为眼睛,用地球象征眼眸,周围由祥云、卫星、和平鸽、太阳、麦穗、居室、水、树木、生物基因、月亮、电脑光标、星系12种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标志组成。
背面整体造型像一座立体“时钟”,象征着我们时时刻刻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千年纪念”系列钱币的重中之重无疑是这枚10公斤纪念金币,发行量为20枚,面值3万元。
我国自1979年开始发行纪念金银币至今已有36年的光阴。
10公斤纪念金币发行的品类仅有三种。
在这三类之中,十二生肖类10公斤纪念金币从2007年开始发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金银纪念币也仅仅是在2008年发行了一枚10公斤纪念金币。
由此可见,早在2000年发行的“千年纪念”10公斤纪念金币可算是这一品种的开山之作。
“千年纪念”10公斤纪念金币不光开创了这一钱币品种,它还是惟一的面值为3万元的同类纪念金币。
自它之后发行的所有10公斤纪念金币的面值一律都为10万元。
据了解,“千年纪念”10公斤纪念金币在市场上极少现身,近十年来也只在2011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曾出现过,当时经过一番激烈的竞投,最终以770.5万元成交,足见其在钱币收藏界火热程度。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来源爱藏网。
)。
现代贵金属纪念币的生产流程现代贵金属纪念币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工艺精致,细腻!之所以现代贵金属纪念币的价格不菲,还备受人们喜欢和收藏,原因也多半在于此!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现代贵金属纪念币生产工艺流程介绍,以及深入研究一下现代贵金属纪念币的独特之处和收藏价值!平底镜面贵金属纪念币的底平面要高度平整、光亮如镜,使其图案和底面的反差更为强烈,层次更为分明。
主要是通过对压印模具进行镀硬铬后再研磨、抛光等方法来获得。
我国绝大部分贵金属纪念币都采用了此种工艺,比如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金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纪念金币。
喷砂凝霜应用目数不同的砂粒(或金属丸)对选定的底面或图案喷射成磨砂面,形成凝霜效果,增加图纹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与镜面工艺一样,我国绝大部分贵金属纪念币都采用了此种工艺,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纪念金币。
反喷砂它与传统的镜面浮雕工艺不同,在原浮雕或文字喷砂部分采用光亮工艺,而将币的底面进行喷砂工艺处理,并将勾勒的线条做亮,从而得到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艺术效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背景上大面积使用微雕暗刻工艺,所雕刻的字样,既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又提升了该币的防伪特征。
我国最早是在1992版熊猫金币的“天坛”面上采用了此工艺。
异形传统的机制币形制主要为圆形,大多数金属硬币的边部都有连续丝齿,少数为平边无丝齿。
后来人们为丰富金属硬币的形制,同时也为了提高硬币的制造难度,增加硬币的防伪技术含量,又研制开发出了非圆形的硬币,从三边形到十几边形都有,而应用于流通硬币的形制主要有七边形、十边形等。
用于制造金、银、铜纪念币的异形币有三边形、长方形、环形、扇形、椭圆形、盆形及镶拼式,等等。
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为体现创新并表现特殊题材,采用了长方形、扇形、梅花形、多边形等多种形状,比如明清扇画纪念银币是扇形币。
边部滚字边部滚字就是在金属硬币边部的圆柱体立面上滚上各种文字和图纹,这种文字和图纹(亦称边铭和边饰)可以是阳文(凸出),也可以是阴文(凹入)。
1.Q:什么是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中国贵金属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限量发行的国家法定货币,它由金、银、铂、钯等贵金属或其合金制作而成,是人民币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不能进行流通,其面值不计入市场现金流通量。
