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2备考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广东省广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6小题,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峰峦.luán 菜畦.wā静谧.mì芊.芊细草qiānB.斑斓.lán 商酌.zhuó琐屑.xiè亘.古不变héngC.簇.新cú取缔.dì追溯.sǜ影影绰.绰chuòD.藩.篱pān 剽.悍piāo 蜷.伏juǎn 断壁残垣.yu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蓬篙苦心孤诣匍匐云云众生B.荫蔽历尽心血深邃断张取义C.博击跚跚来迟狼藉格物致知D.懊悔销声匿迹怪诞人情练达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全长仅600多米的文德路上,文化商肆林立,卖古玩、字画、书籍和文房四宝的商铺____________,成行成市。
(鳞次栉比星罗棋布)②亚运期间,志愿者热心服务大众,他们既能详细地为游客提供各类场馆的介绍,又能__________地向大家讲解场馆各自的特点。
(栩栩如生绘声绘色)③广州沙面随处可见的古榕树大多___________相仿,它们虽然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依然挺拔葱茏,生机盎然。
(年纪年龄)A.鳞次栉比绘声绘色年龄 B.星罗棋布绘声绘色年纪C.鳞次栉比栩栩如生年纪 D.星罗棋布栩栩如生年龄4.下面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组句子是 (3分)①生活在计算机时代的人们发现,“离开电脑不会写字了”,“有些字认是认得,就是写不出”。
②随着电脑输入法功能的日益强大,让许多人在键盘上敲字的速度也“飞”了起来。
⑨会打字,但不会写字,这成为当今电脑一族患上了“怪病”。
④越来越多的人担忧,这样下去会导致书写能力的退化,出现一群只会看不会写的新“文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准确说明下面图片中“骑楼”建筑外形特点的一项是 (3分)A.骑楼,是楼房伸出遮盖人行道的中空部分,在马路一边相互连接,形成沿街长廊。
秘密★启用前2011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6小题,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峰峦.luán 菜畦.wā静谧.mì芊.芊细草qiānB.斑斓.lán 商酌.zhuó琐屑.xiè亘.古不变héngC.簇.新cù取缔.dì追溯.sù影影绰.绰chuòD.藩.篱pān 剽.悍piāo 蜷.伏juǎn 断壁残垣.yu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蓬篙苦心孤诣匍匐云云众生B.荫蔽历尽心血深邃断张取义C.博击跚跚来迟狼藉格物致知D.懊悔销声匿迹怪诞人情练达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全长仅600多米的文德路上,文化商肆林立,卖古玩、字画、书籍和文房四宝的商铺____________,成行成市。
(鳞次栉比星罗棋布)②亚运期间,志愿者热心服务大众,他们既能详细地为游客提供各类场馆的介绍,又能__________地向大家讲解场馆各自的特点。
2011年广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作文试题分析第22题作文题目:游戏伴随着我们成长。
游戏有规则,有挑战,有快乐……面对游戏,我们思考,我们选择,我们评判。
请以“游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与表达。
能力层级为D级,平均分为43.3分,难度为0.72,较易。
(一)作文试题分析本题属标题作文。
题目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提示语,二是作文题目(标题),三是写作要求,属“提示语+文题+要求”的命题形式。
文章的重点落在题目“游戏”上;提示语起提示、帮助的作用,作文时可用可不用。
多年来,广州市中考作文命题的指导思想一贯强调:不设置审题障碍,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让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差距、发现不同,表达真正有个性的见解与感悟。
1.题目:游戏。
题目没有提示任何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它是一个较为中性的词汇。
“游戏”一词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的释义:①玩耍(动词);②娱乐活动以及某些非正式比赛的智力或体育活动(名词)。
如猜谜语、玩魔方、捉迷藏、跳橡皮筋等。
游戏大致可分为智力游戏和活动性游戏,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游戏、电子游戏等自然也应纳入“游戏”的范畴。
学生可以描述各种游戏,以及从“游戏”活动中得到的体验,引发的感悟和思考;也可以写因“游戏”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评判。
2.提示语:是一段文字材料,共有三句话,从三个方面对考生进行了提示:①游戏与我们生活、成长的关系。
游戏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是我们应该都经历过的生活的一部分。
②游戏的特点与意义(作用)。
无论是智力游戏还是活动性游戏,大多有规则(要求),具有一定的竞赛性。
