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natsushiro
- 格式:doc
- 大小:14.30 MB
- 文档页数:11
《新航路的开辟》讲义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15 世纪末到 16 世纪初,欧洲人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绕道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新航线,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新航路的开辟。
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大大增加。
新兴的资产阶级渴望通过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来积累财富。
而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被奥斯曼帝国控制,欧洲人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贸易路线。
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人文主义,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和冒险精神,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地圆学说的流行,使人们相信可以向西航行到达东方;航海技术的提高,如指南针的应用、造船技术的改进等,增强了远洋航行的能力。
此外,欧洲各国君主为了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和影响力,积极支持海外探险和殖民活动。
二、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人物和航线1、迪亚士1487 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为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奠定了基础。
2、达·伽马1497 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于1498 年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里库特,开辟了从欧洲绕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线。
3、哥伦布1492 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后来又到达古巴和海地等地。
哥伦布始终认为自己到达的是亚洲的印度,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
4、麦哲伦1519 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 1522 年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欧洲来说,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商业革命表现为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价格革命则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封建地主阶级地位下降,新兴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上下五千年】 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通过阅读马可·波罗的《东⽅见闻录》,对富庶的东⽅产⽣了浓厚的兴趣。
他相 信当时已⽇益流⾏的地圆学说,认为地球是圆的,只要从欧洲海岸⼀直向西航⾏,就可以到 达印度,得到⼤量的黄⾦、⾹料。
麦哲伦在西班⽛国王的资助下,进⾏环球航⾏,但他本⼈ 却没能活着回到西班⽛。
1492年8⽉3⽇拂晓,3艘帆船从西班⽛南端的巴罗⼠港起 航,向西驶去。
率领这⽀船队的哥伦布站在旗舰“圣玛利亚”号的船头,远眺⽆边⽆际的⼤ 海,陷⼊了沉思。
此刻,他的⼼情是⾮常复杂的,既充满希望,⼜感到前途渺茫,还有⼏分 恐惧。
因为在传说中,⼤海的四周是⽆底的深渊,当船到达那⾥时会被四周的魔⿁吞 没。
汹涌的⼤海使⼈⽆法捉摸,此⾏的结局也许是到达遍地黄⾦的地⽅,也许是葬⾝海底。
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类地理⼤发现道路上的第⼀步。
哥伦布(1451—1506年)的出⾝和出⽣地⼀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多数学 者认为他出⾝于航海事业发达的意⼤利热那亚城。
他在年轻时就多次参加航海活动,通过阅 读马可·波罗的《东⽅见闻录》和与长期从事远程航⾏的航海家们的接触,他对富庶的东⽅ 产⽣了浓厚的兴趣。
他相信当时已⽇益流⾏的地圆学说,认为地球是圆的,只要从欧洲海岸 ⼀直向西航⾏,就可以到达印度,得到⼤量的黄⾦、⾹料。
当时,欧洲社会正经历着⼀场深 刻的变⾰。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社会⽣产⼒已经有了明显的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们对货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奇缺,严重地制约了资本的积累。
当 时欧洲使⽤的货币主要是⾦币,黄⾦⼜是重要的装饰品,是财富的象征,所以⼈们对它的欲 望是⽆穷的,⽽欧洲每年的黄⾦开采量却⾮常有限。
造成黄⾦缺乏的原因还在于此前东西⽅ 之间的不平衡贸易。
欧洲社会上层在商品经济⽇益发展的情况下,对东⽅奢侈品的需求也在 不断增加。
《新航路的开辟》讲义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在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欧洲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经济方面,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当时的欧洲流行着这样一种观念:谁占有更多的金银,谁就拥有更多的财富。
而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他们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得东方商品在欧洲市场上价格昂贵。
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想传播开来,人们更加渴望探索未知世界,追求个人的发展和成就。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支持。
当时,航海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罗盘针的使用、造船技术的改进等,使得远洋航行成为可能。
此外,欧洲各国的君主为了自身的利益,积极支持海外探险和殖民扩张。
二、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人物和航线1、迪亚士1487 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领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试图寻找通往印度的新航线。
在航行中,他们遭遇了风暴,被吹到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虽然迪亚士没有到达印度,但他的航行证明了非洲大陆是可以绕过的,为后来的航海家开辟了新的思路。
2、达·伽马1497 年,达·伽马率领船队从葡萄牙出发,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线继续前行,终于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
这次航行开辟了从欧洲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新航线,使得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直接和便捷。
3、哥伦布1492 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哥伦布误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将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
尽管哥伦布没有到达他原本想要去的亚洲,但他的发现却开启了欧洲对美洲的殖民和开发。
4、麦哲伦1519 年至1522 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了环球航行。
他们从西班牙出发,穿过大西洋,沿着南美洲东海岸南下,穿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
最终,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教案
高一下学期历史必修二第七课新海路的开辟
教学过程(一)导入
展示地图《分散的世界文明》
解释图片并引出本节课主题。
地图上表现的世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封闭性。
当时的世界由东亚的儒家文明、南亚的佛教文明和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教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和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
其中亚欧大陆的四个文明或多或少地存在交流,以商业贸易、宗教传播或者战争对抗的形式,唯有美洲印第安文明孤悬海外。
然而到了15、16世纪印第安文明的平静生活被打破,欧洲基督教文明大肆入侵。
其标志性事件便是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新航路的开辟
(二)课标要求、概念解释。
对新航路的概念进行解释
新航路:
15、16世纪,西欧各国为实现不经地中海而到东方的梦想,进行了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从而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地的航路。
这一系列航路被称为新航路。
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三)探源——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展示图片
放贷者正在用称称量金币,他的妻子暂时停下手中正在看的《圣经》,好像在帮他的丈夫核对着别称错了。
所以也有说画的主题蕴含着世俗的贪念(金钱)和宗教的虔诚(圣经)。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需求。
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欧洲商人被迫寻找新的通往东方的通道。
解释新航路开辟的其余四个原因并进行解释
社会因素:《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
展示相关图片
政治因素:强化王权,对外扩张。
宗教因素:传播基督教。
思想原因:人文主义提倡冒险精神。
怎样才能到达东方?