2.Q:中国贵金属纪念币是由什么机构发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人民币的发行机构,贵金属纪念币作为国家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3.Q:中国贵金属纪念币总经销单位是什么?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由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
中国金币总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直属企业,履行贵金属货币的发售职能,不仅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而且还承载着中央银行公信力、社会责任及传承悠久中国钱币文化的责任。
中国金币事业是央行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公司成立以来,积极开拓、培育贵金属纪念币市场和集藏者队伍,不断扩大和完善海内外经销网络。
目前,公司在香港设立了海外经销中心——中国长城硬币投资有限公司,与国际主要钱币经销商和银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在北京、深圳、上海分别设立了北京开元中国金币经销中心、中国金币深圳经销中心、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北京新文时代金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上海金币投资有限公司等五家子公司,并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了100余家特许零售商队伍。
中国金币总公司将进一步履行好中国人民银行赋予的职责,全面提升企业管理,不断深化营销体制改革,优化市场环境,以金币文化为核心,充分发挥中国金币的文化传承作用,塑造富有竞争力的中国金币品牌,促进中国金币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协调发展,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宣传爱国文化、社会主义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做出贡献。
4.Q:贵金属纪念币有哪些发行要素?贵金属纪念币的发行要素主要有:纪念币的主题、图案、面额、材质、式样、规格、重量、成色、发行数量、发行时间、鉴定证书等。
纪念币正、背面一般均由图案和文字组成,而图案都要表现一个特定的内容和思想,这就是图案的主题。
国家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均为法定货币,但其面额只是法定货币象征性的符号,并不是与黄金或白银等值的面值,面值和实际价格脱钩。
金提取的历史发展历程金提取的历史发展历程现时所应用的许多金提取方法是以几个世纪以来已为人们所了解,或已形成的技术为基础的。
重力选矿、混汞法、氰化物浸出、氯化法、锌沉淀以及炭或活性炭吸附等为人们熟知至少一百年的历史。
而这些工艺的组合已成为绝大多数金提取流程的基础。
自19世纪晚期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作为金提取主要工艺的氰化法及其它重要的湿法冶金工艺在工业上得到应用。
这种发展自然的把金提取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⑴氰化法以前的时期。
⑵氰化法时期。
⑶1972-1900年主要技术发展时期。
⑷通向21世纪时期。
此种分期的关键日期是采用氰化法及锌沉淀的1988年,及允许金的价格随市场动力变动,新工艺开始迅速发展的1972年。
1.1氰化法以前的时期1.1.1 早期历史金和铜因以自然状态产出并具有展性和延性而成为人类最早应用的金属。
它们很容易用原始工具进行加饰宝 首珠5%电子仪器牙科2%工业2%奖品1%金币5%金条储藏18%工。
金的最早应用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中东,在那里金被应用手工或粗糙的重力选矿方法从河床中收集。
在公元前3050年的埃及梅耐斯王朝金粒及小金条被用作货币支付的手段。
然而,自那时以后,金的主要用途是装饰及珠宝饰物,正如今天一样(见图1.1,1989年的黄金用途)。
曾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墓里找到公元前2700年精加工的金装饰品。
同样,约在公元前1300年在埃及努比亚开始了冲积砂金矿的开采,随之而来的是浅部地下脉金的开采,早期的金的回收方法主要是各种重力选矿和人工手选。