对于人类而言,游戏的意义是极其丰富的,它可以让参与者体验挑战、锻炼智力、遵守规则、学会合作,为其带来快乐……正因为其意义的丰富,提示语用“……”表示,允许学生有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
201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考试内容和要求2010基础1.默写本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重点段落和名言警句。
2.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
3.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4.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和词语。
5.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
6..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
7.仿写句子,变换句式。
8.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
9.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10.根据论题清楚、连贯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偏离话题。
11.运用语文知识与技能解决在综合性学习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12.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2011基础1.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和词语。
1 这个考点原考查运用2.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3.默写本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名句。
4.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关联词语)。
5.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
选择题6.仿写句子,变换句式。
7.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
重点考查连词造句8.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并能进行清晰、连贯的阐述。
对原有9/10考点进行整合,考查综合性学习,重点在表达方面。
9.了解课文与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原12、30考点进行整合调整后的大纲关于基础部分更加科学。
对旧大纲考点的内容进行顺序的调整,调整后更符合语文的学习规律。
简化整合一些内容,更加合理。
阅读2010文言文阅读1.理解并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
2.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2.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悟浅易文言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2011文言文阅读10.理解浅易文言文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
11.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
除去“理解”13.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14.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学科分析报告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学科分析报告第一部分背景介绍一、命题指导思想《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是为了了解和诊断广州市高三语文在2010年8月~2011年3月的教学情况而设计的一次全体学生参加的综合测试,本次测试必须为各校的教学和备战高考提供比较科学的参考数据。
本试题根据高三语文教学的实际,按照《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焐文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要求,参考《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卷》的结构,通过六大题24小题,考查学生的语文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探究等六大能力。
本试题与2011年1月的全市调研测试、2011年4月的综合测试(二)相结合,构成广州市高三语文复习考试试题。
本试题要综合表达高中课程标准实施的基本要求,1反映语文高考改革的新趋势,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应用、审美、探究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6月7日的高考中能顺利发挥应有的潜能,实现理想。
二、考试内容分布(略)三、试卷特色1.严格按照广东卷的特点设题,在稳定的基础上有所变化。
试卷结构,完全保持了近三年广东卷的结构。
全卷共6道大题,24小题;选择题3分,非选择题118分,满分150分。
考试内容,与近三年广东卷的内容完全相同。