展示十五世纪造船航海技术的相关图片,并进行解释
加利恩帆船
指向标
星盘
一个16世纪的简单星盘星盘,是古代天文学家,占星师和航海家用来进行天文测量的一项重要的天文仪器,用途非常广泛,包括定位和预测太阳、月亮、金星、火星相关天体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本地时间和经纬度,三角测距等。
托勒密
15世纪航海图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地圆说”的广泛普及;专制政府的支持(四)开辟新航路——大航海时代
展示四位航海家每个人的航行路线图和最终抵达地。
南非
北
合作探究
为什么西班牙、葡萄牙能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前头?
1、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他们先天地倾向于向海外发展。
2、两国都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亨利王子的许多工作为葡萄牙的航海事业铺平了道路。
3、两国是欧洲最早形成的民族国家,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强大。
4、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极为强烈,成为其开拓新航路的动力。
人物介绍
亨利王子的全名是唐·阿方索·恩里克,葡萄牙亲王。
1394年出生,因设立航海学校、奖励航海事业而被称为“航海者”。
在他的支持下,葡萄牙船队在非洲西海岸至几内亚一带,掠取黑人、黄金、象牙,并先后占领马德拉群岛等。
播放视频——《大国崛起》片段2分钟
(五)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功耶?过耶?
正如前面所说,新航路的开辟给美洲印第安文明带来了灭顶之灾。
我们不妨通过几段材料来详细了解一下。
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
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在15世纪初葡萄牙人开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探险之前,欧洲人只对北非和中东的有确切的知识。
他们对印度的了解就很模糊;关于中亚、东亚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他们所知甚少。
他们根本比知道美洲和澳大利亚,更不用说南极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海岸线在不同程度上被摸清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熟悉了墨西哥、中美及南美的一部分。
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尔维亚等城市。
稍后,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愈来愈占有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
英国人安东尼是一名奴隶贩子,从事黑奴贸易。
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
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他用这笔钱开了一家铁厂,几年后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
(1)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殖民掠夺扩大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3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榨取了255万千克的黄金和1亿千克的白银,约值60亿美元。
葡萄牙从巴西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
另外,他们从蔗糖生产中取得的利润要比从金矿和金刚钻矿取得的利润大10倍。
欧洲人登上美洲大陆以来,由于大规模的种族屠杀和疾病的流行,土著印第安人损失了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口。
殖民者驱使美洲居民开采矿山、开辟种植园,导致大量土著居民死亡。
非洲成了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
葡萄牙人最早从事黑人买卖,时间是1502年。
(1)白银大量流入亚洲。
(2)亚洲部分地区遭受了极大破坏,造成了今天的贫穷落后。
总结新航路开辟影响
(1)对欧洲: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殖民掠夺扩大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亚洲:白银大量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发展。
亚洲部分岛屿被侵占。
(3)对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4)对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黑奴贸易从此开始。
(5)对世界: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伴随着殖民扩张,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探究学习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没有新航路开辟如此深远的影响?
可提示学生从经济角度分析
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国远洋航行虽然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但它不可能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更不可能将人类带入资本主义时代
(六)升华小结与练习(4分钟)
进行随堂练习
有学者认为,在哥伦布之前,虽然早已有人到过美洲,但是,“只有哥伦布的航行及其‘发现’才……起到了改变世界历史和人类命运的作用”。
这一观点()
A.体现了全球史观的视角
B.点明了哥伦布远航的目的
C.夸大了哥伦布的历史功绩
D.否认了哥伦布远航的野蛮性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由“玉米”可知,“他”是指哥伦布。
哥伦布的主要贡献是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
中国明朝时曾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结合所学知识,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的结果与意义。
(1)结果:明初贡赐贸易“倍偿其价”,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
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航事业蒸蒸日上。
(2)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