关于探金首领贾森及亚尔古神话探金者们的传说也许描述出了约在公元前1300年,在黑海附近沙金探寻者的航海活动。
矿工们用羊毛层放在溜槽里捕集金。
在羊毛层上加上油可提高集金效率,这是矿物加工中表面化学的最早应用。
用汞润湿金(混汞法)似乎在公元前1000年就已为人所知,虽然这种方法直到很久以后(公元1400年)才在工业上普遍用作金回收工艺。
约在公元前700年,土耳其生产出第一枚金币,但仅在公元前560年金的精炼工艺开发出以后,纯金币才被制造出来。
为了迎接人类跨人二十一世纪,向世人展示中国金银币的风采,受中国金币总公司委托,沈阳造币厂开发制作。
该金币面向国内国际发行共20枚。
单枚质量10公斤,成色99.99%,直径180mm,厚度为24.3mm,边部齿数380个,面值30000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金币。
该金币集金银币生产加工技术之大成,在金银币加工工艺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
工艺美术和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大规格产品的特点,经过反复试验,精心研究,开发创新,创造了一系列适宜于特大金币生产的技术方法。
在浮雕制作上,设备雕刻能力一般为正常石膏型的4-6倍。
由于该金币规格过大,须将石膏型做到尽可能大,考虑到图案的整体设计艺术性和硬币加工工艺的合理性,针对特大型规格产品图案图纹高的特点,设计人员开拓创新,精心设计,反复研究,认真操作,细致修整,不断攻克难关,处理好每一个细节,从而使该金币比普通金银币更具工艺精湛、技术细腻的特点。
在雕刻上,为了保证设计原始风格,使模具雕刻保持逼真、形象,设计人员采用仿真雕刻,使模型失真率降到最小,图案做到形象、真实、栩栩如生。
在雕刻过程中极易产生文字变形,为了克服这一矛盾,技术人员采用复合雕刻方法,文字采用手雕,图案采用机雕。
模具背面几何图形采用电脑雕刻与人工雕刻相结合的办法,保证了几何图形不变形。
普通产品雕刻过程中一般不发生断刀,即使有断刀也可以续接,但对于如此大规格的产品,雕刻周期又长,不可能不断刀,而断刀续接留下的“疤”痕无异于拿着放大镜看瑕疵,影响产品直观质量。
为了保证雕型过程中不发生断刀,机修人员开动脑筋: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磨削技术,保证了雕刻过程中不发生断刀现象。
雕刻过程还遇到设备不适应问题。
正常情况下,产品雕刻线速度随着雕刻半径增大而加快,以保持线速度稳定,但其保证能力有三定,限度,10公斤金币超出了这个范围。
为了使设备保持线速度稳定的功能,设备、技术人员集体攻关,对设备进行了改造,从而保证了雕刻顺利进行。
在制模工艺上,为了降低模具雕刻难度,研制人员对传统工艺流程进行了研究分析,确定了新的工艺方案,采用先雕模后制作清边的新办法,保证了模具质量。
为了保证模具表面光亮度和视觉效果,他们在传统喷砂工艺的基础主,采用了超声波技术。
在钢料上反复喷镀试验,直到掌握比较稳定的工艺,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后再在产品上应用,以保证产品的均衡性和一致性。
在热处理上,他们根据模具大、超厚度的特点,采用了新的退火工艺,保证了模具的淬透性。
为了提高模具表面质量,修模人员精心操作,精雕细刻,使图纹精细,立体效果层次感强。
在坯饼制作上,传统的坯饼加工都是冲压,抛光制作,由于规格过大,10kg金币坯饼只能直接浇铸后机械加工制成,然后进行再处理。
由于机械加工留有加工痕迹,影响产品外观质量,而传统的抛光设备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技术人员经过研究和反复试验,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抛光处理技术,保证了坯饼加工质量,杜绝了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在印花工序上,由于产品规格过大,正常方法无法压印,技术人员发明了一种专门适用于直径150mm以上产品的压印方法,既保证产品光亮度一致,又保证文字饱满,图纹清晰。
在10公斤金币研发生产过程中,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按照“忠诚印制,追求第一”理念,把“精品工程”、“形象工程”、“创新工程”的要求,落实到每一工序中去,反复试验,不断摸索、总结,完善工艺技术,严格标准,精心操作,严格把关,遵循“特殊产品、特制工艺、特制精品”的要求,做到了图案美,浮雕细,雕刻精,技术新,模具优。
这枚特制的金币是沈币厂技术的结晶,智慧的结晶,汗水的结晶,堪称世纪精晶,它为国际钱币艺术宝库增添了又一璀璨的艺术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