必考135分,选考15分;语言基础和语言表达24分,古诗文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文学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作文60分。
考试能力,严格考查广东《考试大纲的说明》规定的六种能力: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
这样严格模仿广东高考的命题方式,旨在努力创设高考考试的真实情景,为学生参加6月份的大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稳定的基础上,本份试卷在局部上也有一定的变化。
例如第7题,虽然也是考查学生的筛选信息能力,但在考查的形式上与2010年广东高考题有所不同,是让学生分组判断羊侃的谋'和勇,加强考查学-生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及分析能力。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我每年都很关注中考和高考的试题, 分析其中的模式和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教学、辅导学生,能更清晰的把握考查的重点、难点,避免走弯路。
孩子面临中考,很多妈妈都很焦虑。
在此我将自己对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分析分享给大家, 如果说的不对,也请大家多多指正。
近几年来,广州中考语文的试卷结构和考查内容趋于稳定,自 2008年至今,都只在细节上稍作变化, 2011年的试卷也不例外。
从题量上看,三大部分、 22小题与往年无异;从考点上看,基础知识、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三大文体阅读、命题作文的基本考点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从考查内容上看,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三个部分考查课内知识, 基础知识部分课内知识、课外能力兼而有之, 现代文三大文体阅读、作文完全考察语文能力。
稳定的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告诉我们:坚持扎扎实实的语文学习尤为重要,知识不是一天积累的,能力不是一日提高的,稳定的考查就是强调语文学习无捷径, 长期的有序的学习才是根本。
较之往年, 2011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在细节上也有点小小的变化:1、对词语运用的考查, 除了考查词语含义外, 还增加了词义辨析的内容, 这无疑增加了题目的难度。
2、语言运用考查了概括、仿写和衔接,这是常规考点,难度不大。
3、说明文阅读是这几年广州中考时有变化的部分。
2010年之前只考筛选有效信息的选择题, 2010年增加了主观题,是关于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说明文知识的考查, 2011年重归选择题, 但改为筛选有效信息和文意理解两个考点。
我认为近两年的变化是分厂重要也是非常合理的,孤立的考查筛选信息是对阅读文本的极大浪费,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低估。
当然, 这样的改变也增加了试题难度。
4、早就知道 2011中考要考汉字书法,但没想到会在论述文阅读中考,所幸题目难度并不大, 还是常规考查。
5、记叙文阅读兼考名著,命题形式变化不大,仍然是强调学生规范答题, 分数比例虽大, 但如若训练得法,也并不难。
2011年广东中考考纲解读近日,广东省及广州、中山、珠海、佛山、清远等市相继下发了《关于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工作意见》《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2011年初中生学业水平测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入学考试说明》《2011年初中毕业生XX学科学业考试大纲》等文件,对今年初中毕业及高中入学考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与说明。
通过对今年各地中考《意见》《说明》研读与分析,我们发现,今年中考试题的一个中心词就是"稳",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几个学科在内的考题都旨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我们咨询了参与命题的省、市相关教研员,他们均表示今年中考题绝不会超纲。
一、语文考纲解读:平时应培养"大语文"眼光“平稳、总体难度跟去年一样”是今年中考语文出题的走向。
佛山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唐荣缵介绍:“今年语文试卷的最大变化就是将去年设有列入考察的古寺词曲欣赏列入考察范围,作为附加题,占4分,考属有可能能来自课本也有可能是课外,主要考察对古诗词曲的语言表达特色、修辞手法和内容的理解。
原来的文言文题目变成6分,而古诗文默写依然保留10分不变。
”唐荣缵表示,之所以增加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考虑到古诗词曲的欣赏跟高中衔接,希望初中生培养品读古诗词曲的意识,这类考题在广州、肇庆等省内部分城市早已出现。
佛山还仅是将其放在附加题里,对得分影响不大。
而今年作文题继续从命题、半命题、话题和材料作文等几项中选择。
不过,唐荣缵说:“从这两年来看,命题作文在评卷上会比较公平方便。
”对于近年不断出现的高考作文写诗写古文的现象,他提醒考生:应试作文还是应该以平稳为好,在平稳的基础上再创新。
”此外,学生应多关注时政,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大语文”的眼光,提高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敏锐度。
