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损伤医学知识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10
膀胱损伤
∙病因及简介:
当膀胱膨胀时,较易发生膀胱损伤(bladdertrauma)。
多见于下腹部受暴力(如易伤、南昌伤、跌伤)或骨盆骨折时,其次是火器伤
、难产或盆腔手术误伤、膀胱镜检损伤,偶有膀胱肿瘤或结核等而致
膀胱自发性破裂者。
膀胱损伤具有临床意义的是膀胱破裂。
按照破裂的位置与腹膜的关系,可分为腹膜内和腹膜外两型,前者主要发生于膀胱顶部和后壁
,纵行撕裂多见,大量尿液进入腹腔,导致尿性腹膜炎;后者见于耻
骨骨折时,破裂多在近膀胱颈的前侧壁,通常裂口较小,尿液渗入膀
胱周围组织及耻骨后间隙,引起严重的盆腔蜂窝织炎,外渗的尿液尚
可沿筋膜逐渐浸润腹壁、股部、阴囊及臀部,亦可沿骨盆筋膜到盆底
或沿输尿管周围组织延及肾周。
∙临床表征:
(一)闭合性损伤有不同程度的休克、下腹部疼痛、排尿障碍(膀胱颈部痉挛所致)、血尿;由于尿、血外渗,在24~72小时后可出
现盆腔蜂窝织炎或腹膜炎,有寒战、高热、白细胞增高等脓毒败血症
表现。
(二)开放性损伤除上述表现外,尚有伤口流尿。
如形成膀胱直肠瘘,则尿中混有气体或粪便,大便时有尿;膀胱阴道瘘者,尿液由
阴道漏出。
∙一般性治疗和预防:
须积极防治休克,控制感染,尽早手术修补裂口,引流尿液,并相应处理其他脏器复合伤。
腹膜内膀胱破裂,应彻底冲洗、引流腹腔
;腹膜外破裂,则将受尿浸润的组织、皮肤多处切开,放置乳胶片,
以利充分引流。
膀胱修补后常规作耻骨上膀胱造瘘或留置导尿管7~8
日。
若并发尿瘘不愈者,应择期进行修补术。
第三节膀胱损伤膀胱空虚时位于骨盆深处,受到周围筋膜、肌肉、骨盆及其他软组织的保护,除贯通伤或骨盆骨折外,很少为外界暴力所损伤。
膀胱充盈时壁紧张而薄,高出耻骨联合伸展至下腹部,易遭受损伤。
难产所致的膀胱阴道瘘临床上已很少见。
病因1.开放性损伤由弹片、子弹或锐器贯通所致,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如直肠、阴道损伤,形成腹壁尿瘘、膀胱直肠瘘或膀胱阴道瘘。
2.闭合性损伤当膀胱充盈时,下腹部遭撞击、挤压、骨盆骨折骨片刺破膀胱壁。
产程过长,膀胱壁被压在胎头与耻骨联合之间引起缺血性坏死,可致膀胱阴道瘘。
3.医源性损伤见于膀胱镜检查或治疗,如膀胱颈部、前列腺、膀胱癌等电切术,盆腔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阴道手术等可伤及膀胱。
病理1.挫伤仅伤及膀胱粘膜或肌层,膀胱壁未穿破,局部出血或形成血肿,无尿外渗,可发生血尿。
2.膀胱破裂严重损伤可发生膀胱破裂,分为腹膜外型与腹膜内型两类(图52—2)。
(1)腹膜外型:膀胱壁破裂,但腹膜完整。
尿液外渗到膀胱周围组织及耻骨后间隙,沿骨盆筋膜到盆底,或沿输尿管周围疏松组织蔓延到’肾区。
大多由膀胱前壁的损伤引起,伴有骨盆骨折。
(2)腹膜内型:膀胱壁破裂伴腹膜破裂,与腹腔相通,尿液流人腹腔,引起腹膜炎。
多见于膀胱后壁和顶部损伤。
有病变的膀胱(如膀胱结核)过度膨胀,发生破裂,称为自发性破裂。
【临床表现】膀胱壁轻度挫伤仅有下腹部疼痛,少量终末血尿,短期内自行消失。
膀胱全层破裂时症状明显,依腹膜外型或腹膜内型的破裂而有其特殊的表现。
1.休克骨盆骨折所致剧痛、大出血,膀胱破裂引起尿外渗及腹膜炎,伤势严重,常发生休克。
2.腹痛腹膜外破裂时,尿外渗及血肿引起下腹部疼痛,压痛及肌紧张,直肠指检可触及肿物和触痛。
腹膜内破裂时,尿液流人腹腔而引起急性腹膜炎症状,并有移动性浊音。
3.血尿和排尿困难有尿意,但不能排尿或仅排出少量血尿。
当有血块堵塞时,或尿外渗到膀胱周围、腹腔内,则无尿液自尿道排出。
4.尿瘘开放性损伤可有体表伤口漏尿;如与直肠、阴道相通,则经肛门、阴道漏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