二、中考语文复习策略(一)认真研究《课标》及《说明》《新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的定位、实施建议、以及具体的教学要求都进行了详尽的剖析阐述。
201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与2010年考试大纲比较分析我们语文备课组一致认为,201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较2010年考试大纲有较大变化。
考点减了,但考试内容增多了,古诗新增了十首,古文新增了五篇。
难度有所加大。
考查形式也有所变化,逐步贴近高考试题。
主观题分值增多了,达15分之多。
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部分;1、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关联词语)(4分)这个考点设题主要体现在连词造句题目中。
较往年,该题难度增大,主要是增加了一个运用关联词语的条件。
什么样的关联词表达什么样的语意,我们的学生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阅读九年级上册206页的附录《常见关联词语一览表》,分清单用和双用的关联词语,最好给学生一个具体的语境或要求,训练学生运用关联词语的意识和能力。
(1)题型:1.从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从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述某人性格的话。
(80字以内)2.从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某人神态动作的话。
(80字以内)(2)现象:提供的词语主要出自课文内,而且还有进一步的要求:一是选用指定的关联词或者修辞方法;二是内容上作出限制,提供了一个话题,如描述某人的性格,描写行为动作,阐述观点等。
三是要求写一段连贯的话,应有3句或以上,包含记叙的要素。
这意味着要求有所提高,尤其是明确提出要考查关联词语。
标准:选齐要求的词语和用上关联词且有3句:1分;在此基础上根据内容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条理性:1.5-3分同时我们在训练学生连词造句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要求,要求学生一定要注意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能出现凑字数、凑词语等很随意写的现象,更不能让学生存有只要写就可以得分甚至得满分的粗心大意的思想。
2、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3分)本考点与去年的文字表述一样,但考查形式不一样。
今年更有可能以选修改正确或不是病句的为主。
参考样卷,以后我们在设置此题时,可以选取一些对病句的修改进行判断的题目,或者出一个应用文段,要求学生对文段中划线的句子进行判断。
201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评说2011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简析(红色部分原创,蓝色部分是省提供参考答案,附评分标准)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5)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错一个字该小题不给分)(1)如果我能kuān shù(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fēng sāo(风骚)。
(3)有一位长期以来xiǎn wéi rén zhī(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4)对于叔叔回国这桩shí ná jiǔ wěn(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C)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
(删除“独自”)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删除“给”)D、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
(80字之内)(每个词语1分,共2分;修辞手法、描写、语意连贯2分。
能获得4分的答案,应当还要表态流畅,语意连贯。
不足40字先扣1分再评分。
)张望点缀不知不觉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眼花缭乱心旷神怡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青蛙呼朋引伴,在塘中放声欢唱;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本套题是一套重学生“双基”的题,前面的积累与应用重基础知识,后面的阅读是“双基”兼顾,而作文题却重在学生语言叙写的基本能力。
这套中考语文命题严格,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素养立意“稳中求新”的原则,既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加强考查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体现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做到“试题科学简约、难易程度适中"为语文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1.基础知识与运用部分:与往年的考查内容基本相同,主要是考查学生字词的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第1题,是读音的考查,第2题考查错别字的辨别;第3题是对词语运用的考查;第4题为修改病句,既有对语法知识的考查,又有对语言运用的考查,在某种意义上又考查了学生的语感。
第5题为的语序题,很好的考察了学生的语感,第6题紧扣书本,考察了学生书本知识的积累。
2.阅读部分:阅读部分含2个文段,共8个小题。
(1)议论文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是选自9年级教材上的课文,学生非常熟悉。
对于议论文,首先要了解议论文相关的文体知识,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论据的类型,论证的方法等,基于此本试卷立足基本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说明文阅读。
共4个小题。
设计的3个题目重在考察学生对阅读信息的提取能力、文意的把握和理解能力,第11,12题。
需要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恰当地组织语言对题目进行解答,有利于考查学生细心阅读、正确理解筛选.3.写作部分: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材料贴近学生实际,激活创作灵感,给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空间。
巧妙的提示和明确的要求更增强了作文命题的科学性,让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走进生活,追求真美。
广东省广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6小题,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峰峦.luán 菜畦.wā静谧.mì芊.芊细草qiānB.斑斓.lán 商酌.zhuó琐屑.xiè亘.古不变héngC.簇.新cú取缔.dì追溯.sǜ影影绰.绰chuòD.藩.篱pān 剽.悍piāo 蜷.伏juǎn 断壁残垣.yu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蓬篙苦心孤诣匍匐云云众生B.荫蔽历尽心血深邃断张取义C.博击跚跚来迟狼藉格物致知D.懊悔销声匿迹怪诞人情练达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全长仅600多米的文德路上,文化商肆林立,卖古玩、字画、书籍和文房四宝的商铺____________,成行成市。
(鳞次栉比星罗棋布)②亚运期间,志愿者热心服务大众,他们既能详细地为游客提供各类场馆的介绍,又能__________地向大家讲解场馆各自的特点。
(栩栩如生绘声绘色)③广州沙面随处可见的古榕树大多___________相仿,它们虽然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依然挺拔葱茏,生机盎然。
(年纪年龄)A.鳞次栉比绘声绘色年龄 B.星罗棋布绘声绘色年纪C.鳞次栉比栩栩如生年纪 D.星罗棋布栩栩如生年龄4.下面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组句子是 (3分)①生活在计算机时代的人们发现,“离开电脑不会写字了”,“有些字认是认得,就是写不出”。
②随着电脑输入法功能的日益强大,让许多人在键盘上敲字的速度也“飞”了起来。
⑨会打字,但不会写字,这成为当今电脑一族患上了“怪病”。
④越来越多的人担忧,这样下去会导致书写能力的退化,出现一群只会看不会写的新“文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准确说明下面图片中“骑楼”建筑外形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骑楼,是楼房伸出遮盖人行道的中空部分,在马路一边相互连接,形成沿街长廊。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内容分值题量一、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 6(二)诗词赏析4分 2(三)文言文阅读(一)8分 3(四)文言文阅读(二)12分 4二、现代文阅读(48分)(一)现代文阅读(一)20分 5(二)现代文阅读(二)28分 6三、写作(60分)作文60分 1合计150分27二、2011年中考试题分析1.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I.草枯鹰眼疾,_雪尽马蹄轻_(《观猎》)八下2.欲把西湖比西子,_淡抹浓妆总相宜_(《饮湖上初晴后雨》)六上3._出师一表真名世__,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八下4.当年万里觅封侯,_匹马戍梁州___。
(《诉衷情》)八上5._学而不思则罔_____,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八下6.醉翁之意不在酒,_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_。
(《醉翁亭记》)九上分析:λ题量稳定,难度较低直接默写,兼有提示λ名家名篇,积淀文化λλ考查基础,书写规范(名、戍、罔)(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___酣睡____________(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项是___B___(2分)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词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分析:λ题量稳定,题型固定重点考查内容理解(词、句、篇)λλ综合性强,思维量大(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2009年—2011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2009年2010年2011年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4分)一、(选择题)语音辨析(3分)语音辨析(3分)语音辨析(3分)错别字的辨析(4分)错别字的辨析(3分)错别字的辨析(3分)成语运用辨析(3分)成语运用辨析(3分)成语运用辨析(3分)病句辨析(3分)病句辨析(3分)病句辨析(3分)语言运用(3分)语言运用(3分)语言运用(3分)综合运用(3分)根据语境排序(3分)综合运用(4分)二、(15分)古诗文默写(10分)古诗文默写(10分)古诗文默写(10分)文言词语理解(5分)文言词语理解(5分)文言词语理解(5分)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三、课内文言文言词语(选择题,3分)文言词语(选择题,3分)文言词语(选择题,3分)句子翻译(4分)内容理解分析(3分)内容理解分析(3分)句式分析(4分)句子翻译(4分)句子翻译(4分)课内古诗词赏析作者感情理解(简答,5分)(1)语句分析(简答,4分)(1)词义理解(简答,2分)(2)作者感情的理解(简答,2分)(2)作者感情理解(简答,4分)四、现代文阅读信息筛选(选择,3分)信息筛选(选择,3分)信息筛选(选择,3分)13—14说明文阅读文章理解(选择,3分)说明顺序(简答,4分)文章理解(选择,3分)15—16议论文阅读文意选择(3分)概括要点(5分)概况要点(5分)17—21文学作品阅读人物形象分析(7分)内容分析(6分)人物形象分析(6分)内容理解(8分)人物神态分析(6分)关键词理解分析(6分)文章背景分析(4分)人物形象分析(5分)内容理解与归纳(5分)文学常识(选择,2分)文学常识(选择,2分)文学常识(选择,2分)第三部分写作五、(60分)命题作文:其乐融融命题作文:奖励自己命题作文:游戏试卷基本结构:试卷分为三个部分:22小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前部分以选择题为主,共6小题;后部分考查古诗文默写考点一:基础知识与运用,考察学生对于汉字、语音、病句以及对语言的灵活运用,要求学生对课文字词的牢固掌握,并注重平日对文字运用的积累,题目逐年加入本土化的元素,应多关注时事热点。
语文考生:多数写“戏如人生”游戏伴随我们成长。
游戏有规则,有挑战,有快乐…面对游戏,我们思考,我们选择,我们评判。
请以“游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 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2. 600字以上。
3. 文字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多数考生都认为作文的题目容易发挥,但是也比较难把握。
来自44中的崔同学、暨大附中的林同学和李同学的作文中心思想不约而同都定为“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但是他们都反映,这个题目太大了,比较难把握。
只有暨大附中的林同学比较有把握,她告诉记者,她写的是人生是一场游戏,所有人都应该遵守游戏的规则。
而也有同学把题目理解为现实的游戏。
44中的谭同学写的就是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但是他认为,自己的中心思想有点偏离题目了。
广州思源学校的龙同学平时很喜欢玩网络游戏,这一次作文他写的就是从网络游戏如CS学到的技术和技巧。
龙同学兴奋地对记者说:“其实网络游戏能学到很多技巧的,这一次作文我觉得很有风格。
”不过,对于龙同学的作文内容,很多同学都表示惊讶,认为这样写作很冒险。
而对于平时不玩游戏的女生来说,对这个题目的处理就不一样了。
七中的考生陈同学告诉记者,自己作文的主题是在象棋游戏中感悟人生,“爷爷就是象棋高手,我从小在他的熏陶下也热爱上了象棋,在学下棋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而赤岗中学一名女生则表示,“看到作文题时我就呆了几秒,我平时都不玩游戏,所以一下就傻了。
调整了一下,最后选择从亲情的角度入手,写的是记叙文,类似游戏名称之类的内容提及的并不是很多,希望没有跑题。
”而她的同学的作文则告诉大家,通过玩游戏要懂得树立信心,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做好准备最终是会成为赢家的。
古诗鉴赏:没想到出了篇课外文言文“游戏”能有感而发,但语文的古诗鉴赏却让不少考生感到“出乎意料”。
七中考生小田告诉记者,古诗词鉴赏的题目平时大家都有练习,基本上都以课本出现的古诗为主,“语文老师考前也说,应该不会考课外的,谁知道今天考的文言文,恰恰是篇课外的,考王维的《竹里馆》。
2015年22分《地铁客的风格》2014年22分《一块烫石头》2013年22分《猫人》2012年20分《风筝仙女》2011年24分《童年》2010年24分《小酒桶》2009年24分《柔弱的人》2008年24分《戴套袖的孙犁先生》2007年24分《骆驼祥子》【写法分析】19. 下面语句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加以赏析。
(5分)一位硕大身膀的黑人妇女,冲决门口的阻挠挺了上去,侧身一扛就撞到中部敞亮地域,朝窗外等车者肆意微笑,甚是欢快。
【内容分析】20. 北京地铁没有职业携手“是不幸也是幸事”,这是什么意思(4分)【写法分析】. 作者列举了北京地铁客被踩脚后的三种反应,请你选择其中一种,从语言表达及化解矛盾效果的角度进行评析。
(4分)【内容评价】22. 作者推崇的“北京这种东方式的弹性距离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实质?你赞赏这种精神实质吗?请简述理由。
(5分)【内容概括】18.小说中的“魔石”有哪些奇特之处?请分点概述。
(4分)【写法分析】19.从全文来看,小说开头对老头儿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4 分)【形象分析】20. “事情闹成这样,叫伊凡很不高兴。
可他没有拒绝,他不想让老头儿生气”,伊凡为什么会“很不高兴”呢?从“他没有拒绝”,能看出伊凡是怎样的人?(4 分)【情节概括】18.全文围绕着“猫”展开故事,请把表格中①②处的情节补充出来。
(4分)19.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问题。
(6分)【细节分析】(1)老人“用手杖敲了三下地板”,店主就走到老人身边。
从这一细节里,你看到老人与店主的关系如何?【想象推断】(2)店主为什么说“那张支票无效”?除文中说店主认为“从他妻子去世后,这个老人精神错乱了”这一原因外,你觉得可能还有什么原因?【想象推断】20.阅读故事,离不开想象。
请你以老人的身份,把“老人跟店主耳语了几句”中“耳语”的内容写出来。
(4分)【形象分析】21.“我把支票对折,扔到柜台上,好让他扔掉。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每年都很关注中考和高考的试题,分析其中的模式和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教学、辅导学生,能更清晰的把握考查的重点、难点,避免走弯路。
孩子面临中考,很多妈妈都很焦虑。
在此我将自己对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分析分享给大家,如果说的不对,也请大家多多指正。
近几年来,广州中考语文的试卷结构和考查内容趋于稳定,自2008年至今,都只在细节上稍作变化,2011年的试卷也不例外。
从题量上看,三大部分、22小题与往年无异;从考点上看,基础知识、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三大文体阅读、命题作文的基本考点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从考查内容上看,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三个部分考查课内知识,基础知识部分课内知识、课外能力兼而有之,现代文三大文体阅读、作文完全考察语文能力。
稳定的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告诉我们:坚持扎扎实实的语文学习尤为重要,知识不是一天积累的,能力不是一日提高的,稳定的考查就是强调语文学习无捷径,长期的有序的学习才是根本。
较之往年,2011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在细节上也有点小小的变化:
1、对词语运用的考查,除了考查词语含义外,还增加了词义辨析的内容,这无疑增加了题目的难度。
2、语言运用考查了概括、仿写和衔接,这是常规考点,难度不大。
3、说明文阅读是这几年广州中考时有变化的部分。
2010年之前只考筛选有效信息的选择题,2010年增加了主观题,是关于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说明文知识的考查,2011年重归选择题,但改为筛选有效信息和文意理解两个考点。
我认为近两年的变化是分厂重要也是非常合理的,孤立的考查筛选信息是对阅读文本的极大浪费,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低估。
当然,这样的改变也增加了试题难度。
4、早就知道2011中考要考汉字书法,但没想到会在论述文阅读中考,所幸题目难度并不大,还是常规考查。
5、记叙文阅读兼考名著,命题形式变化不大,仍然是强调学生规范答题,分数比例虽大,但如若训练得法,也并不难。
6、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都是采用导语式命题作文的形式,给学生一定的写作空间。
我认为2011年中考作文“游戏”命题十分成功,可以说是精彩。
题目有张力,可以广泛的联系现实生活,又寄予深刻的内涵与哲理,可深可浅,张弛有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说,可以很好的体现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拉开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
从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2012年的语文备考可以注意这样的几个方面:
1、对于课内知识的部分要早作准备、常抓不懈。
中考文言文阅读5年来只有1年考查了初二的内容,其他4年考查的都是初三的内容。
初三文言文内容多、难度大,可以说是前面两年文言文学习的总和。
初三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对文言知识的落实要高度重视。
2、重视规律的总结与知识的梳理。
“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考查可以说是容量大、考点多,不能过分强调记忆(当然识记是基础),要注重规律的总结,精讲精练,形成知识网络,练出效果。
3、现代文三大文体的阅读强调方法的指导与答题的规范。
有些学生课外做了很多阅读题,但在阅读上仍然失分较多,其实主要是方法不当、答题不规范,这不能简单的通过题海战术解决,老师必须花时间进行细致的讲解和指导,然后做题才有效果,否则便是盲目的浪费时间。
4、作文的训练也应该重质不重量,教师精批,学生细改。
强调平时素材的积累,强调写真
情实感,不能搞“押题”、“套作”。
很多学生写作如狗熊掰棒子,写一篇丢一篇,其实学生的每篇作文都是写作的财富,经过精批细改可以脱胎换骨,学生也能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总之,广州语文中考试题一直是在稳定中求变化,也给语文备考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初三的语文学习就是以中考备考为核心的,即便初一初二语文学习有漏洞,也不必灰心,抓紧初三的学习时间还是很有希望获得成功的。